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指导书
太原理工大学《采煤课程设计》指导书
《采煤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采煤课程设计是在学完采煤有关课程及生产实习后进行的,是初步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开拓开采为主的基本技能训练。
从教学要求出发,训练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空间概念和立体感,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采矿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设计题目,选定最优设计方案,编制设计说明书和绘制设计图纸。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下列目的:1、建立矿井生产系统及其巷道空间相互联系和布置的概念。
熟悉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明确矿井开拓内容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掌握采(盘)区的划分原则与方法,提出采(盘)区巷道布置方案并进行技术比较。
3、确定采煤方法,选择采煤设备,编制回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各章提示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井田开拓与采煤方法,共有八套设计题目,主要设计内容与要求如下:1、课程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与各章提示课程设计说明书按以下三章编写:第一章 井田特征与要素§1—1 井田地质与地形该井田的范围(尺寸),煤层的赋存状况:煤层数目、厚度、层间距、走向、倾向与倾角,顶底板岩性与地质构造。
瓦斯的相对涌出量及瓦斯等级。
煤层的结构、硬度、自燃发火情况、自燃发火期。
煤尘的爆炸指数及爆炸危险程度。
矿井昼夜涌水量。
§1—2 井田储量明确储量的分级与计算方法,根据已知参数(走向长度、倾斜长度、煤层厚度与容重)计算工业储量。
§1—3 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根据计算得到的井田可采储量,考虑储量备用系数,依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的关系,确定与计算矿井生产能力与之相应的服务年限,计算公式:KAZ T (取K=1.4; Z—可采储量) 对此要作简要的说明。
§1—4 矿井工作制度确定设计年工作日数、作业班数、班作业时数、昼夜净提升时间等工作制度。
计算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同采采区数目及采区设计生产能力。
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
第四章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第一节设计回采工作面概况4.1.1煤层赋存情况据相邻生产矿井开采和钻孔揭露资料,该矿井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主要含煤地层厚约620m,共含煤27层,煤层总厚度8.48m,含煤系数1.37%,可采煤层有太原组底部的一1煤层和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两层煤平均厚5.95m,可采含煤系数为0.96%。
其余各煤层均不可采或偶见可采点.本煤层在当地俗称炭煤,赋存于太原组底部,L1+2灰岩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发育为独立分层时,直接顶板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本溪组铝质泥岩为其直接底板。
上距二1煤层60m左右;下距奥陶系灰岩一般10m左右。
据矿井内43个钻孔、邻区9个钻孔,煤层厚度0~2.32m,平均0.97m,煤层层位稳定,结构简单,含1层夹矸。
该煤层矿井浅部采空区煤厚0.80~1.00m,多为可采区域;矿井深部煤厚多为0.50m左右,绝大部分为不可采区,煤层不可采的主要因素是其夹矸增厚,使煤层分岔为上、下分层,其夹矸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0.30~3.45m),由于煤层上、下分层都较薄(0.25~0.55m,一般0.4m),夹矸厚度大于上下分层而不可采,一1煤层为较稳定型大部可采之薄煤层,煤层赋存标高+250m~–210m,埋深70~530m。
4.1.2煤质特征物理性质:本煤层为灰黑色,以块煤为主,似金属光泽,贝壳状断口为主,阶梯状、参差状断口次之,煤的硬度较大。
煤层上部呈薄层状光亮型煤为主,下部为中厚层状属光亮型和半亮型煤,中部夹有一层厚0.20m 左右之半暗型或暗淡型煤。
煤的真密度为 1.92 t/m3,视密度为1.64t/m3。
本煤层显微煤岩镜质组占有机组份的96%,其次为丝质组;无机组份主要为硫化物,其次为粘土矿物。
化学性质:⑴灰分(Ad):本煤层原煤灰分为11.07~31.86%,平均20.03%,属中灰煤。
⑵全硫(St,d):本煤层原煤全硫(St,d)平均为4.58%,属高硫煤,但经洗选后硫分可降低至1.1%。
采煤工作面工艺流程
采煤工作面(煤矿开采面)的工艺流程是一系列复杂且有组织的操作步骤,用于从地下煤层中安全高效地提取煤炭。
以下是一般的采煤工作面工艺流程:1. 勘探与评估:- 地质勘探以确定煤层的厚度、质量和连续性。
- 评估煤层气体含量和地质构造,为后续的开采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2. 规划与设计:- 根据地质资料进行开采面的布局设计。
- 制定详细的采矿计划,包括开采方法、支护系统、通风系统等。
3. 准备工作面:- 在选定区域开挖入口,建立井巷或斜井到达煤层位置。
- 安装必要的设备,如连续采矿机、输送带、支护设备等。
4. 开采:- 利用连续采矿机(如滚筒采煤机)切割煤层,将煤层剥离下来。
- 采用液压支架或其他支护设备保持工作面的安全。
5. 装载与运输:- 使用刮板输送机或链斗输送机将煤炭从工作面运送到主输送系统。
- 通过输送带、矿车等将煤炭运至提升系统位置。
6. 顶板管理:- 随着煤层的开采,及时对顶板进行支护以防止塌陷。
- 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护设备,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7. 通风:- 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空气质量。
8. 排水:- 安装排水系统以控制地下水位,防止水害发生。
9. 监测与安全:- 实时监测工作面的甲烷、二氧化碳浓度及其他有害气体。
- 监控工作面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
10. 废弃物处理:- 妥善处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和其他废物。
11. 地面设施:- 在地面上建立洗选厂,对提升上来的煤炭进行清洗、分级和处理。
12. 环境恢复:- 开采完毕后,对矿区进行环境修复,包括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
上述流程可能根据不同的煤矿条件(如煤层倾角、厚度、地质情况等)和采用的采矿技术(如长壁采矿法、房柱式采矿法等)有所变化。
安全始终是煤矿运营的首要考虑,因此所有操作都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采煤工艺课程设计
采煤工艺课程设计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题目:采煤工艺课程设计姓名:xxx学号:xxxxxx班级:采矿工程年级: 2010级指导老师:xxx老师2013-7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一节原始资料第二节采煤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及相邻采区的关系第二章地质概况————————-——(2)第一节煤层赋存条件第二节围岩的性质及对采煤影响第三章可采储量及可采期——-————(2)第四章巷道布置图—————---———(3)第一节巷道布置图第二节生产系统——————-————(4)第五章采煤工艺--—————————(5)第一节采煤工艺选择第二节采煤工艺第六章生产技术管理————————(6)第一节循环方式第二节作业形式第三节工序安排第四节劳动组织—--——-—--------—(8)第五节循环图表----------------—-—(9)第七章采煤方法图的设计和绘制——-—(9)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10)第一章概述一、原始资料(1)采区概况该采区位于XX矿一水平东翼,东以矿井井田边界为界,西与七采区相邻,南以-50等高线为界,北以煤层露头+107m上部风化带为界。
走向长1230m,采区倾斜长度400m,开采面积492000m2。
区内m1、m2煤层可采,煤种属无烟煤。
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倾角为22度,为缓倾斜煤层。
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1.10m3/min),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
采区年产30万t,服务年限7.8年。
(2)采区内地质构造本采区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邻近揭露的资料看,构造尚属简单。
(3)煤层要素及顶底板特征M1、煤层:平均厚度2.21m,煤的密度为1.42t/m3,为稳定煤层,煤质中硬,节理较为发育,低瓦斯。
M2煤层:平均厚度2.0m,煤的密度为1.42t/m3,为稳定煤层,结构简单,煤质中硬,节理发育,低瓦斯。
M1煤层距M2煤层8mM1煤层伪顶厚0.1m,为泥岩;直接顶厚4m,为沙质泥岩;老顶为中粒砂岩,底板为粉砂岩,底板上有0.3m的厚泥质页岩,较松软。
煤矿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
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条件第一部分工作面位置XX采区采煤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走向长600米,倾斜长90米,工作面地面标高+700~ +725米,工作面标高+132.2~+182.5米。
1、地面位置: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XXX以西700米,地表多为耕地,荒坡,无水体。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上部为xxxx工作面(已回采结束),其余均未开采。
3、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XX采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地面影响不大。
第二部分地质概况一、煤层简述:本工作面设计开采为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赋存总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倾角9°,煤层平均厚度一般0.4~14米,平均厚度5米,局部含碳质泥岩、泥岩,夹矸厚度0.1~0.8米,1~3层,含夹矸较少,结构较简单但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二、地质构造:区内无陷落柱及岩浆岩发育。
该工作面顶板较稳定,底板变化大,导致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该下巷掘进至F8点时曾揭露一条落差°5275<8正断层,产状07—F3点处揭示F15米的断层。
在5~3为在对其改造中又揭示一条同期沉淀构造,倾向为230°,现均已对其改造。
三、煤层储量:XX采区工作面走向长600m,倾斜长90m,面积为61280.625㎡平均,平均煤厚为5m,煤层工业储量为413644.2T,回采率按90%,可采储量372279.8T。
四、水文:该工作面地表为丘陵及冲沟,无地表水体。
故受地表水之影响很小。
其上部的13231采空区内的积水以基本放净,唯标高最低处的3/h15m 左右,下巷里段位处断层边缘,放水孔中有出水现象,水量在掘进时无出水现象,但应该预防因采动引发断层滞后突氺。
下巷需留设移动泵坑,F8前需建造环形水仓;合理配备排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min。
m m/min,正常涌水量0.35最大涌水量0.~1.5五、煤层顶底板岩性:1、顶板岩性:工作面直接顶为灰白色中粒石英长石砂岩,厚层状,层面富含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一般厚度为15~20米。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神木校区1010)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高职煤矿开采技术)榆林(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团队2013年10月目录一. 毕业设计的任务与目的 (3)二. 设计题目及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3)三. 设计方法 (3)四. 毕业设计时间分配 (4)五.《采区设计》题目说明书的编写提纲 (4)六.《采煤工艺设计》题目说明书的编写提纲 (11)七. 设计要求 (17)八. 注意事项 (18)九. 毕业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 (19)为了保障我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采煤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和我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本指导书,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具有指导和帮助作用。
一. 毕业设计的任务与目的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综合性检验。
根据国家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具体规定,结合神木县域矿井的实际特点进行设计,尽量使毕业设计符合当地矿井的生产实际。
通过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采区巷道布置、采煤工艺、巷道掘进和通风安全等生产技术问题的分析解决,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设计题目及内容的深、广度要求1.毕业设计的内容为了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设计安排采煤工艺设计和采区采煤系统设计,同学可以根据实习煤矿的情况任选下面一个题目。
×××煤矿×××采区设计×××煤矿×××采区×××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2、内容的深、广度要求:毕业设计的内容以毕业设计大纲和本指导书编写提纲的规定内容为准,但应当结合学生毕业实习矿井或指导教师提供的矿井采区或采煤工作面基础资料确定相应的设计内容。
煤矿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
煤矿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运料系统:副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南运输巷→一采区运输巷→110102运料绕道→110102回风顺槽→工作面110102工作面运料设备4.2.2排水系统工作面→110101运输顺槽排水点→一采区运输巷排水点→南轨道巷→中央水仓→地面110102回风顺槽→一采区轨道巷→南轨道巷→中央水仓→地面4.2.3供电系统4.2.4通风系统工作面风量、风速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qk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按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取100计算。
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4.25m3/min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各用风量系数,取k=1.2—1.5,取k=1.5 Q=100×4.25×1.5=637m3/min2、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100qk/1.5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按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取100计算。
q—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5.12m3/mink—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各用风量系数,取k=1.2—1.5,取k=1.5 Q=100×5.12×1.5/1.5=5213/min3、按工作面适宜风速计算Q=60VS=60×V×(L大+L小)H/2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V—工作面平均风速。
H—工作面采高,取2mL大—最大控顶断面面积;取4.05m2L小—最小控顶断面面积;取3.45m2Q=60×1.5(4.05+3.45)×2/2=657m3/min工作面平均风速按人员舒适条件取1.5m/s。
4、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4N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Q=4×32=128m3/min经过上述计算,工作面配风量取最大值6573/min。
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一、采煤工作面位臵1111工作面位于该矿第一水平,该工作面上以-140m等高线为界,下以-380m等高线;始采位于右边界保护煤柱左侧,终采位于采区停采线处;工作面长为150m,沿走向方向的推进长度为1200m。
二、采煤工作面与相邻已采采区、煤层的关系该煤工作面与相邻已采采区间留有20m隔离煤柱,相邻煤层的开采对该采煤工作面的开采无影响,且采空区内无积水和瓦斯,对本工作面采煤没有任何影响。
三、采煤工作面与地面相对位臵的关系采煤工作面开采范围与地面相对位臵范围内没有建筑物、水体、铁路,则无需保护地物。
第二章地质概况³一、煤层赋存情况该采区煤层走向为南—北,开采2号煤层,工作面开采范围内煤层的走向长为1200m,倾向长为150m,平均倾角约为7°,煤层平均厚度为3m,煤的密度为1.5t/ m³³,煤质中硬。
二、围岩的性质及对采煤的影响煤层顶板:无伪顶,直接顶为厚6.0m 的粉砂岩,它具有粉砂结构,岩层较稳定;基本顶为厚12m 的石灰岩,其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岩层稳定;底板为粗砂岩,硬度较小。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该采区右侧以3F 断层为界,采区正常涌水量为h m /1103,采区内无曲、煤陷落柱、岩浆侵入体。
四、瓦斯、煤尘和自然发火情况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t m /2.133,煤层自然发火期为6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第三章 可采储量及可采期一、可采储量计算Z=Lsmrk=150×1200×3×1.5×0.95=76.95万t式中 Z —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可采储量,t 万; L —采煤工作面长度,m ;s —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m ; m —采高,m ; r —煤层密度,3/m t ; k —工作面采出率,95%。
二、可采期计算T=Z/A=76.95/75=1.026式中 T —采煤工作面可采期,a;Z —采煤工作面可采储量,t 万; A —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75万t/d 。
采煤工艺设计说明书
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2015年7月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矿长:徐旭昌总工程师:廖文利生产矿长:周恩君安全矿长:王德光机电矿长:奚红伟编制单位:生技科编制时间:2015年7月批准时间:2015年7月16日会审意见会审地点: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小会议室会审时间: 2015年7月16日主持人:徐旭昌参加人员:廖文利、王德光、周恩君、奚红伟、郑冬成、阙书洪、会审意见经组织对采煤工艺设计书进行会审,经充分讨论后,形成如下意见:1. 审查情况同意1121对拉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由原设计采煤机采煤改为截煤机掏槽,放炮落煤以提高块煤率。
2、存在问题及建议(1)补充瓦斯抽采内容。
(2)补充截煤机技术参数。
3.会审结论会审人员审查讨论,,补充完善瓦斯抽采内容、截煤机技术参数后。
编制的《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采煤工艺设计说明书》予以通过,按照执行实施。
会审人员签名表姓名职务/职称签名组长徐旭昌矿长/采矿助理工程师(副组长)廖文利总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成员王德光安全副矿长周恩君生产副矿长奚红伟机电副矿长/机电助理工程师阙书洪安监科长郑冬成通风副矿长/采矿工程师图纸目录序号图纸目录图号备注1 井上下对照图1:50002 采煤方法图1:503 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4 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示意5 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及断电控制图示意6 井下紧急避险及避灾路线图示意7 消防、防尘、及供水施救系统图示意8 压风管路及压风自救系统图示意9 通信联络系统图示意10 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图示意11 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示意12 一带区变电所供电系统图示意13 井下运输系统图示意14 瓦斯抽放管路图示意目录目录 (4)前言 (5)第一章概况 (5)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5)第二节煤层 (6)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7)第四节地质构造 (8)第七节瓦斯、煤尘爆炸性、地温、地压情况 (8)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9)第二章采煤方法 (9)第一节巷道布置 (9)第二节采煤工艺 (11)第三节设备配置 (15)第三章顶板控制 (16)第一节支护设计 (16)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8)第四章生产系统 (27)第一节运输系统 (27)第二节“一通三防”与监控系统 (33)第三节排水系统 (40)第四节供电系统 (40)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41)第六节压风自救系统 (41)第七节瓦斯抽采系统 (41)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6)第一节作业循环 (46)第二节劳动组织 (47)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8)第一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8)第二节煤质管理 (4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50)第一节一般规定 (50)第二节顶板 (51)第三节防治水管理 (66)第四节爆破管理 (66)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72)第六节运输管理 (77)第七节机电管理 (87)第八节其他 (95)前言根据四川省经信委关于《四川省煤矿改扩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经函【2008】1191规定,荥经县正原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凰仪乡河坪煤厂经过几年整合改扩建,投入大量资金,于2013年12月结束建设,2014年1月进入试生产。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方案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一、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范围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该采煤工作面位于一水平一采区,开采3号煤层。
采煤工作面东以开采边界为界,西与1205工作面相邻,本工作面编号为6116。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水平名称地面标高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井下位置及走向长度/m2、开采范围3号煤层 +1123.5~+1244.9m 采区名称 F6103综采面井下标高 +916.0~+950.0m本面地表附近有二处民房及一座庙宇需要搬迁。
工作面西连6煤辅助运输大巷,东靠1号向斜和倾斜长度/m 面积/m2 与四邻关系 F38号大断层,南、北均是未采区。
873.3 239.5 209160 东为6116工作面回风巷,北距采区边界10m为界,西为6116工作面运输巷,南以采区回风大巷为界。
始采线为本工作面开切眼,终采线为距回风大巷20M停采线,工作面沿倾斜方向上山推进,推进长度为1032M,工作面长度为160M。
二、采煤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及相邻已采采区的关系1、与相邻煤层的关系1 / 40本煤层上无可采煤层,本煤层编号为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层位稳定,下距9号煤层47.6M。
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6M;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段下部,煤层平均厚度为3M,煤层稳定,属于可采,目前尚未开采,对本工作面没有影响。
2、与相邻已采采区的关系本工作面为本矿第一个采煤工作面,相邻无采空区。
三、采煤工作面与地面相对位置的关系工作面地面为农田,没有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回采后将造成地面开裂、下陷,要及时充填,以防地面雨水灌入井下。
第二章地质简况一、煤层赋存情况该工作面北高南低,呈东―西走向。
煤层呈一单斜构造,煤层平均倾角为16°。
煤层较稳定。
该煤层为黑色,块状,玻璃光泽,中―宽条带状结构,以亮煤为主,境煤次之,夹暗煤及丝炭条状,为光亮型煤,煤质为贫煤,容重为1.3t/m3.。
二、围岩的性质及其对采煤的影响工作面煤层伪顶为0.2M厚的碳质页岩,黑色不稳定,一般随着煤层而掉落;直接顶为8.4M厚左右的泥质细沙岩,碳质页岩互层,随着工作面推进而垮落;老顶为8.6M厚的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班姓名:20 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同学: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采煤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与实施,现要求: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山西煤矿开采的生产技术水平,遵照国家颁布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法律及法规,参照有关设计资料及设计指导书,按照给定的采煤工作面生产条件(见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附件),完成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艺设计。
设计题目:矿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为万吨/月设计内容及方法:参照《采煤工艺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采煤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等资料完成。
提交设计成果:1.采煤工艺图2.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即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设计进行时间:自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设计小组组长:设计小组成员:设计指导教师: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系20 年月日附表1工作面设计基本条件备注:表中各项条件按设计题目给定的条件或自行编制设计条件填写。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大纲与指导书适用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山西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采煤专业室第一部分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课程设计是采煤专业学生在学习完采煤工艺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后进行的,是学生初步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采煤工艺为主的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并结合采用所学理论知识。
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训练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对采煤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和做好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性质与目的不同于毕业设计,为此,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1、建立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及采煤工艺过程的概念。
熟悉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6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
综采工作面作业循环图
进刀
Hale Waihona Puke 面长(m时)班间次 (m)125.5
120
一 1 2 3 4 5 6 78
二 9 10 11 12 13 14 15
1推00 溜
三 17 18 19 20 21 22 23
采场周围应力分布
三、确定工作面的合理长度 (二)影响工作面长度的经济因素 产量、效率在工作面一定长度范围内与工作面长度成正比 增加,超过这个范围效率下降。
工作面长度L与产量Qr、效率P和割煤刀数N关系
四、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内容及编制步骤
作作业业规规程程内是容指:在进行某一单位工程前,针对现场条件、预期目 标(而1)制工定作的面具的有位置法、律范效围力,的与相文邻书工,作它面包的关含系有及该地工面程概况施等工一的般起因 、情过况程。、相关系统、实施步骤、安全技术措施等。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
知识点6: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
采矿工程系 袁瑞甫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及全矿生产系统 能力、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合理选择工作设备及其参数 和采煤工艺参数,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
一、确定机采工作面开机率 开机率:采煤机运转时间占每日时间的百分比,综合反映 了机采面的地质条件、管理水平、设备使用情况和采区各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
二、机采面生产能力
Qr=NBLMγC
式中:Qr为机采面日生产能力,N 为每日割煤刀数,L为工作面长度, M为采厚,B为滚筒截深,γ为煤的 容重,C为工作面采出率,一般为 0.95~0.97。
采煤工艺设计1 精品
采煤工艺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起止时间:2011年12月26日至1月6日目录第一章、采区概况与储量 (3)第二章、矿井的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6)第三章、巷道布置与生产运输系统 (8)第四章、计算采区风量 (12)第五章、采煤工艺 (14)第六章、巷道断面设计 (1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3)第一章、采区概况与储量第一节、地质条件本矿有一层煤,煤层倾角平均为20°,厚度为2.8~3.2m,平均为3.1,煤层伪顶为铝土质泥岩,直接顶为泥岩,基本顶为沙质泥岩,顶板多数为泥岩。
第二节、自然地理第三节、煤层的自燃情况该采区无自燃发火倾向分析资料,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煤层统计结果显示,很容易自燃发火的1个样,有可能自燃发火的5个样,不自燃发火的11个样。
因此该煤层为极易自燃至不自燃发火。
第四节、煤层与煤质特征本采区煤层一般属中等灰分、高熔灰、低硫~中硫、特低磷、高热值及较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
鉴于上述煤质特征,本采区煤可作工业锅炉用煤,洗浮煤可作为炼焦配煤使用。
第五节、瓦斯、煤尘和自然发火情况根据勘探资料,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m3 /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95m3 /t,根据2010版《煤矿安全规程》,该矿属于低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为43.01%,属于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
第六节、可采储量及可采期6.1 工作面的可采储量计算:Z = LSmγK式中:L——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本工作面斜长630m;S——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本工作面走向长度为980m;m——采高,本工作面为3.1m;γ——煤的容重,t/m3 ,1号煤为1.5 t/m3 ;K——工作面采出率,取95%。
则Z = 980×630×3.1×1.5×95% = 2727364.5 (t) = 272.73645(万t)第二章、矿井的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第一节、采区生产能力根据本矿的总体情况来看,煤层生产能力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煤层厚度在3.1m左右,地质条件较为简单,适合采用综采工艺。
采煤工艺设计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希望煤矿东六采区W165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设计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四川宜宾校外学习中心中文摘要 (I)1 概述 (1)1.1 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范围 ........................ 1 1.2 采煤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及相邻采区的关系 .................. 1 2 地质概况2.1 煤层赋存情况 .............................. 1 2.2 围岩的性质及其对采煤的影响 ...................... 2 2.3 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 ................................................ 3 2.4 瓦斯、煤尘和自然发火情况 (4)5.1 采煤工艺的选择 (9)5.2 采煤工艺 ............................... 9 6 生产技术管理 .............................. 11 6.1 循环方式 ............................... 11 6.2 作业形式 ............................... 11 6.3 工序安排 ............................... 11 6.4 劳动组织 ............................... 12 6.5 循环图表 ............................... 12 6.6 工人出勤表 ............................. 12 6.7 采煤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 ......................... 13 7 采煤方法图的设计与绘制 . ........................ 14 8 安全技术措施 (14)8.1 一般要求 ............................................................ 14 8.2 顶板管理措施 ............................. 15 8.3 一通三防管理 .............................. 16 8.4 机电运输管理 .............................. 18 8.5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 19 8.6 安全组织保障措施 ............................ 21 8.7 灾害应急及避灾路线 (22)3 可采储量及可采期 . ........ 3.1 采煤工作面的可采储量计算: 3.2 采煤工作面可采期计算 ...4 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 . ...... 4.1 巷道布置 ............... 4.2 生产系统 ..............5 采煤工艺 ..................... 4 . (4)....... 4 .... 5 . 5 . 5 91 概述1.1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范围1.1.1位置本采煤工作面位于1 水平西六采区,工作面的编号为W1651。
采煤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述一采煤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围5015N工作面位于该矿第一水平,该工作面上以-4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保护煤柱为界,下以-400m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边界保护煤柱为界。
左以工作面的运输斜巷为界,右以工作面的回风斜巷为界。
二采煤工作面与相邻煤层及相邻已采条带的关系相邻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
三采煤工作面与地面相对位置关系地面无保护物。
第二章地质概述一煤层的赋存情况矿工作面走向为东西走向。
工作面的长度为280m,工作面推进长度为1718m。
煤层倾角12°左右,平均煤厚5m,煤质中硬,煤的密度为1.33t/m³。
二围岩的性质及对煤的影响无伪顶。
直接顶为8m厚的细沙岩(Ⅰ)类,基本顶为11m厚的石灰岩(Ⅱ)类。
煤层底板为中砂岩。
邻近条带对本条带无影响。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矿工作面的左以断层为界,留20m保护煤柱。
采区的正常涌水量为150m³/h。
四瓦斯,煤尘和自燃发火期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m³/t。
煤尘具有爆炸性。
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第三章 可采储量及可采期一 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9133.152801738=⨯⨯⨯⨯=⨯⨯⨯⨯=K R M L S Z 式中 Z —工作面的可采储量,万tS —工作面的倾向长度,1738m L —工作面的长度,280m M —煤层的厚度,5m R —煤的实体密度,t m /33.13 K —工作面的采出率二 可采期的计算公式:==T AKZ1.2a 式中 T —可采期,aA —工作面年生产能力,334Wt K —储量备用系数 1.4第四章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第一节巷道布置概述在靠近F断层保护煤柱线处沿煤层的倾向在煤层中掘进第一带10区的回风斜巷在距第一带区中心右侧在煤层中沿煤层的倾向掘进第一带区的运输斜巷二条斜巷掘至保护煤柱线处在煤层中沿走向掘一条平巷使二条斜巷相通该巷道称开切眼,待各巷道检查合格后安装采煤机设备进行采煤工作。
同时做好下一条带的准备工作。
煤矿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
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条件第一部分工作面位置XX采区采煤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走向长600米,倾斜长90米,工作面地面标高+700~ +725米,工作面标高+132.2~ +182.5米。
1、地面位置: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XXX以西700米,地表多为耕地,荒坡,无水体。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上部为xxxx工作面(已回采结束),其余均未开采。
3、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XX采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地面影响不大。
第二部分地质概况一、煤层简述:本工作面设计开采为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赋存总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倾角9°,煤层平均厚度一般0.4~14米,平均厚度5米,局部含碳质泥岩、泥岩,夹矸厚度0.1~0.8米,1~3层,含夹矸较少,结构较简单但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二、地质构造:区内无陷落柱及岩浆岩发育。
该工作面顶板较稳定,底板变化大,导致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该下巷掘进至F8点时曾揭露一条落差为3~5米的断层。
在F15点处揭示F3—07正断层,产状275<85°在对其改造中又揭示一条同期沉淀构造,倾向为230°,现均已对其改造。
三、煤层储量:XX采区工作面走向长600m,倾斜长90m,面积为61280.625㎡平均,平均煤厚为5m,煤层工业储量为413644.2T,回采率按90%,可采储量372279.8T。
四、水文:该工作面地表为丘陵及冲沟,无地表水体。
故受地表水之影响很小。
其上部的13231采空区内的积水以基本放净,唯标高最低处的放水孔中有出水现象,水量在15m3/h左右,下巷里段位处断层边缘,掘进时无出水现象,但应该预防因采动引发断层滞后突氺。
下巷需留设移动泵坑,F8前需建造环形水仓;合理配备排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大涌水量0.5~1.5m3/min,正常涌水量0.3m3/min。
五、煤层顶底板岩性:1、顶板岩性:工作面直接顶为灰白色中粒石英长石砂岩,厚层状,层面富含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一般厚度为15~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