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小学部分精品文档26页

合集下载

2024年杭州萧山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2024年杭州萧山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学习策略?A.资源管理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A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记忆方法B.记忆材料C.时间D.学习程度【答案】:C3.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做笔记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1/ 13【答案】:D4.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以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C.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D.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答案】:C5.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答案】:A6.()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A.德育目标B.德育方法C.德育内容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A7."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人际沟通的()。

A.协调功能B.管理功能C.心理功能D.社会功能【答案】:D8.3岁的儿童数数时,必须用手指点数要数的物体,这种思维的类型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逻辑思维2/ 13D.直觉思维【答案】:B9.在古希腊的教育中,贵族子弟聘请家庭教师,社会地位较低的子弟则去私立学校,中等教育主要的服务人群是贵族和富人。

2020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教育基础知识(小学)

2020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教育基础知识(小学)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小学)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浙江省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参考。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从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政策法规三个部分。

原则上教育学和心理学大约各占40%,教育政策法规约占20%。

考试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教育学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的本质和起源。

2.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3.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4.国内外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与评价。

5.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6.教育学的价值。

7.当代教育的特征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运用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3.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当前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基本规律(一)识记1.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教育先行;人的发展。

2.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书教育学考卷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书教育学考卷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书教育学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事实C. 教育问题D. 教育规律A. 学校教育B. 社会教育C. 家庭教育D. 自我教育3.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A. 传道、授业、解惑B. 培养人C. 传承文化D. 促进人的发展A. 神话起源说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经济起源说A. 前制度化教育B. 制度化教育C. 非制度化教育D. 现代制度化教育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课程结构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科学。

()2.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3.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培养人。

()4. 教育起源的观点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

()5.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6.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7.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8.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9.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0.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1.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数学教师经典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数学教师经典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师经典复习资料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都是数的范畴。

(2)掌握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意义,区分整数、小数、分数,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之一。

2、数的运算(1)掌握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简便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理解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转化方法,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3、数的性质(1)理解数的整除性、倍数与约数等概念,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性质。

(2)掌握质数、合数、质因数等概念,能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二、图形与几何1、图形的认识(1)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了解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2)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基本图形变换方法。

2、图形的测量(1)掌握周长、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方法,能够计算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2)掌握角的度量单位,能够计算角的度数。

三、统计与概率1、统计的基础知识(1)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

(2)掌握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基本统计图,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2、概率的基础知识(1)理解随机事件、可能性等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2)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四、实践与应用1、数的应用(1)能够利用数的加减乘除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购物计算、测量计算等。

(2)能够利用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2、图形的应用(1)能够利用基本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或创作美术作品。

(2)能够利用图形变换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设计建筑方案等。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小学英语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小学英语一、考试概述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旨在选拔优秀的教育人才,为浙江省的小学教育注入活力。

小学英语作为重要的考试科目,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良好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教学理念。

二、考试内容小学英语教师招聘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专业知识:包括英语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写作等,着重考察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小学教师编考试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师编考试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师编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学科1. 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汉字、词汇、成语等,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

2.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理解力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作者意图。

3. 写作技巧:教授学生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思想,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二、数学学科1. 基础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计算。

2. 数学概念:理解数的概念、量的概念、几何图形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应用题:教授学生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英语学科1. 基础词汇:掌握一定量的单词,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交流。

2. 语法知识:学习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句型结构等。

3. 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四、科学学科1. 自然科学: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如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

2. 实验操作: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3. 科学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五、社会学科1. 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及世界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2. 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如地图阅读、地形地貌等。

3. 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规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艺术与体育1. 艺术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2. 音乐与美术:教授基本的音乐和美术知识,如音符、色彩等。

3. 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结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在编制考试知识点时,应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知识点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样的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考纲部分儿童文学资料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考纲部分儿童文学资料

一、伊索寓言魅力:1、故事本身的趣味性2、文字表达的特点3、包含深刻的寓意,耐人寻味,富有教益二、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不同时期的特点:早期:充满绮丽的幻想,了观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中期: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加。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流露出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晚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惨命运,揭露社会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三、格林童话(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灰姑娘、大拇指)艺术特色:1、保存着生动质朴的民间文学素质,单纯、明晰、稚拙,带有民间文学的朴素、洗练、幽默和自然的格调2、结构上常采用三段式的反复手法3、故事多限于情节的叙述,少有人物心理,自然环境,时代背景的描写4、当需要抒发情感时,往往插入简单的民歌,儿歌,而且反复使用四、一千零一夜艺术特色:1、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浓厚东方情调和浪漫主义色彩2、灵活简洁的框架式结构3、瑰丽而流畅的语言主要内容:1、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婚姻爱情生活3、描绘人民群众的现实处境和苦难与不幸4、描述商人生活和海外冒险故事5、揭示出最高统治阶级是人民苦难的根源五、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鲁滨逊:1、充满劳动热情;2、坚毅,面对人生困境,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现象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3、敢于同恶劣环境作斗争4、资产者和殖民者,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艺术特色:1、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2、运用具体而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3、采用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让人觉得真实可信4、采用了流浪汉小说结构形式,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的对象5、把细节描写作为主要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包括语言的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等6、多为人物自白,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哲理:只有有志气,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通过顽强的拼搏,通过辛勤的劳动,就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创作奇迹。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中小学)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中小学)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中小学)1、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中小学)(共110题)1. 【题目考察知识类型】班干部【题目】班上选班委,结果成绩不好的小明却一票当选,然后同学们不服,不服你怎么办?【答】我会妥善的处理此事。

第一,我会去调查选举的具体情况,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了解小明之所以能高票当选班长的原因。

将调查结果公示给学生。

第二,了解完原因我会与反对的同学进行交流,告诉他们虽然小明的成绩不好,但是选举是大家共同的决定,小明成绩不好不代表他没有能力成为一名班长,让他们放平心态。

第三,找到小明,告诉他成为班长之后责任更加重大,要提高自己的成绩,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得全班同学的支持。

今后多给予小明重视,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2. 【题目考察知识类型】师德师风【题目】一名毕业生的家长邀请你参加谢师宴,你怎么看?【答】我不去。

第一,随着高考、中考的结束,社会上悄然兴起“升学宴”、“谢师宴”,一些地方出现了攀比之风,甚至有少数干部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宴请活动,助长了奢侈浪费风气,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为进一步严肃纪律,预防违规违纪行为,以优良引领社会风气,市纪委监察局、教育局等部门都有明确规定,严禁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宴请活动。

第二,我会委婉地告诉家长这是学校和教育部的规定,然后坚定地拒绝参加。

第三,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持廉洁从教,及时关注教育部和学校发布的规定,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

3. 【题目考察知识类型】学生生病、受伤、需要特殊关爰【题目】下课时楼道拥堵,有学生受伤,你是老师,怎么办?【答】我会及时冷静的处理此事。

第一,我会安排其他值班老师和在场的同学维持秩序,请同学们注意安全,小心脚下,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第二,我会及时的把受伤学生送到医护室,时刻关注该生的情况,随后联系其班主任,让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告知家长学生的受伤情况和经过,取得家长的谅解。

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精品文档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 第一卷 )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 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 家是 ( ) 。
3. 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
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
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
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
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 .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 .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4. 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
分离, 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 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
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
2. 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四、简答题 ( 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
(1) 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 段之一; (2) 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 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 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教师教育真题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教师教育真题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教师教育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 3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33B、22C、36D、34【参考答案】A2. ()构成了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一般保留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A、辅助板书B、附属板书C、系统板书D、副板书【参考答案】C3. 在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参考答案】B4. 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参考答案】C5. 教学反思的()能力是指教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有效处理问题,实现教学的一次提升。

A、提出问题B、发现问题C、分析问题D、解决问题【参考答案】D6.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个性品质的是()。

A、反思能力B、宽容C、敏感性和移情理解D、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自信【参考答案】A7. 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方面,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文化、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的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参考答案】C8. 我国多数的中学生都能把自己的学习活动与祖国的未来相联系,树立为人民做贡献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属于()。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远景性动机【参考答案】D9.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10. 会讲英语的入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11. 学生的质的规定性是()。

A、以学习为主B、具有独立人格C、学生是未成年人D、具有儿童天性【参考答案】A12. “将心比心”运用了()这一心理机制。

A、移情B、心胸豁达C、期望D、人际吸引【参考答案】A13.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最新教师职称评审考试试题含答案

最新教师职称评审考试试题含答案

教师职称评审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 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 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 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P8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5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P34-35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95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10. 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P50答案要点: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举例略)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答案要点:(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2011年温州市申报中高级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考核试卷2011年温州市申报中高级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考核部分题目一、抄写题:(10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浙江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内部试卷 含答案

浙江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内部试卷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是( )的出版。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理想国》D.《教育论》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反映了在人的发展中产生影响的是( )A.教育因素B.环境因素C.遗传因素D.主观努力3.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三级”指的是( ) A.国家——地方——学校B.中央——省——市县C.省——市——县D.省——市——学校5.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推理上以“好男孩——好女孩”为定向的学生,其道德发展处于( )A.前道德水平B.前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6.教师讲课时,一位小学生一会儿听教师讲,一会儿翻书看,一会儿在本子上写什么,你认为这位小学生这时的注意状态是( ) A.稳定的B.起伏的C.转移的D.分散的7.从迁移的角度看,前摄抑制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8.有一种人,他们有明确的行动目标,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克服消极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这种人的性格特征属于( )A.理智型B.意志型C.情绪型D.混合型9.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 )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建立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10.提出替代性学习与替代性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苛勒C.斯金纳D.班杜拉11.我国《教师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A.1993年10月31日和2006年9月1日B.1994年1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c.1993年10月31日和2006年7月1日D.1993年11月1日和2006年6月29日12.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 )A.提出申诉B.提出复议C.提起诉讼D.提起上诉13.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的惩罚手段或方法是( ) A,人身罚B.能力罚C.财产罚D.申诫罚14.《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有关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规定所体现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推定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15.《浙江省中小学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职责是( )A.教育、监管和救护B教育、教学和监护C.教育、管理和保护D.教育、劝导和监管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6.有效教学17. 行动研究18.记忆系列位置效应19. 教育法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0. 教师的权利有哪些?21.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有哪些?22.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识发展的四个阶段。

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1

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1

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1浙江省2011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章第一章概述一、考试性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简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标准参照性考试;是一种国家教育统一考试项目。

二、考试类别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部分考试科目参照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组织,其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三、考试目的通过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

严把教师入口关,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取得教师资格。

四、考试对象凡浙江省内(含户籍或人事档案在浙江省)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试点工作启动之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仍可持毕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试点工作启动之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五、报考条件申请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考虑到政策的衔接,2011年及以前已经入学的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班)学生,取得毕业证书后,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

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取得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后,方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总结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总结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202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当一个教师经常关注“学生能否听我的?”“领导同事如何看我?”等问题时,说明这个教师处于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A.关注学生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自我感受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答案】:B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注意讲授内容又能观察学生,维持课堂纪律,这属于教师注意力的()特征。

A.集中能力B.转移能力C.分配能力D.保持能力【答案】:C3.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师D.学生【答案】:C4.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

A.自学B.教学C.教育D.智育【答案】:B1/ 135.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

A.单边活动B.讲授活动C.自主活动D.双边活动【答案】:D6.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査课的依据是()。

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规律D.教学任务【答案】:D7.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13年B.1914年C.1903年D.1900年【答案】:C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句著名言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彪勒C.弗洛伊德D.霍尔【答案】:D9.有关规范学科竞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能组织学科性"奥赛"活动B.中小学严禁开展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C.开展竞赛活动可以向学生适当收取相关费用D.只能向参加竞赛的学生统一组织销售相关资料、书籍和商品等【答案】:B2/ 1310.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11、12~14、15岁B.3~6、7岁C.14、15~17、18岁D.6、7~11、12岁【答案】:D11.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考试

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考试

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考试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考试,是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一项重要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综合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为他们的学业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就该考试的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备考建议进行探讨。

一、考试内容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

考试的难度逐年递增,从初中知识的回顾到高中知识的扩展,全面覆盖了考生所学过的各个科目。

语文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法运用能力。

数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基本概念、计算技巧和解题能力。

英语部分则侧重考查考生的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其他学科部分通过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考察考生的学科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浙江省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的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和解答题两种。

选择题部分通过从若干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来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解答题部分要求考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文字或图表等方式进行详细解答。

考试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每道题目都有明确的答题要求和分值。

考试中,考生需要保持清醒、集中注意力,并合理安排时间,全面回答题目。

三、备考建议1. 针对不同科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自己的薄弱科目,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

参考往年的考试题目和解析,提高对题型的熟悉度,了解每个科目的考察重点。

2. 制定复习计划:将复习内容按照重要程度、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进行时间分配,保证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同时,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3. 多做模拟试题:通过做一些模拟试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

同时,对做错的题目进行仔细分析和总结,找出错误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4. 提高应试技巧:在考试中,要注意审题和理解题意,合理规划答题过程,不要急躁或草率行事。

对于答题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标记然后再回头解答。

江山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

江山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

江山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特点。

A.全面性B.针对性C.双重性D.典范性【答案】:C2.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称()。

A.演示法B.参观法C.讲授法D.实验法【答案】:A3.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及时的反馈,这种途径的理论基础是()。

A.成就动机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强化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答案】:C1/ 154.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认识B.自我学习C.自我指导D.自我控制【答案】:D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凸显的是社会对教师哪一方面的职业角色期待()。

A.崇高的职业道德B.独特的人格魅力C.渊博的专业知识D.先进的教育理念【答案】:B6.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A7.享誉全球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培根【答案】:A8.《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2/ 15A.学习与思考B.游戏与学习C.课内与课外D.学习与行动【答案】:C9.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语言B.生产劳动C.模仿D.动物本能【答案】:C10.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B.交往动机C.赞许动机D.成就动机【答案】:D11.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A.陶行知提出知行合一B.朱熹提出基础性教育,重视基础思想C.王守仁首次提出教育要培养创造性人才D.蔡元培首次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答案】:C12.()是20世纪伟大的教育哲学家,他反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观,是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里程碑的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小学 )《教育基础知识》Ⅰ.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

考试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一)识记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4、教育功能的演变(三)运用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一)识记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

校长负责制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4、校园文化(二)理解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2、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

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三)运用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路。

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师与学生(一)识记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

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二)理解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2、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三)运用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

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

五、课程(一)识记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4.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6.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二)理解1.课程内涵的发展。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三级课程管理4.校本课程开发5.课程资源开发(三)运用1.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2.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3.活动课程与结构课程比较。

4.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六、教学(一)识记1.教学、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与结构。

3.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5.课的类型与一般结构。

6.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二)理解1.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4.教学的教育性。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

6.有效教学的原则及理解。

(三)运用1.教师应如何备课。

2.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3.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4.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七、学校德育(一)识记1、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2、德育过程本质、结构与基本矛盾;3、德育原则概念、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二)理解1、德育的目标确定依据、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思想品德形成基础3、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写和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4.德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团队、学生会及其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三)运用1、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2、运用德育基本理论分析新时期德育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方法;七、班主任工作(一)识记1、班集体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2、班主任概念、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和工作的意义(二)理解1、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3、班主任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4.班级管理内容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三)运用1、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班集体及班主任基本理论和观点;八、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一)识记1、教育研究的内涵、性质、类型2、教育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3、教育改革含义、作用(二)理解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3、掌握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掌握叙事、随笔等反思性、质性研究方法。

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三)运用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部分心理学一、心理学概述(一)识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与发展。

(二)理解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2、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三)应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二、认知过程(一)识记1、感觉的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后效;2、知觉的概念、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现象、诱导运动、错觉;3、注意的概念和特点、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4、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保持、遗忘、再认、有意回忆、无意回忆、追忆、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记忆的几个品质;5、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思维的种类、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6、问题解决的概念;7、想象的概念和种类、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8、言语的概念和特点;严于的感知与理解。

(二)理解1、感觉的种类;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4、感觉与知觉的关系;5、知觉的特征;6、影响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的条件;7、影响识记的因素;8、思维的过程;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0、问题解决的阶段;1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2、创造想象对活动的意义;13、言语的种类。

(三)应用1、运用感知觉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2、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3、运用记忆和遗忘规律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4、联系实际说明机械识记的必要性和意义识记的优越性;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必要的遗忘;6、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7、结合学生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8、根据言语感知与理解的特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情感和意志过程(一)识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2、情绪与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与特征;4、意志品质。

(二)理解1、情绪与情感的功能;2、意志行动的过程。

(三)应用1、根据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谈谈如何调节人的情绪;2、谈谈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四、人格心理(一)识记1、人格的概念与特征;2、需要的概念;3、动机的概念;4、气质的概念;5、性格的概念;6、智力、创造力的概念;7、智力的结构、创造力的结构。

(二)理解1、人格的结构;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3、需要的种类;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动机的种类、功能;6、气质类型的特点;7、性格的类型;8、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9、智力结构的有关理论,尤其是多元智力理论;10、影响智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三)应用1、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2、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特征因材施教;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改革。

五、人生全程发展(一)识记1、人生全程发展的概念、人生全程发展观;2、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年龄特征;3、认知结构、认知发展、图式、同化与顺应等概念;4、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5、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理解1、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2、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3、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4、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三)应用1、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2、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或中学生)的人格发展;3、根据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一)识记1、小学生动作发展的特点2、感知觉发展的特点3.记忆发展的特点4、思维与智力发展的特点5、言语发展的特点6、情感发展的特点7、个性发展的特点(二)理解1、道德发展的特点2、小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三)应用1、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2、根据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3、根据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促进小学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4、根据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