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2.理解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念,包括“课堂民主”、“自由奋斗”等;
3.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学以致用”等;
4.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的意识,发扬叶圣陶先生的师道尊严精神。
教学准备:
1.课件: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2.教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3.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15分钟)
1.引入话题:谈论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对于
国家和个人的影响。
2.展示课件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包括
创办中国第一所民办小学、提倡学以致用等。
3.让学生讨论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Step 2:介绍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念(20分钟)
1.师生讨论: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推理,展示教学观念概念图,引导学
生分析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念,如“课堂民主”、“自由奋斗”等。
2.学生小组合作扮演角色: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叶圣
陶先生的学生,以教室为背景,模拟叶圣陶先生的课堂,体验“课堂民主”和“自由奋斗”的教学方法。
Step 3: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方法(30分钟)
1.学习启发式教学:讲解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
讨论和思维导图等方式,总结叶圣陶先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Step 4:强调师道尊严的重要性(15分钟)
1.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师道尊严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等奖创新教案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一课时
教案
班级:课时:课型: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背景,识记并积累重点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字词,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学会分析概括典型事例。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景激趣新课导入】
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我们呢?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别人又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二板块【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一、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他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合作编著《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初中语文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
学设计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久仰大名的新朋友,他写的语文二字伴随我们七载有余,咱们课本上的“语文"二字就出自他的笔下。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二、初识“二三”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后来请他的先生给他改名,名秉臣,意为秉承爱国之志,用一己之力改变国家之命的臣子,可见其拳拳爱国之心。随后清廷已没,无君哪来臣,遂又改名为圣陶(“圣人陶钧万物"),这个名字便伴随了叶老一生。改了两三次名的叶圣陶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三、概括“二三”事
1.齐读标题,你可以得知哪些信息?
“先生"可见其学识之广博,如:冰心先生,杨绛先生;可见其二者之间的师生关系,如:臧克家称闻一多为先生,萧红称鲁迅为先生。“二三事”写了叶圣陶先生一些零星片段的事情。
2.略读文本,梳理主要事件。
略读方法:
(1)遇到与重点无关的地方,可以跳读;
(2)注意每一段的首句,快速把握段意。
主要事件:
(1)描标点:“描"可见叶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
(2)修润文章:“不耻下问”,透过这温暖的话语,诚恳的举止,可见叶老待人宽厚,谦逊的品质。
(3)真诚送客:其中的动词、副词、数词,可见其热情待客,礼数周全,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4)及时复信:“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可见其对朋友的重视珍惜。信中所提及的“悔恨”“悲伤"如何理解?引出“十年来的社会现
象”:“1966年,叶老靠边了,成了文教界被打倒的“祖师爷"。当时中央统一的课本没有了,各个省编的课本叫做《政文》,等于是取消了语文课。文革中一点一滴建立的语言规范和美感瞬间崩塌。叶老一篇不漏地看报上的批判文章,也出门看机关、学校张贴的大字报。回到家中,他不做声了。他有一个原则,既然不能说真话,他就不说话。在1969年后,叶老到北京,长期与家人分离,叶老内心感到孤独,他开始给儿子写信,一写就是500封。”自己的处境已是如此不易,还能体恤朋友的情形,可见其仁慈之心,仁厚之情。这就如杜甫身居茅屋还在吟咏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人后己的情怀。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在当代教育中应用价值探讨
倡导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和动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能力。
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 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跨学科 思维能力培养。
强调实践教学,注重知识与技能相结 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仍具有 重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
01
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及主要成就
包括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内容,以及
他在中国现代教育文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02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文本解读
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
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叶圣陶教 育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 性和有效性,能够为当代教育 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04 情感体验与价值 观引导
感悟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深厚情感
通过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 感受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 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
引导学生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 理念中汲取营养,培养对教育 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分析:成功运用叶圣陶教育思想实践
某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叶圣陶教 育思想指导课堂教学,通过创 设情境、引导探究等方式激发 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十四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单元导读:
本单元以中华美德为主题,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学习,感受美文的魅力,接受心灵的洗礼,追求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类文章的特点之后,了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教学目标】
1、略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概括课文内容。
2、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自我心灵的目的。
【教学重点】
1、略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概括课文内容。
2、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自我心灵的目的。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有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家,他以宽厚的人格感染着世人,他以严谨的治学引领着学者,他以执着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他让我们虚心学习,他教会我们虚心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他是谁呢?他就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2、出示学习目标
3、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2023年《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通用6篇)
2023年《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通
用6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仰慕之情。
2、《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因此,在详细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悟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擅长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生疏,除了驾驭了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也有了肯定的提升。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接着领悟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借鉴本文写法进行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练习。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须要深化了解
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须要重点引导学生思索和感悟。
4、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领悟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引领学神在学习人物美妙品德的基础上驾驭写人写文的技巧。
学情分析:
七年级其次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慢慢起先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索。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新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应当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加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索和感悟。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用几件小事,表现出叶先生为人谦和恳切、平易近人,做事仔细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内容,期望大家能够喜爱!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悟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一、导入新课
我们是否能深刻的熟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期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日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二、资料助读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探讨。曾参与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赞扬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并不陌生,他们能抓住关键
词句概述文章内容,也能基本把握文章中人物特点及写作手法。同时,这
一学段的孩子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应该设计学
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以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
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
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2、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
做出评价。
五、教学难点:
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在之前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如何写批注。
2、准备《怀念圣陶先生》的学习资料。
3、收集并分析学生批注,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
自读课文,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七、教学时数: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本名绍钧,却多次改名。他12岁入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绍钧又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奖创新教案_1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奖创新教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掌握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并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3.领会并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的过人品行,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及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许多人一直追求的人生信条,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叶圣陶先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对他人宽厚以待,对自己严格要求。他的这种大家风范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的脚步,去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
新课教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张中行(1909~2006),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等,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他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2.背景链接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
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掌握生字
丁卯(mǎo)
商酌(zhuó)
譬如(pì)
朦胧(lóng)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公开课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叙写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例。
2.结合具体事例品析文中所展现的先生的优秀品质(人物形象)
3.学习以
生活中小事来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手法。
4.感知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陶冶性情,涵养
美德。一、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品析文中所展现的先生人优秀品质。
二、教学难点:学习以生活中小事来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略细结合,朗读感悟;圈点批注;启发点拨;小组合
作探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1.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标记段落,利用生词造句。
(二)激趣导入——不朽君子
余秋雨在《君子之道》中说,中华民族最为不朽的创造,不是宏伟壮
丽的亭台楼阁,也不是浩如烟海的诗词文章,而是一种湛然而又端庄的集
体人格——君子。今天就让我们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位立德立言,宽厚待人
的现代君子——叶圣陶先生。(三)梳理字词——识字释意
1.小组抢答:读准字音,并向大家介绍识记易错字的注意事项。(如:颠沛流离的“沛”、
妥帖的“帖”)
2.小组抢答:解释字义,并且利用新学生词造句,其他同学根据对词
义的理解,判断并指
正。(如:颠沛流离、拖沓、修润)(四)整体感知——先生之事 1.略读课文(5分钟左右),找出文中所记叙的有关叶先生的事情,并将其
以“待人”与“待
己”进行分类。明确:分类示例
待人之厚:
(1)不耻下问,求我修改(2)送客真诚,鞠躬言谢(3)悔恨看花,劳我住店(4)商讨标准,监督执行。
待己之严: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通过公开课展现了叶圣陶先生“严格律己,宽厚待人”与“事必躬亲,治学严谨”的美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美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稻草人》的连环画图片,请同学来讲述故事。老师提问:“大家都对这个故事很熟悉,那么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经过提问得出结论:“叶圣陶”。然后教师接用多媒体展示叶圣陶生平“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然后,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叶圣陶先生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老师接着解释“因为他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并为此做出很大的贡献,
这是因为有他,我们现在才可以简洁易懂地交流。那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的故事。”并由此导入本课:叙事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2: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美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稻草人》的连环画图片,请同学来讲述故事。老师提问:“大家都对这个故事很熟悉,那么谁还记得这个故事
的作者是谁?”经过提问得出结论:“叶圣陶”。然后教师接用多媒体展示叶圣陶生平“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然后,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叶圣陶先生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老师接着解释“因为他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并为此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是因为有他,我们现在才可以简洁易懂地交流。那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的故事。”并由此导入本课:叙事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叙写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例。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美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展示《稻草人》的连环画图片,请同学来讲述故事。老师提问:“大家都对这个故事很熟悉,那么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经过提问得出结论:“叶圣陶”。然后教师接用多媒体展示叶圣陶生平“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然后,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叶圣陶先生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老师接着解释“因为他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并为此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是因为有他,我们现在才可以简洁易懂地交流。那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的故事。”并由此导入本课:叙事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二)整体感知
老师设置如下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文章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10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10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3.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
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
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把
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
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一些细节,以求抓住文
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
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设计(共6篇)
第1 篇:叶圣陶二三事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方法
领会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文中所表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
品德。
结构图解
课文注解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段落第 1 段第2 段第 3-5 段第 6-8 段第 9 段
中心思想
写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感到悲哀。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件,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高尚品质。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写作者对学习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1.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在旧历年的除夕,在这样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叶圣陶先生却远离人世而去。在喧闹的环境的衬托下,这样的消息无疑会使人的哀愁倍增。
2.第 2 段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德之高的? 先写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印象: 品德高;再将叶圣陶先生与“我”熟悉的一些前辈作比,说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确实高,“总当排在最前列”;然后引用论语上的两处名言,证明叶圣陶先生的
思想和行为都达到了连孔老夫子都不能企及的高度,进一步表明叶圣陶先生的
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3.第 3 段是如何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 这段话是通过他人的讲述,作者自
已的亲身经历,对叶老语言、行为的描写,来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文段
先借吕叔湘先生之口,写叶老描他文章的标点的事,然后又通过作者同叶老一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等奖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等奖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等奖是指叶圣陶先生所设计的一份教案,在1936年获得了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界二三事"比赛中的一等奖。这份教案主要是以叶圣陶先生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结合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语文、历史等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这份教案的成功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重视,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里程碑之一。叶圣陶先生也因此成为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至今,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仍然深受后人的影响和借鉴。他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推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美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稻草人》的连环画图片,请同学来讲述故事。老师提问:“大家都对这个故事很熟悉,那么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作者
是谁”经过提问得出结论:“叶圣陶”。然后教师接用多媒体展示叶圣陶生平“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然后,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叶圣陶先生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老师接着解释“因为他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并为此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是因为有他,我们现在才可以简洁易懂地交流。那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的故事。”并由此导入本课:叙事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叙写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例。
2.结合具体事例品析文中所展现的先生的优秀品质(人物形象)
3.学习以生活中小事来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手法。
4.感知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陶冶性情,涵养美德。一、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品析文中所展现的先生人优秀品质。二、教学难点:学习以生活中小事来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略细结合,朗读感悟;圈点批注;启发点拨;小组合作探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1.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标记段落,利用生词造句。
2.利用平板电脑查阅有关作者张中行的资料,重点查找除课文以外的能够表现叶圣陶先生优秀品质的名演或轶事。
(二)激趣导入——不朽君子
余秋雨在《君子之道》中说,中华民族最为不朽的创造,不是宏伟壮丽的亭台楼阁,也不是浩如烟海的诗词文章,而是一种湛然而又端庄的集体人格——君子。今天就让我们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位立德立言,宽厚待人的现代君子——叶圣陶先生。(三)梳理字词——识字释意
1.小组抢答:读准字音,并向大家介绍识记易错字的注意事项。(如:颠沛流离的“沛”、妥帖的“帖”)
2.小组抢答:解释字义,并且利用新学生词造句,其他同学根据对词义的理解,判断并指
正。(如:颠沛流离、拖沓、修润)(四)整体感知——先生之事1.略读课文(5分钟左右),找出文中所记叙的有关叶先生的事情,并将其以“待人”与“待
己”进行分类。明确:分类示例
待人之厚:
(1)不耻下问,求我修改(2)送客真诚,鞠躬言谢(3)悔恨看花,劳我住店(4)商讨标准,监督执行。
待己之严:
(1)严校标点,坚决用普通话(2)成稿必读,“成话”乃止(3)文风简洁,重语更重精神(4)以身作则,抄稿认真。
2.教师小结——启发过渡:(1)这些事都什么样的事?
(2)这些事情都是作者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遴选而来的一些
细碎而平凡的小事,可是叶先生一生跌宕起伏,作者为什么不选取那些有曲折和分量的大事来写呢?
(五)合作探究——先生之德
1.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叙写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概括其中蕴藏的先生的优秀品质。
明确:示例1:治学严谨:从他描一篇文章的标点,体现他做事细致认真,可见他治学严谨。示例2:平易近人、治学严谨、谦虚诚恳:从他反复向我求证使用普通话写文章的正误,能够不耻下问,体现他的谦虚和治学严谨,并且尊重我的意见,体现他对人的尊重,而且没有架子体现他平易近人。
示例3:从他送人一定要送得很远,还拱手,不断说谢谢,可见他和蔼可亲,而且待人真诚。
2.教师小结——归纳写法(人物品质:见板书)
(1)一件件小事却蕴含着先生的种种美德,作者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匠心独运,这些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先生的种种高贵品质。越是平凡,就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们学习。作者选用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见微知着,以小见大的作用。(2)这对我们的写作又有什么启发呢?
明确:注意观察写作对象,观察要细致而精确;可以选取一些琐碎但是能够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小事来写文章,以小见大,四两拨千
斤。
(六)圈点批注——美文共赏
1.细读文本:文章的语言虽然平淡质朴,但却不乏一些值得我们品味鉴赏的好词和佳句,
或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技法。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利用圈点批注法进行赏析。2.小组展示:圈点批注后先进行小组内部交流,丰富完善批注内容,然后进行小组展示。明确:
好词佳句示例1:“外面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琐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了双层的悲哀。”
参考批注:这里是一处环境描写,鞭炮的响亮带来除夕之夜的喜悦之情,但是全民联欢的喜庆日子却是先生辞世的日子,这种喜庆更是反衬出我内心中的悲哀之情,让这种悲哀显得研发沉重和悲凉。
好词佳句示例2“可是他还是照样来商量”中的“还是照样”写出叶圣陶先生依然对我尊重客气,依然严谨对待学问,依然谦虚,不耻下问,一个“还是”让一个谦虚和蔼又严于律己的老人跃然纸上。
好词佳句示例3“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一个“不断地”就写出虽然叶先生是学界巨擘,但是对待每一个登门造访的客人都是礼数详备,一次次向人表示感谢,可见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尊重每一个人,待人是如此的真诚。
写作技法示例1: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参考批注:这里既是引用也是对比(反衬),引用孔子的话来衬托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