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临床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1. 引言1.1 胃肠炎概述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胃肠炎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引起的胃肠道损伤等。

胃肠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只有轻微的腹泻,重者可能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痛。

急性胃肠炎常常在食物中毒后突然发作,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一周左右可以痊愈。

慢性胃肠炎则是病程较长,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恶化为胃溃疡或胃炎等疾病。

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及时治疗和有效的管理对于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讨调胃消滞丸在治疗急性胃肠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2 食滞湿阻证特点食滞湿阻证是中医理论中对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病证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恶心呕吐,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症状。

食滞湿阻证是因饮食不节、饮食过度、饮食不洁等原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食积内停,食物无法顺利消化吸收,湿阻胃肠,使得气机不畅,导致疾病发生。

食滞湿阻证的发病与湿热、湿寒等因素密切相关,常见于暑湿、湿重环境下或饮食不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采用调胃消滞丸治疗食滞湿阻证可有效舒肝解郁,化痰和湿,调和气机,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顺利消化吸收,缓解胃肠炎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了解食滞湿阻证的特点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正文2.1 调胃消滞丸的成分及功效调胃消滞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连、枳壳、陈皮、法半夏、良姜、大枣等多种药材组成。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胃、健脾和胃、化湿和中的功效。

黄连和枳壳可以清热燥湿,陈皮和良姜能健脾和胃、理气和胃,法半夏和大枣则有助于化湿和中、调和脾胃气机。

这些药材共同作用,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调节,帮助消化系统排除体内的湿热和食滞,从而缓解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症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饮食不当或者食物中毒所致。

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伴有发热、脱水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上,急性胃肠炎可以归为食滞湿阻证,而调胃消滞丸是一味中药方剂,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食滞湿阻证。

本文旨在探讨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

一、背景急性胃肠炎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急性胃肠炎可以归为“食滞湿阻”证,即食物停滞在胃肠道内,湿邪阻滞。

传统中医认为,食滞湿阻证的发生与内外因素相关,如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邪侵袭等。

调胃消滞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连、栀子、陈皮、半夏、生姜、大枣等数味中药组成。

调胃消滞丸具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滞的功效,被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的食滞湿阻证具有明显疗效。

二、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提高急性胃肠炎患者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临床参考。

三、方法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将患有急性胃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调胃消滞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2. 研究对象:选取急性胃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食滞湿阻证的诊断标准,年龄范围在18-65岁之间。

3. 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口服调胃消滞丸,每次6克,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饮食调理、补充水分等。

四、结果1. 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痊愈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速度较慢。

3. 安全性评价: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综合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陈志光;孙芳;张晶;陈戈【摘要】目的:对综合疗法在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急性胃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治疗组采取综合疗法(藿香正气滴丸+腹可安片+支灸+穴位注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加以治疗,疗效甚佳,安全性高.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行.【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6(016)006【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急性胃肠炎;湿热蕴结型;综合疗法【作者】陈志光;孙芳;张晶;陈戈【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529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9急性胃肠炎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一旦患有此病,患者将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腹泻腹痛等一系列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

对此,临床上必须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为了解中医综合疗法在急性胃肠炎治疗中的价值,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6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

现报道如下: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急性胃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中医内科学》[2]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胃肠炎的诊断标准,即突然性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或伴有发热;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按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调胃消滞丸在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共计200名患者参与。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调胃消滞丸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炎症状,并且药效评估表明其具有明显疗效。

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疗效分析显示,调胃消滞丸在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调胃消滞丸在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选择。

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该药物有助于提升急性胃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调胃消滞丸, 急性胃肠炎, 食滞湿阻证, 临床研究, 疗效评估, 安全性评价, 药效评估, 疗效分析, 临床试验结果, 背景介绍, 研究目的, 结论, 展望与建议, 治疗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急性胃肠炎的病因多样,常常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

食物中毒和食物过敏也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原因。

在中医理论中,急性胃肠炎属于“食滞湿阻证”范畴,即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食物停滞在胃肠道中无法正常消化吸收。

这种病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调胃消滞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健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调胃消滞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疗效肯定。

对于其具体的药效、安全性以及疗效的评估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一项临床研究,探讨调胃消滞丸在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中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为中医药在急性胃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调胃消滞丸在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临床试验结果及药效评估,评价该药物对患者的疗效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调胃消胀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胀满症213例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报告

调胃消胀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胀满症213例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报告

调胃消胀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胀满症213例临床疗效及实验研
究报告
田养年;丁馥;邓淑玲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1(022)007
【摘要】目的:探索治疗慢性胃炎胀满症的有效疗效.方法:应用中药制剂调胃消胀胶囊(柴胡、陈皮、半夏、枳实、厚朴、佛手、甘草等)治疗慢性胃炎胀满症213例.药效实验随机分4组比较.结果:总有效率96.7%.动物实验提示:调胃消胀胶囊有促进小白鼠胃排空运动的作用,及对小肠推进运动有明显促进作用.
【总页数】3页(P391-393)
【作者】田养年;丁馥;邓淑玲
【作者单位】西安中医消化病研究院附属医院,7100061;西安中医消化病研究院附属医院,7100061;西安中医消化病研究院附属医院,710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调胃消胀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9例 [J], 赵海顺
2.治胃消胀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J], 裴树丰;周海云
3.调胃消胀汤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附吗叮啉治疗40例对照[J], 徐吉密
4.调胃消胀丸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20例 [J], 田养年
5.活胃消胀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J], 刘秀芝;裴术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急性胃肠炎的发病与饮食不慎、情志不畅、气血不和等因素有关,其中以饮食不慎引起的食滞湿阻证较为常见。

调胃消滞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

本文旨在通过对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一、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1. 对象:选取符合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25-60岁。

2.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

治疗组口服调胃消滞丸,每次6g,每日3次。

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如益生菌、氟哌酸等。

疗程为1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结果1.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如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明显,其中恶心呕吐缓解率为90%以上,腹泻缓解率为85%以上。

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相对较慢,治疗效果不及治疗组。

2. 治疗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CRP等炎症指标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善明显,对照组患者的指标改善相对较慢。

3.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这与调胃消滞丸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关。

中药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优势在于其疏利中焦、行气和胃的功效,对改善胃肠功能、促进炎症消退具有特殊作用。

调胃消滞丸对湿阻证模型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调胃消滞丸对湿阻证模型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 &" ’ !"#$%! &!"#’(! ()**+ &, -.+%/)$ 01)$# 2#$/#%)&, .,3 -.+%/&),%#+%),.* 41,$%)&, ), 5.%+ 6&3#* &" 7.89 2%.:,.%)&, 2;,3/&8# _SD‘ T*+3I/(B , -ZHD 1&+8&+B , 1HD‘ Z2(8(+B , =a [(%2B, _SD‘ b2/; P BA ‘2&+3c.*2 d.*+39( 7.&%8&5/2)(5&, -*8>&+9 T(8()/’, ‘2&+3c.*2 EB<B#<; ;A 1/>)A *I 7.&%8&5*,*39, ‘2&+3c.*2 7.&%8&5/2)(5&, e+’20)%(&, 4/0/&%5. e+0)()2)/, ‘2&+3c.*2 EB<;#< Q <=+%/.$%: >=?#$%)@# $* *?0/%V/ )./ /II/5) *I !"#$%&" ’"#$()" 7(,,0 *+ 3&0)%(5 f2(5/ 0/5%/)(*+ &+’ 3&0)%*(+)/0)(+&, I2+5Y )(*+ (+ %&)0 8*’/, *I ’&8> 0)&3+&)(*+ 09+’%*8/A 6#%A&3+ $./ ’&8> 0)&3+&)(*+ 09+’%*8/ 8*’/, ]&0 /0)&?,(0./’ (+ %&)0A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_食滞湿阻证_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_食滞湿阻证_的临床研究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汪朝晖1,陈丹曼2,杨忠奇1,杜彦萍1,邓慧敏2(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2.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0) 摘 要 目的 观察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226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

治疗组167例,用调胃消滞丸,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59例,用藿香正气丸,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3天为1个疗程。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消失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试验期间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及实验检查异常。

结论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型;中医药疗法;调胃消滞丸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9)04-0015-02 调胃消滞丸是《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中的常用药,具有疏风解表,散寒化湿,健脾消食作用,可主治食滞湿阻所致的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腹痛、纳少、嗳气、脘腹痞满等症,属西医急性胃肠炎等病。

为进一步考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现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家医疗单位对其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2006年6月-2007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家医疗单位的门诊,符合本研究方案纳入标准的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患者共226例,其中男85例,女141例;年龄18-65岁;病程48h以内。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分成2组。

治疗组167例,对照组5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024年舒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的研究》范文

《2024年舒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的研究》范文

《舒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其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部疼痛、恶心等。

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治疗FD的方法多以药物为主,而其中,舒胃方作为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本文旨在研究舒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舒胃方概述舒胃方是一种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其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枳实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滞、调和脾胃等功效。

舒胃方在治疗FD时,主要通过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三、作用机制研究1. 调节胃肠动力舒胃方能够调节胃肠动力,促进胃肠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这主要通过刺激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增加肠道的推进力,从而改善餐后饱胀、早饱感等症状。

2. 抗炎作用舒胃方中的黄连、黄芩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胃肠道炎症反应,减轻胃肠道黏膜的损伤。

这有助于改善FD患者的胃肠道炎症反应,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3. 调节神经内分泌舒胃方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功能。

这主要通过调节胃肠道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一氧化氮等,从而改善FD患者的神经性消化不良症状。

4. 改善肠道微生态舒胃方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这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

四、临床应用及效果舒胃方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调整药物剂量和配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舒胃方能够显著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舒胃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五、结论舒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胃肠动力、抗炎作用、调节神经内分泌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等方面。

通过这些作用机制,舒胃方能够有效地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食化滞汤治疗食积型胃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消食化滞汤治疗食积型胃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消食化滞汤治疗食积型胃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消食化滞汤对胃痛(食积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方法:选取胃痛(食积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清淡饮食,对照组予以法莫替丁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自拟的消食化滞汤口服治疗,治疗时间28天。

结果:研究组治愈11例(36.66%),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9例(30.00%),总有效率56.67%。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消食化滞汤治疗胃痛(食积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消食化滞汤;胃痛;疗效观察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现代人饮食起居的失常,使其发病率和复发率逐年增高,久之则变生他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切不可等闲视之。

现赵继福老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消食化滞汤用于胃脘痛(食积型)的治疗,进一步总结其疗效结果,以便寻求胃脘痛治疗的新思路及更安全、速效的治疗方法,运用于临床,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痛(食积型)患者60例,患者均符合中医胃脘痛(食积型)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研究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74.5岁,平均年龄(47.15±2.16)岁,病程2.5~5.5年,平均病程(3.16±1.17)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52±2.21)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22±1.31)年。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中医胃脘痛(食积型)的诊断标准[1]①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②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③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可见胃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④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者,提示并发消化道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肠胃炎(食滞湿阻证)患者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02月期间,科室急性肠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已证实经典有效的藿香正气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并发症。

结果:对照组有19例患者治愈,13例患者显效,17例患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有17例患者治愈,20例患者显效,11例患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均十分有效。

结论: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效果好且不良并发症发病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肠胃炎;调胃消滞丸;临床疗效;不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44-02
根据中医理念,胃肠炎主要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目前针对急性肠胃炎诊治主要是使用西药阿莫西林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治疗[1-3],同时中药治疗也逐渐有资料报道,本文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02月期间,科室急性肠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藿香正气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并发症,以下是详细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02月期间,科室急性肠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4-69岁,中位年龄(41.38±6.22)岁;患者发病前均进食不干净食物,出现呕吐现象,腹泻多次,腹痛较为明显,18例患者伴有发热、脱水等症状;所有患者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疾病史。

观察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5-69岁,中位年龄(42.31±6.53)岁;患者发病前均进食不干净食物,出现呕吐现象,腹泻多次,腹痛较为明显,19例患者伴有发热、脱水等症状;所有患者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疾病史。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伴随疾病史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相互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首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电解质补充,维持体内平衡,此外采取补水等措施;在此基础上使用藿香正气胶囊治疗,患者每次均服用1袋,每天服用三次,服药维持三天时间。

观察组:首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电解质补充,维持体内平衡,此外采取补水等措施;在此基础上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患者每次均服用1袋,每天服用两次,服药维持三天时间。

1.3评价标准[4]
患者治疗结果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几个,治愈:患者大便常规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症状几乎全部消失,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大便常规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好转:患者大便常规有一定的改善,临床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无效:大便常规检查没有改善,临床症状也基本没有变化。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结果采取t检验及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由表1所示,对照组有19例患者治愈(38.00%),13例患者显效(26.00%),17例患者好转(34.00%),只有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有17例患者治愈(34.00%),20例患者显效(40.00%),11例患者好转(22.00%),只有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均十分理想,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并发症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发热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近,发生率均较低。

3 讨论
发生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多数进食了不干净的食物,由于毒素或者细菌感染引发疾病,从中医的角度看来急性肠胃炎属于“泄泻”、“胃脘痛”、“呕吐”等,患者发病后肠胃脾功能失常,属于久而生热、湿邪中阻,导致阴阳乖隔以及清浊混淆。

治疗急性肠胃炎传统药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这些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且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5-6]。

调胃消滞丸属于中药,其主要成分包括陈皮、厚朴、香附、前胡、紫苏子、砂仁、半夏、苍术、川穹、草果等,一方面此药可以开胃消食、行气化湿,帮助患者缓解内伤食滞以及消化不良,另一方面此药可以起到和胃止呕、驱寒胜湿、散寒解表的功能,帮助患者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最终达到解表化湿、行气止痛的功能[7]。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效果好且不良并发症发病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朝晖,陈丹曼,杨忠奇.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4):15-16.
[2] 李达芬.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2,33(12):1620-1621.
[3] 王中玉.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儿童急性胃肠炎
8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0,12(7):1182.
[4] 朱豫珊. 甘草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200例[j]. 湖北中医
学院学报,2002,4(3):51-53.
[5] 曾祥周,杨卫丽,张俊清,等. 枫蓼提取物抗急性胃肠炎作用的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87-88.
[6] 王泓冰,王平. 对急性胃肠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08,6(2):166-167.
[7] 杨龙飞,陈丹曼,邓慧敏,等. 调胃消滞丸对湿阻证模型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5):374-3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