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学对“内圣外王”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摘要]“内圣外王”通常被认为是儒家的基本思想观点,其实最早是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天下》中提出。

本文从儒道两家在“内圣外王”这个经典观念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即从“内圣”、“外王”,以及如何从“内圣”开出“内圣”等方面进行儒道两家的思想比较。

最后提出,儒道两家“内圣外王”之道是可以相容互补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内圣外王儒道异同渊源一、引言一直以来,“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内圣是就修养的成就而言,外王是就所成就的事功而言,这是“内圣外王”的基本内涵。

但是在“内”与“外”,“圣”与“王”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达到“内圣”,如何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主要见于《大学》的修齐治平论,它占据了中国思想史上“内圣外王”思想之主流。

但是追根溯源,“内圣外王”的真正出处是来自于道家经典《庄子・天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儒道“内圣外王”思想的异同。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历史上,先秦儒家虽然有“内圣外王”的观念,但并没有“内圣外王”这一术语。

而“内圣外王”最早却是由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的《庄子・天下》提出来,后被后世儒家袭用而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第二段)大概意思是:由于诸子百家的大部分士人都抛弃泰道,转向否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个“道”,专指道家的泰道。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出处。

而《庄子・天下》认为庄子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专指庄子亲撰的内七篇所言之道。

三、儒道的“内圣外王”思想异同(一)“内圣”思想异同第一,儒道两家均主张通过谦下,慈俭,清心寡欲,安命乐天等途径,以求人格提升。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当代反思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当代反思

为 “ 内圣外王 ”之道。正因为 “ 内圣外王”之道在 中华 民族发展 史上具有如此突出的历史地位 ,许 多学者往往把中华民族的兴衰 存亡 与儒 家思 想 的是非 功 过联 系在 一 起 。那 么 到底 如何 正 确评 价 儒家 “ 内圣外 王 ”之道 , “ 内圣外 王 ”是应 该 作 为历 史糟 粕抛 弃 呢 ,还 是 作为 思想 瑰宝 而 发扬 光大 呢 ?这需 要 以 正确 的科 学饿 态
三对内圣外王之道的科学审视二内圣外王之道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儒家学者的阶级局限性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最初的社会现实基础是上古时代三皇五内圣外王之道存在不可治愈的历史诟病帝时期的清明政治体制王位的更替采取禅让制之道 的 当代反 思
唐传成 ( 山东青 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 学院 2 60 ) 6 19
则立 即抛 开 “ 以德 服人 、以德 治 国 ”的 幌子 ,重 新举起 强 权和 大 棒 。所 以说 在 当时 的社 会 中 , “ 内圣 外 王 ”之道 就是痴 人 说梦 , 所 以这一 阶段 可 以叫做 “ 内圣 外王 ”的 “ 空想 阶段 ”。 到汉 代 ,儒 家 思想 却得 到 巨 大发 展 。汉武 帝 为 了实现对 统 治 阶 级的长 期 统 治和 社会 的稳 定 ,采 用 了董仲舒 “ 罢黜 百家 ,独 尊 儒术 ”的建 议 ,儒 家思 想得 到 空前 繁 荣 ,儒家 思想 成 为社会 的统 治 思想 。从 表面 上 看 ,这一 时期好 像 是 “ 内圣外 王 ”之 道得 到 了 实现 , 因为通 过 科举 考 试 ,把 一大 批 知识 分子 纳入 到统 治 阶级 的 行列 。大 批 的知 识 分子 经过 十 年寒 窗 苦读 ,通 晓 四书五 经 ,擅 长 八股 文章 ,考 取 功名 ,作 了大 官 ,这 一过程 正是儒 家 “ 内圣 ”而 “ 王 ”最好 佐 证 。其 实这 只 是表 面文 章 ,吸 收知 识分 子参 与 到 外 统 治阶级 行列 ,只是 为 了更 好 的维 护其 统 治地 位 ,跻身 到统 治 阶

内圣外王——理想的人才标准

内圣外王——理想的人才标准

浅谈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当代价值“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虽语出《庄子》,但它亦囊括中国学术之全体——无论是先秦诸子、宋明道学,抑或是近现代新儒家,究其思想之发端与运思之理路,无不于此有关。

在诸多学派之中,内圣外王之道在儒家的发展在历史上显得尤为突出,在今天仍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和当代价值。

“内圣外王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人欲横流、天下无道,为探求治理当时“社会病”的药方,“内圣外王”思想应运而生。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博大精深,是由孔子发其端,孟子定格局,《大学》《中庸》里成典范。

无论是汉唐时期仁政之实施还是明清时期对于内圣外王的理性解释,抑或是新儒学对于内圣外王现代性的探索,都是儒家对于“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内圣外王的思想本身已经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它所强调的人格精神、人文情怀以及宏观角度的思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它能够在历史变迁中一直保持勃勃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内生外王之思想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价值取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直到今天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内圣”指的是内修“成德之教”,以达人之所至。

所谓“外王”则即为外施“仁德之治”,以尽人之所能。

前者反映的是一种君子内省、慎独式的道德理想与完美人格,而后者体现的则是一种有内在的修为所表现出来的悬壶济世、博施济众的一种情怀。

在今天,“内圣外王”思想不仅是对传统的弘扬和继承,更是体现了对当代人个人、国家的品格的一种强调和赋予,它凸显了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的一种追求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

“内圣外王”是我们当代人应当追求的理想人格。

《论语》强调“修己安人”,修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内圣。

《大学》中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君子的品德,应当时刻打磨,以臻完善。

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

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

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摘要】本文探讨了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自由主义的理论与意义,然后阐述了儒家传统的核心观点。

接着对二者进行了异同比较,探讨了内圣归内圣和外王归外王的含义。

在探讨了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的融合可能性,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未来研究展望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自由主义,儒家传统,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融合可能性,当代社会,研究方法论,异同比较,启示,社会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由主义和儒家传统作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由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主张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它是现代西方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石;而儒家传统则强调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中国社会,自由主义和儒家传统的价值观念与实践常常交织产生冲突和争论。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理念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探讨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的关系以及其可能的融合方式,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意义、儒家传统的核心观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比较入手,探讨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的关系。

将解析“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的含义,探讨自由主义和儒家传统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能的融合方式。

最终,结合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展望未来对这一议题的进一步研究。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异同,并探讨其可能的融合途径。

通过对这两种思想体系的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它们各自的核心观点,并探讨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我们也希望借此研究为当代社会提供一些启示,探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价值观念的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的平衡。

熊十力的“内圣外王”思想述论——兼论现代新儒学“开出说”的理

熊十力的“内圣外王”思想述论——兼论现代新儒学“开出说”的理

2 0世纪 2 0年代以来 , 为回答 中国与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 , 现代新儒学 逐渐成为中国思想界重要的哲学和文化思潮 。在 2 0世纪 5 0年代 , 现代新儒家 第 二代 学人 明确 提 出“ 内圣 开 出新 外 王 ” 的思 想 文 化 纲 领 。这 一 纲 领 的 理 论 原
型, 则 应 上溯 到现 代新 儒 家开 宗人 物 熊 十力 的 “ 内圣 外 王 ” 思 想 。但学 界 对 熊 十
力“ 内圣 外 王 ” 思 想 的 已有研究 , 主要是 从 人 生论 、 境界论 、 政 治 观或 经 学观 等 角 度 展开 的 , 从 现 代新 儒学 思 想文 化纲 领 的角度 尚未有集 中的探讨 。因此 , 联 系现
代新 儒 学 的历史 发展 , 从 其思 想 文化 纲领 的角度 对 熊 十 力 的“ 内圣 外王 ” 思 想 的
圣” 为本 , 以“ 内圣” 统摄 “ 外王” 。这种 由“ 内圣” 而达致“ 外王” 的逻辑进路 , 也 确是孔子以来儒学发展所彰显和强调 的基本进路 。在孔子 自己“ 仁一礼” 结合 的思想 学说 中 , 就是 以 “ 仁” 统“ 礼” , 以“ 礼” 践“ 仁” 。孔 子 主 张 “ 为 政 以德 ” ( 《 为政》 ) 、 “ 修己以安人” ( 《 宪问》 ) , 正是 由“ 仁人” “ 君子” 道德践履的“ 内圣 ” 开出安邦治国的“ 外王” 路线 的体现。孔子之后 , 孟子提出“ 性善” , 强调由“ 不忍
段性成果。

1 8 0—
熊十 力的“ 内圣外王” 思想述论
理论 进 路与 时代 内涵作 一 全面梳 理 , 对 于深 入认 识 熊 十力 在 现 代新 儒 学 发 展史 上 的地 位 与影 响 , 以及 现代 新儒 学发 展 的理 论 困境 和未来 走 向 , 都 将具 有重 要 的 学 术意 义 。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指的是一个人应该在内心修身养性,做到“内圣”,同时在外部行为上做到明主治国,做到“外王”。

这一理念在古代中国影响深远,不仅成为了帝王和士人的修身养性之道,也对社会风气和治国理政产生了重要影响。

时代在变迁,而“内圣外王”的理念还是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启示。

“内圣外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修身养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修养,而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外在成就。

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才是真正的根本,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品德,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忠恕,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在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品德和内在修养决定了他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圣”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外王”提醒我们,一个人应该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做到言行一致,不仅要为自己的家庭负责,更要为整个社会负责。

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辞应当符合社会的规范和道德标准,而不应该只追求自己的私利而忽视他人的权益。

只有做到“外王”,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内圣外王”还告诉我们,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的品德和才能对于整个团队或组织至关重要。

一个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做一个值得他人尊重和学习的榜样,并且应当具备睿智的领导能力,能够有效运筹帷幄,为团队和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团队走向成功,实现组织的长足发展。

“内圣外王”也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治理应当是以人民为中心。

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应当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而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也应当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引领国家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关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

关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

关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谈古论今话管理之七十从孔子吸取和改造了周礼而创造了儒家学说,到孟子、荀子等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再到韩愈回应佛道的挑战,提出“原道”之说,后来,到了宋代,有北宋五子,有南宋的朱熹、陆象山和王阳明等创造了“新儒学”,而进入当今时代,大陆和港台海外,又兴起了现当代新儒学思潮,儒学一直在影响着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

五四运动前后,兴起了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争论“科学与人生观”问题,初步形成了现代新儒学的观点,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等着力探索传统文化如何新生的问题;抗战时期及抗战胜利后,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等,努力发挥儒家的传统思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执着于研讨儒家的思想精华,力图以之来应对现代化带来的冲击,他们的理论形成了“港台新儒学”;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又有所谓的“海外新儒学”,以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为代表,积极探索传统儒家学说如何在现代化的条件下进行转换的问题;之后,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一批学者蒙培元、牟钟鉴、陈来、杨国荣、郭齐勇等,致力于儒学的更新问题的探索,形成了当代的“大陆新儒学”。

(参看郭齐勇《当代新儒学思潮概览》,《人民日报》2016年09月11日)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当代国际化的大舞台上,中国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不断增强,在此阶段,儒学不但没有被遗忘或忽略,反而更受关注,儒学复兴问题再次成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下面就几个有关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欢迎朋友们交流、讨论。

内圣外王第一,“内圣外王”之道再次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论题,那么,“内圣”与“外王”能分离开来吗?随着儒学复兴问题成了热门话题,而“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儒学的核心理论课题之一,也再次成为热议的论题。

那么,在当代条件下如何深入地理解“内圣外王”之道呢?如何评价现代当代儒学思潮学者们对于“内圣外王”的主要观点呢?如何结合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重新阐释“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之道在当代能否实现现代性转换呢?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学界的兴趣。

“内圣”与“外王”的现代性阐释

“内圣”与“外王”的现代性阐释

活, 也就是 无一刻不 面对建立合理 ‘ 秩序 ’ 的问题 。 而建 所 发展 出来 的一套 ‘ 内圣 ’ 之学 。 就社会 为一整体而言 , ‘ 内圣 ’ 之学绝不可能是终点 , 而必须在 ‘ 外王 ’ ‘ 或 秩序 ’
摘 要: 新儒 学未 能充分地认 识到“ 内圣” 与 “ 王” 古代 与现代 呈现不 同的结构形式 , 外 在 以致 于未能看清这一 结构 由古代 向现代转化 的关键所在。 当代 市场经济社会 中,内圣” 在 “ 与“ 王” 外 的通 透之 处在 社会 的第三域 , 即公 共领域。 在我 国, 只有加 强公共领域 的建构 ,
维普资讯
20 06钲
1 月
保 定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NAL OF BAODI NG TEACHERSCOL GE LE
JI 2 0 a1 0 6 .
V0.1 .1 I 9 No
第 1 9卷 第 1 期
常明显 的 , 并且在 其发展初期确实显示 出了勃勃生机 , 但 是由于理论本 身的内在缺陷 , 逐渐地走 向了反面 。 在 自然经济社会 中 , 由于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整合能力 , 所 以主要依靠政治的方式对 社会进行整合 。 而在政治领 域 中, 要想形成“ 外王” 的局面 , 良好的社会秩序 , 即 必须
是政治化 的。 宋朝儒学 的这种发展首先是为了社会秩序
重 建 的 需 要 。 是 因 为 ,人 既无 一 刻 不 在 ‘ 序 ’ 这 “ 秩 中生
“ 圣” 外王" 内 与“ 的现代性阐释 立 秩序 的唯一凭借 , 根据理学家 的共 同信仰 , 便是他们
杨 军 , 志 江 刘
( 保定师范专科 学校 政法管理系 , 河北 保定 0 10 ) 7 00

略论“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境遇

略论“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境遇

略论“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境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学,实际上丢掉了儒家平民性、实用性的一面,把佛老本体论、直觉主义的东西植入儒学,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遭到了实学家的激烈批判。

当代儒学的复兴应该建立在实学传统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内圣外王;本体论;实学[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2-0057-04魏苏(1977―),男,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管理哲学;(江苏南京210093)王琦(1982―),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

(江西南昌330077)在现代语境中,“内圣外王”基本上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

然而这一出自庄子的词汇,何以竟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其中究竟经历过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这种称谓是否能够准确概括儒家思想?我们不妨从其历史演化过程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一“圣”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部是人的一只大耳朵,左下部是一个口,右下方是一个面向右而立的人。

《说文解字》说:“圣,通也。

”一般把才能超群、无所不通的人称为“圣人”或“圣贤”。

“王”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直接就是一个斧头之形,下端是斧刃,“王”的本义就是大斧头,斧头在上古是一种武器,后来成了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都被称作“帝王”,基本上都是以武建国。

“圣”与“王”,一个侧重于“文”的方面,一个侧重于“武”的方面,后来成为道德与事功的代称,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但是也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毕竟道德和事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到了汉代,“圣”和“王”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说文》云:圣,通也。

《白虎通》云:圣,通也,明无所不照。

此即朱子“虚灵不昧豁然贯通”之儒学所本也。

《说文》又认为“王”乃是贯穿天、地、人之谓,实开宋儒“内圣外王”之滥觞。

“内圣外王”一语最早出自《庄子•天下》:“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子 罕 言 的 “ 与 天 道 ” 其 修 养 方 法 就 是 “ 斋 ” “ 忘 ” 性 , 心 、坐 .
是 人 的 一 只 大 耳 朵 , 下 部 是 一 个 口 . 下 方 是 一 个 面 向 左 右
右而立的人 。金文的写法是“; ’ j , 下部是一个面朝左的
人 。 上 部 的左 侧 为 耳 , 侧 为 口 。今 天 的 “ ” 繁 体 其 右 圣 是
术 。两者 的关 系 是 先 “ 圣 ” “ 王 ” 内 后 外 。何 为 内 圣 ?庄 子 有 天 人 、 人 、 人 、 人 、 子 的 划分 . 人 “ 天 为 宗 . 神 至 圣 君 圣 以
以德 为 本 , 道 为 门 , 于 变 化 ” 以 兆 。庄 子 实 际 上 是 在 标 榜 自己的 学 问 为 “ 圣 外 王 ” 内 。有 意 思 的 是 , 庄 - Y g 的 在 Y  ̄ " -
文 , 端 的斧 头 更像 实 物 , 同古 代 武 士 所 拿 的大 板 斧 。 下 如
“ ” 本义 就 是大 斧 头 , 头 在上 古 是 一种 武 器 , 来 成 王 的 斧 后 了 权 力 的 象 征 , 高 统 治 者 都 称 “ 王 ” 基 本 上 都 是 以 最 帝 ,
礼 学 , 弃 仁 义 , 独 任 清 虚 可 以 为 治 。 讲 究 纯 任 自然 的 兼 日 ”
21 -Pg 刊 又 教 00 6 -T旬 g ]-
浅 谈 “ 圣 外 王’ 内 ’的 历 史 演 变
李海 亮1 杨 华祥z
( 海 军 指挥 学 院 , 苏 南京 1 江

20 1; 1 0 6 2武 汉 工 业 学 院 思 政 课 部 , 北 武 汉 湖
理 学 和 陆 王 心 学 借 用 庄 子 的 “ 圣 外 程 内

宋代新儒学的特点及其意义

宋代新儒学的特点及其意义

宋代新儒学的特点及其意义宋代新儒学,又被称为理学,是儒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它一反汉唐注疏之学的旧习,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

宋代新儒学的特点及其意义深远,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回归孔孟之道宋代新儒学的首要特点即回归孔孟之道,强调孔孟思想为儒家思想之根本。

这种回归并非简单地对古代经典的重复,而是通过深入研究和重新诠释,挖掘孔孟思想中的现代意义,使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二、重振儒家义理宋代新儒学在理论上实现了对儒家义理的重新阐释。

在汲取佛、道思想的基础上,他们从宇宙本体、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对儒家义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一时期的学者如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为儒学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吸收佛道思想宋代新儒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吸收佛、道思想,实现儒、释、道的融合。

这一时期的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曾深入研究佛、道经典,从中汲取有益于儒学的思想资源。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儒学的内容,也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重视个体修养宋代新儒学强调个体修养的重要性,提倡“内圣外王”之道。

学者们认为,通过个体修养,可以达到内在的平静和外在的事功。

这种重视个体修养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提升个人品质和社会道德水平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五、对政治的改良影响宋代新儒学对政治改良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些新儒学代表人物如范仲淹、王安石等,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力图以儒学理念改良政治。

虽然他们的改革尝试在当时并未取得成功,但对后世的政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综上所述,宋代新儒学在多个方面为儒学史书写了新的篇章。

它通过回归孔孟之道、重振儒家义理、吸收佛道思想、重视个体修养以及对政治的改良影响等方式,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与创新。

宋代新儒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当时社会的贡献,更在于其为后世儒学发展提供的重要借鉴与启示。

“后新儒学的思考”:从新外王到新内圣——林安梧教授访谈录

“后新儒学的思考”:从新外王到新内圣——林安梧教授访谈录

“后新儒学的思考”:从新外王到新内圣—林安梧教授访谈录张宏敏袁新国访谈对象:林安梧教授,1957年生于台湾省台中县。

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先生的高足。

现为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同时任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 任同济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院长。

林安梧教授被视为当代新儒家第四代学者,继承他的业师牟宗三先生的学问,进一步开启了“后新儒学的思考”。

他主张由牟宗三上溯至熊十力,进而上溯至王船山。

由牟宗三上溯至熊十力以接造化之源,由熊十力上溯至王船山以注重历史社会总体。

在牟先生“两层存有论”之后,他进一步提出“存有三态论”,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而强调“社会公义”优先于“心性修养”,主张“由现代化新外王的学习”进一步重新调节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

儒学应脱开帝皇专制化所导致的“道的错置”,应落实于生活世界之中,开启其批判性与生活性。

003中国文化论衡(2018年第1期总第5期)•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访谈者:张宏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袁新国,浙江省 地方志办公室副研究员。

张宏敏、袁新国(以下简称——张、袁):林先生,您好!后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蒙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吴光研究员牵线介 绍、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涂可国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文化论衡》之 邀,就您数十年来对“传统儒学与现代新儒学”的学术研究心得,进行一 个专访。

林安梧先生(以下简称——林先生):好的。

吴光先生、涂可国先生是当代大陆学术界儒学研究的知名专家,我们是多年的好朋友!张、袁:可否先请林先生谈谈自己的学术经历以及主要学术成就,以及 您怎么看待当代学界称您为“当代新儒家”?谢谢!林先生:把我称作“当代新儒家的第三代或第四代”,实在愧不敢当。

我们知道,一般以为: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先生是第一代新儒家学者,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先生是第二代,第三代是蔡仁厚、杜维明、成中 英、戴琏璋先生,另外,比他们年纪稍微轻一点的,像王邦雄、曾昭旭都 算。

“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內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摘要:“內圣外王”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深化,其内涵已日趋丰富。

“內圣外王”就是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道的伦理政治统一的学说。

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似乎又给“內圣外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新外王”不仅要开出民主与科学,更重要的是要开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和谐之道。

1、先秦儒学先秦儒学开创了“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时代,最早提出“内圣外王”一词的是庄子,出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先秦儒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之学,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诠释,其思想学说体现了“内圣外王”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人生的理想和自己的奋斗目标。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仁”包括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是一种通过自身的修养而达到的高尚境界,也就是所谓的“内圣”。

“礼”就是个人把高尚的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即所谓的“外王”。

孔子说:“修已以安百姓。

修已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其中“修己”就是“內圣”、“安百姓”就是“外王”的体现。

在孔子那里,“内圣外王”包括了“修身”、“齐家”、“安民”、“平天下”等内容。

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和荀子对“内圣外王”各有侧重,孟子侧重于“內圣”的一面,而荀子侧重于“外王”的一面。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人生来就具有“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

人们若能把内心固有的四端发掘出来,便能发展本真的善性,提升自己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以修养“四心”为出发点实现“平天下”的目标。

然而荀子却将理论的重心放到“外王”上,荀子主张以“礼”为纲纪准绳的“王制”。

在荀子看来“圣”与“王”是“二而一”的,他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论荆公新学 三经新义 的内圣外王之道

论荆公新学 三经新义 的内圣外王之道

论荆公新学三经新义的内圣外王之道荆公新学三经新义是中国明代儒学派别之一,由荆浩、刘宗周和顾炎武等学者创立。

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对《周易》、《尚书》、《礼记》三经进行重新解释并加以注解,强调内在的圣人思想和外在的王道治理。

一、内圣外王的核心理念内圣外王的核心理念是“以心为体,以王为用”。

这一理念多指内圣外王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必须先修身齐家,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内圣必须具备品德高尚的道德修养,外王必须掌握实务操作的政治知识和技能。

只有内圣外王兼备,才能够创造出一个真正充满仁爱和智慧的社会。

二、对三经的重新解释荆公新学三经新义对三经的重新解释,主要在于强调其内在的思想精华。

他们通过尤其注重文字和注解的方式,重新解释了三经中的各个章节,突出了其中的精神内涵和价值。

相比于传统的注疏和解释,荆公新学的注解更加注重哲学和伦理道德的思考,融汇了多种思想和学说。

因此,这些注解更加深入人心,对后世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三、荆公新学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荆公新学三经新义是儒家新学之一,与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李贽艺术论、戴震经学等并列为中国明代的五大学派。

相较于其他学派,荆公新学更注重于对内在思想精华的探究和挖掘,对于伦理道德、政治治理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也更为细致深入。

荆公新学注重通过文字和注解,对于古代经典语录进行解释和论述,以此来凸显经典思想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因此,荆公新学在儒家学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荆公新学的现代意义荆公新学三经新义虽然诞生于明代,但这种内圣外王的理念在当今的社会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内在品德和外在治理手段共同作用。

只有在内圣外王的基础之上,社会才能够真正改善,为人民谋求更好的福利。

因此,荆公新学内圣外王之道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现代意义。

综上所述,荆公新学三经新义为中国儒家新学的重要派别之一,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系为其最重要的理念,重新解释三经并强调其内在思想精华是其另一个突出的特点。

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

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

基金项 目: 本文系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 目“ 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 3 0 2 1 2 1 0 1 ) 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 韩星 , 中国人 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j i a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王之道提出当代新儒学重建的基本看法 , 以就教于
大家 。 一、来自近代 以来儒 学的现代转型及 其问题
以作为理学 的补充 ,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普遍 的现象 :
明 清 之 际 的 思 想 家 自觉 对秦 汉 以 来 的文 化 传 统 及价 值 观 念进 行 深刻 反 省 和理 性批 判 。 在反 思 和
不 断 走 向衰微 。
出, 《 天下篇》 作 者诠释 的“ 内圣外王” 之道是 由“ 圣
王” 到“ 内圣 +外 王 ” 的历 史 演 变 。 尽管“ 内圣 外 王 ”

词不是直接出 自儒学和孔子之说 , 但《 天下篇》 作
者所 阐述 的 “ 内圣 外 王 之 道 ” 与孔 子儒 家思 想 有 相 通之处 , 后 来 就 成 为 儒 家 思 想 的基 本 结 构 , 也是 儒 家追 求 的理 想境 界 。
第3 7 卷 第 6期口2 0 1 6年 1 1月
V o 1 . 3 7 N o . 6口N o v . 2 0 1 6
出现了两张皮 : 一方面是很具体很“ 科学 ” 的文献学 或 语 言学 的考据 , 另一 方 面则 是 习惯 性 地 反 复重 申 的道德训诫① , 在这种学术思想 的背景下 , 传统儒学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自觉与重建——以李二曲“体用全学”为中心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自觉与重建——以李二曲“体用全学”为中心

直面时代 问题 , 张儒学 的宗 旨在 于“ 世” 认 为 主 经 ,
为学而不能有补于世 , 为无用之学 , 乃 而经世必得 以 心性本体为根据 。事实上 , 明中叶以后 , 从 中国就越
来 越 受 到西 方文 化 的 冲击 , 其 是 民 主 政 治 思 想 和 尤 科 学 技术 的 输 入 , 中 国 学 术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 对
② 陈鼓 应 著 : 庄 子 今 注 今 译 》 修 订 版 ) 商 务 印 书 馆 ,0 7 《 ( , 20 年 , 9 4页 。 第 8
良知的界 限与匹夫的责任
由此而形 成 了诸子 百家 而各成 得 “ 曲之士 ” 一 。根 据该文作者的观 点 , 为“ 作 古人 之 全” 的“ 内圣外 王 之道” 已被分裂 为不 同的方 面 ( 一察 ” , 为各 即“ )并 个“ 一曲之士 ” 所秉 持而 成为所 谓 的诸子 百 家。该 文作者站 在统一 天下 学术 的制 高点 上 , “ 以 内圣外
王之道” 为最 高标准 , 梳理各个学派 , 考察其所得 之


察” 在 , 何 以衡定其 价值 。至 于儒家 , 然其 著 虽
道 ” 于是 ,庄 子 ・ , 《 天下》 中作为最 高的道之全体 篇 的“ 内圣外 王” 被泛 化。显 而易见 , 内圣 外王之道 ” “ 并 不是专 指儒 家的学问。大量使用并 以之作 为对儒
学 的概括 和 自觉 的思想 建构 , 是到 了明末清 初时 则 期 。例如颜 元 ( 6 5—10 ) 评宋儒 注释 经典 导 13 74 批 致 流弊四起 , 致使 孑 子 之 “ L 内圣外 王之 德 ”日益 衰 败 。 颜元 于此是将 “ ⑤ 内圣外王” 直接就用 于指称 孔 子之学 了。清 儒 马士琼 则 以“ 内圣外 王” 极称 王 来 阳明的学 问事功之卓著 。 显 然这也是 对儒学 的概 ⑥ 括 。李穆堂 (6 3—15 ) 更直接 , 说 : 圣人 之 17 70 则 他 “ 学, 内圣外王 , 而圣道在 于忠恕 , 平天下在于絮矩 , 皆 不过一心 。或乃分心性为二 , 疑心学为近禅 , 不知心 即性 、 即心也 。 ⑦ 样 , 穆堂就 把 儒学 归为 “ 性 ”这 李 内 圣外王” 之学 了。而 自觉 地将儒 学提高 至最高之 整 全的“ 内圣 外 王之 道 ” 的则 是李 二 曲( 详论 见 后 ) 。 自此 , 内圣外 王 ” 全 儒家化 , “ 完 道家 反 而在历史 的 进程中丧失了拥有整全 之道 的至高地 位 , 为儒家 而 所取代 。 .

新儒学的核心思想_现代新儒学思想对当今中国人的影响

新儒学的核心思想_现代新儒学思想对当今中国人的影响

新儒学的核心思想_现代新儒学思想对当今中国人的影响摘要:现代新儒学是创新的,以重构现代人思想为己任的儒学思潮,在当今复杂社会环境下,对国人产生了促进儒学学习、民族文化传承,并吸收西方思想解决现代化中的问题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中国人影响现代新儒学是不同于历史的,是创新的儒学研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其对当今国人的生活、文化、教育、精神状态均产生影响。

它的创新性,在于其在一定程度的历史研究积淀之上,作为儒学重建的一部分,在对历史和现实作独到阐述基础上,对传统儒学进行某种创造性的转化。

由现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主导的中国现代新儒学,具有以知识作为先决条件的批判姿态的理性、客体性,以知识评判事物价值,吸取传统精华并加以改进,试图理性地探究儒学传统的天人合一、忠孝价值观,展现对个体心灵人本主义的关怀。

现代新儒学面对在西方文化和现代生活冲击下难以发展并显得凋敝的传统儒学,试图重构其儒学思想,谋求适应现代的新发展。

现当代新儒学正因其这些特征,它对于当今国人乃至世界的影响,就不局限于于丹或李零、傅佩荣等的儒学阐发,不局限于传统经典的现代再解读,而是以现代甚或后现代的眼光理解、改造、重塑儒学形象及内涵,使之适应当下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解决普遍存在的虚无感,焦虑感。

“现代新儒学是这样一种学术思潮,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延续宋明理学研究问题,并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为本位来融汇西学”,以求中国现代思想建设道路的文化思潮。

尊崇宋明理学是现代新儒家的共同精神取向。

他们本质上所理解的儒学的基本精神,其实就是宋明理学的精神,即以儒家心性之学作为中国学术文化之本源,强调内圣外王之道。

通过提高道德修养以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它是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反传统的一种保守回应。

现代新儒学并非与孔教派、国粹派以至康梁哲学并列的文化保守主义,我认为,它还是更加开放的文化开放主义,是保守主义的现代变体,因为它已经面向现代改进其学说。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强调个人内在修养与外在治理的统一。

它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对于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一、注重个人修养与德性提升“内圣”强调的是个人内在修养和德性提升,要求个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提升,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内圣”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注重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个人的人格魅力,这是一个健康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强调外在治理与社会责任“外王”强调的是外在治理和社会责任,要求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必须秉持仁政,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

现代社会也需要各级领导者以“外王”的视角来看待治理,注重社会责任和良好的治理,实施以民为本的政策,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外王”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领导者要注重社会责任和民生,关心民众的生活和发展,这是一个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建立和谐共生的社会秩序“内圣外王”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相辅相成,要求个人修养和德性提升与外在社会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建立相结合。

现代社会也需要建立和谐共生的社会秩序,需要每个人都有责任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内圣外王”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相辅相成,每个人都有责任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

四、发扬社会正能量与社会责任“内圣外王”强调的是发扬社会正能量和社会责任,要求个人在修养提升的也要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代社会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发扬社会正能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公正。

“内圣外王”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也要注重社会责任,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健康社会的需要。

五、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内圣外王”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相得益彰,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家的主要思想

“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家的主要思想

品位•经典■丈•社“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家的主要思想O李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1)【摘要】为了解释“内圣外王”这一出自道家的词汇,为何后来成了儒家的主要思想,在剖析《天下》篇中"内圣外王”原始意蕴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深化和拓展,由此得出儒家不只是在“数度”方面传承了"内圣外王”之道,也在义理方面进行了发挥,从而使“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修身立命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内圣外王;《天下》篇;先秦儒家;修身立命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内圣外王”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代名词,但它最早是由《庄子•天下》提出来的。

然而这一出自道家的词汇,为什么后来成了儒家的主要思想?它们二者的含义是一样的吗?显然,作为两种学说,虽然用词一样,但含义并不一样。

那么,《天下》篇中的“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儒家又是如何对其吸收和发挥的?本文试图从《天下》篇的文本入手,探讨先秦儒家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深化和拓展。

一、《天下》篇中理想的“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一词是在《天下》篇的下列语境中出现的:“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276《天下》篇的作者①指出,如今社会大乱,贤人圣人基本没有,道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百家对“内圣外王”之道只得了“一察”,不仅对此作片面的认识,还偏执于自己的学说,认为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别人的学说则是异端,从而对其进行攻击,结果造成“内圣外王”之道晦暗不明、无法彰显。

作为百家的对立面,古人对“内圣外王”之道则是从整体上来把握的。

那么,古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天下篇》说:“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回古时候的“道术”“无乎不在”,遍布于万事万物之中,是贯穿宇宙万物的“一”,并且具有强大的作用,赋予自然以灵妙、人类以睿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出现 为 儒 学 的传 承 和 发 展 点 燃 了希 望 。
[ 键 词 】 内圣 ; 王 ; 儒 学 关 外 新 [ 图 分 类 号 】B 6 中 21 ”
外 朱 王 欣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0 — 5 0 2 0 0 — 0 0 0 文 0 9 9 3 ( 0 9) 2 0 1 — 2
20 0 9年 第 2期 第 1 1卷 ( 第 5 总 4期 )
淮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O A N N N R LU I E ST O R A FHU I A O MA NV R IY
No ,2 0 .2 0 9 Ge e a . 4,Vo . n r l No 5 11 1
பைடு நூலகம்
新儒学 对“ 内圣
的传承 与发展
( 淮南师 范学院 政 法 系 , 安徽 淮 南 2 2 0 ) 3 0 1
[ 摘 要 】 “ 圣 外 王 ” 儒 学 的 总 的 目标 或 宗 旨 , 表 着 儒 家 关 于 个 人 的 道 德 修 养 和 从 事 具 体 的 活 内 是 代
动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基 本 主 张 。 随 着 近 代 儒 学 地 位 一 落 千 丈 , 内 圣 外 王 ” 面 临 着 重 重 危 机 , 当 代 新 儒 家 “ 也 而

“ 圣 外 王 ” 为 我 国 传 统 人 格 理 论 精 神 的 精 内 作 粹 , 、 、 、 、 各 家 各 派 都 以 其 作 为 人 格 设 儒 道 墨 法 释 计 的 基 本 框 架 和 追 求 理 想 目标 的 最 高 境 界 。 当 然 . 在 各 家 各 派 具 体 的 阐 释 中 对 “ 圣 外 王 ” 界 定 不 内 的 尽相 同。儒 、 、 三 家 观点 基本 一 致 。 求 至 善 , 墨 法 追 所 涉 及 的 人 格 为 道 德 人 格 . 为 “ 圣 ” 追 求 一 认 内 即 种 崇 高 的 道 德 境 界 . 外 王 ” 则 指 从 事 政 治 实 践 及 “ 其 他 社 会 事 务 . 建 立 功 业 。道 、 、 三 家 则 追 求 以 玄 禅 逍 遥 人 格 , 表 着 对 自 由 的 向 往 , 为 “ 圣 ” 追 代 认 内 即 求 一 种 超 越 而 自由 的 精 神 境 界 .外 王 ” 指 从 事 俗 “ 务 。 求 以 出世 的精 神 做 人 世 的 事 务 要 “ 圣 外 王 ” 提 出 内 的 在我 国哲学 发展 史上 . 家各 派对 “ 圣 外 王 ” 各 内 的 界 定 各 不 相 同 。 但 现 代 大 多 数 学 者 基 本 达 成 共 识 , 内 圣 ” 指 通 过 内 在 的 心 性 道 德 修 养 , 认 天 “ 是 体 道 而 成 德 成 圣 ; 外 王 ” “ 世 致 用 ”. “ 圣 ” “ 即 经 在 内 的 教化 下 进行 政 治或 社 会生 活 实践 “ 圣 外 王 ” 内 的 人 格 结 构 也 从 形 式 上 表 明 了 实 现 人 生 价值 “ 己 ” 于 、 “ 人 ” 两 个 侧 面 . 内 圣 ” “ 王 ” 基 础 和 前 于 的 “ 是 外 的
王 之 道 ” 孔 子 儒 家 思 想 有 相 通 之 处 。在 “ 圣 ” 与 内 方 面 , 子 主 张 ,为 仁 由 己 ” 子 日 :克 己 复 礼 为 仁 。 孔 “ 。 “ 日克 己 复 礼 , 下 归 仁 焉 。 为 仁 由 己 , 由 人 乎 天 而 哉 ?” 一 个 人 能 不 能 成 为 品 德 高 尚 的 仁 人 。 键 在 关 于 自己。正所 谓 “ 欲仁 。 仁 至矣 ” 在 “ 王 ” 我 斯 。 外 方 面 , 家 以 “ 己 ” 起 点 , 以 “ 人 ” 终 点 。 子 儒 修 为 而 治 为 日 : 修 己 以 敬 ” “ 已 以 安 人 ” “ 己 以 安 百 姓 ” “ ,修 ,修 。 在 孔 子 的 思 想 中 , 圣 和 外 王 是 相 互 统 一 的 , 圣 内 内 是 基 础 , 王 是 目 的 , 有 内 心 不 断 修 养 , 能 成 为 外 只 才 “ 人 ” “ 子 ” 才 能 达 到 内圣 , 只有 在 内 圣 的 基 仁 、君 , 也 础 之 上 , 能 够 安 邦 治 国 , 到 外 王 的 目的 。 同样 , 才 达 内圣 只 有 达 到 外 王 的 目的 才 有 意 义 ,外 王 实 现 了 . 内圣 才 最 终 完 成 。 比 如孔 子 说 :夫 仁 者 , 欲 立 而 “ 己 立 人 , 欲 达 而 达 人 。 自 己 立 身 , 达 了 , 不 要 忘 己 ” 通 也 记 使 别 人 也 能 立 身 , 达 。 就 是 说 , 满 足 自身 需 通 也 在 要 的同 时 , 要 满足 他人 的需 要 , 者都 满足 了 . 也 两 才 是 一 个 真 正 的 “ 者 ” 也 才 能 真 正 实 现 “ 圣 外 王 仁 . 内 之 道 ” 立 己 , 已是 基 础 , 人 , 人 是 归 宿 。 。 达 立 达 《 学 》 重 阐 述 了 个 人 修 养 与 社 会 政 治 的 关 大 着 系 . 出 了 宋 儒 称 作 “ 纲 领 ” “ 条 目” 理 论 思 提 三 和 八 的 想 。“ 学 之 道 在 明 明 德 , 亲 民 , 止 于 至 善 。” 1在 大 在 在 口 “ 纲 领 ” . 明 明 德 ” 当 于 内圣 , 亲 民 ” 当 于 三 中 “ 相 “ 相 外 王 . “ 于 至 善 ” 是 二 者 相 结 合 后 的 理 想 状 而 止 则 态 ;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 下 者 , 修 其 身 ; 修 其 身 “ 先 欲 者 , 正其 心 ; 正其 心 者 , 诚其 意 ; 诚其 意者 , 先 欲 先 欲 先 致 其 知 , 知 在 格 物 。 物 而 后 知 致 , 致 而 后 意 致 格 知 诚 , 诚 而 后 心正 , 正 而 后 身修 , 修 而后 家 齐 。 意 心 身 家 齐 而 后 国治 , 治 而 后 天 下 平 。 天 子 以至 庶 人 , 国 自 壹 是 皆 以 修 身 为 本 , 本 乱 而 末 治 者 否 矣 。 三 纲 其 ” 领 ” “ 条 目” 是 儒 家 实 现 “ 圣 外 王 ” 根 本 方 和 八 也 内 的 法 。 八 条 目” “ 圣 ” 即 “ 求 于 己 ” 也 就 是 “ “ 中 内 意 内 , 八 条 目” 说 的 “ 物 、 知 、 意 、 心 、 身 ” “ 所 格 致 诚 正 修 ;外 王 ” 示 “ 用 于 世 ” 指 的 是 “ 条 目” 的 “ 家 、 表 外 , 八 中 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