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 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20180208资料

合集下载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_百度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_百度

风险控制程序1.目的为建立风险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a)市场开发、推广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控制;b)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过程的风险控制;c)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控制;d)供应商管理和采购过程的风险控制;e)仓储及物流过程的风险控制;f)生产过程的风险控制;g)检验过程的风险控制;h)产品和服务外包过程的风险控制;i)监视测量设备管理过程的风险控制;j)设备设施维护和保养过程的风险控制;k)不合格品控制过程的风险控制;l)适用时,也可用于公司其它管理过程的风险控制。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各部门,实施风险的识别和评价;3.2.副总经理负责批准各部门的风险控制措施。

3.3.质量部:负责建立、维护风险控制程序;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风险的识别评价工作;落实风险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公司或部门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5.工作程序5.1.风险识别各部门应识别本部门存在的过程风险,并将识别的结果记录在《风险识别评价表》。

对于本部门各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从人、机、料、法、环、测这六个方面进行识别,同时要关注法律法规及相关方需求的变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各种变更带来的风险。

5.2.风险评价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从风险的严重度和可能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之后根据风险程度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20.1-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20180208

20.1-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20180208

20.1-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20180208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风险和机遇进行确定和评估,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公司在运营和决策中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提供支持和保障,更好地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和机遇的确定、评估和应对的管理。

3 定义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3.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度。

4 职责4.1总经理负责公司风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确认风险源辨识和评价表,批准公司风险源管理控制计划。

4.2品管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风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汇总公司《风险源辨识和评价表》,跟踪验证、报告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质量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程序1.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质量风险识别和控制程序,以确保项目或产品的质量得以保证。

该程序涵盖了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各个阶段,并提供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2.质量风险识别阶段2.1 制定风险识别计划在开始识别质量风险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风险识别计划是必要的。

该计划应包括确定风险识别的范围、参与人员和方法等。

2.2 进行风险识别工作坊组织一个风险识别工作坊,邀请相关的团队成员参与。

通过集体讨论和脑暴的方式,收集和记录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

2.3 信息收集和分析收集项目或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过往的经验教训、类似项目的案例分析等。

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

2.4 风险登记将已识别的质量风险进行登记,包括风险的描述、可能的影响、发生的概率等信息。

3.质量风险评估阶段3.1 确定风险的优先级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工具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3.2 评估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对每个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影响和可能性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并将其记录在质量风险登记表中。

3.3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的等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这包括风险的避免、减轻、转移和接受等措施。

4.质量风险控制阶段4.1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执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可能涉及调整项目计划、改进工作流程、加强监督和检查等措施。

4.2 监测风险的变化定期监测已识别的质量风险,及时收集信息并评估风险的变化情况。

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4.3 进行风险回顾定期组织风险回顾会议,回顾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

根据回顾结果,对程序和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________●质量风险识别记录表●风险评估矩阵●风险应对策略表6.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涉及了以下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质量风险:________指影响项目或产品质量,可能导致质量问题或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系统化方法。

它能够帮助组织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时,制定有效的决策和行动计划,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一、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和原则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利益,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其原则包括:1. 组织风险管理的一体化:将风险管理纳入组织的战略规划、运营和决策过程中,确保风险管理与组织的目标一致。

2. 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确保所有员工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共同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3. 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各种方法(如风险矩阵分析、头脑风暴等),识别可能对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

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跟踪和评估已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5. 风险沟通: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共享风险信息,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工具和技术1. 风险矩阵分析: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将风险分类为高、中、低等级,以便优先处理高风险。

2. 头脑风暴:通过集思广益,开展创造性的讨论,挖掘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SWOT分析:评估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风险识别和应对提供参考。

4. 情景分析: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5.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其概率。

四、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要点1. 领导层的承诺和支持:组织领导层应重视风险管理,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并树立榜样。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质量风险控制程序一、引言本质量风险控制程序旨在确保在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中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质量风险,以确保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本程序涵盖了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和持续改进。

二、质量风险识别⒈制定质量目标和标准: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和标准,并将其纳入质量管理计划。

⒉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通过分析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生产过程、供应链、技术要求等,识别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潜在风险。

⒊制定风险识别方法:确定适合本组织的风险识别方法,如SWOT分析、质量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等。

⒋进行风险识别:使用制定的风险识别方法,对潜在质量风险进行实际分析,确定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三、质量风险评估⒈评估质量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识别出的质量风险进行概率和影响程度的评估,以确定质量风险对产品或服务的潜在影响。

⒉制定风险评估指标:确定适合本组织的风险评估指标,如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

⒊进行风险评估:使用制定的风险评估指标,对质量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获得对质量风险的整体评估结果。

四、质量风险控制⒈制定质量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改进、供应链管理、质量培训等。

⒉实施质量风险控制措施:按照制定的措施方案,进行质量风险控制的实施,确保控制措施有效执行。

⒊监控质量风险控制效果:对质量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五、质量风险改进⒈收集质量风险数据:定期收集质量风险相关数据,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指标、客户反馈、质量事件等。

⒉分析质量风险数据:对收集到的质量风险数据进行分析,识别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共性问题。

⒊制定改进措施:基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流程优化、技术改进、培训提升等。

⒋实施改进措施:按照制定的改进方案,进行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确保改进效果的实现和持续性。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质量风险控制程序1.引言本质量风险控制程序旨在确保组织在各个阶段的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及时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潜在的质量风险。

通过有效的质量风险控制,组织将能够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水平,减少成本和时间延误,并满足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2.目标2.1 确保质量风险的识别和评估2.2 针对已识别的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2.3 监控和测量质量风险控制的有效性2.4 持续改进质量风险控制流程3.质量风险识别3.1 项目规划阶段的风险识别①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交付物②进行SWOT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分析,确定项目面临的内外部风险③制定风险登记册,记录已识别的质量风险和其影响程度3.2 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识别①进行质量风险评估,考虑项目可行性和实施的可行性②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识别并记录新出现的质量风险4.质量风险评估4.1 使用风险评估矩阵,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4.2 对于高或中等风险,针对其潜在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后果5.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制定5.1 确定质量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间表5.2 制定控制措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5.3 针对每个质量风险,确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解决方案5.4 制定沟通计划,确保质量风险控制措施的及时传达和执行6.质量风险控制6.1 定期监控和测量质量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6.2 更新风险登记册,记录已控制的质量风险和其效果6.3 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风险控制的整体有效性6.4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7.质量风险控制流程改进7.1 定期评估质量风险控制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7.2 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对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7.3 不断学习和应用最佳实践,提高质量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附件:附件2、质量风险评估矩阵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对应的注释说明2.法律名词2:对应的注释说明3.法律名词3:对应的注释说明。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它是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保护财产、维护声誉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包括背景介绍、目的和范围、程序流程、责任和权限、记录和报告等方面。

一、背景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而制定的一套方法和措施。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各种风险如金融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都可能对组织的利益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组织成功运营的必要条件。

二、目的和范围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减少风险对组织的负面影响。

该程序适用于所有组织的运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三、程序流程1. 风险识别:组织应通过内部和外部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等方法,识别与其运营活动相关的潜在风险。

2. 风险评估:组织应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将其分类为高、中、低风险等级。

3. 风险应对策略: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组织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4. 风险控制措施:组织应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其纳入相关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中,确保其有效执行。

5. 风险监测和审查:组织应定期监测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风险审查,以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四、责任和权限1.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和推动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风险管理团队:负责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并监测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 部门经理:负责在其部门内执行风险控制措施,并确保员工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

4. 员工:负责按照规定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执行工作,并及时报告发现的潜在风险。

五、记录和报告1. 风险管理记录:组织应建立风险管理记录,包括风险识别报告、风险评估结果、风险应对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中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评价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降低风险,确保以规定的费用,按规定的时间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管理活动。

3职责3.1是风险管理的推进部门,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识别。

3.2技术部门负责新产品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

3.3各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分析、制定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自查实施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4.1要求4.1.1风险管理工作应结合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及实现情况,按风险规划、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分析、处理、评价、评审等程序进行。

4.1.2风险管理工作,应随着产品运行过程,如试制、批生产阶段等分别进行。

产品运行过程风险管理工作的规划、识别、风险分析的输出文件以风险管理计划形式进行规定。

4.1.3风险存在于产品技术、生产进度及其它各项管理中。

在全面开展此工作的基础上,应侧重于产品技术上的风险管理,如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可能达不到要求,从而可能引发进度上重大延误、研制费用上大幅度超支、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破坏环境等。

分析、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控制。

风险分析的设计输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要求;b)产品和服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和目标;c)风险分析方法选择准则、风险排序准则和风险接受准则;d)明确的产品工作分解和研制阶段划分;e)明确的进度要求;f)已有类似产品的可用信息和试验数据等。

4.1.4各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考虑公司及其环境涉及的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a)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d)实现改进。

公司采取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1. 引言质量风险是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造成质量问题及其潜在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

质量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项目无法达到产品质量的要求,影响项目的成功交付以及最终用户的满意度。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的制定和执行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2. 目标和目的质量风险控制程序的目标是通过识别、评估和处理质量风险,确保项目交付的产品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确定质量风险的来源和特征,建立质量风险清单;分析、评估和优先处理质量风险;制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监控和跟踪质量风险的实施效果。

3.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的步骤3.1 质量风险识别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团队需要全面了解项目的背景、目标和需求,并分析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

通过审核相关文档、参观现场、与相关方进行沟通等方式,识别质量风险的来源和特征,建立质量风险清单。

3.2 质量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概率和影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质量风险进行排序。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例如使用风险矩阵、专家判断等。

3.3 质量风险优先处理将风险清单按照评估结果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制定相应的质量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可以采取预防控制、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或接受风险等策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时间。

3.4 风险应对策略的执行和监控按照制定的应对措施和时间计划,执行质量风险应对策略,并监控其实施效果。

通过周期性的检查、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应对策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与相关方保持沟通,共同解决质量风险问题。

4.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的持续改进质量风险控制程序需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持续改进。

项目团队应及时和归纳质量风险控制的经验和教训,并将其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为项目的质量风险控制提供借鉴和改进的依据。

5.质量风险控制程序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含表格)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含表格)

质量风险控制程序(ISO13485-2016/ISO9001-2015)1.0目的:建立产品质量风险的控制程序,对可能产生的客户投诉进行有效的预防。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发放的产品。

3.0权责:3.1品质主管:3.1.1负责质量风险控制程序的制定和运行检查;3.1.2负责项目质量风险评估文件的制定;3.1.3负责项目质量风险评估会议的组织。

3.1.4负责项目质量风险评估文件的批准。

3.1.5负责与明确指标、模糊指标、内控指标、潜在质量风险、质量波动等相关的质量风险分析。

3.2市场部:负责与除了指标以外的客户要求、发货、发样等相关的质量风险分析。

3.3生产部:3.3.1生产主管:负责与合成、包装等生产过程相关的质量风险分析;3.3.1生产经理:负责项目质量风险评估文件的审核。

3.4资材部:负责与储存、包装物、运输防护等相关的质量风险分析。

4.0控制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下述质量风险的控制:4.1对客户明确提出的指标或要求,不能全面的满足,导致客户投诉。

4.2对客户明确提出的指标或要求,因描述模糊,不能与客户保持同样的理解,导致客户投诉。

4.3客户没有明确提出的潜在污染物(如:细小异物、金属)溶剂残留、焦油、高毒物质、交叉污染物等),对客户产生了影响,4.4由于变更、偏差等原因引起的“新增杂质、低于以往供货最差水平的质量波动、原有分析方法不适用”等,引起客户不满意或导致分析结果不一致。

4.5包装过程引起的质量缺陷,导致客户投诉(如:均一性差、引入固体异物、计量错误、包装物错误)。

4.6在存储、运输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客户投诉(如:内在质量下降、外观变化、包装物破损或霉变、渗漏、标识损坏)。

4.7发货过程中因错误操作、不满足客户及相关方要求而导致的投诉(如:标识、单据不全或内容错误、超过有效期、包装物霉变或破损、因固定不良而倒伏、生物侵入等)4.8上述7类质量风险的控制标准见附录一:《质量风险控制标准》。

质量风险管控程序

质量风险管控程序

质量风险管控程序1.目的为使公司产品质量、品牌信誉保持良好,防范市场危机,把经营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以预防为主,并确保发生各类质量品牌危机时能及时主动应对,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的市场抽检、客户投诉、品牌危机等情况发生时的处理,产品实现过程和物流运输环节质量风险的预防。

3.职责3.1品管部门:是质量风险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相关制度制定、组织质量事故分析会的召开、纠正预防措施的审定、落实情况的检查与通报;协助质量纠纷的调查、处理;负责核算质量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建立质量事故档案。

3.2营销部门:负责市场质量风险管控制度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及实施,减少和避免质量纠纷的发生;负责市场质量纠纷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3.3供应、生产厂、物流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风险管控制度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及实施,减少和避免质量纠纷的发生;参与质量纠纷的调查、分析和处理,负责提供本部门质量管理的相关数据及情况。

3.4质量风险管控领导小组3.4.1主要成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营运副总、营销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及厂长、品管部门经理等。

3.4.2职责:质量风险管控方针、政策的制定、对质量事故处理意见的裁决,对责任人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的审议、决定。

4.质量纠纷的处理程序及要求4.1质量纠纷报告4.1.1抽样报告制度:营销业务人员做到凡我公司产品受到各级部门抽检取样,必须在6小时内将所有抽样品规格、生产日期等相关情况报告到营销副总,再由其通知公司质检部门安排核对产品质量情况。

同时,业务员密切关注抽样单位的分析结果。

4.1.2营销或其他部门在接到市场抽检不合格或客户投诉时,应如实记录发生的时间、地点、数量、现象、原因等情况,不得隐瞒真相。

并应立即制止事态发展和蔓延,在第一时间内立即上报到本部门经理。

4.1.3部门经理接到报告后,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预计可能造成事故的等级。

对可能造成较小、一般质量事故的,报本部门分管领导直接安排调查核实处理;对可能造成较大质量事故的在8小时内,重、特大质量事故在4小时内,向分管领导汇报,并作出现场处理意见。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背景风险管理是企业成功运营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制定了以下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目标该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是:1. 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2. 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和管理这些风险;3. 监控并及时修改和改进控制措施。

主要步骤以下是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步骤:1. 风险识别和评估:通过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确定可能影响企业运营的各类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影响和概率。

2.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减轻控制和转移控制等。

3. 控制措施的实施:将制定好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措施。

同时,需要建立监控机制,定期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 风险监控和反馈:定期监控已实施的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估。

同时,建立反馈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向管理层报告潜在的风险或改进建议。

5. 风险管理持续改进:根据监控和反馈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包括修改风险评估方法、更新控制措施和提供员工培训等。

责任分工在整个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中,需要确定责任人和相应的责任分工。

例如,风险识别和评估可以由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可以由相关部门或岗位负责,风险监控和反馈可以由内部审计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风险管理相关文件为了支持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还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文件,如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指南等。

这些文件应包含详细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的模板,以确保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结论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企业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保护自身利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制定相关文件,并持续改进和更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以确保其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

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1、目的根据标准的要求,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与控制的过程与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本单位所有产品的采购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3、职责3、1 总经理总经理作为本本单位产品风险的责任人,承担:为风险管理配备必需的资源与有资格能适任的人员;规定风险管理职责与权限,授权技术部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3、2 技术部技术部作为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保证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承担指定有关目风险管理承担人;承担批准风险管理计划;承担安排协调风险管理活动;承担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

3、3 项目风险管理承担人承担拟定风险管理计划;承担安排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承担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与生产后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落实相关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承担整理风险管理管理文档,保证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

3、4 风险管理小组本本单位风险管理小组的人员构成: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技术部承担人、检验人员、检验员、生产部承担人、车间主任、采购员4、工作程序4、1 风险管理过程概述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受益分析。

应相关的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结果并纳入相关文档。

风险管理过程见图1。

4、2 风险管理活动4、2、1风险管理计划每一个产品都应设立风险管理计划,计划应包括:A)策划的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判定与描述高低压电控柜适用于计划每个要素的生命周期阶段;B)职责与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基于制造商决定风险可接受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准则;E)验证活动;F)相关的生产与生产后信息的收集与评审的有关活动。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质量控制管理程序一、引言质量控制是一个组织通过采取措施来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要求的过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程序,以确保质量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控。

二、质量政策⑴目标明确组织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目标和期望,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客户满意度和持续改进。

⑵质量政策制定与传达制定并传达质量政策,确保组织中的所有员工了解和遵守质量要求,并能够贯彻执行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三、质量管理体系⑴质量手册撰写并维护质量手册,详细描述质量目标、质量政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

⑵质量程序制定一系列质量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质量计划、质量评估、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

⑶公司资源确保组织拥有必要的资源,包括设备、人力和培训,以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四、质量计划⑴质量计划制定开展质量风险评估和质量计划制定,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⑵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质量检查、测试和验证。

五、质量评估和监控⑴质量评估开展质量评估活动,包括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缺陷分析和改进建议的提出。

⑵监控措施制定监控措施,监测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六、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⑴非符合产品或服务建立一个非符合产品或服务的处理程序,包括处理非符合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并跟踪处理结果。

⑵改进措施通过总结非符合品和客户投诉等信息,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七、内部审核⑴审核计划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审核范围、频率和负责人,以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的有效实施。

⑵审核执行按照内部审核计划进行审核活动,包括文件审查、实地检查和员工访谈等。

八、管理评审⑴评审计划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明确评审目的、参与人员和评审范围。

⑵评审汇报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评审结果。

(完整版)质量风险管理规程2018

(完整版)质量风险管理规程2018

质量风险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目的:建立公司内质量风险管理程序,规范产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范围: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管理。

职责:质量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各职能部门负责配合本制度的实施。

程序:1.1定义:质量风险: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

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回顾的系统过程,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从开始研发经上市直至产品废止的所有阶段。

2.质量风险管理程序质量风险管理的程序主要为以下阶段:风险识别;(二)风险分析;(三)风险评估;(四)风险控制;(五)风险沟通;风险审核;(七)风险回顾。

2.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为质量风险管理程序中后续步骤提供了基础。

风险识别是指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确认人员、仪器设备、工艺、分析方法、物料、厂房和公用系统等影响因素中存在的风险。

这里所说的信息,包括历史数据,理论分析,成型的意见,以及影响决策的一些利害关系等。

通常需要考虑的风险包括:对患者的风险;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风险;法规不符合的风险等。

在此阶段还应确定风险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2.2.风险分析分析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而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的严重性及其可测量性,对其进行深入的描述。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指风险发生的概率,危害的严重性是指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可测量性是指风险能否及时发现。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项目,选择不同的分析工具。

2.3.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项目,选择不同的分析工具。

根据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以便于最后做出是否对该风险采取措施的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风险和机遇进行确定和评估,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公司在运营和决策中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提供支持和保障,更好地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和机遇的确定、评估和应对的管理。

3 定义
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3.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度。

4 职责
4.1总经理负责公司风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确认风险源辨识和评价表,批准公司风险源管理控制计划。

4.2品管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风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汇总公司《风险源辨识和评价表》,跟踪验证、报告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

4.3工程部、生供部、车间负责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减少批间差异,最大限度消除生产环节的人为风险,监控生产过程参数符合生产工艺规程的要求,减少人为差错产生的质量风险。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有关风险源的辨识和评价,编制和提供本部门《风险源辨识和评价表》。

5 内容
5.1 风险源的辨识
5.1.1 风险源辨识准备
5.1.1.1 成立风险源辨识评价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品管部部长
成员:技术部、工程部、生供部负责人,体系管理员、现场技术员、安全员等。

职责:
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c)编制风险管理控制计划;
d)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5.1.1.2收集和识别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设计开发、生产、质量、环境、健康、产品、所涉及的内、外部环境。

5.1.1.3针对参加辨识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

5.1.2 风险源辨识的范围及内容
质量风险辨识的范围及内容通常包括:
a)国内、外与本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变动及其合规状态评审;
b)国家、部门、行业政策的变动,公司主要经营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
c)公司与主要竞争者相对比本企业所有的实力和差距;
e)公司营销合同的冾谈、签订、履约、更改以及产品销售渠道的管理;
f)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能源原材料、零配件等物资供应的突然变化;
g)公司主要物资和服务的供应商选择、采购成本、供应质量、中断逾期的影响;
h)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与开发的成败和应用;
i)公司的产品生产及辅助生产活动发生重大变化,包括特殊过程、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特种设备、作业环境、运输路线等方面;
j)公司人力资源的稳定情况;
k)公司信息系统的运维、安全等管理;
l)公司环境保护(污染、排放)、职业健康安全(安全事故、职业病)的控制。

5.1.3 风险源辨识的时机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时,品管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管理风险的初始评审,以了解公司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可能影响公司质量目标和期望结果的因素,其内容主要包括:a)收集公司适用的与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b)评价公司质量管理的现状是否符合上述要求;
c)公司外部、内部环境及变动的影响;
d)公司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对达成质量目标的影响;
e)以往的质量事故、客户投诉等情况分析;
f)风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的确定。

5.1.4 风险源辨识的方法
5.1.4.1 品管部向相关部门发放《风险源分析与评价表》,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风险源的识别和评价,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品管部。

5. 1.4.2 品管部组织小组成员对各部门提供的《风险源分析与评价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编制公司《风险源分析与评价表》,经小组副组长审核、组长批准后发放致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 1.4.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风险源的日常分析和评估,当发现新的不可接受风险时,及时报告小组长,经小组讨论后由品管部修改公司《风险源分析与评价表》。

5.2 风险评估
5.2.1风险分析
5.2.1.1 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估的关键,风险分析为风险评估和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以及最适合的风险处理策略和方法提供前提。

5.2.1.2 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风险的表现、成因、风险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识别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原因,还要考虑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及有效性,然后结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风险水平。

5.2.1.3 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

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了解风险等级和揭示主要风险;适当时,进行更具体和定量的风险分析。

5.2.2风险评估的原则
a)需从公司层面考虑风险对公司的整体影响程度;
b)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参考过去风险发生频率和平均影响程度,做出对未来的判断;
c)评估的时间覆盖范围为一年。

5.2.3风险评价
5.2.3.1 基于风险分析的结果,针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两个维度,以及公司的具体情况,公司参照“风险矩阵”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公司现存风险严重程度和等级,并确定控制风险的优先顺序以及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

风险(R)=风险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的严重性(S)
表1:风险发生可能性(L)评分标准
c)消除风险源;
d)改变可能性与后果;
e)与另一方或多方共担风险;
f)通过知情的决策,保留风险。

5.3.2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理计划
风险应对计划要与公司的管理过程整合,计划中应当包括以下信息:
a)预期的效果和绩效考评要求;
b)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人员安排;
c)风险应对措施涉及的具体业务和管理活动;
d)确定报告和监督、检查的要求;
e)确定资源需求,包括应急机制的资源需求;
f)确定执行时间表等。

5.4 风险管理的监测和评审
5.4.1 品管部每年对公司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审,编制《风险监测表》,并将监测结果与之前的《风险辨识和评价表》相对比,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整改。

5.4.2 公司每年通过管理评审对公司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及其变更情况进行评审,评价其有效性。

5.5 记录的保管
品管部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相关记录的保管,保存期3年。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7 相关记录
7.1《风险辨识和评价表》
7.2《风险管理控制计划》
7.4《风险监控表》
风险辨识和评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