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大还是小》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教学目标:1.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会运用比较级进行比较。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会运用比较级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1. 运用比较级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1. 大字卡片和小字卡片。

2. 大石头和小石头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大石头和小石头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两块石头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2. 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和小石头之间的关系。

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出示大字卡片和小字卡片,读出两个字并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

2. 教师出示课文《大还是小》并进行朗读。

三、理解(15分钟)1. 教师询问学生刚才的发现:“为什么大字卡片比小字卡片大?”(因为大字卡片的形状比小字卡片要大)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大还是小》是什么意思?”(通过比较来判断大小)3. 教师分段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四、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较练习。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给出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如大树和小花、大象和小鸟等),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小猫咪和小鸟的对话。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运用比较级的方法,如“名词+比较级+than”。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人物或事物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物或事物,并通过比较级进行描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大还是小》是部编人教版小语一年级上册中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本课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

本课运用101教育PPT软件设计制作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贯穿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的PPT和生动有趣的课堂。

在课堂中注意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制作101教育PP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2、设置101教育中的迪士尼游戏,分析学生易错字,利用这个软件复习和强化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看图判断“大还是小”。

2、提问: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为什么?(101教育软件“随机点名”)3、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4、课文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板书课题)5、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5、自主探究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有了疑问,那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6页。

2、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②画出自然段。

③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3、检查读课文情况4、课文里的字宝宝都认识了吗?考考你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5、去掉拼音,打乱顺序,你还认识吗?利用动画课件吸引学生兴趣。

①这些字宝宝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去掉拼音,打乱顺序)②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小组交流,师巡视解疑)③考考你:“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

”(穿)我们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有编谜语、加一加、换一换等,利用微课复习一遍生字记忆方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 1. 了解“大”和“小”的意思;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小;3.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4.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教具:图片、卡片、小提琴3.教学环境:教室4.学生:一年级学生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大”和“小”的概念。

2.引导学生说出身边的物体是“大”还是“小”,并让他们描述物体的大小。

第二步:学习1.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注重读音、读句式。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帮助他们理解字词的含义。

第三步:练习1.分发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找出“大”和“小”字,区分大小。

2.让学生做游戏,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拓展1.利用音乐教具小提琴,演示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区别,引导学生感知大小不同的乐器。

2.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经验感知周围事物的大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五步:总结1.总结“大”和“小”这个话题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大小的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更好地理解了“大”和“小”的含义,提高了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利用生活情景和实物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大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家长帮助孩子练习课上学习过的生字,并复习“大”和“小”的区分。

2.让学生从家中物体中找出大小不同的事物,记录下来并给家人讲述。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大、小”这两个汉字。

2.能够结合生活实例准确理解“大、小”的概念。

3.能够认识十以内的数字,能用数字描述物品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汉字“大、小”的读音、书写和基本意义。

2.难点:巩固十以内数字和描述物品大小的表达。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大还是小,一目了然》1.教师通过展示物品,让学生观察、比较。

引出大、小的概念。

2.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物品,用手比划出大小,并回答大、小。

3.教师出示汉字“大、小”,让学生观察字形、读音。

并示范如何正确书写。

4.学生跟读汉字,并在黑板上模仿教师书写。

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物品的大小。

第二课《大,还是小?不一定呢》1.教师出示两个相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比较。

2.学生根据两个物品大小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图片。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品大小的判断标准,比如用手比较、用尺子测量等。

4.教师示范如何用数字表示物品的大小,如“一张桌子比一本书大”。

5.学生尝试用数字描述所见物品的大小。

第三课《大小闯关》1.教师出示多组物品,让学生自主判断大小并用数字表示。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赛谁能最快准确地判断出物品大小。

3.教师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巩固大小的认知和数字的表达。

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听讲、积极参与、书写汉字正确等。

2.通过小组竞赛及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大小认知和数字表达的掌握情况。

学情分析1.学生已掌握“大、小”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大小比较及数字表达方面有待加强。

2.学生已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书写,但仍需在笔顺、字形上进行巩固。

教学反思1.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大小概念,课堂氛围活跃。

2.通过小组讨论、竞赛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后续可结合图形、模型等实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小概念。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懂包含“大”和“小”字的词语,并正确使用“大”和“小”
表达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大”和“小”表达大小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你们会说这些物品的大小吗?这个苹果和这个梨哪个
大哪个小?”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

2. 学习新知
•学生听读教师板书的课文。

•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大”和“小”表达大小的词汇,例如“大树”,“小草”。

3. 听读课文
•学生小组相互帮助,分角色朗读课文。

4. 学生互动
•老师呈现一些物品,例如一些水果,花等物品,并让学生朗读一下物品的名称,并表达出其大小。

•老师让学生互相比较与描述各自课桌的大小,并让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我的课桌比你的课桌大/小”。

5. 布置作业
•完成《大还是小》课文中的练习题。

四、教学评估
1.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

2.学生对大小关系的分类和比较的理解程度。

3.学生编写描述物品大小关系的句子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导入、教学、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学会使用“大”和“小”进行物品大小的表达。

但是,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多数只是听讲和回答问题。

下一节课,老师需要更多地进行交流和引导,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大还是小教案一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

大还是小教案一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小的概念。

2.学习大小的比较方法。

3.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重点1.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2.学习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

三、教学难点1.意识到大小概念的相对性。

2.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什么是“大”“小”。

2.大小的比较方法。

3.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2. 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物品等真实场景让学生切身感受大小概念的相对性。

2.通过大小比较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3.通过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认识大小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不同物品:黑板、椅子、书桌,询问学生它们的大小。

2.引入“大”“小”这两个词语。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物品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尝试用“大”“小”这两个词语描述不同物品的大小。

2. 学习1.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通过玩大小比较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2.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通过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3. 练习1.练习大小比较的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或个人练习,让学生练习识别大小,并正确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

2.练习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4. 总结1.总结大小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掌握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总结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掌握的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六、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对掌握大小比较方法和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教师分发自测题进行测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理解老师和同学的话语,能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与人进行交流。

2.能正确识别、阅读、书写文章中的常见字、词语,并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

3.能把所学的词语和语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4.能通过讨论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词语“大”和“小”的意思和用法。

2.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大小概念的抽象性。

2.如何引导学生讨论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教学用具,打开课文《大小》的视频或打开课本第5页。

教师可先分发一些写有“大”或“小”字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大小分类出正确的卡片。

2. 呈现在教学开始时,老师将课文《大小》的视频或文本呈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仔细观看或听读。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生字,并让学生自主尝试理解课文。

3. 梳理在学生观看《大小》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暂停视频或稍作讲解,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一些较为难理解的内容揭露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4. 引导在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就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进行讨论。

在此过程中,教师使用巧妙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参与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5. 总结当学生们发表完对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的看法后,教师做总结。

教师会向学生发放小纸条,让学生在纸条上简单总结讨论结果,并将纸条收集起来。

然后,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进行回顾,以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学习。

6. 作业教师可要求学生阅读《大小》课文的故事梗概,然后完成有关文中词语“大”和“小”的理解题目,可适当扩展作业。

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获得的词汇和知识。

五、教学资源1.《大小》视频或课本文本2.“大”和“小”字卡片3.电子白板4.小组讨论用语的培训5.学生用笔、纸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对课文中的“大”和“小”字的使用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意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为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人教版第八篇课文《大还是小》所设计的教学案。

该课程主要包括课前导入、课中详细讲解、课后练习和作业四个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认识词汇,提高语文阅读与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导入1. 热身游戏在教室内或课外,老师给学生出示两幅不同大小的图片或物品,让学生比较大小并说出名称。

如:大象和老鼠,花和树。

2. 词汇导入教学时,要先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大、小、高、低、长、短等。

课中详细讲解1. 故事背景教师要先介绍本课文中的故事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主人公的情况:小兔子和小狗,他们在一起玩耍,每次都会比较大小,最后大的一方成为赢家。

2. 课文讲解通过阅读课文,教师给学生讲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并逐句分析文字的含义及用法。

例如:•相互比一比,小狗会胜利……•小兔子怎么也比不过小狗…3. 语文技能训练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语言,例如细节观察、推理思维和丰富想象力等。

还可以讲解一些字词的组合用法,例如“一比”,“比不过”等。

课后练习1.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出现的形容词,并将其归纳为“大小、高矮、长短”等类别。

使学生在总结概括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表达的认识。

2. 听音辨字放音乐或录音,让学生听出正确的拼音。

例如:听到“跟谁学”的“跟”字就要说出来。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大小的小作文。

例如:“我家的狗狗一岁了,长得很大,比起它的小伙伴来,总是会有些自豪感。

”作业要求针对本课程的学习要点,布置学生写一篇与本课文相关的作文,题目是:“小兔子和小狗的比大小”。

对于作文的评分标准,可以从使用语言规范、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结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拓展了词汇量,深化了对语言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形成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反思)教学目的1.通过讲解大和小的含义和区别,让学生初步掌握大小的概念2.引导学生认识物品的大小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其综合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行动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材料1.PPT课件2.三张不同大小的图片:大象、老鼠、蜗牛3.玩具积木,有不同大小的积木4.绘本《小狗找筷子》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观察三张不同的图片,大象、老鼠、蜗牛2.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大小的物品3.谈论引导学生观察和怎么判断大小步骤二:大小的认知1.通过PPT介绍“大”和“小”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2.教师演示比较物品的大小,例如教师预先准备的大号玩具和小号玩具步骤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玩具积木组成不同的形状,强调其中的大小差异2.老师鼓励他们商量和合作,尝试组合不同的大小和形状的积木3.让学生交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评价他人的作品步骤四:加深理解1.阅读绘本《小狗找筷子》,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大小的比较经常会用到,例如食物的大小等2.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小狗找筷子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小的区别和用途步骤五:任务完成1.分发任务卡,让学生根据细节描述比较物体的大小2.执行任务时,需要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完成任务后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3.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大小的概念反思•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大”和“小”的概念和区别,掌握了认识物品大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通过大小比较来决定选用哪种物品。

在小组合作时,学生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动手操作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制造不同的形状和用玩具和积木比较大小来操作,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大小的概念和区别,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感受到了由亲身实践带来的学习效果。

•教学体会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细节和认真观察缺乏兴趣和注意力,需要通过更多的视觉呈现和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大小的概念;2.熟练掌握“大”与“小”的用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准备1.课件;2.教具(比较大小的卡片、图片等);3.学生小组练习材料;4.具有丰富用词的绘本、故事书、儿歌等。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教师播放一段与“大小”相关的儿歌或视频,引导学生熟悉“大”与“小”的概念。

例如:“小青蛙,小小的青蛙,又是多么的可爱蝌蚪躲在淤泥里,小小的腿可以游来游去长大后的青蛙变得富有生气,高大、精彩、美丽。

”让学生感受“大”与“小”的差异。

3.2 课堂探究教师构思一组情境,比如:请学生拿出一张学生证,开始比较两张学生证的大小。

然后,再拿出一张信用卡,两个同学比较大小,以此类推。

通过学生一次次的比较尝试,引导学生理解“大小”的含义,并通过多次试验推广到各种物品的比较。

教师提问:在学生看来,事物的大小有什么好处?例如:在购物时,购买大的和小的哪个好?在冬天,我们喜欢穿大的外套还是小的外套?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投影仪演示各种大小物品的图片,诱发学生对各个物品大小的思考。

3.3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两个不同大小的物品,然后让小组成员合作讨论,向整个课堂展示两个物品的大小差异,通过语言、图片或其他多种方式呈现,比如手工绘制、海报制作等。

展示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评价不同小组的表现,讨论各组作品的优缺点。

3.4 综合应用让学生读一段绘本、故事书或者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文中形容的大小特征,完成相应的动作。

例如:1. 形容物体很大:两手张开拥抱2. 形容物体很小:两只手合拢3. 形容大和小都有:一只手比划大,一只手比划小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对“大小”有了更加直观、细致的感受。

最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并在让学生填写一份课后反馈表。

四、教学评价1.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展示出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在小组讨论中,展示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3.在个人绘本、故事书或句子活动中,展现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文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篇二】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偏旁,认识一个多音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小朋友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出示鸡蛋(一大一小)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鸡蛋),你发现了什么呢?(这两个鸡蛋一大一小)2.师板书“大”和“小”。

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说说原因?3.有一位小朋友,他自己也很矛盾,有时候觉得自己大,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大还是小》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

(板书课题)10.大还是小(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自己时候觉得很穿服快(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穿、快”是三拼音节,“时、穿”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自从、自己、时间、时候、听觉、觉得、很好、穿衣、衣服、飞快4.学习多音字。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大还是小》。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认识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及判断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还是小》课文。

•教具:图片卡片、大小比较示例物品、黑板、粉笔等。

•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和小的区别,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0分钟)•呈现《大还是小》课文内容,阐述大和小的概念。

•通过示例物品展示大小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自行寻找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大小比较,并用文字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组内不同小组员的观点,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继续体会大小比较的概念。

•带领学生玩大小比较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5分钟)•回顾当天学习内容,强调大和小的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大小比较的事物。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事物,写出大小比较的体会。

•要求:用文字描述,字数不少于50字。

五、教学反思此节课以《大还是小》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设计,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并理解其中的基本含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的大小。

3.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

2.能够初步了解课文中描述的事物大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相关教材2.教学投影仪和相关课件3.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4.学生们的练习本和铅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大还是小的概念,引入本课主题。

2.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小的区别。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让学生跟读课文《大还是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3.让学生互相讨论,探讨文章中提到的大小概念。

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小组内不同物体的大小。

2.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激发其他小组的思考。

第四步:语言拓展(15分钟)1.教授一些描述大小的形容词,让学生举例使用这些词语。

2.练习一些与大小相关的句子,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复习所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探讨大小的概念,加深印象。

五、课后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大还是小》,正确表达大小的含义。

2.家长孩子一起观察周围的事物,描述不同物体的大小。

3.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相关题目。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大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以上就是针对《大还是小》这篇课文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和辨认大小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材料的动人性。

二、教学准备
准备好教学用具:图片、实物、PPT、黑板、彩笔。

三、教学内容
1.导入环节
老师出示两个物品,然后问学生它们大小的概念:“如果说这个苹果大,那这个橙子呢?”,“如果说这个橙子大,那这个汽水瓶呢?”等。

2.学习环节
(1)教师出示两座蓝色实验盆和一个小红色水杯,问:“你们看这两座盆大小是否相同?小红水杯和哪个盆大小相似呢?”,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2)教师展示两个水果盒,一个大,一个小,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使用描述词语句:“这个盒子大,这个盒子小”。

(3)老师出示两个球,一个大的足球,一个小的篮球,帮助学生理解大小概念。

(4)老师给学生出示具有等级大小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大小的辨别能力。

3.讲解评估环节
(1)老师出示物品,让学生用描述方式表达物品的大小。

(2)老师再次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描述方式说出这张图片是由大到小排列还是由小到大排列。

四、教学后记
大小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辨认的概念,学生们需要从生活中开始,在教师指导下,逐渐提高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通过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区分大小的技巧,增强了学生的认知和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课文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课文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课文大还是小一、教学目标1.知道“大、小”两个词的意思。

2.能够根据图片和实物判断大小。

3.能够正确运用“大、小”两个词进行描述和比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大、小”概念,掌握用“大、小”描述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孩子通过视觉判断大小,如何引导孩子用“大、小”描述大小。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大小比较赛》。

2.教学工具: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内容和流程1.导入(1)视频欣赏:“比一比”老师播放视频,让孩子观看“比一比”的视频,同时引导孩子通过视频来了解“大、小”两个词的意思。

(2)故事演讲:“大和小”老师讲述一个关于“大和小”的小故事,并且与孩子一起体验和记忆“大、小”两个词,并且展示“大、小”两个字。

2.学习(1)课文朗读:“大小比较赛”老师朗读课文,并且引导孩子读,让孩子通过课文来认识和感知“大、小”的概念。

(2)实物展示:“大小比较”老师拿出一些实物,并且通过展示实物的大小来引导孩子判断实物的大小,以及引导孩子用“大、小”描述实物的大小。

(3)拉花练习:“大还是小”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大框框和小框框,并且让孩子从从提供的图片中挑选出大物品和小物品,并且将大物品和小物品分别放入对应的框框中。

(4)口算练习:“比一比算一算”老师逐个展示数字卡并读出数字,引导孩子按照数字大小来进行排列和比较。

3.巩固(1)课文检测:“大小比较”老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一些测试题,以测试孩子掌握的程度。

(2)教材配套练习:“大小比较”老师要求孩子在回家后,通过底部配套习题本,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练习,并且在后续课程中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4.结课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且通过疫情和疫情下孩子们的身体起来调试,引导孩子认真、体验和练习所学内容,掌握大小比较的技巧和方法,并且激励孩子在日后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 人教(部编版)授课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汉字中“大”和“小”的意义;2.学会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3.能够熟练运用句型:“大的是……,小的是……”。

授课前的准备•讲台上需要摆放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大型的玩具汽车和小型的卡通人物模型等;•打印学生练习笔记和课文。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拿起玩具汽车和卡通人物模型等物品,提问学生:这个玩具汽车和这个卡通人物模型哪个更大呢?2.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的大小。

第二步:课文导入(5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笔记,让学生打开查看;2.教师介绍本课要学习的汉字:“大”和“小”;3.教师念课文,让学生跟读,并重点标出“大的是……,小的是……”这个句型。

第三步:语文训练(15分钟)1.教师拿起讲台上的物品,分别让学生用句型“大的是……,小的是……”来描写它们的大小;2.学生一般性练习,教师放慢语速,使学生听得懂;3.不同考试水平的学生要求不同:高水平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中等水平学生可以用老师给出的长短杆来进行拟比较,低水平学生可以简单描述物品的大小。

第四步:群体讨论(10分钟)1.教师将讲台上的物品放在课桌上,并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小拟合的草图,让学生一起商量,再用句型“大的是……,小的是……”来描述这些物品;2.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见解,教师积极引导和指导。

第五步:巩固训练(10分钟)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课堂作业;2.分配作业内容:“画出自己最爱的一种水果,再用句型‘大的是……,小的是……’来描述水果的大小”;3.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拓展1.挑战更多物品的大小比较,如两个相似的毛绒玩具、两本大小不一的书等;2.让学生运用句型“大的是……,小的是……”来描述家里不同物品的大小;3.鼓励学生动手做一个大小不一的手工作品,并在作品上标记“大”和“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大小的概念;2.掌握大、小的认识和比较方法;3.能够用语言表述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大、小的认识方法;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能够用语言表述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PPT、课件等;2.教学材料:《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课。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

通过图片、手势、实物比较等让学生看清事物的大小关系,建立学生清晰的大小概念。

2.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学习大小的认识方法。

认识大和小大:比其他同类物品要大很多的。

小:比其他同类物品要小很多的。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加以区分,让学生能够辨别大小。

3. 知识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大小的认识,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理解掌握。

物品分大小指定一个物品,让学生们来辨认大小,然后在班内物品中选择一个比他更大或更小的物品。

认识句子的长短让学生正视黑板上的句子,然后对比一下句子的长度。

4. 课后练习•布置大小相关的练习题,提醒学生复习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大小概念,能够通过图片、实物、语言等方式来表述。

并且在教学中,我们也加入了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

在教学后期,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展课程,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大小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复习课程时,也要多加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形容词“大”“小”的用法及反义词“小”“大”的搭配。

2.学生能够辨认大小和高矮,准确描述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3.学生能够感知事物的大小和高矮,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形容词“大”“小”的用法及反义词“小”“大”的搭配。

2.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2.如何感知事物的大小和高矮。

教学方法1.以游戏为主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课文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辅助教学。

3.实际操作中感受大小和高矮,并举例说明。

教学内容前期准备1.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分别画出两个不同大小和高矮的物体。

2.老师会抽取其中的几组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不同的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游戏环节游戏一:“大小找不同”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图案,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

2.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大小的概念,并学会准确描述大小的差别。

游戏二:“高矮比一比”1.老师会在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依据身高和位置来比较高低差别。

2.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高矮的概念,并学会准确描述高低的差别。

正式课程课文学习:“大还是小”1.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大还是小”并辅以图片展示。

2.让学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实际操作:“感受大小和高矮”1.让学生离开校园游玩,观察周围物品的大小和高矮差别,并在操作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2.对于一些难以观察和比较的物品,老师还会给出合适的道具辅助教学。

结束环节1.学生用一句话描述今天课程的内容。

2.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节课我最喜欢哪个节目?为什么?”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2.身体教育课的内容需与语文课程内容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感知力。

3.允许学生在教学环节中提出疑问,并加以解答。

4.鼓励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

3.能够用简单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大小。

二、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大小的喜好。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大小。

2.引导学生对大小进行比较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大小对比图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进行一些与大小有关的游戏或活动,引起学生对大小的兴趣。

2.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有大小差异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差异。

3. 学习课文让学生依次读课文《大还是小》,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大和小的事物,鼓励他们用简单语言表达。

6. 操练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重新述说课文内容,加深对大小的理解。

7. 拓展展示一些有趣的大小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8. 总结根据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大和小的区别,强化学习。

六、课堂延伸组织学生到操场或实验室进行大小对比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七、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大或小的事物,用图片或文字描述并展示给全班。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学生表达上需要更多引导和练习。

可以在训练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大小的过程中多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立人、点横头、竖心旁3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书写指导过程中,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引导学生观察好字形,写好生字。

在写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朗读指导中,突出以读促学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启发质疑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大。

2.你们知道与它相反意思的字是什么吗?小。

3.质疑:你认为现在的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
4.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这一课。

5.课题质疑。

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激趣引入,让学生围绕课题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师范读课文。

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生自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问一问。

(2)同桌做你指我读的游戏。

3.认读生字词语。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

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

(2)生字。

课件出示: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

同桌互读,个人读。

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学习“自、己、衣”三个字。

指导:师示范笔画书写,指名学生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和笔画数。

(2)学生练写。

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

学生互评再写字。

【设计意图】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如自己练读课文,互检认字、当小老师讲字、自主识字写字、你发现了什么、互评生字等活动。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生字学完了,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6个自然段)
2.我们请6位同学来读一读,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3.听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我”到底是大还是小?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2.出示自学提示。

围绕“‘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我’到底是大还是小?”这两个问题,仔细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

(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直线画出来。

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曲线画出来。

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3.汇报交流,相机引导。

(1)“我”觉得自己“很大”。

①“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
③指名读一读1、2自然段,大家自己读读这两段。

④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
⑤让我们拿好书,一起齐读一、二自然段。

(2)“我”觉得自己“很小”。

①“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
②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③谁能读读3、4自然段?大家自己读读这两段。

④拿好书,男生读第三段,女生读四段。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

同时,有感情的朗读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我”到底是大还是小?学生读第5、6自然段。

5.“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启发表达:
“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因为________;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_______。

6.我们觉得自己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很小。

这是一种正常的想法。

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但在我们的力量和范围内还是会有些事情能做到,有些事情做不到。

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就要尽量去做好。

拿好书,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意。

(五)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做一做,让我们大家看到长大的你。

3.最后,让我们在歌曲《快快长大》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播放歌曲《快快长大》)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