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集电极调幅电路01

合集下载

调幅原理

调幅原理

调幅原理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使载波的振幅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便可得到调幅波。

这一过程中,载波、调制波和已调波的波形如图Z0901(补图)所示。

由图可见,连接已调波幅值各点所形成的包络线,反映了调制波的特点。

显然,已调波已经不是纯粹的正弦波了,这表明已调波的获得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只有通过非线性元件才能实现。

图Z0902是调幅的原理电路,它由非线性器件二极管和谐振频率为ω0的LC并联谐振回路组成。

uC 为载波电压,um为调制电压。

由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近似地用一个n次多项式来表示,即:io =a0+a1u+a2u2+a3u3+…,系数a0、a1、a2、a3等的大小和符号取决于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特点。

而该多项式的项数取决于信号u的大小和对分析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信号愈大或者所要求的精确度愈高,所取的项数就应愈多。

通常,取前三项就足以反映出二极管的非线形特点,即:io = u+a1u +a2u2 (式中iO即iD)GS0901 若:uC = Ucmcosω0tum = UmmcosΩt则作用于电路的总电压u(即ua)为:u = uC + um= Ucmcosω0t + UmmcosΩt代入式GS0901可得:io = a0+a1(Ucmcosω0t+ UmmcosΩt)+a2(Ucmcosω0t+UmmcosΩt)2 GS0902将GS0902式展开,可得:显然,当ω0 >>Ω 时,只有ω0 及ω0±Ω这三种频率的信号才能在固有频率为ω0的LC并联谐振回路上产生较大的压降,于是LC回路两端的电压为:式中Z0表示谐振回路的谐振阻抗。

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不难将式GS0904变换为:式GS0905就是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它表明已调波的振幅为,是按调制波的特点而变化的,已调波的重复频率等于载波频率ω0,ma称为调幅系数,又叫调幅度。

由式GS0907可知,它与调制电压的幅度成正比,是一个反映调幅程度的量。

集电极调幅

集电极调幅

辽宁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辽宁工业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教师职称:讲师起止时间:2012.06.29—2012.07.08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通信教研室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子091班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设计内容:1.用EWB仿真,能够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2.针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并计算输出功率。

3.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4.采用单调谐做为负载5.采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设计参数:输入信号频率15000HZ,电压500mV左右,输入直流电源电压12V采用单调谐做为负载,采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设计要求:1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

必须仔细分析课题要求、性能、指标及应用环境等,广开思路,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2 .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

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成本的高低及制作的难易等方面作综合比较,并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

3 .设计各单元电路。

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

4.组成系统。

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成绩(20%):答辩成绩(30%):论文成绩(50%):总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摘要调幅是使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变化而变化。

也就是说,通过用调制信号来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大小,使得调制信号的信息包含入高频信号之中,通过天线把高频信号发射出去,然后就把调制信号也传播出去了。

这时候在接收端可以把调制信号解调出来,也就是把高频信号的幅度解读出来就可以得到调制信号了。

调幅主要由非线性器件和选择性电路构成。

非线性器件实现频率变换,产生边带和谐波分量;选择性电路用来选出所需的频率分量并滤掉其他成分,如高次谐波等。

集电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它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调制信号,从而实现调幅的功能。

在这种电路中,集电极是一个重要的元件,它起到了放大和调制信号的作用。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将音频信号放大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将其与高频信号进行调制,最终输出调制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集电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放大信号,还可以对信号进行调制。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晶体管的参数、电容和电感的选择等。

其中,晶体管的参数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放大和调制效果。

在选择晶体管时,需要考虑其放大系数、截止频率和噪声系数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性能达到最佳。

电容和电感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电容可以用来滤除杂波和噪声,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而电感则可以用来调节电路的频率响应,从而实现更好的调制效果。

在选择电容和电感时,需要考虑其阻抗、容值和品质因数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性能达到最佳。

集电极调幅电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路,它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调制信号,从而实现调幅的功能。

在设计这种电路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晶体管的参数、电容和电感的选择等。

只有在这些因素都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性能优良的集电极调幅电
路。

最简单调幅电路原理图解

最简单调幅电路原理图解

最简单调幅电路原理图解调幅电路是把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同时加在一个非线性元件上(例如晶体二极管或三极管)经非线性变换成新的频率分量,再利用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频率成分。

调幅电路分为二极管调幅电路和晶体管基极调幅、发射极调幅及集电极调幅电路等。

通常,多采用三极管调幅电路,被调放大器如果使用小功率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称为低电平调幅;反之,如果使用大功率大信号调谐放大器,称为高电平调幅。

在实际中,多采用高电平调幅,对它的要求是:(1)要求调制特性(调制电压与输出幅度的关系特性)的线性良好;(2)集电极效率高;(3)要求低放级电路简单。

1、基极调幅电路图1是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载波信号经过高频变压器T1加到BG的基极上,低频调制信号通过一个电感线圈L与高频载波串联,C2为高频旁路电容器,C1为低频旁路电容器,R1与R2为偏置的分压器,由于晶体管的ic=f(ube)关系曲线的非线性作用,集电极电流ic含有各种谐波分量,通过集电极调谐回路把其中调幅波选取出来,基极调幅电路的优点是要求低频调制信号功率小,因而低频放大器比较简单。

其缺点是工作于欠压状态,集电极效率较低,不能充分利用直流电源的能量。

2、发射极调幅电路图2是发射极调幅电路,其原理与基极调幅类似,因为加到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1伏左右,而集电极电源电压有十几伏至几十伏,调制电压对集电极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射极调幅与基极调幅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相似。

3、集电极调幅电路图3是集电极调幅电路,低频调制信号从集电极引入,由于它工作于过压状态下,故效率较高但调制特性的非线性失真较严重,为了改善调制特性,可在电路中引入非线性补尝措施,使输入端激励电压随集电极电源电压而变化,例如当集电极电源电压降低时,激励电压幅度随之减小,不会进入强压状态;反之,当集电极电源电压提高时,它又随之增加,不会进入欠压区,因此,调幅器始终工作在弱过压或临界状态,既可以改善调制特性,又可以有较高的效率,实现这一措施的电路称为双重集电极调幅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5-2

高频电子线路5-2

Vbb = VbT (1 + ma cos Ωt ) Ic1m = Ic1T (1 + ma cos Ωt )
调制信号一个周期内: 调制信号一个周期内:
(1) 平均输入功率: 平均输入功率: 输入功率
Ic 0 = Ic 0T (1 + ma cos Ωt )
1 +π P= av = ∫ − π V c c I c 0 d ( Ω t ) = V cT I c 0T = P= T 2π (2) 调制一个周期内的平均输出功率: 调制一个周期内的平均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
uΩ
乘法 器
uDSB
上边带滤波器
u SSBU
uSSBL
∴ 上边带信号
uc
下边带滤波器
∴ 下边带信号
1 uSSBU ( t ) = kU ΩU c cos(ω c + Ω )t 2 = U cos(ω c + Ω )t
DSB信号 信号 ω
max
上边频带信号
ωc-
ωc+
max
1 uSSBL ( t ) = kU ΩU c cos(ω c − Ω )t 2 = U cos(ω c − Ω )t
P=max = Vcc max Ic0max = VcT (1 + ma )Ic0T (1 + ma ) = P=T (1 + ma )2
1 2 1 2 Pmax = Ic1maxRp = Ic1T (1+ ma )2 Rp = P (1+ ma )2 oT (2) 高频输出功率: o 高频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 2 2
下边频带信号
ωc+
ω
max
ω ωcmax

高电平调幅电路.

高电平调幅电路.
1. 集电极调幅电路 图9-17是集电极调幅的原理电路。低频调制信号u(t) 与丙类放大器的直流电源vcT 相串联,因此放大器的有效 极电极电源电压VCC等于两电压之和,随调制信号变化。 图中的电容器C’是高频旁路电容,它的作用是短路高频电 流,而对调制信号相当于开路。
图9-20
检波器输入输出波形
从信号的频谱来看,检波电路的功能是将已调波的边频或 边带信号频谱般移到原调制信号的频谱处。如图9-20 (b),输入信号频谱为c, c ,而通过检波电路后输 出信号的频率为。这样的频谱搬移过程正好与振幅调 制的频谱搬移过程相反。
9.4.2 检波电路的分类 根据输入调制信号的不同特点,检波电路可分为 两大类: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 包络检波是指检波器的输出电压直接反映输入高 频调幅波包络变化规律的一种检波方式。根据调 幅波的波形特点,显然只适合于普通调幅波的解 调。 同步检波主要应用于双边带调幅波和单边带调幅 波的检波。因为双边带调幅波和单边带调幅波的 频谱中缺少一个载波频率分量,不能用包络检波 器解调,必须用在检波器输入端加一个本地载波 信号的同步检波器实现解调。
3.集电极平均损耗功率等于载波点的损耗功率的 倍。应根据这一平均损耗功率来选择晶体 管,以使 。
4.在调制过程中,效率不变,这样可保证集电极调 幅电路处于高效率下工作。
5.因为调制信号源 u(t)需要提供输入功率,故调制 信号源u(t) 一定要是功率源。大功率集电极调幅 就需要大功率的调制信号源,这是集电极调幅的 主要缺点。
(三)非线性失真系数Kf 非线性失真的大小,一般用非线性失真系数Kf 表 示。当输入为单频调制的调幅波时, Kf定义为 (9-46) 式中 U , U2 , U3 …分别为输出电压中调制信 号基波和各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 (四)高频滤波系数F 高频滤波系数定义为,输入高频电压的振幅Uim 与 输出高频电压的振幅Uom 的比值,即 (9-47)

高频功放基极调幅工作原理

高频功放基极调幅工作原理

高频功放基极调幅工作原理
高频功放基极调幅工作原理:
基极调幅是一种调制技术,用于在高频功放器件中实现信号的调幅。

在高频功放中,调幅是通过在功放晶体管的基极上叠加调制信号来实现的。

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调幅工作原理的第一步是提供一个调制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是音频、视频或其他模拟信号,它会对应产生一个特定的调幅信号。

2. 调幅信号:调制信号经过一个调幅电路,产生一个对应的调幅信号。

调幅信号通常是原始信号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

3. 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是功放器件中产生的一个高频电流信号。

它通常通过一个高频信号源或振荡器产生,并且这个信号具有较高的频率。

4. 功放晶体管:接下来,调幅信号和高频信号被连接到功放晶体管的基极上。

在这个过程中,调幅信号会对高频信号进行调制,从而改变功放晶体管的电流。

5. 电流放大:功放晶体管会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来调整电流放大系数。

放大的电流会传输到输出负载上,从而输出一个被调幅的信号。

通过这种基极调幅的工作原理,高频功放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进行调幅,从而在输出上产生与调制信号一致的调幅信号。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音频放大器等领域。

最简单调幅电路原理图解

最简单调幅电路原理图解

最简单调幅电路原理图解调幅电路是把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同时加在一个非线性元件上(例如晶体二极管或三极管)经非线性变换成新的频率分量,再利用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频率成分。

调幅电路分为二极管调幅电路和晶体管基极调幅、发射极调幅及集电极调幅电路等。

通常,多采用三极管调幅电路,被调放大器如果使用小功率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称为低电平调幅;反之,如果使用大功率大信号调谐放大器,称为高电平调幅。

在实际中,多采用高电平调幅,对它的要求是:(1)要求调制特性(调制电压与输出幅度的关系特性)的线性良好;(2)集电极效率高;(3)要求低放级电路简单。

1、基极调幅电路图1是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载波信号经过高频变压器T1加到BG的基极上,低频调制信号通过一个电感线圈L与高频载波串联,C2为高频旁路电容器,C1为低频旁路电容器,R1与R2为偏置的分压器,由于晶体管的ic=f(ube)关系曲线的非线性作用,集电极电流ic含有各种谐波分量,通过集电极调谐回路把其中调幅波选取出来,基极调幅电路的优点是要求低频调制信号功率小,因而低频放大器比较简单。

其缺点是工作于欠压状态,集电极效率较低,不能充分利用直流电源的能量。

2、发射极调幅电路图2是发射极调幅电路,其原理与基极调幅类似,因为加到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1伏左右,而集电极电源电压有十几伏至几十伏,调制电压对集电极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射极调幅与基极调幅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相似。

3、集电极调幅电路图3是集电极调幅电路,低频调制信号从集电极引入,由于它工作于过压状态下,故效率较高但调制特性的非线性失真较严重,为了改善调制特性,可在电路中引入非线性补尝措施,使输入端激励电压随集电极电源电压而变化,例如当集电极电源电压降低时,激励电压幅度随之减小,不会进入强压状态;反之,当集电极电源电压提高时,它又随之增加,不会进入欠压区,因此,调幅器始终工作在弱过压或临界状态,既可以改善调制特性,又可以有较高的效率,实现这一措施的电路称为双重集电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实验实验报告

集电极调幅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集电极调幅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集电极调幅电路的组成和特性;3. 学习使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信号测量和分析;4. 通过实验验证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工作性能。

二、实验原理集电极调幅是一种高频调制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从而改变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实现信号的调制。

在集电极调幅电路中,晶体管处于丙类工作状态,其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晶体管实验板;2. 晶体管(如2SC1815);3. 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交流电源;6. 负载电阻;7. 连接线。

四、实验步骤1. 搭建集电极调幅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 将晶体管固定在实验板上,确保管脚正确连接。

3.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晶体管的基极,输入端连接到示波器,用于观察输入信号波形。

4. 将示波器的地线连接到实验板的地线。

5. 打开交流电源,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使其在晶体管的截止和饱和之间变化。

6. 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入信号波形,分析输入信号的变化对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影响。

7.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观察不同频率下集电极调幅电路的性能。

8. 改变负载电阻的阻值,观察负载电阻对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影响。

9.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输入信号波形、输出信号波形、调制系数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输入信号波形: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输入信号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与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一致。

2. 输出信号波形: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输出信号波形为调幅波,其幅度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3. 调制系数:通过计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峰值比,得出调制系数M。

4. 频率影响: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观察到在不同频率下,集电极调幅电路的性能基本稳定。

5. 负载电阻影响:改变负载电阻的阻值,观察到负载电阻对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影响较小。

六、实验结论1. 集电极调幅电路能够将输入的低频调制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上,实现信号的调制。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集电极调幅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集电极调幅电路

目录一.背景介绍 0二.选题概述 (2)1集电极振幅调幅器的工作原理 (2)2集电极电路脉冲的变化情况 (2)3集电极调幅波形图 (3)4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 (4)三.设计要求与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思路.. (5)1调幅波的数学表示式推导 (5)2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 (5)五.设计采用硬件及软件环境概述 (6)1仿真软件MULTISIM14概述 (6)1.1仿真软件概述 (6)1.2界面预览 (6)1.3元器件库的说明 (7)1.4注意事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7)2元器件说明 (7)六.设计过程及设计电路 (8)1集电极振幅调制设计电路 (8)2集电极振幅调制仿真电路 (9)3调制信号波形和集电极调幅输出波形的比较和分析 (9)4电路的改进 (10)4.1此电路的优缺点 (10)4.2改进方案 (10)七.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八.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参考文献.. (12)一.背景介绍调制器与解调器是通信设备中的重要部件。

所谓的调制,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某个参数的过程。

调制信号是由原始消息(如声音、数据、图像等)转变成的低频或视频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数字的,通常用uΩ或f(t)表示。

未受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载波,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是非正弦波;但必须是周期性信号,用符号u c和i c表示。

受调制后的振荡波称为已调波,它具有调制信号的特征。

振幅调制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振幅,使之按信号的变化规律,严格的讲是使高频振荡的振幅与调制信号呈线性关系,其他参数(频率和相位)不变。

调幅电路

调幅电路

调幅电路任何一种非线性器件都可以用来产生调幅彼。

晶体管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只要让其工作在非线性(甲乙类,乙类或丙类)状态下,即可用它构成调幅电路。

一般总是把高频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分别加在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晶体管的某个电极上,利用晶体管的发射结进行频率变换,并通过选频放大,从而达到调幅的目的。

根据信号所加的电极不同,可分为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和发射极调幅等多种调幅电路。

它们的调幅原理基本相同。

这里只介绍基极调幅电路。

基极调幅电路如图Z0906 所示,图中C b1,C b2分别对载波和调制信号旁路以形成通路,C3对载波和调制信号均能旁路。

R b1、Rb2为偏置电路,使晶体管发射结处于临界导通,从而使放大器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T r1是高频变压器,T r2是低频变压器,它们分别使高频载波信号和低频调制信号耦合到晶体管基极上。

由图可见,载波电压、直流偏压和调制信号电压在基极电路中是串联的。

故:如把U BE+ u m看成是放大器晶体管的总偏压时,显然,这个偏压将随调制信号变化而变化。

如图Z0907所示。

这正是基极调幅电路与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区别点。

这样,当加上等幅的高频载波后,由于基极偏压的变化,在集电极回路中将出现幅度随u m而变化的一系列高频电流脉冲,如图所示。

这种高频电流包含着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又由于集电极电路中的LC回路谐振在ω0上,所以只有ω0,和ω0±Ω三个频率成份在回路上有较大的压降,而其他成份都将滤去,因此,在回路两端便得到调幅电压ua,如图所示。

图Z0908是一个典型的基极调幅、小型近离发射机电路图。

其中T1、C1、L1等组成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用以产生频率f0为1MHz的载波。

T2组成甲乙类的基极调幅电路。

作为调制信号的音频信号um,由电容C8耦合到T2的基极与L2耦合来的高频信号叠加。

天线与线圈L4连接,长度由实验决定。

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与仿真

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与仿真

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与仿真1. 介绍在通信领域中,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AM)是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

调幅允许在一个载波信号上通过改变幅度来传输信息。

为了实现调幅,需要设计和搭建集电极调幅电路。

2. 集电极调幅电路原理集电极调幅电路是一种用于调幅的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集电极电流来改变输出信号的振幅。

3. 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步骤3.1 电路图设计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调幅电路的要求设计电路图。

电路图中应包含调制信号发生器、放大器和电源等关键组件。

3.2 选择元器件根据电路图,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元器件。

具体的元器件包括晶体二极管、电容、电阻以及放大器等。

3.3 封装布局设计选好元器件后,需要进行封装布局设计。

合理的封装布局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连接电路在完成电路图、元器件选择和封装布局设计后,需要将元器件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

确保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5 模拟仿真根据已连接的电路,进行模拟仿真。

模拟仿真可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

4.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性能参数集电极调幅电路的性能参数是评估电路性能的关键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参数:4.1 幅度调制度幅度调制度反映了调幅信号的最大幅度与基准载波信号幅度之比。

4.2 调制度非线性度调制度非线性度衡量了调制度随调制信号变化的线性度。

4.3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衡量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指标。

4.4 失真度失真度是衡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程度的指标。

5.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集电极调幅电路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5.1 元器件选型优化选择性能更好的元器件,如低失真二极管和高品质电容等,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5.2 电路布局优化进行合理的电路布局设计,例如降低干扰、减少回线长度等,可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传输质量。

5.3 反馈控制优化通过引入反馈控制机制,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集电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电路集电极调幅电路(Collector Modulation Circuit)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调制电路,用于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中。

集电极调幅电路由基极电阻、电位器、LC震荡电路、集电极电容器、励磁电容器、负载电阻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基极电阻的大小,使变化的直流偏置电压传递到集电极上,从而形成调制。

整个集电极调幅电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

高频部分包括谐振电路和激励电路,而低频部分包括调制电路和滤波电路。

其中,谐振电路是产生高频信号的关键部分,通过将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LC电路,使载波振荡产生,并且保证载波频率的稳定。

激励电路则是为了激励谐振电路振荡,一般采用谐振电路共振的方式来激励。

调制电路用于将低频信号与高频信号进行混合,通过改变基极电阻的大小,将低频信号的变化传递到集电极电容上,从而进行调制。

滤波电路则是为了将混合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去掉非理想调制产生的杂波和高频分量等。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优点是其简单、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和输出功率大。

在广播、通讯、音频设备和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广播领域中,集电极调幅电路被用于将音频信号调制到天线的射频信号中,实现广播节目的传播。

在通讯领域中,集电极调幅电路可以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中,然后通过天线进行传输。

在医疗领域中,集电极调幅电路可以用于心电图和脑电图等生物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缺点是其调制指数(Modulation Index)难以控制,当调制指数过大时,会产生失真和畸变。

此外,由于该电路的谐振频率受到环境和元器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谐振频率的抑制和抗干扰能力较弱。

总之,集电极调幅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高频调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鉴于其优点和缺点,设计集电极调幅电路时,应当注重电路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采用适当的抑制和滤波方法,以避免失真和干扰。

高频集电极调幅电路01

高频集电极调幅电路01

目录前言 (1)1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2)1.1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2)1.2 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变化情况 (3)1.3集电极调幅波形图 (3)1.4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 (4)2集电极振幅调制器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集电极振幅调制器电路的仿真.. (6)4 总结 (12)前言集电极调幅是利用低频调制电压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集电极电压的变化,使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

实际上,它是一个集电极电源受调制信号控制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属高电平调幅。

调幅管处于丙类工作状态。

要完成无线电通信,首先必须产生高频率的载波电流,然后设法将电报、电话等信号“加到”载波上去。

将声音电流加在高频电流上,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一个载波电流有三个参数可以改变,即振幅、频率和相位,本次设计要求采用调幅方式。

集电极调幅,就是用调幅信号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

集电极调幅的特点要求调制电压提供较大的驱动功率,m较大时,调幅波非线性失真。

通过非线性器件实现频率变换,产生边带和谐波分量;选择性电路用来选出所需的频率分量并滤掉其他成分,如高次谐波等。

常用的非线性器件有晶体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

选择性电路大多用谐振回路或带通滤波器。

按照电平的高低,调幅器可分为高电平调幅和低电平调幅。

大功率广播或通信发射机多采用高电平调幅器。

这种调幅器输出功率大,效率高。

载波电话机和各种电子仪器多采用低电平调幅器。

它们对输出功率和效率要求不高,可以选用调幅特性较好的电路。

本课设其理论意义十分广泛且重要,涉及方面广,而且对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是一次全面的复习。

同时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与实践中。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课程设计内容1.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通信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题题目1)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3)晶体三极管混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4)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二、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课题题目: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学号除以4所得的余数加一选择相应题号的课题。

换题者不记成绩。

要求:掌握集电极调幅电路、晶体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晶体三极管混频器与变容二极管调频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掌握应用OrCAD/P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①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OrCAD仿真分析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仿真方法。

③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

④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四、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内容:1.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2.选定方案的论证及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

3.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元器件选择,电路图。

4.整机电路仿真结果(包括偏置点分析、DC扫描、瞬态分析和AC扫描)。

5.列出元件﹑器件明细表。

6.对设计成果作出评价,说明本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目的 (1)要求 (1)二、设计方案和基本原理 (1)设计方案 (1)基本原理 (2)三、设计电路 (4)四、电路仿真 (4)五、元器件明细表 (6)六、总结 (6)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通信电子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

12 实验八 集电极调幅实验

12   实验八 集电极调幅实验

实验八 集电极调幅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晶体三极管进行集电极调幅的原理和方法。

2. 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 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丙类功放工作状态与集电级调幅的关系。

2. 观察调幅波,观察改变调幅度输出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三、实验原理与实验电路1.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集电极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

它的基本电路如图10-1所示。

由图可知,低频调制信号t V ΩΩcos 与直流电源V CC 相串联,因此放大器的有效集电极电源电压等于上述两个电压之和,它随调制信号波形而变化。

因此,集电极的回路输出高频电压振幅将随调制信号的波形而变化。

于是得到调幅波输出。

图10-2(a )为I c1m 、I CO 随V CC 而变化的曲线。

由于CO CC D I V P =,2121021m c P m c I R I P ∝=,0P P P D C -=,因而可以从已知的I CO ,I c1m 得出P D 、P 0、P C 随V CC 变化的曲线,如图10-2(b)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在欠压区,V CC 对I c1m 与P 0的影响很小。

但集电极调幅作用时通过改变V CC 来改变I c1m 与P 0才能实现的。

因此,在欠压区不能获得有效的调幅作用,必须工作在过压区,才能产生有效的调幅作用。

OVccVcc(a)(b)图10-2 Vcc对工作状态的影响集电极调幅的集电极效率高,晶体管获得充分的应用,这是它的主要优点。

其缺点是已调波的边频带功率P (ω0±Ω)由调制信号供给,因而需要大功率的调制信号源。

2. 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图如图10-3所示(见P.55)V bm 0cos ωΩΩ图10-1 集电极调幅的基本过程Q 3和T 6、C 13组成甲类功放,高频信号从J 3输入;Q 4、T 4、C 15组成丙类高频功放,由R 16、R 17提供基极负偏压,调整R 16可改变,丙类功放的电压增益,R 18~R 21为丙放的负载。

高频功率放大器及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与制作

高频功率放大器及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与制作

姓名:田元江、郑云雷班级:信息0904
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及集电极调幅电路设计与制作
设计方案:本设计由集电极调幅电路和高频功率放大器两部分组成。

1、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工作原理
集电极调幅电路是利用低频调制电压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集电极电压的变化,使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

实际上,它是一个集电极电源受调制信号控制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属高电平调幅,调幅管处于丙类工作状态。

其基本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集电极调幅原理电路
2、高频功率放大器
利用宽带变压器作耦合回路的功放称为宽带功放。

常用宽带变压器有用高频磁芯绕制的高频变压器和传输线变压器。

宽带功放不需要调谐回路,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线性放大,但效率很低,一般只有 20%左右,一般作为发射机的中间级,以提供较大的激励功率。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放称为谐振功放。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 c 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等功放。

电流导通角θ c 越小放大器的效率越高。

如丙类功放的θ c 小于 90
丙类功放通常作为发射机的末级,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功率。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图如图 1-2 所示。

图1.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原理
名称数量
2
晶体管3DG12
变压器 4
电容若干
电感若干
电阻若干
12V电源 1
直流稳压电源若干。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功率计算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功率计算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功率计算1.未调制时集电极的信号00cos cm v V t ω=,其有效值为0V 调制时集电极的信号00()(1cos )cos cm am a v v t V m t t ω==+Ω2.集电极的信号既加在负载(LC 并联谐振回路)上,也加在集电极的ce 间, 假设负载和集电极所呈现的阻抗在调制与未调制时一样,则负载消耗的功率o P 及集电极的耗散功率c P 只与所加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调制时的功率是未调制时的2112a m +倍。

221(1)21(1)2oav a oT cav a cT P m P P m P =+=+ 3.输入功率(发出功率)由两部分组成,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和调制信号的供给功率 (将基极回路的电源BB V 和信号0cos bm V t ω的供给功率忽略,因为其电压与集电极回路的两电压相比,很小,基极电流也小),av T P P P ==Ω=+(未调制时,0P Ω=)吸收功率由两部分组成,集电极的耗散功率和负载上的消耗功率(输出功率), 整个电路功率守恒,av cav oav P P P ==+。

(未调制时,T cT oT P P P ==+,由此可以得到212a T P m P Ω==,21(1)2av a T P m P ===+)。

4. 由于各功率调制与未调制时的变化比例相同,所以效率不变,o oT oav T avP P P P P P η======。

5.这里的P Ω即为课本上的c P Ω习题8.5的解释调频信号的参数:00,,,,f V k V ωΩΩ,调相信号的参数:00,,,,p V k V ωΩΩ,最大频移即频偏不是最原始的参数,它会随着上述某些参数的改变而改变的。

“若调制频率变为2KHz ,所有其它参数不变”,这里的其它参数不包含f ∆,是指其它4个参数00,,,f V k V ωΩ,00,,,p V k V ωΩ。

集电极调幅电路是利用调制信号去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压

集电极调幅电路是利用调制信号去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压

集电极调幅电路是利用调制信号去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压。

当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丙类状态时,当基极直流电压的负偏置bb V -,基极输入交流电压的幅度bm V 不变,谐振回路的谐振阻抗p R 都保持不变时,只改变集电极电压的幅度,此时集电极回路中输出的高频电流的直流分量,基波分量和谐振回路两端的输出电压与集电极电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1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调制特性低频调制信号()V t Ω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直流电压cc V 相串联,因此放大器的有效集电极电压为两个电压之和,当调制信号变化时,集电极有效电压以Q 点(没有加入调制信号,静态时集电极的直流电压)为中心,随调制信号电压幅度上下变化。

从 图1中可以看出,当丙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时,集电极高频电流中的输入基波分量1cm I 与集电极的有效电压呈正比,因此集电极的输出电压也以Q 点(没有加入调制信号,静态时集电极的输出电压)为中心,随调制信号电压幅度上下变化。

所以集电极输出高频电压振幅随调制信号电压幅度变化而变化,在集电极负载L R 上得到调幅波输出。

图中的电容c C 为高频旁路电容,对于高频信号其阻抗很低,相当于短路。

从而避免高频信号流经低频信号源()V t Ω与直流电源电压。

而对于低频信号其阻抗非常高,相当与开路,避免低频调制信号对地旁路。

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调制特中可以看出,。

当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丙类状态时,当基极直流电压的负偏置bb V -,基极输入交流电压的幅度bm V 不变,谐振回路的谐振阻抗p R都保持不变时,图2 集电极调幅电路基极输入交流电压的幅度bm V 不变,谐振回路的谐振阻抗p R 都保持不变时,在欠压区集电极电流中的基波分量1cm I 基本保持不变,而在过压区集电极电流中的基波分量1cm I 与集电极的有效电压几乎成线性比例关系。

因此集电极调幅时,必须选择丙类功率放大器工作于过压区。

假设输入调制信号为:()cos()V t V t ΩΩ=Ω,输入基极激励信号为:00()cos()bm V t V t ω=输出调幅波为()cos()am a V t Vcc k V t Ω=+Ω,调幅指数a a cck V m V Ω=,一般情况下取a k 为1。

高频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讲解

高频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讲解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摘要调幅接收机是一种常用的广播通信工具,有多种制作形式。

例如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和点频调幅接收机。

本文主要介绍点频调幅接收机的电路设讣与调试方法.此种调幅接收机主要有五部分组成,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本机振荡,解调和音频放大.输入回路是选择接收信号的部分,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高频放大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同样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解调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本机振荡则是为解调器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最后的音频功放则是将声音信号放大。

本文详细介绍了点频调幅接收机各部分的制作过程和最后在电类软件中的仿真。

关键词:接收机,解调,放大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取 (1)1.1方案一原理框图 (1)1.2方案二原理框图 (2)1.3最终方案的选择 (2)第二章局部电路的设计 (3)2.1接收输入电路 (3)2.2高频放大电路 (3)2.3木机振荡电路 (4)2.4解调电路 (5)2.5低频放大电路 (7)第三章整机电路的设计 (8)第四章电路的仿真 (9)第五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2)附录一元件清单 (13)附录二整机电路图 (14)第一章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取1.1方案一原理框图方案一原理如下图所示:图1.1方案一原理框图天线接收到高频信号经输入回路送至高频放大器,输入回路选择接收机丄作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高频放大电路将输入信号放大后送至混频电路。

本振信号是频率可变的信号源,外差式接收机本振信号的频率fo与接收信号的频率fs之和为固定中频fi,内差式接收机本振信号频率fO与接收信号的频率fs之差为固定中频fio本振输出也送至混频电路,混频输出为含有fs, fO, fO+fs, fO-fs频率成分的信号。

中频放大器放大频率为中频fi的信号,中频放大器输出送至解调电路。

解调器输出为低频信号,低频功放电路将解调的后的低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推动扬声器工作或推动控制器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前言 (1)
1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2)
1.1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2)
1.2 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变化情况 (3)
1.3集电极调幅波形图 (3)
1.4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 (4)
2集电极振幅调制器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集电极振幅调制器电路的仿真.. (6)
4 总结 (12)
前言
集电极调幅是利用低频调制电压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集电极电压的变化,使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

实际上,它是一个集电极电源受调制信号控制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属高电平调幅。

调幅管处于丙类工作状态。

要完成无线电通信,首先必须产生高频率的载波电流,然后设法将电报、电话等信号“加到”载波上去。

将声音电流加在高频电流上,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一个载波电流有三个参数可以改变,即振幅、频率和相位,本次设计要求采用调幅方式。

集电极调幅,就是用调幅信号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

集电极调幅的特点要求调制电压提供较大的驱动功率,m较大时,调幅波非线性失真。

通过非线性器件实现频率变换,产生边带和谐波分量;选择性电路用来选出所需的频率分量并滤掉其他成分,如高次谐波等。

常用的非线性器件有晶体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

选择性电路大多用谐振回路或带通滤波器。

按照电平的高低,调幅器可分为高电平调幅和低电平调幅。

大功率广播或通信发射机多采用高电平调幅器。

这种调幅器输出功率大,效率高。

载波电话机和各种电子仪器多采用低电平调幅器。

它们对输出功率和效率要求不高,可以选用调幅特性较好的电路。

本课设其理论意义十分广泛且重要,涉及方面广,而且对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是一次全面的复习。

同时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与实践中。

1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1.1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集电极调幅是利用低频调制电压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集电极电压的变
化,使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

实际上,它
是一个集电极电源受调制信号控制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属高电平调幅。

调幅管处于丙类
工作状态。

要完成无线电通信,首先必须产生高频率的载波电流,然后设法将电报、电
话等信号“加到”载波上去。

将声音电流加在高频电流上,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一个载波
电流有三个参数可以改变,即振幅、频率和相位。

本次设计要求采用调幅方式。

它的基
本原理是,将要传送的调制信号(这里我们以话音信号为例)从低频率搬移到高频,使
它能通过电离层反射进行传输,在远距离接收端我们用适当的解调装置再把原信号不失
真的恢复出来,就达到了传输话音低频信号的目的。

即载波的频率和相角不变,载波的
振幅按照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高频振幅变化所形成的包络信号就是原信号的波形。

通过载波传输声音信号,一是高频产生电磁波的要求,二则增添了许多频率段可供
人们选择使用,便于滤波。

集电极调幅的基本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集电极调幅原理电路
cos C cm c U V t ω= 为高频载波电压,
cos cm c U V t ωΩ= 为调制信号电压 ,
()cc cc u V U t Ω=+作为等效集电极电源电压。

要求放大器在()t V cc 变化范围内应工作在过压区,以使()cm V t 按()t V cc 规律变化,
使集电极输出回路上产生振幅按调制信号变化的振幅调制电压o AM U U =。

效率高,功率大,但需大调制信号功率。

1.2 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变化情况
调制信号电压)(t v Ω加在集电极电路中,与集电极直流电压V cc 串联,因此,集电极
有效电源电压公式中()t m V t V V V V a CC CC CC C Ω+=+=+=ΩΩcos 1cos 0ωυ,CC V 为
集电极固定电源电压; CC a V V m Ω=为调幅指数。

由式可见,集电极的有效电源电压C V 随调制信号压变化而变化。

由图1-2所示,
图1-2 同集电极电压相对应的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变化情形
图中,由于BB V 与b V 不变,故max B v 为常数,又P R 不变,因此动态特性曲线的斜率也
不变。

若电源电压无变化,则动态线CC V 的值不同,沿其平行移动。

由图可以看出,在欠
压区内,当CC V 由1CC V 变至2CC V (临界)时,集电极电流脉冲的振幅与通角变化很小,因
此分解出的2CC V 、2cm I 、1cm I 的变化也很小,因而回路上的输出电压v c 的变化也很小。


就是说在欠压区内不能产生有效的调幅作用。

1.3集电极调幅波形图
当动态特性曲线进入过压区后CC V 等于3cc V 、4cc V 等,集电极电流脉冲的振幅下降,
出现凹陷,甚至可能使脉冲分裂为两半。

在这种情况下,分解出的1cm I 随集电极电压CC V 的
变化而变化,集电极回路两端的高频电压也随CC V 而变化。

输出高频电压的振幅
1C cm P V I R =⨯,P R 不变,1cm I 随c u 而变化,而CC V 是受u Ω控制的,回路两端输出的高频电
压也随u Ω变化,因而实现了集电极调幅。

其波形如图1-3所示。

图1-3 集电极调幅波形图
1.4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
当没有加入低频调制电压u Ω(即0u Ω=)时,逐步改变集电极直流电压CC V 的大小,
同样可使c i 电流脉冲发生变化,分解出的CO I 或1cm I 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称集电极高频电
流1cm I 随CC V 变化的关系线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

根据分析结果可作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
如图1-4所示。

图1-4 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
静态调制特性曲线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调制过程,因为没有加入调制信号,输出电压中没有边频存在,只有载波频率,不是调幅波。

通常调制信号角频率Ω要比载波角频率
o
ω低得多,因此对载波来说,调制信号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可以认为在载波电压交变的一周内,调制信号电压基本上不变。

这样,静态调制特性曲线仍然能正确反映调制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它来确定已调波包络的非线性失真的大小。

由图1-4可知,为了减小非线性失真,当加上调制信号电压时,保证整个调制过程都工作在过压状态,所以工作Q
应选在调制特性曲线直线段的中央,即
1
2
CCO CC
V V
=处,
CCO
V为临界工作状态时的集电极
直流电压。

否则,工作点Q偏高或偏低,都会使已调波的包络产生失真。

在本实验中会得到证实。

3集电极振幅调制器电路的仿真集电极振幅调制电路
过压、欠压状态波形图
①过压
当Vcc=12V时,回路处于欠压状态
输入载波波形
输入调制信号波形
欠压状态时输出调幅波形②过压
当Vcc=1V时,回路处于过压状态
过压状态时输出调幅波形MA的计算
载波幅度Ucm=730mV,输出调幅波幅度(1+m a)Ucm=1.03V 即m a=0.41
包络检波器电路设计
包络检波器电路
检波波形图
惰性失真
增大R1到10千欧 C1到10mF
负峰切割失真
减小R2到500欧
检波效率的计算
u s=370mV u o=276.02mV 因此,检波效率 = u o/u s=74.6%
4 总结
真知来自于实践,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亲自去做,才能从中真正体验到完整地、严谨地做完一件事是多么的不容易,这其中的好多事情都在预料之外,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就是这个道理吧。

刚刚开始着手做的时候,有点找不着头绪,不知道如何开始,百度了好多相关文件,浏览下载了很多,但总归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思路,只能越看越乱,最终回归到课本,仔细翻阅课本的基础知识,手绘了一份电路图,和宿舍的人共同商量,讨论,修改,并在软件上运行,好多次都失败了,示波器显示的都是一些杂乱波形,最糟糕的是有时因马虎忘了元件接地而运行不了,总之,其中犯了好多幼稚可笑的错误,但当调制信号波形呈现出来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真的是用语言无法比拟的,似乎只有笑声才能诠释。

通过这次的课设,我渐渐开始了解自己的专业,也渐渐喜欢上它,也从这次课设中明白自己有太多的不足,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还是从电脑操作都是有太多欠缺。

我的课设题目是集电极调幅,按照最基本的电路连接,基本实现了集电极的调幅功能,由集电极工作在过压区实现集电极调幅,在发射极采用偏置电路,省去了加入基极直流电压,但从总体上看没有太多创新,是本次课设的最大失败,希望在今后有更多地这样的锻炼机会,到实践中去磨练自己,好好提高自己的真本领,增强自己的硬件设施。

时间会检验我们的承诺,每一次的失败总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总在不经意间长大,的确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我们在一步步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