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工业城市到提高城市竞争力——新中国城建理念的演进1949—2001
城市建设与发展年表
城市建设与发展年表1949年-1959年:坚定基础,奠定发展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城市建设开始全面规划和实施。
1953年:《城市规划法》出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1954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成立,加强了规划和设计的专业化水平。
1959年:首都北京迁建任务启动,标志着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1960年-1979年:规划重心,强化城市基础设施1960年:北京迁建完成,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1965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运动开始,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973年:《城市建设条例》出台,城市建设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规划和建设开始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1980年-1999年: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加快1986年:国家推出城镇化改革试点,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1991年:城市规划法进行修订,加强了城市规划的组织和实施。
1994年:《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条例》颁布,进一步规范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997年:国家发布《城市计划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暂行办法》,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2000年-2010年: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2001年:国家城市总体规划纳入法律法规,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强的法律依据。
2005年:《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加强了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
2008年:国家推出城市更新试点,推动城市功能提升和旧城改造。
2010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2011年-至今:创新驱动,打造智慧城市2011年:国家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推动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2014年:《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出台,加强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管理。
2017年:国家发布《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规划(2017-2035年)》,提出城市环境改善目标。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城市健康规划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成为重要议题。
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
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进步与回顾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进步与回顾1949年至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进步与回顾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更新也经历了从1949年到2019年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建设事业发展成就》读后感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建设事业发展成就》读后感在阅读《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建设事业发展成就》这篇文档后,我深感中国城市建设事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瞩目。
本文列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居住条件改善等方面的重大进展,充分展示了中国城市建设事业发展的壮丽画卷。
首先,中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文中提到了“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在将人民的需求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上的重要性。
同时,文中还提及了众多典范性城市规划项目的实施,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
这些城市规划不仅大胆创新,还注重了人文关怀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中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文中列举了诸多重大工程项目,如高速铁路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水利工程和电力供应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和建设速度之快令人感到震撼,这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此外,中国还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文中提到了大气污染治理、垃圾分类处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措施。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行绿色发展,为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中国城市建设事业对改善居住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政府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大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居住条件。
文中提到了贫困地区农村住房改造工程的成功案例,这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城市住房建设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投资,提高了人民的居住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建设事业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无论是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还是居住条件改善,中国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进展。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一、引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城市规划时代。
1949年至1965年这段时间被视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中国迅速地进行了城市规划的改革和建设。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
二、分析与讨论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新中国的城市规划目标。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规划重点是发展工业和农业,以及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和基础设施问题。
政府实施了土地整理和城市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住房建设,并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和供水系统等。
此外,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问题,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措施。
2.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工厂化运动,这导致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迁移。
城市规划部门紧急调整计划,以适应快速增长的人口规模。
通过增加城市规划人员和建筑师的数量,中国加紧了城市规划工作的进程。
在这一时期,城市规划除了注重住房建设外,还更加注重工业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政府注重城市规划与工业发展的结合,促使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3.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3-1967)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继续推动城市规划的发展。
此时,城市规划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规划和保护政策,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并保护自然资源。
此外,政府还开始注重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了对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
三、结论在1949年至1965年这一时期,中国城市规划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改革的阶段。
中国政府不仅致力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还注重了城市与工业、农村的协调发展。
同时,政府还开始关注城市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成果为今天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个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建国后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城市建设的进步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战争年代和经济困难时期,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十分落后,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都不完善。
城市的规划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度。
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其次是城市规划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规划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城市的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更加人性化。
城市的绿化工作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许多城市都建设了大型的公园和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社会发展的进步除了城市建设的进步,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首先是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都大幅提高,城市的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城市的就业形势也大幅改善,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增加。
其次是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加充足,教育的普及率也大幅提高。
城市的教育质量也有了长足的提高,不少城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为城市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最后是社会福利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城市的医疗服务更加完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都大幅提高,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两个进程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这两个进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推动了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劳动力的转移。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并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工业化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通过工业化,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工业化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工业化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逐渐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60%。
城市化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同时,城市也拥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提供了更高的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拥堵、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解决好人口集聚带来的问题。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进程。
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而城市化提供了人口红利和消费市场。
一方面,工业化提供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需求,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还在改变着中国社会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人口逐渐减少,而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1)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城市建设方针曾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大约四分之一世纪的围绕工业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改革开放前期的弥补市政住宅“欠账”,加快建设第三产业。
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城市建设方针进入了第四个阶段: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经营城市观念。
这四个阶段的背景、经验、教训迥然不同,体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值得我们回味与反思。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战略方针。
对于怎样才能把城市的工作做好?实施什么方针才能使城市起领导作用?决议指出:中心环节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
这一方针统领着建国初期的各项城市工作。
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实际上是共产党改造旧城市的一项浩大工程,人民政权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如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1949年城市刚刚解放,市公安局即将妓院列入特种行业,采取一些必要的限制措施,加强管理。
接着统一领导封闭妓院的工作。
1950年1月31日,市长聂荣臻在《纪念北京解放一周年》的广播讲话中,根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要求。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市的工业基本建设共投资8973万元,增强了国营经济的力量。
[1]在接管民国政府的首府南京市时,共产党的方针定位在把这个为官僚服务的消费城市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生产城市上。
在其他城市,也多采取了类似措施,效果良好。
经过努力,1949年及其后的一二年内,共产党基本解决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大批无业失业人员这一社会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
以上这些做法,不仅没有引起社会恐慌,反而获得人民的谅解、支持和配合。
尽管如此,由于消费与生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建设方针的提法上将消费与生产对立起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是不妥当的。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1. 引言1.1 建国后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建国后,我国在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19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城市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许多中小城市也经历了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功能。
在城市建设中,我国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大力发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和电力等方面,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国后,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城市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城市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规划和建设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整体发展。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支撑城市高效运转和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交通网、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清洁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也是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有效地引导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其影响深远,需要持续关注和投入。
2. 正文2.1 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建国后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建设,城市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城市规划方面,政府部门制定了长期的城市发展规划,包括城市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
这些规划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摘要: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趋势;问题一、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1、城镇化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仅用30年左右时间城镇化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近1% 的增长率。
按照国际城镇化发展规律,城镇化率在30%后开始加速,达到70% 后趋于平缓,我国还有约20 个百分点的差距,按年均不低于1% 的速度,快速城镇化时期还将持续15 ~20 年。
但是,我国如此快的城镇化率,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因素上,包括土地和劳动力的低成本、相当一部分人的低社会保障,以及较低的公共服务能力等。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
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环境资源的瓶颈制约、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提高,这些因素要求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城镇化建设将从空间城镇化模式转向人口城镇化,更加关注提供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通过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等途径提高城市整体消费能力。
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城镇的发展将从注重规模建设向改善城市功能转变,注重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现代服务业水平,提供为工业化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
2、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0 % 一70 % 时, 城镇化将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
未来20 年, 我国城镇化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并将经历高峰发展时期和接近拐点发展时期;估计中国城镇化的拐点在65 % 一75 % 之间;2030 年左右将达到城镇化的拐点;未来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 争取在20 年内完成城市化的历史任务, 以赶上和超过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据估计,世界城市化将于2050 年达到70 % 的水平)。
中国城市建设史—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1978年大地震后的唐山
唐山总体规划
唐山中心区
唐山抗震纪念馆
三、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法制建设 1979年3月国家成立了城市建设总局,即后来的建设部, 同期开始起草《城市规划法》。 1980年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 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1984年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 1990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3) 城市规划法制建设:
1956年国家建委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这 是新中国第一部重要的城市规划立法。同时,还颁布了 《国家基本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二、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的波动阶段(58年——77年)
1、“二五”时期(58年——60年)
(1)“大跃进”运动:
1958年,在中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确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号召跑步 进入共产主义,出现了城市化的短暂高潮。
(1)压缩城市人口,紧缩城市经济:
1961年中共第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压缩城市人口,紧缩城市经济,动员 2000多万人返乡,提高建制镇标准,撤消不够条件的市 镇建制,加强城市设施养护。
城市数量由1961年的208个压缩到1965年的171个,城市 化水平也由19.8%下降到16.8%。
(2)“大跃进”时期的城市规划:
许多大中城市对“一五”期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根据 工业“大跃进”的指标进行修订。城市规模过大、建设 标准过高;人口迅速膨胀,住房和市政公用设施紧张, 同时征用了大量土地。
60年11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草草宣布“三年不搞城 市规划” 。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建国后,中国政府始终把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促
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本文将从建国后的城市建设和社
会发展的历程、成就和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建国初期,中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当时,中国城市的基础
设施水平比较低,城市规划和建设落后,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
展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
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机场、港口等,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加强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建国后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
方面,城市建设可能带来一些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还有
待提高。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市阶层之间的差距较大,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
人口聚集、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现象也有待关注和解决。
中国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城市
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投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城
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和乡村的互补共赢。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探究(1949-1965)1949年至1965年是中国城市规划进步的重要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重建和经济建设阶段,城市规划成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战略。
本文旨在探究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背景、进步进程和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城市面临着广泛的毁坏与贫困。
为了重建城市、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实行了以北京为代表的苏联风格的中央主导的规划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集中规划、大力推行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的进步。
然而,这样的规划模式轻忽了中国传统城市的特点和进步需求,往往导致城市规划与人民生活之间的脱节。
到了1950时期,中国开始意识到城市规划需顾及人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质量。
此时,中国在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实践探究。
大力进步社区建设和居住区规划,为居民营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通过设立社区卫生、文化和教育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同时,中国还在城市规划中重视了生态环保和历史保卫,保卫传统文化和建筑遗址。
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模式大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
1960时期初,中国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在城市规划中,中国重视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推动农业工人向城市转移。
同时,中国还鼓舞国内外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
通过国际沟通,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接触到世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实践,不息吸纳和借鉴国外的阅历。
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规划逐渐转向综合规划,更加重视城市的可持续进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进步可谓在短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标成就。
此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在硬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城市的规划布局、交通网络、公共空间和居住区等方面也有了较好的进步。
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一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在保卫传统城市和文化遗产、应对人口增长和环境问题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之处。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第一部分:关于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一、摆脱城市落后状况:城市建设的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基础设施单薄,城市家庭几乎没有大量的物资,城市周边劳动力充裕但是城市中劳动力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条城市建设方针的诞生,成为新中国城市建设的初步探索。
二、一大、二大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在“一大、二大”的城市规划中,新中国开始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公共设施的工作。
确定大型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建立大型城市绿化区域,规划城市交通运输网络,解决住房和卫生问题。
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经过初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后,迅速进入了城市工业化时期。
为了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城市建设的方针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城市功能分工明显,重点发展产业经济。
四、四化建设时期:城市全面发展在“四化”建设时期,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高峰。
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向全方位和多层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城市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五、新时代的城市建设:城市转型升级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强,深化经济改革,逐步实现城市转型升级。
城市建设已不限于硬件建设,更应该把发展城市作为优化发展机遇、推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强交流合作,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一、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广州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从改革开放前的小渔村到现在中国地形和产业经济增长的重心,广州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经济的转型。
在开放的过程中,广州加大对城市软件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了房价,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通过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广州成功地实现了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城市的嬗变。
二、上海市的城市建设改革开放后,上海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城市。
上海市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文化建设、城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化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建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其中之一便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也逐渐加速。
本文将对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探讨。
一、建国初期的城市化进程在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大部分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地区,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也相对有限。
这主要是由于旧中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经济制度,使得农民无法自由迁徙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此外,战争和内战的连续影响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首先,政府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此外,政府还大力发展工业,建设各类工厂和企业,吸引大量农民工迁往城市。
例如,中国的第一座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沈阳沈阳市的建设开始了。
这些措施为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在建国初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化的推动,因为工业化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大规模的工厂和企业的兴建,城市逐渐成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心,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同时,工业化还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
农民工的涌入给城市带来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此外,工业化还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电力等,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三、城市人口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的城市人口逐渐增长,并且城市规模得到扩大。
政府实行的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和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使得更多的农民能够在城市落户,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这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同时,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扩大。
这些城市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和人才。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进一步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
建国以来我国建筑发展的历程
大学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201 0 ——201 1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史任课教师: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论文题目:建国以来我国建筑发展历程内容摘要: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在传统建筑艺术成就的强大荫庇之下,经过与新的生活的融合,必将取得无愧于祖先无愧于时代的更大辉煌。
关键词:现代建筑自发延续民族形式建筑技术建筑理论建筑创作建筑探索中国特色建筑建国以来我国建筑发展的历程一、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0年代前期1、拉开沉重的建设序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府在极为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中,拉开了沉重的建设序幕。
内战余波和抗美援朝,需要浩大的军费开支,致使各地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基于解决迫切的民生问题,只能进行一些急需的小规模的修复和建设。
面对国际和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党和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果断措施,且用政治运动的方式加以贯彻,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相互结合、齐头开展,进行所谓“三套锣鼓一齐敲”。
各项政治运动紧锣密鼓的展开着,巩固新生的政权。
1951年冬,在开展三大运动的同时,又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1952年初的“五反”斗争暴露了建筑业的大量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1952年8月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
1951年11月,筹备开展一个“仇视蔑视鄙视”美帝国主义的运动,促使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在建筑界,此运动指向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师。
1952年,教育部进行了院系调整。
在进行政治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不忘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领导者人民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短短三年内,医治了战争创伤,把国民经济的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各项工农业生产达到和超过了战前的最高指标。
同时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取得了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包括:恢复工业生产,恢复和建设铁路工程等。
2、确立基本建设体制在接管城市的同时,政府开始了各项改组和组建机构的工作。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建国后的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部分重要篇章。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的增强等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建国后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一、城市建设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许多城市在解放前残破不堪,基础设施落后,城市规划滞后,城市管理腐败、混乱,城市人居环境恶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城市改革和建设计划。
在城市建设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1.城市规划中国政府实行了城市规划改革,制定了全国城市规划和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人口密度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布局、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为城市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隧道、交通枢纽等,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给排水设施,保障了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电,改善了城市的生活环境;修建了大量的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提高了城市的文化教育水平。
3.建设现代化住宅区中国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
中国政府利用新技术建设了现代化住宅小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农村居民进城,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4.生态环境治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控制了工业和交通污染,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中国政府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发展建国后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职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针对旧城市的状况,政府开始推出一系列城市重建和新城建设计划。
同时,社会主义方针的实行也带来了全面
的社会发展。
城市建设方面,政府主要通过“城市改造”和“新城规划”来解决城市面貌和城市功
能的问题。
城市改造主要针对旧城区,通过土地整理、路网拓宽、建筑复建等一系列措施,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和居住条件。
新城规划方面,则主要是针对一些新兴城市的建设,
通过系统的总体规划和细致的分区规划和建设,形成了现代化、高品质的新型城市。
城市建设的变化也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
的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得到了很
大的改善,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城市的文化事业也逐渐兴起,社会生活
多元化、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在建设过程中也面
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比如城市规划实施中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一些城市在建设快速
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环境和社会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考验,
也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所需要努力解决的难题。
总的来说,建国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呈现了一个逐步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
在国
家的推动和支持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的功能和面貌逐步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和
事业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资源。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中国建国时期的城市建设中国建国初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规模展开了城市建设的工作。
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城市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中国建国时期重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规划方面,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
这些规划充分考虑了工业布局、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政府还大力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许多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系统等,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和生活条件。
二、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发展在中国建国时期,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的工厂和企业在城市中兴起。
这些工业设施的建立,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许多城市迅速扩大了规模,并形成了工业聚集区。
比如,沈阳、重庆等城市快速发展,成为了工业中心。
同时,城市中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工业项目,如钢铁厂、机械制造厂等,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居住区建设和城市改造中国建国时期,也非常重视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政府在城市中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居住区,为人民提供了优质的住房。
同时,政府也提出了城市改造的计划,对城市中的老旧住宅区进行重建和改造,提高了居民的居住质量。
这些城市改造工程也使城市更加美观,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文化教育设施的建设除了经济和居住环境的发展,中国建国时期也加大了对文化教育设施的建设投入。
政府在城市中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休闲场所。
此外,政府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城市中兴建了许多学校,提高了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城市绿化及环境保护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中国建国时期还加大了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政府投资大量资金用于城市的绿化工程,修建了许多公园、花园和绿地,为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净化了城市的空气。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
建国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需要从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开始,两者一直是相互推进、相互依存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建设更加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在一个广阔而多样化的国家中,中央政府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加快了城市化发展。
同时,全国各地的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投资建设城市,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
这种城市化的影响极其广泛,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更加现代化、更加繁荣。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使得城市成为了人们生活欲望所在。
不仅如此,城市化还加速了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动。
这源源不断的新型人才,也使城市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本土企业发展。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不能忽视的负面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中和城市垃圾增加使城市面临着或多或少的环境污染。
城市道路交通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扩展空间,也让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房屋资源变得日益的缺乏。
无法负担高昂房屋价格的中低收入家庭只能平增长质量较低的房屋。
与此同时,尽管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大幅度提高,但就业机会和特定功能的城市中心却存在“溢出”、收益不均等问题。
城市化的解决方法在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效能,同时加强对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实现一种科学、合理的城市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的问题成了新的问题突出。
如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保持环境的美好,实现城市和大自然和谐共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城市间交通的便利程度,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
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有效的管理庞大而复杂的城市系统,促进城市系统的整体发展,尽可能降低城市化的负面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75年的成就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75年的成就与经验目录一、城市规划与建设 (2)1.1 规划理念的演变 (3)1.2 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 (4)1.3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5)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7)2.1 经济增长的历程与特点 (8)2.2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优化 (10)2.3 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升级 (11)三、城市社会事业的发展 (12)3.1 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普及 (13)3.2 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与提高 (14)3.3 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6)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17)4.1 绿色城市建设的推进 (19)4.2 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效与努力 (20)4.3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实践 (21)五、城市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23)5.1 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4)5.2 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6)5.3 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27)六、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29)6.1 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30)6.2 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拓展 (31)6.3 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推广 (32)七、城市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展望 (33)7.1 成功经验的提炼与归纳 (35)7.2 面临挑战的分析与应对 (37)7.3 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展望 (38)一、城市规划与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历经75年的风雨洗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经验。
城市规划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理念的更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就开始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探索。
从最初的注重工业布局,到后来的功能分区,再到现今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城市规划理念随着时代变迁不断革新。
这些理念的更新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趋势的准确预判。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石。
在过去的75年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方数据
聘的职工16万余人,私营企业的职工人数也有所增加。 尽管如此,由于消费与生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建设方针的提法上将消费与生产对立起 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是不妥当的。而且当时除了北京、南京这样的大都市外,其 它城市消费能力很低,笼统地提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并不符合城市经济恢复的普遍要求。 所以当时其他大城市,如上海、天津等解放之后,即直接将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基本方针,并没 有强调“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这一方针。而对于首都是否一定是“生产城市”,特别 是否是“工业生产城市”,此后有许多不同看法。一般认为,首都的功能更主要的不在于直接的 物质生产。在城市规划中,需考虑其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综合功能,更需注重城市人居 环境,应将基础设施中的技术内容(资源发展、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与艺术内容(大众行为、 环境形象、精神文明等)融为一体来考虑。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当年受历史局限,曾经将消费与生产对立起来,但是在物质条件极端 匮乏的条件下,先人对于保护历史文物、改善城市环境、便利居民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予了综合 考虑,力图统筹解决,并取得了较好的收效。 总的来看,“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这一方针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却无意于引导消 费。实际上,当时所说的消费也并非单纯是经济意义上的消费,方针中对旧的城市与消费均带 有片面的批评和贬斥。这种片面性在第二个阶段一度发展成极“左”的、倒退的行为。从历史 的角度看,后来的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的。
二、围绕工业化建设城市(1953—1978)
这一时期长达1/4世纪以上,又可分为三个较小的阶段: 《一)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 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城市建设的总方针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 地建设城市。当时国力有限,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用于工业建设。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的工业 化需求,有步骤地进行新建或改建。对此,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6月曾做出指示:“城市建设 上要反对分散主义的思想”,“我们的建设应当是根据工业的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 1954年6月,建筑工程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明确了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贯彻国 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生产、为劳动人民服务。并按照国 家统一的经济计划确定建设的地点与速度,采取与工业建设相适应的“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 方针。在这个总方针下,对不同的城市确定了不同的建设方针。第一类城市是有重要工业建 设项目的新工业城市;第二类城市是扩建城市;第三类城市是可以局部扩建的城市;第四类是 一般中小城市。 第一次全国城市建设会议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一批新的城市和新的工 业区,旧的城市也不断扩大郊区的范围。为了防止盲目扩大,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1954年5 月发出了《关于调整城市郊区行政区划应注意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扩大郊区必须从城市 建设实际出发,范围限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发展上与市区有密切联系的区域,并应随 着建设的需要逐步扩充,以免造成郊区过大,领导不便的困难。195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设 置市、镇建制的决定,1955年11月,国务院第2次公布了城乡划分标准。在城市化与城市建 设的规制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一五”计划时期的城市建设,重点是集中力量建设那些有重要工程的新工业城市。按照
半期。
-25・
万 方数据
一、建国初期的“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1949—1952)
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 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战略方针。对于怎样才能把城市的工作做好?实施什么方针才能 使城市起领导作用?决议指出:中心环节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 的城市。这一方针统领着建国初期的各项城市工作。 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实际上是共产党改造旧城市的一项浩大的 社会工程,人民政权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如在薪中国的首都北京,1949年城市刚刚解放,市公安局即将妓院列入特种行业,采取一 些必要的限制措施,加强管理。接着统一领导封闭妓院的工作。1950年1月31日,市长聂荣 臻在《纪念北京解放一周年》的广播讲话中,根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变消费城 市为生产城市”的要求。2月6日,在北京市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上,彭真当选为市总工会主 席。他在讲话时说,工会的中心任务第一是生产,第二是生产,第三还是生产!话音未落,掌声 四起。此后,全市各条战线都为恢复和发展生产而共同奋斗。1949年北京解放后,人民政府把 没收的“个官僚资本企业(共有职工约2.1万人)改为国营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首先进行了 民主改革,开展了生产改革,依照社会主义生产管理原则,废除旧的不合理的生产管理和技术 管理制度,建立新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制度,调动了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根据 政务院的决定,把机关生产并人地方国营工业系统,这些工业企业到1952年已发展到272个, 有职工2.5万人。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市的工业基本建设共投资8973万元,增强 了国营经济的力量。 在接管民国政府的首府南京市时,共产党的方针定位在把这个为官僚服务的消费城市变 成为人民服务的生产城市上。国民党政权离开之前,南京千疮百孔,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在 喧闹熙攘的表面“繁华”中,各色各样的社会垃圾和不安定因素混迹其问。据1948年6月统 计,全市号称135万人口(包括后来划归安徽的马鞍山市和当涂等县)中,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 的仅占总人口的10%左右。到解放军接管之初,无业或失业人数达50万左右。军管会的办法 是:凡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一切公私工商业均有步骤地协助其复工,吸收一大批人员参加生产; 有专门技能及特种研究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政治条件好、年轻健康、有改造前途者留职或 送去培训;开办工人政治学校、军政大学、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等培养技术干部的学校 与训练班,招收一部分失业工人、公务员和学生入学;对老弱病残、无专长和只能消费的人,送 回原籍从事生产或转业;收容散兵游勇,发放路费,建立交通站,护送他们回家生产。在工资问 题上,一方面,对解放区来的干部和一些新参加工作的地下党干部、学生等实行供给制;另一方 面,对接收的员工按中央“原职原薪”原则,加紧研究制定新的工资标准。解决这几个问题后, 工人和其他阶层的群众都比较安定,积极投身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中来。在其他城市,也多采取 了类似措施,效果良好。经过努力,1949年及其后的一二年内,共产党基本解决了国民党遗留 下来的大批无业失业人员这一社会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 以上这些做法,不仅没有引起社会恐慌,反而获得人民的谅解、支持和配合。先期解放的 城市,由于共产党及地方政府及时组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工人就业率比国民党统治时期 大大提高,1949一1950年期间,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据统计,1949年职工总数比1946年 增加283%,而在1950年第一季度中,单在抚顺,鞍山、本溪等城市的lO个企业中,就增加新招
①根据发展经挤学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所揭示的理论线索,衡量工业化演进阶段的指标主要包括兰个方面: 一是人均收^水平(cDP或GNP)的变动;二是三伏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三是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从国际比 较看.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而我国的相应衡量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对这些指标的 国际比较进行具体分析a目前.从人均收人水平看,中国的工业化只址于初期阶段;从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看,中国的工业 化已到了中后期阶段;从工业结构高度看,中国的工韭化处于中期阶段;综台起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大概处于中期阶段的上
・2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和住宅以及各项生活服 务设施,以使城市的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配套,满足生产和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这些城市在 建设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二)随着工业“大跃进”的指标建设城市 自1958年开始的3年“大跃进”中,由于庞大的工业建设,特别是全国大办钢铁.各地纷纷 增加新职工,农民大量涌进城市,使城市人口骤增。1957年底全国城镇人口为9 949万人,占总 人口的15.4%,1960年底,增加到13 0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8%,3年净增3124万人。全国设 市城市数,增加得也很快。1957年底,设市城市有177个;19砷年底达到199个;1961年时又增 加到208个,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2年中设市最多的一年。在“大跃进”的高潮中,许多省、自 治区都对省会和部分大中城市在“一五”期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 是跟着工业“大跃进”的指标进行的。因此所修订出来的城市规划,城市规模普遍定得过大,建 设标准也定得过高。由于工业建设规模过大,城市和城市人口过分膨胀,远远超过了国家财力 物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城市住宅严重不足,市政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城市 人民的生活,而且征用了大量土地,占用了很多民房、绿地,造成了很大浪费,并打乱了城市的 布局,恶化了城市的环境。对于这些问题,本应该让各城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修改规划, 实事求是地予以补救,但在1960年11月召开的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上,却草率地宣布了“三 年不搞城市规划”。这一决策是一个重大失误,不仅对“大跃进”中形成的不切实际的城市规划 无从补救,而且导致各地纷纷撤销规划机构。大量精简规划人员,使城市建设失去了规划的指 导,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在“大跃进”期间,城市建设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工业建设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从基本 建设投资的构成来看,城市建设的投资比例大幅度降低了。例如,1952年城市建设投资占全 国基建总投资的3.76%,占工业基建投资的9.71%;“一五”期间所占比重,分别为2.6%和 5.7%;1958年却分别下降为2.19%和3.4%;1961年竟分别下降到o.7%和1.27%。国家分 配给城市建设的材料设备和设备品配件少,品种规格也不对路。相形之下,城市建设就成了国 民经济中的一条“短腿”,市政公用设施不得不超负荷运转,失修失养严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民的生活。如19印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下降到3.1平 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低的水平。沈阳市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75平方米,太原市人均居 住面积只有2.7平方米,南昌市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 5平方米。“大跃进”的结果,使“一五”时 期出现的“骨头”和“肉”比例关系失调的问题,在“二五”时期不仅来得到纠正,反而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