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教材研究
二 、 学 定 位 高 职 语 文 课 程 科
著 名 学 者 徐 中玉 先 生 谈 到 《 学 语 文 》 类 基 大 这 础 课 的 重 要 作 用 时 说 :一 、增 强 人 文 精 神 的 培 育 ; “
有 承接 关 系 的高职语 文 改革 势在 必行 。
高 职 语 文 目前 处 于 一 个 较 为 尴 尬 的 境 地 , 成 造 这 一局 面 主要有 以下原 因 。 1 客 观 原 因 : 前各 高 职 院校 使 用 的 高职 语 文 . 目 教 材 基 本 上 都 存 在 着 通 病 : 么像 高 中 教 材 , 试 要 应 教 育 色 彩 浓 重 , 分 注 重 知 识 的传 播 , 乏 人 文 精 过 缺 神 的关 怀 ; 么像 大 学 本 科 中文 系 的 教 材 , 术 性 要 学
应层 次 的人 文素 质 ( 文化 素养 ) 。优 秀 的高 职毕 业生 不仅 仅 需要 具 备谋 生 的手 段 , 为生 产 、 务 、 理 成 服 管
一
线 出色 的 劳动 者 和技 术 人 才 , 应该 能 够 成 为经 也
革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 而 教 学 改 革 的 核 心 力 量 就 是 高 , 素 质 的 教 师 队 伍 。高 职 院 校 语 文 教 师 必 须 首 先 要 从 对 客 观 原 因 的 抱 怨 中 走 出来 , 新 审 视 自 己 的 高 职 重 教 育理 念 , 求 一个 适 合高 职生 的语 文教 学之 路 。 寻 最 近 教 育部 新 颁 布 的 中学语 文 “ 程 标 准 ”在 课 , 课 程 的 结 构 、 法 以 及 教 材 的 编 写 等 方 面 , 提 出 教 都 新 的思 路 和 要 求 , 力 加 大 素质 教 育 的含 量 , 动 努 调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2019年文档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审视据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主要制定为: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和语文情感三方面。
语文知识,指的是语文学科关于语言以及言语(包括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的知识。
一般将知识分为两种,即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基础与自动提高的关系。
大学语文陈述性知识主要包含语文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体系(字、词、句、篇、语法、逻辑、修辞、文化常识和文学)。
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保障基础,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在语言实践中的阅读、写作、口语等语文策略知识等。
语文能力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以语文专业知识储备为主,以智力为基础进行言语交际时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
语文能力主要由四方面构成,即读、听、写、说,语文能力是建立在言语运用能力(读、写)和口头语言运用能力(听、说)两个维度上的。
学生从小学语文就在对这四方面的能力逐步进行培养,那么大学语文则对语文能力做出更为复杂、严格的教育。
语文情感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课程内容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大学语文情感主要包含情操、情怀、情趣以及情思,这四个方面分别指向思想、道德、审美、人格。
大学语文情感的体验主要在程序性语文知识中得以感悟,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从阅读和写作中所内化的思想感情,学习策略和口语交际等。
小学和中学语文对陈述性知识讲述较为全面,大学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从而培养具有文明气质、健全人格、综合素质较强的大学生。
2.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根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对语言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本文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分为三部分:围绕教材开展的课堂教学、以专题训练位主的操作教学、以探索研究为主的自主学习。
另外,根据三部分教学内容所呈现的层次要求,可依次归纳为“基础篇”、“提高篇”、“实践篇”三部分。
(1)大学语文课程“基础篇”大学语文课程“基础篇”是对学生长久以来接受语文教育的知识巩固、扩充和延伸,语文基础、语料、语则等部分的知识、学习方法和策略都需要进一步拓展和补充。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思考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考摘要: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及具备将来从事某些职业所必需的语文能力打下了基础。
只有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教学,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定位活动教学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在强调专业技能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学生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及将来从事某些职业做好铺垫。
然而,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处于自主状态,灵活性很大,甚至内容随意、任意。
那么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实施,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呢?这是很多教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
以下谈谈我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思考。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高职院校如何定位大学语文课程,要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这门课程的现状与变革需要来分析。
目前的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偏向职业性和技术性,因而注重对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投入。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们不重视,老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还较陈旧,适合的教材也很少,教材的结构系统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缺乏,不能有效地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面对这样的现状,近些年来的课程改革者启示我们:开设的课程必须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瞄准市场,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立足于培养与学生专业密切联系的能力。
坚持以“必须”和“够用”为度,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就业服务,按照不同的专业和岗位的需要,安排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充分体现高职的教学特色。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实施1.科学构建《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而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课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改革语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加强对语文课程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背景介绍】1.2 问题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尤为迫切,但是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碍。
问题提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文言文的传统,而缺乏对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引导,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不高;语文课程内容单一,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多元化的需求;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使得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分数,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和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当注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只有在面对这些问题并寻求有效解决方法的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正文2.1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当前的形势下存在一些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程往往注重学生的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而勉强应付考试。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构想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构想摘要:近些年,《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到底改什么、怎么改,专家学者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入手,从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法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几方面来阐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构想。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构想关于《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有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过了,基本达成了它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在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共识。
尽管如此,《大学语文》在高校,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的现状还是很令人担忧的,这当然和《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的功效性和实效性不佳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大学语文》在被边缘化很多年以后,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结果也不是很令人满意。
在高职院校中,比较重视的,课时占70学时左右,其次有30多学时的,还有的院校根据部分专业的需要,开设一定量的《大学语文》,有的高职院校为了给专业课让路,则根本不开设《大学语文》。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它既不能和“两课”相提并论,就连计算机和外语课,也无法相比。
这样做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有些背离,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公民的任务。
让《大学语文》课处于这样的境地,只是注意到了目标中“技能”的培养,缺忽略和弱化了“高素质”和“人才”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指导人的行动,文学净化人的思想。
”这在整个培养目标中,把最根本的“健全的人”目标缺失了,有着很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即便是开设70左右的课时,也难以完成这门课程本身所承载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的使命。
对于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高职院校,想再增加更多的课时,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构想一门课程的建设包括的内容比较多,这里主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法的选择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之我见
析 ,培 养 学 生 汉 语 言 文 学 方 面 的 阅 读 、欣 赏 、理 解 和 表 达 等 方 面 的 能 力 , 是 培 养 大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的基 础 学科 。 无 论在 什 么类 型 的大 学 里 , 英 语 课 毫 无 疑 问是 任 何 专 业 的 必 修 课 , 没理 由 大 学 语 文 课 不 能 成 为 必 修 课 。 大 学 语 文 应 和 高 校 公 共课的 《 毛泽东思想 概论 》 《 、 邓 小 平 理 论 》等 地 位 同等 重 要 。 高 职 高专 院 校普 遍 开设 了政 治课 , 很 显 然 ,这 是 运 用 统 一 的 教 育 管 理 手 段 的 结 果 ,教 育 部 对 高 校 的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检 查 、对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工 作 水 平 评 估 中 有 明 确 规 定 ,开 展 职 业 素 质 教 育 必 须 注 重 “ 课 ” 的 建 设 。 但 是 在 两 “ 估 ” 标 准 中同 样 有 一 条 “ 评 职业 道 德 教 育 成 效 显 著 ,能 开设 一 定 数 量 的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必 修 课 、选 修课或讲座” ,其 中 ,人 文素养教 育 和大 学语 文 休戚 相关 ,因 此 , 能 否 也 用 教 育 管 理 的手 段 为 大 学 语 文 课 程 的 开 设 及 其 质 量 的 提 高 提 供 保 障 , 这 是 需 要 重 视 的 一 个
维普资讯
2 0 . 6 学 教 育 0 80 文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 文课程建设之我见
圈 张 勇
根 据 教 育 部 最 新 有 关 文 件 精 神 要 求 :高 校 必 须 开 设 面 向 全 体 大 学 生 的 中 国 语 文 课 。 但 是 ,大 学 语 文 究 竟 属 于 哪 一 个 具 体 的 学 科 ,当 前 并 没 有 明 确 的 定 位 ,课 程 归 属 不 明 导 致 大 学 语 文 正 日渐 走 向校 园学 科 “ 缘 化 ” 边 ,且 部 分 高 职 院 校 在 具 体 教 学 教 法 上 做 得 并 不 到 位 。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在 培 养 学 生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 以 市 场 对 人 才 的需 求 为 目标 的 同 时 , 如 何 引 导 学 生 加 强 大 学 语 文 的 学 习 ,并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依 托 大 学 语 文 培 养 不 仅 职 业 技 术 精 湛 而 且 综 合 素 质 全 面 的 高职 人 才 呢 ? 大 学 语 文 课 程 的 开 设 及 教 学 现 状 本 人 所 处 的 地 域 是 广 东 ,广 东 的 职 业 教 育 特 别 是 高 职 高 专 的
《大学语文》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构策略
21 0 1年 6月
文学 的角度思考 、 剖析 、 讲授 , 丝毫不 与学生 所关注 的职业能 力相联系 , 在教学模式上不 能显著 地划分 《 中语文 》 大 高 与《
学语文》 区别 , 中文专 业 与 中文 专业 学 习语 文 的 区别 。 的 非 第三 , 大学语文》 《 的课程设置没有健全 的体系 , 极其分 散 、 凌
一理 论。这是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 的较大优 势 , 但正是这 种
优势恰恰阻碍 了高职 院校对 语文 学科 价值 的深层 定位 。从 学习本身来说 , 实践一 理论 过程 易进 入学 习状态 , 最 大的 但
劣势是易产生 饱足感—— 在进 入一 段时 间的学 习后 认 为对
乱 。众多理工科 型的高职专业不再开设 《 大学语文》 , 接 课 直
1语 文 学 科 的 认 知 现 状 、
对于大多数学生 来说 , 文作 为一 门基 础学 科 , 语 熟知 程 度较高 , 但通过 对高职 院校 学生 的调 查发 现 , 能真 正 阐述语 文学科 内涵 的学 生几 乎为零 。大 多数高 职学 生都 简单 地将 语文能力归为 两大类 , 即阅读 文 学作 品 、 文章 。其实 这是 写
第 2 5卷 第 3期
V0 _ 5 No 3 l2 .
延安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un lo n’ n V c t n & T c nc nt ue o r a f Ya a o ai a ol e h ia Is tt l i
21 0 1年 6月
J n O1 u e2 1
人文素质 的本身是 “ 人的内在精神与品质” 的涵盖 , 它从 根本 上要求学子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 的传承 , 加强 自身 的内
在锤 炼 , 树立 正确 的世界 观 、 人生观 、 值观 。因而 《 价 大学语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论不休的中心就是偏重于工具性还是人 文性。其实从 小学到大学
的语文课程都兼具 工具性和人文性 , 对高 职院的学生来说 , 大学语
文是他们走 上职业 岗位之前接受语文教 育的最后阶段 ,如 何处理
好课程 的人文性 和工具性 的关系至关重要 。高职教育 的 目 是培 标
高和人 文素养教育 , 应用写作重在提 高书面表达 即实用写作能力 , 实 用 口才重在 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 , 工具性 、 人文性 之争的问题迎刃
而解 。
3教学方式的改进
教学是一门艺术 , 何创造有 生命力 的课 堂应是 每个教师终身 如
探究的问题 。
选修课是必修课 的必要补 充 。 年语文教研室相继开设 了十 近几
几 门人文类的公共选修课 , 同学 根据必修课 的开设情况和 自己的 供
准确定位 , 倡导 自 主学 习。教 师在课 堂教学 中的角色定位要明
晰。 教师不单单 是知识 传授者 , 是学习活 动的组织 者和引导 者。 更
应 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 习的主人 , 以学生 的学法为着眼点 , 激发 学生 自主学 习的热情 , 积极倡导 “ 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学习方式” 。 与时俱进 , 运用先进手段。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手段进
须重 在实用。在教学 内容 的选择 上征求专业 的意见结合学生 毕业 求职 和未来 的岗位需求有所侧重 是我校 已经尝试 的有效做法 。为 了让 高职学生 具备一定的完成学业 和岗位必备 的 口语表达与 书面
表达能力 , 改变从概念出发的传统教学模式 , 打破学科体 系的束缚 , 以任务引领、 口语表达训练群和写作训练群来组织教学的教学内容 改革正在进行。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研究
德、 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 从教育思想观念人手 , 使学
生 由知识 技 能 的被动 接 受 者 向知识 技 能 的 主动探 求 者
在 教 材结 构 上 改 变 传 统 的 大 学语 文教 材 以文 章 为本位 的文选 系统 型 的简单 结构类 型 , 用 以全 面培 采 养高职学 生 的语 文能力 为 主线 , 顾文学知识 教学 的 兼 复合 式 小模 块 结 构 模 式 , 个 小模 块 以“ 文 能力 训 每 语 练 短 文 ” “ 鉴 实 例 ” “ 习 ” 部 分构成 。 文 能力 、借 和 练 三 语
转变 ;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由传授 知识 、 培养技 能
向使学 生在 知识 、 能力 、 素质 三个 面得 到协 调 发展 转 变 ; 教师 由以往 的“ 三练二 考一 ” ’ 讲 向 讲一练二考 三 ” 转 变 ; 教 师 由只重 “ 法 ” 教 向既 重 “ 法 ” 教 又重 “ 法 ” 学 转
高职 院校 的大学语文应是一 门以人文素质教育 为 核心 的 , 融语文教 育 的工具性 、 文性 、 人 审美性 为一体 的,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 程和各个专业 的必 修课程 。 一 、 强高职 院校大学语 文课 程建设 的探 索 加 ( 一) 确立 高职 院校 大学语 文的课程标 准 高 职 院校 大学 语 文课 程 标 准 必 须 关 注 现 实 生 产 、 生活。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只有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才 能培 养 出社会 需要 的实用性 人 才 。大学 语 文 课 程 内 容 建 设 应 该 以开 发 职 业 角 色 需 要 的 知 识 技 能 智 力 为 主, 带动或促进其他各项智力 的发展 。高职院校 的大学 语文应是一 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 的 ,融语 文教育 的工具性 、 文性 、 人 审美性为一体 的 , 培养 高职学 生综 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 。与传统语文不 同 , 如何使学生 的语文潜能 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 ,与社 会政治 、 经济 、 文化 的发展相适应 , 为现 实社会需 要 成 的有文化 、 有技术 、 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 , 实现高等 职业技 术 教 育 的 目标 ,特别是增 强 高职 学 生 的专业 基 础知识 和基本技 能 , 夯实他们 的就业实力 和能力 , 培养 高职学生 的创新意识 , 提高他们 的创新 能力 , 加强职业 道德 的教育 , 培养 他们 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 是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标准最为关注的。 ( 二 ) 建设与专业相 结合 的高职 院校新 的大学语 文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构建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非中 文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欠缺。 但事实上, 各个学校 本上不 适用汉 语表达。上了 大学后和班里的其他汉族学生
在实际的课程体系中, 《 大学语文》 的课时数往往比较少, 而 和老师在沟通上都存在着困难, 更何谈学习《 大学语文》 。而 如果 内容上兼顾他们的话, 对于其他 且从学校、 任课教师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加 且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 但是如果对他们放之任之的话, 其结 之课程内容本身相对来说枯燥而单调。这就导致了在多数 学生来说就太简单了,
既有较 学语文》 当作是可有可无的“ 调剂品” , 迟到早退普遍存在, 在每一个单元的选文安排上兼顾了不同学生的特点,
课堂上看小说或看其他的专业书籍者大有人在, 更有甚者一 为简单适合蒙授学生和纯理工科基础较差学生的通俗文章, 觉到下课 ;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也十分堪忧, 因为是 又有相对较难适合文科学生和基础较好学生的生发类文章。
一
种极其尴尬 的境地 。本人从 高职 高专院校 的实际情 况入 手, 针对具体情况提 出了 自己的一些思考。
[ 关键词] 大学 语文; 课程改 革; 探索 [ 中 图分类号 ] H1 9 3 [ 文献 标识 码 ] A
对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职场的大学毕业求职者, 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
[ 文章编 号 ] 1 6 7 2—8 6 1 0 ( 2 0 1 5 ) 0 2— 0 1 2 2— 0 2
界。在我们的教学中, 我们通过和学生一起分享心理测试,
并且通过对这个测试的追踪调查让有的学生从懵懂中明白
了什么是爱, 怎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我们的生活中爱又 相关学生工作,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意味着什么。在家园篇中, 我们根据内蒙古地域辽阔、 民族 众多的特点, 兼顾了不同的民族共同的家园这一主题, 帮助 学生更好地了解 自己的家乡。而娱乐篇的设置则完全是与 大学生丰富的业余生活相结合的。我校每年都要举行大学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几点看法
这 是《 学语 文 》 受 重视 的根源 。许 多人 认 为 高职 大 不 院校 的重 点 是培 养 实用 型 、 术 型 专业 人 才 , 高 职语 文 技 而 作 为一 门基 础性 课 程 , 不 能直 接 转 化 为技 能 和技 术 , 并 因 此 . 门课 程是 完 全 可 以取 消 的 。 有 很 多高 职 高专 院校 这 更 学 生 重 专 业 轻 基 础学 科 , 了文 凭 、 书 , 乎 将 全 部精 为 证 几 力 用 于专 业 课 , 学英 语 四 、 级 , 算机 等 级 考试 上 , 大 六 计 而 忽 视 对 《 学语 文 》 学 习 。 大 的
一
、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设 置 《 学 语 文 》 程 现 状 及 原 因 大 课
分 析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重 视 实 践 技 能 的 培 养 ,几 乎 所 有 的 专 业课 程 都 有相 关 的 实训课 . 锻 炼学 生 的动 手能 力 , 其 以 使 理论 与 实践 相 结合 , 生也 较感 兴 趣 。 对于 《 学 语文 》 学 但 大 来 讲 .实 践 教 学 缺 乏 准 确 的 定 位 。实 践 起 来 有 一 定 的 难
2课 程 学 时 的 紧 张 。 .
在 我 国 的教 育新 形 势下 ,高 职高 专 教育 已 日益成 为
重 要 的教 育 方式 。 以适 应 社会 需 要 为前 提 , 调 理论 教 它 强 学 和 实 践 训 练 并 重 ,着 力 于 培 养 具 有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的 人
才 。 时 , 多学 校按 劳 动 和社 会 保 障部 门有关 职 业技 能 同 许 考 核 标 准 , 学 生 实 施 职 业 技 能 考 核 鉴 定 , 学 生 毕 业 时 对 使
浅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建构
浅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建构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不再是对中学语文的补课,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和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应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熏陶中完成。
高职大学语文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注重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创新阅读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知识;德育;思维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人们往往用“人文性”或“工具性”来加以描述,或者用其他性质来加以补充。
在具体语境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呈现两极对峙状态,或是此消彼长的境地。
“工具性”和“人文性”,这种本来用于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人为的也是抽象的切分,竟演化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两块分裂的实体。
这种分析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本来面目的变形过滤。
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什么?为其做价值辩护的是当代社会的需要、学生发展的满足以及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当前知识状况,这三方面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动力,也是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逻辑起点。
一、研究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逻辑起点分析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或健全人格)的直接从事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人才”,“使受教育者具有进一步深造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潜质”。
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瞄准学生的终身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终究是暂时的,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然产生,这已是被西方发达国家(如瑞士)所确证的事实。
为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强调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的同时,应留有余地,适当增加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艺理论学习比例。
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
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摘要:“语文”具有特定的描写对象和探究内涵,“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向是帮助修课学生继续改善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要在与语言学、文学、美学、人文专题、文化史、写作学等课程的区别中认识“大学语文”的独特内涵。
“大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好文章”的标准,由阅读和解析各种文体的经典的、优秀的汉语文本来构成内容主体。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方向;内容构建;“好文章”一、“语文”的原初含义与“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内容定位,其争议和相应的试验历有年所,各持己见。
有的意见,甚至主张“根本改造”。
表现于教材编写上,就有学者将近年关于语文“人文性”的提倡发挥到极致,推出“大学人文读本”、“大学人文教程”:有的学者则添加进更多属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号为“高等语文”。
后来更有“大学文学”之倡,震动亦不小。
这些教材,或为人文思想论集,或为文化史讲座,或为纯文学选本。
有媒体在宣传时称欲以此“取代”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在“大学语文”教学界引发了疑惑和争议。
这实在牵涉到“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语文教学的独立价值和独特功用等复杂问题,是需要详加讨论的。
首先,不论如何改革,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现行体制下,“大学语文”课程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不同于中文系的专业课程。
它应当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接受语文教育后的实际水平,服从于各类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习及培养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帮助这些学生切实提高语文修养和能力。
这一点应该是这门课程的标准探索者、教材编写者、课堂讲授者的基本认知和共同出发点。
我们不可忽视大学生亟待培育高级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当务之急和专项之需,无限制地扩充领地,致其无所不涉、无所不包。
尝试自是不妨,但如果根本改造的结果是削弱、偏离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或使其面貌模糊不清,名存实亡,则委实不妥。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构建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金项目]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构建(2013NMJG019)项目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董莉,女,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讲师。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构建与改革的几点思考○董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摘 要]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但多数情况下是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想教,陷入到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
本人从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入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改革; 探索[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2-0122-02 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求职者,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沟通表达在内的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这就使得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要肩负比以往更重要的责任,也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自身就存在着基础薄弱,语文能力差,故而就更需要积极探究《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化与改革,构建崭新的顺应高职高专学生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一般意义而言,《大学语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该主要以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重在通过这样途径使非中文专业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尊心,并以此来弥补非中文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欠缺。
但事实上,各个学校在实际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的课时数往往比较少,而且从学校、任课教师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加之课程内容本身相对来说枯燥而单调。
这就导致了在多数情况下,《大学语文》成“闲课”,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这一情况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更为普遍。
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在四大类公共课(外语、思政、体育和大学语文)体系中,《大学语文》排名最靠后。
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一方面学生完全把《大学语文》当作是可有可无的“调剂品”,迟到早退普遍存在,课堂上看小说或看其他的专业书籍者大有人在,更有甚者一觉到下课;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也十分堪忧,因为是公共课,学生不感兴趣,所以个别教师上课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又何谈探索教法呢?面对这样的现状,急需从教者积极探索《大学语文》课程的构建于改革,探索课程内容的安排,探索积极有效的教法,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教师的奖励制度,建立定期的汇总讨论机制,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最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浅析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浅析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赵雪娇(新疆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高职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对于具有专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可谓是供不应求。
近年来,高职教育已经步入稳定上升期,各高职院校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一套教学体系,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方式已较为完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技能型人才无法单纯依靠熟练的技能而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技能型人才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契机,而提升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
因此,本文就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优化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效策略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人文素养的提升,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课程指导和学习,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添砖加瓦。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理论体系、课程指导、实训实践等环节,在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是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
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框架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量和需求制定适合当代高职学生的课程体系,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因此,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推进的一项重要课题。
1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特点及现状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是保证语文课程开展并收获实效的保障,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高职语文课程的针对性,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本质是为高职学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体系。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延伸性强、特色教学突出,目前国内已有较为通用的语文课程体系,而适用于高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高职高专)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 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培养其批判 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需求。
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时间分配
经典诵读与赏析
安排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并进行深入的赏析 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鉴赏能力。时 间分配:占总课时的20%。
写作实践
安排学生进行各类写作练习,包括散文、小说、 评论等,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时间分配 :占ຫໍສະໝຸດ 课时的25%。演讲与辩论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比赛,提高其口头表达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时间分配:占总课时的 15%。
文学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组织各类文学活动,如 创作交流、作品展示等,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 兴趣和实践能力。时间分配:占总课时的10%。
综合性评价
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 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
根据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等评定平时成绩
,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 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 用能力,占总评成绩的70%。
其他评定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可采用课程论 文、调研报告、实践项目等方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高职高专)
目 录
• 课程性质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模式与方法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建议 •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01
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
浅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浅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ﻭﻭ以教育者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生活体验和调查为理论教育内容的形势,已然逐步成为大学、高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开展方向。
一、理论教学体系的构成(1)教育者要起主导作用:在课堂里,不只需求教育者传授学问、学生们摄取,更需求讨论、体验.语文不只是书面的文字,也是一个人们彼此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教育者不只要引导学生,还要指导沟通,更要设计科学、生动的教学方式.教育者,既是学习内容的编写者,也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导演”(2) 树立学生的主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只要承受教育者传授的学问,更要主动的探求、考虑.需让教学的内容要契合学生本身的程度,交融学生的个性,培育学生育成自主学力与自我探求。
亦给学生一定的自在空间、讨论时间,让学生本人更能主动的学习与考虑,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进入到学问里,也需求教育者加以引导。
(3) 理论活动教学平台:理论教学中,以生活体验、调查等为载体的教学内容需搭建平台。
教育者不只不只筹划活动内容,更要加以施行与组织,给学生充沛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接触的事物更普遍。
让学生本人去感受学问,让他们变为所学学问里的“主角”既而让学生对所学学问的了解愈加深入,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才能。
面对学习不能“光动口,不入手” 二、理论教育体系要点(1)三种实验: 1。
考证性实验不可或缺,有着考证根本理论的作用,促进学生对根本学问与理论的了解。
2.必需展开创新实验,可分离科技活动、社团活动、选修课等方式展开,培育学生的创新才能。
3.增强综合性实验,此方式对培育学生的多方面的综合才能尤为重要。
(2)三个环节:1。
专业理论环节,需注重应用与设计的分离。
2.专业根底理论环节,要将专业根底的实习理论与专业的根底应用相分离. 3.根底理论环节,重点在于将认知与认识相交融,进步性实验能与根底理论相分离。
(3)多方配合:展开理论教学,不只需求教育者事必躬亲,还需求学生的热情与响ﻭﻭﻭ。
浅析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浅析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技能。
构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课程目标。
高职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确定课程目标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注重与职业需求的对接。
二、明确课程内容。
高职语文课程的内容应紧密结合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内容包括语言运用、写作技巧、职业素质培养、文化艺术欣赏等方面。
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增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选用教材与资源。
高职语文教材的选择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
教材应包含一定的专业内容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职业和行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中可以引入一些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
四、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设计一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活动,如模拟面试、职业写作等。
评价方式也需要与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和评价。
五、教师的角色与能力。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应注重与行业相关企业和实际工作单位的联系,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与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相适应。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高 职 院 校 《 学 语 文 》 程 内 容 的 构 建 大 课
王 春 艳
( 庆 电子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人 文 素 质 部 , 庆 重 重
摘 要 : 文从 语 文课 程 的 言 语 性 质 出发 . 合 高职 《 本 结 大 学语 文》 程 的 特 殊 性 , 课 构建 了 以人 文 精 神 和 社 会 意 识 为 主 要 内容 的 精 神 板 块 课 程 内容 , 及 以 听 说 内 容 、 读 内容 、 作 以 阅 写 内容 为主 要 内容 的 能力 板 块 课 程 内容 。文 章 力 图通 过 对 两 大 板 块 内容 的构 建 。 一步 提 高 高职 学 生 的语 言运 用水 平 进 关 键 词 : 职 院校 《 学语 文》 程 内容 科 学构 建 高 大 课
二 、 职 《 学 语 文 》 程 内容 的 构 建 高 大 课 ( )大 学 语 文 》 程 内容精 神 板 块 的 构 建 一 《 课 高职《 学语文》 大 的课 程 内容 精 神 板 块 的构 建 应 该 着 重 于 学 生人 文精 神 和 社 会 意 识 的培 养 ,发 挥 语 文 学 科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主体 功 能 。在 课 程 内容 的 设 置 方 面 , 了关 注 大学 生 “ 除 专 业 成 才 ” , 关 注 其 “ 神 成 人 ” 一 方 面 . 程 内容 在 选 择 上 外 更 精 。 课 首先 要 注 意 入 选 的 言 语 作 品 应 该 是 文 质 兼美 的 文 章 ,作者 的 个性 、 修养 、 情感 、 仰 等 皆含 其 中 , 信 内容 本 身 蕴含 着德 、 、 智 美 “ 育 ” 而 学生 在 “ 琢 ” 三 , 雕 言语 的过 程 中 , 可 避 免 地会 受 到 作 不 者 的影 响 和 熏 陶 , 动 学 生 的认 知 、 感 、 志 和 人 格 等 , 触 情 意 因此 只 要通 过 言 意 的 转 换 , 能 让 学 生 增 知 、 能 、 情 、 理 , 就 获 染 悟 达 到 “ 文 关 怀 ” 言 语 立 人 ” 目的 , 学 生 的道 德 品 性 和 人 文 人 “ 的 使 精神在“ 无声息 ” 悄 的美 文 学 习 之 中 , 美 的熏 陶 、 的感 染 中 在 美 潜移默化 , 最终 树 立 起 正 确 的 人生 观 和 价 值 观 。 另 一 方 面 , 以将 多 种 知 识 领 域 、 可 多种 文 化 层 面 、 种 媒 多 介 类 型 的 内 容 融 入 《 学 语 文 》 程 内容 , 养 学 生 的 社 会 适 大 课 培 应 能 力 。这 些 内 容 的 选 择 不 必 细 致 , 论 程 度 高 下 , 求 真 情 不 只 实感 , 更不 拘 泥 于虚 伪 形 式 的俗 套 , 这样 反 能 因人 而 异 地 给 学 生 的兴 趣 留 出余 地 , 学 生 自主地 借 助 言 语 作 品 来 品 味 、 嚼 让 咀 社 会 。这 样 的 品 味 与 咀 嚼 , 助 学 生 铸 造 良好 的人 际 关 系 , 帮 帮
4 13 ) 0 3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 职 院 校 是培 养 高 层次 应 用 型 人 才 的教 育 ,它不 是低 层 “ 次 的高 等 教 育 , 的培 养 目标 是 面 向地 方 经 济 和 区域 经 济 . 它 以 培 养 德 、 、 全 面 发 展 , 适 应 现 代 化 生 产 、 设 、 理 和服 智 体 能 建 管 务 等 第 一 线 岗 位需 要 的 ,掌 握 高 新 技 术 并 能熟 练应 用 的 高级 应 用 型 人 才 ” …高 职 学 生 的 基 础 课 程 包 括 文 化课 、 业 课基 。 专 础 , 包 括 培 养 人 格 、 德 水 平 等 人 文 素 质 的 课 程 , 些 课 程 也 道 这 是 专 业 学 习 的 前 提 , 有 基 础 扎 实 , 业 学 习 才 有 保 证 , 能 只 专 才 赋 予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身 学 习 的能 力 , 终 以应 对 社 会 岗位 需 求 . 因此 我 们 应 当 注重 这 些 基 础 性 课 程教 学 内容 的构 建 。 《 对 大学 语 文 》 门课 程 而 言 , 高 职 院 校 的课 程 教 学 大 纲 ( 程 标 准 ) 这 各 课 都 处 于 自主 状 态 。 活 性 很 大 , 成某 些 院 校 的语 文 课 程 内容 灵 造 随 意 性 、 意 性 问 题 严 重 。 分 青 红皂 白 , 任 不 不论 东 西 南 北 , 么 什 都 往 课 程 内容 里 塞 的 现 象 十 分 普 遍 ;只 开 展 阅 读 教 学 或 只 开 展 写 作 教 学 , 程 内 容 片 面 的 现 象 十 分 普 遍 ; 程 内容 照 缺 乏 课 课 创 新 性 的 现象 十分 普 遍 。 因此 , 对 高 职 院 校 的 培 养 目标 , 针 我
们必须从言语性 出发科学构建《 大学语文》 的课程 内容。
言 语 性 是 语 文 课 程 的本 质 属 性 “ 语 ” 现代 语 言 学 、 理 学 研 究 的 重 要 概 念 , 2 世 纪 言 是 心 在 0 9 年 代 的 语 文 课 程 性 质 大讨 论 中 被 引 入语 文 教 学领 域 。李 海 0 林在其 《 语教学论 》 言 中提 出 , 文 教 学 论 要 由 以 “ 言 ” 主 语 语 为 体 的 本 体 论 转 变 为 以“ 语 ” 主 体 的本 体 论 , 是 语 文 课 程 言 为 这 言 语 本 质 观 的 前 奏 。 可 见 文献 中 , 早提 出言 语 性 是 语 文课 在 最 程 本 质 属 性 的 是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的 潘 新 和 ,他认 为语 文 教 学课 程 的 关 键 词 已不 是 语 言 、 文 知 识 、 文 素 养 等 , 是 ~ 批 新 语 语 而 生 的术 语 概 念 . 如言 语 生 命 、 言语 潜 能 、 语 动 机 等 。 言语 ” 言 “ 是 语 文 课 程 的 内容 构 成 , 是 语 文 课程 的 目的指 向。 [ 庆 师 范 也 2 1 重 大学 的薛 晓螺 在 论 述 语 文 课 程 目标 时 ,全 文 也 明确 地 使 用 了 “ 语 ” 念 。 引 有研 究者 直 接 提 出 “ 文 课 就 是 言 语 课 ” 言 概 还 语 和 “ 文 是 以 言语 形 式 为 教 学 的本 体 ” 观 点 。 _ 上 述 对 语 文 语 等 4 从 课 程 本 质 的诸 多 观 点 来 看 ,语 文 课 程 早 已迎 来 了其 言 语 性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