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内外因辩证关系 开放发展理念
内外因辩证关系:开放发展理念一、概述在当今社会,开放发展已经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共识。
然而,要实现开放发展,并非易事。
开放发展并非简单地做出外部开放的表面姿态,更需要在内在因素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内外因辩证关系成为开放发展理念中值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对开放发展的影响加以探讨。
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定义1. 内因内因是指影响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文化、制度、体制、思想观念等。
这些因素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础,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外因外因是指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包括国际环境、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
这些因素对事物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外因决定了事物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3. 内外因辩证关系内外因辩证关系指的是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外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通联、相互作用的复杂态势。
三、内外因辩证关系对开放发展的影响1. 内外因辩证关系促进开放发展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开放发展的实现。
内部因素通过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和调整,实现了应对外部挑战和利用外部机遇的目标。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条件的进步,又倒逼内部因素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外部的要求和需求。
2. 内外因辩证关系阻碍开放发展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相互制约,也可能阻碍了开放发展的实现。
内部因素的僵化和蜕化,可能使得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受到阻碍,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调整。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波动,也可能导致内部因素面临着风险和挑战,无法顺利进行开放发展。
3. 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有效化解为了实现开放发展,需要对内外因辩证关系进行有效的化解。
需要加强内部因素的改革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需求。
另需要借助外部环境的力量和条件,为内部因素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结论内外因辩证关系对开放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如何理解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简答题
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指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四个伟大关系,即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内需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
如何理解这些伟大关系,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我们需要明确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通联、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
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超结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中,改革开放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则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不断完善和发展。
内需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对外开放则为内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二者相辅相成。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中,经济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撑,二者密不可分。
要理解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注意把握其中的主次关系。
在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目的,经济建设要为政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
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中,社会主义建设是根本任务,改革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建设。
在内需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内需是主体,对外开放是辅助手段,内需的扩大是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中,经济发展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仍然是为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理解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还需要注意平衡发展、统筹兼顾。
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内需与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中,要坚持平衡发展、统筹兼顾的理念,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
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努力实现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统一。
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双重逻辑及辩证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充分肯定“十三五”期间重要成果基础上,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新任务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有助于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
(一)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质量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其内涵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这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规律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构成的有机体,而经济处于基础地位。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经济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处于首位,起着主导和支配性作用。
也就是说,生产端,即供给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逻辑起点,人类经济的进步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供给端推动的。
[1]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根本途径。
同时,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而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条件之一,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任务。
围绕创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准确把握它们的辩证关系。
创新发展是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
当前,从国际形势看,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要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会还描绘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即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协调发展是方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着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仍十分艰巨。
“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统一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统一关系作者:张建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3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了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
作为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核心内容的“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有机统一体,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行动指针,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供给。
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对于领悟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同的表达形式:理论创新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1] (P284)历史的实践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向前推进一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就发展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个新起点的鲜明特征,就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
这个新起点的基本特点,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2]我们面临着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机遇,出现了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产生了过去没有遇到的新问题。
如何面对新机遇、处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我们变革思想观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说过去“老祖宗”没有说的新话。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 (P289-290)。
“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新话语,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新成果。
浅析五大发展理念
现代国企研究 2016. 10(下)8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现实问题为牵引,体现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对内与对外、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让中国号巨轮涉过险滩、渡过激流,标注前行航向。
一、加强学习,认识五大发展理念(一)坚持创新发展,才能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坚持改革创新,把创新放于核心位置,既是适应我国当前转型升级的国情需要,也是顺应我们富民强国的长远谋略。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辈出报效祖国、情牵百姓的“英雄们”,正是他们的这种敢于创新、敢于付出的抱负和理想,激励着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
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这种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二)坚持协调发展,才能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城乡差距”的存在,“故乡在沦陷”的感受在蔓延,“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选择题撕扯着人们的决断。
说到底,它不是一场文明的冲突,只是一种因无法同步发展而产生的陌生感。
因此直面和解决中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中最大的不协调,成为飞奔的中国最大的课题,协调发展就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雾霾”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开始变得污浊,天空不再那么蔚蓝,河水不再那么清澈,连鸟儿的叫声都不再清脆。
谁之过?我们用牺牲生态环境换来了一时的经济增长,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失衡相处。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在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世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要有所担当,也必须担当。
(四)坚持开放发展,才能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改革开放是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3篇
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3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篇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发展认识的新高度、新自觉,也是今后五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常态、新境界、新阶段。
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锻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硬能力,必须抓好‘五要’。
”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理念,也是今年合江县举行宣传活动的活动宗旨。
2016年1月25日,合江县各个社区都进行了宣传“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的主题内容是: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到各方面实践之中。
在整个活动中,给群众解释了什么是“五大发展理念”,如何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怎样增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素养和能力等问题,并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五要”。
接下来是内容详解。
一、理念要宣传。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
要把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成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认识要提高。
要充分认识“十三五”规划,是为老百姓的规划,全面小康也是老百姓的小康,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关注社会民生同时进步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个实现目标。
深化认识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我们认识的关键。
深化认识就要我们学深悟透、深刻理解,找准方向和着力点,把认识统一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上来,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三、行为要纠正。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要深刻领会其精髓,在不断实践中充实和完善战略部署,把理念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发展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的哲学原理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的哲学原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化解经济发展的矛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十三五规划”明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①“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亮点,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是党对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因此,深入理解“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当下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问题导向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②即是说一个理念的实现程度主要是取决于能否解决现实问题和满足国家发展需要。
“五大发展理念”能在当下中国实现,因为其既符合个人又符合国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创造出人类经济发展的奇迹。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的出现,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叠加,“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现实问题顺势而出。
(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增速减缓、下行压力大的困境。
面对经济增速减缓的发展现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我国经济增速至少要达到6.5%。
”③要解决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问题和实现2020年的目标就必须以创新为先导。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不是各要素的简单重组、拼凑,而是突出一种创造性。
当代创新的主体绝非局限于科学家个人,也包括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论断,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联系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联系导读:本文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联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化”“一带一路”“亚投行”“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概念、战略、工程、举措,正在践行着5个发展理念的一个或多个。
未来,这5个理念将结合得更为紧密。
今天起,本报推出“五大发展理念的中国实践”系列报道。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是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发展理念必然要发生变化。
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那么,这五大理念的“深刻变革”意涵体现在哪里,彼此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深刻变革”内涵体现在哪?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历史发展经验表明,一旦“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红利渐趋用尽,一国进入到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强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阿喀琉斯之踵”。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变迁,出现所谓的“创造性破坏”,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本质。
此次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如此重要位置,势必会引起利益关系调整和体制机制变革。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急需一次思想和模式的深刻变革。
同样,理论、制度、文化创新,也将是一场建立“中国叙事”的变革——终结西方“元叙事”,打破西方价值体系垄断,使不同的制度、文化、文明互鉴共存。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实现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内在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内在关系作者:赵海萍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通过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分析阐述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要求我们在发展实践中不能将五个发展理念割裂开来,更不能顾此失彼,要将其统一于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内涵;内在联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在对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五个发展理念,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体现着科学的辩证思维,只有深刻把握其内涵,使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落到发展的实处,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创新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的眼光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是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想要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果,必须将创新放在发展的首位。
创新发展理念是基于对唯物辩证法事物永恒发展原理的深刻认识,以及其在中国现实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理解和运用。
这就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中心位置,把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而言,有着统领全局的作用。
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在取得很多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强调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进行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使其健康发展,这样就会逐步实现协调发展,消除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提升综合能力,将协调发展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以及经济和谐有序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一、全面理解完善发展理念全面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的新理念,所谓“五位一体”就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各项发展目标,关键是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后置未来的发展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所以说,只有把新的发展理念我们学习好了,领会到家了,才有可能制定好各地区、各部门,十三五的发展纲要。
制定好发展纲要之后,我们要把发展的新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各项现实的具体工作中去。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性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提高全体人民对发展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创新下面我首先介绍一下新的五位一体概念实质性的内涵。
新的发展理念摆在第一位的是创新的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文件号召,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领域的创新,要让创新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里边我们有一定的创新,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创新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
如果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有一点点创新就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创新的边际效益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地递减的。
现在,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靠简单的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简单地靠复制型的创新,简单的靠引进、消化、吸收型的创新,已经非常不够了。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原始创新的力度。
过去我们讲,中国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就是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就是可以借鉴别人的技术创新我们跨越,很顺利地的跨越一些门槛,但是在引进别人的技术的时候,我们要让渡我们的市场,所以说我们中国过去用的是市场换技术这样的一个思路。
但是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我们用市场换来了一些技术,但是我们没有换来最新的技术,市场只能换来三流的技术或者二流的技术。
一流的技术根本就换不来。
所以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和一些小的国家不一样,技术如果没有真正意义的创新,那我们就非常的受制于人。
新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
1、创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
2、协调: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平衡的发展格局,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绿色: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4、开放:要实现开放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5、共享:要实现共享发展,需要推进普惠共享、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五个方面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在实践中,不能孤立地处理这些要素,而应当以辩证的方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新发展理念要注重协调创新和绿色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之间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开放与共享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开放促进共享,共享又促进开放。
总之,新发展理念要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宏观微观、内外协调的辩证关系,创新性地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从哲学和科学的视角认识五大发展理念
从哲学和科学的视角认识五大发展理念董恒宇*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国情和实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在收入、就业、教育、住房、医保、环保等切身利益问题上的诉求和期盼,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体现了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的交融。
五大发展理念提炼和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创新。
五大发展理念各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树立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他在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要充分考虑明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努力抓住机遇,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习近平主席在这里所提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多种科学思维方式、辩证法均上升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层面。
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和科学背景“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①实际上,“只有那种最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最充分适应本世纪全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哲*①董恒宇,民盟中央常委、内蒙古区委主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第211页。
*2016年第2辑总第19辑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
时代变了,哲学体系自然也随着变化。
既然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结晶,是文化的活生生的灵魂,那么也迟早总有一天不仅从内部即内容上,而且从外部即形式上触及和影响当代现实世界。
现在哲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而世界则成为哲学的世界”①。
20世纪科学最具革命性意义的两大理论成果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崭新的时空观和质能关系,而量子力学成功地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1. 引言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一种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指导理念来引领未来的发展。
而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的发展方针,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指南,以实现可持续、协调和包容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及其辩证关系,从而使我们对这一重要概念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2. 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以下将对其基本内涵进行详细解析。
2.1 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素之一。
创新是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
在新时代,中国需要不断创新,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推动科技创新的突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2.2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各领域、各地区、各层次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中国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新发展理念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2.3 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绿色发展写入国家宪法的国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新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环保、资源节约成为主旋律,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2.4 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各国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闭关锁国到全面开放的历史转变。
新发展理念要求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5 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新发展理念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简述新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简述新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一、引言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它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旨在推动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然而,这五个方面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二、创新与协调的辩证关系创新和协调是新发展理念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促进产业升级。
协调则强调各领域之间协同合作,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然而,在实践中,创新和协调也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在推动技术创新时可能会出现资源过度集中、环境破坏等问题;另一方面,在追求协调发展时可能会牺牲某些领域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平衡创新和协调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推动技术创新时需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时需要考虑各地区的差异和不同需求。
三、绿色与开放的辩证关系绿色和开放是新发展理念中的另外两个方面。
绿色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开放则强调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放。
然而,这两个方面也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为了保护环境可能需要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如减少污染排放、限制资源开采等,这可能会影响到市场开放;另一方面,在推动市场开放时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平衡绿色和开放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推动市场开放时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时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求。
四、共享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共享是新发展理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
创新则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创新。
然而,这两个方面也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能会导致一些创新成果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在推动共享时需要考虑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避免侵犯知识产权。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平衡共享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时需要注重创新成果的利用和共享;在加强社会公平时需要考虑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与内涵
一、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发展理念是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点:从当前世界形势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战略优势的抉择。
当今世界,尽管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但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因此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大势,它有共性但更具特色,因此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能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第二点: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大难题。
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这一难题指明了新路径。
因此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能更好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第三点:从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
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总而言之,我们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
二.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在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方面,有以下几点把握:创新发展理念方面:在市委党校唐钰岚老师的课上,唐老师给我们举了例子,比如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国人对iPhone的疯狂追求,还有就是我们国家造不出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等,这些表明我们创新能力、自主知识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五大理念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明确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大系统。
其中,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动力,为其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协调和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和外在支撑,将促进其他发展更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共享性;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是其他发展的基础;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其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深入学习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让创新贯穿各方面,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动力转换迫在眉睫。
创新不仅能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益,还能够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组合,促进传统要素主导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恒久的内生动力。
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因此,创新发展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关键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更加绿色、更具有竞争性。
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支撑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如何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
如何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了深刻阐述。
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领会好、领会透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还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刻把握。
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
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要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看待问题,注重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深刻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
面对新的发展实践,则需要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二、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
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3篇
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3篇xx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不是相互排斥、互不联系的个体,而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仅供参考。
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篇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发展认识的新高度、新自觉,也是今后五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常态、新境界、新阶段。
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锻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硬能力,必须抓好'五要'。
"这是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理念,也是今年合江县举行宣传活动的活动宗旨。
20xx年1月25日,合江县各个社区都进行了宣传"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的主题内容是: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到各方面实践之中。
在整个活动中,给群众解释了什么是"五大发展理念",如何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怎样增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素养和能力等问题,并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五要"。
接下来是内容详解。
一、理念要宣传。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
要把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成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认识要提高。
要充分认识"十三五"规划,是为老百姓的规划,全面小康也是老百姓的小康,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关注社会民生同时进步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个实现目标。
深化认识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我们认识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围绕“创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准确把握它们的辩证关系。
1.创新发展是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
当前,从国际形势看,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要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会还描绘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即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2.协调发展是方法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着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发展空间上,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完善区域政策,协调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同时,还要协调好国内与国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发展的时间维度上,要协调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绿色发展是方向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绿色发展着力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目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决定发展的方向,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来说,就是要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就“十三五”期间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来说,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4.开放发展是战略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要经验。
开放发展着重要解决的是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
“十三五”期间,要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5.共享发展是归宿
共享着重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就当前来说,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就是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共享不仅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
就国际范围内促进共享发展而言,就是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促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