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高二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讲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一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3.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重难点)一、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2.地质作用⎩⎨⎧a 表示上升冷却凝固b +c 表示外力作用d 表示变质作用e 表示重熔再生3.循环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1)内力作用都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 )(2)太阳辐射能是所有外力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
( )(3)山地的“身高”降低都是由外力的侵蚀作用导致的。
( )(4)岩石圈中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地幔。
( )(5)三大类岩石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 )【提示】(1)× 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三种表现形式,其中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种,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其中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3)× 许多山地的高度降低原因有两种,一种原因可能是因地壳下沉运动导致的,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外力中的侵蚀作用导致的。
(4)√ 岩石圈中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5)× 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变质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估测,黄河每年将16亿吨的泥沙输入下游。
大部分注入渤海,为什么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提示】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力作用泥沙淤积使渤海变浅,而内力作用地壳下沉使渤海变深,正因如此,渤海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归纳总结]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地貌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但是一般体现在一定时期以某种地质作用为主,在判断地表形态(地貌)形成原因的时候,可以采取分步骤判断排除法。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基本概念
岩石圈物质循环基本概念引言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地球系统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过程。
它涉及到地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地球的演变、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过程、动力机制以及其对地球化学记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概念1.1 岩石圈的组成与结构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主要由固体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它分为多个板块,由地震带和转换带分隔。
1.2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定义岩石圈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岩石圈内物质的产生、转化、运输和再利用的过程。
它包括地球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地球表面和内部的影响。
1.3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关系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地球的气候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系统等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复杂系统。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2.1 岩石圈物质的起源和形成岩石圈物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地球的形成时期。
它们经过长时间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如熔融、冷却、变质等,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岩石。
2.2 岩石圈物质的分异和演化随着地球物理化学过程的发展,岩石发生分异和演化。
例如,火成岩经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可以转化为变质岩;沉积岩经过压实和矿物质的聚集,可以转化为沉积变质岩。
2.3 岩石圈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岩石圈物质在地球表面和内部之间不断循环。
例如,火成岩在高温条件下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冷却后形成新的火成岩。
这个过程称为岩石循环。
此外,一些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和搬运后,会形成新的沉积岩。
这些过程称为岩石再利用。
三、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动力学机制3.1 地球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影响地球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对岩石圈物质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地壳运动导致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和物质的分布。
此外,地下水循环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等过程也会影响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3.2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影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岩石圈物质循环也有重要影响。
岩石圈物质循环
侵入型岩浆岩
花岗岩
安徽黄山-----花岗岩分布区
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分布区
玄武岩(浮石)
岩浆活动 喷出岩
岩浆活动 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
岩浆活动
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
爱尔兰的Giant's Causeway是上古时 代火山爆发后留下 的玄武岩地貌。巨 人之路是全球最著 名的柱状玄武岩结 构,由总计约4万 根六角形石柱组成 8公里的海岸。石 柱连绵有序,呈阶 梯状延伸入海
沉积岩 ——主要受外力作用形成
裸露岩石
风吹、雨打、日晒、侵蚀 流水风力搬运、堆积
沉积岩
沉积岩按颗粒物质的大小分为: 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砾 岩
砂 岩
页 岩
石灰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有什么特征? 1.具有层理结构
2.含有化石
植物化石
鱼类化石
三叶虫化石
河流沉积物 --分选性
1、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
接触带
石灰岩
(高温)
变质
石灰岩
大理岩
岩浆
变质带
岩浆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火山
外力作用 ② 变质作用 ③
沉积岩 喷出型 岩浆岩
③ 变质作用
变质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④ 重熔再生
地
冷却凝固 ①
幔
岩浆 岩
重 熔 冷 凝
岩浆
沉积 岩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变质 岩
图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 “猴子”是由花岗岩组成, 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1.“猴子”的岩石按成因 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 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主 沉积岩 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
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
做题过程:先找岩浆,再找岩浆岩。
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岩浆经过①上升冷却作用变成岩浆岩。
●岩浆岩在②外力作用变成风化沉积物(沙石、粉末)。
●风化沉积物经过③固结成岩作用变成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经过④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变成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过⑤重熔再生作用重新变为岩浆。
资料补充:
岩浆岩
特点:分为喷出型和侵入型。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典型岩石:玄武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流纹岩、安山岩等。
沉积岩
特点:多位于地球岩层表层,岩石不坚固,有化石存在;沉积岩是分层结构。
典型岩石:石灰岩(喀斯特地貌)、页岩、砂岩、砾岩等。
沉积岩的产物:化石、煤、石油
变质岩
特点: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
典型岩石: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等。
(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大理岩;砂岩、砾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石英岩;页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板岩)
公众号:2020押题 获取更多免费押题卷。
岩石圈物质是如何循环转化的?
岩石圈物质是如何循环转化的?
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转化主要通过岩石循环和岩石圈动力作用来实现。
下面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一般过程:
1.岩石的形成:岩石圈中的新岩石可以形成于火山喷发和火
成活动,即火成岩的形成;或形成于沉积过程中,即沉积
岩的形成;或形成于高温高压作用下,即变质岩的形成。
2.岩石的变质:当岩石受到高温和高压作用时,其组成和结
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即变质岩。
这种变质作用通
常发生在岩石深部的地壳下方,如板块碰撞带或岩浆侵入
区。
3.岩石的熔融:当岩石处于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可能会发生
部分或完全熔融,形成岩浆。
岩浆可以在地下冷却固化形
成火成岩,或通过火山喷发进入地表,并在空气中冷却形
成火山岩。
4.岩石的侵蚀和运送:岩石圈中的岩石可能会受到侵蚀作用,
如风、水、冰等,将其物质颗粒溶解或搬运到其他地方。
这些颗粒以沉积物的形式沉积在地表或水体中,形成沉积
岩。
5.岩石的再循环:通过板块运动和地壳拓展,岩石在地球上
不断地运动和再循环。
岩石圈中的板块相互碰撞、相对运
动或下沉,推动岩石的形成、变质和熔融,从而实现岩石
物质的再循环。
这种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转化过程是长期的、持续的地质过程。
它在地球上维持着生态和环境的平衡,同时也会对地球上的地貌、地震、火山活动等产生影响。
高中地理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中地理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球的物质循环是指地球内各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等。
其中,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由岩石和矿物质组成。
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与其他圈层不同,主要是指岩石和矿物质的产生、分解和再循环。
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主要涉及岩石的形成、变质、侵蚀和再循环四个过程。
1、岩石的形成岩石的形成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
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高温熔岩在地表冷却后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在长期的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在高压、高温和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种类的岩石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和地质时期都有不同的形成方式。
2、岩石的变质岩石的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和结构性变化的过程。
在地球的内部,岩石会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影响,从而发生变质。
例如,板片岩就是由原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
3、岩石的侵蚀岩石的侵蚀是指因水、风、冰或重力等自然力量的作用,将岩石破碎、分解、移动和沉积的过程。
侵蚀作用是不断改变岩石圈的形态和构成的重要因素。
例如,河流冲刷岸边的岩石,形成峡谷和瀑布;风沙作用将岩石侵蚀成沙漠中的沙丘。
4、岩石的再循环岩石的再循环是指岩石中物质的重新利用和再造的过程,主要是指地壳板块的造山作用和岩浆的喷发。
在地壳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作用下,原有岩石会被挤压形成新的山脉,同时也会发生沉积、侵蚀等变化。
在岩浆的喷发过程中,地球内部的物质会涌向地表,形成新的火山岩和火山喷发物。
这些新的岩石还会被侵蚀和压缩,增加地球上物质再循环的程度。
总之,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地质过程,与其他圈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过程的了解和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地球的物质循环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1500字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固体岩石和地壳内的物质在地球表面不断循环和转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不同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侵蚀、沉积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过程:1. 岩石的形成和变质:岩石的形成是指岩石从原始物质经过熔融或沉积等过程形成的过程。
岩石的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变化。
岩石的形成和变质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起始阶段。
2. 岩石的侵蚀和破碎:岩石的侵蚀是指外部力量(如水流、风力、冰川等)作用下将岩石分解、破碎和移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是由于风化、冻融、水蚀等自然力量的作用造成。
岩石的侵蚀和破碎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3. 岩石的运移和沉积:岩石的运移是指岩石破碎后,被外部力量如风、水流等运输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岩石的沉积是指岩石颗粒在运移过程中,由于外部力量的减小而从水流、风力等悬浮状态沉到底部的过程。
岩石的运移和沉积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阶段。
4. 岩石的再结晶和变成:岩石的再结晶是指岩石在新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重新结晶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岩石的变成是指岩石中的矿物质在地质过程中发生互相转化的过程,如岩浆岩变成斑岩、辉石岩变成橄榄岩等。
岩石的再结晶和变成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5. 岩石的再熔融和岩浆的上升:岩石的再熔融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熔化成岩浆的过程。
岩浆的上升是指岩浆通过地壳上层的裂隙和缝隙向地表上升的过程。
岩石的再熔融和岩浆的上升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阶段。
6. 沉积岩的成岩和再沉积:沉积岩的成岩是指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变化。
再沉积是指沉积岩经过改造或重新沉积的过程。
成岩和再沉积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不同的地质作用,地球上的岩石和地壳内的物质不断循环和转化,而且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对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的演化和地球上的生命起着重要的影响。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概念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的岩石和岩石组成的圈层之间的物质流动和转化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包括岩石圈内的物质流动和转化,以及岩石圈与大气、水、生物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岩石圈内的物质流动和转化:岩石圈内的物质流动和转化主要指岩石圈内的地质运动和地球温度场的变化。
这些过程包括岩浆流动、地壳构造运动、温度场变化等。
2、岩石圈与大气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岩石圈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包括岩石圈内的岩石和气体之间的交换,以及岩石圈外的大气和地壳之间的交换。
3、岩石圈与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岩石圈与水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包括岩石圈内的水和岩石之间的交换,以及岩石圈外的水体和地壳之间的交换。
这些交换和循环过程包括水的地壳内循环、水的地壳外循环等。
4、岩石圈与生物体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岩石圈与生物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主要指生物体对岩石圈的影响和岩石圈对生物体的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生物体对岩石圈的地质作用、岩石圈对生物体的气候作用等。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对于地球的生命支持、环境调节和资源提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岩石圈物质循环对于了解地球运行规律、保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
地理之岩石圈物质循环总结做题过程:先找岩浆,再找岩浆岩。
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
岩浆经过①上升冷却作用变成岩浆岩。
●岩浆岩在②外力作用变成风化沉积物(沙石、粉末)。
●风化沉积物经过③固结成岩作用变成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经过④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变成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过⑤重熔再生作用重新变为岩浆。
资料补充:
岩浆岩
特点:分为喷出型和侵入型。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典型岩石:玄武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流纹岩、安山岩等。
沉积岩
特点:多位于地球岩层表层,岩石不坚固,有化石存在;沉积岩是分层结构。
典型岩石:石灰岩(喀斯特地貌)、页岩、砂岩、砾岩等。
沉积岩的产物:化石、煤、石油
变质岩
特点: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
典型岩石: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等。
(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大理岩;砂岩、砾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石英岩;页岩在变质作用下变成板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壳层,由岩石构成,是地球重要的地质构
造之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非常复杂,包括物质的地质作用、矿
物的形成、生物的作用等多个方面,下面就来分步骤阐述一下岩石圈
的物质循环过程。
第一步,地质作用。
地球的内部不断释放热量,产生一系列地质
作用,如地震、火山喷发、岩浆活动等,这些作用对岩石圈的物质循
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使大量的岩石矿物被释放出来,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岩浆活动可以产生新的岩石和矿物,从而
推动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二步,矿物的形成。
在地质作用的作用下,一些元素和化合物
可以结合形成新的矿物。
这些矿物有些是宝贵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等,有些是工业上必须使用的矿物,如铁、铝、石灰石等。
矿物的
形成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三步,生物的作用。
生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有些生物常常在岩石上繁殖生息,它们的遗体、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可
以形成肥料,为植物提供养分。
有些生物通过钻孔、啃咬等方式,为
岩石圈提供了物质交换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的三个方面,地质作用、矿物的
形成和生物的作用。
这些过程互相影响,通过地球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了岩石圈中的岩石和矿物,这些物质的循环推动了生物和人类的
发展和繁荣。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人们的不断
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物质循环机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
岩⽯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 为了让⼤家更好的学习掌握岩⽯圈的物质循环,下⾯店铺⼩编为你准备了“岩⽯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内容,仅供参考,祝⼤家在本站阅读愉快! 岩⽯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 1.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岩(花岗岩)或喷出岩(⽞武岩)。
喷出岩的⽓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体溢出后形成的)。
2.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经过风化作⽤、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包括⽣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字”。
3.变质岩的形成:岩⽯在⾼温⾼压下发⽣的变质作⽤形成的岩⽯(例:⽯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形成⼤理岩)。
4.岩⽯圈物质的循环过程:三⼤类岩⽯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②各类岩⽯在外⼒作⽤下都能形成沉积岩。
③各类岩⽯在变质作⽤下都能形成变质岩。
④各类岩⽯在地下深处重熔再⽣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岩⽯圈的构造 另外对于地球岩⽯圈,除表⾯形态外,是⽆法直接观测到的。
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处所显⽰的第⼀个不连续⾯(莫霍⾯),⼀直延伸到软流圈为⽌。
岩⽯圈厚度不均⼀,平均厚度约为100公⾥。
由于岩⽯圈及其表⾯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
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总⾯积的2/3之多,⽽⼤洋盆地约占海底总⾯积的45%,其平均⽔深为4000~5000⽶,⼤量发育的海底⽕⼭就是分布在⼤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形态可认为是由⼤洋盆地与⼤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圈构造和地球动⼒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1、维持生物圈代谢:岩石圈物质循环能够为生物圈提供有机物质,通过沉积过程,有机物质变为有机质,使生物徐徐维持生物圈代谢;
2、保证地表温度稳定:岩石圈物质循环还能保证地表温度的稳定,特别是海洋沉积过程中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质过程,能够保证地表温度的稳定,从而保证生物可以顺利地演化发展;
3、加速生物进化:岩石圈物质循环在物质流动中起着推动作用,可以使物质流动加快,有利于新元素Created进入生物体,从而加快生物的进化,另外,在岩石的变质过程中,特定的物质流动也可以改变地球的地质环境,影响生物的演化;
4、控制气候变化: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影响也可以使生物体环境的气候变化趋于稳定,从而使生物可以顺利地演化发展。
5、加速地质年代判断: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可以发现放射性元素,并计算其衰变速率,从而可以加快各个地质时代的具体年代的判断和精确测定;
6、加强现代地质研究:同时,岩石圈物质循环还可以为现代地质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数据,从而加强现代地质研究。
总之,岩石圈物质循环可以为生物的演化和现代地质研究提供多重有益的作用,也为科学研究获得重要的认识,不可或缺。
:第一讲《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讲解
向斜 岩层下弯 中新边老
地 质 作 用
一般成谷 抗蚀成山
变质作用
断层: 岩层断裂错位而成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主要形式:
①侵蚀 外力 流水作用 ②搬运 作用 常见类型 ③堆积
风力作用
成谷 移位 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岩浆活动
内力 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
褶皱
岩层上拱 中老边新 背斜 一般成山 侵蚀成谷
【例题】(2011·上海高考)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 问题。(10分)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 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 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 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 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 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 展演化的窗口。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 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 内力作用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向斜 岩层下弯 中新边老
地 质 作 用
外力 作用
一般成谷 抗蚀成山
变质作用
断层: 岩层断裂错位而成
①
地堑 ② B
地垒 A
③
断层示意图
背斜
向斜
天然气 石油 地下水
天然气 石油
褶皱示意图
①
地堑 ② B
地垒 A
③
断层示意图
岩浆活动
内力 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
褶皱
岩层上拱 中老边新 背斜 一般成山 侵蚀成谷
已成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岩浆
侵蚀
搬运
堆积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岩浆岩 沉积岩
岩浆
沉积岩及特点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等 沉积岩 风化、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特点
常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侵蚀
2)从表4-2分析,山地地区修建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 原丘陵地区高。 3)公路的灵活性比铁路好。
4、结合图4-16中的公路线,思考公路选线时考虑了 哪些自然因素?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 的? 地形、沼泽、河流等自然因素。 1)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 减少陡坡的影响。 2)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 3)公路避开沼泽地。 4)过河架桥,或沿河岸延伸。
兰
新
公 川藏公路
路
5、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形单元里,与公路选 择是否有关?这种现象说明了公路的选择还受哪些 因素影响?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 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 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作用力
上游 (下蚀、溯 源侵蚀) V形谷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提供广阔的 耕地,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平坦广阔的地形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
河流产生的不利影响:
河流易引发洪涝灾害 在高原、山区易诱发泥石流、崩 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
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 布,取水用水比较方便。
1. 位于两河交 汇处,利于人 流物流的集散。 2. 地形开阔平 坦,利于农耕 和基建。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引言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圈层之一,它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一部分。
岩石圈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大陆和海洋地壳,同时也是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质的来源。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物质在地壳、岩石、大气和水体之间的转移和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对地球的演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地壳岩石的形成地壳是由岩石所构成的地球的最外围的圈层。
地壳的厚度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可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这些地壳岩石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沉积等。
火山喷发过程中,地壳深部的岩石被加热并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火山口排放到地表,形成火山岩。
岩浆侵入是指岩浆在地壳中上升并逐渐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而沉积是指地壳上的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压实和水化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这些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壳岩石,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起点。
物质的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岩石的风化和侵蚀、物质的运移和沉积,以及岩石再生和再结晶。
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在外力和水、气、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破碎和分解的过程。
风化过程中,岩石中的矿物质逐渐被氧化、还原、水解等作用分解为细小的颗粒和溶解物质,形成了土壤。
侵蚀是指外力(如风、水等)将风化产物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风化和侵蚀是岩石物质进入水体和大气的前提条件。
物质的运移和沉积风化和侵蚀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会通过受力、溶解、扩散等作用,从地表向地下和水体中运移。
这些被运移的物质会随着水流、风等的作用,逐渐沉积在其他地方。
这些沉积物会在长时间的压力和水化作用下逐渐固化成岩石,形成新的地壳。
岩石再生和再结晶岩石再生和再结晶是指存在于地下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过程。
在地下,岩石受到上部岩石的压力,并且受到地热作用的影响,会逐渐发生变质,形成新的岩石。
这些新的岩石可以通过地壳抬升、侵蚀等作用再次露出地表,开始新一轮的风化和侵蚀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你知道不,这岩石圈就像一个神奇的大舞台,各种物质在上面热热闹闹地演着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
先说说岩浆。
这岩浆就像是个脾气火爆的家伙,从地球深处冲出来,那股子热乎劲儿,能把周围的一切都给融化喽。
想象一下,要是你惹恼了一个大火炉,它突然喷发,那场面得有多壮观。
岩浆冷却之后呢,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岩石。
有的硬邦邦的,像块大石头;有的呢,带着漂亮的花纹,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这些岩石可不会老老实实地待着。
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它们慢慢就被侵蚀了。
就好像一个人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变得不再那么光鲜亮丽。
侵蚀下来的物质,会被水流啊、风啊带走,去到别的地方。
水流就像个勤劳的搬运工,不辞辛劳地把这些物质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说不定哪天,这些被搬运的物质就会在一个新的地方安定下来,堆积起来。
然后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堆积起来的物质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时候,它们就会被深深地埋在地下。
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会让它们发生变化。
就像一个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这些物质可能又会重新变成岩浆。
你看,这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就是这么奇妙。
从岩浆到岩石,再从岩石被侵蚀、搬运、堆积,最后又变回岩浆,就像一个轮回。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种物质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岩浆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岩石则见证了时间的流逝。
侵蚀让岩石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搬运让物质有了新的归宿,堆积则为新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这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场魔术表演。
它让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神奇和伟大,也让我们明白了万物皆有循环,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人类也应该像岩石圈的物质一样,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是大自然的杰作,它让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个神奇的过程,让地球永远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判断
(1)你能推断形成灯笼西红柿化石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
(2)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3)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答案(1)沉积岩。
(2)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一些芦木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3)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
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
岩
浆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
部,冷却凝固而形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
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细
小,有的有流纹和
气孔
玄武岩、流纹
岩、安山岩
依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模式图可总结基本规律,如下表:
原物质地质作用
岩浆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有关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
根据图片判断,图甲、图乙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丙中的()
c
根据图片判断,形成图乙山体岩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