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状_时空境遇_创新内涵_我_省略_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研究综述_周琪

合集下载

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 中央继承了以往 突 出针对性 、 体现创新性 ; 思想政 治教 育要重视社会环境 、 学校 环
家庭环境的影响。” 的思想政治教育理 论成果 , 并不断丰富 和发展 了思想政治教育 理 境 、 四、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功 能 拓展
论。 在坚持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 向的基础 上注重人文关 怀和心理疏 导, 同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 的可接 受性 以及思想政治教 育的功能
树立科学 ‘ 三观 ’ , 塑造政治人 格 , 增强人文底蕴 , 提升精神 是要把人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中心 ,从 人的工作 生 应该是“ 培育健康心理” 。『 I i 丕 有学 者提 出, 新 时期 思想 政治教育的功 活实际和思想 道德素质发展需要 出发 , 坚持 贴近生活 、 贴近实际 、 状态 ,
关怀和 t l , 理疏导的渠道 ; 学生要有健康心理 , 树 立坚定意志和宏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新 着 力点 . 思 想教 育研 究 , 2 0 0 9 ( 1 1 ) .
理想信念。” ㈧ 三、 思 想政 治 教 育的 可 接 受 性
[ 4 ] 黄红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 中的人 文关怀和 心理 疏导. 社科
拓展。

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的功能 , 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表述。 有学
者提 出 ,思 想 政 治 教育 的功 能 主要 是 意 识 形 态 功 能 和 人 文 认 知 功

以人 为 本 的价 值 取 向
能, 而新时期应该 “ 确立意识形态 与人 文认知并重 的思想政治教育
克 服 思想 政 治 教 育 工 具 化 的 倾 向 , 进 一 步 明确 思 想 政 治 教 学者 们 普 遍 认 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坚持 以人 为本 ,在 实践 中应 坚 功 能 观 , 育的人文认知 功能” 。 嘞 也有学者认为 ,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持“ 三贴 近 ” 原则 。有 学 者 论 述 了“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坚 持 以人 为 本 , 就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发展状况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发展状况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发展状况综述一、概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从探索到成熟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

本文旨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综述,梳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人才。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教师队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只有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创新措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创新措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创新措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创新措施摘要: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是当今社会各界的共识。

当代大学生,这批出生于90年代初期的青年,他们是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栋梁,对其思想素质的培育,关系到未来社会人口素质整体构成,也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兴旺与发达。

出生年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这一代大学生身上具有很多只有特定时代才具有的文化气质与秉性,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遇到的新问题,这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一直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范畴。

政府相关部门屡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召开各种会议,做出各种批示,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摆上工作日程。

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首次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召开的专门会议,胡锦涛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全新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先导[1]。

2011年,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长论坛召开,再一次重申了各部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本文作者作为第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刻体悟政府各部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现实状况的重视,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一课题,从2011年11月底至2012年元月初,抽取了江苏扬州职业大学主院校及周边院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参照对象,以书面问卷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状做了一次摸底。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次调查还针对各年级组辅导员班主任推荐的个别学生和个别问题进行了谈话调查,其结果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创新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创新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创新
翟广运;卢振起;杨小朋
【期刊名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应重点进行主体精神、哲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情商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着力在教育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机制的现代化.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翟广运;卢振起;杨小朋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研究现状·时空境遇·创新内涵——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研究综述[J], 周琪
2.试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J], 任登波;王光琼
3.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党社会化:内涵、现状及效果 [J], 丁远
4.试论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及其内涵 [J], 李同辉;
5.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涵研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创新研究》 [J], 王姝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20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近20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近20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近二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和分析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进行回顾,以明确其研究的起点和发展脉络;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其内涵、外延、特征等方面;再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以揭示其学科交叉性和融合性;总结近二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全面、系统地展现近二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在近20年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一种不断深化和细化的趋势。

这一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灌输上。

学者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广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灌输,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冲击展开。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多维性。

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不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还开始关注其心理、情感、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本文回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分析了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等课题。

研究了技术创新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重点突破方向和学科交叉合作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课题、研究、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国际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创新、思政教育融合、未来发展趋势、重点突破方向、学科交叉合作。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化人才培养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不断开展前沿课题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三大前沿课题研究涉及历史发展、国际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前沿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思政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推动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借鉴各国先进经验,为我国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则有助于理论创新,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

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技术创新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则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不断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文献综述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一门科学,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的现状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特点,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高校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如何使思想政治更具有实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历永弥新的重大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中心环节,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相当普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产品也大量涌入我国文化市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第一部分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即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思想认识不到位、价值观念偏差大、思想教育手段落后等。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主要表现为“三个主义”,即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简单粗暴的主观主义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一切围着上面转,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疲于应付、杂乱无章、缺乏计划性。

不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往往凭主观意志办事,搞主观武断。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形式,但有些人却本末倒置地单纯追求形式,在具体工作中,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去造声势、追求表面的热闹,其实,并非活动搞得越多,思想工作就做得越好。

应该把思想工作做到实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处于职业教育的相对较低层次,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也处于急剧变革中,文化与思想的多元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学生接受价值观念与思想感染也表现出多元的倾向。

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和对教育学习认识的不到位,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偏差。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内容过于老套,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情况综述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情况综述
好互联网 。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如 :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2000 年 11 月复 旦大学出版 。该书的作者 ,从多个视角 、多个层面 、全方位论 证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思想政治教育插上飞翔的翅 膀的同时 ,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危机 ,并用前瞻性 的眼光 ,对其给予了乐观的展望 。但是从它对思想政治教育 的作用认识上 ,学者们观点不一 ,有的认为它只是一种现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 ,有的认为是一种基础手段 ,更多 的认为 ,目前看来恐怕二者兼而有之 ,只是当前做的多是前 者的工作 ,而对后者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即如何根据互联 网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条件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 ,或者说如何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 ,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
育为知识经济提供了人文底蕴的有力支持 ,知识经济则为思 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时代气息 ,把它从经济的边缘推向 了中心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生活的内容和现代生活
方式的一部分 ;现代生活方式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物化动力 和源泉 。
(四) 关于“网络教育”的研究 。本世纪初 ,互联网信息进 行的如火如荼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正日 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关注 、研究和利用
方面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撑 。 (六) 关于思想政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的主要方法 ;另一种观点认为“灌输”教育无用 ,持这种观点 的人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思想政治教育是“软任务”、 “空中楼阁”,因此 “, 无能为力”、“无所作为”。毫无疑问 ,这 种观点是经不住考验的 。对“灌输”的本质 ,有学者认为它是 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 ,是思想 、政治 、理论等意识形态的教育 宣传 ,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机制 ,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灌输” 必须研究接受对象 ,提高教育实施者的综合素质 ,讲求内容 的有效性 ,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建立全方位的灌输网络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创新措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创新措施
3 .% 47

样本分 类 总体 理 工科 文科 男生
女生
备注 总体 按 照所 学 习 科 目分 类 按 照学生样本性别分类
30 2 20 5 20 5 10 8
32 0 25 0 23 0 15 0
3 .% 70 2 .% 52 2 ,% 49 1 .% 29
1 当代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现 状
作 为 祖 国 未 来 的 希 望 , 学 生 的 思 想 大 政 治 状 况 一直 是 政 府 及 社 会 各 界 广 泛 关注 的 范 畴 。 府 相 关 部 门 屡 屡 针 对 当 代大 学 政 生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召开 各 种 会 议 , 出 各 做 种 批 示 , 当 代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状 把
大学一年级 大学二年级 大学三 年级 大学 四年级
按 照学生所 处年级 分类
表 2 针 对 大 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调 查 条 目样本 认 可 度统 计 表 项目 认可度 9 .% 24 9 .% 28 8 .% 73 9 .% 53 9 .% 47 9 .% 7O 9 .% 52 9 .% 49 8 .% 99 9 .% 15 9 .% 27 9 .% 76 9 .% 53 9 .% 47 9 .% 76 9 .% 52 8 .% 49 8 .% 99 样本分类 总体 理工科 文科 男生 女生 大 学 一 年 级 大学二年级 大 学 三 年 级 大 学 四 年 级 总 体 理工科 文 科 男生 女生 大学一年级 大学二年级 大 学 三 年 级 大 学 四 年 级 备注 总体 按照所学习科 目分类 按照学生样本性别分类
况 摆 上 工 作 日程 。 0 5 1 “ 国 加 强 和 20年 月 全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 北 在 京 隆 重 召 开 ,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中央 首 次 这 就 “ 学 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问 题 ” 开 的专 门 大 召 会 议 , 锦 涛 出 席并 发 表 了重 要 讲话 , 出 胡 提 “ 校教 育, 学 育人为 本 ; 智体 美 , 德 德育 为先 ”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一、概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梳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在学术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研究视角和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元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研究成果未能很好地转化为实践指导。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现状,结合时代背景和实际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1. 阐述研究背景: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对其本质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社会中交织碰撞,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深入研究和理解其本质。

只有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目标,才能确保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关于其本质的理论研究仍显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也影响了其实际效果的提升。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更能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一、本文概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分析当前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接着,本文将梳理和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势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加强理论创新、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实践应用等方面,旨在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为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的研究离不开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以及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其核心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则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重要视角。

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则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阶级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即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促进阶级斗争的开展。

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还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实践路径与价值体现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实践路径与价值体现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实践路径与价值体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培养变得尤为关键。

由于各国的文化、社会制度和教育体系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比较研究方法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部分,将重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发现各国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借此机会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部分的探讨将有助于为后续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1.2 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引导人们正确运用思想方法进行认识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和政治问题的过程。

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实践路径与价值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比较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不同教育模式之间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吸取他人经验,改进我国的教育体系。

对比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比较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比较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

它是全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历史变迁,从主体意识到社会意识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1.民主改革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认识到对全体人民进行思想上的整顿和提高是巩固新生共和国政权的关键。

毛泽东曾经提出:“发展科学文化,牢固树立无限忠诚于人民的思想,一点不放松,这就是无产阶级在文化方面的革命任务。

”党和政府把思想政治教育列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把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始终。

在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导,也有从苏联引进的政治课程。

2.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运动之一,对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中,革命造反派将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作为主要职能,这种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到了教育、文化领域。

思想意识形态成为全面控制社会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也被新的意识形态所取代。

3.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向外开放,引进了一些西方民主制度和文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冲击。

尊重个人自由权利、多元化、人性化、开放包容的思想得到了发扬,学术自由和自我完善成为育人新思潮。

同时,也有批评认为开放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4.21世纪时期21世纪以来,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的逐渐崛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新的挑战。

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已由单一的控制性管理向开放性管理、自主性管理转变。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如加强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文件,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育人机制改革的文件等。

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创新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创新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创新研究最新教育文档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创新研究文献标识码:A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近些年来,它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实践环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一)教材存在滞后现在使用的思政课教材,逻辑结构严谨,理论阐述透彻,但事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不容易读下去,并且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有空洞之感,加上很多内容与中学重复,缺乏新意,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不感兴趣,缺乏认同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及大学生实际,不断增添新内容,通过讲授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让学生了解到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及时代精神的主题。

(二)教学模式陈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仍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新意,有的教师只注重理论阐释,忽视联系实际,课堂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效果也不佳。

这种单向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要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参与式、研究式、体验式、实践式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双向互动和“寓教于乐”。

(三)学生重视不够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

有些认为与所学专业无关,用处不大,宁愿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专业课上,对政治课不能给予一定的重视。

有些学生有抵触情绪甚至厌学心理,这种心态来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同时暴露出的一些负面因素如就业压力、腐败现象、多元化思潮等对他们思想的冲击。

有些片面认为思政课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上课说话、睡觉、看课外书等,仅仅为了混学分,积极性不高。

(四)教师业务不精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多数是中青年教师,虽然大多数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但其中有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来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薄弱。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一、概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其研究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均呈现出新的面貌。

在研究现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涵盖了教育内容、方法、途径、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有效路径,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特点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关注理论创新,也注重实践应用。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受到重视,如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推动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

至于发展趋势,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将更加注重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被更多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更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发展理念、政策导向和社会规范,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还能够促进人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提升。

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理解社会、把握时代,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研究现状·时空境遇·创新内涵——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研究综述

研究现状·时空境遇·创新内涵——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研究综述

大学 生思想 政治教 育是 思想政 治教育 研究 的重 要领 政治 教育创 新进 行专 门或专 节研 究 。在思想 政治教 育学
域, 它在思 想政 治教 育学科 发展 的进程 中推 进 自身发展 。 科领 域 , 这一研 究 以思想政 治教 育 的核心理 论 为支撑 , 在
另一方 面 , 全球 化 、 现代化 和社 会主义 改革 整体 推进 的时 思想 政治教 育研 究 的发展 中呈现 出基 础理论 与实践 两种 代 图景引发 的社会 多 米诺 骨 牌效 应 , 予 大 学 生思 想 政 路径 。陈焕 永在 《 赋 高校思想 政 治工作要 处理 好 十个关系 》 治教 育创新 的动力 并 要求 予 以 回应 , 凸显 出 这一 研 究 这
收 稿 日期 :0 8 0 一 8 2 0 — 6 l
作 者 简 介 : 琪 ( 9 8)女 , 庆 市 人 , 学 博 士 , 南 大 学 政 治 与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教 授 , 要 研 究 思 想 政 治 教 周 17 , 重 法 西 副 主 育理论与实践 。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 习宣 传 贯 彻 党 的 十七 大精 神 和 纪 念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周 年 ” 论 研 究 ( 急 ) 题 “ 国 大 学 生 教 学 理 应 课 中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创 新 三 十 年 研 究 ” 2 oJ J2 )项 目负责 人 : 洪 铁 。 (o 8 Y 0 5 , 罗
成果。
泰 、 高德胜 、 郑永廷 、 张彦 。伍天 章在 《 高校 德育 教
( ) 想 政 治 教 育 学 领 域 关 于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育 改革 的思 考 》 一文 中 以高校 德 育 的机 遇 与 挑 战为 基 一 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国家发展的日益壮大,大学生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大学教育也成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
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
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的相关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内容、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的
策略与建议等方面。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等。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详
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质量提供参考。

以上为本研究的开题报告,仅供参考。

理论界近十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理论界近十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理论界近十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理论界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

本文对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主要从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现状调研、问题与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综述一基本观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应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品德培养功能,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方向拓展。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社会公德为基础,培养研究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生良好的适应社会和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法制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婚恋价值观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家庭的关系;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担负起科教兴国的伟大历史使命。

要注意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创新教育,尤其要加强对研究生科研道德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乐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淡化名利观念,强调献身精神。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思想政治课,研究生党委、团委、学生会所做的工作,专职政工干部所做的工作,专题讲座等。

当前要把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组织机制建设,主要是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加强对研究生思想动态和教育阵地的监督检查,以及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督检查等。

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集中管理模式”和“二级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适合于在校研究生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学校,其将研究生院(部、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统一实施、管理校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优势在于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打破各专业和学院之间的界限。

“二级管理模式”适合于在校研究生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其将思想教育工作重心下移,发挥各二级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优势在于充分体现各专业、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特色,落实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一体化,转变管理职能,进一步调动各专业、学院加强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确保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能集中精力做好培养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和评估工作,从而形成各级部门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 第6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Vol.34 No.6J ournal of S outhw es 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v.,2008研究现状·时空境遇·创新内涵———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研究综述周 琪(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

梳理并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既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又对其当代发展中的难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综述;三十年中图分类号:D64/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6-0113-0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进程中推进自身发展。

另一方面,全球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整体推进的时代图景引发的社会多米诺骨牌效应,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力并要求予以回应,这凸显出这一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现实价值。

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现状进行冷静审视,既是直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难题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又能为推进这一研究的当代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研究的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方面循着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在教育学及其相关领域,许多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形成精彩纷呈的研究成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状况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自1987年始,关于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论文有近2000篇,有近30本硕博士论文和100多部专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专门或专节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这一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论为支撑,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中呈现出基础理论与实践两种路径。

陈焕永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处理好十个关系》一文中以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为基点,直接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变化及其建设对策[1]。

以此为发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专门研究,从而构建了这一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学者们从历史维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2][3][4],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得失进行审视,以为其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教育学领域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状况在教育学领域,不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都十分重视高校德育研究,有近600篇论文、20本硕博士论文和相关专著进行专门研究,如陈昌贵、刘以恒[5]、林泰[6]、高德胜[7]、郑永廷、张彦[8]。

伍天章在《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思考》[9]一文中以高校德育的机遇与挑战为基点,从德育内容、方法、模式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等层面探讨高校德育创新。

以此为发端,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一是高校德育在现代环境中的困境与发展,探索高校德育诸要素及其运行过程的创新;二是高校德育领域在现代环113*收稿日期:2008-06-18作者简介:周琪(1978-),女,重庆市人,法学博士,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应急)课题“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三十年研究”(2008JY J025),项目负责人:罗洪铁。

境中的多维发展,从传统的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能力德育和环境德育的拓展。

虽然这些研究旨趣在于从教育学视角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创新,但其研究领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相互整合,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空境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并深化发展的过程,其动力来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正是在对这一时代图景的回应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获得了现实基点,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向15%-50%发展的过程并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学者们从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层面进行了深刻分析。

一是大学生群体表现为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性,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就业竞争凸显。

刘苍劲在《论人的全面发展与道德教育》[10]一文中提出大学生群体在理想信念、诚信知行、情感选择上的变化。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变化,表现为工作目标由精英型向多层次发展,工作内容从一元化向多样性的转变,工作模式从校园型向社会型的工作模式转变[11]。

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和领域变化,由思想理论教育课、校园文化、行政班级等传统形态向课程班级、社团活动、学生公寓等现代形态拓展[12]。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它由经济领域的扩张演变为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并转向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突。

这种全球化的多重效应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挑战,集中体现在“存在理由、话语权、有效性等三大困境”[13]。

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化思潮,以杨志民关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14]为发端,学者们着力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积极介入全球化进程。

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协调能力,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质的文化,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表现出的原教旨主义和泛民族主义予以正确引导。

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应发挥主导性,不仅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而且培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尤其是引导主体正确认识各种错误文化思潮和文化虚无主义。

赵艳强调把处理好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全球主义与爱国主义、数字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三大难题[15]。

徐志军在分析了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双重性影响之上,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对策[16]。

(三)网络环境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网络环境是科学技术浪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现代命题。

从网络环境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何昭红在1997年首先提出计算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并予以研究[17]。

学者们一是研究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效应。

学者们提出,网络环境一方面运用其虚拟性、技术性和流动性等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和受众,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与各种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相裹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对冲”,突出表现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消解主流文化的精神价值,如网络恶搞对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等主流价值导向的消解。

李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18]一书中对这种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

二是着力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007年中央关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五项要求中明确提出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和网络舆论主导权建设。

因此,学者们将这一层面聚焦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研究。

谢海光把理论与务实相结合,形成“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部曲”[19]。

余岚提出建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模式,形成话语主导权与平等互动、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20]。

一方面,通过主题网站、网页、校园BBS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网络化建设,弘扬主旋律,用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主体自觉和自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管理并举的方式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21]。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涵研究在这一层面,学者们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要素展开,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领域、方法、队伍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主要呈现在从“政本”向“人本”的转化,并由此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领域、方法、内容、主体等要素创新。

围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73篇论文和10余本硕士博士论文直接指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人本问题。

学者们一是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提升,从单一的114“政治人”和“理念人”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

季文斌、宋俊成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自由成长”[22]。

二是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实现路径,突出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运行过程上。

张耀灿等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23]把“个体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使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知”与“行”相统一。

刘向阳强调以人为本应充分注重大学生需要的层次性和动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始终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24]。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创新研究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主要聚焦于主课堂和主阵地,而大学生群体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拓展并予以建设,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

学者们一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领域向多元领域发展进行整体审视。

郑永廷等把领域发展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面向”的必然诉求,向外呈现为宏观领域、未来领域、微观领域、虚拟领域的发展,向内呈现为学习领域、政治领域、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25]。

二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领域进行专门研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建设、非正式团队建设、高校社区建设、朋辈群体建设等,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上述领域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予以重点建设,这些具体领域呈现为由传统学习领域向大学生日常生活领域拓展,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摆脱文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高德胜在《知性德育及其超越》[26]一书中提出把大学生学校生活、制度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相统一,建立时空一致的终身德育。

邱柏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领域划分为不同层次,在相应的分析框架下建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