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凤翔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doc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9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使用黑色水笔作答。
3. 本卷相关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I :127 第 I 卷 (选 择 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湿衣服晾干B .海水晒盐C .矿石粉碎D .食物腐烂 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火焰,放热,生成黑色固体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二氧化碳和水4.水和空气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空气和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切实际的是A .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B .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C .禁止施用农药和化肥D .多使用清洁燃料,减少PM 2.5的排放 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呼吸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 .酿酒酿醋D .铁制器皿生锈6.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O B .Zn C .N 2 D .CO7.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已知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63B .89C .152D .215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A.B.C.D.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10. 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B.两个氮分子:2NC.氧化铝:Al2O3D.硫离子:S-25.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3 C.+5 D.+76.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C.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7.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丙可能均为氧化物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9.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乙酰氨基苯酚是一种化合物B.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2个氧原子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9:1:210.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CO2分子很小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无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无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A B C DA.A B.B C.C D.D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C.10mL酒精与1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mL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4.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5.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8.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9.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0.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A.2O B.O2C.O2―D.2O2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12.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北塘区2015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附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5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年3月28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能见蔚蓝”,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提倡反复使用塑料袋B.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焚烧C.纸张提倡双面使用,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D.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考点:化学与环境2.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B.人体缺铁易患贫血C.患肥胖症的病人应禁止摄入油脂D.多食用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油脂是人体必须营养素,应适量摄入,不能禁止摄入。
考点:化学与健康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溶解性B.可燃性C.挥发性D.导电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性质是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燃烧是化学变化,所以可燃性是化学性质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4.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以下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标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禁止吸烟;B节约用水;C循环利用;D严禁明火考点:图标的意义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一氧化碳B.氧气C.汞D.硫酸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由原子直接构成考点:物质的构成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锡北片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大力开发下列能源,其中不符合治理“雾霾”要求的是()A.太阳能B.风能 C.化石能源 D.氢能源2.氟化钙(CaF2)是一种透明陶瓷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防弹玻璃和防护眼镜等.Ca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1 C.+1 D.+33.制作一件生活用品往往要用到多种材料,制作下列用品所列出的材料中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C.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D.导线:铜丝芯、塑料皮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质量C.过滤D.稀释浓硫酸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 C.D.6.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B.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7.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如图是其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2B.香兰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质量分数C.香兰素中有8个碳原子D.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8.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水的pH为3~4,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必须多喝汽水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D.打开汽水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9.学习化学帮助我们形成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用肉类和牛奶可以补充维生素CB.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10.下列各转化关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B. C.D.11.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D.在30℃~70℃X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2.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反应物浓度B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反应物种类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A.A B.B C.C D.D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14.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CuO(Cu)HCl溶液溶解、过滤B NaCl(Na2SO4)适量BaCl2吸附C KCl(MnO2)H2O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 SO2(HCl)NaOH 洗气A.A B.B C.C D.D15.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现有C、H、O、N、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①最简单的有机物②可作氮肥的盐;③可乐中含有的酸④改良酸性土壤的碱.17.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①矿泉水、蔬菜、大米、禽蛋和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②小明的奶奶得了夜盲症,原因是缺乏:;③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④下列对临时水源的净水措施合理的顺序为:(填序号).a、加热煮沸b、消毒c、过滤d、自然沉降.18.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 O2的装置可选择(填字母).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选项符号).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3)在实验室用某某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填操作),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气体.②然后(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写出产生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19.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2+2H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Ⅱ的名称为,硅钢样品反应前须粉碎目的是;(2)滤液B中的溶质为;(3)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20.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现象分析】实验一: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左侧试管(如图1).实验二: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一次上述实验.上述两个实验的相同现象之一是;上述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本质归纳】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探究运用】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进行探究:(1)步骤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2)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填化学式,下同);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红色,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或.(3)小鹏同学只做了一个实验,他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现象,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钙二种固体.(4)小鹏同学为进一步测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定量研究.他称取白色固体粉末10g,进行如流程所示实验,测得滤渣B的质量为5g,请你帮小鹏计算一下白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锡北片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大力开发下列能源,其中不符合治理“雾霾”要求的是()A.太阳能B.风能 C.化石能源 D.氢能源【分析】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空气污染的结果,空气的污染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解答】解:A、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没有污染且属于可再生能源,符合治理“雾霾”要求,故不符合题意;B、风能发电是利用风的流动做功,使轮子转动发电,没有污染,属于新能源,符合治理“雾霾”要求,故不符合题意.C、化石能源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能产生大量污染物,且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治理“雾霾”要求,故符合题意;D、氢能源属于新能源,没有污染且属于可再生能源,符合治理“雾霾”要求,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氟化钙(CaF2)是一种透明陶瓷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防弹玻璃和防护眼镜等.Ca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1 C.+1 D.+3【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CaF2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2)+2x=0,则x=﹣1,故选B.3.制作一件生活用品往往要用到多种材料,制作下列用品所列出的材料中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C.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D.导线:铜丝芯、塑料皮【分析】钢、铜、不锈钢锅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解答】解: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B、尼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C、钢钳嘴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D、铜丝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故选B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质量C.过滤D.稀释浓硫酸【分析】A、根据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根据过滤操作解答;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正确;B、根据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因此称量固体操作错误;C、过滤实验中用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图示操作错误;答案:A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 C.D.【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正确.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B.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进行解答;B、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只有元素名称、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信息,进行解答;C、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进行解答;D、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才可以进行,来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故A正确;B、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只有元素名称、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信息,所以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不能查出元素的化合价;故B错误;C、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能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故C正确;D、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才可以进行,所以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能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故D正确;故选B.7.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如图是其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2B.香兰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质量分数C.香兰素中有8个碳原子D.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分析】由香兰素的分子模型,该物质的分子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因此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8H8O3,据此完成对说法正误的判断.【解答】解:A、由香兰素的分子模型,该物质的分子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因此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8H8O3,故A说法不正确;B、由香兰素的化学式C8H8O3可知,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2:1,由此可知,香兰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质量分数,故B说法正确;C、香兰素由分子构成一个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故C说法不正确;D、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8):(1×8):(16×3)=12:1:6,不等于其原子个数比8:8:3,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8.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水的pH为3~4,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必须多喝汽水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D.打开汽水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分析】A、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B、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不能过多摄入酸性物质.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水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故选项说法错误.C、CO2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来制汽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9.学习化学帮助我们形成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用肉类和牛奶可以补充维生素CB.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分析】A、根据类和牛奶含有的营养素分析;B、根据燃烧的产物分析;C、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D、根据垃圾的分类回收的意义分析.【解答】解:A、肉类和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等,不含有维生素C.故A说法不正确;B、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能减少SO2的排放.故B说法正确;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C说法正确;D、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资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A.10.下列各转化关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B. C.D.【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B、根据木炭和氧气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C、根据硫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硝酸钠,所有的硝酸盐、钠盐都溶于水,硝酸钠不会转化成氯化钠进行分析;D、根据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会生成硝酸铜,硝酸有强氧化性,铜和硝酸反应会生成硝酸铜进行分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A正确;B、木炭和充足的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不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B正确;C、硫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所有的硝酸盐、钠盐都溶于水,硝酸钠不会转化成氯化钠,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故C错误;D、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会生成硝酸铜和水,硝酸有强氧化性,铜和硝酸反应会生成硝酸铜、水和一氧化氮,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D正确.故选:C.11.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D.在30℃~70℃X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溶解度曲线的相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看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的变化趋势;由40℃,硫酸钠的溶解度为最大;由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有无晶体析出.【解答】解: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故A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将60℃时降温至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没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30℃~70℃X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故选:C.12.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反应物浓度B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反应物种类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A.A B.B C.C D.D【分析】A、根据氧气的浓度判断;B、根据反应物接触的面积判断: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判断;D、根据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一样,故A正确;B、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是因为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比煤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煤粉与煤块属于同种物质,故B错误;C、碳在常温下不容易与氧气反应,在点燃的情况下容易与氧气反应,说明温度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故C正确;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速率加快,说明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D确;故选B.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稀盐酸中的氢离子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K+、Ca2+、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氯化钠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在硫酸铵溶液中,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铜离子和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14.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CuO(Cu)HCl溶液溶解、过滤B NaCl(Na2SO4)适量BaCl2吸附C KCl(MnO2)H2O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 SO2(HCl)NaOH 洗气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uO能与H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HCl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2SO4能与适量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应再进行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S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15.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于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故①错误;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没有剩余的硫酸,如果硫酸的量不足,则固体乙中最多可以有Fe、FeO、CuO、C、Cu五种物质,故②错误;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了硫酸是过量的,则固体乙可能含有铜,不一定是碳,故③错误;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能判断黑色粉末中含有CuO,不能判断固体乙中是否有CuO,故④错误;⑤固体乙呈红色,说明有铁置换出的铜,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故⑤正确.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现有C、H、O、N、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①最简单的有机物CH4②可作氮肥的盐NH4HCO3;③可乐中含有的酸H2CO3④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故填:CH4;②由提供的元素可组成的可做氮肥的盐有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故填:NH4HCO3(答案合理即可);③可乐中含有的酸是碳酸,故填:H2CO3;。
(初中化学)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沪教版
无锡市滨湖区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2015.11注意事项:1.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2.本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1.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成酒 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 D.木柴劈成块2.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药品的质量D.量取液体体积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大量气泡生成4.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A.铁元素B.铁单质C.铁离子D.亚铁离子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液氮可用作制冷剂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6.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和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微粒符号为O2-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④表示的原子具有稳定结构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下列做法不利于防治PM2.5形成的是A .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B .农村露天焚烧秸秆C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 .加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 8.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 C .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 D .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 9.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铁、水蒸气B .化合物:过氧化氢、水银C .氧化物: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D .混合物:高锰酸钾、澄清的石灰水 10.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和提取中药成分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B .青蒿素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C .青蒿素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D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12.下列有关化学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5Fe ”只具有微观意义B .表示+2价的钙元素 C .化学式“H2O ”可以表示一个水分子D .“3SO42-”中“2-”表示三个硫酸根离子带二个负电荷+2 Ca1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9题。
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
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生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1.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D.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2.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C.D.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6.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B.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C.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D.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8.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9.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10. 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g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5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KNO3,所得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50% 11.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物质区分开的是()选项待鉴别物质鉴别方法A 软水、硬水分别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B 棉纤维、羊毛纤维分别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C 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 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1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A.A B.B C.C D.D13.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14.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降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5.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分)16.(8分)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1)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最简单的有机物;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③可做制冷剂的干冰;④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2)澳大利亚工程师研制出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路灯将极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3)①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灯材料使用的铝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③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集气瓶已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填“a”或“b”)处通入.(4)小可同学为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过程如下: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 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退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是.于是,他关闭水夹Ⅰ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填“难”或“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Ⅰ,重新点燃乙烯,观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浓烟.他关闭止水夹Ⅰ一段时间后才向贮气瓶中加水的原因是.18.高氯酸钠晶体(NaClO4•H2O)可用于制备高氯酸.粗盐除去泥沙等不容性杂质后得到“精盐”(只含MgCl2、CaCl2两种杂质),以“精盐”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的流程如下:【资料】高氯酸钠在较高温度下容易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液中溶质除NaCl外还含有.(2)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物是.(3)通入SO2是为了除去NaClO4溶液中少量的NaCl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气流干燥”时温度应控制在75°C~95°C之间,其原因是.19.绿矾(FeSO4•7H2O)是硫酸法生产太白粉的主要副产物,可用于制备Fe2O3,复印用Fe3O4粉、还原铁粉等,开发利用绿矾工艺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性小组展开了系列研究。
初中化学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5题)1.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B.两个氮分子:2NC.氧化铝:Al2O3D.硫离子:S-2【答案】C难度:容易 l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C.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7.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评卷人得分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丙可能均为氧化物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爱护水资源9.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乙酰氨基苯酚是一种化合物B.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2个氧原子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9:1:2【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0.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CO2分子很小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沪教版
某某省某某市北塘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木柴劈成块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的过程只是从西瓜中分离出西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C.D.检查装置气滴加液体过滤河水密性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1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1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B.两个氮分子:2NC.氧化铝:Al2O3D.硫离子:S﹣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进行判断即可;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符号是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而不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故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硫离子可表示为S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5.(1分)(2014•某某)若名科学家X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3 C.+5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化学式的计算.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氯酸铵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1)×4+x+(﹣2)×4=0,则x=+7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1分)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C.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解答.解答:解:A、因硫或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为气体,不能用于该实验,故A不正确.B、因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P2O5,故B正确.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是白雾,因此C不正确.D、该实验中红磷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只能确定空气中有氧气,剩余气体的成分不能确定,因此D不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实验成功的操作进行了系统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特别是对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7.(1分)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丙可能均为氧化物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1个甲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和1个乙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反应生成2个化合物的分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解:A、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变答: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为一种化合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甲和丙的物质都有两种元素组成,如果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就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和乙的1个分子均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丙的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1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措施很多,根据生活中节水的做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用淘米水浇花,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浪费了水,不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D.洗手抹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1分)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乙酰氨基苯酚是一种化合物B.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2个氧原子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9:1: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对乙酰氨基苯酚是由对乙酰氨基苯酚分子构成的,每个对乙酰氨基苯酚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8+1×9+14+16×2=151,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8):(1×9):(14×1):(16×2)≠8:9: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1分)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CO2分子很小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CO2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乙醇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而是因为分子间的有间隔,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1分)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A.X=5 B.乙物质中至少有两种元素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 ﹣4g=20克,是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32g﹣4g=28g,为反应物,故可知丙质量仍为5g,质量不变,可能为做催化剂.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解答: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4g=20克,是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32g﹣4g=28g,为反应物,故可知丙质量仍为5g,质量不变,可能为做催化剂.反应为:乙→甲+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A、由分析可知,X=5,正确;B、由分析可知,反应为:乙→甲+丁;乙物质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正确;C、由分析可知,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错误;D、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16g﹣8g):(32g﹣4g)=2:7,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2.(1分)(2014•某某)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是FeS2B.S O2中的硫、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2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F 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B、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D、关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A、由4X+11O22Fe2O3+8SO2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是二硫化亚铁,化学式是FeS2,该选项说法正确;B、SO 2中的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不能说元素个数比,因为元素不论个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该选项说法正确;D、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0%,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单质中,因为没有元素之间的化合,所以规定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这是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化合价是否正确的依据.13.(1分)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D.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Ga,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1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石蜡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因为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氧气D.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烧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工业制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C.根据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的条件;D.根据能使燃烧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解答:解: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错误;C.因为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氧气,故C正确;D.能使燃烧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例如氮气也可以.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15.(1分)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③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属于物理变化;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考点:元素的概念;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微观粒子的关系以及有关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氨分子,错误;②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错误;③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属于物理变化,正确;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正确;⑤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正确;⑥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原子或是离子构成的,错误.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变化以及物质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4分)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填写:①用离子符号表示出其中的一种阳离子K+或Mg2+;②写出配料表中硫酸镁的化学式MgSO4;③矿物质水的主要成分是H2O,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④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有O2(填化学符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由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写出其中的一种阳离子符号即可.②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来分析解答;③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④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有氧气,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①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由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钾离子和镁离子属于阳离子,其离子符号分别是:K+、Mg2+.故填:K+、Mg2+;②硫酸镁中,镁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故化学式为:MgSO4;故填:MgSO4;③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 2;故填:H2;④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有氧气,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7.(4分)请选用H、O、N、C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①点燃前需验纯的气体是H2;②可填充易碎食品包装袋中的是N2;③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 ;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①氢气、一氧化碳等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②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填充易碎食品包装袋中防腐;③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④二氧化碳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答案为:(1)H2;(2)N2;(3)H2O;(4)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8.(5分)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在题后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化合反应;(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氧气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3)肼(N2H4)和四氧化二氮是火箭中常用的燃料和助燃剂,它们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对环境无害的单质和化合物各一种,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锡北片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某某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B.使用太阳能路灯C.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D.直接排放废水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汽油挥发C.蜡烛燃烧 D.蒸馏海水得淡水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验满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D.某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可能燃烧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相关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C.过滤D.滴加液体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点燃纯净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液氧和分解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质量比1:2C.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D.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8.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46,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A.26 B.46 C.20 D.219.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含氮饮用水消毒剂性能更为优良,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10.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栽种较广的杜仲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原酸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B.该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绿原酸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D.绿原酸(C16H18O9)相对分子质量为3541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止水夹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或硫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2.根据下面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②图所示的粒子是一种离子C.②③两图所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D.③④两图表示的是两种不同元素的粒子13.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也不变15.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是( )A.2:1 B.1:2 C.11:4 D.11:7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3分)16.用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①2个氮分子__________,②1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③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_____,④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⑤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⑥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__________.17.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3)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单质和二氧化氮及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______.18.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①液氧②清洁的空气③氢氧化钙④人体呼出的气体⑤氯酸钾⑥冰水混合物⑦硫粉⑧5%过氧化氢溶液⑨氦气⑩氧化铁(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 (用化学式填写,以下同)(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三、综合题(共1题,每空1分,共22分)19.化学材料和化学技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①饮用水净化系统中设备一的作用是__________、设备三的作用是__________②若要制得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③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A.工业“三废”直接排放 B.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2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图1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用此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2)已知CO2能溶于水且与能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可用块状某某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CO2,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3)小明同学选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4).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初次探究】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如果要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再次探究】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稀硫酸中含有三种粒子(H2O、H+、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氯化铜溶液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5).小玲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该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 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猜想Ⅲ:__________【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_.21.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化学式量是__________;(2)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mg;(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该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几片?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锡北片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某某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B.使用太阳能路灯C.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D.直接排放废水【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就可以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如: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加强生活污水处理;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系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都是有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解答】解:A、分类回收垃圾,提高物质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是新能源,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C、氢燃料是新能源,无污染,积极推广新能源,可以保护环境,有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不符合题意;D、直接排放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环境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中考的热点.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汽油挥发C.蜡烛燃烧 D.蒸馏海水得淡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胆矾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蒸馏海水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验满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D.某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可能燃烧【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分析即可,C、氧气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即可.【解答】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故不正确,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氧气瓶口验满,不能伸入,故错误,C、氧气有助燃性,但氧气本身不可以燃烧,故错误,D、某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可能燃烧,如铁丝,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同学们需要注意一点,氧气具有的是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这点需要同学们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同学们想一下,若氧气有可燃性的话,那么我们在空气中点燃一根火柴,则空气就燃烧起来了,这是很荒谬的.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相关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C.过滤D.滴加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点燃纯净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点燃纯净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液氧和分解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液氧和分解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化学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质量比1:2C.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D.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体积比1:2.C.根据硬水和软水含有物质不同进行区别;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故正确;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体积比1:2,而不是质量,故错误;C.硬水和软水中含有的钙镁的化合物不同,加入肥皂水时产生的现象不同,可以将它们区别,故正确;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8.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46,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A.26 B.46 C.20 D.21【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已知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46,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46﹣26=2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明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即可顺利解答.9.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含氮饮用水消毒剂性能更为优良,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Na2Fe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10.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栽种较广的杜仲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原酸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B.该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绿原酸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D.绿原酸(C16H18O9)相对分子质量为35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绿原酸(C6H18O9)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B.绿原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由此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C.1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故错误;D.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8+16×9=35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止水夹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或硫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结论分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可燃物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进行分析.【解答】解:A、红磷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要等到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故说法错误;B、因为碳、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为气体,不能用于该实验,故说法错误;C、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约为原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剩下的氮气不易溶于水,否则结果会偏大,故说法正确;D、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掉,若红磷量不足,会使结构偏小,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全面地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只有全面地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的事项等才能完成有关的问题,难度不大.12.根据下面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②图所示的粒子是一种离子C.②③两图所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D.③④两图表示的是两种不同元素的粒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判断.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①图,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②图所示的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D、③④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3,核内质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元素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由同种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解答】解:A、图中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故A错;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B错;。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届九年级一模(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化学试卷2015.4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小题。
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
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H-1 C—12 Na—23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做法与“创文明城市、建幸福无锡”不吻合的是A.植树种草 B.就地焚烧垃圾C.节能减排 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 B .轮胎爆裂 C .蔗糖溶解 D .干冰升华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 B .空气 C .白酒 D .紫铜4、下列属于塑料制品回收标志的是C D5、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 B.保鲜膜属于塑料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 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1 : 2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8、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
下列有关薄荷脑的说法错误的是A.薄荷脑是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1个薄荷脑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C.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9、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 B.氯化钠C.金刚石D.氧气10、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无锡市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无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7.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8.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9.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化学反应A+B=C的四组实验,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取的A和B的总质量均为10g,且反应均完全进行。
初中化学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doc
初中化学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题)评卷人得分1.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A.在甲骨上刻字B.用泥土筑城墙C.烧制陶瓷器皿D.磨制玉石饰品【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3.下列方法中,能将硬水软化的是A.煮沸B.沉淀C.吸附D.过滤【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净化4.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B.酒的酿造C.动植物呼吸D.汽油燃烧【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过滤河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6.人体吸入的氧气有2%转化成活性氧,它因加速人体衰老而被称为“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正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
Na2SeO3中Se(硒)元素的化合价为A.+2B.+4C.+6D.-2【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7.摘自2013年×月×日《无锡日报》上“无锡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部分内容,图表中的首要污染物X不可能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氧气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空气中的氧气和海水中的氧气都能供给呼吸,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一定加快B.使用催化剂可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11.右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江苏省无锡市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2.“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酒 B.淘米 C.洗菜 D.碾米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D.碱类:烧碱、纯碱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5:5个氮原子B.FeO:氧化铁C.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2O2:2个氧分子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值6.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B.用工业盐腌制咸鱼腊肉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点燃纯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味D.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3 C.+4 D.+29.将X、Y两种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明显的变化,而Y的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可推断出X、Y、Z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 B.Y>X>Z C.X>Y>Z D.X>Z>Y10.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农业上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二氢铵属于氮肥B.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6:1:4C.磷酸二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5D.磷酸二氢铵是一种氧化物11.下列化学变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Na2CO3→CaCO3B.KNO3→KCl C.BaCl2→Ba(NO3)2D.CO2→H2CO312.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气体)﹣﹣通入适量氧气,点燃B.KCl固体(MnO2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aO固体(CaCO3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D.Na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C.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0℃时的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人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5分)16.在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1)汽水中含有的酸;(2)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是;(3)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引用的物质是;(4)侯氏联会制碱法制得的“碱”.17.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其成分可以制造许多产品(2)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实验室中一般可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实验室欲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g.1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粉末.(3)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的气体.(4)以上三个反应涉及种基本反应类型.1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来制取氨气(NH4),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20.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48.1℃以下的潮湿空气中稳定,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工业上将白云石(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煅烧成粉,用于制取MgSO4•7H2O,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1)煅烧过程中,MgCO3转化为MgO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写出Mg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操作a的名称为.(4)将分离后的母液循环利用的目的是.(5)干燥得成品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21.(10分)(2016春•无锡期中)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实验记录(2)实验反思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②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③检验第4种反应产物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3)数据分析:若在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8.8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则最少需要含杂质2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A、从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去分析解答;B、从燃煤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进行分析;C、从焚烧秸秆也会产生空气污染,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产生去分析解答;D、从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故A符合;B、用煤火力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故B不符合.C、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禁止焚烧秸秆,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故C符合;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产生;故D符合;故选:B.【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2.“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酒 B.淘米 C.洗菜 D.碾米【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淘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洗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碾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D.碱类:烧碱、纯碱【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据此分析判断物质分类正确的选择项.【解答】解: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接近无机物,属于无机物,故A分类错误;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和二氧化锰都是氧化物,故B分类正确;C、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但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分类错误;D、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但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D分类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5:5个氮原子B.FeO:氧化铁C.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2O2:2个氧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氮原子表示为:5N,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二价的锌元素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值【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析】A、过滤液体时,没有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D、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胶头滴管滴取一滴试剂,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三靠”,故A错误;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否则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C正确;D、整个pH试纸丢入试剂,污染了试剂.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过滤、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和浓硫酸的稀释方法.6.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B.用工业盐腌制咸鱼腊肉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A.甲醛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B.亚硝酸钠有毒;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D.根据酸奶的成分和发酵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A错误;B.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B错误;C.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故C正确;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菌对人体有害,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点燃纯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味D.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羊毛纤维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点燃纯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味,故选项说法正确.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3 C.+4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9.将X、Y两种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明显的变化,而Y的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可推断出X、Y、Z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 B.Y>X>Z C.X>Y>Z D.X>Z>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解答】解:将X、Y两种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明显的变化,而Y的表面无变化,说明活动性最强的是x,最弱的是y.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农业上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二氢铵属于氮肥B.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6:1:4C.磷酸二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5D.磷酸二氢铵是一种氧化物【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B、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解答】解:A、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说法错误;B、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氮、氢、磷、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1×6):31:(16×4)=14:6:31:64,故说法错误;C、磷酸二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6+31+16×4=115,故说法正确;D、磷酸二氢铵含有氮、氢、磷、氧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知识以及氧化物的概念等,难度不大.11.下列化学变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Na2CO3→CaCO3B.KNO3→KCl C.BaCl2→Ba(NO3)2D.CO2→H2CO3【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B、由KNO3转化为KCl,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钾盐,而硝酸盐和钾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故选项正确.C、氯化钡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钡,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2.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常见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根据量筒量液体体积,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pH试纸测酸雨pH为整数解答;C、根据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氢气可以燃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解答;D、根据实验室制氧气不一定需要催化剂解答.【解答】解:A、天然气泄漏时,打开换气扇有可能发生爆炸;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确保烟道畅通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不完全正确;B、量筒量液体体积,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pH试纸测酸雨pH为整数,所以此项也不完全正确;C、氮气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所以此项全部正确;D、实验室制氧气不一定需要催化剂,如加热高猛酸钾制氧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复分解发生的条件是满足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水中的一条即可,所以此项不完全正确.答案: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活经验、食品安全、燃烧和灭火、营养保健、环境污染、节约用水、能源保护等相关的知识,是化学考查的重要热点.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气体)﹣﹣通入适量氧气,点燃B.KCl固体(MnO2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aO固体(CaCO3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D.Na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适量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固体易溶于水,MnO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aCl2溶液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C.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0℃时的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C、同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则析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解答】解:A、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正确;C、t℃时,a、b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则析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错误;故选D.【点评】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同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并能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1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人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凤翔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D.玩具机器人“变”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树根“变”根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葡萄“变”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玉石“变”印章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玩具机器人“变”形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B.二氧化碳C.氢气D.氯化钠【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钢铁生锈B.食物变质C.蜡烛燃烧D.植物呼吸【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钢铁生锈是物质与氧气、水共同作用,不易被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A 错;B、食物变质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B错;C、蜡烛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C正确;D、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反应的分类,可以依据具体的反应进行,分为剧烈的氧化(即燃烧)和缓慢氧化.4.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钠、钾、钙”等不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指元素,与具体存在的形态无关.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学生应明确微观粒子和宏观概念在使用上的差别.5.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产生的气体少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6.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学习方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给液体加热C.闻气体气味D.滴加液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化学学科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两个氧原子:O2B.一氧化碳分子:CoC.三氧化硫:SO3D.碳酸根离子:CO3﹣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两个氧原子表示为2O,错误;B、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为CO,错误;C、三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3,正确;D、碳酸根离子的符号为CO32﹣,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8.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的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B、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以减少污染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C.工业用水要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排放D.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进行解答;B、根据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C、根据工业用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进行解答;D、根据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A正确;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C、工业用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故C正确;D、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D错误.故选:D.【点评】水资源是我们的珍贵财产,我们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10.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C.碘盐中含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的化学式进行判断.D、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表示原子序数为5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选项说法正确.C、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项说法错误.D、碘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本题把物质的pH、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部分元素的原子序数以及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放在数轴上进行对比,结合数轴的变化规律及位置关系判断是否符合物质的性质特点,不相符即错误.【解答】解:A、食醋、雨水显酸性,pH值都小于7,且食醋的酸性更强;食盐水为中性,pH值=7;肥皂水显碱性,pH值大于7,与数轴关系一致,故A正确;B、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与数轴关系一致,故B正确;C、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2、13、14、15,与数轴关系一致,故C正确;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氢气不是空气成分,故D错误.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12.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C15H22O5),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考虑;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错;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对;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15:22:5,故错;D.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5+22+5=42个原子,故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CH4和H2O两种,故错;D、由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1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所以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而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和电子带电荷,却表示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而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例如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也是这样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氢氧化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微粒可以表示多种微粒的示意图,要注意理解.15.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④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⑥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⑥D.④⑤⑥【考点】元素的概念;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分析】①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②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③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④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⑤根据活性炭作用分析;⑥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解: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氨分子,错误;②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错误;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④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如果不纯会爆炸,说法正确;⑤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的物质,不是所有的可溶性杂质,错误;⑥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原子或是离子构成的,正确.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此题所考知识点较多,这需要同学们平时知识的积累,虽说不难,但易错.二、非选择题共35分)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某品牌矿物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①该矿泉水中至少含有5种非金属元素;②硫酸镁中阴离子的符号是SO42﹣;③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图2中的C(填序号);④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2)请选用H、O、N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①可用于炼钢的气体是O2;②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H2;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④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N2.【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硬水与软水;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标签图示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①根据某品牌矿物质水标签,可知含有:氯化钾、硫酸镁、偏硅酸,则可判断其元素种类;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③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④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进行回答;(2)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①由氯化钾、硫酸镁、偏硅酸,则可判断其含有非金属元素种类为:氯、硫、氧、硅、氢元素;故填:5;②硫酸镁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故填:SO42﹣;③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镁原子;B、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故填:C;④肥皂水在硬水中的泡沫较少,在软水中的泡沫较多,根据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故填:肥皂水;(2)①氧气用于富氧炼钢,故填:O2;②氢气的密度非常小,常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故填:H2;③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填:H2O;④氮气的性质稳定,经常做食品的保护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故填:N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弄清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再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一般难度小,便于作答.17.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题后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电解水2H2O2H2↑+O2↑,分解反应;(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化合反应;(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2H2O+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1)2H2O2H2↑+O2↑;分解;(2)4P+5O22P2O5;(3)2H2O22H2O+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配、注、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