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
傩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傩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傩文化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参与傩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傩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傩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傩文化起源于古代巫师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避邪、祈福的仪式艺术。
傩文化中融合了神话、寓言、戏曲等多种元素,展示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追求。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文化认同感,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傩文化在社会实践中起到了弘扬正能量的作用。
傩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传递出关爱社会的理念,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和身边的人。
例如,在傩文化的表演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警示人们不要贪图赌博、欺诈等不良行为,强调诚信和正义。
这种正面价值观的传递对于塑造社会风尚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傩文化对于民众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精神需求往往被忽视。
而傩文化的传统表演方式和艺术形式,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的舒展和放松。
例如,在庆祝节日或重大活动时,举办一场傩文化的表演,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前来观看,既激发了民众的文化兴趣,又满足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需求。
与此同时,傩文化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在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观念变化、物质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传统文化的衰败。
例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紧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这导致他们对傩文化的兴趣减少。
同时,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一些传统的傩文化技能正在渐渐消失。
针对这些困境,我认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推广和保护傩文化。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傩文化的宣传和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保障。
其次,学校和社区也应该将傩文化纳入到教育和社区文化活动中,通过组织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和展览等方式来推广和传承傩文化。
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载傩文化元素在高职公共美术课中的运用
206丁晓景: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载傩文化元素在高职公共美术课中的运用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载傩文化元素在高职公共美术课中的运用丁晓景(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宜春 336000)课题名称: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地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研究--以万载傩文化为例,项目编号:YG2016076【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而且也解决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
美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美术技能的任务,而且对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职美术教育不仅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艺术绘画人才的基地,而且也应该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基地,正是由于其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主要是以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万载傩文化元素在高职公共美术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为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公共美术课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促进高职美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载傩文化;高职;公共美术课;运用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206-01在高职美术教育中,我们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艺术创作,这样不仅可以为培养学生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且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而且在现代社会高职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应该遵循这方面的发展需求,积极的引导学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这样才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一、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一)传承和发扬传统艺术文化。
在民间很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教育,师傅在教育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时代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尽量的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高职美术教育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及创新——以江西赣傩非遗为例
屍血勲4*1■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及创新---以江西赣傩非遗为例□赵勤李鸿祥摘要:该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前提,结合高等教育承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国际交流的多重职能,将高校艺术教育与赣傩艺术传承相结合,以推动对赣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探讨将赣傩反哺民间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总结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取得的传承与研究赣傩艺术的成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教育赣傩传承赣傩,又名江西傩,是汉族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赣傩源于商周时期,以傩礼和傩仪为文化核心,以傩戏、傩艺、傩舞等为呈现形式,包含110多类艺术节目和180多种傩面具。
其通过奇特的装扮与舞蹈,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
赣傩融入了诸多文化艺术因素,包括诗、歌、乐、舞、戏、工艺等,为人们思考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启迪。
2006年,赣傩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赣傩是地域傩文化,经历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其“三宝”(傩舞戏、傩面、傩庙)俱全,成为江西傩文化的特色,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1]o一、赣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赣傩是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蕴含驱邪纳吉的民俗文化内涵。
赣傩通过奇特的装扮与舞蹈,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获得自身内涵的释放与升华。
赣傩是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当前,赣傩的传承模式单一,传承队伍中相对缺乏具有现代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
在某种程度上,赣傩面临着失传、断代的危机。
加上受到地域的限制,赣傩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传承赣傩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赣傩非遗传播模式落后赣傩艺术的传承模式多为以家族为体系的师徒制度,传统傩艺人还保留着一师一徒制的传承模式。
师傅带徒弟的一对一传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赣傩的传承方式落后、覆盖面狭窄。
傩文化元素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傩文化元素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李有为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12期TEXT / 李有为文化产品的流通是继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的最好方法。
成功的艺术设计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大动力,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变得更为迫切。
研究江西高校如何在实践教学当中推广和应用傩文化,使高校设计教育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必要而有意义的。
一、傩文化在江西传承与发展现状国外在傩文化知识的宣传方面更为普及,如日本傩产品种类丰富、材料形式多样,对傩的再设计表现突出,傩文化元素运用广泛、设计新颖,以至于傩已经作为其国民普遍理解和接受的一种文化内容。
国内对于傩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傩的历史及审美等理论上,对于傩文化元素的应用设计研究还很少。
1、从江西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滞后来看傩文化传承的紧迫性从傩文化的宣传来看:江西虽然举办过国际性的傩文化艺术节,也有专门的傩文化广场,但媒体宣传还比较少,宣传媒介和形式都很单一,人们对于傩文化的接触了解还很有限,对于傩产品的的接受主要是从造型工艺上的考虑,而不是从文化认同上的考虑。
从傩文化产品的种类来看:以木质面具为主,造型程式化、种类固定、材料单一等都束缚了人们对于傩文化产品的了解和接受。
从傩文化元素的应用设计方面来看:相比京剧脸谱、青铜图案来讲,傩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还相当有限,江西对于傩视觉形象的运用以包装设计为主,虽有一些江西特产包装运用了地方元素,但都以直接借用为主,缺少创新性设计,且整体性不强,缺少时代气息和识别性。
2、高校设计教育与区域性文化产业建设脱节傩文化作为江西特色文化之一,在江西高校的宣传和普及还不够,江西师大、萍乡学院等学校研究较为深入,其他高校对傩的了解少则又少。
且傩文化元素在高校实践教学当中应用的很少,无论是基础实践教学还是项目教学,对傩文化元素的研究利用还很局限。
相关的学习和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上,缺乏与区域文化产业相配套的傩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实践性研究。
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应用——以开阳一中为例
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应用——以开阳一中为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贵州傩戏面具艺术的概述
2.开阳一中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3.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成果
4.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意义和启示
正文
一、贵州傩戏面具艺术的概述
贵州傩戏面具艺术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源于古老的傩祭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傩戏面具既具有神秘的宗教意味,又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傩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阳一中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开阳一中作为贵州省的一所重点中学,高中美术教学一直备受重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如何丰富教学内容,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三、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成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阳一中尝试将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通过举办傩戏面具艺术展览、邀请傩戏艺人进校园、开设傩戏面具制作课程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傩戏面具艺术。
这一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的美术兴趣得到了提高,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傩戏面具艺术的融入,也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
四、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意义和启示
贵州傩戏面具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页共1页。
傩戏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傩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形式,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唐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傩戏以面具、脸谱、舞蹈、音乐、戏曲等形式,表现了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仪式等内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傩戏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传承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傩戏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意义1. 了解傩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 调查傩戏的传承现状,分析其面临的困境。
3. 为傩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查阅有关傩戏的书籍、论文、新闻报道等资料。
2. 实地考察:走访傩戏发源地,参观傩戏博物馆、表演现场等。
3. 访谈:与傩戏传承人、专家学者、观众等进行访谈。
4. 观看表演:现场观看傩戏表演,记录表演过程和观众反响。
四、调查内容1. 傩戏的历史渊源傩戏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楚国有一种叫做“傩”的仪式,用于驱邪避灾。
后来,这种仪式逐渐演变为傩戏。
唐宋时期,傩戏盛行,成为民间重要的娱乐形式。
2. 傩戏的文化内涵傩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仪式等。
其中,神话传说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民间故事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宗教仪式如道教、佛教等。
这些内容丰富了傩戏的题材,使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傩戏的艺术特色傩戏具有以下艺术特色:(1)面具艺术:傩戏面具造型独特,色彩斑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舞蹈:傩戏舞蹈古朴、优美,富有节奏感。
(3)音乐:傩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4)戏曲:傩戏戏曲唱腔古朴、豪放,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4. 傩戏的传承现状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傩戏的传承面临困境。
一方面,传统技艺传承困难,许多傩戏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另一方面,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导致傩戏观众减少,市场萎缩。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1. 傩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于安化傩文化的实践报告
关于安化傩文化的实践报告——以丧葬文化为例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404班黄佩摘要: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百度词条)调查简介:安化的傩文化,同全国各地的傩文化,有不少相似的基本特征。
但由于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有别于传统的中国正统傩文化,另外,安化的巫傩文化还受典型的梅山文化的影响。
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
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
广义来说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
就目前情况看,丧葬习俗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仪行当的人却不少。
在重视死亡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了既与其他丧葬习俗一脉相承的相似的丧葬文化,同时,安化的丧葬习俗又具有独特性。
调查时间:2014—2015寒假调查地点:湖南省安化县调查对象:主持丧葬仪式的道士安化县东凡村村民调查方式:现场提问实地考察调查步骤:1.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傩文化,丧葬文化概念。
2.拜访主持丧葬仪式的道士,现场问问题并解答。
3.回到本地,对村民看法进行调查。
相关记录:相关记录一:问答记录:我:黄伯伯,安化为什么崇尚这种独特的丧葬方式?黄:丧葬系统是一个象征系统。
它象征着人们脑海中的另一个世界——鬼神的世界,同时它也象征着现实世界。
丧葬习俗中最重要的是灵魂观念,人死而灵魂不灭,仍能给后代带来祸福。
因此,这里的人普遍重视死亡,一方面,村民们不惜人力物力,把丧事办得心满意足,无可挑剔;另一方面,人们对亡灵极尽虔诚,祭祀和超度之事,最大限度的消除心中对死亡的恐惧。
傩戏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傩戏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参加傩戏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傩戏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思考和意义。
首先,在傩戏的表演中,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和舞蹈动作展示出来。
这让我意识到,傩戏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具体的形式将某种思想或价值观传达给观众。
在社会实践中,我也尝试了扮演傩戏中的角色,通过动作表演和面具等道具的运用,让身边的人理解了我想传达的思想和意义。
这让我意识到,傩戏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在传播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傩戏的表演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精神。
每个角色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却需要密切配合,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一台傩戏的表演。
在社会实践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策划活动、分工合作还是在与外界的沟通协调中,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意识到,只有团队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效果。
最后,傩戏给我带来了对传统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观看傩戏表演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
同时,傩戏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社会实践中,我也积极探索了如何将傩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对于传承和创新都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参与傩戏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傩戏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思考和意义。
傩戏既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它强调团队合作和合理分工的重要性。
同时,傩戏还引发了我对传统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这对我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与傩戏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更加珍视传统文化,并思考如何将其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发挥创新的力量。
傩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傩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傩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文化与传承在这次傩文化社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傩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古老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傩面的制作和演出、傩舞的舞蹈动作以及与傩文化相关的祭祀仪式等,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傩文化的丰富内涵。
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加强,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更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快乐,更要关注精神层面的发展和承载。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结晶,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
通过这次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傩文化的知识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是一个传承者的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个传承者,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到学有所成、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我们民族的瑰宝。
二、文化与交流在这次实践中,我发现傩文化具有较强的交流性和传播性。
在与其他团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各地傩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傩文化不仅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还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
通过交流,我们不仅学到了其他团队的经验和技巧,也对自己团队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和价值观。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而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更需要通过交流实现传承和发展。
通过这次实践,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文化交流中的不足之处。
我发现自己对其他团队的成果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偏见和局限性,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吸收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这让我意识到,文化交流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文化与社会在这次实践中,我认识到傩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傩文化不仅能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更能够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论高校在贵州傩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特殊作用
傩 文化在 我 国主要 分 布 在 黄河 流 域 、 江 流域 和西 长 南 地 区。贵 州是 一个 多 民族 的 省份 , 族 、 苗 布依 族 、
侗 族 、 家族 、 土 彝族 , 仡佬 族 、 族 等 遍 布 全省 各 地 。 水
在 贵州 , 由于地域 差 异 大 , 山地 高原 、 陵 盆 地交 错 丘
作者简介 : 王仕佐 (9 5一), , 15 男 贵州遵 义人 ,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 向为传统文化 、 旅游管理 。
教 育 文 化 论坛
21 00年
第 3期
da UWe u n’a l Y nH aLu r n o
( ) 一 贵州傩 文化是认 识和 了解贵 州的窗 口
教育文化论坛
2 1 : 期 00i  ̄
论 高校 在 贵 州傩 文 化 保 护 与传 承 中 的特 殊 作 用
王仕 佐
( 贵州大学 人文学 院 , 贵州 摘 贵阳 502 ) 5 0 5
“傩文化”进高校的可行性探究
众 教学 ,扩 大傩 文化在 社会 上 的影 响力 。
2 . 1 . 2 增强 人 们对 傩 文化 的认 识 ,收集 整 理 各地 方
化气 息 ,乡镇 里 的老 艺人 们 会用 傩 舞 傩戏 的形 式给 乡镇 人祈 福 平 安 、和 谐 、 富贵 ,在 过 年 过 节 时总 是 热 闹非 凡 无 论老 少 都相 聚一 起共 享 传 统文 化 的魅 力 。但 是 目前 情 况 并不 容 乐观 ,笔 者在 走 访 南坑 镇 时 得 到 了一 些相 关 资 料 ,据 该 镇傩 面 的 老 艺人 说 : “ 现 在 傩 文化 处 于 危机 状
化。
2 .推 进 “ 傩文 化 ”进高 校 的设想 2 . 1加 大宣 传力 度 ,营造 良好 学 习傩文 化氛 围
2 . 1 . 1 请 相 关老 艺 人去 歌 舞 团做表 演 ,免 费面 向 公
江 西 省 萍 乡 市 芦 溪 县 南 坑 镇 在 晚 年 里 傩 文 化 氛 围
相 对 浓 厚 ,过 年 过节 时 在 那 能感 受 到 很浓 厚 的传 统 傩 文
作 有些 没 工作 的人 也 跑去 外 求 生 ,而 老 艺 人也 慢 慢 老去
升其 生命 力 。 2 . 1 . 4 成 立傩 舞傩 戏 表 演培 训 中心 ,请 老 艺 人给 艺
也 将 面 临离 世 。 ”这 位 老 艺人 还 说 ,傩 文 化 中包 含 了许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对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对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贵州德江的傩堂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是通过演员佩戴上面具来进行宗教祭祀戏剧的表演。
但是当下傩堂戏由于年轻人不了解也不愿意学,文化资料的流失等等问题而面临着失传的威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被毁灭,那将永远无法再生,傩文化一旦失传,那世界上便再也没有傩文化。
所以,当下需要以傩堂戏为载体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对傩文化进行相应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我国的优秀文化不会流失,得到长久的流传。
当下,国家和地方越来越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中对于文化的渗透,并且出台了相关文件给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一个导向,以继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
贵州德江的傩堂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其是我国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堂戏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时期,那个时期的人们信奉鬼神,认为自己的祖先死后,其魂魄就会离开躯壳,但是仍旧会保护其子孙后代,这时其子孙后代就需要对死去的亡灵进行祭奠。
傩堂戏是通过演员佩戴上面具来进行宗教祭祀戏剧的一项表演,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包括了历史、民俗、宗教以及神话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使得当下人们对当时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本研究主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视角下以傩堂戏作为研究的重点与载体来进行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讨论。
一、当下傩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一)没有传承,面临失传的危险近几年,贵州的傩堂戏在表演与展览、保护与传承以及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当下由于年輕人不愿意学傩堂戏以及傩文化资料的流失等等问题,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职业教育方面,我国需要将傩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课堂,融入职业教育中,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傩文化。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的精神所在,是带领一个国家前进的内在要求。
所以对当下傩文化需要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视角下进行传承与发展。
(二)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不重视当下世界,国外文化纷至沓来,使得人们迷失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
江西傩舞教学实践探索
、
江 西傩 舞概述
(1)江 西 傩 舞 的 发 展 。 对 于 江 西 傩 舞 来 说 ,其 本 身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 殷 墟 时 期 , 这 一 源 于 古 氏 族 社 会 中 的 图 腾 信 仰 ,在 不 断 发 展 中 逐 渐 演 变 为 原 始 巫 教 中 的 一 种 仪 式 、 一 种 节 令 祭 祀 仪 式 ,而 傩 舞 也 由 此 成 形 。 对 于 早 期 的 傩 舞 来 说 ,其 本 身 具 备 着 固 定 的 目的 与 内 容 ,跳 舞 的 人 们 戴 着 面具 、 舞 蹈 动 作 凶 猛 激 烈 、 在 正 月 十 六 表 演 都 是 傩 舞 的 主 要 内 容 ,而 之 所 以 在 正 月 十 六 表 演 傩 舞 ,主 要 是 为 了 将 危 害 人 类 的 “ 疫病” 与 “ 恶 魔 ” 赶 走 ,而 由 此 我 们 也 能 够 发 现 傩 舞 具 备 着 较 强 的宗 教 性 与 传 统 性 特 点 【 1 】 。
对 于 周 代 的 傩 舞 来 说 ,其 本 身 可 以 分 为 “ 国傩 ” 、“ 大傩 ” 、“ 乡人 傩 ”等 几类 ,而 这些 傩 舞 都 属于 祭 礼 的一种 ; 而 当 傩 舞 发 展 到 魏 晋 时 期 ,傩 舞 的 开 始 逐 渐 由 祭 礼 演 变 为 “ 戏 ”; 而到 了 明清 时期 。傩 舞 完全
“ 傩 ” 指 的 是 假 面 跳 神 ,其 本 身 属 于 我 国原 始 狩 猎 、图 腾 崇 拜 、 部 落 战 争 和 宗 教 祭 祀 的 产 物 ,而 在 楚
文 化 的 影 响 下 ,“ 傩 ” 逐 渐 演 变 成 了 一 种 民 舞 伴 生 的 民 俗 活 动 ,江 西 傩 舞 这 一 中 国 傩 文 化 代 表 、古 代 舞 蹈 的 “ 活化石 ” 也 由此 出现 。在 笔 者 调 查 中发 现 , 江西 傩舞 本身 有 着 四千余 年发 展历 史 , 而其 本身 的题 材 丰富 、 种 类 多 样 特 点 ,也 使 得 江 西 傩 舞 直 至 今 天 仍 具 备 着 较 高 的 历 史 价 值 、文 化 价 值 以 及 艺 术 价 值 , 这 就 使 得 江 西 傩 舞 进 入 高 校 舞 蹈 教 学 本 身 对 于 傩 文 化 的 发 掘 、保 护 、传 播 、 弘 扬 都 具 备 着 较 为 重 要 的 意 义 。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傩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独特表演形式的民间艺术。
它通过表演、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多种形式,传承和表达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傩文化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也是社交交流的平台。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指将传统的傩戏表演和文化元素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举措。
通过举办傩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体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内涵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参与傩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傩文化的背景和特点,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此外,傩文化进校园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演才华。
在傩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傩戏表演中,学习和掌握傩戏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培养艺术细胞和审美能力。
这无疑对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举措。
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演才华。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广傩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组成部分。
文章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文的主题,而且还是为了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通过概述来引出傩文化进校园活动这个主题。
在概述中,可以简要介绍傩文化的基本背景和特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同时,引言部分还需要明确文章的结构,说明本文将围绕何种目的和主题展开讨论。
傩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傩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参与傩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傩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傩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在实践中,我发现傩文化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视听享受。
尤其是傩面具,以其独特形态和精湛工艺,给人以强烈震撼。
面具背后的故事和象征意义,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傩文化所包含的深层次的人文思想。
参与傩文化活动,我还认识到傩文化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
傩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我体验到了傩文化对于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傩面具舞蹈的庄严神圣和民俗传统活动的热闹欢乐,让我感受到社会团结力量的凝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傩文化社会实践中,我还经历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参与傩文化活动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而这恰恰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默契。
通过与队友的紧密合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参与傩文化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我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傩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体验到了傩文化给人们带来的视听盛宴和精神寄托。
同时,我也意识到傩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对于我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更加增进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希望傩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利用赣傩旅游文化资源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之探讨
关于利用赣傩旅游文化资源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之探讨论文关键字:赣傩文化旅游资源开展素质教育论文摘要:通过对赣傩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的特性、价值的分析,探讨利用赣傩旅游资源开展素质教育的独特性、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从而理清了一条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素质教育获得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我们美丽的家乡江西是文化旅游大省。
其中贯古达今、影响深远的赣傩文化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仍散发着它古老、博大而独特的魅力。
赣傩文化主要分为傩仪和傩艺术两部分,傩仪包括傩神庙、傩祭、神词、傩符、法器等;而傩艺术包括傩面具、傩歌、傩舞、傩戏。
赣傩文化的神秘独特魅力,具有强烈的心理感召力,吸引人们研习、体验、追寻,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有着开发旅游良好前景。
同时,当代中国正处社会深刻转型,人们之间的关系急速走向功利、走向竞争,社会日趋走向现代、走向未来。
人们,尤其是青年集体意识、群体心理缺失,迫切需要抓住有效载体,寻访心理家园、弥补集体意识、人本精神,构件完美健全人格,提升塑造综合素质。
我们完全应当在开发赣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利用赣傩旅游资源,深掘其教育价值,开展素质教育,发展地域旅游文化经济,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赣傩文化之特性1、杂糅巫风、根扎赣鄱。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徐人、楚人入赣,荆楚巫风与当地百越人的神鬼崇拜混杂为影响力巨大的南方巫傩,巫傩自出现以后,不断向四周渗透,在此过程中,充满自豪盆地心态的赣先民们在巫傩的传承中,特别珍视这份令他们骄傲的祖先馈遗,从不敢轻易对其进行改动、删减,使赣傩至今仍能较完整地保存最原始的面貌和形态。
2、紧随主流、纳异化同。
随着西晋“永嘉之乱”及南北朝战争、唐未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的战乱,北人不断南迁,赣傩文化不断受到其他主流文化的渗透,吸取了异元文化精魄的赣傩再以强大的影响力向周边傩属文化体系的地区发散辐射。
3、崇祖重祭、傩事娱渐。
赣地的傩神虽然各异,但多有自己宗族的祖先,重勘舆、重风水的赣人认祖先的灵魂就藏于他们生前的居地,在赣人看来,奉祀与自己有着亲缘关系的远祖之灵比祈求某一位宗主更为可靠、灵验。
赣傩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研究
319文|倪 倩赣傩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研究摘要:江西文化悠久,其重要根基存在民间艺术,江西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是赣文化品牌的重要力量支持。
将赣傩文化与校本课程结合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趋向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艺术形态本身也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去不断发掘和理解民间艺术的真谛和内涵,通过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深堆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认知和重视。
关键词:赣傩文化;校本课程;创新;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根基在民间,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点。
民间美术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这一部分,如何将校本课程结合民间艺术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所要深入研究的。
一、研究背景和线索1、背景赣傩文化被称为我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是江西文化中的特征之一。
赣傩是中国傩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傩共有的特征,赣傩又是地域性傩文化,而且经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鲜明地域特点。
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的在逐渐升温,随着赣傩面具艺术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曝光率增加,赣傩艺术具有巨大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凝聚力和号召力。
2、赣傩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艺术财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江西各院校大都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但对于赣本土民间文化课程还不够重视。
试想如果高校艺术教育失去了民间艺术的基础,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是很难体现丰富和多元化的学科特征。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观念趋向多元发展,赣傩民间文化作为江西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和关注,同时这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江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特色赣傩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3、赣傩文化是弘扬优秀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认同感可能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学生会普遍面临和疑惑的问题,面对着各种外来的文化资讯和优秀作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常常会迷失自我的文化认同感,这种状况不仅来自于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更重要的因素是对自身文化的学习和认知的匮乏。
如何对民间的传统文化的进行创意开发和发展,这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拓宽视野和启发思路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可能性。
傩戏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傩戏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傩戏是中国民间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形式,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驱鬼神仙的仪式。
傩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和教育功能。
我曾参与一个傩戏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近距离接触和参与傩戏,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傩戏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获得了宝贵的心得体会。
傩戏社会实践项目是由我所在的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组织的,旨在通过学习和体验傩戏,加深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次实践中,我和团队的成员们前往了一个山村,在一位傩戏表演艺术家的指导下学习和参与傩戏的各个环节。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最先了解到的就是傩戏的起源和演出形式。
傩戏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驱除鬼神、祈福祭祀的一种仪式。
傩戏演出时,演员们身穿五彩斑斓的服装,化妆成各种神怪形象,以饱满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和铿锵有力的歌唱,展示出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表现力。
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也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视听盛宴。
在实践的第一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傩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艺术家带领我们认识了不同的傩戏角色和剧目,我们了解到每个角色在戏剧中的意义和功能。
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舞蹈和表演技巧。
傩戏的舞蹈动作多样繁杂,要求演员具备较高的体能和柔韧性。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多次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艺术家鼓励我们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潜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逐渐掌握了傩戏的基本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也提高了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
除了学习表演技巧,我们还参与了傩戏的排练和演出。
在排练中,我们与傩戏团队一起磨合配合,角色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负责着不同的任务。
在演出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傩戏的独特魅力。
观众们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观看,更是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体验。
傩戏的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与演员互动、打闹,共同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和动力。
通过傩戏社会实践项目,我不仅学到了傩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深刻地感受到了傩戏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傩文化实践活动报告
傩文化实践活动报告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寻求文化自信,我校于XX年XX月XX日举办了一场傩文化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傩文化,了解其历史渊源、意义和传统表演形式。
通过参与傩文化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内容傩文化讲座活动开始时,我们请来了一位资深傩文化研究专家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生动详细的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傩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传统形式和演出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专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傩文化的经典图片和视频,使同学们对傩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讲座还突出强调傩文化对于传统信仰、民俗习惯和社会团结的重要作用。
傩面制作体验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傩文化的传统表演形式,我们特别安排了一项傩面制作体验环节。
老师和志愿者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动手制作自己的傩面。
同学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通过画、剪、粘等手工技艺,将平面图案逐渐变成立体的傩面。
这项体验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傩文化的实际操作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傩文化展览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傩文化的实物展示,我们在校园内设置了傩文化展览区。
展览区内陈列有傩面、傩具、传统服饰等展品,辅以图文介绍,使同学们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傩文化的各个方面。
此外,我们还请来了一些具有丰富傩文化知识的同学担任讲解员,随时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并讲述背后的故事。
傩文化表演此次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傩文化表演。
我们特地邀请了一支专业的傩文化团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古老而庄重的傩文化表演。
表演团队不仅表演了典型的傩舞、傩戏等传统节目,还为同学们展示了傩文化的音乐、咒术等特色表演形式。
整个表演设计精巧,节奏紧凑,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效果和感受通过本次傩文化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傩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他们对傩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傩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作者:张文静刘瑞芳来源:《牡丹》2017年第36期傩文化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贵州、安徽、云南、四川、江西、湖北等地都廣泛流传。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傩文化逐步形成了以傩戏、傩祭、傩仪、傩舞、傩面具、傩画、傩音乐等文化元素为体系的文化丛林。
这吸引着很多人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傩文化进行研究。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其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傩文化的宗教、迷信色彩,当前,其仅作为学术界的研究对象,极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
发掘傩文化中积极的、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再造的活力,推进国家软实力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傩文化正遭受着现代文化的冲击。
事实上,傩文化进高校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实践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傩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实践现状研究,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讨傩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途径。
一、傩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意义(一)增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客观规律的认识。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傩文化作为古老的文化现象,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分布广泛,流传久远。
其发端于蒙昧无知时代,是人们对自然和一些难以认识的现象的理解,是一种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可以分为宫廷傩、民间傩、军中傩、寺院傩、中原傩、北方傩、南方傩。
其中贵州的傩文化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
这些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形式有多种,学校教育传承便是民族文化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
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生命延续的沃土,学校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傩文化进入校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发展,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自觉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使命感。
在科学技术发展飞快的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应该懂得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二)可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探索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2015-2018)》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
”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的价值体系来教育学生,以文化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其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
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傩文化载体形式主要有傩祭、傩舞、傩戏、傩技、傩仪等。
由傩祭、傩仪、傩舞、傩戏组成的傩文化,传递着许多原始文化及其发展变化的信息,体现出拥有这一文化的民族的宇宙观、生态观、生计方式、信仰体系、善恶是非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等。
人生纲常伦理、尊老爱幼的道德讲究、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规范秩序意识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的价值体系体现的意义和作用来培育人。
通过对傩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接受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论启迪心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开拓学生的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随着时代发展需要,我国对高职教育愈发重视,目前全国已有1 300多所高职院校。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往往比较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所学知识仅局限在自己所选择的某一个专业学科中,也使得学生仅从单一角度去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能够多角度地思考和认知。
傩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记忆,是历史的精髓,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通过对傩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开阔视野,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充实知识结构,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学科的人文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例如,艺术设计、工程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作品的含义,而不仅局限于作品的表面而“人云亦云”。
这样一来,学生才可能根据自身掌握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
二、傩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路径思考要使傩文化进入高职院校,人们必须多措并举,要做好傩文化普及教育、傩文化进课堂、开发相关课程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等工作。
(一)通过课堂教学,普及傩文化知识,设立民族文化课程教学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掘傩文化、整理研究傩文化资料,将其发掘为课堂资源并投入高职教育,是傩文化可持续发展之道,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突破点。
高职院校应以本地的民族文化为背景,利用时空和地方民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对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探索,将傩文化贯穿于文化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整合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内容。
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将当地傩的起源和概况以及傩文化的历史、种类、表现形式、艺术特色、精典的剧目展示给学生。
通过课堂的言传、情境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践,学生可以对傩文化有初步直观的认知和理解,对傩文化社会存在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这样一来,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切身体会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古朴神奇、博大精深。
(二)开发傩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傩文化是以傩戏、傩祭、傩仪、傩舞、傩面具、傩画、傩音乐等文化元素为体系构成的文化丛。
所以,人们可以将傩文化引入音乐表演、美术设计、音乐舞蹈、旅游管理、体育教学等课程教育中。
1.音乐表演课程傩音乐是在本土民族语言声调及其语言风格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唱腔。
通过对傩戏唱腔的结构形式、结构特点的研究,人们可以探索和尝试民族民间音乐。
教师可以运用傩音乐的各种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融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生学习傩音乐的唱腔、结构形式等。
2.美术设计课程傩面具具有点、线、面等艺术形式美,教师可以将其与课堂教学设计相结合,将不同的元素融入创作中,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傩文化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可以将傩面具设计成旅游工艺品,也可以将傩面具的文化元素作为简笔画设计的题材和创作原型进行设计教学等。
4.音乐舞蹈课程傩舞历史悠久,是人们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生命的认识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选取傩舞的代表性剧目,分析其动作特点,分析傩舞所表现出的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神韵的艺术特征,并详细分析其基本姿势、体态特点、动律特点和基本步伐等。
5.旅游管理课程高职院校可以将傩文化引入旅游课堂,使旅游管理课程建设紧贴地区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需求,保持专业课程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旅游的特色。
这是旅游业向高品质的体验式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经途径。
6.体育教学课程高职院校可以将傩堂戏中的舞蹈和音乐进行改编设计,结合自身的体育课程,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傩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各地研究机构、普通高校从不同层面对傩文化进行研究,其研究历史较久,研究成果颇丰。
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建立傩文化传承创新教育示范性基地。
例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是国内一个集征集、收藏、展出和研究于一体的傩文化专题博物馆,是多彩贵州民俗旅游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全馆分为“傩的起源和贵州傩文化概况”“傩文化的表现形式”“傩文化的艺术特色”“铜仁傩文化的影响和研究”和“曲六乙捐赠精品展”五个部分。
傩文化馆有模拟逼真的傩文化标本、傩神案画、傩面具、傩法器道具、法书以及国内外傩文化研究成果和傩文化活动图片等,还有来自德江和松桃的民间傩坛师和傩技师。
高职院校可以在此设立教育实践基地。
此外,具有“中国傩戏之乡”之称的德江在历史上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偏僻之地,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少,其傩文化保留得比较完整,世代生息繁衍的德江人,是傩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保留了完善的傩堂戏,其具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德江设立傩堂戏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分批带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学习。
(四)聘请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课堂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主要路径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是主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传承傩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傩文化的传承人,对傩堂戏文化进行口传身授,边演示边讲解,通过示范表演连同知识讲解,对学生进行傩堂戏、傩舞、傩音乐、傩技的教育;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傩堂戏的演出场景、道具制作等,如指导学生制作傩面具。
除了传统的教育路径实践外,为了更好地将傩文化引入高职教育,保护和传承傩文化,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具有傩文化研究造詣的专家学者,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傩文化,普及傩文化知识。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民族民间文化,教师可以分模块进行讲解,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此外,要成立学生社团,立志打造精品文化社团,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宣传活动。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应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与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公司合作。
三、结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魂魄所在,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之源。
傩文化时空跨度久远,容量宏阔,它是“以学术意识、生存意识、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为精神支撑点,融入多元宗教和艺术文化的综合体”。
傩文化是一个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和跨国界的独特的综合文化体系,是多元的、多民族的。
当前,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经济领域逐渐趋于一体化,文化也出现“均质化”和“同质化”现象。
受外界文化的冲击,一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开始出现消亡的趋势,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刻不容缓。
高职院校担起保护、传承和创新傩文化的重任义不容辞,其具有便利的条件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教育探索。
但是,以学校教育为载体,挖掘、探索和拓宽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途径,助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弘扬,任重而道远。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1.关于2015年民族职业教育经费分配方案,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2.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低效归因分析与改进”(项目编号:2016fdy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