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设计与发展路径

合集下载

试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开展路径-模板

试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开展路径-模板

试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开展路径摘要: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效果如何,能否建立起相关的长效机制尚无定论。

在此阶段,需要认清传统文化教育的追求,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价值取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对由商业领域而蔓延至高校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以及受其影响而普遍存在于众高校之中的重理轻文、唯技术论、唯就业率是瞻等思想倾向的反思与修正,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受到学界与教育界重视,相关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教育除上述功能外,还被视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XX年制定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可视作政府层面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

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高校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正确是行动正确的前提,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层面明确其价值取向,解决“为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一)志在远功,不求速效何为传统文化,笼统地来讲,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为它下一个内涵与外延较清晰的定义,可参考赵洪恩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究其本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为追求目标,以修身立德为根本要务。

《左传》有“三不朽”之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为首。

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设计与发展路径.

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设计与发展路径.

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设计与发展路径关键词:公民治理;村(居)民自治;辨析作者简介:史云贵,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张婧,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4)作为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形态,无论是美国的公民治理,还是我国的村(居)民自治,均试图建立一种更加关注公共性与民主价值、更加适合现代基层公共事务治理实践需要的社会治理模式。

由于基于各自成长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环境的迥异,美国公民治理与我国村(居)民自治各自凸显出自己的鲜明特征,具有明显国度文化的差异性。

本文拟运用比较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从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设计、发展路径四个维度对二者的异同进行论析,以期为完善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自治制度提供理论参考、路径选择与模式借鉴。

一、美国公民治理与我国村(居)民自治共性的四维比较美国公民治理与我国居(村)民自治存在着诸多共性: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均倡导公民参与,呼吁直接民主价值;在理论基础上,均以人民主权理论为理论基石;在制度设计上,均以自治为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发展路径上,均以各自的自治传统为依托。

第一,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均倡导公民充分参与,彰显直接民主虽然基于公民政治参与的代议制政府已是现实中的“好”政府了,但这种彰显精英民主的间接民主远不能满足当今公民大众对民主的诉求。

在一个以公平求统一的现代社会,理想的公民参与显然是一种能够彰显公民自主治理的直接民主形态。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国家,公共权力的来源是自下而上的,即地方公共权力来源于村镇自治权力的让渡,而联邦政府的公共权力源于州公共权力的让渡。

因而,彰显直接民主价值的公民治理,则是英美国家自由民主制度的基石。

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村(居)民自治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与现实反映。

因而,具有中国特色公民治理之谓的基层社会自治制度也就成为了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此外,无论是美国的公民治理还是我国的村(居)民自治,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以公民为中心”的新公共服务思想的影响,都强调了“公民本位”与“服务本位”——公共行政官员应有责任通过担当公共资源的管理员、公共组织的监督者、公民权利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以及基层领导角色来为公民服务(注:Janet V.Denhardt and Robert B.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 not Steering,Armonk, NY: M.E. Sharpe, 2003, p.151.)。

浅谈高中选课走班管理下的四类典型冲突与解决路径

浅谈高中选课走班管理下的四类典型冲突与解决路径

浅谈高中选课走班管理下的四类典型冲突与解决路径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科目设置进行了重大改革,以上海市、浙江省为试点,率先实行3+3的高考选课新模式;2019年,全国又有8个省市陆续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在3+3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延伸出3+1+2的新模式;2020年,教育部进一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落实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高考选课新模式对走班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与传统的行政班级制不同,选课走班制是“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选择合适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的管理制度。

高中选课走班管理呈现出课程选择的多样性、班级的流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特征,在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中选课走班管理的矛盾和冲突选课走班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凸显学生个性化表现,这种育人模式改变了传统“固定走”教学形式,取而代之以“灵活走”教学。

但是,由于主体需求的差异性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性,选课走班管理在实践中面临若干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制度设计、资源分配和管理行为等四个方面。

二、学生个体发展与学校集体发展的需求冲突新高考改革之前的行政班级管理,学校的主体地位相对突出,学生的个体需求因为高考考试科目选择权受限而被抑制。

班级属性被简化为泾渭分明的“文科”和“理科”两种,学校拥有班级管理的行政主导权,对其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整个过程“便利”且“高效”,遵循效率原则。

新高考改革后的选课走班管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强化。

通过增加学生高考考试科目的自主选择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以释放。

自主选择产生多元组合,学生游走在不同的班级之间,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管理的成本,也增加了过程监管和成效预测的难度,学生在进行个人决策时无需考虑的这些因素,却成为学校决策时所要掂量的实际问题。

走班制分化了主体的需求和权利,学校与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学校会更加重视班级管理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美术课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要求的不仅仅是对学生单纯的艺术培育,而是关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帮助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

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深入推进教育工作,转变教育路径,全面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新形势对于小学美术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改革;价值取向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一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等一系列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在美术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化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和快乐。

本文共分两部分,分别从价值取向和路径两方面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一、新课标下美术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因为美术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能够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所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明确小学美术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将培养自主及综合探究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美术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在美术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上,应该从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不断发展。

在客观主义之下,美术课堂要求死记硬背和机械学习,而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在建构主义之下,强调学生在环境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倡学生对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者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学习的原理不同,前者强调知识的传递,后者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二是活动的单位不同,前者强调从主体到客体,后者强调从主体到客体再回到主体;三是活动对象的不同,前者强调学科的内容,后者强调学科背后的文化。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向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向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向近年来,社区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教育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提高生活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在社区居民中推广各种知识、技能和文化。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向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首先,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社区教育作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应致力于培养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这意味着社区教育课程要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强调培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

例如,在社区教育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培养创新思维的课程,如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以鼓励社区居民主动思考和创造。

其次,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应强调社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群体文化。

社区教育应该借助教育课程的力量,传承和弘扬社区文化,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例如,在社区教育课程中,可以增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如民歌、舞蹈、书法等,让居民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心。

此外,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还应注重社会服务和社区发展。

社区教育是为了主动适应和服务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存在的,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应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关注社区问题和需求,开设有助于解决社区问题的课程。

例如,在社区教育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帮助居民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向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首先,社区教育课程将更加多样化。

多样化的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其次,社区教育课程将越来越注重实践与应用。

社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素质,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与社区实际结合,使居民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动力与平衡的统一

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动力与平衡的统一

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制度建设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并且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如何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看法认为,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即要在制度建设中注重激励和促进动力的形成和释放,同时要保持各种利益的平衡。

这种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它对于推动有效的制度建设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制度建设的动力取向是非常重要的。

动力是制度建设的基础,因为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动力支撑。

动力可以来源于不同的方面,包括政策的激励、市场的竞争、科技的创新等等。

在政治制度建设中,政策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激励性政策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激励社会发展的手段。

在经济制度建设中,市场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来源。

市场竞争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升级,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科技制度建设中,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动力是制度建设的必备条件,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制度就难以发挥作用。

制度建设的平衡取向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度的平衡取向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

平衡不仅仅是资源的公平分配,更是各种利益的协调和平衡。

在政治制度建设中,平衡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政治的平衡可以避免权力滥用和政治动荡,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经济制度建设中,平衡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经济的平衡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制度建设中,平衡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社会的平衡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制度建设需要在动力的推动下,充分考虑各种利益的平衡,实现动力与平衡的统一。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是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它既注重动力的形成和释放,又注重各种利益的平衡,既强调制度建设的推动力,又强调制度建设的公平正义。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摘要: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按照其演进的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之后。

由于每个时期政治发展理论所受的理论影响和时代背景不同,因此,每个时期的政治发展理论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也不同,而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正是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的变换中不断发展的。

关键词:政治发展;价值取向;路径选择一、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时期的政治发展理论总体上讲,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时期的政治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打上了现代化理论的深刻烙印,政治发展理论的兴起与现代化理论的兴起也是分不开的。

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二战后,西方世界的科技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美国迅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和领导者,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学者对美国的发展充满了新奇和崇拜。

同时,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又面临着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

美国从它的“全球战略”出发,支持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策略的研究,其目的是论证西方尤其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诱使这些国家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把它们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开现代化理论的先河,引起巨大反响。

经济发展过程之外,在美国最早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研究政治发展的著名学者是政治学家阿尔蒙德。

1960年他和科尔曼主编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一书吸引了美国政治学者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趣。

到60年代中期,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学术著作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一时成为政治发展研究的中心。

从价值取向来看,50年代至60年代的政治发展理论是以西方发达民主国家为摹本的,认为政治发展就是追求西方式的民主、自由。

塞缪尔·亨廷顿对60年代中期西方政治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目标做了精彩的概括。

当代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及发展路径

当代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及发展路径

所 实现 的社会 稳 定 , 是社 会 经 济 和 文 化发 展 的必 要 条件 , 是社 会正 常运转 的 内在保 障 。因此 , 工 从
具 理性 的层 面来看 , 现社会 和谐 , 实 可被 视为促 进 社 会均 衡持 续 发 展 的手 段 。第 二 , 价值 理 性 层 从 面看 , 会 和谐 和物质需 求 、 神需 求一 样是人 性 社 精 的基本 需求 的重 要 方 面 , 是人 的 自由全 面发 展 的 应 有之 义 。因而 , 现社 会 和谐 对 于 人 和社 会来 实
会 历 史 阶 段 会 有 不 同 的 和 谐 规 定 。多 元 社 会 的 社


和谐来 讲 , 和谐 指 的是一 种配合 适 当 、 协调 的
状 态 , 与多 元 、 容 、 它 宽 和平 、 开放 、 展 等一 组 概 发 念有 着“ 源” 系 。因此 , 本 关 和谐 也就 成 为 宇宙 和 社会 存在 与发 展 的理想 状 态 。追 求 社会 的和 谐 ,
际关 系 的理解 与 沟通 , 以及 在 社会 生 活 中获得 合 适 的角 色定位 , 为一 种 基 本 的人 类 价 值 。在这 作
个 意义 上 , 谐 对 于人类 社会 的发展 , 有 两个基 和 具
问的平 等包 容性 、 会结 构 的开放性 、 社 价值评 价体
系 的非 单一 性 。平 等包 容 性 、 放 性 、 开 多样 性 , 正

人不仅 需要 有丰 厚 的物质 生活来满 足衣 、 、 食
住 、 的生 存需 要 , 而构 成不 断推进社 会物 质生 行 从 产发 展 的内在 动力 , 而且 需 要 有健 康 充 足 的 文化 生活, 以满足 自身 的精神需 求 , 同时把 社会 生活 的

浅析税收征管理念之转变

浅析税收征管理念之转变
执 法 强度 和惩 处 的严 厉 性 。 当税 务机 关 取向依据。 对无知性不遵从 和情感性不
( )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税 收征管 不堪 行政 重负而促 使 申报 核定 方式进 遵 从 ,主要是 由于纳税人税 法知识 欠 一

步 向纳税人 自行 申报纳税演进 时 , 税 缺 、 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不遵从 。税务
务 总 局 确 立 了 “ 申报 纳 税 和优 化 服 务 责。 以 为 基 础 , 计 算 机 网 络 为 依 托 , 中征 以 集
独有 , 它们完全可以运用 到公有部 门的
( ) 税遵 从 理 论 三 纳 纳 税 遵 从 , 又 称 税 收 遵 从 ( a Tx
2公 民 有 纳 税 义 务 , 时 , 享 受 管 理 中 。 . 同 也
国家税 收收入 或纳税人 权利 都不 利于 供 优质服务。它要求 税收征管从“ 管 不遵从 的是三种类 型 中所 占比重最大 重 社会的和谐 。 对我 国税收征管实践进行 理 、 服 务” 轻 的模式 向 “ 管理 与服 务 并 的 , 偷税 、 逃税的犯罪现象 时有发生 。 分析可发现 :在税法建设 的进程 中 , 几 重 ” 的模式转变 。 乎 是税 务机关“ 自弹 自唱” 的独角戏 , 纳 的理论 ,其结果 必然是 陷入 “ 路径 依 ( )纳税遵从理论要求税 收征管 三 税 人只有纳税的义务 , 据制度经济学 方 式 层 次化 根 三、 税收征管理念的取 向
收, 重点稽查 ” 的征管模 式 , 之后 又加 上 纳 税 人 的 权利 “ 强化管理” ,形成 了 3 4字税 收征管模 综上 所述 ,可以将公 共财政概 括
式 。 目前 阶段进行 的《 在 税收征管法》 的 为 : 共 财政 ( u l iac ) 是指 国 公 P bi Fn ne : c cm lne , o pi c )是我 国政府在 { 0 2年一 a 20 修 订工作 中 , 出了进一 步“ 提 完善纳 税 家 ( 政府 ) 集中一部 分社会资源 , 用于为 2 0 0 6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 战略规划纲 人 权利体 系” 完善税 收管理 的程序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 和“ 满足社会公 要 》 中正式提 出的一 个新概念 , 指的是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也愈加重要。

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本文将探讨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现代课程中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理论研究1. 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课程着重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分数的取得,而现代课程的发展导致了对价值观念的重塑。

现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强调个体的发展和整合。

这种转变标志着价值观念在现代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教育提供了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方向。

2. 人本主义教育的兴起现代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这使得人本主义教育逐渐兴起。

人本主义教育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内在潜力的激发,强调学生对自身价值的掌控和发掘。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思辨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公民。

3. 价值取向与学科知识的整合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科知识与价值取向的整合。

通过将学科知识融入到个体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这种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研究1. 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义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致力于重新定义教育目标,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终身发展的要求。

如何实现整体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都成为了现代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2. 融入价值观的教学设计在现代课程中,教学设计不仅强调学科内容的传授,更注重将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

通过选取有意义的话题和案例,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此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动力与平衡的统一

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动力与平衡的统一

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组织内部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规范和约束各种行为,以保证其运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指制度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和理念,它涉及到对社会、组织和个体的目标和理念的反映。

在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中,动力与平衡的统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动力是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它指的是推动社会、组织和个体前进的力量和动力源。

制度建设需要有强大的驱动力,以推动其发展和完善。

动力的来源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资源,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动力可以来自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来自顶层设计,也可以来自基层实践。

动力驱使制度建设向更加成熟和健全的方向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平衡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平衡是指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各方的利益,使得整个制度体系更加稳定和公正。

平衡不仅仅是在于制度内部各种要素的平衡,也包括对外部环境的平衡。

平衡是指在不同利益诉求之间达成妥协,以保证整个制度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动力和平衡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动力在制度建设中具有推动力,而平衡则是对动力的制约和调节。

动力注重因素的活跃和积极,而平衡注重因素的稳定和平和。

动力和平衡的统一意味着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同时重视推动力和抑制力,以使得制度体系更具活力和稳定性。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在制度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可以使得制度体系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动力可以推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而平衡可以保证制度的公正和平稳。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可以使得制度体系更具有活力和适应性。

动力可以使得制度建设更具有活力和朝气,而平衡可以使得制度更具稳定和持续性。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可以促进制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可以使得制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动力与平衡的统一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它对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

浅谈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

浅谈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摘要]善意取得制度作为现代民法中的一项保护动态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已被世界各国民法所确认,同时各国民法对该制度的适用也作了相当严格的规定。

占有改定为观念交付的一种,其作为一项特殊的动产交付方式,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成为各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本文中,笔者试从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几个方面,对此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论述。

关键词]善意取得制度价值取向占有占有的公信力占有改定交易安全一、善意取得制度(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或即时时效,指动产占有人向第三人移转动产所有权或为第三人设定其他物权,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制度。

对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问题,争论颇多。

通说认为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近现代的善意取得是以日耳曼法上的“以手护手”(HandmussHandWahren)原则为滥觞。

1]其依据在于:1、在古罗马时期,法律上虽然已经出现了善意占有(possessiobonafides)和恶意占有(possessiomalafides)的区别:善意占有是指占有人认为自己有正当权利而为占有;恶意占有则是指明知或应当知道而不知道自己无正当权利而为占有。

罗马法亦允许无所有权的占有人通过占有时效而取得对占有物的所有权。

但是,在罗马法中,强调所有权的绝对性,法谚中有“物在呼叫主人”,“无论何人,不能以大于自己所有之权利,转让与他人”,“发现我物之处,我取回之”,表明任何人不能转让属于他人的财产,否则真正的权利人可以要求返还已经由转让人转让给他人(第三人)的财产。

此外,罗马法上,由于所有权概念出现较早,土地所有权关系易于确定,因而有助于将占有与物权分离,予以独立化,并在法律观念上认为占有是一种事实,而非权利。

占有制度的机能在于保护社会平和,而不在于保护权利,一旦占有与可据以占有的权利,尤其是与所有权发生冲突时,大法官在权利确定之前往往发布暂时维持占有现状的命令。

新《公司法》:价值取向与调整功能的制度设计

新《公司法》:价值取向与调整功能的制度设计

新《公司法》:价值取向与调整功能的制度设计郭富青西北政法学院教授关键词: 公司法/价值取/调整功能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以及在此基础上《公司法》的相关制度设计所追求的调整功能:鼓励投资,促进公司灵活经营,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公司》(以下简称原《公司法》)自1994年实行以来的十多年间,对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国有企业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这部法律无论从立法理念还具体制度的规定均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尽管1999年,20XX年曾因加强国有独资公司、发展高新技术和扩大公司融资的急需先后修改过3个条文,实乃杯水车薪的权宜之计。

此次,对这部法律的全面修订,虽然,最终颁布的公司法文本比1994年的文本少了11个条文,但却由十一章增至十三章,增加了二章,并且增设了许多新的制度,使其结构、内容焕然一新。

这不只是削每繁就简的立法技巧使然,更重要是立法观念更新,追求制度设计科学合理,调整效能最大化的结果。

认真学习和研究新的《公司法》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全面地贯彻和落实公司法的各项原则和和制度,发挥其调整功能,促进社会经济更大的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新《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公司法》修订的过程中,总结了十多年来公司法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广泛地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了使公司法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和高效的市场秩序,减少交易成本和风险,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按照“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以1994年公布的文本为基础,适时、适度地进行了有关制度的调整和大篇幅的修改。

从新修改《公司法》的条文和新增制度中,我们明显地感到这是一部无论从立法理念还是制度创新,与旧的公司法文本相比,均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时代精神。

简述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简述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简述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价值取向”的概念,掌握分析课程设计中的价值取向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识别教材中的价值取向。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课程设计进行价值分析,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课程设计中的价值取向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针对课程性质,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针对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课程将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讨论与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要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课程与价值”内容,组织以下教学重点:1. 价值取向的定义与类型:介绍价值取向的基本概念,分析其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形式,探讨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

-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一节2. 课程设计中的价值取向分析:分析课程设计中常见的价值取向,如知识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等,并举例说明。

-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3. 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

-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4. 价值取向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正确的价值取向融入课程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四节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价值取向的定义与类型,分析课程设计中的价值取向;第二课时:进行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讨论;第三课时:探讨价值取向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总结课程学习。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课程设计中的价值取向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的成员在国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和情感认同。

它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觉维护,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凝聚和统一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1. 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

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2. 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制度和组织基础。

3. 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支持。

4. 现实需求:中华民族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全球化挑战时,需要凝聚起来,共同应对,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现实需求的支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和互助,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 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推动中华民族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4. 国家安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提高国家对内对外的安全保障能力。

5. 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创新。

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和壮大,需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1. 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需要深挖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作者:白立芳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6期摘要:从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来看,其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并且在研究结论和方法上也取得显著的进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等。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将其价值取向作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构件新课程价值体系,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新课程对教学改革价值的内在要求,然后分析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最后对其改革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教学改革;价值取向;路径一、新课程对教学改革价值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其中最新的一次新课程改革涉及到教材、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及学生对新课程的适应等。

1、新课程对教学改革实体性价值的要求基础教育是以课堂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实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也内在地影响着教育制度。

同时,还直接决定着教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师教学活动的价值取舍,学生学习活动的价值评价,以及教学改革的取向、价值评价。

科学性要求教学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教学规律办事。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学活动本身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发展规律进行。

而教学改革也要求从实践出发,循序渐进,要从主观愿望出发。

这一价值取向规定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价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实体性价值的核心。

先进性要求教学改革不能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

教学改革实际上是改革那些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和教学制度。

由于新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系统,教学改革本身也是一个发展的系统。

因此,改革方案的价值取向一定要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

正是以这种动态的价值观为指导,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需要。

这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实体性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性价值的具体化。

高中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高中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第卷第期教学研究年月世纪年代末,“校本”运动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生点。

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大幕的拉开,校本运动的兴起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底层教育实践探索的价值与独立意义,带动与唤醒了教师、学生的实践创新,成为弥合理论与实践裂缝的有效方式之一。

当前,普通高中的校本实践围绕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艰难的向上生长着。

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推动因素与实际载体,校本课程实践发展蕴含着教育改革的新契机,反过来又增强了对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在推进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必须充分整合体制、学术与实践力量,形成促动校本实践发展科学性、有效性与规范性的合力。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价值取向校本课程的研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来说的,作为知识拓展、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实行,课程研发逐渐从传统的唯“经典”是从、注重学生单一性的知识灌输与价值塑形转向为面向社会实践、面向时代发展,以促进学生个性完善与全面发展,形成与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学生经验相契合的创新型模式。

校本课程的实施既增强了学校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强化了学校作为实际教学的主体地位,为学校研发符合校情历史、贴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针对性课程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多样性、学生个性需求及其能力发展的多维性的客观要求,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传统的普高课程设置之中,校本课程的开设既是新课改推行的实践举措,又是对传统高考科目课程设置的一种必要补充,对于彰显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个性特色,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一个时代都孕育着不同价值追求与个性特色的人物群体,当代中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决定了当代中学生的个性思维与价值追求。

如何通过教育引导培养与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彰显个体价值的特性成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具体来说,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落脚于服务学生的知识拓展与能力培养,通过校本课程设置所具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个性需求,凸显创新理念与价值导向;通过不同个性的引导,培养符合社会多元化的知识、能力储备人才。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新内涵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重建教、学、教师、学生等概念,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

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

二、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秉持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在课程目标上的体现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整体的人”。

即人的存在的完整性和人的生成的完整性。

从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从人的生成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三、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一)教师的教学创新1.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觉醒。

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

教师在拥有课程意识的同时,也要进行教学觉醒,即在课程意识的支配下自觉唤醒教学活动主体,对教学、教师和学生进行重新审视,使教学从主体失落走向自身觉醒,使教师自身从“课程代理人”回归自主,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

2.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的突出特征就是强调“课程统整”、“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这要求教师冲破既有的种种“课程惰性”,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

3.教师生活的重塑。

教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教师可以追寻这种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不是优秀教师展示其娴熟的授课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而是每个学生实现其正常的人生发展的一种心路历程。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教学中应追求“自我”与“自我”的相遇,只有师生都真诚地展示自我,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育场域,才能够有助于真正的“整体的人”的诞生,教师生活才会有意义。

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的关系探讨

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的关系探讨

-1-职工法律天地2017 年第 1 期法学研究zhigong falv tiandi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的关系探讨石红波(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摘 要:随着我国商法的独立化进程的加速,目前中国许多学者还在拘囿于对民商立法的关系,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民商合一或分立的历史局限,其中这两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土壤,但是这两种做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前中国立法模式的选择应当考虑在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上采用民商混合的立法模式,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制定商事的单行法律,如制定公司法、证券法、海商法、票据法等多种单行的商事法,而单行商事法还存在着临时性与长期性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与逐步完善,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立法基础与价值取向原则。

本文将对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做进一步探讨与阐释。

关键词:商法;价值取向;法理基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坚持走市场经济与法治化建设的道路,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

当前,中国现行的还是民商一体的民商法制度,这是由中国历史上的立法习惯及私法特性决定的,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展开了商事贸易规则的制定,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们还没真正认识到商法的存在,更不用说其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了。

商法以营利性质的商事贸易关系为对象,本质上是促进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颁布的《经济合同法》规定了多种交易制度,如仓储、保险、买卖等,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商事交易法律。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中国的商法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商法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公平价值与秩序价值等。

研究商法的价值取向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对商法法理基础的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商法的价值取向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商法本身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期(总第345期)2012年8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Number8(General Serial No.345)August,2012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经验分析王珏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81)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官方基准利差收窄前后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指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所受到的影响,发现在宏观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和市场资金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官方基准利差的小幅收窄对银行盈利状况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在经济增速降低和市场资金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官方基准利差的收窄会对银行存贷款利差产生负面影响,但通过业务转型、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这一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差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8-0073-05一、问题的提出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1]。

实际上,不管具体改革路径如何,下一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是对存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逐步放松直至消除,这对商业银行经营可能会产生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对银行存贷款利差并进而对盈利空间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严格限制金融业混业经营,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领域,其经营利润高度依赖于存贷款间的利差水平。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官方基准利差这一基本盈利保障消失,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状况。

二是对银行定价能力形成考验。

我国商业银行定价方式较为简单,尤其是对存款定价通常直接采用基准利率。

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利率波动将更加频繁,利率期限结构也将变得复杂,如果不能够根据客户、产品和期限等具体情况准确测算存、贷款利率,必将对银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对这些国家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分析也较为充分。

例如,肖欣荣和伍永刚全面分析了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发现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存贷利差先收窄、后上升,而由于资产使用效率上升,息差所受影响较小;利率市场化还促进了银行业务转型,中间业务得到较快发展,非利息收入占比显著增长[2]。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所受的影响,学术界的探讨也已取得较多成果。

黄金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形势下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区分为阶段性、恒久性两类,并分别提出针对性管理建议[3]。

王廷科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业已习惯了的资金价格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对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产生深层次收稿日期:2012-06-12作者简介:王珏帅(1990-),男,北京人,主要从事金融市场研究。

E-mail:zhbzb@的影响,商业银行转换经营理念,改进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才能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保持持续发展[4]。

宋芳秀利用博弈模型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定价行为,认为存款利率将最接近于均衡利率水平;而贷款利率变化较为复杂,银行可能采取竞争定价导致利率水平较低,也可能利用垄断力提高贷款利率[5]。

王东静和张祥健发现,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金融机构贷款决策方式发生变化,并提高其经营效率[6]。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实证方法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1.整体思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最终完成,因此全面、精确地分析其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现实。

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渐进方式推进,在此过程中出现过较多对利率管制进行调整的情况,我们对这些调整前后银行盈利状况进行比较,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对利率的管制主要体现在尚未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从官方利率而言,这一管制主要体现在存贷款基准利差的存在。

实际上,简单来讲,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政府对基准利差控制的弱化直至取消的过程。

虽然目前我国人民币存贷款一直存在严格的基准利差,但由于并非每次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都是对称变动,因此多次出现基准利差收窄的情况,这就为我们实证分析提供了客观基础。

2.样本选取及统计方法从利率期限结构来看,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整最为常用的指标,也是影响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盈利状况的主要利率,因此本文仅对一年期基准利差收窄的情况进行考察,暂未考虑其他期限基准利差变动情况。

鉴于我们关于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相关数据来自上市商业银行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而2005年以前上市银行较少,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因此此前的基准利差调整不予考虑。

2005年以后,导致官方基准利差收窄的利率调整共出现过4次,分别发生在2007年2、3、4季度以及2008年3季度,每次调整的幅度均比较小,最大的一次为27个基点(2010年以来官方5次利率调整仅导致中长期基准利差收窄,并未影响一年期基准利差,因此未在考察范围之内)。

在4次调整中,前3次处于加息通道,即存款基准利率上调的幅度超过贷款利率,导致基准利差收窄;最后一次调整处于降息通道,存款基准利率并未变动,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导致基准利差收窄,具体详表1所示。

表1基准利差调整情况表调整时间调整前利差调整后利差利差变动2007年2季度 3.60% 3.51%-0.09%2007年3季度 3.51% 3.42%-0.09%2007年4季度 3.42% 3.33%-0.09%2008年3季度 3.33% 3.06%-0.27%我们分别考察了每次基准利差调整前一季度与后一季度银行盈利状况的变化,作为短期分析。

同时,我们比较了调整前一季度与一年后盈利状况的差异,即以2007年1季度与2008年1季度、2008年2季度与2009年2季度进行比较,作为较长时期分析;而且这一比较针对的是同一季度,消除了季节因素影响,有助于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在经过上述处理以后,我们的样本容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关于2008年3季度调整的比较可以包括14家上市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对2007年3次调整的比较需要根据能否获取经营数据而剔除部分样本,但可以保证每次比较至少包括9家银行。

同时,由于各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可以采取配对t检验对相关指标前后变化进行比较。

3.商业银行盈利指标的选取在商业银行盈利状况指标选取方面,我们分两个层次选择4个指标:以净利差、净息差衡量银行存贷款利差状况,其变动可以代表基准利差调整后银行盈利状况发生的变化,相关数据均来自上市银行公开披露信息。

以年化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衡量银行的整体盈利状况,其变动体现基准利差调整后银行最终盈利状况的变化,相关数据根据上市银行公开发布的各季度总47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8期总第345期资产、净资产和净利润测算得出。

三、基准利差变动影响分析1.盈利指标短期变动比较根据上述思路,我们比较了2007年2、3、4季度以及2008年3季度官方基准利差调整前后,上市商业银行各项盈利指标均值变动情况,见表2—表5所示。

表22007年3季度较1季度盈利指标变化情况盈利能力指标基准利差缩小后均值变动t统计量P值净利差0.068% 3.4400.009净息差0.047% 2.0060.076净资产收益率 2.866% 1.8300.105总资产收益率0.159% 5.0630.001表32007年4季度较2季度盈利指标变化情况盈利能力指标基准利差缩小后均值变动t统计量P值净利差0.101% 2.6650.021净息差0.121% 3.3100.006净资产收益率-1.987%-1.4380.188总资产收益率-0.077%-0.9760.358表42008年1季度较2007年3季度盈利指标变化情况盈利能力指标基准利差缩小后均值变动t统计量P值净利差0.353% 3.6700.004净息差0.359% 5.1430.000净资产收益率 4.432% 2.5510.025总资产收益率0.380%7.9200.000表52008年4季度较2季度盈利指标变化情况盈利能力指标基准利差缩小后均值变动t统计量P值净利差-0.167%-4.1370.001净息差-0.126%-4.5530.001净资产收益率-21.553%-3.6570.003总资产收益率-1.095%-5.2940.000通过观察即可发现以上数据与直观感觉并不一致:在官方利率调整导致基准利差收窄之后,并不是每次都会使得商业银行盈利状况恶化;相反,还会出现各项盈利指标明显上升的情况。

进一步观察后可以发现以上数据的另一项特征,即2007年基准利差收窄后银行盈利状况的变动与2008年存在明显差异:(1)2007年每次基准利差调整后,商业银行盈利指标是上升的,其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净利差、净息差在5%的水平上变化是显著的(仅2季度调整前后净息差变化不显著,但在10%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虽然有升有降,但降低的情况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而上升时基本上都是显著的。

(2)2008年3季度基准利差调整后,各项指标均是显著下降的,并且下降的幅度较大,表明银行盈利状况明显恶化。

2.盈利指标较长时期变动比较对2007年、2008年官方基准利差调整前后一年银行盈利的比较结果详见表6和表7所示。

表62008年1季度较2007年1季度盈利指标变化情况盈利能力指标基准利差缩小后均值变动t统计量P值净利差0.480% 5.9530.000净息差0.449% 6.0430.000净资产收益率7.621% 3.0810.013总资产收益率0.545% 6.9550.000表72009年2季度较2008年2季度盈利指标变化情况盈利能力指标基准利差缩小后均值变动t统计量P值净利差-0.839%-13.0360.000净息差-0.853%-13.9850.000净资产收益率-4.488%-2.5770.023总资产收益率-0.355%-4.4670.001通过观察以上数据,在官方基准利差调整后较长时期银行盈利状况的变动与短期变动特征基本一致:在2007年历次基准利差调整后,银行盈利指标是显著提升的;而2008年基准利差调整后,银行盈利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

57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经验分析3.进一步分析由于官方基准利差调整后银行盈利状况的变化并不一致,甚至出现明显相反的结果,因此仅通过以上比较尚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加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