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细菌性皮肤病教案讲义
病毒性皮肤病课件ppt课件
• 病毒性皮肤病概述 •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 • 病毒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控制 • 病毒性皮肤病的药物治疗 • 病毒性皮肤病的护理与康复 • 病毒性皮肤病的案例分析
01
病毒性皮肤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皮肤疾病,具有传染性。
分类
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包括水痘、 带状疱疹、疣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带状疱疹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瘙痒和灼热感,随后出现水疱和皮疹。带状疱疹 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痛和感染。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局部用 药和疼痛控制。
疣
总结词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 赘生物,通常出现在手部和足部。
详细描述
疣的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小的、坚硬 的丘疹或赘生物,通常无痛或轻度瘙 痒。疣可以通过自我接种或接触传播。 治疗疣的方法包括局部用药、激光治 疗和手术切除。
传播途径与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污染物等 途径传播。
症状
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 皮肤瘙痒、疼痛、水疱、溃疡等局部 症状。
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如止痛、消炎等。治疗 及时可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6
病毒性皮肤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水痘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此外,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 免疫力等也有助于预防水痘。
控制
一旦发现水痘患者,应立即隔离,并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同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降温、 缓解瘙痒等,以减轻症状和不适感。
病毒细菌皮肤病
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 71型金葡菌所产生的表皮剥 脱毒素引起;
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 起病前有化脓性感染; 皮损为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
驰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肤 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 面,似烫伤样。
39
人乳头瘤病毒主要感染哪个部位: A.血液 B.上皮 C.真皮 D.结缔组织 E.淋巴
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
A.外耳道疱疹
B.面瘫
C.三叉神经痛
D.耳痛
40
细菌性皮肤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脓疱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掌握脓疱疮的分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掌握脓疱疮的预防和治疗
椭圆形,表面光滑,正常肤色 部位:颜面、手背、前臂 同形反应:搔抓后皮损呈串珠样排列 突然发生,可以自行消退,但少数可复发 发病与HPV3型有关
32
扁 平 疣
33
生殖器疣
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的疣, 又称尖锐湿疣
属于性传播疾病范畴
34
鉴别诊断
跖疣:与胼胝和鸡眼鉴别 扁平疣:与汗管瘤鉴别
11
2. 耳带状疱疹 ➢ 病毒侵犯面及听神经节所致 ➢ 表现为耳及乳突部深部疼痛、
耳道及鼓膜有疱疹,面瘫、 轻重不等耳鸣、耳聋、内耳 功能障碍及味觉障碍等; ➢ 若膝状神经节受侵犯,可产 生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 称为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 (Ramsey-Hunt综合征)
12
Ramsay-Hunt综合征
46
第一节、脓疱疮( impetigo )
俗称“黄水疮”
由金葡菌和 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引起的急性浅 表性皮肤化脓性 感染。
47
课程资料:病毒细菌真菌性皮肤病2013
(2)新生儿单纯疱疹
• HSV-2型感染较HSV-1型感染多见。 • 多因母亲患有生殖器疱疹,致使新生儿出生时
由产道被HSV病毒感染。 • 常在出生后5-7天发病。 • 表现为皮肤、口腔黏膜、眼结膜出现水疱、糜
烂,重者伴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黄疸、肝 脾肿大等。 • 本病预后差,常在出生后9-12日死亡。
耳带状疱疹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损消退后神经痛持续存 在。
4、不典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 血型、坏疽型和泛发型
泛发型带状疱疹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根据成簇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 性及有明显的神经痛等特点,可诊断。
• 应与单纯疱疹、脓疱疮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1、内用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 • 皮损为簇集性小水疱,好发于口周、鼻腔、生殖器
等处。 • 本病有自限性,但可复发。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体为双链DNA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
HSV-1: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的感 染 HSV-2: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及新生儿的感染
疣(verruca)
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在皮 肤或粘膜上形成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临床上分为四型: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及 尖锐湿疣
寻常疣
皮疹为黄豆 大或更大的 丘疹,圆形 或多角形, 灰褐色或正 常皮色,表 面粗糙,角 化明显,坚 硬,呈乳头 瘤状增生
头部的寻常疣
甲周疣
指状疣
跖疣
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赶或神经痛,持 续1-5天。
细菌性皮肤病培训课件
细菌性皮肤病
36
• 神经损害: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经,周 围神经干损害不对称,粗大、质硬,多限 于尺神经,腓总神经,耳大神经。神经干 变粗变硬呈梭形、结节状、串珠状,质硬 有触痛,多为单侧性,可因外伤而引起皮 肤破溃而形成溃疡,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 麻木、温觉、痛觉及触觉障碍等。严重者 可引起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形成鹰 爪手、腕下垂、足下垂,此型患者畸形出 现的比较早。黏膜、内脏、淋巴结、无损 害。
为斑疹或斑块,呈浅色或红色,分布不 对称,边界清楚,常有卫星状损害,有 的中央可见“免疫区”, 但其内外缘都 很清楚,表面有少量鳞屑。
• 神经损害:周围神经干损害不对称、粗
大、质较硬和不规则。黏膜、淋巴结、 眼及内脏较少受累。眉毛一般不脱落。
•
细菌性皮肤病
42
• 麻风菌素试验成弱阳性反应。
• 细菌检查阳性(+~++)。
细菌性皮肤病
32
•
• 3.易感人群
• 麻风杆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发病后的临 床类型、转化、治疗时间的长短、有无传 染性、预后等,都取决于机体对麻风杆菌 的免疫力。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的机体, 感染了麻风杆菌之后,临床上往往表现为 瘤型,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治疗,预后 差。对麻风杆菌具有强免疫力的机体,被 感染了麻风杆菌之后不发病,或临床上往 往表现为结核样型,不具有传染性,预后 良好。
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皮肤和 黏膜是麻风杆菌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细菌性皮肤病
27
• 解放后国家采取全国范围内的对麻风病进行 普查和防治,麻风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目
前已基本达到消灭麻风病的目的,但仍然会
在一些偏僻的地区有散在的未被发现的麻风
皮肤病教案
皮肤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皮肤病种类及其症状表现;2.掌握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3.培养正确的皮肤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皮肤病的分类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上的各种疾病,按照病因和病理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皮肤病: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皮肤病,如疱疹、痤疮、疥疮等;2.过敏性皮肤病: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3.免疫性皮肤病:由免疫反应引起的皮肤病,如银屑病、天疱疮等;4.代谢性皮肤病:由代谢障碍引起的皮肤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等;5.肿瘤性皮肤病:由皮肤肿瘤引起的皮肤病,如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等。
2. 皮肤病的症状表现不同种类的皮肤病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皮肤病的症状表现:1.疱疹:皮肤上出现水疱,疱疹周围有红肿痛感;2.痤疮:皮肤上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等;3.疥疮:皮肤上出现瘙痒、红斑、丘疹等;4.荨麻疹: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等;5.接触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水疱等;6.银屑病:皮肤上出现红斑、鳞屑、瘙痒等;7.天疱疮:皮肤上出现水疱、疱疹、瘙痒等;8.湿疹: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渗出等;9.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瘙痒、红肿等。
3. 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服;2.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化妆品、香水、花粉等;3.避免过度暴晒,防止皮肤受损;4.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5.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6.对于已经患有皮肤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4. 皮肤保健1.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服;2.保持皮肤湿润,使用保湿霜、润肤露等;3.避免过度摩擦皮肤,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性的洗涤用品;4.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5.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6.避免过度暴晒,使用防晒霜等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皮肤病的分类、症状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点,让学生了解皮肤病的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皮肤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皮肤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3.互动讨论法: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细菌性皮肤病
桂林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细菌性皮肤病皮肤细菌感染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
原发性感染常有特征性的形态和病程,开始由单一病菌引起,发生在正常皮肤上。
通常葡萄球菌易引起脓疱疮、毛囊炎、疖、痈等。
链球菌易引起丹毒及蜂窝织炎,诱发肾炎及关节炎等。
继发性感染常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皮肤上,见于特殊部位(如外耳)或特定类型的皮损(如溃疡),常由革兰阴性菌(变形杆菌、假单孢菌、大肠杆菌)所致。
细菌性皮肤病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按菌种分类可分为球菌性和杆菌性皮肤病。
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简称脓皮病,常见有脓疱疮、疖、毛囊炎、脑膜炎球菌疹、猩红热、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杆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皮肤结核、麻风,其他如伤寒、副伤寒、炭疽、类丹毒、鼠疫等。
(2)按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大多数细菌性,尤其是球菌性皮肤病都属急性发作,病程短。
只有少数如皮肤结核、麻风等属于慢性过程。
(3)按病机分类可分为直接致病、间接致病或二者兼有。
直接致病如毛囊炎、疖、脓疱疮及部分结核疹等,系由细菌在侵入部位直接引起的病变;间接致病如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以及大多数结核疹病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变态反应(对细菌产物过敏)或中毒反应(细菌毒素导致损害)。
但是在临床上情况复杂,病情多变,直接或间接致病不是绝对的,应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第一节脓疱疮脓疱疮俗称“黄水疮”,好发于儿童,传染性强,可暴发流行。
夏秋季多见,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易受累。
在潮湿和高温季节患痱子、湿疹、疥疮等时易发病。
一、病因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二、临床表现1.寻常性脓疱疮:皮损初期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脓疱。
疱壁薄,易破溃,周围绕有明显的红晕。
疱壁破后露出红色糜烂面,脓液干燥后形成灰黄色厚痂,常因搔抓使相邻脓疱向周围扩散或融合。
易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中流行。
严重者高热达39℃~40℃,可伴有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甚至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皮肤性病教案
皮肤性病教案教案标题:皮肤性病教案学科:生物医学科学教育阶段:高中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识别常见的皮肤性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将了解皮肤性病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皮肤性病及其特征症状。
3. 学生将理解皮肤性病的病因和传播方式。
4. 学生将了解和评估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电子白板2. 图像或图片展示皮肤性病的外观特征3. 模拟案例或患者故事4. 医学杂志或研究文章的摘要或摄影作品教学活动: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或电子白板展示一些常见的皮肤性病图片,并让学生讨论和描述这些病例的症状。
2. 引入基本概念:什么是皮肤性病?它们的分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对皮肤性病的了解很重要?主体活动:3. 将学生组成小组,分配每个小组一个具体的皮肤性病。
要求他们查找并准备短报告,包括病因、症状、传播方式和治疗方法。
他们可以使用医学杂志、研究文章或互联网资源进行调查。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短报告,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教师应提供指导,确保学生对每个皮肤性病的关键特征有全面的了解。
5.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皮肤性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其效果和限制。
总结活动:6.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信息。
7. 教师提问学生所学内容的应用和实践,并鼓励学生分享任何额外的相关信息。
评估:8. 通过小组报告和讨论表现来评估学生对皮肤性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 提供一份简短的综合性作业或测验,以评估学生对皮肤性病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扩展活动:10.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学习其他皮肤性病,包括罕见疾病和最新研究进展。
11. 学生可以设计患者故事或模拟案例,以展示他们对皮肤性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注:教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七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六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单纯疱疹 第四节 带状疱疹 第七节 寻常疣 扁平疣
第六章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以皮肤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类疾病。
不同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有 差别:
疱疹病毒--- 嗜神经和表 皮— 带状疱疹
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 自觉症状:神经痛。 病程:2~3周,老年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 素 沉着。 顿挫型,不全型,
特殊表现
眼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 耳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oticus)
人类乳头瘤病毒--- 嗜表 皮— 疣
不同病毒感染所致皮损差别 很大
新生物型---疣 疱疹性---单纯疱疹 红斑发疹型---麻疹
麻疹病毒--- 嗜广泛的组 织— 麻疹
一、病 因
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临床以簇集性水 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流行广泛。 HSV依据抗原性分为 HSVⅠ型, HSVⅡ型。
疡,也可开始既表现为红斑,浅溃疡。 症状:剧痛,常伴有发热、咽痛、局部淋巴结肿痛。 病程:约2周。
4、接种性疱疹
病因:皮肤损伤后接触单纯疱疹患者引起; 潜伏期:5-6天; 临床表现:皮疹多限于接触部位,为群集小水疱; 疱疹性瘭疽:接种性单纯疱疹发生于手指者,呈较深疱疹,
疼痛;
糜烂,严重者可有发热、肝脾肿大,黄疸,呼吸困难、 意识障碍等,预后极差。 病死率达15%-50%
2、播散性单纯疱疹
四、实验室检查
疱液涂片检查: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 用PCR检测疱液中HSV DNA 有助于诊断 病毒培养鉴定是诊断HSV感染的金标准 血清HSV IgM 型抗体检测有辅助诊断价值 疱液接种:疱液接种于家兔角膜引起树枝状角
2. 全身治疗:阿昔洛韦1000mg/d,伐昔洛韦 1000mg/d 泛昔洛韦 250mg/d
第二节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病因。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本病的治疗。
病因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 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或亚临床感染
↓(痊愈后)
HSV潜伏于局部感觉神经节内
↓
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潜伏的
HSV活化, 疱疹复发
三、临床表现
原发感染,首次感染HSV者。潜伏期为2~12天,平 均6天。单纯疱疹容易复发,在同一部位或区域反复多次 复发者称为复发性单纯疱疹。口唇复发率达到30-50%; 生殖器高达95%。
复发性单纯疱疹特点:1.可发在任何部位2.多发生在同 一区域但不一定是同一部位3.水疱较小成簇4.病程短5.通常 无全身症状。
1、口唇疱疹
最常见,多复发,95%由HSV-Ⅰ型感染。初期 局部先有灼热感、瘙痒及潮红,逐渐干涸结痂, 病程7-10天,预后局部留有色素沉着。 好发于皮肤粘膜界处,如:口角,唇缘,偶发于 口腔内。
2、颜面疱疹
复发部位除口唇外,面颊部、眼睑、耳垂等处,皮损 同口腔疱疹。
3、疱疹性龈口炎
多见于1- 5岁儿童; 好发部位:口腔、牙龈、舌、硬腭、软腭、咽等部位 皮损特点:关闭迅广速告 急发性牙生周炎的?高成露洁群官方小网水站,为疱您答,疑解破惑 后查看详形情 成浅表溃
膜炎;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群集性小水疱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易于复发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
六、治疗
治疗原则:缩短病程、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 播散、减少复发和传播机会
1. 局部治疗: 收敛、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1%喷昔洛韦软膏,3%阿昔洛韦软膏,莫匹罗 星软膏
5、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6、生殖器疱疹
多为HSV-Ⅱ型感染,或混合感染所致。
(二)系统型
新生儿单纯疱疹 播散性单纯疱疹
1、 新生儿单纯疱疹
病因:孕妇患有生殖器疱疹,新生儿出生时在生殖道内 受HSV-Ⅱ感染;
发病时间:多在出生后4-6天内发病; 临床表现:皮肤(尤其头皮)、口腔和眼部出现疱疹或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 现已命名为人疱疹病毒3型(HHV-3)
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 较弱,在干燥的痂内很快失 去活性。人是唯一宿主。
发病机理
VZV
此病毒经呼吸道粘膜侵入体内 ↙ ↘ 通过血行传播 水痘 隐性感染
↘↙
病毒潜伏在脊髓后跟神经节、
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
Ramsey-Hunt综合征: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累及 膝状神经节); 播散性带状疱疹:在受累的皮节外有2个以上的皮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不典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血型、 泛发型
↓机体抵抗力下降 神经节内潜伏的病毒被激发活化
↙
↘
受累神经节 病毒沿感觉神经轴索到达皮
发炎或坏死 肤,在皮肤上出现水疱
神经痛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前驱症状: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 神经痛,可持续1-5天。
皮疹特点:患处常出现水肿性红斑,很快出现群集的小水疱或丘疱疹。成簇 出现,疱液澄清,周围绕以红晕,沿某一周围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一 般不超过躯干中线,多在身体的一侧。
二、发病机理
HSV-Ⅰ型初发感染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幼儿,通过接吻或 密切接触,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或脑部感染。
HSV-Ⅱ型初发感染多始于性活跃人群,引起生殖器部位感 染,偶尔也可见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初次进入体内)
原发感染
↙↘
90%无临床症状 仅10%有临床症状、局部增殖
单纯疱疹病毒(HSV)
属于DNA 病毒; 分型:HSV-Ⅰ型和HSV-Ⅱ型;
HSV-Ⅰ型: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如口周)的感染; HSV-Ⅱ型: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和新生儿的感染; 传染源:患者或无症状的带菌者; 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 HSV在体内不产生永久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