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元复始,万象更新戴学忱先生根据少儿的接受能力,在修复家传的传统吟诵调的基础上,借鉴说唱、古曲、地方戏曲等民族音乐素材为精选的30首古诗创配了新的吟唱调,使这些古诗变成可以吟唱的“歌诗”。
其中就有这一首《元日》,听戴学忱先生唱的《元日》仿佛看到一幅关于春节的风俗画。
一、文本细读《元日》,七言绝句,一二四句押“u”韵。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古诗吟诵讲究节奏、重音,一般七言绝句的吟诵的停顿、重音有规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
戴先生的歌唱方式基本也遵从了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的规律。
《元日》二字诗题,点名时间,奠定感情基调。
元日是古人对春节的称呼,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孔传中写到:“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
”元日还有很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
《元日》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这句的吟唱声音指导侧重于整句的热闹与快乐。
第一个字“爆”,要读出其爆破音的爆破性及ao音力量,这样就仿佛有一个放爆竹的感觉了。
过年燃放爆竹,由来已久。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中国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编炮”(即鞭炮)。
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第1篇】《元日》教学反思今天带孩子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元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教学。
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入手:同学们一定喜欢过年,那你们在过年时最喜欢做什么?学生有说放鞭炮的,有说穿新衣的,有说吃好东西的,有说走亲戚的……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吗?想。
这样很快转入正题。
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元日是什么意思?由此你联想的什么? 2)古人过年有哪些风俗?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3)结合作者简介想一想结尾一句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就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思想感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但总觉得是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让学生真正读懂学会。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会学生质疑问题,启发学生质疑,教学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不能满足于给学生设计好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敢问,还要教学生会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第2篇】《元日》这首诗是宋朝王安石所写,王安石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此诗写春节的民俗,字里行间也在体现着诗人的改革激情。
不信:请看哪: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们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描述诗歌画面来学习此诗。
首句气势庞大,我想起前些时刚学过对联的“新年”对“旧岁”,于是,我以此来帮助孩子理解“岁”这个字,前几单元的作文练习中有用象声词来写作文的,我灵机一动,也让孩子们用象声词来描述一下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孩子们过年放鞭炮或看旁人放鞭炮的经验是足的,一个个说得欢畅!这是说,接下来该读了,孩子们虽知应读出磅礴的气势来,然而读得却不甚到位!也好,让我来显显身手,我手一挥舞,仿佛自己就置身于热闹的春节鞭炮声中,声音早已不平日粗犷了很多,看来有时候人的意志是能产生奇迹的——“爆竹声中一声除——”也颇有几分王安石改革的激情在。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元日》是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实行变法初期所作,是古往今来流传甚广的描写“春节”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几个意向生动的表现了当时人们过春节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也寄托了诗人对变法成功的美好期许。
根据文本及内容特点,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孩子走进文本,抓住几个关键的意向来理解前两句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边读边悟,结合想象感受当时的热闹、喜庆与祥和。
并总结学习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后两句,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在有着深刻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古诗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最后的作业布置也是紧扣“古诗”:品读经典古诗,感受文化魅力。
?本节课教学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元日》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诵的诗歌,我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对联,例如:“又是一年春早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可以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当中,再适当的引导学生联系联春的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气氛。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人们的头脑中总是会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因此,在学习“炮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教师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他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学生们畅所欲言。
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欢乐,并很好地理解诗词,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学生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在教学“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时,许多的同学都明不明白“屠苏”是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里的“屠苏”肯定是一个地名。
面对学生的这个回答,教师可以随势导入对“屠苏”一词的理解,告诉学生,“屠苏”是一种草名,因这种草泡制的酒,称之为屠苏酒。
小学古诗《元日》教案反思
小学古诗《元日》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
(2)理解古诗《元日》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形象地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象。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剖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时光,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
(3)培养学生学会关爱环境,倡导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
(2)理解古诗《元日》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意象和意境的剖析。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形象地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象。
2. 小组合作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剖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 欣赏教学法: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诗人王安石及其作品《元日》。
2. 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古诗《元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赛读。
3. 理解内容(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2)教师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讲解字词含义。
(3)小组合作,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4. 品析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剖析诗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体会诗句的美妙之处。
5. 欣赏与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元日》教学反思
《元日》教学反思《元日》教学反思「篇一」《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
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1)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
先前我们已经学过了《春联》这篇课文,文章对春联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都有了一定的介绍,学生学完课文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例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了那个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
在进行《元日》的教学中,我大量的引导学生们联系春联的学习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氛围,课文之间很好地进行了融会贯通,效果很好。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的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又笑又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
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几首描写欢度佳节的情景的古诗,“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这样的诗句又扩大了学生们的`理解视野,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
《元日》教学反思「篇二」《元日》这首诗是宋朝王安石所写,王安石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此诗写春节的民俗,字里行间也在体现着诗人的改革激情。
首句气势庞大,我想起前些时刚学过对联的“新年”对“旧岁”,于是,我以此来帮助孩子理解“岁”这个字,前几单元的作文练习中有用象声词来写作文的,我灵机一动,也让孩子们用象声词来描述一下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古诗《元日》课后反思5篇
古诗《元日》课后反思5篇第一篇:古诗《元日》课后反思古诗《元日》课后反思古诗《元日》课后反思幼儿园一直在开展“经典诵读,诗书气华”活动,古诗教学也一直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本次期中开课我们古诗组组织古诗教学开课,开课过程是一个延续的活动,其中的收获和反思是能触及思考的。
首先关于选材,《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整首诗的意思:除夕的夜晚,爆竹声四处响起,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来到了,春风送暖,家家团聚一堂畅饮美酒。
太阳初升,光芒照亮了千家万户,家家户户换上新的桃符,除旧迎新。
这首诗描写春节时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
结合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已有经验我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的古诗《元日》,预设的活动目标为:1.熟悉、理解古诗,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
在准备阶段,根据幼儿的认知习惯以及古诗内容特点,给幼儿准备了各种新年物品图片,形象生动的动画解说视频。
为了古诗活动更好地开展,让幼儿提前了解“屠苏”、“桃符”以及“除夕”,减少古诗理解中的难点多的问题。
在实际开课活动中,活动相对完整,因为准备比较充分,幼儿对古诗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结合自己过新年的经验,让幼儿对古诗的感受比较容易。
对于目标中的熟悉、理解古诗,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还是基本达成,在幼儿高涨的热情中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感受了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
但是也发现开课中我还是没有放开让幼儿自由讲述过年的经验以及对诗句的理解,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调整改进的问题。
另外,听课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要加强幼儿对古诗吟诵的环节,让幼儿在朗诵中更深层次理解古诗,渲染古诗中新年热闹的气氛。
第二篇:古诗《元日》课堂实录古诗《元日》课堂实长兴五小莫晶一、课前导入1、出示图片—清明时的踏青图,依据习俗得知—清明节回忆背诵古诗杜牧的《清明》依次出示图片端午时的景象,中秋节时的景象,回忆古诗林杰的《乞巧》师: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2、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古诗是跟一个节日有关的——春节春节在古时候叫——元日(导入课题)二、诵读古诗1、师解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出示日历图)区分1月1日的元旦节和农历的春节简介这首古诗是由1000多年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师板书:元日王安石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课文纸,自由地读一读师评语:声音渐渐小了,大家都读好了,坐得很好老师很喜欢2、指明展示读出示划分好节奏的古诗(男女生读)师评语:第一遍把诗读准读顺,第二遍读出节奏,你们知道还有第三遍是怎样读诗的呢?交流:生:押韵,押的是“u”韵,师生合作读,读出韵味来(第一遍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第二遍交换读)过渡:读了诗,现在让我们来学了三、自学古诗,细读诗文出示自学要求:a、自由读诗,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并圈一圈人们在元日里做了什么事?b、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看到了()的元日?(一)交流反馈——解决第一个问题人们所做的事:生1:放鞭炮生2:喝屠苏酒生3:师引导——挂新桃师引用神话小故事桃符的来历:两位门神神奈和禄磊师:除了这三件事情外,其实在第三句诗中人们也做了一件事——在新年的第一天里,人们打开窗户,大门,迎接第一缕阳光——迎初阳师板书(生在课文纸上书写这四件事情)学法指导:以后同学们在读者些诗时,可以先找节日的一些习俗练习指导如: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元日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
元日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作为老师,教学反思是老师的一项紧要任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新的收获都可以写进教学反思之中。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元日教学反思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元日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元日》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二篇古诗,教学《元日》时,我是依照读对联,解释题——读诗文,正字音——读诗文,明诗意——读诗文,悟诗情这样的层次开展教学活动的。
我从理解题目“元日”入手。
先让同学料想,告知同学们理解诗题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查字典,看插图联想生活实际等。
并理清“元旦”与“元日”的区分。
随后引导同学依据课文后的生字表读准古诗。
再请同学借助字典,自身试验理解古诗的意思。
老师再从旁讲故事帮助同学理解“新桃旧符”和“屠苏”。
引导察看图片理解“曈曈日”。
这样给同学自主学习的权力,充足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同学在参加中自悟称心,使同学充足体察个人感受,以同学自身的生活背景、阅历、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在悟诗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再读古诗,捉住关键词语,体会表达“热闹”“欢乐”之情。
师再追问:你从哪体会到的?同学便想到放焰火和爆竹,贴对联,跑新年,喝喜酒。
于是我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新年给人的热闹、欢快,万象更新的景象。
最后通过介绍,进一步感受写作此诗的深意。
教学过程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效果较好。
元日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元日》这一课虽然上完了,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憾,反思和总结如下:1、按着同学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先让同学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再选择学习方法自学,并和同学交流汇报,在理解字词的同时,应适时让同学理解句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而不应专门把理解句意单设成一个环节,对于古诗的学习,应注意这一点。
2、在“走进”这一环节,考虑到时间关系,老师只是一味地讲,而应当给同学留充足的时间,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共享交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第1篇】《元日》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实行变法初期所作,是古往今来流传甚广的描写“春节”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几个意向生动的表现了当时人们过春节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也寄托了诗人对变法成功的美好期许。
根据文本及内容特点,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孩子走进文本,抓住几个关键的意向来理解前两句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边读边悟,结合想象感受当时的热闹、喜庆与祥和。
并总结学习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后两句,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在有着深刻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古诗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最后的作业布置也是紧扣“古诗”:品读经典古诗,感受文化魅力。
本节课教学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元日》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诵的诗歌,我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对联,例如:“又是一年春早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可以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当中,再适当的引导学生联系联春的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气氛。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人们的头脑中总是会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因此,在学习“炮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教师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他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学生们畅所欲言。
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欢乐,并很好地理解诗词,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学生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在教学“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时,许多的同学都明不明白“屠苏”是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里的“屠苏”肯定是一个地名。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页是细致的飞白为大家整编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日》教学教案设计篇一设计理念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试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
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二十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中“我来试一试”。
4、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春节家人年饭的照片,生字、词卡片;过年时家中门上的对联和一些有趣的春联。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那时的热闹,那时的亲人相聚,那时火红的对联?(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看书上的插图,看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生字游戏――教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预设:爆竹。
教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小学古诗《元日》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2)理解古诗《元日》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古诗中的重点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诗《元日》;(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审美能力;(3)学会运用古诗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2. 理解古诗《元日》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学习古诗中的重点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元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2. 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审美能力;3. 运用古诗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古诗《元日》的文本、译文、图片等;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元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安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元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元日》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古诗《元日》的重点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教师示范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
5. 实践与拓展:(1)学生进行古诗《元日》的朗读和背诵练习;(2)学生尝试运用古诗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元日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
元日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编辑沉默帮大伙儿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仅供借鉴。
《元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
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一,起始。
]元旦就是阳历的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
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7篇)古诗《元日》教案篇一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按照“读——看——议——评——诵”的方法自学。
教师只作必要的指点即可,重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这么冷的天,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元日》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同学们,时光匆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看。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5篇)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5篇)古诗《元日》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爆、屠、曈、符”的读音,并认清字形,正确地朗读(停顿要恰当)、背诵本诗,力求有感情;2.了解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一、二、四句押“u”韵。
通过查工具书结合上下句学会生词:屠苏、曈曈、桃符,掌握学习方法;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准备:1.歌曲《过大年》、喜庆的图片,用以课前渲染气氛;2.搜集关于“年”的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做成幻灯课件,用以相机随机出示。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过大年》,播映喜庆的图片)一、导入解题刚才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欢快、喜庆,一般在什么时候最常听到、最常见到?[板书:过年]我们说的“过年”一般有两个时间,分别是指什么时候,谁知道?[板书:春节正月初一(农历)元旦元月一号(公历)]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板书:第一、起始]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元旦就是公历的第一天。
我们有两个“过年”,第一个“过年”就是过春节,第二个“过年”就是过元旦。
小朋友们,你们更喜欢过哪一个年?(过春节)刚才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反应的就是过春节的喜庆场景。
今天,刘老师要和同学一块儿学一首古人写春节的诗。
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
谁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农历一月一号、春节)。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得正确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这首诗就在我们的书上128页,打开书。
请按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诗:(1)借助课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把诗读正确;(2)结合插图,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学生自学课文两到三分钟)(先让学生打开书,再讲要求,学生会自然地去读书,不易集中注意看清要求。
如果讲清要求之后让学生打开书,效果会更好。
《元日》教学反思(精选6篇)
《元日》教学反思《元日》教学反思(精选6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日》教学反思(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日》教学反思1《元日》这首诗是宋朝王安石所写,王安石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此诗写春节的民俗,字里行间也在体现着诗人的改革激情。
首句气势庞大,我想起前些时刚学过对联的“新年”对“旧岁”,于是,我以此来帮助孩子理解“岁”这个字,前几单元的作文练习中有用象声词来写作文的,我灵机一动,也让孩子们用象声词来描述一下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孩子们过年放鞭炮或看旁人放鞭炮的经验是足的,一个个说得欢畅!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孩子们对“屠苏”这个词很感兴趣,它是用屠苏草泡制的屠苏酒,讲它放进井中,元日那天取出,对着太阳喝,别说孩子们对这民俗感兴趣,我也是呢!中国古老的民俗透着温暖,感人至深。
第一句和第二句连读的时候,要注意第一句读出气势,而第二句语气要柔软,读出春风的温暖,也读出诗人希望政治改革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美好心愿。
《元日》教学反思2《元日》一课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春佳节人们欢乐祥和的景象寄托了诗人除旧布新富国强民的报复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这首古诗时不由自主地想到以往总是把诗的解释全部让学生抄写下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意思的办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起来了无生机没有兴趣的被动接受式学习。
以往我们总认为学生读不懂古诗文的意思,结合本诗有图有文,而且诗文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所以我采取了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或把重点的词句意思猜一猜,如:“千门万户入屠苏”学生的猜测十多种多样的,而猜测的好处是学生没有压力,而没有压力的学习才能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学习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仅仅把读懂诗的意思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的目标是浅层次的,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才是古诗文教学的真正内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反思第1篇】《元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诗人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
学习这首诗,总体是采取一读,读正确读通顺。
二读,找出不理解的词或诗句。
三读,向字典或同学请教不理解的地方。
四读,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
五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读,拓展延伸。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如我提问:“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
我们事先没有预习,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查字典等工具书、上网查)(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请教别人。
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但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一是这首古诗中有许多词语对学生来说很陌生,比如:屠苏、曈曈日、桃符等。
在课前设计时,我虽然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但是在处理这些词语时方法单一,靠老师教为主,没有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是在交给了学生一些陌生词语的理解后,如果能及时的将这些词语的意思简略的写在诗句旁边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是如果将查找资料这个作业布置在课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相信会更到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反思第2篇】《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
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1)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
先前我们已经学过了《春联》这篇课文,文章对春联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都有了一定的介绍,学生学完课文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例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了那个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过春节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
(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
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
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谁来读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元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读古诗、赏诗境、悟诗情已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特点,结合过年时的风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古诗教学目标:1.会认2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指导书写“符”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传统节日的。
教学过程:一、课初节日诗词交流分享1.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三单元课文目录和单元导语中的要素提示,你知道本单元的单元主题跟什么有关吗?对,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和诗词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那么你积累了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生汇报交流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
2.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元日》(板书课题)一起读。
3.释题元日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古文,看注释,你很会学习。
(板书:注释)明天就是元旦,元旦和元日一样吗?现在的元旦是公历的1月1日。
公历是国际通用历法,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
但是在古代,正月初一也称为元旦。
二、初读古诗学字词(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了,你是怎么过春节的呢?(生交流)(出示),春节时我们会……过渡:那么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
小学古诗《元日》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元日》。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的解释。
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背景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王安石及其作品《元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诗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分享各自的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诗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释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5. 实践演练:让学生结合所学,尝试鉴赏其他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2. 结合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诗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七、课堂活动设计:2. 角色扮演:分组扮演诗中的角色,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提高表演能力。
3. 讨论交流:针对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期末考试评价:全面检测学生对诗文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古诗《元日》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古诗《元日》教学反思古诗《元日》教学反思(精选11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元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元日》教学反思篇1对于诗词教学,说实在的有点一头雾水。
虽说从教多年,但一直视古诗教学为烫手山芋,能简单过就简单过去。
有幸聆听了仲小夏园园老师和我们伦小的朱琴老师两节同课异构《元日》教学,使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我想要教好古诗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结合写作背景,挖掘主旨。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
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元日》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二、抓诗眼“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
有时字词理解了,诗意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感情也就体味到了。
一首诗在教学时要抓准诗眼,抓好诗眼。
《元日》两节课教学教者都能抓住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暖”就是这诗句的“眼”,在抓准这“暖”后再进一步地引出教学。
其实“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暖”字实际上是王安石新法推行成功后一个成功者的快乐,一个心系天下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抓住“绿”去理解,也就能慢慢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了。
三、化意象提到意象,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
如“月亮”,古人借月亮抒情的就有很多。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学生感悟古诗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逐渐具备把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意象的能力。
有了意象,才能拨动学生的情弦,被古诗文中蕴含的意境,哲理所打动感染,得到古诗文的内核中的精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元日》是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实行变法初期所作,是古往今来流传甚广的描写“春节”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几个意向生动的表现了当时人们过春节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也寄托了诗人对变法成功的美好期许。
根据文本及内容特点,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孩子走进文本,抓住几个关键的意向来理解前两句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边读边悟,结合想象感受当时的热闹、喜庆与祥和。
并总结学习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后两句,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在有着深刻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古诗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最后的作业布置也是紧扣“古诗”:品读经典古诗,感受文化魅力。
 本节课教学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元日》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诵的诗歌,我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对联,例如:“又是一年春早绿,依然十里杏花
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可以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当中,再适当的引导学生联系联春的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气氛。
2   、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人们的头脑中总是会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因此,在学习“炮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教师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他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学生们畅所欲言。
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欢乐,并很好地理解诗词,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学生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在教学“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时,许多的同学都明不明白“屠苏”是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里的“屠苏”肯定是一个地名。
面对学生的这个回答,教师可以随势导入对“屠苏”一词的理解,告诉学生,“屠苏”是一种草名,因这种草泡制的酒,称之为屠苏酒。
古代的习俗是每年元日,一家老小都要在一起饮屠苏酒,庆贺新春,学生在理解这个词语之后,也就掌握了这句诗的意思。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元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其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的作品。
此首七言绝句介绍了古时候人们过新年的风俗,描写了新春佳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整首诗篇幅短小,内容除个别古词外,较为浅显易懂。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较为熟练
地通过自主阅读资料来疏通、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且课前也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工作。
针对文本特点与学生学情,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首先,我通过欣赏春节音乐的方式激趣导入,让学生们说说“从音乐声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气氛?”来引出古诗题目,在板书课题时,我着重强调“元”字的理解,通过出示字典上关于“元”的六种解释,让学生们自己对照意思,选择出《元日》中的“元”是第一、最初的意思,从而顺理成章地解题,“元日”便是春节。
解题之后,我便开始教给学生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朗读。
通过自由朗读后指名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发现朗读古诗需要注意停顿与节奏才能读出古韵,用斜线的记号把古诗的停顿标出。
其次,我便让学生尝试去读懂故事,遇到难以解决的字词理解要在书上做好记号。
接着,我以每一行诗先读、再交流难懂的字词、接着连起来说说意思、最后想象画面、分析这幅画面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的形式来开展理解诗意的教学。
如“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句,先指名读,其次有学生提问“‘一岁除’中的‘岁’和‘除’是什么意思?”,接着有预习充分的学生便回答“除”是“去”的意思,我在一旁补充:也有交替、改变的意思。
而这边的“岁”我引导学生回想《春联》一文中的一副对联:“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这里面“辞旧岁”对“贺新年”,“岁”对“年”,显然“岁”就是年的意思。
那么,如此分析下来,整个一行诗很多学生都能把意思完整地说出来了,最后,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耳边就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这样的声音中,旧的一年过去,新
的一年悄悄地过来了。
学生们都感受到了欢乐、热闹的气氛,我适时进行板书。
以下的三行诗我便用相同的方法教学,其中也拓展了一些关于古代“爆竹”的来历、饮屠苏酒的故事来使学生们更彻底地理解古代的过年习俗。
分析完整首诗的意思,我便请同学们三个字概括古时候人们过春节的风俗,有的学生在“放鞭炮”和“燃爆竹”之间犹豫摇摆,经过讨论斟酌,我与学生们一致认为“燃”字更有古意,而引用原文中的“爆竹”一词也更贴合诗意,就在字词的反复推敲下,我与学生一起概括出古人过年的三大风俗:“燃爆竹”、“饮屠苏”、“换桃符”。
接着,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之后一起分享交流。
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还需读懂诗人在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感情,这就要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我采用直接出示资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发现王安石是在担任宰相推行新政时创作《元日》的,结合当时背景,很快就能感受到诗人此刻高兴、激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心境。
课堂的最后,我让学生积累了王安石另外两首十分的古诗进行古诗的课外拓展,分别是《梅花》和《泊船瓜洲》。
通过《元日》的教学,我发现学习古诗最重要的是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概括而言就是解题、读通、读懂、读到诗人心里去。
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反复地强调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希望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元日》的内容还是很简单的,个别词语的意思我采用出示小资料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从而锻炼他们对资料的提炼与理解能力。
最后,在处理教学时间安排上我出现了时间不够的情况,经过
反思,我认为问题出在最后引入作者的介绍与写作背景的引入上面,这一部分我讲得过于详细了,假若能处理得简单干脆一点,整节课的时间会是恰好的,而对于学生的理解、吸收也会是适量、合理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
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
(1)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
先前我们已经学过了《春联》这篇课文,文章对春联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都有了一定的介绍,学生学完课文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例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了那个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
在进行《元日》的教学中,我大量的引导学生们联系春联的学习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氛围,课文之间很好地进行了融会贯通,效果很好。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
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
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的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又笑又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的
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
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几首描写欢度佳节的情景的古诗,“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这样的诗句又扩大了学生们的理解视野,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