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研究报告
建构式六模块教学的总结
建构式六模块教学的总结化学组王云堂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才能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本人针对学科特点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观察研究,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该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常态的学习方式。
说简单一点就是:过去先教后学,现在先学后教。
一、“六模块”操作要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中,“三案”设计要注意突出教学思路、学生学习过程,学案中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法,注意引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巩固作业形式要多样,有习题,也有活动任务,还有拓展迁移。
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智慧。
1.自学质疑模块本模块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我们的学案是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编制的,即学案和巩固案,让学生利用课外和自习课等时间完成,也可以在课内前半部分完成学案。
学生根据学案和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养成独立阅读、思考、完成知识建构和基础练习的学习习惯。
先看书后做题。
围绕学案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再做学案上的问题。
通过小组自学能解决学案中一半以上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案中更多的问题,然后带着强烈的展示欲和求知欲进入课堂。
我们建议使用双色笔完成学案,课前自学、合作学习时用黑笔,课堂及课后修改时用红笔,注重纠错反思。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数学教师行为的反思研究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数学教师行为的反思研究“‘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连云港市教育局近年提出的,并在全市推广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在具体实施的各个模块中,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美国学者波斯纳也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中反思教师的行为呢?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策略研究。
一、在理念学习中反思——理念要先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
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因此教师对新教学理念要进行学习,进行反思,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理念应有以下的反思转变:(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现在重“学”;(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重“过程”;(3)由过去重“问答” 转变为现在重“对话”;(4)由过去重“讲解” 转变为现在重“引导”;(5)由过去重“程式化” 转变为现在重“个性化”;(6)由过去重“强记” 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
二、在三案(教案、学案、巩固案)设计中反思——设计要有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 根据“‘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三案的特点,设计要具有鲜明的目标,灵活的策略性,高超的艺术性,优化的选择性。
课堂教学中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研究报告(5篇范例)
课堂教学中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研究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课堂教学中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研究报告针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研究报告东海县张湾小学联合小学郭zhirui 根据当前的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大环境”情况,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优化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创建要求,并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更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打造高效活力课堂;摸索新课程教学改革规律,探索新课程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
现针对我校新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张湾乡小学课堂教学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情况进行了研究。
现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逐步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通过听课、交谈、观察了解到,我校新课程实验教师通过前段时间的培训和近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已逐步的树立,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加以贯彻。
几位教师都能认真做好教学理论的学习,摘好业务笔记,并能对照新课程理念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得失,撰写较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文章,如许多年轻和骨干老师多次向县教研室、教育学会等主管单位投送教学科研论文稿件,积极参加“‘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思考和研究。
在与任课教师交谈中,几位教师都能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理念来实施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以学生的发展来评析自己的教学实践。
这些都体现了我校教师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倡导的理念已基本树立。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学习中所树立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并不完全一致,许多先进的理念有所意识但很难一一做到。
有时候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困惑,但又缺少详细理论的指导。
高中政治“‘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研究
高中政治“…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研究作者:柏茂东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年第02期“…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重点和难点1 新课程的政治教学设计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政治知识和技能,了解政治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 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力求在教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因此,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3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它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发展、自主巩固、自主检测的平台,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由于课前学生经过了充分预习,所以课堂上节约了很多时间,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确实感到困惑的地方打“攻坚战”。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把课堂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交流的平台交给了学生。
六模块课题研究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罗阳镇河口小学郑宝生一、简述课题的研究方向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课堂内的知识掌握,还要引导学生注重教材之外、课堂之外的知识。
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不断建构的,在建构中师生共同成长。
凡能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各种因素都是教学资源。
它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精神品质等,即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
但是,由于很多教学资源并不一定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直接为教学所引用,不能直接进入学生学习活动范围或成为活动的对象。
所以,本课题所指的:“教学资源”特指能够直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的参考辅助资料(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的资料)。
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是基础,是条件。
没有教学资源,就不可能有教学。
我们认为,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除了已为教师所接受的教科书、挂图、卡片、多媒体等资源外,还有许多有待认识和开发的资源。
所以本次课题研究,我们拟定以课堂教学资源为切入口,关注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质量,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例题。
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一致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老师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进行教学。
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情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在应试取向驱动下,重视灌输,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过程体验,排斥即生性课程,使得课堂教条、呆板、机械。
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往往抑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操作程序及优化运行策略来源:灌云县教研室作者:张建中发表日期: 2011/3/2 16:08:13 阅读次数: 2545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教学理念上要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顺学而导”十六字原则,运行方式上要突出“灵活、实用、科学、有效”八字方针。
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课是教师的主要工作,研究课堂的能力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主要元素。
今天,带着理念,带着目的,带着方法走进课堂的老师越来越多,局面令人欣慰。
但是研究课堂的人却不多,具有研究课堂能力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通过课堂观察,我总结出我县好多老师的课,存在三个缺失:1.理念落地的缺失。
现实中,许多老师有理念没有行为,如果把“六模块”当作高级名牌服装,放在衣柜里,你就体会不到它的优势,感觉不到它好在哪里。
2.小组活动的缺失。
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不组织、不会组织学习小组,有的老师组织了学生学习小组,但不会指导,只是形式,成为假小组、假学习。
3.自主建构的缺失。
教学中,教师把环节、过程走一遍,过镜头,给听课人看,不是全身心投入学生学习状态,不是全身心去引领学生自主交流、展示、得出结论,而是老师牵着学生按程序走,牵引力偏重,或干脆教师自主建构。
针对这三个缺失,在此号召全县的小学数学教师,拿起“六模块”,彻底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告别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跟上课改步伐,坚定地向前走。
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优化运行的策略根据课堂观察和与教师座谈,我知道广大教师在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时心理上的障碍、行动中的困难与心中的困惑,所以提出这个课题,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三案六环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课堂→进化↓↓侧重于“备课”侧重于“上课”↓↓统一模式多种变式→鲜活灵动系统建构互动生成生命成长→生本课堂策略:淡化三案,走出模圈。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教师作用初探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教师作用初探转眼间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了,连云港市针对课改的要求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这六个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笔者在实践“‘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过程中认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确立“学生主体观”,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甘于做课堂的“隐形人”、“策划师”。
一、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的。
思想品德教师就要改变自身的角色,善于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或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内容。
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还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都不是茫无目标地让学生自学,也不是泛泛地提出要求,而是给学生呈现具有一定导学功能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开展自主学习。
二、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
课堂上,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合作探究的问题再次走进教材,再次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接着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感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然后再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此时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不断深入感悟、不断形成碰撞、不断生成智慧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去表达、补充、质疑、辩论、生成。
林黑小学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汇报材料建构
林黑小学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汇报材料建构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林黑小学XXX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汇报林黑小学在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方面所做的工作。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建构式课堂的概念。
建构式课堂是指将学习者置于真实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等方式来主动建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它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黑小学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们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使教师们深入了解建构式学习理论和方法,并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 制定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程标准。
我们对各个学科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和优化,以适应建构式课堂的需求。
2. 为教师们提供了培训和专题讲座。
我们邀请了一些教育专家和建构式学习的实践者,与教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3. 建立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资源库。
我们整理了一批优秀的建构式教学案例和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合,方便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4. 通过教研活动推广建构式教学方法。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建构式教学经验,从而促进各位教师的共同成长。
在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
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其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当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一些老师对于建构式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接受度还不高,对于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贯彻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同时,由于建构式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和优化教学资源。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局面,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态,能较大程度发挥集体互助的力量。
近段时间,在探索如何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提高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同时,我也进行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研究:一、学生方面1、有效分组。
每四人为一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4人中至少有一名同学成绩优秀且组织能力强,其余3人为中等生和学困生,这样的组合,可以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基本均衡,小组成员之间能够齐心协力,互助学习。
2、成员职责。
学习小组确定好以后,组内民主选举一名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在小组活动的时候负责组织小组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引导本组学困生扫除学习上的障碍。
同时,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小组长每隔一个月左右进行轮换,使组内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教师方面1、设置任务。
进行小组合作,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同学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设置合适的任务让学生交流合作。
但是在出示探究性的任务时,要求教师一定要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探究价值的任务,不能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探究的任务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小组合作的成效不明显或者收效不够。
2、授予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予以方法指导,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方法,使合作学习凸显实效。
(1)学会倾听。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不论是组内还是组间,都不要随便打断别人发言,渗透尊重教育和礼仪教育。
即使别人的发言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也要在听清楚、思考后、发言完、肯定别人的前提下再作补充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和要求:轻声讨论、围绕主题讨论、多元并存的讨论等等。
(2)学会质疑。
六模块教学汇报材料1
罗阳镇大沙小学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汇报材料我校经过一学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针对各学科特点,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多环节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观察研究,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全体教师能够迅速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投入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研讨和推广工作中。
一、具体做法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10年9月)1、抓好宣传发动工作。
这是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
我校及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解读‚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六模块‛教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六模块‛课堂教学的扎实有序开展,学校成立‚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领导小组,由校长室领导,教导处负责落实,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全力推行。
3、建章立制,保障落实。
建立实施‚六模块‛课堂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六模块‛教学的顺利开展。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9月——2011年7月)1、全面启动。
从2010年10月起,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2、整改提高。
从每次开展的教研活动中认真分析,找出不足,教研组仔细总结归纳,对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中不足与经验在下月进行进行改进与推广。
3、树立典型。
开展讨论课、反馈课、示范课,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由点到面,全面提高,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优秀者。
4、表彰优秀。
对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师进行表彰,来激发教师积极投身实践‚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
我校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并结合学校实际细化、量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六模块‛教学要求,明确学校、教师的具体责任要求,为‚六模块‛教学要求顺利有序开展营造坚实的保障体系。
(2)加强理论学习。
我校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对教学会议的重要精神进行了传达,又利用星三的业务学习期间由主任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精神,落实从‚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理论提升,促进全校教师的认识和提高。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课堂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
出现 讨 论 很 热 闹 , 思 路 不 清 , 学效 率 不 高 的 现 象 。 但 教 那 么 ,如 何 让 学 生 们 清 楚地 表 达 和 交 流 自己 的 观 点 。
顺 利 地 解 决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问题 呢 ? 概 念 图 可 以有 效 画 帮 助 学 生 构 建 知识 体 系 。
新课 程 理 念 强 调确 立 “ 生 主体 观 ”使 学 生积 极 学 。
主动地学习 , 以促 进 学 生 的终 身 发 展 。而 建 构 主义 理 论正是倡 导学生主动建 构 , 自主 学 习 . 对 指 导 新 课 它
1 师 生 共 建 。生 物 知 识 点零 散 而 繁多 , . 如何 让学
题 , 下一 张 网 , 定 一 个 捕 捉 范 围 , 学 生 去捕 捉其 撒 确 让 中 的知 识 点 。其 次 是 学 生 生 分 析 问 题 , 完 成 这个 任 要 务 , 要做 哪些 事 情 呢?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 生 们 将 任 需 在 学
务 细 化 , 过 这 一 系 列 环 环 相 扣 的 问 题 , 以将 许 多 通 可
有 效 教 学 并 非 只 是 讲 教 师 在 规 定 时 间 内 教 了 多 少 知 识 ,而应 注重 关 注 一 段 时 间 内学 生学 到 了 多少 .
学 会 了多 少 , 就 要 求 教 师 积 极 地 参 与 到 学 生 的学 习 这 过 程 中 去 , 发 现 学 生 需要 什 么 。 要 教 师 做什 么 。 去 需
【 关 键 词 】 六模块 ; 精讲点拨 ; 迁移运用; 概念 图
为探 索 高 效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 市 在 实 施 “ 案 ・ 我 三 六 环 节 ” 学 模 式 的 基 础 上 。 出实 施 “ 六 模 块 ’ 构 式 教 提 ‘ 建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小学数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课例研究
系 . 水 推 舟 得 出 圆 柱 体 积 的计 算 方 顺
法 可 课 堂 上 学 生 并 没 有 如 老 师 所
无 数条 . 认 为 是 可 以 画完 的 我
( 师 对 生4 发 言 颇 感 意 外 ) 老 的 师 : 然 有 无 数 条 直 径 , 说 说 既 能 你 是 怎 么把 它 画 完 的 吗 9 生4老师, 看 , 这样画的。 : 你 我
就 是 关 注 学 生 个 性 化 解 决 问题 的 方
法 . 重 学 生 的 个 性 化 思 维 . 助 学 尊 帮
等 中 的 首席 .让 学 生 在 课 堂上 敢 想 、
敢 说 、 做 . 于 向老 师 发 难 , 正 实 敢 敢 真
46 i 1 02 2
数 学, 撷英 教海
的 空 间
一
柱 的 体 积 用 侧 面 积 的 一 半 乘 半 径 来 计 算 , 行 啊 !怎 么 办 ? 也 ” 如果 一 解 释 。
那 教 学 思 路 就 会 被 打 乱 . 的 头 脑 中 我
三 、 动 探 究 . 验 参 与 学 习 的 互 体
快 乐 与 成 功
案 例 3 《 的认 识 》 学 片段 圆 教 师 : 们 已经 认 识 了 圆 的 圆 心 、 我
事 比较 两 个 异 分 母 分 数 的 大 小 . 他 发现班里一个学生的方法很特别 . 就 是 把 两 个 分 数 的分 子 和 分 母 对 角 线 相 乘 再 比较 大 小 就 可 以 了 . 种 方 法 这 比通 分 、 成 小 数 等 其 他 方 法 要 快 得 化
【 考 】 圆柱 的体 积 》 课 , 来 思 《 一 本
六模块总结
墩尚镇刁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进一步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我们立足校情,在客观分析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课堂为基点,通过“理念导引、模块探讨、规范定位”的做法,让探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成为广大师生成长的推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进发生命个性光彩的舞台,让师生在和谐、开放的育人氛围中结伴同行,共同实现梦想。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教育理念武装教师。
为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深入理解市教研室颁发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精神,完成从“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践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9月6日下午,我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通识培训。
学校为每位教师印发了一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自学,初步认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培训会上,先是各学科教研组长对“六模块”的基本理念、操作要求以及整体把握作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接着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在先后对学校中层领导、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进行分层培训的基础上,于9月25日组织开展了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研讨会,组织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教导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对上学期推进情况的总结与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探求改进的方法,为进一步务实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月12日组织了教师学习“‘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知识检测。
借助知识检测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正确领会“三案·六环节”的教学思想,逐步形成我校“以生为本、关注体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活泼紧张、当堂达标,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研究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研究作者:颜春林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年第11期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合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课例研究: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研究:是指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课堂教学中具体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师生互动以及教学效果怎么样等问题,以期通过研究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在国外:课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明治时期的授业研究,截止到2004年,美国至少有32个州、125个学区和335所学校参与课例研究,形成了150多个课例研究团队。
当然,他们研究的课例不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但是了解日、美等先进教育国家的课例研究情况,势必有利于我们改进校本教研,有利于本课题扎实的开展研究。
在国内:课例研究最早是首推上海教科院的顾冷沅教授。
近几年来,由于课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方式,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的老师投入到课例研究中。
影响较大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我市教研室正是在学习和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在2009年8月提出并向全市推广“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2010年9月市教研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完善和升华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综合连云港市的研究形式来看,还属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对案例的研究已开始深入实践研究,寻找建构六模块课堂的最佳方式。
如何构建“‘六模块’建构式教学”
浅谈如何构建“‘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摘要:“‘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教学的实质是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本能,先学后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教学模式。
其关键是编制出高效导学案,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鼓励学生大胆展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核心是用好学习案,落实学习案。
关键词:学习案;模式;主题作用“‘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的“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
“六模块”指的是“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这六个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要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本能,先学后教,建立以学生为主线的高效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合理实施“‘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教学模式呢?本文笔者根据对该教学模式的试行,浅谈一下如何构建“‘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案”的编制1.学习案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学习案的编制,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该培养的能力。
而学习目标的设置既要与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吻合,又要切实可行,内容明确具体,能激发学生的本能。
2.学习案要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案的咽喉所在,贯穿于整个学案过程中,控制着导学的方向,能激励学生想方设法突破重难点,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案的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案的常规学习过程可以按照“情景引入——知识建构——知识应用”这样的模块进行。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习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研究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研究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合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课例研究: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研究:是指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课堂教学中具体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师生互动以及教学效果怎么样等问题,以期通过研究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在国外:课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明治时期的授业研究,截止到2004年,美国至少有32个州、125个学区和335所学校参与课例研究,形成了150多个课例研究团队。
当然,他们研究的课例不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但是了解日、美等先进教育国家的课例研究情况,势必有利于我们改进校本教研,有利于本课题扎实的开展研究。
在国内:课例研究最早是首推上海教科院的顾冷沅教授。
近几年来,由于课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方式,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的老师投入到课例研究中。
影响较大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我市教研室正是在学习和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在2009年8月提出并向全市推广“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2010年9月市教研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完善和升华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综合连云港市的研究形式来看,还属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对案例的研究已开始深入实践研究,寻找建构六模块课堂的最佳方式。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开放周活动总结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开放周活动总结活动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建构式教学模式,促进有效的教学改革和教师自主发展,学校计划举办一系列的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其中包括本次开放周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六模块”的建构式课堂研讨课,旨在向广大教师展示建构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优势,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并运用建构式教学模式。
本次活动为期一周,由学校教学部门主导,邀请了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旨在让大家分享和交流经验,共同推进教学科研工作。
活动流程第一天:开幕式本次活动的开幕式于周一上午9点开始。
开幕式由学校教学部门负责,邀请了校领导和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出席。
开幕式上,校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本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并为建构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尽一份力。
随后,专家代表发表了简短的致辞,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第二至第五天:课程展示和研讨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六个不同领域的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分别为:1.建构式数学课堂2.建构式物理课堂3.建构式语文课堂4.建构式英语课堂5.建构式历史课堂6.建构式地理课堂每个课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的课程展示,介绍建构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并示范教学;第二部分是专家的研讨,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课程展示和研讨过程中,教师和专家共同交流,讨论建构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了一些实施建构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性方法。
第六天:总结和展示本次活动最后一天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和展示。
在上午进行了总结会议,由专家和学校教学部门主导,对于本次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向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发表了总结讲话,对他们的支持和贡献表示感谢。
下午,在学校礼堂举行了活动的展示,展示了本次活动的精彩瞬间和被研讨的课堂内容。
同时,学生和教师也向参观者介绍了学习建构式教学模式的收获和体验。
活动收获本次活动对于参与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益智的教学体验。
小学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汇报材料
小学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小学在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方面的务实举措和实施成效。
一、问题意识:我们意识到当前小学教育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沟通交流、重知识轻技能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积极探索建构式课堂,从学生出发,提供一个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环境。
二、目标制定:我们旨在通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能力。
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素质教育。
三、实施策略:1. 教师培训:通过组织专题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 课堂设计: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需求,设计具有“‘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特点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入环节、问题导入、讨论合作、实践活动、总结回顾和评价反思。
3. 资源支持:学校积极为教师提供所需教学资源和设施,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四、实施效果:1. 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在建构式课堂中,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激发,学生态度积极,参与度高。
2. 学生能力全面发展:通过建构式课堂的实施,学生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从而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3. 学科学习提升:建构式课堂的实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了学科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1.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建构式教学理念、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了解不够深入。
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知识和能力。
2. 资源不足: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每一个建构式课堂的需求。
我们将积极争取资源的支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研究报告东海县张湾小学联合小学郭zhirui 根据当前的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大环境”情况,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优化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创建要求,并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更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打造高效活力课堂;摸索新课程教学改革规律,探索新课程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
现针对我校新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张湾乡小学课堂教学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情况进行了研究。
现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逐步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通过听课、交谈、观察了解到,我校新课程实验教师通过前段时间的培训和近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已逐步的树立,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加以贯彻。
几位教师都能认真做好教学理论的学习,摘好业务笔记,并能对照新课程理念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得失,撰写较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文章,如许多年轻和骨干老师多次向县教研室、教育学会等主管单位投送教学科研论文稿件,积极参加“‘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思考和研究。
在与任课教师交谈中,几位教师都能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理念来实施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以学生的发展来评析自己的教学实践。
这些都体现了我校教师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倡导的理念已基本树立。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学习中所树立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并不完全一致,许多先进的理念有所意识但很难一一做到。
有时候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困惑,但又缺少详细理论的指导。
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本次研究过程共听了18节课,其中语文6节、数学6节、科学2节、音乐1节、体育2节、美术1节。
由于教师能以新课程理念作指导,研究过程中的几堂课其课堂气氛活跃,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的理念。
1、课堂教学基本体现了“人文关怀”和迁移运用环节。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其内涵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生活的关怀,而是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个生命的关怀,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以“蹲下来”的方式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说的师生“以人为本”的“对话”。
语文课都有相当量的识字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反复认读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但在听课中没有这种机械单调的教学行为,教师都能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天性来设计教学,以“谁来当当小老师”、“编个字谜大家猜”、“我给生字找朋友”等富有童趣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生字。
“你再想一想”、“谁能说得更好”、“有不同的想法吗?”等鼓励性话语取代了以往冰冷的指责与批评,学生的自尊性得到保护。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买东西等游戏来化抽象为实观,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体育课更是以多种游戏活动来编串各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
教师课堂语言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保护和尊重,实现了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新课程理念。
“嗨!嗨!你真棒!嗨!嗨!你最棒!”的赞叹声让学生饱尝成功的喜悦。
研究过程中发现我们几位教师都能放下教师固有的道貌岸然的架子,平易近人。
教师在学习、生活几方面关心爱护学生,为他们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氛围、提供理解和宽容,维护其自尊心。
对学生的学习主动给予指导,尤其能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孩子。
教师始终用赞许的口吻鼓励学生,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师生见解不同,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比较,辨别优劣、高下,学生答案优于教师的,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超过自己,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伙伴。
有的老师班中有后进生,课堂上会弄得大家同学们哄笑一团,可老师从没一句批评的话语,还多次有意地表扬他课堂能积极发言,肯动脑筋。
研究过程中的几堂课虽谈不上较高层次的人文关怀,但教师们已具有一定“人文关怀”的意识和下意识。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转变。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是“六模块”倡导的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由于传统习惯影子的影响,我们很难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很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然而,从研究过程中发现,几位教师已开始尝试让学生练习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等的学习方式。
比如一堂数学课上35-3学生很快能得到答案等于2,但35-8呢?这是一道借位减法,如何让学生学习这一种算法呢?某位老师就借助生活游戏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片断:教师拿出35元人民币(拾元3张,5元1张)让学生去买一支田七牙膏(价格为3元),问学生应怎样付钱最简单?然后,教师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情景,说不买田七牙膏了,要买8元的钢笔一支,这该怎样付钱呢?教师让学生四人合在一起讨论一下。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而后在交流展示中学生提出了多种付钱方法,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5-8= ?这样一道算式,说:你们能计算这道题吗?怎么算?在这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的基本要求都有机的体现了出来。
三、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理念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其倡导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多元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评价。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的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等都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看到各班的墙上都已张贴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上都有学生自己喜欢的画,袋内有教师的寄语,家长的寄语,同时收集了体现学生成长的一些材料,有学生自己学会的字,有学生写的最满意的字,有考得满意的考试卷等等材料。
从以上的现象看,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业评价理念在我们教师中已经树立,并付注于行动。
关注过程评价,关注多元评价,关注学生主体评价的评价思路已经得到共识。
但是在操作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收集的材料比较零乱,对于收集的材料教师还没有一套进行分析的方案,很难形成对学生发展状况的客观分析,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教学评价改革的要求。
四、校本课程得到了基本的开发与普及。
研究小组了解到在上一学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学期学校继续进行校本开发和研究。
分析这些校本课程材料,发现这些本材料基本体现了以下几个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和乡土资源。
材料中有让学生认识家乡庄稼,认识家乡的基本情况的,体现了乡土性;其次材料中还有数学开放题,音乐健美操、体育小游戏,综合了学校教师的教学特长。
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习得的体验。
每节课的安排都是学生活动的预案,改变了学科教材严谨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形式,而是以学生自主活动的形式安排,教学目标各个维度的达成是在学生习得的体验中获得。
校本课程呈现多学科多元性。
校本课程由多个教师编写而成,其内容呈现多学科多元性,有语文,有数学,有体育,有美术,有音乐等等。
但是材料在编写过程中事先没有一套较完整的编写方案,整本校本课程没有一个显明的主题,各课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系列的关系。
五、“六模块”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困难。
1、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不利于“六模块”式的课堂教学的组织。
“六模块”倡导交流展示、互动探究,但是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太多,教师有时候无暇顾及到全体学生,尤其是好动的学生。
课堂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放得开,难收拢的局面,学生学习能力也有两极分化加剧的苗头。
2、学校教学点分散,教研活动难以开展。
新课“六模块”实施还只是刚刚起步,教师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培训,在教学实践上还需要一起研讨,但是,由于教学点的分散,致使教师外出培训而班内无人看管,教师集中教研而无场地,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实践的研究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3、学校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配置和教师的教研基本功还不够。
一方面,农村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硬件设施条件还存在很大差距,教师想要开展更加多元的综合的多媒体教学,但是,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却只有一间,甚至其他农村完小和教学点均是零配置。
另一方面,新课程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的教师在操作上还不够熟练,总嫌麻烦,感到不实用。
新课程在许多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这对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教科研的基本能力,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六、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设想建议。
对于“六模块”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研究过程开始有的预料到了,有的没有预料到。
但对我们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仍然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的。
1、让课堂“活”起来和课堂常规要求的问题。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活动起来了,而课堂秩序就乱掉了。
“六模块”倡导课堂教学互动化,但还任然要课堂秩序。
我们认为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各种学习习惯打基础的时候,必要的课堂常规还是要对学生进行训练的。
其次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首先是学会“倾听”,不会“倾听”怎能“合作”。
课堂上教师必须训练学生专心听老师的讲解,专心听同学的讲解,要让学生学会包容别人意见,养成不打断别人发言的习惯。
2、自主、探究自学质疑和交流、互动怎样与教师精讲点拨、矫正反馈有机地结合的问题。
“六模块”是个综合的有机整体,它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倡导学生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时候教师的讲解该处于一种什么地位?该怎么把握好最佳的结合点?我们认为“六模块”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的。
适时和适量的教师讲解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当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还无法解决问题时学生相当渴望教师讲解。
另外,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还尚在起步阶段,还十分需要有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
这就是说我们本来的优秀、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全盘抛弃。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把握好这两者最佳的结合点是十分困难的,几堂课中或某些环节中或教师讲解太多,或者教师引导不明,带学生兜圈子太远,探究不到点子上,影响到教学的中心目标的实现。
3、交流展示模块中小组合作指导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验中许多教师喜欢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展示活动,因为这是“六模块”理论倡导的新理念,但如何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展示大有文章好做。
一是什么时候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展示,是否先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做一做”,然后再参与小组讨论,没有经过个体自学质疑而匆忙展开的讨论是否是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新。
其次是小组怎么分,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小组内无明确的责任分工,是否会造成速度快的学生总是抢在问题前面回答,或者教师的讲解转换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讲解,掩盖后进生的学习不投入或不深入,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造成新的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