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计时双基练19
【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综合作业设计(三)
综合作业设计(三)(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考证图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
甲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北方部落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
该图反映出()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故A项正确。
B 项现象出现于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之后;商王对诸侯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C项错;甲骨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D项错。
答案 A2.“但是许多事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中国社会好像是准备好了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不过19世纪的外部环境,却造成了一次流产”。
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解析根据题干“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说明该事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表明该事件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王朝,综上,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C3.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
”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③这种认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④“倭”指的是日本国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正是由于①②的原因,使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③正确,战争失败后给中国的国民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惊醒;④正确。
本题选C项。
答案 C4.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是()ABCD解析A项是近代德国的政治体制,B项是近代法国的政治体制,C项是近代英国的政治体制,D项是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
答案 C5.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高考先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单元测试题(19-9)
【高考先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单元测试题(19-9)一、单项选择题1.(2015·河北省永年二中模拟题)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
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答案 B解析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953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点建设是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大型项目。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
故应选B项。
2.(2015·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期中考试)一般认为,通过“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这说明( )A.我国将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B.我国建立起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C.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D.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答案 A解析1953年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主体地位,成为领导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
A项正确。
三大改造忽视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多样性,B项错误;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只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前提,C项错误;“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
3.(2015·浙江省建人高复模拟题)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 3.2 4 30.7 20.6结束年54.5 17.1 27.2 0.04 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B.1952、1956C.1966、1976D.1978、1982答案 B解析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三大改造的影响。
【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计时双基练3
计时双基练3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湖北省六校联考)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建筑,在半圆形建筑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下列对该建筑的认识错误的是()A.体现古希腊公开平等的政治理念B.神祇崇拜影响了建筑艺术的发展C.它是根据具体的地形而设计的D.体现了数学在建筑中的巧妙运用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古代雅典,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思想上盛行人文主义,这些形成了题干材料所述的建筑特点,这与“神祇崇拜”无关,B项错误,符合题意。
由“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建筑”可知,这是根据具体地形而设计的,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由“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可知,这与数学在建筑中的运用有关,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B2.(2015·台州模拟)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
”“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坚决改革B.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C.民主政治的全面扩展D.广大平民的长期斗争解析结合课本内容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平民与贵族长期反复斗争的结果。
雅典新兴的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因此梭伦进行改革,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 D3.(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新高三年级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郑州一中2016届新高三年级调研检测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班级、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
如需改正,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要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 A 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1.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
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西周的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C.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具体表现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2.“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农经济的停滞性3.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
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
该材料说明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4.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5.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试题1-32(32套含答案)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试题1-32(32套含答案)计时双基练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计时:4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广东六校模拟)西周时期择立太子的标准逐渐明确起,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解析通过指定继承人,让嫡长子继承大宗地位,这样能够防止诸子为了争夺权力和财产而进行争斗,最终目的是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 B2.(201•衡水中学模拟)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到:“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既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这一状况()A.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有效管理B.形成了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容易造成统治阶级的内部纷争D.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解析材料中“兄弟同礼”的现象表明商朝时嫡庶未立,尚未形成严格的宗法制度,容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故西周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并辅之以严格的礼仪制度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因此项正确。
答案3.(201•衡水中学模拟)《中国政治制度史纵论》一指出:“中国古代权力出于一,高于一,一于国家,再由家国一体而一于君主。
这不但是历代统治者所信奉的并视为万古不变的法则,而且也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毫不怀疑的政治原理。
长期以,权力一元的信念支配着中国的政治领域,一直不容动摇。
权力多元的观点不仅统治者无法接受,而且连一般老百姓也不能容忍。
”“权力一元”“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毫不怀疑的政治原理”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宗法家长制观念的影响.权力一元能够保护百姓D.权力一元贯串整个古代解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宗法家长制扩充发展而,这种政治制度等级秩序森严、权力结构单一,在长期的发展中被不断固化、植根于百姓的生活和观念中,形成了普通百姓对权力一元的维护,B项正确。
【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高效整合15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6页
返回首页 必修三 第十五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第2页
返回首页
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
单元高效整合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页
返回首页 必修三 第十五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
时空坐标 纵向成线
考源教学资源网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0页
返回首页 必修三 第十五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
(3)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 学技术带动经济形态转变——出现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各领域相 互渗透,综合化和专业化趋向加强。
2.引人注目的成就 (1)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2)发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3)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
“契约” ③君主只是社会的一员,不能享受任何特权 ④卢梭
倡导天赋君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1页
返回首页 必修三 第十五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卢梭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倡导天赋人 权而不是天赋君权。因此,排除含④的选项。
云南省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测试历史 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3月22日 9:00—11:30】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帝”的字意演变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 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 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25.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26.“商山武关道”是关中到南阳、襄阳及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交通动脉,也是汉唐以前物质运输、政治控御、文化沟通的主要通道。
五代北宋以后,其地位被从汴京到南襄的“南襄隘道”(南即南阳,襄即襄阳)取代。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A.经济重心南移湖广地区B.政治影响交通通道地位C.京杭运河常因战乱荒废D.商业发展决定商路变迁27.雍正七年广东继浙江、福建等省后设观风整俗使,其职责为“化导训饬,令风俗人心,渐归醇厚”。
雍正八年,广东观风整俗使焦祈年“恶其教乱民,引福建例,凡有天主教堂,严示驱逐,其屋拆毁”。
据此可知设立观风整俗使的目的之一是A.辅助海禁强化管理 B.防范因赋税改革而引发农民运动C.整顿吏治端正世风 D.处理西学东渐所衍生的矛盾冲突28.晚清中国输入进化论思想后,形成了天演进化思潮。
后来其倡导者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和平渐进论,反对革命突变,再一种是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
这说明进化论A.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B.得到了创新发展完善C.是维新变法的直接原因 D.成为民主革命的理想29.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弓l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4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24.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
”如河南偃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
”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 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 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25.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
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这反映了元朝()A.中书省独揽大权B.中书省职能专一C.皇权被削弱D. 相权得到加强2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你认为近代中国在反对外来侵略中多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在()A.中国的专制主义政治B.清政府的腐化堕落C.中国军队的武器落后D.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27.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的《湘江评论》上曾说:“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
不但自相矛盾,而且毫无效力”。
8年后,他又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造成毛泽东思想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进行B. 共产国际的指导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28.1972年9月25日至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9月29日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翌年1月,两国互设大使馆。
1978年8月12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
此时的中日关系()A.最终实现了正常化 B.体现了一致的战略利益C.得到了法律形式的保障 D.确立了共同发展的原则.29.吉尔伯特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这样描述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有大量证据显示出,标准市场区域外的货物交易量,在古代中国是异常之低。
【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3含答案
题组层级快练 (二十三 )一、单项选择题1.(2015·黑龙江省哈三中第一次测试)有人认为:若是说 1929 年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冷清则是场严重的慢性病。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大冷清与金融风暴没关B.大冷清对社会的危害更大C.金融风暴比大冷清对美国经济危害大D.金融风暴以致大冷清的场面答案 B剖析大冷清所经历的时间长,对经济造成的危害是全方向的,危害更大。
应选 B 项。
2.(2015·辽宁省抚顺二中期中试题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公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忧如无力供给的、拥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有些人以敬羡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敬羡”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 资本主义已过时B.期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答案B剖析此题观察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胡佛推行自由任凭政策。
“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反响的是苏联政府推行计划经济模式,德国和意大利推行法西斯模式。
再从“拥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知 B 项正确。
3.(2015·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适应性测试题)1933 年 10 月,美国宣告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连续上调,流通中的钱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有利于加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B.战胜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使国际贸易牢固发展D.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牢固答案 A剖析此题观察罗斯福新政。
此题实质上观察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资料的意思是美国政府购买黄金使得黄金的数量增加,造成了美国的钱币贬值,从而有利于美国的商品出口。
应选 A 项。
D 项说法显然相反,是价格逐渐上涨; B 项显然错误,资本主义不能能战胜这一矛盾; C 项说法错误,罗斯福这种经过变相钱币贬值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不利于国际贸易。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卷(必修一专题一、二、三)及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下)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专题一、二、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B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2.族田义庄是宗族宗法制度的产物,肇始于北宋范仲淹创建的范氏义庄,明清时各地十分盛行。
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
这表明族田义庄A .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B .在古代的存在有合理性C .有利于宗族内部平等D .是封建政府救济灾民的来源3.下图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A 、环境:大陆与海洋B 、政体:帝制与共和C 、传统:专制与民主D 、基础:农业和商业4.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C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D .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5.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①中外朝制度 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③二府三司制 ④元朝的一省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6.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军功爵制 D .九品中正制务运行的程式中。
【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计时双基练2
计时双基练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解析A、D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刺史只监督地方官。
C项是错误的表述。
B项符合史实,也符合“转折”的含义。
答案 B2.(2015·黑龙江模拟)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
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8斛。
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
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用人权D.实现选贤任能解析题干汉代官秩分类反映的是封建社会下的官僚政治,官吏没有封地,只有俸禄,其任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君主控制了用人权,C正确;题干并没有涉及选官制度,由此可排除A、B、D。
答案 C3.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
这说明()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高权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汉代初年,丞相权力较大,文帝求情后丞相才赦免邓通一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故选B。
答案 B4.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解析材料大意是: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卷.doc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卷历 史第I 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26题10分,第27、28题各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遗产。
据此回答1—4题。
1.“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下列那一项不是孔子对“仁’’的解释 A .“仁者,爱人” B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D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2.下列哪些思想学说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功能 .①老子的道家思想②战国时期墨家学说③孔子的儒家思想④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右图所反映的指导思想与我国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A .反对封建制度B .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C .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D .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4.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不包括下列的 A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C .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D .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近现代以来的中日关系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
据此回答5—8题。
5.史料记载“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1784年在日本出土了“汉倭奴国王”金印,证实了史料的真实性。
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是印,证实了史料的真实性。
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是A .这是中国与日本关系的最早记载B .当时的倭奴国是中国的附属国C .此事发生在强盛的西汉王朝D .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得益于此6.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期的银币。
这主要说明A .日本比中国更早使用银币B .中日两国都发行货币C .中日贸易往来频繁D .中日文化交流频繁7.右图反映了日军对沦陷区经济的掠夺,其总方针是A .榨取中国的资财B .掠夺中国劳动力C .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其附庸经济D .变中国为其原料基地8.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调研试题:计时双基练23
计时双基练2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衡水中学模拟)1944年,在有关建立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问题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清算同盟,所有的外汇都集中在各国中央银行手中,国际交易则在与国际清算银行设有黄金账户的中央银行之间结算。
凯恩斯计划() A.确立了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B.成为西方国家的指导思想C.英国在英镑区的控制权增强D.该计划最终没有成为现实解析材料展示了二战后英国期望建立不需要黄金交易的国际清算同盟,原因是英国在二战中经济损失严重,经济实力大大下降,期望靠这一组织维持英镑在英镑区的地位,由于美国的反对而破产,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答案 D2.(2015·洛阳一模)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材料反映了()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
“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说明的是美国的特权和掠夺性贸易,但是并不能说明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因为材料不涉及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由此排除C。
A、B不符合史实。
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语上可判断D正确。
答案 D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这一规定()①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从材料中“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可知,这适应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①③正确。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2015年11月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
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该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一万多件。
该材料A.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25.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宋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宋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
……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
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此评述意在A.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B.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C.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双方D.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26.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X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X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27.《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有六处在今天某某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
如今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近半在某某。
这反映出汉代A.某某手工业最发达 B.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C.冶铁技术相当成熟 D.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28.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
”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 B.美国国家力量有限C.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 D.美国传教士的反对29.1902年8月12日,《申报》载:“考泰西各国,人才之所以胜于中国者,取士之法不同也,今中国宜仿其法,人才概取诸学堂,方可用世。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B.宗法制下的家族等级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D.礼乐制度起到了维护宗法制的作用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3.灌溉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的限制4.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5.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①设中书门下分掌行政权②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③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
下列场景中不可筚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7.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8.“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时双基练19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南昌模拟)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
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B.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C.经济形势都是异常严峻D.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解析中国与苏联均是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因此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成为当务之急,故选B。
答案 B2.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歌词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一五”计划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
从时间“1957年”排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信息“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反映的应该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的情况。
答案 B3.(2015·石家庄高三质量检测)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
这一做法() A.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B.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C.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D.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提到的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生产。
B、C、D三项均与材料和史实不符。
应选A。
答案 A4.下图为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比重(%)图。
据此可知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是()A.32.2% B.53.4%C.85.6% D.92.9%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56年”可以判断是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营、合作社、公私合营经济等部分,因此选D。
答案 D5.(2015·华中师大附中模拟)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
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
”这从根本上取决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1953—1957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后者是根本性的因素。
答案 B6.(2015·衡水中学模拟)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较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这里的“人民公社”()A.仍然与农业合作社性质完全相同B.克服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体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解析人民公社强调“一大二公”,比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更大、公有化程度更高,所以A 项说法不对;“人民公社”是“左”倾错误的体现,故排除B项;C项符合题意,从农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公社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D项错误。
答案 C7.(2015·嘉兴模拟)“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
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
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解析本题首先可从时间上排除D,因为“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劳动号子中对花生壳的浮夸特点判定,B正确;A、C都是20世纪50年代,但A是正确的探索,不具有浮夸特点,C“欣欣向荣”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 B8.(2015·北京海淀期末)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农轻重产值比重变化表(%)A.“B.“大跃进”运动提高农业和轻工业产值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二五”计划后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A是在1953—1956年;B和C是在1958年;1960年开始调整农、轻、重比例,故选D。
答案 D9.(2015·无锡高三期中)下图是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是()A.大炼钢铁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B.“大跃进”时期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盲目发展重工业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大二公”,快步进入共产主义D.“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解析图片反映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不断增加,说明盲目发展重工业,故B 正确。
图片只是反映指标增加,并没有反映资源浪费,故A不正确。
大炼钢铁运动是“大跃进”的表现,人民公社是在农村,故C不正确。
“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盲目发展重工业,破坏生产力,但材料体现的仅是“指标”,并不能从中得出我国“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的结论,故D不正确。
答案 B10.(2015·河南三市调研)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
”上述材料说明()A.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解析“包产到户”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尝试,由题干内容来看,《浙南大众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还有人对“包产到户”持肯定态度,反映了两种不同意见的交锋。
答案 C1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
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
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C.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D.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内容。
由“大跃进”“到1961年底”可知,当时正是我国“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时期。
由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责任田且受到部分领导人的支持可知,农民群众自发纠正“左”倾错误,C项正确。
A、B两项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 C12.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始出现回升③“文化大革命”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从表格数据看,“文化大革命”初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之后的经济回升与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有关,②③的表述错误,答案为C。
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
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图——《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12分)(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当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什么问题?它在生产实践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为纠正材料三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6分)解析第(1)题注意对比材料一、二的数据和特点描述得出结论。
第(2)题注意结合时间来联系当时的经济政策来回答。
第(3)题注意材料的描述是对工业大跃进的认识,结合20世纪60年代初的政策来回答即可。
答案(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2)反映党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出现“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还缺少经验。
影响: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成就: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
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
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
……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
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
……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