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简介 共147页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及课程标准修订(2018年7月)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及课程标准修订(2018年7月)

●1999年高考开始进行“3+X”模式探索
“3+文/理综合” 是该阶段人们普 遍认可,且影响 最大的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大部分省市陆续实行了“3+文/理综合”的
高考模式 。
●2014年新高考综合改革开始,在浙、沪两省市先行试点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出台背景 ● 从 2005年原教育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痛斥应试教育的弊端;谈松华 (曾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领衔调研,写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 革研究报告》,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 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 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 ● 2010年谈松华再次被任命为组长,再次进行调研,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 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 “分歧太大”。 ● 进入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 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 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 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 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 2014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的实施意见》,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教学计划,于1958年3月颁发了1958— 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
主要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课程改革的主题是:缩短 学制、精简课程。 1961年开始,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 针指导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这次改革开始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 课;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Ñ º
© ã
É ¡
É Ï
Î Ö
Å Ô
Ì ¨
µ ã
µ ã
µ ã
· ß
案例: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
乘数和被乘数
带分数 综合列式
34
例3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 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平均 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样 种?摆摆看。
3
国内背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可以讲从1996年开始,国家教 育部用三年多的时间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论证, 于1999年1月正式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1999年底至2000年初召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会议;2001年 1月形成课程标准意见征求稿,并于7月正式公布17个学科18本课程标 准,其中有语文(1-9)、科学(3-6)、科学(7-9)、历史(7-9)、 历史与社会(2本,7-9)、物理(7-9)、化学(7-9)、生物(79)、地理(7-9)、艺术(1-9)、音乐(1-9)、美术(1-9)、体 育(1-6)、体育与健康(7-12)、英语(1-12)、日语(7-9)、俄 语(7-9); 2001年4月至6月对20个学科50种教材进行了初审和复审;2001年6月 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秋季新课程开 始在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2002年秋季,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实验区进入实验。
学生智力与心理、人格发展出现较大的反差 学习态度:爱学习,但不喜欢上学
12
马加爵 药家鑫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小悦悦事件 老太太摔倒不敢扶 北大公务员暴打父母 你会等红绿灯吗
13
关于中美两老太买房故事的传说
一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在 临死的前一天终于攒够钱买了一栋房 子,没来得及住住漂亮的新房子就死 了。 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贷款 买了一栋房子,住了进去,每天工作 还贷。直到临死的前一天她终于还清 了所有的贷款。

【AAA】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18.doc

【AAA】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18.doc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育办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

2.完善开发和整合我校课程资源,特别是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开发适合我校师生的校本课程。

3、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4、以素质教育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为导向,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构成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新模式。

5、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6、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一)对教师的评价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

2018年小学新课改内容-范文模板 (12页)

2018年小学新课改内容-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新课改内容篇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具体、积极稳妥地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的教育新局面。

二、基本目标1、通过实施,探索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将课程改革与各项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以一、三年级为重点,各年级全面铺开,探索实施新课标的方法、途径,努力将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任务落到实处。

2、以改革课堂教学,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为中心,促使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平等、互信、合作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索式、小组合作式”为主要形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法,将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项目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4、以新课程改革实施为动力,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搞好课改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责任,更是我们这些实施者的重要责任。

为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我校设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福兴王勇丽成员:全体教师四、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的各项改革1、以教学实践为依托,落实师资培训。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掌握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是做好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前提。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最新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74页)

最新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74页)

【精品】最新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74页)★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实用参考]2018年教师课程改革最新内容

[实用参考]2018年教师课程改革最新内容

2018年教师课程改革最新内容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PP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PP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PP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PP年与20PP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018年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创新-文档资料

2018年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创新-文档资料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创新自从上个世界80年代末期正式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到9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21世纪后,又提出构建“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创新成果精彩纷呈。

基础教育教学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课程教材的创新全国共实施三套课程方案,即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部分区县实行《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实验方案》,上海市实施《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三种方案特点不一、各有所重,就总的方面来看,体现了以下指导思想:(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3)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4)突破单—的课程结构,如北京市提出把课程分为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和自主性几类。

(5)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地方和学校课程。

课程改革的成果丰富多彩,可以表述为三种形态的成果:1.物质形态的成果,如校本课程教材、教案、教具、教学设计、活动设计、课堂教学实录、计算机课件、实验研究报告等;2.机制形态的成果,包括课堂教学机制、教学管理机制、特色教学机制等;3.决策形态的成果,课程改革实验的结果成为学校决策乃至上级行政部门决策的科学依据。

课堂教学创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注重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习内容注重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教学背景要求仿真的现实生活;教学媒体是多媒体;信息传递是多项交换。

新课程充分体现出教学的不确定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执行者。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是新课程发展的趋势,如何尽快促使教师实现课堂行为的变化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逐渐确立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更多应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最新2018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简介共140页文档

最新2018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简介共140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最新2018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简介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Thank you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根据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组的统一部署,在我县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些困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做法(一)、通识性培训1、重视行政的组织功效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及时成立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

重视通识培训的过程管理,每次集中培训学习,采用点名制度,做好考勤记录,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2、挖掘校本的培训资源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1-2个专题,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

如教导处的《走近新课程、感受新课程》,用通俗的语言,列举了十多个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近新课程,感受新课程。

一些教学骨干、教研组长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专题报告,大家都精心准备,并制作了幻灯片。

据统计共作新课程专题讲座5个。

3、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为了提高通识性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新教师新理念教学评选活动”、“新理念教学能手比武活动”,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

组织老师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强调教学的实践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后记。

许多老师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反思日常行为,这样老师们在生动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分层次的组织老师进行新课程知识考核、新课程学习心得、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活动,将新课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新课程2018(1)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新课程2018(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8【最新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标修订简介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标修订简介
•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是课程改革实验 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坚持加强社会的宣传和动员,争取社会对课程 改革的支持与参与,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 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朱慕菊: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的关系
(不对立,后者起飞的平台与基础的一致性)
(3)去掉“程式化”三个字(不好理解),保留 “机械的”(训练),原意不变。
6.P21,1(6)
修改:将“质数”改为“素数”,使数学名 词表达规范化。
• 7.P21,2(4) 修改:把“互逆”改为“相互”,因为 “互逆”的提法不科学。
9.P31,第三学段引言部分第二段
修改为:…注重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估计和求解;验证 解的合理性。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 联系,加强数与形的联系。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 学科的独立性与关联性之间的关系 •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关系
(从培养公民的视角上看待这个问题。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标准修订选说
(材料摘自《修订说明》)
修改建议:… 修改结果:… 修改理由:…
充分听取来自实践工作者的意见
第一部分 前言
作部分文字的修改
1.P.1 第一段
修改:前言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 作为科学的数学的描述;第二部分是对是对 数学课程性质的描述。其中第一部分在保持 “过程”提法的同时,丰富了对数学的描述。 第二部分是新增加的部分。
• 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理 解和指导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的前提;
• 坚持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创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 度,把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 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一)20世纪基础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变革,就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20世纪的100年中,在世界范围内有3次较大的教育改革,而每次改革都发端于社会发展迅速的美国,然后波及整个世界。

第一次教育变革发生在20世纪初。

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出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的主张,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他批评传统教育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

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原则出发,要求课程必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强调课程教材要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

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了美国教育几十年,而且影响到世界各地。

第二次教育改革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50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许多人士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同时,批评当时的课程内容只反应了19世纪的科学成果,没有反映20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强烈要求改革;1957年的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促进了这次改革。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提出加强数学、科学、现代外语三门基本课程,于是出现了新数学、新物理等一系列新教材。

这些教材,由于太深太难不能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到20世纪70年代初就被弃之不用,但它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第三次教育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

教育的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公开信“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 1986-1991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

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

前七次改革的简评: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

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

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

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最新修订精编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最新修订精编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心快乐
教育部王湛指出:
“我们必须看到,世纪之交,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 的重视。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 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的弊端,还是对 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 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 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
开心快乐
美国学者考夫曼《教育的未来》
21世纪的教育内容: 接近并使用信息(包括电脑数据库) 培养清晰的思维(包括创造性思维) 有效的沟通(包括公开演说) 了解人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科学) 了解人与社会(包括社会科学) 个人能力(包括学习方式和策略)
开心快乐
政治性多了一点,文学性、文化性、人文 性少了一点。
开心快乐
Ø 2019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 提出 “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 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开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乐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已成为提高国 民素质、增强民族创 新能力的政府行为。
开心快乐
基础教育课程的 方案与目标
开心快乐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造就新型公民
提高公民道德,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 培养环境意识; 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 养成和谐的个性。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 富蕴藏其中》)
开心快乐
“世界经济的一个冒出 头来的、异常分明的 特征就是:将来要靠 智力去赢得。”
(报告《重建通往机会之路》 )
开心快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教育改革浪潮
美国:《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 改革势在必行》(1983年) 提出“高质量教育”的概念和
开心快乐
结构系统
课课课教课课 程程程学程程 目结内过评管 标构容程价理
开心快乐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1、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开心快乐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开心快乐
Ø 2019年, 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 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争取经过10 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 教材体系
开心快乐
Ø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 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 程体系
开心快乐
5、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 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 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
开心快乐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 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 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 学生的适应性。
开心快乐
1、促进课程综合化
学科重建 综合实践活动
①培养具有丰富心灵和坚强意志的人; ②培养自学欲和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能
力; ③重视作为国民所必须的基础性和基本
性素养,并充实个性化教育; ④加深国际理解,并确立尊重本国文化
和传统的态度.
开心快乐
世界教育改革的走势: 教育平等、个性化教育、全 面素质发展、创新精神和能 力、终生学习、责任感、师 资素质提升、追求新时代的 公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教 育目标。
统一性、标准化多了一点,个性、多样性 少了一点。
学院气多了一点,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少 了一点。
官僚气、中央味多了一点,民间气息、地 方味少了一点。
开心快乐
对崇高追求、牺牲精神的歌颂多了一点, 赞美生活的美好、品味世俗生活的乐趣少 了一点。
强调文笔写法(形式)多了一点,对文章 情感(内容)的关注少了一点。


知识与 技能
开心快乐
过程与 方法
2、重建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 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 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 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
开心快乐
3、更新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 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 和技能。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课程改革风起云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简介
开心快乐
教育是通向 新世纪的钥匙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驱动力
开心快乐
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认为
“20世纪是一个追赶性竞 争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 角逐性竞争的世纪”。
开心快乐
从总体上说,全球化要求 每个国家必须具备一些特 殊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 参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发展。
强调阅读能力的训练多了一点,关注培养 阅读的兴趣、阅读的热爱少了一点。
对考试作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强调多了一点, 对其他评价方法的使用少了一点。
开心快乐
4、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开心快乐
学科课程:语文、数学、外语 综合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艺术、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艺术、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地方和 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
开心快乐
英国课程门类:
语言、数学、自然科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艺术、 经济与技术、企业管理.
开心快乐
2、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目标,并建议:①开展个性化教育 ②实施公平教育
开心快乐
教育总统老布什签署《全美教育目 标》、《美国2000年教育规划》
克林顿提出《克林顿总统的教育计划》 现任总统布什发表《不让一个孩子掉
队》的教育报告 通过一项法案,投入240亿美元加大
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
开心快乐
开心快乐
1989年日本中小学课程进行了重大改 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