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粮票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

合集下载

粮票历史材料

粮票历史材料

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特殊票据,用于在市场上购买粮食。

它是一种有价证券,通常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发行,用于控制粮食的供应和需求,以保证粮食的分配和流通。

粮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生产、分配和消费都由政府严格控制。

为了更好地管理粮食市场,政府开始发行粮票,以限制人们购买粮食的数量和渠道。

粮票的设计和发行方式因时代和地区而异。

在早期,粮票通常是一张小票,上面印有购买粮食的数量、品种和价格等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粮票的形式和图案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精美,有的甚至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粮票在中国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粮食有关的活动,如买米、面、粮等。

粮票不仅可以用于购买成品粮食,还可以用于购买原材料、饲料等与粮食相关的产品。

粮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粮食的自由购买,从而保证了粮食的供应和需求平衡。

粮票制度在中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如计划经济、物资短缺、人口增长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粮票制度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浪费、不公平等。

总的来说,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特殊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粮食的供应和需求,保证了粮食的分配和流通。

粮票的历史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变革,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材料。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新中国粮票这一历史事物进行解读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新中国粮票这一历史事物进行解读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新中国粮票这一历史事物进行解读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与见证,也是计划经济时期最具影响力,牵动面最大、人们印象最深的票证。

虽说粮票早已退出“占领”了四十多年的历史舞台,但却凭着较高的保存价值,跻身中国十大热门收藏之中。

其实,粮票在20世界50年代到90年代,相当于现在的通用的纸币,市民通过粮票可以兑换不同种类的生活用品,这在当时不稳定的环境下有利于促进市民的正常生活,也有利市场商品的稳定和发展,可以说,粮票在当时的中国大陆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国初期,人们收入不高不说,市场上商品供应也严重不足。

为了保证每个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国家不得不印发各种票证,然后按人口发放,有计划地分配商品。

这就是计划经济时期,也可以说是“票证时期”。

在众多的票证中,最重要的,是粮本、粮票。

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粮票自身是没有价值的票证,但凭粮票可买到国家牌价粮食,实际上粮票成了一种有价证券。

粮票的面值等于国家牌价粮价与市场价之差。

目前中国已取消使用粮票,粮票很快进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国集“粮”爱好者也在不断扩大。

不少国外爱好者也加入粮票收藏行
列。

方寸票证见证历史

方寸票证见证历史
南省 粮 票样 票 为基 础 ,寻
圈 1官府
圈3 南 平 量 面 的 囊 分 目按 人供 应 口粮 ,并且记入 河 镇 县 小 颧 油
“ 者籍” 食 。宋代 ,粮食票券的 联保地 粮税 票 、纳 户执照 、晋冀 鲁豫边 区兑 米票 ( ) 、兑 料票 、太行 区复 图2 员米票 、太岳 区军用兑 米票 、豫 西专署 发行使用更加广泛,其性能接近于今天的 粮票。在粮食 “ 中”和 “ 人 折中”贸易活 动 中出现的 “ 要券” 、在 内地军士 中使用 的 “ 熟券”和在边境 卫戍军士 中使 用的 “ 生券”等 ,均属比较规范的粮食票券。 到了明代 ,实施 一条鞭法 ,摊 丁入
变 的历 史 。
2o 9 o
, . .

IIP ̄ 25 INA I
讲解员补充道 ,这是一个月 的食用 油量
色。当时许多人不识字 ,为了方便使用 , 在票面上除了印制面额五分文字外,还标
注 五 颗 星 , 星的个 数 与 面额 相对 应。
计划经济 时代 的缩影
1 5 年 ,我国开始 了国家建设的第 93
票 为 何 物 ;一 对 白 发 苍 苍 的 老 人 相 扶 观 看 ,慢 慢 移 动 脚 步 , 熟 悉 而 又
圈2 ■翼■豫边 区兑米票
粮票作为适应粮食短缺而定 量供应的产物,历史悠久。早在 春秋 战国时期的河洛地区便出现 了一种用竹片做成的形如令箭的
竹 签 “ 签 ” 这 是 中国 最 早 的 粮 。 粮票 , 由国君 发 放 ,到 粮 库领 取
米粟 。到了汉代 ,朝廷在九卿 中 专门设立治粟 内吏,来掌管国家 的租税 钱粮 ,包 括制 发各种 田
赋 票 证 。 “ 事 军 及 下县 者 ” 有 ,均

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

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

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粮票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发放粮票来限制个人购买粮食数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

以下是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第一阶段:抗战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家资源紧张,为了保障军队和国家粮食供应,中国政府开始实行粮票政策。

粮票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军队和政府机关,普通民众的购粮数量也受到限制。

这个阶段的粮票政策主要是为了确保战争时期的粮食供应,保障国家和军队的正常运转。

第二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粮票政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

新解放区政府开始大规模发行粮票,限制个人购粮数量,以保证军队和政府机关的供应。

普通民众的购粮数量也受到控制,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储备和稳定的粮价。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粮票政策开始成为粮食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保障全国人民的粮食供应,国家继续实行粮票政策。

粮票作为凭证,限制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

这个阶段的粮票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粮食平衡,并保障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供应方式的变革,粮票政策逐渐淡化。

国家取消了大部分地区的粮票发放,实行了市场化的粮食交易方式。

个人可以凭借购买力在市场上自由购买粮食,而不再受到粮票的限制。

粮票政策的逐渐淡化也反映了国家粮食供应方式的转变。

以上就是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它经历了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不同阶段。

随着时代的变迁,粮票政策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最终逐渐淡化并转变为市场化的粮食交易方式。

关于粮票的感人故事

关于粮票的感人故事

关于粮票的感人故事粮票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供给凭证,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被广泛使用。

由于物资短缺和稀缺性,政府实行了配给制度,每个家庭只能根据家庭成员的人口数量获得一定量的商品和食品。

而粮票就是一种用来购买食品的配给凭证。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粮票就像一种神奇的东西。

粮票有着不同面值和不同颜色的票券,可以用来购买各种食品或非食品。

人们用粮票来买米、面、油、肉类和蔬菜等日常食品,也可以用来买衣物、鞋子和其他物品。

但是,粮票背后也有着感人的故事。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困难,粮票是党和政府的深情关怀。

这种特殊的供给方式为了解决基本生活必需品短缺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主动发动全民参与,用各种方法让粮票发挥最大价值,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援藏干部白小红是一位知青。

她1975年到西藏插队,赴海拔4300米的牧区工作。

她第一个冬天,只有1斤4两的粮票,还要照顾生病的同学。

白小红跋山涉水,寻找羊粪,在漫天雪花中成天磨面,炒羊肉,煮馍,终于渡过了一个个寒冬。

后来,他们的艰苦生活不再属于粮票。

但她用自己的双手讲述着一个个“粮票下乡、农家欢乐”故事;她还用自己为期8年的工作,无私奉献,让当地百姓从精神上也得到了滋润。

村长张旭东妻子某日生了孩子,由于家里贫困,村民纷纷送上一些粮票祝贺。

姑娘情深,粮票情更浓。

多少人在困难的岁月里靠着这些粮票走得更远、更坚强了。

一次,赵家是家里孩子最多的家庭,拿到了80元的粮票,家里为过年准备了很多好吃的。

当晚,他们吃着饺子,吃着鱼,欢快地唱着歌,一家子都很高兴。

老大赵喜胜想起了远在川南的堂哥,他们客串的大龙鱼剧团回团了,可往年放钢琴演出的乐师老王却因为没票子去不了,大家都怕老王太失落,怕他会走得更远。

赵喜胜想到了自己的家底,把家里最后10元的粮票拿出来交给老王,希望他能在剧团率团到村子里演出。

村里爱对老王也很好,都捐钱,勉强凑够了车费。

粮票是那个年代所需的生活物品凭证,不是只有个人的事。

当身处困难条件的我们有所收获,都要想到这丰收的背后要说的话,如果这一切不是单靠个人辛勤劳动,还靠站在佳铭车的车门口、送货员、司机、工人,代理点和所有跑马圈地的设施支撑系统就像肌肉式经济所是的一样,粮票就不会存在了。

方寸粮票: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

方寸粮票: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
过来 的记忆 。
地 的面 粉已不够 供应 ,到 了必须 实行配售 的地步 。 当 时 ,如 不采 取坚 决措 施 ,粮食 市场 必 将 出现 严重 混乱 局面 ,其 结果必 将导 致物价 全 面波 动 ,逼
得 工资 上涨 ,波及 工业 生产 ,预算 也将 不稳 ,建设
计 划将 受到影 响 。这一切 将不 利于 国 家和 人 民 ,只 会 利于 富农 与投机 商人 ,严 重威胁 到新 生政 权 的稳
到 了 15 年 ,农产 品需求迅 速增 长而供给 相对 不足 93
家伙 ’” 。他 强调 ,粮食 不 足是 我 国较 长 时 期 内 的

个 基本 状 况 ,因此 采 取 征 购 的措 施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越 是 拖得久 ,混 乱 的局面 必然越 严 重 ,形 势也 就越被 动。 在这 一背景 下 ,15 年 ,中共 中央作 出一项 重 93
红 色 1 怀 1 臂
> 3卜ZⅢ0 。 山0Q~ ∞
方 寸粮 票 :计 划 经 济 的历史 见证
文/ 文 刃
粮票 是我 国特 殊经 济条件 下 的历 史产物 ,是计 划经济 这段 历史 的真实 写照和见证 。 自 15 年 发行 95
第一套 全 国粮 票始 ,至 19 年票证 全 面退 出 ,, J 93 , x J w 方寸 票证作 为一 种载 体 ,见证 了我 国从物 质 匮乏发 展 到物产 丰富 的全 面过程 ,也承 载 了从 那个 时代走
一பைடு நூலகம்

u_
国通 用粮票 开始在 全 国各地 发行使 用 ,粮 票和购 粮
证 作 为 “ 一 票 ”进入 了新 中 国 的票证 历 史 舞台 , 第 中国 自此拉开 了长达约 4 年 的 “ 0 票证经济 ”帷幕。 粮 票 的 出现 、 “ 购统 销 ”制度 的 出台 在那 个 统 年 代是 具 有积极作 用的。通 过统 购统 销 ,由国家直 接控 制 农产 品资源 ,大 大提 高 了 国家 的行 动 能 力 , 并 促 进 了新 生 政 权 的 稳 固。 薄 一 波 对 此 评 价 说 : “ 那种条 件下 ,确 实是 ‘ 在 粮食 定 ,天下定 ’ ,粮价

描写粮票的文学作品

描写粮票的文学作品

描写粮票的文学作品望着眼前这些父亲留下来的花花绿绿的粮票,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跟父亲去粮站去买粮的场景。

每逢家里快没粮吃的时候,父亲便骑上自行车带着我去粮站买粮。

县城的粮站在北街粮食局的一楼。

当我和父亲来到粮站的时候,等着买粮的人己经排成长队伍。

由于人多任你怎么着急也不顶用。

在排队的空闲时间里,大人们聊着家长里短。

等了好长时间,终于到我了。

我向负责打粮的阿姨交付粮票和现金后,她就用秤称足粮食,让我们自己装。

父亲小心翼翼地将粮食装在布袋中,用绳子扎好袋口,放在自行车后捎架上,再用绳子固定好粮袋,唯恐把粮食丢失。

因为那是全家人一月的口粮,千万马虎不得。

买回粮食回家后,母亲就可以做成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或者是一顿诱人的蒿子面。

当时粮票是最宝贵的票证,没有当地的粮票就买不了粮食。

所以人们都把粮票收藏保护的特别好。

记得有一次买粮的时候,有一位阿姨去买粮,一时找不到粮票,竟着急的哭了起来,后来从裤子的拐角找出小小的粮票时,竟破涕为笑了。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需要各种凭票交换物资。

买大米要粮票,买面粉要面粉票,买布需要布票,各种票证名目繁多。

父亲用一个精制的铁盒子装满了各种票证以防丢失。

那时候,小孩子帮大人排队换购商品是常有的事,凭票购物是那一代人的不会忘记的回忆。

李叔叔是父亲的同事,六十年代来到宁夏中宁县,支援宁夏建设。

李叔叔由于孩子多,妻子没有工作,又身在异乡举目无亲,便向父亲借一些粮票去买粮食,好心的父亲把节省下来的三五斤粮票偷偷地借给李叔叔用,帮助他们家度过那个艰难的岁月,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到了八十年代,李叔叔一家按照政策照顾返回了天津。

父亲帮着李叔叔一家又作好户口迁移等事项。

九十年代,李叔叔得知父亲患病,就委托女儿女婿到中宁县探望父亲,以报答父亲救助之恩。

父亲曾经告诉我:“人们在那个年代到全国各地开会、出差、旅游时,吃饭必须使用全国粮票,全国粮票俗称满天飞,这套粮票更显得弥足珍贵。

它的正面图案有水电站、火车、拖拉机、收割机等反应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场景”。

粮票背后的故事及感想

粮票背后的故事及感想

粮票背后的故事及感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开始了全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探索。

在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分配方面,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粮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粮食由国家垄断供应,每个人的粮食消费额度由政府根据各家庭的实际情况设定,并通过粮票发放的方式进行控制。

因此,粮票在那个时代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事的背景是1950年代初的中国,正值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整个国家在进行经济重建的时期。

惊涛骇浪的解放战争已经结束,但国家的经济基础却依然薄弱,粮食等物资供应紧张。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生活贫困,物资匮乏。

每个家庭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领取粮票,以保证每个人有足够的食物维持生活。

那时,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妈妈在家务农,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家里的收入来源有限。

为了稳定家庭的生活,爸爸妈妈每个月都要去领取粮票和粮食。

我还记得,每次去领取粮票的时候,都要排着长队,等待领取。

那时的粮票是纸质的,上面印着党和政府的标志,以及领取人的姓名和家庭成员的数量,非常简陋但却珍贵。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了粮票的重要性。

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每月领取的粮食和食用油都是必需的生活物资。

如果没有粮票,我们将无法在合适的价格购买到这些物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父母为了保障家庭的生活,每个月都会按时去领取粮票,然后按照规定的数量去购买粮食。

虽然我还很小,但我能够感受到家里的压力和责任,知道自己应该为家庭的生活努力。

在那个年代,粮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他们不仅仅是购买食物的凭证,更是一种对国家制度的认同和支持。

而对于我来说,粮票更是父母用心呵护家庭的象征。

在我眼中,粮票是一种珍贵的礼物,代表着父母对我的爱和关怀。

他们每个月领取粮票,是为了保障我的正常生活,保证我有足够的食物养活自己。

这种家庭的温暖和责任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动力和支撑。

粮票

粮票

粮票作者:季为来源:《档案天地》2009年第01期粮票作为一种特殊的流通证券,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对于许多“80后”、“90后”的孩子们来说,粮票这个词可能已经显得太陌生了,但对许多曾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粮票这个词中所包含的感情就太复杂了,有苦涩和辛酸,也有沉重和无奈。

方寸粮票上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是国家在粮食匮乏,商品短缺的特殊年代里为全国人民吃饭问题而印制的粮食供应凭证,关系着每个家庭的温饱问题。

从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粮食统购统销的命令并发行粮票到1993年全国取消粮食定量供应,40年的风雨历程共和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束了票证时代,粮票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社会大舞台,但粮票作为一个历史见证,它所记录的那段中国“票证经济”史,是不能让人忘怀的。

一、票证时代对于“票证”这两个字,现在人们的理解:“票”是指钞票、邮票、电影票、门票等等;“证”是指身份证、选民证、工作证、学生证等等。

总之,在现在的人们看来:“票”是代表价值的;“证”是证明身份的。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年代,“票证”的概念与现在是不完全一样的,票证一般指政府主管机关发给指定受众群体,用以获取限量物品的票券凭证。

它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的配给制的烙印,是计划经济所特有的。

那时的“票证”,各种各样、名目繁多。

“票”就有:粮票、油票、布票、棉花票、豆腐票、肉票、肥皂票、糖票等等。

这些票是按人定量每月(年)发放的,而且是定点供应的。

还有一些紧俏物资的票,既不定量也不定时,如手表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

还有逢年过节,根据物资的多少,临时发一些酒票、香烟票、香菇票、木耳票、粉丝票等。

以上这些票多数是发给有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居民的,农民能发到的票只有其中小部分,如布票、棉花票、肥皂票等。

“证”主要的是购粮证和购货证。

购粮证是和粮票同时使用的,去粮站买粮食缺一不可。

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

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

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粮票政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控制物价、保障人民生活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讲述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粮票政策可以追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

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食品供应紧张,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临时措施,其中包括实行“口粮证”制度。

这是我国在1949年至1953年期间的一项重要经济措施,它通过发放粮食供应凭证,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粮票政策逐渐演变为一种长期性政策。

1953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粮食计划,人民群众的购粮渠道逐渐由市场转向国家供应。

为了有效控制粮食供应和需求,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决定通过发放粮票的形式来限制人民群众的购粮量,以充分调动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到了1955年,我国粮票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国家正式推行了全民购粮配给制度,即人人有粮票、按需供应。

这种政策的实施使得物价稳定,保障了人民的生活需求,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

这段时期的粮票政策在保障人民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粮票政策进一步调整和改革。

196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粮油票政策,人民不仅可以凭粮票购买粮食,还可以用粮票购买油、肉、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

这种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粮票政策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压力。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逐步取消粮票制度。

1993年,全国范围内正式取消了粮食票制度,人民可以按照市场价格自由购买粮食和其他日常生活所需。

总体而言,粮票政策的发展历程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通过粮票政策的实施,我国成功解决了初期的物价飞涨和人民生活困难的问题,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粮票——承载历史的“断代”藏品

粮票——承载历史的“断代”藏品

早在6年前,即2009年4月,在武汉收藏品市场举行的第五届票证交流大会竞卖会上,有几百张珍贵粮票亮相,其中不少拍品是市面上较少见的稀有品种,如1952年西南区5斤大米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250斤粮票、民国36年第三办事处战地14斤兑米券等等。

拍品中价值最高的是1950年西南区马料票10斤、200斤、500斤票样3枚,现市场价超过万元,此次竞卖会起拍价就高达9500元。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

新中国粮票诞生于1955年8月25日,一直沿用至1993年才正式宣布“退休”,其间长达38年。

随后,方寸粮票进入收藏市场,很快就成为广受追捧的收藏佳品。

目前,我国的粮票收藏正渐入佳境,与邮票、钱币、烟标、火花并称为“五大收藏品”。

据报载,香港普艺公司在2005年8月6日举行的钱币邮票和怀旧收藏拍卖会上,首度参拍的全套“中国粮票”,仅拍卖底价就高达2.4万港元;在2007年4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收藏品市场举行的省第四届票证竞卖会上,一组山东解放区粮食票证(一共有35枚)以3.12万元成交,创下了近几年来国内粮票拍卖的最高纪录。

一、粮票的起源和发展粮票虽说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但其雏形很早就在我国出现了。

我国历代都有收税收兵粮的惯例,由此产生了一些粮食票证,如宋代的“粮食要券”、明清时期的“完粮串票”,以及太平天国时期的“征收粮票”等,都是当代粮票的鼻祖。

民国时期,粮票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除了国民党政府发放的“粮食配给票”等,解放区也发行过“临时借谷证”“边区粮票”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食品紧缺,国家财政经济面临许多困难,党中央深知“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发行粮票就是最得力的措施之一。

新中国早期的粮票主要是为部队作战、剿匪、行军、迁移使用,为土改、粮食大调运人员的粮食供应提供方便,属于内部发行。

当时中央政府、各大行政区、各省市政府都分别发行过粮票,为新中国粮票发行史揭开了序幕,粮票在我国流通了38年之久。

粮票的记忆

粮票的记忆
这 个 家 。妈妈 有 一 台缝 纫 机 , 常 挑 灯夜 常 战 为 乡亲 们 做衣 服 。因 为 乡亲 们没 有 钱 , 所 以妈 妈 很 少 收 钱 , 做 了衣 服 的 大 婶 、 那 大 娘 们 过 意 不 去 就 送 几 块 地 瓜 或 是 萝 卜:这也 使 我 家 得到 一 些 贴补 。
日 闻 HS 1{ IH>. 法制参譬 _
粮票 , 曾经作 为 中 国人
民 生 活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 二 第 货 币 ” 已完 成 自己 的 神 圣使 ,
要 给 妈 妈 做 碗 面 条 , 妈 妈 可 坚 决 不 让 , 让 我 烧 了 一 碗 只
疙瘩 汤 。家 里仅存 的 5 斤粮

兄 妹 , 妈 是 没 有 其 他 选 择 的 , 只 能 少 妈 她
吃 , 少 吃 一些 , 饥饿 的 痛 苦 尽 量 少地 再 让
收 藏 家 的 猎物 。 3 年 岁 月 一 转 瞬 。 如今 看 到 超 市琳 0
落在 家人身上 。她用那 一点点食物来 支 撑住 自己的身体 , 拼命地抗争 , 勇于撑起
的 见证 :粮 票 珍 藏 着 一 个不 该 忘 却 的 年 代 , 藏 着 共 和 珍 国成 长 的 一 段 历 史 。 上 世 纪 5 年 代 , 对 几 0 面 近 崩 溃 的 经 济 , 满 足 全 国 为 人 民 的 温 饱 , 食 必 须 计 划 粮 供 应 。 在 那 个 年 代 里 , 票 粮 就 是 “ 根 子 ” 没 有 粮 票 注 命 ,
食都 要粮票 , 用 钱是 _ 只 灭不 到 的 。一 个烧 饼 2 粮 票 、分 钱 ; 碗 面 两 6 一 条 2 粮 票 、 角 钱 ; 碗 大 米 饭 4两 粮 两 1 一 票 、 分 钱 五 六 十 斤 粮 票 可 换 个 媳 妇 = 8

关于粮票的故事

关于粮票的故事

关于粮票的故事
粮票是一种曾经在中国使用过的实物凭证,代表着一定数量的食
品供给量。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经济不发达,经常出现物资紧缺的情况。

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政府推出了粮
食计划和粮票制度。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收入很低,生活水平也比较落后。

粮票成了
每个家庭的重要支出,因为只有拿到粮票,才能有机会购到口粮。


了能拥有更多的粮票,人们会努力地工作,在单位里表现出色,这样
就有可能获得额外的福利,比如多发几张粮票。

粮票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保障和
福利。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物资供应开始逐渐稳定,粮票也
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粮票已经成为一种怀旧的记忆,而我们
坐在商品丰富、物资充裕的年代里,也需要心存感激,珍惜当下的幸
福生活。

粮票:中国“困难时期”的见证者

粮票:中国“困难时期”的见证者

粮票:中国“困难时期”的见证者作者:文刃来源:《晚晴》2013年第11期自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发行,至1993年票证全面退出,粮票见证了新中国从物资匮乏到物产丰富的过程。

粮票的诞生1953 年 10 月,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目前全国粮食供应形势非常严峻,一些主要产粮区未能完成粮食收购任务,而粮食销售量却在不断上升,到了必须实行配售的地步。

陈云向中央建议,采用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的方案,解决粮食购销问题,简称“统购统销”。

陈云的建议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

1955 年 9 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38 年的“票证经济”的帷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的地方约有 2441 个,品种上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

粮票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所有与粮食有关的食品都要凭粮证或粮票购买。

城镇居民获取粮票的主要途径,是凭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应证等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

按年龄和工作性质确定每月的粮食定量,当时定量最高的为劳动强度最大的重体力工人,每月供应粮食45 斤。

不满 1 岁的婴儿粮食定量为5.5 斤,1 周岁开始定为 8.5 斤,以后每长一岁加2 斤,10 周岁以上的普通市民在 26 斤至 34 斤之间。

这个定量是非常紧张的,吃不饱饭是普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粮本”的粮食供应证和户口本、结婚证变得同等重要,往往被人们小心翼翼地珍藏家中。

在计划经济制度结构中,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粮票成为一种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能够按时按量领到粮票,就意味着取得了城市居民的身份。

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

倘若居民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除须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

没有粮食关系,就没法吃饭。

66年全国粮票值多少钱五市斤

66年全国粮票值多少钱五市斤

66年全国粮票值多少钱五市斤
8万元左右
1966年5市斤粮票价格是很不错的,1966年5市斤粮票价格在10年前这套粮票的价格为1500元,现在的价格在8万元左右,全国仅有30套左右。

一套粮票的价格抵得上一辆小轿车,粮票的经济价值正在重新被定义。

提到粮票,许多人尤其是年岁偏大的人都市马上回忆起曾经那风风火火的革命年月,不少人都用过见过粮票,它是20世纪50年月至85年月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那时间,必须凭粮票才气购置粮食。

粮票是妄想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

新中国粮票降生于1955年8月25日,一直沿用至1993才正式“退休”,其间长达38年。

随后,方寸粮票进入珍藏市场,很快就成为广受追捧的珍藏佳品。

现在,我国的粮票珍藏正渐入佳境,与邮票、钱币、烟标、火花并称为“五大珍藏品”。

此组藏品包含1966年伍市斤全国通用粮票4张,票面呈紫色,左侧上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字样,下端为水电站图案,展现出了当时工业的发展状况;右侧上方标有面值“5”,下方为“伍市斤1966”字样。

背面中央盖有粮食部国徽章,并注有票证说明。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生活的一种见证,是百姓生活的生动写照,小小的粮票中也蕴含着极高的人文与历史价值。

不同粮票的不同票面内容与材质体现出了我国发展历程中不同年代的政治和经济特点,比如经济困难时期,粮票的用纸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语录粮票;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粮票使用专用纸还出现了防伪标识等等。

可以说,小小粮票就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历史价值正是其吸引人的魅力。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报道 票证沧桑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报道 票证沧桑

中国经济周刊年第期婚礼与票证在改革开放初期,票证俨然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它近乎影响了黎民百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上海市大木桥路古玩城六楼,正在筹备“票证博物馆”的上海春申集藏社经理申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了这样一件趣事。

年,申健筹办婚事。

按照老《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俊才/上海报道票证是什么?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生、怀揣信用卡自由自在消费的一代,“票证”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更无法理解这方寸纸片中曾经容藏着的饥饿寒冷和无言期盼的“时代记忆”。

如今,票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历史文物”,被收藏者宠爱着。

9月30日,一位离休老干部向上海市博物馆捐赠了56枚珍贵的上海粮油票证,其中有11枚绝版的票证。

而“十一”黄金周期间,上海世纪公园一角,民间收藏爱好者展出超过1万枚近现代股票、商标、许可证等老票证。

一代人说不清的“票证情结”和年轻人对于票证的隔膜,折射了改革开放30年生活的巨大变迁,也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的沧桑轨迹。

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始,至1993年票证的全面退出,整整39年,小小方寸“票证”见证了多少真实的人间表情;而改革开放30年给老百姓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从此摆脱和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

方寸票证留存的“时代记忆”票证沧桑上海的规矩要准备“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和彩电。

经过充分沟通,第一件由女方准备,第二件找了辆半成新的“凤凰”凑和,而搞定一台彩电,却成了他完婚的一大难题。

几经转折,申健终于找到“有路子的人”,觥筹交错间对方拍胸脯保证“解决”。

可是,就在婚期只剩3天的时候,对方打来电话告知:对不起,没有弄到。

顿时,申健沮丧万分。

下班途中路过徐家汇新华书店时,看到“买书中彩电”的广告,于是咬牙拿出全月三分之二的工资买书。

天遂人愿,果真真的中了奖——一张凯歌电视票。

“顿时感觉浑身来劲,当天就把电视机用我的‘老凤凰’给运了回来。

晚上,目不转睛看电视到深夜,直到出现满屏雪花。

粮票见证那段难忘的岁月

粮票见证那段难忘的岁月

粮票见证那段难忘的岁月
粮票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据了解,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那时候,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糖要糖票,买油要油票。

据说就连购买鸡蛋,还要所谓的鸡蛋票呢。

这些票证,不仅票面题材广泛,而且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

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就拿粮票来说吧,不仅仅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而且还有粗粮、细粮的区分。

全国粮票,顾名思义就是全国通用,而地方粮票则只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使用
有效。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到集体食堂购买饭票,不仅要使用现金,还要搭配同斤数的粮票方可。

根据工作岗位、工种的不同,换购粗、细
粮的比例也不一样。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粗细粮比例为3:7,其余为4:6。

想想那时候,出门在外,兜里不仅要装着钱,还得带着粮票,否则就会饿肚子。

我收藏的这四张粮票就来自不同的省份,分别为黑龙江省1978年印制发行的壹市斤、伍市斤粮票;四川省成都市1981年印制发行的伍两(0.5市斤)粮食供应票;四川省青川县1980年印制发行的贰市斤粗粮供应劵。

这些粮票设计图案美观、大方,印制也很精美,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粮票的改革(改革开放——昔日的票证)

粮票的改革(改革开放——昔日的票证)

粮票的改革(改革开放——昔日的票证)改革开放前,由于各种物资相对紧缺,国家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基本需求,商品实行“定人定量”供应,一切物料都凭票供应。

当时,国家推行票证制度,发放的购物票就是按量供应商品的凭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其中管吃的粮票,成了除人民币之外使用最广泛.价值最稳定的中国“大票”。

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开始发行,粮票,这种购粮凭证,作为一种购粮的资格,成为影响当时百姓生活的“命根子’.“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城市,一些粮累的面额甚至精确到以“钱”为单位.比如,一钱粮票,五钱芝麻案等等,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首直无法想象。

在那个特定年代,由于粮食医乏,物资短缺,粮质是极被青睐的贵重物品,因为它是粮食的代名词,一切主食,都必须凭粮票到国营粮店购买.不仅是粮食,为了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油,肉、糖、布、肥皂等生活必需品也全部实行计划经济,凭票购买。

当时,粮票是按照城镇人口从事的职业、工种、劳动强度定量发放的,从国家主席到普通工人.城市居民每日都有粮食定量标准.当时国家规定的标准是: 机关干部30斤,体力劳动者45斤,学生35斤,居民28斤。

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情况有所不同,还有更细致的规定。

1984年,在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

在38年后的今天看来,取消票证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在当时,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事实证明,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食凭证供应制度后,并没有发生什么风波。

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

从1955年全国通用粮票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到1993年终止流通,“票证时代”长达40年之久。

据统计,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数百种之多,各式各样的票证,成了老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票证年代的记忆

票证年代的记忆

历史的选择
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再加上粮食连年 丰收,全国其他地方也逐步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 在粮票谢幕之前,更早开始销声匿迹的是各类商 品票证。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类商品 开始供应充足,市民手中的票证已经名存实亡, 越来越多的票证退出历史舞台。在全国来看, 1993年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 日起,按照国务院《 通体制改革的通知》 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 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 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 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谢幕演出, 转而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到了1994年,全国各 转而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到了1994年,全国各 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
粮票的出现, “统购统销”制度 统购统销” 的出台在那个年代 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最初的粮票采用16 最初的粮票采用16 两制计量,1959年 两制计量,1959年 改为10两制计量, 改为10两制计量, 从1985年起改为公 1985年起改为公 斤制,公斤和市斤 并存、混用。面额 有半两,很少, 有半两,很少,、壹两、 贰两、伍两、壹斤、 贰斤、拾斤,甚至 百斤、千斤。
新时代,新角色
粮票推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并没有淹没在尘 埃,而是转而进入了收藏业,成为了收藏者的新 宠。粮票虽然失去了使用价值,却被一些人用于 收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粮票市场。辽宁省 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粮票,2004年市价超过1500 1955年发行的第一套粮票,2004年市价超过1500 元。全国各地都成立了集粮票协会,民间还不定 期出版《中华粮刊》 期出版《中华粮刊》、《粮票》等集藏刊物。由 粮票》 于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 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 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 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 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全国通用粮票

全国通用粮票

MAY2019全国通用粮票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

新中国粮票降生于1955年8月250,一直沿用至1993才正式“退休”,其间长达38年。

随后,方寸粮票进入珍藏市场,很快就成为广受追捧的珍藏佳品。

曾经在中国使用近40年,见证了中国特殊经济时期下人们的生涯。

曾经是人们衣食住行必不行少的票证,但对于珍藏却无人问津。

陪同着粮票淡出生涯,粮票珍藏逐渐加入到各个珍藏市场中。

曾先生的此组粮票肆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半市斤、壹市斤、卷市斤、伍市斤1965、1966年版,粮票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下方为发行年份,右上角为阿拉伯面值,背面中间为粮票的使用说明。

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曾先生的此组粮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使用年限最长,从1965年发行,到1993年粮票退出流通领域,前后共28年的使用时间。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

粮票板块也是中国诸多收藏板块中其蕴含的经济价值一定能被有远见的投资者发掘,而全国粮票作为粮票的龙头毕竟大放光彩。

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小小粮票就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历史价值正是其吸引人的最大魅力。

(福运来)全讯迹川柚漿aQ5«5酱油莲坐梅花纹饰双耳瓶何为酱釉?酱釉即酱色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色如柿黄色或芝麻酱色,故而得名。

酱釉瓷器与青瓷、黑瓷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酱釉瓷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窑场所烧造的酱釉瓷器也各不相同,自成体系。

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酱釉瓷市场如日中天,成交价格极为喜人,已然成为藏家收藏投资的不二之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寸粮票: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作者:文刃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2年第02期粮票是我国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是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见证。

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始,至1993年票证全面退出,小小方寸票证作为一种载体,见证了我国从物质匮乏发展到物产丰富的全面过程,也承载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记忆。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粮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票证,如果需要买粮食,必须出示粮票,甚至有人后来把粮票形容为“吃饭的护照”。

粮票的诞生1950年,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党和人民政府开始酝酿对粮食进行计划供应。

1953年,粮食问题被正式提上议程,成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粮食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主管中央财经工作的薄一波曾说:“建国头几年,国家掌握粮食,以征为主,市场收购为辅。

来自公粮征收和市场收购的比例,1951年至1952年粮食年度为61∶39;而1952年至1953年粮食年度则为56∶44。

”到了1953年,农产品需求迅速增长而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加剧了,农产品成为稀缺资源,甚至一度引发粮食危机。

1953年10月,时任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目前全国粮食供应形势非常严峻。

一些主要产粮区未能完成粮食收购任务,而粮食销售量却在不断上升,京、津两地的面粉已不够供应,到了必须实行配售的地步。

当时,如不采取坚决措施,粮食市场必将出现严重混乱局面,其结果必将导致物价全面波动,逼得工资上涨,波及工业生产,预算也将不稳,建设计划将受到影响。

这一切将不利于国家和人民,只会利于富农与投机商人,严重威胁到新生政权的稳定和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主持经济工作的陈云集中精力,深入研究解决粮食购销问题,经过权衡利弊,最后他参考英国经验以及战时经验,向中央建议采用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的方案,以解决粮食购销问题。

该方案名称叫做“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当时,陈云提出这个想法是很不容易的。

他曾形象地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

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

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

他强调,粮食不足是我国较长时期内的一个基本状况,因此采取征购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越是拖得久,混乱的局面必然越严重,形势也就越被动。

在这一背景下,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195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公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又出台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同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粮票和购粮证作为“第一票”进入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约40年的“票证经济”帷幕。

粮票的出现、“统购统销”制度的出台在那个年代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通过统购统销,由国家直接控制农产品资源,大大提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并促进了新生政权的稳固。

薄一波对此评价说:“在那种条件下,确实是‘粮食定,天下定’,粮价稳定是整个物价稳定的关键。

物价稳,则国家稳。

”“后来,我们国家遇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

这两次大灾难中之所以没有出现更严重的局面,应该说,与统购统销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

”“吃饭的护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的地方约有2441个,品种上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

粮票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所有与粮食有关的食品都要凭粮证或粮票购买。

粮站供应的面粉、大米等细粮和玉米、高梁米、各种豆子等杂粮要凭粮证、粮票供应,商店和各级各类供销社里的挂面、切面、米粉、年糕、点心等粮食制成品,大大小小的饭店和小吃店里的米饭、面条、馒头、包子、馄饨等熟食品,都必须凭粮票或糕点票才能购买。

粮票最初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从1985年起改为公斤制,公斤和市斤并存、混用。

粮票的票面设计均采取线条装饰图案,粮食发行机关印章均为方形,每套票的票幅规格一样,粮票的上边一般有齿孔。

在所有粮票里,面额最大的当属1967年发行的一万斤一张的粮票,而最小的仅有半两。

若单从票幅上来看,最大的是1957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的“军用定额支票”,四枚票幅一致,均为150毫米×67毫米,竟与信封差不多大小;而最小的则是浙江省发行的10市斤粮票,为8毫米×9毫米,只有指甲盖大小。

粮票获取的主要途经是由城镇居民凭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应证等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

按年龄和工作性质确定每月的粮食定量,当时定量最高的为劳动强度最大的重体力工人,每月粮食的供应为45斤,不满1岁的婴儿为5.5斤,1周岁开始定为8.5斤,以后每长一岁加2斤,10周岁以上的普通市民在26斤至34斤之间。

这个定量是非常紧张的,吃不饱饭是普遍情况。

一般人家里常常吃了上顿就惦记下顿,一般未到月底,家里的粮食就吃空了,“粮票刚好够花,根本攒不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粮本”的粮食供应证和户口本、结婚证变得同等重要,往往被小心翼翼地珍藏家中。

粮票是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而发行的一种无价证券,其设计者的初衷是把它作为粮食计划供应和计划管理的手段,以“方便”居民外出旅行、公干时饮食之用,它的背面都印有“本票只限在××范围内购买粮食或粮食制品,严禁买卖、伪造,涂改无效,遗失不补”的字样。

然而,在原有计划经济制度结构中,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由政府计划供粮的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粮票成为一种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能够按时按量领到粮票,就意味着取得了城市居民的身份,能够享受国家给予居民的一系列待遇。

这是农民羡慕已久、求之不得的事情。

在那个年代,粮票堪称重要。

居民迁徙必须考虑它,在当年城镇居民迁移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食关系”。

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

倘若居民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除须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

没有粮食关系,就没法吃饭。

同样,如果没有粮票只有钱,也等同于没有钱,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

而且,只有全国粮票才全国通用。

当时出差外省市的人出差前都要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

当时,国内的各个城市往往上演着这样一幕相似的情景。

粮店是仅次于电影院的热闹场所,每月的固定某几天,粮店的上级单位就会把粮票发放到粮店内,粮店再发给居民。

每逢周末或月底,粮店门前总要排起长长的队伍。

他们总要小心翼翼地观察秤杆的准星,生怕遇到缺斤短两。

买到粮后,再小心翼翼地扎紧口袋离去。

而粮店职工的繁忙和辛苦丝毫不亚于流水线上的工人。

他们在居民买粮时,首先要求对方出示粮食供应证来“验明正身”,粮票回收后,工作人员会把粮票贴在报纸上,攒满一张报纸后,再刷上一种特殊的紫色涂料,防止被人重复使用。

在一些地区,粮票被人们视为生命票,当时下发各区县的粮票都有专门的运票车运送,还有武警押运,回收的粮票也有专人清点,每半年送到造纸厂销毁一次,负责监督销毁的人要看着所有粮票被打成纸浆才能离去。

那时粮票享有的待遇简直和钞票一样。

泱泱“票证大国”1961年10月起,全国各省、市、县先后实行了按工资比例发放日用工业品购货券、购货证的规定,把50余种商品列入凭券供应范围。

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极为少见。

食品类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各类蛋票、糖票、豆制品票及蔬菜票等。

服装和日用品类的票证更为繁多。

从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到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票等,应有尽有。

一些贵重物品,如各类电器、自行车、手表更是一票难求。

除了买“红宝书”(《毛泽东选集》)不用票,买其他东西几乎都要票。

有的票还规定了商品等级,如“烟票”,一般按季度发放;城镇居民平时只能得到低档次的“乙级”、“丙级”香烟若干包,节日才供应“甲级”香烟。

烟票上清楚地印着“几等烟几包”。

什么样的商品就用对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

到1965年,除粮、布、棉、油、糖、烟等十几种重要票证外,其余票证已逐渐消失。

但十年“文革”又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导致了商品的紧缺。

商品越是紧缺,票证发行量就越大,而其间发行票证的数量更是空前。

为了管理这些名目繁多的票证,部分地方的商业局还设立票证管理办公室,专人负责票证发放。

那时候,老百姓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般人家想吃一次鱼或者糖果,只能等到春节。

一到春节,食品供应点前总要排起长龙。

对于买到冷冻带鱼和过期糖果,也不会有人抱怨,反而会当作宝贝一样珍藏起来,准备用来款待拜年的客人。

那时候,国家基本包揽了城市居民所有的生活消费,全体中国人过着整齐划一的“票证”生活,或者叫准配给制生活。

以绝对平均主义分配的票证制度,保证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即温饱生存性的需求,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当年人们想买短缺商品时,不仅需要攒钱,而且还需要凑够这些必需的票证。

像现在这样超市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到,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粮票退出历史舞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物资慢慢丰富起来,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粮票也逐渐失去当年的魅力。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把粮油议购议销作为统购统销的补充,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时尚的新名词——“议价粮”。

所谓议价粮,就是在百姓定量内执行平价,超出部分允许不用粮票以高于平价的价格购得。

与国家统一定价的平价粮不同的是,议价粮价格可按市场需求浮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粮两种价”。

1985年,国家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再次有了松动,当年元旦,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是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

1985年北京的粮食工作人员就不用再挨户发放粮票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粮食局统一制作的粮票代存卡,在居民购买粮食时,所用粮票直接从卡里扣除。

此外,国营粮店也开始有了议价粮出售。

随着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渐渐发生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家家户户的粮票基本都有所盈余。

随着居民手头存积的粮票越来越多,粮票渐渐有了新的作用。

人们半公开地把它当作一种流通货币,开始用粮票交易商品。

在种类繁多的粮票中,1955年由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是公认的“硬通货”,在地下市场受到追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