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段落在情节发展计划中的作用
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
示例一:认同“平衡”为标题。 (1)揭示矛盾的根源,所有的矛盾都源于人物的心理失衡;(2)以小见大,表面写反映邻里关系的生活琐事,实则揭示社会信任危机,深化主题。 示例二:认同“锁”为标题。 (1)“锁”是小说的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锁”展开;(2)含义深刻,“锁”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信任,含蓄地表现了主题。
专题四:标题及句段的作用
文题
《平衡》(2016年)
《集中营的课堂》(2015年)
《天使儿》(2013年)
考题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平衡”独具匠心;也有人认为小说以“锁”作为标题耐人寻味。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原文中反复强调了“回家”一词(1分),突出作者回家可以求得心理的“净泊”(或突出表达对乡土的喜爱和眷恋)(1分); 原文将“明年回家折枣”独句成段(1分),更强调了对明年回家折枣的期待(渴望)之情(1分)。
专题五:伏笔 铺垫 对比 衬托
练习
(四)《最后的常春藤叶》第2小题: 作者为什么在文中画线出三次写到琼珊躺着“一动不动”这一细节?请简要回答。 (4分)
①写出了琼珊病情严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写出了琼珊知道自己不久于世的绝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写出了琼珊数着最后的叶子只有四片的害怕和绝望的心理,为下文写贝尔曼先生崇高的爱心和高超的画技做铺垫。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在文中的作用(2016.4)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一、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
(2)明确段落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及基本作用。
(3)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二、答题格式:
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三、解题指导:
(一)文段在文章的开头
①开门见山点题或奠定感情基调。
②引出下文(引出下文的回忆、叙述等)。
③为下文的XX情节作铺垫、交代背景等。
④设置悬念(记叙文、小说)。
(二)文段在文章的中间
①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此段一般是文章的过渡段)。
②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与下文形成对比衬托。(一般为记叙或描写句段)
③表达某种意思或抒发某种感情(一般为写景、议论、抒情句段)。
④与上文照应或为下文伏笔。
(三)文段在文章的结尾
①照应开头或上文,使结构完整。
②深化中心,点明主旨,呼应文题等。
③总结上文,收束全文。
如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段落,把握这种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可从以下“五”看入手:一看是不是交待故事或人物活动背景;二看是不是构建某种意境,渲染气氛;三看是不是揭示人物心境或烘托人物的性格品质;四看是不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五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
四、实战训练
1、漓江情韵
①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②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2020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阅读之情节结构讲义
高考—小说阅读之情节结构讲义
一、情节的概念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或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它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二、情节的叙述方式
1.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这样可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末时间等。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①从内容上看,插叙是作者为事件发展提供背景材料,如果将这个材料删去,原有的故事情节仍旧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线索仍旧清楚明朗,读者不会产生疑问;而补叙是与全文中心事件密切相关的,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个片段删去,读者会产生疑问或歧义。
赏析小说的情节作用(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02.3 赏析小说情节的作用
教学目标
赏析小说情节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常见的小说情节作用
教学过程
一小说情节的作用
情节手法是指为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楚、结构紧凑、叙述生动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具体包括情节叙述的艺术和情节安排的技巧。
二题点必备知识
分析情节作用题既是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分析作品基本特征能力的考查。解答时既需要从局部考虑,重点关注某个段落或情景、细节,又要着眼于全文,侧重分析作品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因某一情节在文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作用。
1.情节的常见题型
1.梳理情节
梳理情节是小说中的常见考点,要做好这类题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事件的发展顺序入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可根据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过程来梳理。同时注意在具体的作品中,出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时不一定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可能出现颠倒、交错或者省略的情况。例如,《祝福》就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了祥林嫂的死,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2)从线索入手。线索贯串小说的情节脉络,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时间或空间都可以作线索。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
(3)从人物的情感变化入手。人物的心理情感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把握人物心理描写的相关信息,按照人物情感变化可梳理出情节脉络。
(4)从场所的转换入手。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会有不
部编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第二节考点突破考点二:句段作用
首页
末页
对点训练 (二)无价之宝 高笠鑫 陈铎是位文物鉴定专家。这天,他在民博会 现场为广大藏友作免费鉴定。忙了一上午,也 没发现一件有价值的藏品,他有些闷闷不乐。 临近散场时,一对老年男女来到陈铎的面前。 男的眉头紧锁,有点不怒自威的气质。女的背 着包,看上去慈眉善目,笑眯眯地跟在男人的 后头。
首页 末页
真题示范
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 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 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 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 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 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 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 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 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
首页 末页
真题示范 结构上的作用则要扣住段落所在位置进行分析, 此段处于开头,点明时间“秋末冬初”、地点“天 坛”,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回答此题一定要 注意答案有层次,表达要准确。 参考答案: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1分)以春末盛 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1分)写 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2分)反衬老太太“心未与 年俱老”。(2分)本题最多得4分。
首页 末页
真题示范
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 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 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 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 气都不敢出。(因为邻居不在家,母亲怕帮他们 浇了地而不为人知,父亲却劝母亲不要记挂在心, 两人引起冲突。所以可见第④段也为母亲不理解 父亲作了铺垫。)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 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 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
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55 精准分析情节结构——梳理文脉,扣住技巧
2.外国小说模式
常见模式
解读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
“延迟”式 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
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
“突转”式 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
(“欧·亨 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所以一切又都
分明。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
铺垫 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 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或事物以作衬垫。
(四)情节段落作用 1.小说开头方式和作用
悬念式 开头提出疑问,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思考(或在情 开头 节发展中回答)。 写景式
开头写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开头 直切式 小说直接切入场景,直接将读者置于故事情节之中,现场感 开头 与参与感强烈。
板 课时55 精准分析情节结构
块
六
——梳理文脉,扣住技巧
大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清单(九) 情节结构
(一)文体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 界与人生。散文的本质特征是写实,贵“我”,言说真诚而自由,以独 特的方式表现“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 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则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 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而成 的。
文章段落的作用
文章段落的作用.1.开头的作用:
(1)总括: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2)再分别从结构上、内容上作答。
具体从三个方面思考
对上:①开篇点题,照应题目;②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
本身:①渲染……气氛;②突出表现了……
对下:①引出下文……;②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③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
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中间段落的作用
(1)(总括)过渡,承上启下。(2)(具体)内容上、结构上作答
①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②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③文章由……转为……(如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由写物转为写人;由历史转为现实;由感性转为理性等)3.结尾段落的作用
(1)结构上:①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②使文章前后照应;③层层深入,总结全文。
(2)内容上:①(直白类)(本身)结尾部分表达了(有手法就结合手法回答)……,深化……的主旨,强化作者……的观点。
(3)(含蓄类)①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②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
③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仿写句子
简单来说,仿写要注意“三性”:形式的制约性、文意的统一性、内容的创造性。
1.形式的制约性
(1)句式的限制。仿写时,可视题目的要求与例句的特点,写成相应的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或句式相似的短语等。
(2)修辞的要求。正确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特别注意不能忽略隐含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
2.文意的统一性
(1)表意的特点。切合语境是仿写的重要原则。从题型上看,仿写主要有嵌入式、续写式和提供范例式三种,前两种形式的仿写不仅要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还要注意仿写内容与语境的一致性,甚至还包括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文体风格等,这是仿写时最容易被忽略也最难以把握的地方。
某个段落的作用
(二)倒叙的语段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三)景(物)描写的语段 往往都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性格)或 事物的特点,为情节发展服务,为突出主 题服务等作用。 中指书p91/1 开篇细致的写拖鞋的用意是 什么? 突出拖鞋的普通和陈旧,设置悬念,并反 衬出“我”对外婆的敬爱和怀念。
(四)人物描写的语段
2012年白下二模《一掌清凉》 16.有人认为第⑮段插叙的内容可以删去,
你认为呢?为什么?(3分)
16.(3分)不可以。第⑮段叙述了男孩一
家人艰难的生活状况(1分)(内容),使 文章内容更丰满(行文有波澜)(结构) (1分),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 对民工们的深切同情(呼吁给予他们更多 的爱)(主题)(1分)。(只答“不可以” 不得分,意近即可)
一、文学作品(小说、散文)
(一)插叙的段落: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
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 2012年玄武区二模《伞》 18.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8.(2分)通过插叙三天前的事情,(补充情 节)交代父亲来我家的原因是因为爱孙子(1 分),为下文父亲把伞留给孙子(我儿子)的 情节做铺垫(1分)。(只写铺垫而没联系具 体情节分析不得分。不写插叙不扣分)
(四)开头一段的作用 2012栖霞二模《力气》 19.第①段写著名作家二月河的现身说法 有哪些作用?(3分) 19.(3分)①引出论点(论题);②充当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③激 发读者阅读兴趣。(答出一点得1分)
第03讲:段落作用(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全国通用)
两段能否调换顺序
①(一般情况)不能; ②这段和x段的x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几段存在逻辑上的(递进、 转折、因果、由现象本质等)顺序; ③若调换,就不符合这种对应/逻辑顺序; ④所以不能换。
引用古诗词作用
①增强文学色彩,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②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作品主题; ③便于表情达意,抒发作者感情等。
1.内容上:高度赞扬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几十年的坚持,老人把永恒的精神 和肉体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创造了伟大事业,使得生存下来的人们过上了无比幸福 的生活。
2.结构上:首尾呼应。和文章开头“何为好人”遥相。呼应。
某段能否删去
1、叙类语段:让故事更完整;让情节有照应;丰富了内容;拓展了意境;深化了主旨;增 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诗情画意;增添了浪漫色彩和传奇色彩;虚实结 合;强化中心等。
⑨在水乡静静的夜里,我渐渐懂了,这么多寻常人为何要来水乡寻梦……
【问题】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
水乡寻梦
【问题】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答__案__】__第__③__段__承__上__启__下__,__承__接__了__上__文__对__水__乡__美__丽__图__景__的__描__绘__,__引__出__下__文__水__乡__寻__梦__的__主___ _要__内__容__,__通__过__设__问__引__发__读__者__的__兴__趣__和__思__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散文复习 句段的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散文阅读复习:句段的作用》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中考散文阅读专题复习系列之句段作用。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初三(9)班58位学生做了课前检测题《青涩的谎言》,四道题目中,第1题为情节概括题;第2题是分析开头叙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第3题二选一题回答,一是根据句子揣摩作品中人物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二是赏析该句子表达效果;第4题是联系全文,分析句子蕴含的思想感情。四道题目中,第一题得分为2.28,得分率为57%;第二题得分为1.63,得分率为40.75%;第3题得分为2.53,得分率为63.25%;第四题得分为2.81,得分率为56.2%。全班总平均分为9.25,得分率为54.4%。总体成绩不理想,说明了我们的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相对低下,必须花大功夫复习巩固。四种题型中,尤以第二题得分率最低,大部分学生只会单纯套用平时记的作用语,如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总起全文,开门见山等等,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对这些写作手法没有真正掌握,不懂得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开头的作用,而且在表述方面也不够规X。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2. 学习规X答题技巧及组织答题语言。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阅读散文句段分析的答题能力。
教学思路
1.完成课前检测《青涩的谎言》,分析检测情况,明确教学重点: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2.回顾历年中考关于句段作用的题目,结合所学例文指导答题技巧方法。
3.实战演练,练习巩固。
4.布置作业,强化巩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小测《青涩的谎言》,老师批改并分析学生答题情况。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九、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 一 ) 常见题型
(1) 文章的标题(以……为题)有什么作用 ( 好在哪里 ) ?
(2) 文章标题改为……好不好 ? 为什么 ? ( 请举例说明 )
( 二 ) 解题技巧
答题模式:
此类题有固定的答题模式:
①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反映文章内容、点明主旨;(要点出什么内容,什么主旨)
③形式新颖,吸引读者(要先指出标题的形式是如何新颖法,比如从修辞的角度谈其新颖);
④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要指出是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的)
⑤有些标题要结合文章深层含义或寓意或主题等内涵来谈它的作用。
(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 , 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
十、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 一 ) 常见题型
(1) 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2) 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 二 ) 解题技巧
答题技巧
此类题首先需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 , 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 , 即其本义。然
后联系文章的主旨 , 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 , 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
六、整体感知与理清思路
1、概括文章(小说)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2、领悟文章主旨。
3、梳理情节,概括要点。
(一)常见题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或小说)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或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请简要归纳。(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 (4)完成主要情节的梳理。
(5)文章围绕……,写了哪些事情?
(二) 解题技巧1:
1、摘引文中原句,即用文中现成的语句进行要点概括,作为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段落的作用讲解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段落的作用讲解
1.揭示故事情节:记叙文通常以叙述一个具体的故事为主线,段落和语句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转折和结局,揭示故事的情节和情感变化。
2.展示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是故事的主要承载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段落和语句可以展示人物的形象和特征,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知人物。
4.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好的记叙文能够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并引发他们对生活、人性或价值观的思考。通过选择恰当的情节安排、写作技巧和富有启示性的语句,段落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
总之,段落和语句在记叙文中起着承上启下、串联情节、展示人物、表达观点和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是记叙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阅读-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文专题复习时间: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一、分析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要求和说明,了解小说考查的主要内容,明确复习的主要方向。
2.明确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并能结合语境顺利答题。
学习过程:
一、考纲阐释
2012江苏省《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作了如下要求和说明: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
学案9 分析故事情节——梳理文脉,把握作用-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配套P
(欧·亨利笔法) 在情理之中。 ③突出人物和主题。 ①从主题来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来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令人伤感式结尾 ③从表达效果来看,这种结尾令人感动,使人回味,引 人思考。
①从主题来看,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审美,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 他越来添乱。 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 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 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摔坏了,我可没 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2020
全国 Ⅰ卷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 《越野 “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 滑雪》 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
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浙江卷 《雪》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6分)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
(四)分析情节段落作用 1.小说开头方式和作用
开头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思考( 悬念式开头
或在情节发展中回答)。 开头写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 写景式开头 物ຫໍສະໝຸດ Baidu情。 小说直接切入场景,直接将读者置于故事情节之中, 直切式开头 现场感与参与感强烈。
小说段落的作用
考前全攻略:小说中的作用题
小说题目作用
1、交代主要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5、具有象征意义。
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7、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情感。
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10、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引发读者思考。
1、揭示小说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表达了/寄托了/暗示了/……的主题
2、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了……的形象(表达了……的性格/精神刻画了……心理
3、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使情节曲折有波澜,起伏跌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伏笔照应。
4、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思考,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
情节安排评价
【知识储备】根据内容所处的位置的不同通常有如下结构作用:
开头——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欲扬先抑;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总领下文。
过渡(转承句)——承上启下;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由……到……;层层深入;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学作品类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一、整体感知与理清思路
1、概括文章(小说)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2、领悟文章主旨。
3、梳理情节,概括要点。
(一)常见题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或小说)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或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请简要归纳。(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4)完成主要情节的梳理。
(5)文章围绕……,写了哪些事情?
(二) 解题技巧1:
1、摘引文中原句,即用文中现成的语句进行要点概括,作为答案。
2、概括主要内容时,选取文中的重要词语、语句(指文章标题、主旨句、段落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组合成符合要求的答案。
3、归纳主旨的方法:
①.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②.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 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答题模式:
概括记叙文的主旨、概括主要内容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 描写了或通过) ……的故事( 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 表现了( 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 性格、精神、实质) , 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的格式:
可用“小说主要写……(起因),……(经过和结果)。
4、概括要点可先划出相关内容的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便有几个要点。
5、根据要求自行组织语言,自行概括。
答题模式:
提炼文章叙事要点,梳理小说情节脉络时,可参用以下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专题复习时间:2012.10.27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一、分析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要求和说明,了解小说考查的主要内容,明确复习的主要方向。
2.明确段落在情节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并能结合语境顺利答题。
学习过程:
一、考纲阐释
2012江苏省《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作了如下要求和说明: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小说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主要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小说的主题以及分析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而探究也是从三个方面来要求考生,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说的考查近几年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主要在对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分析概括,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的分析,要求能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并对作品表现出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并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考点透视
该考点既是对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分析作品基本特征的能力的考查。侧重于考查作品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小说的情节是作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依托。谈到“作用”,很多考生就会想到内容方面、结构方面、主题方面等,但还必须要考虑到小说体裁基本特征的考查。因此这个考点同时也是对小说体裁基本特征的考查。在江苏卷的考查中历来都关注小说情节的作用,2008年、2010年、2011年都有类似的题目的考查,往往从某个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或者某个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来考查,又会同时兼顾对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的考查,如2011年的第11题,2010年的第14题等。因其关联的内容较多,牵涉的范围较广,往往成为命题者关注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备考的重点。
三、典型题例
例1:(2008·江苏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