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平移的特征导学案
平移的特征教学设计
平移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所给条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欣赏认识探索平移的基本特征的过程,理解平移时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以及对应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理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识图能力,体会变换的美。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特征和平移的基本性质。
2.难点:准确理解平移的特征和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
1.利用上一节的五个投影。
学生进一步观察图形,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提问:(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有何关系?对应角有何关系?(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是否发生变化?2.在学生互相交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点悟:(1) 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表明"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这是从整体的角度刻画平移的特征。
(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 大小不会改变这是从平移的结果上刻画平移的特征。
(3)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也相等,这是平移的基本性质。
二、观察理解,探索规律。
1.出示投影学生观察△A′B′C′与△ABC的关系。
教师问:△ABC是沿着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得到△A′B′C′。
(1)线段AA′、BB′、C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学生交流后进一步由学生概括出平移的基本性质。
经过平移、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其对应线段平行(有时可能在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2.试一试:将课本图中△A′B′C′沿RS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其平行距离为线段RS的长度。
三、结合范例,深化理解。
四、动手操作,感悟规律。
1.课本试一试。
由学生动手,老师巡视,让中等的同学上台完成,老师评讲。
初二数学导学案平移的特征
【交流展示】 【实践提高】 画出将图中△ABC 向右平移 3 格后的△A′B′C′,然后再画出将 △A′B′C′向上平移 3 格后的△A″B″C″。
变式 1: 如图,△ABC 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 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
B’
变式 2:如图,将△ABC 进行平移后使得点 A 平移到点 A′,作出 平移后的△A′B′C′。
八年级数学34号预习展示课型导学案
审核人 主备人 审批人 授课班级 课题 姓名
平移的特征
授课教师
(1)
学习 目标
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认识平移的基本特征,理解平移时“对应线 段平行(有时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以及“对应点所连线段平 行(有时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2) 能根据所给条件做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 能利用平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3)在观察、思考、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探索的能力。 重点:平移的特征及应用 难点:正确理解平移的特征 通过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探索并理解平移的基本特征。 师生 笔记
重点 难点
学法 指导 预习 要求: 先独立思 考并 认真 完成活动 内容。
【复习回顾】 问题:若把四边形 ABCD 通过平移得到四边形 A′B′C′D′,则
(1)
点 A 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_
(2) ∠B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_ (3) 线段 BC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__ (4) 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问题:若把△ABC沿着BB′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请同学 们观察思考:平移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点 所连的线段等有何关系?试说出你观察的结果。
【反思强化】 1、你能总结出平移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吗?
《平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运用平移的概念及性质作图,设计美丽的图案,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中的美,增强审美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平移的概念,探索平移的性质。
难点:平移的性质的运用。
地位及作用:平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最简单的几何变换,它在建筑、纺织、等日常生活有着广泛有应用,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对称、旋转、位似的基础。
学习用具:1、三角板、直尺等作图工具,透明纸一张。
2、自已喜爱的美图一张。
《平移》导学案导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你最喜欢的图片是什么?你想把你这美丽的图片与你的同学分享吗?你能画出一排这样大小和形状的图片吗?二、分组讨论,探究新知1、实例分析,感知平移的概念。
①在工厂,产品整齐地在传送带上沿着生产线从一个生产工位流向另一个生产工位。
②人类研制的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400km,试想象磁悬浮列车的行驶状况。
③在北京八达岭,坐登山缆车的人。
④在时代广场,坐电梯上四楼购物的乘客。
…… 请同学们分析以上几种运动现象你有什么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的运动特征? 你能用自已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吗?2、 动手操作,探究平移的性质。
①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幅自已喜爱的图片,然后拖动透明纸,画出另一幅。
②)在自己所画出的两幅图中,找出三组对应点:A 与A ', B 与B 'B ,C 与C ',连接这些对应点。
③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3、 平移作图,运用平移的性质。
①线段的平移。
如图①,已知线段AB 和A 的对应点A ',过点A '作线段AB 平移后的图形B A ''。
②)基本图形平移。
已知三角形ABC 及点A ',A '为A 的对应点。
《平移的特征》互动学案
《平移的特征》互动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 数学执笔:黄影昌学生:备课组长:戴丹教研组长:刘宏亮教务处:文国华一、目标导学:〈一〉导学前测:1、图形的平移:一个图形沿某个平行移动一定的的运动叫做。
2、平移的要素①②。
3、平移的特征:图形的、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
4、平移的对应元素:对应、对应、对应。
5、请完成下面两题⑴把△ABC按PQ的方向平移PQ的长得△DEF⑵把四边形ABCD沿DC的方向平移DC长的一半〈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所给条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图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欣赏认识探索平移的基本特征的过程,理解平移时“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以及对应线段平行(有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的理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识图能力,体会变换的美.二、互动导学(一)自主学习:结合上节的内容和刚才做的题目,请你认真阅读课本68页-69页,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面的问题: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是否发生变化?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有何关系?对应角有何关系?3、所有对应点连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结:请把你总结的对应元素间的关系写在下面的空白处(二)应用新知1、例题探究:如图(见课件)将格点△ABE平移得到△CDF,那么点A的对应点是,与点D是对应点,点F是的对应点;相等的线段有平行的线段有若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则平移的距离是2、巩固练习:(1)如图△EFG是由△ABC平移得到的,试找出图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AB(2)如图∠ABC是由∠ O经过平移得到的,若∠O=65°, 则∠ABC等于多少度?AB CO D(3)将格点△ABC在方格图中平移,(平移时△ABC仍是格点三角形),最多能平移几次?A BC(4)如图中,可由△ABC平移而得到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三)课堂小结:请你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困惑三、当堂检测(检验你的时候到了,出手吧,同学们!)(一)填空: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A. 位置B. 大小C. 形状D. 位置、大小和形状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A.平行 B .相等 C. 平行且相等 D. 不是以上关系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B.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D. 无法确定(二)综合题:1、请写出下图能由△AOB平移而得到的图形:C D2、如图,△ABC是由△CEF平移而得,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AB四、布置作业:(1)整理学案,背诵总结的内容(2)课本70页练习1-3题五、友情提示:1、平移一个图形首先要确定的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0.2《平移的特征》导学案1
10.2.2 平移的特征
【课前准备】
准备画图工具:三角板、圆规、刻度尺。
【学习目标】
1.巩固平移的概念、要素及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画图体会轴对称与平移的关系。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 提问:(1)什么叫平移?
(2)平移有哪些性质?
(3)决定平移的两大要素是什么?
2、如图,△ABC 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
【探究新知】
1、画一画:经过平移,线段AB 的端点A 移到了点C ,你能作出线段AB 平移后的图形吗?
2、画一画:如图,经过平移,△ABC 的顶点A 移到了点D ,请作出平移后的三A B C ·
角形。
归纳总结作图的方法:
例1、在如图的方格纸中,画出将图中的△ABC向右平移4格后的△A′B′C′,然后再画出将△A′B′C′向上平移3格后的△A″B″C″。
△A″B″C″是否可以看成是△ABC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呢?如果是,那么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分别是什么呢?
例2、如图,在纸上画△ABC和两条平行的对称轴m、n。
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直线n对称的△A″B″C″。
观察△ABC和△A″B″C″,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八年级数学教案)平移的特征
平移的特征八年级数学教案学科:数学学段:初中教材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级:八年级课题:平移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理解平移的特征。
(2)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欣赏探索平移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去激励诱发学生,激发其兴趣,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进取和创造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设想在七年级对平行线”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学会了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通过画平行线,学生对平行移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因此本课设计观察、测量等活动来探索平移的特征,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竟争上台汇报等方法进行本课学习,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三、教材分析经过七年级对平行线”一章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通过画平行线,学生对平行移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以此为基础,通过设计观察、测量等活动来探索平移的特征。
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很可能在探索平移的特征时总结不完善,对平行线的方法记忆模糊。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竟争上台汇报等方法进行,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移的特征及应用难点:正确理解平移的特征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观察演示,引导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会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动画演示,(课件演示)指出这就是物体的平移,物体的平移具有怎样的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
欣赏动画演示通过欣赏动画演示,使学生带着对问题的兴趣进入本课的学习。
同时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数学八年级数学教案a' b‘ d c a b(1) 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_ (2)Z b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_ (3)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 ____ (4) 平移的方向是_ (5) 平移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 观察、思考、回答①将引入中缆车的移动抽象为数学问题;②将上一节课知识与本节课进行衔接,为本节课研究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关系作铺垫。
《平移的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平移的特征》是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10.2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平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意义上讲,平移是基本的图形变换。
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了平移的概念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图形变换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能通过观察、操作,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在本章学习中,学生又先学习了“轴对称”,进一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3.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探索、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解决平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到许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时感受科技的强大力量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移特征的探索。
难点:平移知识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为了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达到本节课的目标,我选择在网络教室授课。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讲授法、归纳法、练习法。
五、教学设计流程图:开始六、教学过程与整合点:智力大比拼:拼图游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实践的现实生活中,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观看视频,见证大楼平移成功。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移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请同学们谈谈看视频的感受。
教师总结。
七、教学环境网络教室八、教学反思上完这堂课后,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打破常规教学组织形式,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把静态被动的学习方式变成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合作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平移(导学案)
ABED图 1FDCBB CEABCF图图 2FEDA导学案平移一、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
2、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二、教材导学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案,那么这三幅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由一个个“基本图”通过平移得到的,你找到这些“基本图案”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几何变换——平移。
1、平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引领学习(一)平移要注意①图形的平移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决定的。
②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水平。
③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________,不改变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_④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__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如图1,△ABC平移到△DEF,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平行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
(2)把一个△ABC沿东南方向平移3cm,则AB边上的中点P沿___方向平移了__cm。
(3)如图,△ABC是由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则可以看成是△ADF平移得到的小三角形是___________。
(4)如图,△DEF 是由△ABC 先向右平移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而得到的。
(5)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 平移到点B ,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1、△ABC 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 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2、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3、如图所示,将△ABC 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 的对应点为点E,请画出点A 的对应点D 、点C 的对应点F 的位置.AB CC A。
10.2.2平移的特征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2.2平移的特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平移的特征,包括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3.能够通过平移将图形复原。
二、知识回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和翻转。
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按照某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而翻转则是将一个图形按照某个轴翻转。
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图形变换——平移。
回顾平移的定义:平移是指将图形按照一个给定的向量在平面内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情况下进行移动。
三、新知引入1. 平移的特征平移和之前学过的旋转和翻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
下面是平移的一些特征:•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平移前后,图形中各点之间的距离关系保持不变;•平移前后,图形中各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是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2. 平移的表示平移可以用向量来表示。
一个向量由方向和大小两部分构成,可以表示图形的平移向量。
当平移向量为 (a, b) 时,表示把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按平行于向量 (a, b) 的方向移动 a 个单位,并且垂直于向量 (a, b) 的方向移动 b 个单位。
3. 平移的运算平移有一些基本的运算规律:•向量和向量相加,可以表示平移的合成。
即平移 A 后再平移 B,等同于直接平移 A + B;•平移向量的相反向量表示逆向平移。
即平移 A 后再平移 -A,等同于原来的位置。
四、例题解析现在,我们来看几个例题,通过解析来理解平移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例题1:已知点 A(-2, 3),进行平移,平移向量为 (5, -1),求平移后点A’ 的坐标。
解析:按照平移的定义,我们将点 A 按照平移向量 (5, -1) 进行平移。
即将点 A沿着 x 轴正方向移动 5 个单位,y 轴负方向移动 1 个单位。
所以,点A’ 的坐标为 (-2 + 5, 3 - 1),即A’ (3, 2)。
例题2:已知点 P(-1, 2) 和 Q(3, -1),进行平移,平移向量为 (2, 1),求平移后点P’ 和Q’ 的坐标,并判断平移前后 P 和 Q 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 平移 平移的特征教案
《平移的特征》教学设计
探索平移的特征:
1.动手做做:(课件演示)
(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
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有没有
发生变化?
(2)每对对应线段有怎样
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每对对应角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归纳平移的特征:
经过平移,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也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对应角相等
2.观察探索:
△ABC沿着PQ的
方向平移到
△A′B′C′的位
置,除了对应线段
平行并且相等以
外,你还发现有哪
些线段平行且相等?
归纳平移的特征:
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并且相等
3.注意:
若把△ABC沿着BB′的方向平移到△A′B′C′的
位置在平移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不同于所概
括规律的特征吗?
特征: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
能在一条直线上
试一试:
先看懂题意,看例:
如图,△ABC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
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
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几何观念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平移的概念有所接触,但对其深入的数学特征和性质理解尚不深刻。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因素:
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平移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加以引导和巩固。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作为切入点,如播放电梯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梯的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变换知识,如对称、旋转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给出平移的数学定义,并解释其基本要素:方向和距离。
-讲解平移的性质,如对应点、对应线段的关系等。
2.平移的向量表示
-介绍平移向量,以及如何用向量表示平移。
-通过示例,演示平移向量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3.平移的应用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平移在几何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移的向量表示。
2.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平移,运用平移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平移向量的表示和计算,特别是向量在不同坐标系中的转换。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导学
案
研究内容: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25-26页“平移”。
研究目标:
1、通过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够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等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重点导学:
1、理解平移的本质特征。
2、当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称这种运动为平移现象。
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
1、下面的图形都是平移运动。
2、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3、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小旗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
4、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二、解读教材
1、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向左平移4格向右平移7格
2、
⑴小房子先向左平移了2格,再向上平移了3格。
⑵梯形先向右平移了3格,再向上平移了2格。
⑶请尝试其他的平移方式。
3、把右图拼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说一说,画一画,该如何进行平移?
三、达标检测:
按要求画出三角形平移后的图形。
说一说,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什么样的图形?
四、小结:
1、当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称这种运动为平移现象。
平移特征第二课时学案
课堂学案《平移的特征》中学年级班号姓名自我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移的三个特征:(2)能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会利用平移的特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方法目标:(1)在对平移特征的探索中,理解及体验几何学习研究中的常用方法.(2)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感受运动变化的观点,体会数形结合、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目标:积极参与教学环节,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成就感体验数学的美【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平移的特征、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平移变换的分析判断、平移特征的灵活运用【教学学法】学案导学法,操作发现法、探究讨论法、讲授练习法。
【教具学具】Flash教学课件、几何画板软件,直角三角板、直尺【学习过程】:一、演示操作、温习反馈1、,简称为平移2、平移的两要素是,二、动手操作,感知特征1、【回忆】利用直尺三角板:过直线a外的一点P作直线a的平行线。
2、【探索】平移的特征(一)(如右图)(1)A′B′∥AB,A′B′=AB,∠B′=∠B. 同时也有:(2)注意:B′C′与BC的位置关系是(3)比较△ABC与△A’B’C’的形状与大小(4)【归纳】平移的特征(一)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①对应用线段:且(或在同一直线上)②对应用角③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三、实验操作,再探特征1、【探索】平移的特征(二)1、刚才研究的是两个图形的元素这间的关系,现在改变研究对像,请把各组对应点连接一下,猜一猜,量一量,看有什么关系?(2)【归纳】平移的特征(二)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且( 或在直线上)(即:图形上每一点的平移方向都平移的距离都)(3)提示:平移的特征也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平移变换的依据四、现场取材、检查学情五、特征应用、作图探究1、如图,△ABC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精确到1mm)解:2、(1)如图,在AC上取中点M, 问:点M会移到什么位置?(2)把△A′B′C′沿RS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其平移的距离为线段RS的长度.3、【画一画】在下图的方格纸中,(1)画出将图中的△ABC向右平移5格后的△A′B′C′,然后再画出将△A′B′C′向上平移2格后的△A″B″C″.(2)把△ABC平移到上图△A″B″C″的位置,你能想出到其它的平移方法吗?(要说明平移的方向及距离)(备用图)4、做一做:(作图,讨论合作,得到结论)(1)如图,在纸上画△ABC和两条平行的对称轴m、 n. 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直线n对称的△A″B″C″,观察△ABC和△A″B″C″,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2)写出你的发现:(3)【课外操作】:当两对称轴不平行时又是什么的情况?(在课本中的网格画图)六、分层递进、变式延伸1、如下图所示的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请同学们:在课外时间利用图形的变换方法设计富有个性的图案)2、已知△ABD 沿BD 平移到了△FCE 的位置,BE =10,CD =4,则平移的方向 平移的距离是3、如图,△ABC 沿AB 平移后得到了△DEF ,若∠E =40°,∠EDF =100°, (1)∠C = (2)图中与∠C 相等的角共有 个。
四年级下册平移导学案
《平移》导学案
石井小学王晓霞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学会图形平移的方法,体会平移的特点。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平移。
3、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学习过程】
1、知识链接:平移,就是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知道了可以把一个图形向()、()、()、()四个方向平移。
具体平移的格数要通过数()或线之间的格子数。
2、自主学习: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教材86页例3)
3、合作交流:
(1)你是怎样平移的,有哪些方法?
方法一:(自学方法一,把你的收获跟组员交流一下。
)
方法二:
(按要求把平移后的图画出来)
小结:两种方法都是分();
方向有(),但对应的格子
数没变;都要数清楚对应点平移
的格数。
4、达标检测:
(1)小船图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2)电灯图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3)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可在图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5、操作题:
(注意找准平行四边形的对应点)
1.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
2.梯形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7格。
(平移时可以用虚线画梯形重合部分)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第十章主备教师:裴冬宁审核:初一数学组班级:姓名:组号日期:
平移的特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探索归纳平移的特征;
2.能根据平移的两个要素在所给的条件下画出它平移后的图形;
3.能利用平移特征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理解平移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知识链接】1.平移的定义:
2.平移的两要素是和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如下图:甲、乙两只蚂蚁觅食后,都想早点回
家,它俩同时从A处向洞口O处赶。
甲走的为折线
AB1B2B3B4B5B6B7B8B9O,乙走的为折线ACO,如图
所示,如果它们爬行速度相等,你能判断出甲乙两
只蚂蚁哪个先回到洞中吗?
二、预习
如下图,在画平行线的时候,有时为了需要,将直尺与三角尺放在倾斜的位置上.但不管怎样,我们总可以推得
A′B′∥AB, A′B′=AB,∠B′=∠B.同时也有
A′C′∥, A′C′=,∠C′=.
概括: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
角,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变化.
三、合作探究
观察右图,△ABC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并且相等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ABC上的每一点都作了相同的平移:A→A′, B→B′, C→C′.不难发现:AA′∥∥;AA′==.概括:即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注意:如右图所示,在平移过程中,
对应线段
及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四、例题分析,巩固公式
例1:如下图,△ABC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
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
解:
例2:将图中的△ABC 沿MN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其平移的距离为线段MN的长度.
M
A N
C
五、当堂检测
1、对于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
②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
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不可能所有的对应点的连线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一、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③
思考:?
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的
表示方法唯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