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合集下载

听障教学中手语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听障教学中手语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听障教学中手语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根据全球听力损失联盟,目前有超过7x107人使用300多种手语进行交流。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有语言和听力障碍的人数超过3×107人。

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的人是手语的主要使用者。

手语识别技术可以帮助手语使用者克服在社交生活中与普通人沟通的障碍。

手语识别(SLR)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设备将手语转换为文本或语音消息来定义。

在深度学习被广泛使用之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手语识别方法更为普遍。

然而,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普遍化能力较弱,无法构建完整的语音识别系统。

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不足以创建高精度的手语识别模型。

学习特征的能力不强,不可能建立准确、稳健的识别方法。

深度学习方法可以突破传统机器学习的界限。

关键词:听障教学;语识别技术;研究进展引言听障学生由于无法听到或者听清教师授课的内容,通常会基于视觉信息而非听觉信息来进行学习。

聋校课堂教学通常采用手语加口语的教学方式,为听障学生同时提供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教师授课和听障学生学习提供了有效帮助。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在聋校课堂教学中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将教师授课的语音转化成文本,成为帮助听障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于2020年引入了某品牌语音识别系统,安装在计算机教室,由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切性,以克服手语词汇量少、专业术语词汇匮乏以及教师运用手语不熟练等问题,打造无障碍交流的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一、手语识别分类根据手语识别的不同研究方法,可分为静态手语识别和动态手语识别。

动态手语识别也可以分为孤立语音识别和连续卫星识别,其分类见图1。

由于手语是由一系列具有相似特征的动作组成的快速运动,传统的手语静态识别方法难以处理动态手语中复杂的词汇表达和手势的显著变化。

知识可视化融入听障学生视觉学习的耦合机理分析

知识可视化融入听障学生视觉学习的耦合机理分析

知识可视化融入听障学生视觉学习的耦合机理分析任强【摘要】视觉学习对听障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图像化社会境遇为听障学生的视觉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域, 但其视觉学习仍面临诸如数字化学习资源匮乏、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和视觉传达低效、对听障学生眼动和视线规律研究不全面、视觉学习资源缺乏教学交互等困境.知识可视化与听障学生的视觉学习经由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和视觉传达形成耦合, 视觉表征侧重由知识向符号表征的转码, 而视觉传达则侧重知识可视化的传播.在这种耦合发生的基础上, 要健全听障学生视觉学习资源、聚焦听障学生眼动特征与视线规律、优化知识的视觉表征形态、增强视觉传达和知识传播效果.%Visual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Image society provides a good learning field for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visual learning.However, visual learning still faces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inefficient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inadequate research on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visual rules and absence of teaching interaction in visual learning resources.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visual learning form a coupling through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Visual representation focuses on the transcoding from knowledge to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while visual communication on the spreading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On the basis of this coupling,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visual learning resources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tofocus on the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visual rules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to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7页(P43-49)【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听障学生;视觉学习;耦合机理【作者】任强【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57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图像化的时代,在从“文字表意”向“图像表意”的文化转型过程中,图像化的符号生产始终在推波助澜,随之而来的是视觉文化的强势涌现,视觉在人感官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聋人大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受手语负向迁移的案例分析

聋人大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受手语负向迁移的案例分析

聋人大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受手语负向迁移的案例分析作者:丁祖保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22期丁祖保(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摘要:通过数据采集和错误分析发现聋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与普通学生不同的书面表达错误,据此总结出听障大学生英语表达的错误类别。

为规避错误,通过错误案例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聋人大学生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聋人大学生;手语;负迁移;错误分析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2-0003-02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聋生的自然手语对其英语输出的负向迁移研究”(2015SJB293)和2017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改课题“大学聋生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1092012203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丁祖保(1967—),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和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

1聋人大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案例分析语言研究中的错误分析是指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根据错误的来源,错误可分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

通过在南京聋人高校的数据采集,发现聋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的书面表达过程中容易产生与普通学生不同的语际错误。

根据错误的性质,这些错误可划分为省漏、形式错误和顺序错误等类型。

1.1省漏错误1.1.1省漏错误导致英语词汇的拼写与辨析产生问题例如:(1)tim(time)(2)juie(juice)(3)dace(dance)1.1.2省漏错误导致句子残缺手语常常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突出句子的主要成分,省略句子的次要成分,辅以表情、姿势显示句子的逻辑关系。

虽然手语在描述事物时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但由于聋生概括能力、语言能力有限,加上视觉认知的局限性,故而往往对必要的因素“视而不见”,所以聋生写出来的句子往往会成分不全。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
知计算
【摘要】:我们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空间隐喻进行相似性分类和计算,使用多维量表和聚类方法,以聋人为被试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聋人为实现空间隐喻理解的计算,使用了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的特征信息,同时受手语语言特点的影响,其空间隐喻的认知主题包括手势者自身参照系、参照物的相对坐标系、手势空间的饱和度、以手部或胸部为边界。

同时表明由于两种空间的存在,聋人大脑对空间隐喻的理解存在着层次,并且在长期使用手语交流的过程中,其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相互作用,影响了聋人大脑空间隐喻的结构和表征,从而导致了独特的高效快速空间隐喻计算。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聋人手语转喻研究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聋人手语转喻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10期(总第160期)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10th Issue,2013(Serial No.160)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聋人手语转喻研究*傅敏1**褚蓓娟2***(1.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杭州,310023;2.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23)摘要转喻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之一。

手语在词汇层面存在着大量的转喻。

聋人和健听人一样,在认知过程中善于用凸显、易感知、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整体代替部分。

本研究通过对搜集到的聋人自然手语语料的分析,揭示了手语转喻的认知运作机制以及典型的转喻构词方式,如特征转指人或事物,事件要素之间的转指,行为转指抽象概念,约定俗成的转指等。

并分析了手语转喻构词的语义特点和词法特点。

关键词聋人手语转喻认知分类号G7621引言语言是人类认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之一。

关于转喻的本质,国内外的认知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Lakoff称转喻为“理想化认知模式”即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的一种形式[1]。

Alac和Coulson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relative salience)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以高度凸显的实体为认知参照点,为其它不那么凸显的实体产生心理可及(mental access)[2]。

Lakoff和Turner认为转喻是在单一认知域中的概念映射,不涉及跨域映射,其中的“替代”关系主要是指称[3]。

刘焱认为,转喻是一个概念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是同一个认知框架中两个相关认知范畴之间的过渡,以始源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4]。

由此可见,转喻是一种心理机制,是构建意义的桥梁和手段,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

转喻存在于各种语言中,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转喻在语言的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多,随之而来的交流障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其中,视障和听障人士的日常交流对于正常人来说非常困难,这也成为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应运而生,推动了视听障碍者日常交流的技术突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视听手语翻译系统。

深度学习的技术优势首先,深度学习技术的提出为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科技支持。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它通过以低级别特征为基础,逐渐形成对更高层次抽象表征的过程,最终实现对特定问题的精准分析和解决,这对于图像和声音信号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的完成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同时,深度学习技术开创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新篇章,其运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算法体系,有更强的抗噪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够准确识别人脸、手部动作等细节特征,不仅准确性高,而且能够实现对视觉和听觉信息的全方位解析。

以此为基础,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便具备了更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研究的启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实现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的任务是从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信息中识别有用的手势信号,并将其转换成语言表达。

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语音技术、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因此,在设计视听手语翻译系统的算法和模型的时候,应该采用多元互补的技术手段。

1. 图像处理技术在视觉信息处理中,图像处理技术是十分关键的。

我们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获取人类图像和手势信号等信息,并根据人类手势的位置、形状、大小、方向等特点进行处理。

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多层感知器(MLP)、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2. 语音技术在听觉信息处理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语音处理技术识别语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文本信息。

在语音识别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支持向量机(SVM)、条件随机场(CRF)等。

隐喻的计算研究与进展

隐喻的计算研究与进展

隐喻的计算研究与进展
王治敏
【期刊名称】《中文信息学报》
【年(卷),期】2006(020)004
【摘要】隐喻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国外学者在隐喻模型设计和隐喻知识库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相比较而言,中文隐喻计算研究却显得有些薄弱,因此本文在传统隐喻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隐喻计算模型和隐喻知识库建设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优选限制思想的Met5系统,基于实例方法的MIDAS系统,以及以统计为手段,基于大规模语料库提取的隐喻分析模型CorMet系统.通过总结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索面向信息处理的汉语隐喻形式化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9页(P16-24)
【作者】王治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
【相关文献】
1.计算机辅助听觉言语评估及康复系统的研究与进展 [J], 欧熊(综述);陈兵(审校)
2.计算机英语网络术语的隐喻性及隐喻翻译 [J], 李星
3.隐喻计算模型及其在隐喻分类上的应用 [J], 戴帅湘;周昌乐;黄孝喜;杨芸;王雪梅
4.计算机隐喻与计算机英语隐喻 [J], 赵爱萍;雷丹
5.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研究与进展 [J], 胡斯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语料的汉语空间范畴事件结构隐喻构建及认知模型

基于语料的汉语空间范畴事件结构隐喻构建及认知模型

基于语料的汉语空间范畴事件结构隐喻构建及认知模型作者:陈辰卢海翔来源:《语文学刊》 2018年第2期○ 陈辰1卢海翔2(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绵阳621000;2.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本文基于Lakeoff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理论,根据其“位置版本”来分析和解释汉语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位置版本”的隐喻表达在汉语中极为普遍,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事件结构隐喻;位置版本;汉语[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8)02-0042-16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8.02.008一、概念隐喻学说认知隐喻学学者Lakeoff与Johnson在其1980年的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框架,从而引发了学界对隐喻机制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

[1]Lakeoff和Johnson提出:“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语言里,也体现在思维和活动中。

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1]概念隐喻这一与传统观点相悖的崭新理论一问世,立即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轰动,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隐喻研究热潮。

概念隐喻理论者将人类的认知活动作为研究焦点,标志着隐喻研究已从传统的辞格和语义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认知领域,大大加速了人们全面了解语言、思维与现实世界间关系的进程。

二、事件结构隐喻理论简介事件结构隐喻被Lakeoff (1993)视为最基本的概念隐喻之一,简称ESM。

[2]ESM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空间、力和运动等物理性概念对有关事件结构的概念,包括状态、变化、事因、行动、过程、目的及方法进行隐喻性理解。

“两域映射”理论视阈下语音隐喻生成机制的解读

“两域映射”理论视阈下语音隐喻生成机制的解读

“两域映射”理论视阈下语音隐喻生成机制的解读
“两域映射”理论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种理论,旨在解释语言表述中的隐喻现象。


核心思想是,语言中的隐喻不是简单地在语言符号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是在两个语义域之
间的映射上实现的。

在语音层面,这种映射可以通过音素的选择、音高的变化、音量的起
伏等方式来实现。

以汉语中的一个简单例子为例,我们可以将“小鸟”这个词在隐喻表述中映射为“小
女生”,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可以将“小鸟”这个词在代表“动物”的语义域内进行解读。

然而,在隐
喻表述中,我们希望它代表“人物”,因此我们需要将它映射到代表“人物”的语义域
上。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从音素的层面进行映射。

例如,汉语中的“鸟”字的音素为
“niăo”,而“女生”这个词的音素为“nǚshēng”。

尽管这两个词的音素并不完全相同,它们的发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小鸟”这个词映射
为“小女生”。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音高和音量的变化,以进一步加强隐喻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
在表述“小鸟”时使用较高的音高和轻快的音量,来强调“小”和“鸟”这两个词的特点。

相反,在表述“小女生”时,我们可以使用较低的音高和柔和的音量,以突出她们的温柔
和亲切。

总之,在“两域映射”理论的视阈下,语音隐喻的生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不仅
可以从语义层面进行概念的映射,还可以通过音素、音高、音量等语音特征的变化,进一
步强化隐喻效果。

这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述的形式和内涵,也使语言在隐喻表达的过程中表
现出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语音识别技术在聋人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音识别技术在聋人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音识别技术在聋人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董雪燕徐娟贾京鹏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年第03期[摘要]为实现聋人大学生的无障碍学习,语音识别工具被陆续引入特殊教育院校。

为调查语音识别工具在聋人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选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208名在读聋人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语音转文字教学方式的认同程度,以及语音识别工具引入课堂的优点与缺点。

结果显示,聋人学生普遍认可语音转文字方式的授课,且认为其能弥补手语对大学专业词汇表达的不足。

关于语音识别工具在课堂中的应用,调查对象认为能提高其文字阅读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但也指出软件本身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它授课。

基于调查结果,作者建议大学教师可以采用语音识别工具作为教学手段用于辅助聋人课堂教学,但需要对识别后的文字进行再加工,并将其与手语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促进聋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语音识别;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聋人学生[中图分类号]G 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310(2020)03-0063-070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聋人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受听力损伤的影响,聋生无法听到或者听清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为此,国内外面向听障学生的高等院校往往采用提供视觉信息来辅助听觉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

由于聋人学生依靠手语生活和思考[1],并且有研究表明手语有助于促进聋人的大脑语言区域活动的刺激[2],特殊学校的教师常常采用“双语教学”,即手语和口语两种教学方式[3],且以手语为主,因此要求教师自身掌握手语或配备手语翻译教辅人员,增加板书或提供有详细文本的课件资料,以及依靠学生读唇学习等[4]。

这些方法和手段对聋生的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手语词汇有限,无法涵盖课程内容所需的全部词汇,特别是专业性极强的术语往往没有合适的手语相对应,硬生生的直译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专业词汇的真正含义;并且受到某些教师手语水平的限制,手语翻译很有可能产生错译、漏译及多译的现象,从而向学生传递错误信息;而板书或详细文本则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能读懂唇语的聋生其实非常有限。

隐喻,在认知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隐喻,在认知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隐喻,在认知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作者:纪燕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5年第3期纪燕《认知语义学》( 束定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结合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英汉例证对比与分析的方式讨论了词汇化、范畴化、概念化、隐喻和转喻以及语用推理等认知语义学中的中心话题。

该书概述了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并结合实例探索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为语言研究者、语言教师、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等了解当代认知语义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中,隐喻作为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在该书中得以详细讲述与呈现。

隐喻,又称暗喻、简喻。

在语言学中巧妙地使用隐喻,对表现手法的生动、简洁、加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比明喻更加灵活、形象。

在英语中,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

隐喻基于人类的体验基础,在文学创作中对人类概念具有强大的认知力,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常常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隐喻是人类感知和概念客观世界诸种事物的一种重要认知活动。

语言是隐喻的一种表象,隐潜于这一表象背后的是一种深刻而复杂的人类思维行为。

《认知语义学》一书从语言隐喻出发,明确突出了隐喻的认知基础,不仅对隐喻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详尽地表述,还对隐喻的运作机制、隐喻与转喻之间的转换、隐喻与明喻之间的区别以及隐喻研究应该加强的若干课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详细地研究,对语义学、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书是束定芳先生将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经典力作。

早在1996年他就发表了构式语法与语言习得的著作。

此后,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如何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语言教学研究。

这本《认知语义学》凝集了他多年研究的新作,不但从理论上阐述语言学的魅力,还运用例子说明怎样在根据理论设计语言课堂教学和语言课程大纲。

聋哑人手语识别系统的创新设计

聋哑人手语识别系统的创新设计

聋哑人手语识别系统的创新设计
李唯嘉
【期刊名称】《设备管理与维修》
【年(卷),期】2017(000)017
【摘要】聋哑人手语识别系统的创新设计经过颜色空间、滤波器、边缘提取、傅里叶描述子等多种算法加工组成,识别率稿,更具可操作性,能帮助聋哑人群和正常人实现无障碍交流.
【总页数】2页(P132-133)
【作者】李唯嘉
【作者单位】西安市铁一中学,陕西西安 7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关于对普通师范生开展手语培训的研究(笔谈)从生存走向生活——浅谈聋哑人的融合教育
2.基于OpenGL实现聋哑人手语关键动作的方法
3.聋哑人手语语音报读系统的设计
4.基于机器视觉的聋哑人手语识别——语音交互系统
5.研发手语鼓励聋哑人士积极向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范文

《2024年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范文

《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篇一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声音的运用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影声音空间技术不仅让观众体验到更丰富的声音感受,也极大地提升了电影的观赏质量。

而这一过程中,语言的修辞则更以其特有的隐喻功能,通过空间描述与传达情感色彩的方式,与电影的声效相互融合,赋予了电影声音更多的意义与生命力。

二、空间隐喻的重要性电影中常常用到的空间隐喻是指运用不同的声效元素和修辞手法,在电影中创造一种“空间感”,通过声音传达出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

例如,静谧的室内空间与宽阔的室外空间的声效差异,就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三、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主要包括对声源的定位、环境音的设计、音乐的选择与配合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合理运用,可以在电影中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效空间。

(一)声源的定位在电影中,声源的定位是塑造空间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精确的声源定位,观众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声音的来源方向和距离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场景和人物关系。

现代的电影声音技术如 5.1声道等,通过多声道技术,使得声源的定位更加精确,从而创造出更为逼真的空间感。

(二)环境音的设计环境音是电影声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有效地塑造出影片中的环境氛围,为观众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计者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声音、背景音乐、人声等进行精细的设计和搭配,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和环境。

(三)音乐的选择与配合音乐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有效地传达出影片的情感色彩和主题。

在配合上,音乐与画面、声效等元素的相互配合,能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视听体验。

特别是在描绘某些情感复杂的场景时,音乐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运用实例以某部科幻电影为例,该片在声音设计上采用了先进的声音空间技术。

《2024年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范文

《2024年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范文

《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篇一空间隐喻_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其表达方式丰富多彩。

其中,声音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电影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营造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声音空间技术逐渐成为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通过空间隐喻的方式,探讨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

二、空间隐喻与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空间隐喻是指通过具体的空间形象来表现抽象概念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电影中,声音空间技术正是通过运用这种空间隐喻,将观众带入一个多维度的听觉世界。

电影声音空间技术包括音效设计、音乐配乐以及声场处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手段共同构建了电影的听觉空间。

三、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语言修辞1. 音效设计:音效设计是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车流声等,音效设计师能够为电影营造出逼真的环境氛围。

同时,音效设计师还可以运用声音的远近、大小、方向等元素,构建出具有层次感和深度的听觉空间。

例如,在动作片中,通过调整爆炸声的远近和大小,可以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

2. 音乐配乐:音乐是电影声音空间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音乐能够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并营造出特定的氛围。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结合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运用不同的乐器、节奏和旋律,音乐配乐师能够为电影构建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情感色彩的听觉空间。

3. 声场处理:声场处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调整声音在空间中的分布和传播。

现代电影制作中,常常运用先进的声场处理技术,如环绕声、立体声等,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更加真实、立体的听觉体验。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模拟出声音在现实空间中的传播规律,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之中。

四、电影声音空间技术的运用实例以某部科幻电影为例,其声音空间技术的运用堪称一绝。

在影片中,音效设计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音效,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太空世界。

隐喻的语义认知

隐喻的语义认知

隐喻的语义认知
李荣
【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19)002
【摘要】过去隐喻只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 当代的隐喻学家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自身的问题, 而且广泛存在与人们的思维当中, 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 本文就隐喻的多种表现形式, 阐释隐喻的多种语义特征.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李荣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空间隐喻理论与“横”的语义认知 [J], 何建友
2.从“死亡”隐喻的语义认知模式看中德文化心理图式 [J], 陈琦
3.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J], 姚登峰;江铭虎;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侯仁魁;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4.隐喻类谚语的语义认知与功能 [J], 张艺
5.不同语义认知视角下"中"字词义隐喻引申的汉英对比分析 [J], 田雨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

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

收稿日期:2012-12-17作者简介:靳开宇(1972-),女,绥化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语言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吕金月(198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生;黄龙斌(1985-),男,黑龙江依安人,绥化学院宣传统战部研究实习员。

基金项目:绥化学院2012年度特殊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J12029)。

靳开宇1吕金月2黄龙斌1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摘要:视觉语言学”最早由法裔语言学家游顺钊先生提出并把这一理论应用在聋人手语研究上,聋人因为缺失听觉能力,对视觉的依赖比健听人强。

通过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阐释视觉与聋人认知、聋人手语的关系,说明视觉语言学理论对手语研究和手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手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视觉语言学;手语;聋人;健听人;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3)04-0074-04(1.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2.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一、视觉语言学的兴起及内涵人类要在社会中得以生存,最重要的是与外在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各种信息。

众所周知,“人类有五种感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认知外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途径。

”[1]自然社会中的人依赖相关的感知能力认识世界从而培养改造世界的能力,运用各种能力正常生活、传达情感、交流思想等等。

但是聋人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丧失了听觉接收信息的功能从而影响了言语能力的获得,相对于健听人,他们更重视从视觉感知上获得信息,为了能够正常生活、交流,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视觉语言———手语,学界首先从视觉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聋人手语的是法裔语言学家游顺钊先生,他从视觉语言理论框架对聋人手语做了全新阐述。

就本质上来说,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是相同的,都是人类传递信息的载体,聋人用他们的语言———手语,来传达信息进行交流,因此成为视觉语言学研究的鲜活生命,架起视觉与语言的桥梁。

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认知隐喻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中的作用。

通过对认知隐喻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比较,进一步探讨认知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启示。

1.2 研究意义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认知隐喻的概念和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认知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上,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通过具体实践和案例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领域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造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研究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1.3 研究方法在进行关于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时,研究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将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认知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和效果。

研究过程中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案例,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以验证认知隐喻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中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还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语言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对研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从而全面评估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2. 正文2.1 认知隐喻的概念和特点认知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指的是将某一概念或现象理解为另一种概念或现象的方式。

学前听障儿童隐喻的加工及理解

学前听障儿童隐喻的加工及理解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 (EBA140362)作者单位:1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州 5100002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广州 510000作者简介:陈淑丹 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与发展通讯作者:陈穗清,E-mail:****************学前听障儿童隐喻的加工及理解陈淑丹1 李春玉2 陈穗清1CHEN Shu-dan, LI Chun-yu, CHEN Sui-qing【摘要】 目的 探讨学前听障儿童的隐喻能力,了解听障儿童概念认知的获得。

方法 采用实验法,通过隐喻加工理解实验任务,分析比较5~7岁学前听障儿童及健听儿童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的隐喻加工及理解能力。

根据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量修订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revised,PPVT-R)测验将学前听障儿童划分为语义水平低组、语义水平高组,考察语言因素的影响。

结果 ①学前听障儿童的隐喻加工及理解与健听儿童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健听儿童的隐喻加工及理解能力极显著高于语义水平低/高的听障儿童(P <0.01),语义水平高的听障儿童隐喻加工及理解能力极显著高于语义水平低的听障儿童(P <0.01);②学前听障儿童对常规隐喻的加工和理解显著优于新奇隐喻的加工和理解(P <0.05),这一特点在语义水平高的听障儿童身上更加明显。

结论 学前听障儿童隐喻能力受语言能力、语言习得环境影响。

【关键词】 学前听障儿童;隐喻加工/理解能力;语义知识水平;隐喻的常规度【Abstract 】 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e-school deaf children's ability to understand metaphors i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concept cognition. Method B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metaphorical 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of 5-7 years old preschool and hearing healthy children through metaphor processing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al task.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factors,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he group with low semantic level and the group with high semantic level according to PPVT-R test result.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between the preschool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and hearing healthy children (P <0.01). The metaphor ability of hearing healthy children was higher than the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ith high and low semantic level(P <0.01), and the metaphor ability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ith high semantic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ith low semantic level(P <0.05). The 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conventional metaphor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novel metaphor in preschool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P <0.01). This characteristic was more obvious in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ith high semantic level. Conclusion The mapping or metaphor ability in conceptual domains of preschool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is affected by language abilit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nvironment.【Key words 】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Metaphor processing/comprehension ability; Semantic knowledge level; The regularity of metaphorPre-school Deaf Children's 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doi:10.3969/j.issn.1672-4933.2020.01.0131 引言隐喻是指利用一种事物阐释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人的身体经验产生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系统性映射关系,反映的是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表征[1]。

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识别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识别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识别方法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识别方法,旨在通过利用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从中自动抽取隐喻表达式并进行分类识别。

具体来说,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的概念和特点,然后阐述了语料库的基本概念和构建方法,接着从语料库中提取出隐喻表达式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器的构建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隐喻识别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隐喻识别;语料库;机器学习;分类器1. 引言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联系,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化,从而更加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隐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文学作品、广告语言、政治演讲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对隐喻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的热点之一。

隐喻识别是指在文本中自动识别出隐喻表达式的过程。

隐喻表达式是指包含隐喻的词语、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

隐喻识别是计算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应用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情感分析等多个领域。

传统的隐喻识别方法主要是基于人工构建的规则或者语法模型,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和知识积累,难以应对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

因此,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隐喻识别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进行自动学习,从而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识别方法,旨在通过利用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从中自动抽取隐喻表达式并进行分类识别。

具体来说,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的概念和特点,然后阐述了语料库的基本概念和构建方法,接着从语料库中提取出隐喻表达式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器的构建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隐喻识别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隐喻的概念和特点隐喻是一种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联系的修辞手法。

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

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给受试呈现启动问题 , 要求受试在 5 秒之内作 出反应 ,否则启动问题消失 。接下来呈现目标 刺激 ,时间也小于或等于 5 秒 。每个受试要完 成 75 次判断 。记录受试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
率 。计时单位为 ms , 误差为 ± 1 ms 。在本实 验中 , 正确率是判断受试的数据有效性的参考 依据 , 正确率低于 90 %的受试的数据将被剔 除 。实验程序如图 1 所示 。
2 . 实验 1 空间关系启动对时间加工的影响
2 . 1 受试 34 名大学生 ,男女各半 。
2 . 2 材料 30 个启动问题和 30 个目标问题 , 都要求
进行“是”“、否”判断 。启动问题分为三类 : ( 1) 空间问题 。包括两个往同一方向运动的动物和 一个描述两个动物前后关系的句子 ; (2) 时间问 题 。一些关于一年中月份出现的先后顺序的描 述 ,如“三月在四月的前面到来”; (3) 与时间 、空 间无关的事件判断 ,如“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导 致环境污染严重”。启动问题中肯定判断和否 定判断各占一半 , 目标问题都属于肯定判断 。 另外 , 还有 15 个否定判断加入其中 , 防止受试 只作肯定判断 。15 个否定判断不作统计 , 但监 控反应的正误情况 ,以排除不认真答题的受试 。
不同启动条件下英语熟练的汉语母语者对不同时间问题的平均反应时ms962刘丽虹张积家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当材料用英语呈现时水平启动条件下与竖直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1295
2009 年 7 月 第 41 卷 第 4 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 a nguage Teaching a nd Researc h ( bimont hl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作者:姚登峰, 江铭虎,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侯仁魁,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YAO Dengfeng , JIANG Minghu, Abudoukelimu Abulizi, HOU Renkui, Halidanmu Abudukelimu
作者单位:姚登峰,YAO Dengfeng(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4;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江铭虎,阿布都克力木
·阿布力孜,JIANG Minghu,Abudoukelimu Abulizi(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北京100084;清
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侯仁魁,HOU Renkui(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
验室,北京100084;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Halidanmu
Abudukelimu(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刊名:
中文信息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年,卷(期):2015,29(5)
引用本文格式:姚登峰.江铭虎.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侯仁魁.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YAO Dengfeng.JIANG Minghu. Abudoukelimu Abulizi.HOU Renkui.Halidanmu Abudukelimu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期刊论文]-中文信息学报20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