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等。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必要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建立一套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从课堂准备阶段、知识讲授阶段、知识巩固与提高阶段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指导。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通过研究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找出其中的优缺点,总结出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实践应用,验证这种教学流程模式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流程模式,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效的保障。
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探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通过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研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数学课堂的“7+2”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的“7+2”教学模式
所谓“7+2”教学模式,是指在每节课的45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把前35分钟完全交给学生支配(包括讲授新课),然后由老师利用不多于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补充。
具体操作程序是:
首先成立由学科代表为组长,学科骨干为组员的《课堂授课小组》(一般由5到6人组成),然后小组依据老师给出的《周计划》制定出本周具体的《学习细则》,交由老师审阅修改后付诸实施。
一、集体备课
充分运用学校图书室、教辅材料以及班级网络平台,查阅相关内容把书本知识升华,形成共识的《导学案》,提前一天印发给学生,以便指导学生预习。
二、讲课
在形成共案的前提下,由一名小组成员主讲,每节课讲授时间要控制在30分钟到40分钟之间。
(习题课为全体学生上台讲解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
三、课后反思
利用课余时间,听取同学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四、周考检测
每周由老师命题,对本周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试卷批阅和试卷分析由老师和小组成员共同来完成(必要时可以吸收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其他学生)。
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对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问题由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由于课堂上“老师”就是自己的同学,所以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阐明自己的观点,轻松快乐地获取新知。
经过三年的课堂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谈核心素养下“先学后教”的数学课堂教学
例谈核心素养下“先学后教”的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是指一种对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需先进行学习和准备,以确保自己对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掌握,进而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和“先学后教”两个方面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核心素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这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和推理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这些方面同样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包括学习能力的提高,这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4.促进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包括学科之间的综合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提高。
二、“先学后教”的数学教学模式1.教师需提前准备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发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2.教师需要自主学习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这包括学习最新的数学知识、研究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需注重教学方法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3+1”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3+1”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是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3+1”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现就此做一简单介绍。
一、“3+1”教学模式是什么所谓“3+1”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堂数学课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讲授知识、锻炼技能、尝试拓展。
每个部分约用25分钟,之间有短暂的休息。
而“1”则指的是教师概括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复习。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3+1”的时间安排,但一般总时长不超过90分钟。
1.讲授知识部分:在此阶段,教师要先为学生们讲解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并解释相应的概念和公式。
教师讲解时可穿插着举一些实例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2.锻炼技能部分:在此环节,教师要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练习知识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师在此部分也可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3.尝试拓展部分:在本环节,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尝试去自行探索和解决。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复习部分:本部分是课堂的收尾环节,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并对学生们的答疑做出回应。
同时,也可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外再次巩固所学内容。
1.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锻炼自己的数学功底,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
2.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常被诟病为枯燥乏味,而“3+1”教学模式则从讲授知识、锻炼技能、尝试拓展以及总结复习等四个方面,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和实际情况,确定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如下:一、新课教学模式:质疑——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流程图(四步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科学应用(二)教学模式各环节介绍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学生对各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动促静,引发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可以在数学情境中直接提出,也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情境问题。
问题的产生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我们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知识重点。
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便产生出来,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但这并没有排除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学生有意义的接受。
我们不应该从“满堂灌”这一极端走向“不敢讲”另一极端,要想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探究的前提、基础。
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情况出现时,教师要即时点拨,给他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4、自主练习,科学应用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任务驱动,构建实效数学课堂
任务驱动,构建实效数学课堂实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用于构建实效数学课堂。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任务驱动教学:1.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程度,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任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任务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任务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去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特点。
3.任务的合作性和互动性:任务驱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的思维,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二、实践性任务设计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相关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建议:1.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做菜配方等,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跨学科任务: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设计一些跨学科的任务,如数学与科学、数学与英语等。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式学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数学项目,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报告撰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评价与反馈在实效数学课堂中,评价与反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
数学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模板
数学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模板
以下是数学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模板:
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或模型等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概念、原理、公式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和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数学知识,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
3. 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合作、交流和讨论,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问题解决教学法:通过提出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 分层次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程度和能力水平,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学习数学。
6. 探究式教学法: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和实践,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7. 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数学问题、案例或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演绎教学法:通过向学生提供事实、定理和规则等已知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推导,从已知信息中推出新的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9.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等辅助工具,呈现生动、直观的数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需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的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阐述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目前我正在大力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请大家了解一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一、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课前两分钟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
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
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有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
真可谓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二、第二个环节:前置性作业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置性作业”。
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和交流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新时期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
前置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置性作业,教师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好的前置性作业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
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
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有效课堂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智慧各放异彩。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
我的教学流程是: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2、4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
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
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初中数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需要采取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
一、课堂教学模式1. 教师引导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解题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模式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3.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分析判断的过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策略1. 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和用途。
2.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可以从问题分析、设想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公式或方法、计算和验证等方面进行引导。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实物模型、图形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4.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5.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001]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一、前言数学是一门精深的科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常常被人们视为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
尤其是在初中数学阶段,学生们常常感到难以理解、难以掌握。
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这门学科,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在本文中,将介绍初中数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该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并提供具体的事例,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初中数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深度理解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地自我探究与自我学习。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主导者,而是变成一个资源共享者和学习引导者。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通常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3.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练习习题、课外探究、实验研究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自主学习。
4.积极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学习,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共同发展。
三、初中数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优势: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有动力地学习:因为是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自己发现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自己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之间可以在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使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方案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我提出了以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成绩。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内容:1. 引入游戏元素:在课堂中引入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数独游戏或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2. 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分组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通过使用数学软件或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数学的魅力。
5. 立体化评价体系:建立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和准备,在教材中选择适合的游戏元素和启发式教学案例。
准备相关的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2. 实验的开展:按照实验内容的规定,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引入的游戏元素。
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数学学科“135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总结
数学学科“135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总结“135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中:“1”是老师讲课不超过10分钟,“3”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5”是五个模式:(1)激趣诱思(2)自学尝试(3)合作探究.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展示交流(5)总结反馈。
这个模式主要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其中,教师的科学指导是自主学习实践的前提,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研究的目标1、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研究,探寻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最佳途径和有效策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a、使教师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注意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b、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质疑、调查、探究,能自信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通过研究进一步端正教师教育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造就一支精于教书,强于科研的师资队伍,努力体现我校特色,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标。
十类常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节十类常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掌握或熟悉一些常见的教学模式,这样在碰到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时才能灵活运用适合这节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最大效率地发挥教学效果。
常见的好的教学模式有:(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公认)一、启发、讲授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数学教学基本原则——启发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要提倡的是讲授模式,并进一步演变成了五环节教学,即组织教学、复习教学、讲授教学、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我们之前要求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就是对这五个环节要认真。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没有突出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逐步转变为以启发为主的启发讲授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中应当采用的主要模式,其特点是突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为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常采用启发式的讲授。
简要地说,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不直接地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相应的结果的教学模式。
它的基本程序是:复习讲授—启发理解—练习巩固—检查反馈。
1、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施(1)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根本要求是,要组织好学生,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启发活动的积极性,通过预先评价的方法将学生从事发现时所需要的知识在其脑子里组织起来,并使学生按引导的方向进行脑力活动和思维操作。
(2)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时有不同的启发方式:①归纳启发式归纳启发式是以归纳过程为支配地位的一种启发方式,其显著特点是从具体到概括或者是从特殊到一般。
在归纳启发作用下,学生运用直观法(和一些逻辑方法)把他所观察到的一些具体事例、有关条件、技巧或者解题方法的共同性质加以概括,形成新知。
归纳启发式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如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可以通过若干个具体例子来启发发现。
在运用归纳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当确实让学生得到所有必要的具体情况,使他们能有所发现并进行恰当的概括,应当给每个概括提供多个不同的例子,使这种概括得到充分说明。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践与探索近几年来,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是千姿百态。
不过,要搞好教学工作,只拥有教学模式还远远不够。
教学模式只不过是一个框架,就好像是一个人的骨架,只有把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到教学中,让其指导教学,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得到完善。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模式的构建和实施直接影响着本门学科的教学效果。
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众说纷纭,如何把握好这些模式,把它们充分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上来,是一个关键而有价值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把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实施好呢?第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一切教学活动所包含的因素虽然是相同的,但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却有着微妙的差别。
例如:以掌握数学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和以培养学生计算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它们在具体的组合方式上就不会相同;以教师讲授典型例题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典型题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在各个因素的具体组合上也决不会相同。
教师要根据所教知识内容特点,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等条件来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从小的方面来选择比较容易,如:讲到计算题时就能够选用“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讲到应用题时,就可选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但是,假如仅仅一味机械地照搬,照猫画虎,到头来势必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走入僵化状态。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分析所教知识的内容,然后根据知识的内容特点,把知识逐段揉入所选择的教学模式中去,反复推敲,认真修改。
这样,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课堂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好环节教学,努力把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展开、展好。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这副骨架,只有在所教内容的填充下才能显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教师在使用教学模式时,要注意抓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课堂每个环节的联系,让程序环环相扣,知识层层生辉。
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如解决数学问题、制作数学模型等。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案例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互动式教学模式
·
@param array $options 命令行选项
@return void 函数
互动式教学模式
*/
function foo() {
// 函数调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
01
02
互动式教学模式
// 您需要调用函数来执行任务,但不需要在函数中调用任何方法。
// 您需要调用函数来执行任务,但不需要在函数中调用任何方法。
详细描述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颠倒的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通常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新知识,课堂上则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深化理解。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二:翻转课堂模式在数学中的应用
优点与缺点
促进交流与分享: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优点与缺点
优点与缺点
学习效果差异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能会造成学习效果的差异。
需要良好的组织与管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互动式教学模式/函数调用互动式教学模式1
数字化助力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数字化助力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和方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模式也在数字化的助力下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如何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数字化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1、丰富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互动软件等。
这些资源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授课,还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生动的教学情境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而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虚拟现实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三维动画展示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对称等变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这种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时的反馈与评价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跟踪和记录,为教师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4、便捷的协作与交流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更加便捷。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组、协作平台等方式,共同探讨数学问题,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数字化助力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1、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的“课上讲授、课下作业”模式颠倒过来的教学模式。
在数字化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提前将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上,教师则主要进行答疑解惑、组织讨论、拓展深化等活动。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模式究讨
⼩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效课堂模式究讨⼩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效课堂模式究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数学理论灌输教学已经⽆法满⾜学⽣发展的要求,这也为教师教学⼯作的开展提出了较⾼的要求.下⾯是⼩编为⼤家精⼼推荐的相关句⼦,希望⼤家会喜欢!摘要:⼩学数学这门学科很多内容⽐较枯燥难懂,传统的单⼀教学模式不利于提⾼教学的效果,⼩学⽣不能参与到 摘要课堂中,课堂的效率⽐较低,所以需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提⾼课堂的效率。
本⽂将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内涵出发,根据其教学的顺序对如何应⽤进⾏合理思考,为⼩学数学学科提⾼教学的效果做贡献。
关键词:⼩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 我国⾮常重视教育⾏业,⼤⼒推动学前教育、⼩学、中学和⾼等学校进⾏教学改⾰,在教学改⾰的推进过程中,⼩学阶段各学科取得了很⼤的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创新模式,这个模式强调⼩学学科的教师要注重学⽣的能动性。
⼩学数学对⼩学⽣有重要的正⾯影响,但是很多内容理论性⽐较强,传统的⽅式使课堂的效率低,所以⼩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思考,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应⽤到教学中。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的基本内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是教学改⾰的内在需求,这个模式对培养学⽣实际能⼒和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推动作⽤(正⽂中将简称为“学教模式”)。
第⼀,先学是指让学⽣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主学习,提⾼⾃主学习的意识,巩固学科的知识;第⼆,后教是指让学⽣⾃主学习结束后,教师再进⾏教学,运⽤相应的教学⽅法,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三,以学定教主要是指重视学⽣的能动性,教师通过⼀定的⽅法让学⽣巩固知识。
⼆、⼩学数学教学改⾰要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创新教学的顺序 根据“学教模式”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应⽤这个模式需要明确学⽣学习和教师教课的关系,各学科要有不同的⽅法。
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课型
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课型数学学科课型:1、根据教学任务来分:(1)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2)单一课、综合课2、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根据高效课堂要求,现代教学模式下中学数学的基本课型有新知探究课、巩固展示课,复习提升课三种基本课型。
中学数学新知探究课的教学结构:数学新知探究课是以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它是整个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型,新知探究课可分为概念教学、计算教学、问题解决等课型,其共性可归纳为: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测评与反思一、中学数学新知探究课的基本教学结构1、情境导入目标导学2、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独学、对学、群学、展示)3、释疑解惑点拨提升(教师的导)4、巩固拓展当堂检测(拓展与测评)5、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小结与反思)(一)情境导入,目标导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
引入新课后揭示目标,不是让学生读一遍目标即可,而是要求教师要把目标里的重点词语标出来,给学生说清楚,使学生明白自己这节课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程度。
1、目标展示的形式要灵活,要根据教材和学情,不要搞形式主义。
目标也不宜太多,要适度把握。
2、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空间。
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独学:独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
独学的时间不应少于“三学”的十分之六,并且,独学结果要安排一次小组反馈。
注意:一是确保独学的时间,一是确保独学的反馈。
(也可以放在课前进行)2、对学: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建立“对学”机制,是新课堂落实“兵教兵”的基本形式,也是最快捷高效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
“361”模式
平凤小学“361”课堂教学模式一、所谓“361”,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三个方面:1.体现在学习形式的时间分配上。
课堂40分钟按照3:6:1的比例,划分为“12+24+4”。
要求小组合作占到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2.体现在小组建设上:即3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好中差这样有机搭配,实现均衡合理,提高合作效率。
3.体现在学习内容上:3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6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二、所谓“361”,在各学科教学中所表示的意义:数学学科数学构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大课堂结构”为核心的“361”模式。
具体的“六大教学环节”如下:“导入设计——探究新知——巩固训练——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语文学科语文构建以“感知、领悟、拓展”“三大课堂结构”为核心的模式。
具体的“六大教学环节”如下:阅读课:“课题导入——自学识字(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领悟(品读体验)——巩固延伸——推荐书目”识字课:识字导入——创境激情——自主自悟——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写字指导英语学科针对现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点,结合我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英语构建以“感知、领悟、应用”“三大课堂结构”为核心的及“361”模式,并提出以下“六大步教学模块”:热身活动——新知呈现——语言操练——综合应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总之,要想实现“361”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上好“一节有效课”。
平凤小学规范管理作业设置及批改要求一、1-2学年段:设置种类:1、生字本 2、写话本3、语文练习册4、数学练习册5、语文同步练习册6、数学同步练习册;批改制作要求:生字本以课为单位制作并批改;语文练习册以课为单位制作并批改;数学练习册以日为单位制作并批改;语文、数学同步练习册以周为单位制作并批改,写话本以周为单位批改并查阅。
数学老师的课堂讲授技巧分享
数学老师的课堂讲授技巧分享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学科能力的关键环节,而优秀的数学老师则是推动学生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数学老师的课堂讲授技巧,以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数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问题和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老师可以运用以下启发式教学的技巧来引导学生学习:1.设计开放式问题:提供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或伙伴之间合作,讨论问题并共同解决。
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挖掘规律: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列、图形或现象,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示范讲解与互动在数学课堂上,示范讲解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数学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提高示范讲解的效果:1.明确步骤和思路:在讲解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将解题的步骤和思路展示给学生,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演示。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考过程。
2.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来示范,让学生了解多元化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性。
3.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在示范讲解过程中,数学老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与他们进行互动。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生动实例与应用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数学老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的实例和应用场景:1.真实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场景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比如物理、化学等,通过多学科的整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数学游戏和竞赛: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数学游戏和竞赛,通过竞争和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参与度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的数学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模式一“问题——猜想——探究——应用”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名称:“问题——猜想——探究——应用”(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现代教学思想方法和现代人的素质要求。
2.现代教学论思想。
3.学习心理学理论。
4.国内外和知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三)教学模式的实践基础1.国内外知名学校的成功经验。
2.国内外名师的成功经验。
3.全县教学现状。
(四)教学模式的环节及操作过程“问题——猜想——探究——应用”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围绕问题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创造的解决问题,目的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图: 该模式分为四个环节,设疑、探疑、解疑、应用。
1.设疑阶段:教师以问题为诱因,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
2.探疑阶段:鼓励学生直觉思维,大胆猜想,展开想象,让学生经历观察、试验、猜想等过程,用数学的意识去收集和加工信息,再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问题猜想 探究 应用激活 发散 迁移 创新思维 思维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解疑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寻求解题途径,使学生建立起一个新的认知结构,在解决问题中,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善于尝试评价不同的解题策略之间的差异,去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并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应用阶段:是帮助学生将不同范畴的知识加以概括,找出普遍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应用范围。
第一,激励发现新知识,对学生通过直觉、猜想等非理性思维提出的新奇结论和好的解法,教师给予鼓励;对于不正确的或讲不出道理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去纠正或阐释,使结论逻辑化、理性化;第二,引导学生跳出课本,多思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三,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
例如,学习一单元、一章后,让学生出一份测试题,撰写数学小论文,写出学习收获和体会等。
(附)课例新课程教学设计《分式方程的增根》习题课☆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是学完解法后的一节习题课,他们对分式方程的增根只是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还不太清楚增根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该怎样去认识它。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好奇、好强、好胜。
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交流、探讨,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会产生增根。
②理解增根不是分式方程的根,它是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根。
③会解关于分式方程增根的相关习题。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个体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②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民主、和谐、活跃的探究气氛中,在充分体验成功地氛围中,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不是它的根,是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根。
教学难点:分式方程的增根是怎样产生的。
有关增根的实际应用。
☆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模式:问题——猜想——探究——应用方法: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解决及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
手段:利用幻灯片出示题目,增大课堂容量,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一.复习旧知、切入课题。
(屏幕出示练习题)师:请同学们看这两道填空题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生:1.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2.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
师:好!这就是我们在解方程时用到的方程同解原理。
特别要注意的是同解原理2中的条件,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
(利用幻灯片效果填空,同时把题号1、2,换成同解原理1、同解原理2)师:看下一个题目3.已知:X=1①,0·X=0②(1)方程①的解是(2)方程②的解是生:①的解是X=1,②的解是任意数。
师:也就是说,方程①与方程②的解不相同。
方程②是否可以看成是由方程①得到的吗?如果是,经过了怎样的变形?(学生思考,有的同学在讨论)生:可以,是方程①两边都乘以零得到的。
生:不同意,方程①两边都乘以零得到,0=0,而不是方程②。
师:同意第一个观点的同学举手。
(有3/4)同意第二个观点的同学举手。
(有3/4)生:这两个观点我觉得都有道理,但我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或联系。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思考,有的同学开始议论)生:我知道,0·X=0是方程,0=0是一个等式。
师:很好!把0·X=0化简就能得到等式0=0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我们今天主要研究方程,回到刚才的问题,方程①两边都乘以零得到了方程②,用的不是同解原理,所以方程①与方程②不同解。
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解分式方程的数学思想是什么?(评:由实例解释方程的不同解,用类比的方法,使知识迁移,为分式方程的增根作了铺垫,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适时的创设了问题的情境,3题填空后教师的提问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及时调控,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生: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师:怎样去分母?生: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师:最简公分母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你能保证这个代数式的值不得于零吗?生:不能。
师:当最简公分母的值是零时,由分式方程化整式方程这一步用的是方程的同解原理吗?生:不是。
师:所以整式方程的解,不一定适合原分式方程,这样就出现了增根。
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分式方程的增根。
(书写课题分式方程的增根)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下列方程。
(两名同学板演)4.解下列分式方程(1)师:看两名同学做题的步骤完全一样,为什么第二个方程出现了增根X=2,无解?生:去分母时余勇可贾两边都乘以了零,两个方程不同解了。
师:那2这个数从哪来的?生:从去分母后的方程解出来的。
师: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
议论)生:X=2是去分母后的方程的解。
师:很好!现在我们知道增根是从哪里来的了吧?生:分式方程的增根是去分母后整式方程的根。
(评:由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出问题,创设了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自主探究,渗透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节的一个难点,增根的产生)师:增根的出现,是因为去分母后这一步方程两边都乘以了零,没有用到方程的同解原理。
所以所得整式方程不同解。
解分式方程时,是不是一定产生增根?生:不一定。
师:谁能详细说明一下?生:去分母时,当最简公分母等于零时,有增根,当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时,就没有增根。
师:分式方程如果有增根,你知道这个数会是哪个吗?生:是让最简公分母等于零的那个数。
师:非常好!看下面的习题。
5.分式方程如果有增根,则增根是生:增根是X=1或X=-16.如果分式方程有增根,求K的值。
生:(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得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先求出方程的解,用K表示,因为方程的增根是2.所以让这个解等于2,就可以求出K的值师:是否还有其它的解法?(思考,议论,书写)生:(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得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因为方程的增根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所以直接把增根X=2代入到方程 就可以求出K的值。
师:非常好!两种思路,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增根的正确理解。
我们看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更简便,快捷一些?生:第二种。
师: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的观点一致。
三.巩固深化、合作交流。
师:我们来解下一个题目。
7.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正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
生:(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3得师:谁有不同意见?(没人举手)师:我不同意这个答案,想想看,是否有人同意我的观点。
(同学们开始思考,讨论,人人参与,此题有了难度)(评:设置了一道有难度的习题,教师的一句话“我不同意这个答案,想想看,是否有人同意我的观点”。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作用,教师是学生中的一员。
这里也充分体现了合作交流在课堂中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探讨,真正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生:我知道了。
有解,就说明没有增根,所以(学生点头赞同)师:非常好!这次我同意他的观点,刚才是同学们没有考虑全面,分式方程有解时,说明没有增根。
师: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我们对增根应该有了较透彻的理解。
四.应用升华、及时反馈。
师:作下面的练习,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先做完的拿给老师。
(必做题:8-10,选作题:1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解分式方程时一定会产生增根(B)X=1是方程的增根(C)若分式方程的根是零,则它是增根(D)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9.如果方程有增根,则增根是10.分式方程有增根X=1,求K的值。
11.要使方程的解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必做题完成后,展示学生的答案,同学们评判)略(评:这里教师设置了相应的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习题有层次,体现了新课改中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五.回顾小结、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索研究,你有何收获?有何感受?生:我知道了方程的同解原理。
理解了解分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
生:我知道了方程的增根是从哪来的。
生:我的感受是,做题要认真,仔细,不能只求速度。
六.课外作业课后搜集有关分式方程增根的习题,写出解答过程,下节课交流。
(评:作业的形式,比较新颖,不是完成教师出示的题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自己找题目,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学生会积极性很高的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习题课是初中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通过习题课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并进一步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认识知识和内在的联系,从而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探讨,使学生对方程的增根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
七年级的学生争强好胜,急于求成。
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忽略了隐藏的知识点,如第7题,他们忽略了增根这个隐藏条件。
设置类似这样的问题,产生的矛盾冲突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评这是一节很成功的习题课,以往的教学,习题课的形式,不是教师的满堂灌,就会是学生的作业课,而这节习题课,题型新颖,层次感较强,知识由浅入深,有梯度。
挖掘教材有深度。
这节课是旧教材中的内容,却充分体现了旧教材新上法的特点,颇有特色,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发挥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知识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