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导学案鲁教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线段或角相等的问题.
(2) 通过观察和猜想等过程,探索、归纳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条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能力训练要求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讨论、引导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巩固提高(做完后师友交流,展台展示一名师傅做的题,并上台讲解)1.如图,已知点D,B在线段AE上,AD=BE,AC=DF,AC∥DF,△ABC与△DEF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四、总结归纳(师友总结)
1.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自己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
这节课的收获是......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注意判定两三角形全等问题中是否有隐含的条件;
五、作业:课本35页的 4、6、7(师友全做)
38页的18题(选做)。

鲁教版数学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鲁教版数学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探究性检测:如图,在△ABC中,AB=AC,D、E在BC上,且AD=AE,求证:BD=CE。
板书: 全等三角形(3)
例4:(图) 例5(图)
A组同学回答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还可以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是判定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关键。
对位置不同的全等三角形来说,如果已知某些边和某些角相等,则确定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关系。
∴AD=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思考:通过这个例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三、想一想:
思考:如果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部,是否有上面的结论?
如果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就是该三角形的一条边,是否有上面的结论?
小组讨论总结:用一句话将上面的结论总结出来?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教师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
第一课时
授课内容
全等三角形(1)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SAS”、“ASA”、“SSS”“AAS”判定三角形全等
情感目标
对推理证明的要求进一步熟练和提高
教学重点
能灵活运用“SAS”、“ASA”、“SSS”“AAS”判定三角形全等
证明方法同例四
可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
教学反思:
从教学流程来说:情境创设---自学概念与特征---练习与小结---变式练习 ---应用数学,我创造性调整了教学顺序:在学生掌握了全等图形定义和特征后,增添了书上没有的常见图形练习,既达到复习图形的3种变化,也为全等图形的变换奠定了基础。再通过探究实践,将想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像采用这种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一气呵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案-word文档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案-word文档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学知识点(1)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线段或角相等的问题.(2) 通过观察和猜想等过程,探索、归纳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条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交流复习(师友交流)1.你学习了哪几种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呢?做一做:在△ABC 和△DEF中,已知∠A=∠D AB=DE,再增加一个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师友交流)二、互助探究(师友探究)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是否相等?对应中线和对应高呢?1.△ABC≌△A'B'C' AD和A'D'分别是两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AD 与A'D'相等吗?为什么?(找一组师友上讲台讲解,学友讲解师傅点评,老师再给出具体步骤)2.△ABC≌△A'B'C' AE和A'E'分别是两三角形的对应中线,AE与A'E'相等吗?为什么?(学生上黑板讲解)3.△ABC≌△A'B'C' AF和A'F''分别是BC和B'C'边上的高,AF与A'F'相等吗?为什么?(学生上黑板讲解)三、分层提高(师友训练)基础达标(师友训练后,一组师友上台讲解,学友讲解师傅点评,老师再给出答案)1.已知AB=AD,要使△ABC与△ADC全等,还需要增加一个什么条件?2.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A=∠D,要使△AOB与△DOC全等,还需要增加一个什么条件?巩固提高(做完后师友交流,展台展示一名师傅做的题,并上台讲解)1.如图,已知点D,B在线段AE上,AD=BE,AC=DF,AC∥DF,△ABC与△DEF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

第三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

2.初步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比较熟练的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4.了解三角形稳定性性质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重难点】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能运用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成为图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和一定都相同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相等,相等。

如图,已知:ΔABC≌ΔDEF. 试找出图中相等的边和角.相等的边: = 、 = 、 =相等的角: = 、 = 、 =二、教材精读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6cm.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吗?解:三个;三条;两条和一个;两个和一条。

4.(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解:(1)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三边分别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边边”或“SSS”。

通常写成下面的格式:在△ABC与△DEF中,∵AC DF AB DE BC EF=⎧⎪=⎨⎪=⎩∴△ABC≌△DEF(SSS)模块二合作探究1.如图,已知AB=DE,AC=DF,BE=CF,求证:⊿ABC≌⊿DEF 。

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材教案

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材教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SS”条件,并会应用;
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4、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自主探究练习
基础练习:
1、判断
(1)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2)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3)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4)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模块二
例题:在△ABC中, AB=AC,AD是中线,△ABD与△ACD 全等吗?为什么?
模块三
已知:AB=EF,AC=ED
1、补充_________条件, △ABC≌△DEF
2、若BD=CF,那么△ABC≌△DEF 吗?
3、在(2)的基础上AC、DE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为什么?
模块四
能力提升
如图,仪器ABCD可以用来平分一个角,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 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课后探究
A类:《伴你学》11页1、2、3、4
B类:1、要摆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火柴,摆四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火柴?
2、探索:如果给出三个条件(两边一角;两角一边),作出的三角形全等吗?。

鲁教版七上1.3.2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学案

鲁教版七上1.3.2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学案

2.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判定三角形全等“角边角”“角角边”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 “角角边”条件,体会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够有条理的思考和理解简单的推理过程,并能用“角边角” “角角边”条件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情景问题】如图,小明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利用一块碎片,能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模具一样呢?【合作探究】探究一:两角及两角夹边1.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所夹的边为2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改变上述条件中的角度和边长,再画一画3.归纳一: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4.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如图1:在△ABC 和中,∴△ABC ≌ (ASA)探究二:两角及一角对边1.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45°,且60°所对的边为3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2.归纳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3.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如图2:在△ABC和中,∴△ABC≌ (AAS)【典型例题】例 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O是AB的中点,∠A=∠B,△AOC与△BOD全等吗?为什么?【巩固训练】如图,AB⊥BC,AD⊥DC,∠1=∠2,△ABC与△ADC 全等吗?为什么?4.【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1.在△ABC和△EMN中,已知∠A=50°,∠B=60°,∠E=70°,∠M=60°,AC=EN,则这两个三角形( )A.一定全等 B.一定不全等 C.不一定全等 D.以上都不对2.如图,AC平分∠BAD,∠B=∠D,AB=8cm,则AD=3.如图,∠B=∠C,要使△ABD≌△ACE,可添加的一个条件为如图,A、B、C、D在同一直线上,AB=DC,EC∥FB,∠A=∠D,△AEC与△DFB全等吗?为什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案设计(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案设计(无答案)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画图操作,探索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2、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方法。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应用“SSS”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理解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能举例说明。

2、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方法。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学会用“SSS”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并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1、怎样理解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是不是任意三个条件。

2、理解用“SSS”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问题思考: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与这个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

想一想,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呢?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新课学习:一、操作与探究:1、给出一个条件画三角形。

画一个一边长为3cm的三角形,画完后同桌比较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全等吗?画一个一个角是30°的三角形,画完后同桌比较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全等吗?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不能画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有几种可能?(1)画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内角是30°,一条边为3cm。

(2)画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50°(3)画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

以上三个三角形画完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结论:给出两个条件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因此,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

3、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

想一想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学会分类讨论)有四种情况:①三个角②三条边③两条边一个角④两个角一边。

这节课我们讨论前两种情况(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画出这样的三角形,再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说说你的结论。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导学案1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导学案1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的过程.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3.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二、学习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三、学习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四、学习设计: (一)、预习准备(1)回忆前面研究过的全等三角形. (2)预习课本P19-21 (二)、学习过程已知△ABC ≌△A′B′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C 'B 'A 'C B A图中相等的边是:AB=A′B 、BC=B′C′、AC=A′C . 相等的角是:∠A=∠A′、∠B=∠B′、∠C=∠C′.(1)提出问题: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怎样画?(提示:可以先量出三角形纸片的各边长和各个角的度数,再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角分别和已知的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的三角形纸片全等).这是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作图.那么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2)小明家衣橱上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快速配一块回来,如果只有一把尺子,小明该怎么办?讨论下面几种情况: 1.给一个条件: 只给定一条边时:只给定一个角时:2.给出两个条件可能是:①一边一内角;②两内角;③两边.①3cm3cm3cm30︒30︒30︒②50︒50︒30︒30︒③6cm4cm4cm6cm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_______________保证一定全等. 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归纳:有四种可能.即:三内角、三条___、两边一内角、两_____一边. 在刚才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三内角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索其余的三种情况.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cm 、8cm 、10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 a.作图方法:先画一线段AB ,使得AB=6cm ,再分别以A 、B 为圆心,8cm 、10cm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记作C ,连结线段AC 、BC ,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C ,使得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6cm ,AC=8cm ,BC=10cm .b.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都能够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这反映了一个规律: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3)用三根木条钉成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_. (三)、例题与变式[例1]如图,△ABC 中 AB=AC ,AD 是中线. 求证:①△ABD ≌△ACD . ②∠BAD=∠CAD ③AD ⊥BC 证明:变式训练:如图,已知AC=FE ,BC=DE ,点A 、D 、B 、F 在一条直线上,AD=FB .要用“边边边”证明△ABC ≌△FDE ,除了已知中的AC=FE ,BC=DE 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F DCBEA(四)、拓展延伸1、如图,已知AB=CD ,AC=BD ,求证:∠A=∠D .2、如图,AC 与BD 交于点O ,AD=CB ,E 、F 是BD 上两点,且AE=CF ,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 ⑴∠D=∠B ;⑵AE ∥CF .3、已知如图,A 、E 、F 、C 四点共线,BF=DE , AB=CD. 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 ≌△BFA ; 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DE ∥BF .4、 已知:AB =AC, D 为△ABC 内部一点, 且BD = CD,连接AD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试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ABD(五)、小结:1、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步骤:①把非直接条件(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中的隐含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三角形中的对应相等的边或角)②在△ 与△ 中 ∵⎩⎨⎧∴△ ≌△2、证明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相等时,不要忘记证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案设计(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案设计(无答案)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画图操作,探索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2、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方法。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应用“SSS”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理解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能举例说明。

2、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方法。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学会用“SSS”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并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1、怎样理解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是不是任意三个条件。

2、理解用“SSS”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问题思考: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与这个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

想一想,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呢?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新课学习:一、操作与探究:1、给出一个条件画三角形。

画一个一边长为3cm的三角形,画完后同桌比较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全等吗?画一个一个角是30°的三角形,画完后同桌比较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全等吗?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不能画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有几种可能?(1)画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内角是30°,一条边为3cm。

(2)画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50°(3)画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

以上三个三角形画完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结论:给出两个条件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因此,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

3、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

想一想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学会分类讨论)有四种情况:①三个角②三条边③两条边一个角④两个角一边。

这节课我们讨论前两种情况(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画出这样的三角形,再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说说你的结论。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教案 2022—2023学年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教案 2022—2023学年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 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定义。

2.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能够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三角形全等的定义。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定义。

2.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四、教学难点1.掌握并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

2.教具:黑板、白板、粉笔、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已知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2. 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定义 (10分钟)•将定义投影到黑板上或使用课件呈现,并与学生一起读一遍。

•解释定义中的关键概念,例如边等、角等。

•引导学生理解“全等”的意义,即形状完全相同。

3.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5分钟)•提出问题:当两个三角形的边和角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请给出理由。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组织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分析相等的边和角相等对于三角形全等的影响。

•引导学生引用已知的几何定理,如ASA、SAS、SSS等,以构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 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0分钟)•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投影到黑板上或使用课件呈现。

•解释并讲解每个条件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示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条件的应用方法。

5. 练习和巩固 (25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相互讨论并解决问题。

•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析。

七、课堂小结 (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归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八、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思考并总结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查找并了解其他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主动理解并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程目标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概念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认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难点:分析和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性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引入三角形全等的概念
•提问:当两个三角形相等时,我们称它们为____?
2. 模拟实验
•带领学生进行三角形全等的模拟实验
•用尺子和量角器操作,让学生自己感悟全等的条件是什么
3. 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
•列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SSS
–SAS
–ASA
–RHS
•逐一分析并讲解全等条件
4. 确定全等条件的应用
•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应用全等条件进行解答
•学生可使用全等条件进行推理,做出正确的选择
5. 总结三角形全等性质
•讲解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让学生分析、理解并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探究的方式引入三角形全等,采用实验和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全等的条件,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和思考中,逐渐理解全等性质,形成自我的认知。

小结
因为几何学是建立在直观的几何意象上的,所以在学习上加强视觉感受很有必要。

本节课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全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全等的概念和条件。

作业
1.完成教材上与本课有关的练习题;
2.自己寻找几个“问答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证明。

七年级上册数学鲁教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数学鲁教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设计

第一章三角形1.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数学思考: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体会分析问题的一种思想――分类思想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解决问题: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运用操作、归纳获取数学结论的方法,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4.情感与态度: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1.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是在全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两个封闭图形关系研究的开始。

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其内容在本章乃至整个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三角形全等的主要内容,是应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前提。

而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能使学生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材的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

教材从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力图使学生不仅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教材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中,特别是提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

而初一学生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们所在的学校处于城区,不仅教学设备齐全,而且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课程及教法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在这之前他们已了解了图形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1.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1.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时间:第周第课时执笔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2.能利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能利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情感与价值目标:在学习中,不断的自我突破,体验收获知识的喜悦
求证:△ABE≌△DCF
★★☆练习2:已知,AD//BC,AD=BC,AE=CF,
求证BE=DF
四、合作探究
★★★例3:如图已知△ACE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ECD=90°,D是AB上的一点,
求证:△ACE≌△BCD
★★★练习3:
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
求证DE=BG
方法一:已知两边,通过加减角,证明夹角相等
★☆☆例1:已知CE=CB,CD=CA,∠DCA=∠ECB
证明:DE=AB
★☆☆练习1:如图,AC⊥BC,DC⊥EC,AC=BC,DC=EC,
求证:∠D=∠E
方法二:已知一边和一角,通过加减线段,证明另一边相等
★★☆例2,:如图已知,AB//CD,AB=CD,CE=BF
训练要求:1、快速准确计算2、限时3分钟
二、预习自测(预习课本P5~P6,然后作答)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及其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如图,已知AC平分∠BAD,AB=AD,
证明:△ABC≌△ADC
三、精讲精练:“SAS”通过对应关系找出两条边及夹角
教学重点:能利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能利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案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案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SSS”)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②能运用“SSS””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探索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体会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②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有关三角形稳定性和全等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美.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并能利用它判定两三角形是否全等.难点:...探索思路的选择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SSS”条件的过程.教学用具:三角尺、小木棒、硬纸条、大头针、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问题:1.已知:△ABC≌△DEF,你能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吗?小明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与同伴交流你的画法?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做一做:(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 cm 、5 cm 和7 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归纳:1.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如图在△ABC 和△DEF 中∵⎪⎩⎪⎨⎧===DF AC EF BC DEAB ∴△ABC ≌△DEF .(SSS ) (二)应用知识、体验成功例:如图,AB =CD ,BC =AD ,问△ABC 与△CDA 全等吗?是说明理由.解:△ABC ≌△CDA ,理由如下:在△ABC 和△CDA∵⎪⎩⎪⎨⎧===CA AC AD BC CD AB ∴△ABC ≌△CDA (SSS ). 方法归纳:公共边的应用.拓展:问: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三)联系生活,探究性质问题:取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你所得到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三角形的稳定性(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分类达标课本习题 1.2.3;板书设计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只给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两三角形全等.2.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例:练习:方法归纳:1、画图、剪切、重叠;2、分类讨论;3、说明线段的相等、角的相等,可转化为说明三角形的全等.解题技巧:说明三角形全等是要注意公共边的应用.。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四课时)学案设计(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四课时)学案设计(无答案)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四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 能熟练说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各种方法,(定理及几何语言)2、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

3、 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的性质。

学习重点:1、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法说明三角形全等,从而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2、 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1、 选择合理的方法说明三角形全等,从而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2、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的性质。

复习与回顾:1、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前面我们分几种情况讨论的?想一想与同桌交流。

2、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几种方法?看看课本再说一下。

(可画图说明)3、 在⊿ABC 和⊿DEF 中,∠A=∠D AB=DE ,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你有几种方法?说一说与同学们交流。

4、 上述问题中若添加BC=EF ,能判定⊿ABC 和⊿DEF 全等吗?为什么?(可画图说明)一、 应用练习;1、 已知:AB=AD ,要使⊿ABC ≌⊿ADC ,还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你有几种方法?分别用什么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 如图,AC 与BD 相交于点O ,∠A=∠D ,要使⊿AOB ≌⊿DOC ,还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你有几种方法?分别用什么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已知:∠CAB=∠DBA ∠CBA=∠DAB 找出图中与AC 相等的线段,与∠C 相等的角, 并说明理由。

拓展:上题中,若AD 与BC 相交于点O , ⊿AOB 与⊿DOC ,全等吗?为什么?二、 例题学习:课本27页,例4.已知:⊿ABC ≌⊿A 1B 1C 1,D 、D 1分别是BC ,B 1C 1上的一点,且BD=B 1D 1。

AD 与A 1D 1相等吗?为什么?(复习: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提问)解: AD=A 1D 1,理由如下:∵⊿ABC ≌⊿A 1B 1C 1 ∴AB =A 1B 1 ∠B=∠B 1, 在⊿ABD ≌⊿A 1B 1D 1中∵ AB=A 1B 1∠B=∠B 1 BD=B 1D 1∴⊿ABD ≌⊿A 1B 1D 1(SAS ) ∴AD=A 1D 1F E D C B A 第2题第1题OD CB AD C B ADC B A C 1D 1B 1A 1D C B A问题与思考:(1)若将上题中,BD=B 1D 1改为D 、D 1分别是BC ,B 1C 1上的中点,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课时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课时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二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学习内容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定义。

2.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情况。

三、学习活动思考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全等?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概念解释三角形的全等指的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和对应角度完全相等。

下面是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情况:1.SSS 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 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 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和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总结规律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和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练习练习一:判断全等判断下列三组三角形是否全等,并在对应的图中标明对应的边和角。

1.∆ABC ≌ ∆DEF2.∆LMN ≌ ∆MNO3.∆PQR ≌ ∆STU练习二:填空练习根据已知的边长和角度,判断下列三组三角形是否全等:1.∆XYZ ≌ ∆UVW,已知XY = UV = 5cm,YZ = VW = 8cm,∠YZX = ∠VUW = 30°。

2.∆QRS ≌ ∆MNP,已知QR = 12cm,RS = 8cm,MN = 10cm,∠Q = ∠M = 45°,∠R = ∠N = 90°。

3.∆DEF ≌ ∆JKL,已知DF = KL = 6cm,DE = JL = 4cm,∠DEF = 90°,∠JKL = 30°。

总结归纳1.通过观察和比较三角形的边和角可以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参考教案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参考教案

§1.3.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画图、思考、探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使学生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探索.●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1.3.3 A)第二张:全等条件(记作投影片§1.3.3 B)第三张:例3(记作投影片§1.3.3 C)第四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1.3.3 D)●教学过程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在前两节课的讨论中,我们知道: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给出三个条件时,有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想一想,是哪四种呢?[生]三条边、三个角、两角一边、两边一角.[师]对,在这四种情况中,我们已经研究了三种:三条边,三个角,两角一边.由讨论得知:哪种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哪种情况下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呢?[生]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一边,即两角及其夹边或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师]很好,那第四种情况怎么样呢?即给出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角时,所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Ⅱ.讲授新课[师]大家想一想: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角,那么有几种可能情况呢?[生]有两种:两边及这两边的夹角,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师]好,那在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全等吗?我们逐一来研究.先看第一种情况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出示投影片§1.3.3 A)做一做如果“两边及一角”条件中的角是两边的夹角.如: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2.5 cm、3.5 cm.它们的夹角为4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你画出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师]大家利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来画满足以上条件的三角形,然后与同伴画的来比较一下.[生甲]我画的三角形如下,与同伴画的全等.[生乙]老师,由此能不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那么所得的三角形都全等.[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好,那我们来改变上述条件中的角度和边长,大家分组讨论,看是否有乙同学说的结论?[生丙]我们组在已知了三角形的两边及两边的夹角后,画得所有三角形都全等.[生丁]我们组也是.[师]由此我们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出示投影片§1.3.3 B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 如图,在△ABC 和△DEF 中.⎪⎩⎪⎨⎧=−→−∠=∠=EF BC E B DE AB △ABC ≌△DEF . [师]学习了这个定理,下面我们先看一道例题:(出示投影片§1.3.3 C ) 例3 如图,已知AB 与CD 相交于点O ,OA=OB ,OD=OC 。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教案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教案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和“AAS”,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体会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ASA”和“AAS”及其应用.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ASA”和“AAS”及应用.教学准备刻度尺、量角器、圆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一、创设情景(1)议一议:老师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摔碎成如图(1)三片,现在只需带上其中一片,玻璃店的师傅就能重新配一块与原来相同的三角形玻璃,你知道应带哪一片玻璃去吗?(2)想一想:①所带去那一片等于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②这样的三角形唯一吗?(3)做一做:请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ABC,使BC=3cm,∠B=40°,∠C=60°,将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猜想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容易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加定论,这样可以有一种悬念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并把实验结果直观演示,感受到数学知成“角边角”或“ASA”).并请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如图,在△ABC和△A′B′C′中, ∠B=∠B′, ∠C=∠C′BC= B′C′ , 则△ABC≌△A′B′C′(4)解答导入时的问题(5)做一做:问:能否用已学过的方法去说理,如果不能,应怎样转变?(教师在此渗透转化思想)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论:有两个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强调:“对应相等”.(6)阶段性小结: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有两个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二、范例教学例1:如图,AB=AC,∠EAB=∠DAC,∠C=∠B,△ABD与△ACE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简洁美.使学生学以致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想、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吸收新内容,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及时的小结,使知识成为“系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为下面的范例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结合图形,巩固新知,加深印象.全等吗?为什么?解:△ABD≌△ACE∵∠EAB=∠DAC,∴∠EAC=∠DAB又∵AB=AC,∠C=∠B∴△ABD≌△ACE2.如图,已知△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 于D,DE⊥AB于E,且AB=6,则△DEB的周长为多少?并请说明理由.解:周长为6因为DE+BE+BD=CD+DB+BE△AED≌△ACD得AE=AC,CD=DE三、归纳小结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四、布置作业习题.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和解决,旨在降低难度,使难点予以突破,同时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情况下,体验成功,从而增加自信心.解后反思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本节课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导学案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导学案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学习目标1.能主动积极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结论的过程。

2.能运用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SAS)”的判定条件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证明。

一、学习准备:1.我们在前面学过______ _______ _______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从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知,判定两个三角形至少须_______个条件。

其中必有一边。

二、探索练习按要求画以下三角形:1.三角形两边AB=2.5cm,BC=3.5cm,他们所夹角∠B=40度。

把画出后三角形与同伴相比较,看是否全等?2.同样三角形两边AB=2.5cm,BC=3.5cm,∠C=40度。

把画出后三角形与同伴相比较,看是否全等?结论:两边及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一定,不一定)全等。

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和它们的_______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

简记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第2题)ACDBE FABEDC三、练习填空题1.如图,AB =AC ,如果根据“SAS”使△ABE ≌△ACD ,那么需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B ∥CD ,BC ∥AD ,AB=CD ,BE=DF ,图中全等三角形有______对. 3.下列命题:①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②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__. 四、例题解析:例1.已知:如图,C 为BE 的中点,AB ∥DC ,AB=DC, 求证:△ABC ≌△DCE 。

(标:将所有的已知条件标在图中,联:证明全等的条件到齐了吗?) 证明:∵AB ∥DC (已知)∴∠B =∠DCE ( ) 又∵C 为BE 的中点∴BC =CE ( ) 在△ABC 和△DCE 中∴△ABC ≌△DCE ( )例2. 如图,已知AB 与CD 相交于点O ,OA=OB ,O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第一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1课时(总第课时)设计人:
预习自学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习重难点】
1.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感受分类思想,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用“边边边”进行简单推理。

2.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中分类思想的渗透.
自主预习
任务一、1)探索一个角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举例得出一个角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探索二个角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动手画图探索二个角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将学生所画的图展示在黑板上。

(3)由活动(2)衍生出三个角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任务二、从“边”这个元素探索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类比角分类得出“边”也有三种情况:一条边、两条边、三条边
(1)探索一条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动手画图得出一条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探索二条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接着动手画图探索两条边分别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将画出的不同情况的图展示在黑板上。

全班通过观察、交流概括出结论:只给两条边分别相等
时,。

(3)探索三条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活动:画一画:画一个三条边分别是 4cm,5cm,7cm 的三角形。

比一比:与小组内的同学比较,你们所剪下的三角形是否完全重合?与其他组的同学作比一比,是否完全重合?
注意: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要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
位置.
预习检测
(1)如图,AB=CD,AD=BC,则∠B与∠D相等吗?为什么?
限时测评
姓名班级书写等级完成等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三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图,已知AB=AC,BE=CE,则由“SSS”可以直接判定()
A.△ABD≌△ACD
B.△ABE≌△ACE
C.△BDE≌△CDE
D.以上答案的不对
4.如图,AB=CD,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CB;若
∠ABC=70度,∠D=80度,则∠ABD= 。

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第一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2课时(总第 课时) 设计人:
预习自学
【学习目标】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难点】
自主学习:任务一.(1)画线段AB=2cm , 60,45=∠=∠ABQ BAP ,AP 与BQ 相交于点C ;
(2)剪下所画的△ABC ,与同学所画的三角形能重合吗?
由此可得结论 。

任务三:
在△ABC 和△MNP 中,ABC NP BC N B M A ∆=∠=∠∠=∠,,,≌MNP ∆吗?
结论: 。

通常写成下面的格式:
在△ABC 与△DEF 中,
∵B E BC EF C F ∠=∠⎧⎪=⎨⎪∠=∠⎩
∴△ABC≌△DEF(ASA)
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其中一角的对边,情况会怎样呢?
结论:,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预习检测:AB与CD相交于点O,O是AB的中点,∠A=∠B,△ABC和△ADC全等吗?
限时测评
姓名班级书写等级完成等级
1. 下面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
B 三个角对应相等
C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D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 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中沿对角线AC折叠后,点D落在点E处,与BC
交于点F,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对? (包含△ADC)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5.如图,△ABC中,∠C=90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 cm.
6.已知:如图,在△ABC中, BE⊥AD,CF⊥AD,垂足分别为点
E、F.
⑴若AD是ΔABC的中线,则 BE与CF相等吗?
⑵若BE=CF,则AD是ΔABC的中线吗?为什么?
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第一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3课时(总第课时)设计人:
预习自学
【学习目标】
1、明确SAS公理的内容,能用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通过SAS公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感受分类思想,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用“边角边”进行简单推理。

2.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中分类思想的渗透.
自主学习:
任务一、实践探索1: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请同学们画一个三角形,两边分别为20cm、16cm,且夹角为40度。

小组比较交流图形能否重合。

思考:若改变图中的角度和边长也能重合吗?
明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或___________)
任务二、例3、如图,已知AB与CD相交于点O,OA=OB,OD=OC.△AOD与△BO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预习检测
如图,已知AB=AC,AD=AE,∠1=∠2.试说明△ABD ≌△ ACE。

限时测评
姓名班级书写等级完成等级
1、如图:
①已知AB=A'B',BC=B'C',那只要再知道____=____,就可以根据“SAS”得到△ABC≌△A'B'C'.
②已知AB=A'B',∠BAC=∠B'A'C',那只要再知道____=____,就可以根据“SAS”得到△ABC≌△A'B'C'.
③已知∠C=∠C′,那只要再知道___=___, ___=___ ,就可以根据“SAS”得到△ABC≌△A'B'C'
2、如图,在△ABC中,∠B=2∠C,AD是△ABC的角平分线,∠1=∠C,请说明AC=AB+BD
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第一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4课时(总第课时)设计人:
预习自学
【学习目标】
1、明确SAS公理的内容,能用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认识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高,中线相等,面积相等.
【学习重难点】
1.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2.推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平分线,对应高,对应中线相等.
自主学习:
任务一:如图,在△ABC与△DEF中,∠A=∠D,AB=DE,再增加一个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果增加条件BC=EF,能判定△ABC≌△DEF吗?
为什么?
想一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平分线是否相
等?对应中线和对应高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呢?
结论:
任务二.已知:如图,△ABC≌△ A B C ,D和D 分别是BC,B C 边上的一点,且BD=B'D',AD与A'D'相等吗?为什么?
预习检测、如图(四),点P 是AB 上任意一点,ABC ABD ∠=∠,还应补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APC APD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能....
推出APC APD △≌△的是( )
A .BC BD = B.AC AD = C.AC
B ADB ∠=∠ D.CAB DAB ∠=∠
限时测评
姓名 班级
书写等级 完成等级
1.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④AB DE AC DF B 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

2.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
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48CDE ∠=°,
则APD ∠等于( )
A .42°
B .48°
C .52°
D .58°
3.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有条件AB=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F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E,BC=EF (B )BC=EF ,AC=DF
(C)∠A=∠D,∠B=∠E (D)∠A=∠D,BC=E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