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考试卷(附答案)
2017 2018高一下学期5月份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请将所有答案都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成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山东省临清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山东省临清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 (11分) (2017高三下·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游云中,留居南堂寺。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已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附答案详解)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
语文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期中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
项是()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
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
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
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
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
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
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2.(2020·辽宁省·单元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
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
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
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
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曹雪芹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三两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了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屋里来。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
南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南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过渡,通过不断剥(bō)离户籍制度承载(zài)的福利,最终拆除户籍制度蕃篱,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B . 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jiào),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ě),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C . 柔和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nǔ)张、依旧恪守尊严的艺术。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sùn)和冷暖相宜的交流。
D . 世事纷扰,人生坎坷。在这纷烦芜(w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2. (2分)下列各选项中对“却”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使…退,击退。)
B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回头)
C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连词,相当于“又”)
D .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西厢记·长亭送别》(连词,表转折)
3.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 .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宁夏学益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学益学区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厦门双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六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参差.(cī)属.文(zhǔ)乞骸.骨(hái)因噎.废食(yē)
B.扶辇.(niǎn)斧钺.(yuâ)羽扇纶.巾(ɡuān)运筹帷幄.(wù)
C.征辟.(pì)列观.(ɡuàn)前倨.后恭(jù)喟.(kuì)然长叹
D.妃嫔.(bīn)渑.池(miǎn)节旄.(máo)尽落所向披靡.(m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仓廪骄奢吻颈之交肉袒负荆
B.契合斋戒图谋不规肝脑涂地
C.睨柱汤镬万恶不赦瑕不掩玉
D.诀别辜负不肖之子下车伊始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三班”是指班彪、班固、班超父子三人,“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三人,“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体例上基本沿袭《史记》,由纪、表、志、传四个部分组成。
《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道合称为“前四史”。
C.词兴盛于宋代,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
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后者风格豪迈
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2017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清远市南阳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试题
(本卷满分1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实用类学阅读(1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
朱强刘建平
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
1998年,巴金对前采访的赵兰英说:“我一生没写什么东西,不过就写了《随想录》这一部作品。”赵后对此的评述是:“我感觉得出,这不是虚伪,而是清醒。这就是作家巴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认为这是巴金晚年的亮点所在。这是巴金的巴金。被人们一演再演的《家》《春》《秋》他并不放在眼里。而这本《随想录》他看得那么重,因为这是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反思的一个起点啊,此前的作品则几乎是一条左翼学延续线。而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复旦大学中系教授陈思和曾对巴金做过访谈。据他回忆,巴金第一句话就说:“到现在我还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我写作是业余的。”陈
思和当时就问他:“那么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巴金说:“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对社会进步做点实际工作。”
如果联系巴金一生的追求,可以看出巴金始终是一个持有坚定理想和信仰的人。他的理想是建设一个合理的公正的社会秩序,他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从事社会的实际工作,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到后(1930年代)、巴金发现现实离自己的理想很远很远,只得将自己的悲愤、绝望、痛苦,通过学表达出。所以他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一种学创作,而是一种政治情绪的宣泄,只是用审美的方式完成。可见,作为学家的巴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时候,他内心的痛苦却从没有减少过。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三月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在下面语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达到文理通顺,必须_________:一是多读,二是多写。读书多了,自然能掌握语文的一般规律,自己下笔为文的时候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非诳语。过去强调背诵若干重要文章,是有道理的。
A. 齐头并进笔走龙蛇挥洒自如
B. 双管齐下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C. 双管齐下挥洒自如熟能生巧
D. 齐头并进熟能生巧信手拈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齐头并进”所指不限于两件事或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所指只限于两件或两个方面。根据语境,是形容从两个方面入手,所以选“双管齐下”。“笔走龙蛇”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信手:随手。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形容做事非常熟练。结合“自己下笔为文的时候便能”分析,选用“挥洒自如”“熟能生巧”。故选C。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C.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D.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优秀范文五篇)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
(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卷
出卷人:高二备课组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现代诗歌鉴赏(本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偶
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2、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秋天的梦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是“我”听到牧羊女的诉说而引发了自己的梦。
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一2017届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试卷
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一2017届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试卷
语文11.9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_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政府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____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④该公司去年曾有过一次违规不论,单说这一次查出的偷税款竟达几十万元,就该依法制裁。A.委屈基础上神秘尚且B.委屈前提下神秘姑且
C.委曲基础上神奇尚且D.委曲前提下神奇姑且
2. 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政治思想工作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不能空穴来风,各级领导要重视这个问题。B.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只有到生命终了,他的历史结束后才能盖棺论定。
C.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D.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穿云裂石般的爆炸声,随之,浓烟滚滚,火光映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勤奋实干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体现首都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B.历史上,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制定了按土地肥瘠定赋税的轻重,按年成的丰歉定纳粮的多寡。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附答案详解)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Ⅲ)
语文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201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月考试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
项是()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
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
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
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峪
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
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2.(2020·浙江省温州市·同步练习)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
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B.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
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C. 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
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D.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
语文-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7-2018学年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当谈起战争话题,总有人觉得推崇谦谦君子的中国文化缺少铁血霸气的一面。从史实上看,中华文明崛起于中原农耕地带,四面受攻。特别是北方毗邻草原游牧民族,战争频仍。相对于扛锄牵牛、单独劳作的农耕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就是骑马射猎、团队合作,有巨大的天然军事优势。然而,从黄帝北逐荤粥开始,历经夏、商、周、秦,直到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中原文明始终经受住了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不断发展壮大。显然,谦谦君子也绝非任人宰割的懦弱者。那么,中国文化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
第一,不推崇战争。中国文化爱好和平。孔子说,“仁者,爱人”。以爱护别人为己任的仁者,当然不会热衷于剥夺别人的生命。汉传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主张吃素,连动物的生命都不愿剥夺,遑论战争。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更充分。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武器、战争都是不祥之物,也非君子所喜欢的,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用它;“若美之,是乐杀人”——如果喜欢武器、推崇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以杀人为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第二,不惧怕战争。中国文化重视精神,追求正义,有重义轻死的一面。比如,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玄奘说过“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般的征服者战争,能胜则愿战,不胜则愿降;必胜则必战,必败则必降。而中国文化更推崇的是:无关正义,必胜亦不战——不打不正义的战争,不欺凌弱小;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即便敌强我弱、明知必败,也会勇于亮剑、绝不屈服,甘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恃武力强大而敢于言战,不是真正的勇敢;重义轻死,明知必败亦必战,才是真正的勇敢。这也是中华文明不灭的关键之一。
大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月考试卷高一必修三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大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月考试卷高一必修三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
大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满分:150 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是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制度。书院这个名词成为私人讲学的代表,是从朱熹开始的,但是用书院来称呼私人创办的学校则起自唐代。从唐末到20世纪初年,书院教育持续了1000多年。一个制度能维持这么久,那么它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
“私人讲学”这四个字其实是一个很现代的名词。因为在传统中国,公私的分别并不像现代这么清楚。唐末社会崩溃,世家大族早已陵夷,中央政令不行,原有的庙学教育也跟着衰落不振,于是便有了私人创办家族学校之举。其实私人教学,至少源始于孔子,但以家族之力来创办学校,招收学生,延聘师儒,却是以前少有的事。
从传统教育的立场来说,私人兴学不外是在官学崩溃的时候,模仿其体制和规模,继续其功用,并没有取代官学的意思或目的。这样的私人教育当然缺乏现代人“公”“私”分明的特点。
但是在发扬儒家的“为己之学”或宋明理想的思想方面,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讲学的风气以及制度化当然要归功于书院,宋明理学或儒学的种种风尚及学派往往依附书院而发扬光大。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十分光辉的发展。西洋中古学术的发展往往依附于大学,迨文艺复兴,则“学院”兴起,日渐取代大学。而到了启蒙时代,沙龙更成了新思想的温床。可见学术的发达往往和思想家荟萃的场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言之,书院是宋明以来儒学发达的制度上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
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曲阳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语文答案
1.【答案】C【解析】A、纨绔(kù) B朱拓(tà)驯熟(xùn)D 负疚(jiù)撒手人寰(huán)
2.【答案】D 【解析】A寒暄 B嬉闹 C厮打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解析】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小弱: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8.【答案】A 【解析】都是宾语前置,B定后 C为状后D被动
9.【答案】A 【解析】应为四十八年【原创】
10。【答案】B 【解析】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1.【答案】D
12.【答案】B 【解析】B项中称作“建元”错误。应称作“改元”,建元是纪岁历年的开始. 【原创】
13. 【答案】A 【解析】A项中“于是向皇上报告”错误。文章第二节说“道生甚以为然,具
以奏闻。"意思是他向道生报告,道生以为很有道理,详细地向皇上报告.
14. (1)不如先派遣使者劝告百姓,使不与猛雀同谋的百姓无罪,那么百姓一定欢喜而都投
降啊!(“喻":“劝告”;“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是定语后置句,译为“不与猛雀同谋的百姓”;“无坐”:“无罪”)
(2)张蒲属于谋臣之列,多次出任将帅,朝廷公论,常为第一.(“屡”:“多次”;“为":“担任”;“称首”:“第一”)
参考译文:
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原名谟,后来改为蒲。汉代太尉张延的后人。父亲张攀,担任慕容垂的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廉洁正直著称。张蒲年轻时有父亲的风范,略微涉猎文史,以端正谨慎被赏识,担任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的太守,尚书左丞。太祖平定中山,慕容宝的旧官被任用的,多数降了品级。太祖对张蒲的名声早有所闻,仍旧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天兴年间,因为张蒲清廉谨慎行为方正,升任东部大人.后来授任为太中大夫。太宗即位后,被任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与决断刑獄诉讼,不接受私下请托,号称公正。
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绝密★启用前
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10分钟;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监.生(jiàn)幽僻.((bì) 袅娜.(nuó) 冠.状动脉(guān)
B.曲.折(qǔ) 荸.荠(bí) 似.的(shì) 蓊.蓊郁郁(wěng)
C.颤.动(chàn) 尽.管(jìn) 窈.陷(yǎo) 叱咤.风云(chà)
D.渣滓.(zǐ) 朱拓.(tà) 瓦楞.(léng)龇.牙咧嘴(z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从2013年年底开始的电影贺岁档硝烟未尽,春季档已经战云密布,数部好莱坞大片将飘洋过海接踵而至,冷暖杂糅,光采夺目。
B.在物质和精神面前,人被折磨得面目憔悴。但谁又能走出这种无奈的境地,远离这种廖落的心情呢?
C.夏天是属于蝉的季节,蝉的叫声是每个庸懒夏日的背景音乐。但是,美国有一种蝉,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
D.站在这栋有着巨大圆顶的庞大楼房前面,我感到张皇失措。这样的建筑,是岩石屈从于人类想象力而开出的绚丽的花朵,人类的智慧和灵巧使花岗岩开出了永不凋谢的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
..尚小(体态、容貌)
黛玉纳罕
..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感到奇怪)
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7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考试卷(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
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而设计出的“夜光自行车道”,路面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B.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且这两种价值交相映衬,相得益彰。
C.“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
D.“技术的诗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样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它并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技术和艺术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B.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