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与预控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概述: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普遍性的技术问题。
裂缝一旦形成,特别是基础贯穿裂缝出现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同时可能会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本文从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开始,然后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1.大体积混凝定义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1.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及种类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
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
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危害性严重;而深层裂缝部分也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危害性较小;按结构表面形状分为网状裂缝、爆裂状裂缝、不规则短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裂缝等;按其发展情况分为稳定裂缝和不稳定裂缝、能闭合裂缝和不能闭合的裂缝;按其尺寸大小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类,微观裂缝是混凝土内部固有的一种裂缝,它是不连贯的,一般存在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尺寸较小裂缝宽度通常情况下不超过0.5mm;宏观裂缝是指尺寸较大的裂缝,裂缝宽度通常情况下大于0.5mm,可存在于混凝土内部,也可存在于混凝土表面。
按时间可分为施工期间形成的裂缝和使用期间产生的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3.1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是混凝土在浇筑结束后尚在塑性状态发生的收缩,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收缩裂缝形成过程与混凝土的表面泌水有关。
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水分向外蒸发时会引起局部应力,因此当蒸发速率大于泌水速率时会发生局部塑性收缩开裂。
塑性收缩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
常发生在混凝土表面积较大的面上。
从外观分为无规则网络状和稍有规则的斜纹状或反映出混凝土布筋情况和混凝土构件截面变化等规则的形状,深度通常不会太深。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造粒的裂缝是指混凝土某一部分中的裂缝,该部分的尺寸比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得多。
这样的混凝土结构由于自重和重载等的压力,受到了较大的拉应力,容易产生裂纹,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结构性能。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一、产生原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构造物受季节变化和日夜变化的影响,会发生温度变化。
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膨胀和收缩,因此在膨胀和收缩的过程中,如果其能力和约束力不匹配,就会产生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中水的变化也是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混凝土湿度变化过大,会导致水的蒸发和吸收。
水分的吸收会造成混凝土的膨胀,而水的蒸发会使混凝土干缩。
如果混凝土不能够吸收或释放水分,就容易产生裂缝。
3. 材料的反应:如果混凝土中的一些化学受潮或自发燃烧,会在混凝土中产生碱性物质的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产生裂缝。
4. 应力集中:混凝土制造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些区域容易出现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区域因受到超负荷应力而破裂成裂缝。
5. 其他原因:混凝土中存在的空气孔隙,坍落度不合适,水灰比偏高或者混凝土受到的外力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控制措施:1. 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比例和材料:首先,为了避免混凝土的裂缝,应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比例和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水灰比和密实度达到最佳水平。
2. 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制作和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失误。
结实,未受到外力损害的混凝土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到外力的损害而破裂。
3. 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为了避免因施工不当而造成混凝土裂缝,应该根据所建造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软化或者干缩时间,以确保结构体的完整性。
4. 控制场地温度和湿度: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场地的温度和湿度。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热 ,第二层浇筑应在第一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前 ;可 以 考虑在 大体积混凝土 中掺加坚 实无 裂缝 、冲 洗干净、规格 为 10 5 mm一3 O O mm的大块石 ,掺 加大块石不仅减 少 了混凝 土 总用量 ,降低 了水化热 ,而且 石块 本身也吸收了热量 ,使 水
化热能进一步 降低 ,对控 制裂缝有 一定好 处 ;根据 混凝土 浇 注面积 ,在 混凝 土上 中下部设置一定数量测 温管 ,定 时测定
用不当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4施 工影 响 .
在现场浇捣 大体积混凝土时 ,浇注分层不合 理、振捣 或
插入不 当,漏振 、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 快 ,均会 影响混凝 土
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诱导裂缝 的产 生。其 次 ,因为大体积 混
凝土工程进行 的抹面 次数 不能满足 要求 ,更容 易出现裂缝现 象。另外 ,拆模过早且养 护措施 不到位 ,大体积 混凝 土早期
长期加荷 时的极 限拉伸变形也只有 ( .—20)X1 4 1 2 . 0 。但由 于原材料各部分 比例搭配不均匀 ,在施工 中难免 出现 离析 现
象 ,导致同块混凝土 的不 同部位强度 的不均 匀 ,个别部 分抗
拉能力较低 ,裂缝便 因此而 出现。另外 由于水泥 或 ̄ /剂选 IJ 'D
础不均匀造成 沉降等。
1 度 影 响 . 温 混 凝 土 施 工 硬 化 期 间 ,水 泥 会 放 出 大 量 水 化 热 ,造成 内
2施工选材及其配合 比设计 . 根据 结构要求进行配合 比设计 ,选择合适 的混濒 等级 及水泥 品种、等级 ,避 免采用强度高的水泥 ,尽 低热 或中热水 泥 ( 如矿 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 。另夕 f 选用质量 合格 且级配 良好的石、砂等原材料 ,按照 合理进行掺合 料 ( 粉煤灰 ) 以及外加剂 ( 膨胀剂、绣 减水剂等 )的添加。 另外 ,还 需要掌握好 大体积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才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不能很好地了解大体 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以及掌握此类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施
工措 施。 那么实际生产当中就很 难保证施工质量 。 文针对这些 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 关■调: 大体积混凝土 ; 裂缝 ; 质量控制措施
便会产生温度裂缝。故降低水化热,将砼的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 的 2℃ 5
内, 砼表面 与环境温差控制在 1 ℃内, 5 是施工的要点 , 对于裂缝的防止 , 还 应在结构设计上采取措施。为进一步控制砼基础产生裂缝, 减少砼 的水化
12控制裂缝的方法不像块体砼那样,要 采用特别 的低热水泥和复 .
杂 的冷却系统, 而主要依 靠合理配筋, 改进 设计 , 采用合理 的砼配 比, 浇筑 方 案和浇筑后加强养护等措施 ,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避免 引起过大 的 内外温差而出现裂缝。
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水泥等。水泥应不结块, 符合质量标准并
温度收缩应 力, 防裂缝的出现, 预 除用草帘覆盖外, 在砼上面先盖一层塑
料薄膜, 并适当延 长养护、 拆模时间, 提高砼拆模强度 , 少砼表面 的温度 减
梯度。同时加快基础四侧回填土 , 避免长期裸 露, 导致降温收缩与干缩共 同作用, 使应力叠加 。 3 2采用低水化热或 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砼 , . 如矿渣硅的原 因与控制措施
陈雄辉 惠 州市建设集 团建筑 工程公司
警
蕾曩: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与措施直接关 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 若
水化发 出大量 的水 化热 , 因其体积 厚大, 但 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 内 砼 部温度高于外层砼温度 , 产生 较大 的温度差 , 由于表里体积膨 胀不一致,
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 称为温度变形。对于大体积砼施 工阶段来说 , 由于温度 变形而引起的裂缝 , 可称为“ 初始 裂缝” 早期裂 或“ 缝” 。大体积砼施工阶段所产生 的温度裂缝, 是由其内部矛盾发展 的结果。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措施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措施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现象,其裂缝长度大于0.1mm。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下面将结合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措施。
一、材料因素:(1)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骨料、掺合料、水泥掺量等不合理或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措施:选用质量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配制和试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二、设计因素:(1)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的刚度不足或刚度分布不均匀、变形不协调等问题,会引起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措施:在设计阶段,要根据结构的使用和受力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结构的形式、尺寸和构造,尽量保证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施工因素:(1)浇筑不均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速度不均匀或有停顿,容易产生裂缝。
措施:加强浇筑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避免停顿和快速浇筑等情况的发生。
(2)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易造成温度差异,进而产生裂缝。
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气温、配合比等因素,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温度,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裂缝。
(3)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在早期水化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持水分和温度,如果养护不到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措施:加强对混凝土养护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及时覆盖养护层、保持湿润、定期喷水养护等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因素。
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质量,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预防措施1 引言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日益增多,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会受到裂缝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的因素很多,具有综合性。
因为混凝土体积大,聚集了大量的水化热,容易导致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最终为工程结构埋下严重质量隐患.因此,从对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施工过程各环节入手,加强事前控制,事后养护控制,掌握施工过程各环节控制要点,系统地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2.1 按成因划分2.1.1 结构性裂缝由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也称荷载裂缝。
它包括由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和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 非结构性裂缝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
它包括温差,干缩湿胀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这类裂缝是在结构的变形受到限制时引起的内应力造成的。
从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看,非结构性裂缝在工程中占了绝大多数,约为80% ,其中以收缩裂缝为主导。
2.2 按时间划分2.2.1 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包括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施工操作不当出现的裂缝、早期冻胀作用引起的裂缝以及一些不规则裂缝。
2.2.2 使用期间出现的裂缝包括钢筋锈蚀膨胀产生的裂缝、盐碱类介质及酸性侵蚀气液引起的裂缝、冻融循环造成的裂缝、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以及循环动荷载作用下损伤累积引起的裂缝等。
2.3 按形状划分2.3.1 纵向裂缝平行于构件底面,顺筋分布,主要由钢筋锈蚀作用引起;2.3.2 横向裂缝垂直于构件底面,主要由荷载作用、温差作用引起;2.3.3 剪切裂缝由于竖向荷载或震动位移引起;2.3.4 斜向裂缝、八字形或倒八字形裂缝常见于墙体混凝土梁,主要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差作用引起;2.3.5 X形裂缝常见于框架梁、柱的端头以及墙面上,由于瞬间的撞击作用或者地震荷载作用引起;2.3.6 各种不规则裂缝如反复冻融或火灾等引起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裂缝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原材料问题混凝土质量的差异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空鼓等问题,这会在使用过程中引发裂缝。
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气孔和流动性差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性,从而加剧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
当混凝土中的收缩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匹配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过大,从而引发裂缝。
3. 设计缺陷如果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设计缺陷或者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裂缝。
4. 荷载变化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荷载的作用,比如温度荷载、湿度荷载、机械荷载等,这些荷载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变化,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5. 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不当也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不足、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空鼓和裂缝。
以上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些主要原因,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选材在混凝土的选材过程中,应该选择质量好、掺合比适宜的原材料。
并且要求混凝土的含水量和流动性要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有利于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鼓和气孔,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设计优化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收缩性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从而在设计阶段就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减少裂缝的产生。
4. 预留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因为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而引发的裂缝。
5. 养护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0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措 施
材料选择与优化
01
02
03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等,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 升。
控制骨料级配
优化骨料的级配设计,减 少空隙率,提高混凝土的 密实度。
掺加外加剂
适量掺加缓凝剂、减水剂 等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 和易性,降低水灰比,减 少收缩。
压力注浆
对于宽度在0.2mm至3mm之间的裂缝,采用压力注浆技术进行修 补,注浆材料可选用水泥浆或化学浆液。
结构加固
对于严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需进行结构加固处理,如粘贴钢板、 碳纤维加固等。
治理效果评价
裂缝处理效果
经过治理后,裂缝得到了有效封闭和修补,不再 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产生影响。
结构安全性评估
05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概况及裂缝情况介绍
工程背景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2层,地上4 层,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裂缝情况
在地下室底板、顶板及部分外墙出现 大量裂缝,宽度从0.1mm到3mm不 等,长度从几十厘米到数米不等。
裂缝成因分析
温度应力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 泥水化热作用,内部温度急剧上 升,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 温差,导致温度应力产生,进而
裂缝的存在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使得原本连续、均匀的受力状态变得复杂 ,可能导致应力集中和局部破坏。
裂缝为水分、氧气和其他有害物质提供了 侵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加速了钢筋锈蚀 和混凝土碳化等耐久性问题的发生。
降低结构承载能力
影响结构使用功能
裂缝的发展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 的降低,尤其是在受拉区和剪切区,裂缝 的存在会显著降低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包括干燥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安定性裂缝、温差裂缝、碳化收缩裂缝等。
1.收缩裂缝。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
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
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一个主要来源。
自身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拌合后的初期。
塑性收缩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一个主要来源。
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早覆盖养生。
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
另一种是在拆模前后,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第三种情况是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
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3.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由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
二、裂缝的防治措施1.设计措施。
(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
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一、引言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然而,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裂缝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1.温度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内部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异,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收缩或膨胀现象,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2.干燥收缩:在混凝土刚浇筑时,水分会逐渐蒸发并释放出空气,这种过程被称为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也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荷载影响:当大体积混凝土承受荷载时,由于内部应力分布不均,裂缝也容易产生。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方法1.使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气泡含量等参数。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干燥收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增加钢筋数量: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是承担荷载的主要部件之一。
增加钢筋数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和韧性,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
3.使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大型混凝土结构中的技术。
通过在混凝土中设置预应力钢筋,可以使整个结构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
4.控制温度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变化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温度变化,例如使用降温剂、覆盖隔热材料等。
5.增加混凝土的湿度:在混凝土刚浇筑时,应该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过早地蒸发水分。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干燥收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四、结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控制裂缝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增加钢筋数量、使用预应力技术、控制温度变化和增加混凝土的湿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一、原因分析1.温度梯度差异:混凝土内部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外部与内部温度差异较大,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梯度,从而引起温度裂缝的产生。
2.外部温度变化: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对混凝土的温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大范围的温度变化,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3.混凝土内部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因为水分蒸发、水化反应等原因而产生收缩,从而引起温度裂缝的产生。
4.冷凝水的影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混凝土表面易出现冷凝水,冷凝水在与混凝土接触后会快速蒸发,产生蒸发冷却效应,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梯度而引发温度裂缝。
二、控制措施1.控制浇筑温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一般建议控制在20℃~35℃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浇筑温度。
2.采取保温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如铺设保温材料、喷水保湿等,以减缓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速率,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3.合理控制混凝土收缩:通过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选择适当的外加剂等措施,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性质,从而降低温度裂缝的产生。
4.控制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方法,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固化过程中产生温度裂缝。
如避免大范围连续浇筑、控制振捣时间和强度等。
5.增加凝结热的散发: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骨料,增加混凝土的导热性,加快凝结热的散发,从而减小温度梯度差异,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总结起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需要从浇筑温度、保温措施、混凝土收缩控制、施工方法和增加凝结热散发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监测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1 沉缩裂缝混凝土沉缩裂缝在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是非常多的。
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密实, 沉实不足, 或者骨料下沉, 表层浮浆过多, 且表面覆盖不及时, 受风吹日晒, 表面水份散失快, 产生干缩, 混凝土早期强度又低, 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而导致开裂。
在施工中采用缓凝型泵送剂, 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 充分利用外加剂( 特别是缓凝剂) 的特性, 适时增加抹加次数, 消除表面裂缝( 特别是沉缩裂缝和初期温度裂缝) , 特别是初凝前的抹压。
2 温度裂缝(1) 原因: 一是由于温差较引起的, 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量水化热,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 混凝土内部膨胀高于外部, 此时混凝土表面将受到很的拉应力, 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 因而出现裂缝。
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 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 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 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二是由结构温差较, 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 当体积混凝土浇筑在约束地基上时, 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 放松或取消约束, 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 易发生深进, 直至贯穿的温度裂缝。
(2) 过程: 一般( 人为) 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初期裂缝———就是在混凝土浇筑的升温期, 由于水化热使混凝土浇筑后2- 3 天温度急剧上升, 内热外冷引起“ 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二是中期裂缝———就是水化热降温期, 当水化热温升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 水化热散尽时结构物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 此间结构物温度引起“ 外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三是后期裂缝, 当混凝土接近周围环境条件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而当环境条件下剧变时, 由于混凝土为不良导体,形成温度梯度, 当温度梯度较时, 混凝土产生裂缝。
3 控温措施和改善约束3.1 温控措施(1) 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 采用中低热的矿渣水泥, 控制水泥的使用温度, 添加一定量的优质粉煤灰, 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同时选用高效外加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0概述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成败。
因此,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是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现如今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已成为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核心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切实重视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从根本上得到防治,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连续浇筑。
其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裂缝的种类也较多,但主要分为两种,即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
而混凝土收缩裂缝又包括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和自收缩裂缝。
1.1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是在混凝土初凝后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在初凝后失去了流动性,强度极低,但其初步结构已形成。
如果在这一阶段混凝土自身失水过多,就会产生较大的塑性收缩,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还不足以抵抗这种收缩应力,从而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当施工环境风速大、气温高、湿度低时很容易出现这种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通常形状不规则、较浅,出现在新浇筑构件的表面。
混凝土早期失水是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根本原因,造成这种失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后早期的养护不到位,风吹日晒,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二是模板或者垫层没有充分润湿也会使混凝土表面的失水过快。
另外,在同等条件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长,其塑性收缩也将越大。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混凝土抗渗性能下降,会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预防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的方法有:(1)加强早期的养护,做到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养护;(2)混凝土浇筑前充分润湿模板和垫层;(3)控制好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特别是初凝到终凝的时间。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常常出现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各种外力和内部因素作用的
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1. 温度变化
混凝土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应力和应变的变化。
如果混凝土早期膨胀
过快,后来突然收缩,就可能产生裂缝。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容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而产
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减缩剂,保持混凝土温度稳定。
2. 沉降
混凝土的沉降常常导致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从浇注到完全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内混凝土会不断地进行沉降和变形,而这个过程中土壤或基础可能承受不住混凝
土的重量,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增粘剂,增加混凝土的粘性,减少沉降。
3. 加载
混凝土承受的载荷过大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当混凝土受到过载而形成应力过大时,就会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合理规划混凝土的厚度和稳定度,使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载荷。
4. 不均匀收缩
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其不同区域的收缩量不同,从而产生应力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
混凝土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控制混凝土收缩的化学剂。
5. 板与柱之间的连接
不充分的预制混凝土连接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板与柱之间连接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力集中在连接处,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增强连接强度,保持连接部分
完整。
总之,裂缝的发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或减少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砼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砼内部水化热作用产生的温度与砼表面温度存在着温差,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防止砼出现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砼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砼因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因水泥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升高,而在升温阶段砼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裂缝;第二阶段是砼内部温度达到最高后,砼因表面散热(或缩水)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温降差,造成裂缝。
砼内部因水化热而温度增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砼浇筑后第三天。
这些裂缝大致可分为两种: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但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而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贯穿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弹性模量很小,由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很小,故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但是过了数日,混凝土逐渐降温,这时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引起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应会产生贯穿裂缝。
从影响结构安全的角度讲表面裂缝的危害性较小,而贯穿裂缝则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所以应采取措施避免表面裂缝,并坚决控制贯穿裂缝的开展。
裂缝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进一步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是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条件比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质各向异性较大,且混凝土由各种非均质材料组成,它的破坏很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变形裂缝,是涉及材料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能及施工工艺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的展开。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根据大体积砼因水化热升温和降温阶段砼内部的应力变化,表面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内在联系及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温差和收缩越大,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纹;原因;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构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浇筑量大,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影响较大的主要为由温差引起的表面裂缝和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贯穿裂缝。
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作用引起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水化热大,热量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因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并与表面温度产生温差,形成温度梯度。
当温度超过25 ℃~28 ℃时,会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
如果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温度裂缝。
施工阶段的气温骤降也是影响表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
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就高,当外界温度骤然下降时,混凝土表层温度会随着环境温度迅速降低,而内部温度则降低很慢,因而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之间的温度梯度,增加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几率。
2.贯穿性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贯穿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降温引起的。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及塑性状态,弹性模量较小,因而变形引起的应力较小,所以温度应力一般可以不计。
当混凝土开始降温时,因散热而产生收缩,加之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胶质体的胶凝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
这两种收缩会受到基地和结构本身的约束,产生很大的拉应力。
如果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就有可能在混凝土中产生贯穿性裂缝,从而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水性,甚至将影响正常使用。
一、裂缝的原因(一)材料原因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
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很重要的问题,若骨料中的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米的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类似这种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这种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质量。
标签: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1.1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热量,是大体积砼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大体积砼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使砼内部的温度升高。
当砼的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
当砼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该温度应力时,便开始产生温度裂缝。
这是大体积砼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1.2约束条件大体积钢筋砼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早期温度上升时产生的膨胀变形受到下部地基的约束而形成压应力。
由于砼的弹性模量小,徐变和应力松弛度大,使砼与地基连接不牢固,因而压应力较小。
但当温度下降时,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若超过砼的抗拉强度,砼就会出现垂直裂缝。
1.3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砼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砼的开裂有重大影响。
砼内部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砼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
外界温度越高,砼的浇筑温度也越高。
外界温度下降,尤其是骤降,大大增加外层砼与砼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应力,造成大体积砼出现裂缝。
因此控制砼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也是防止裂缝的重要一环。
1.4砼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其余80%要被蒸发。
砼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是引起砼体积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响,若存在约束,就会产生收缩应力而出现裂缝。
2、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2.1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优点在于耐久性高、强度大、耐火性好等。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产生更为严重,可能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尤为重要。
1. 温度变化:混凝土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材料,其体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膨胀和收缩。
当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灰比。
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蒸发,导致其收缩而产生裂缝。
3. 混凝土内部缺陷: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空洞、气泡等内部缺陷,这些缺陷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4. 外部荷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外部荷载较大,如雨水、风力等,这些外部荷载会加剧混凝土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5. 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对裂缝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施工中不按照标准进行,混凝土可能会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引起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 合理设计: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混凝土在温度、湿度和外部荷载变化下的变形情况,合理设计梁柱结构、板厚和支座,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水灰比:采用合理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
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加强对水泥浆的控制,避免水泥的早期蒸发,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形成。
3. 施工工艺控制: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控制浇筑速度和震动时间,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和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一致性。
5. 加强养护管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养护管理,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避免快速干燥,从而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收缩和裂缝的形成。
6. 定期检测维护: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对于已经产生裂缝的部位,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科技
301
MYKJ 建筑·规划·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与预控
王文杰
(迁安市建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河北迁安064400)
近年来,随着我市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呈现项目多、规模大的新特点,相应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工程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中发现,由于采用大体积混凝
土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其构造特点、所用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要求,特别是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因此,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治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已成为当前我市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裂缝产生主要原因探讨
1.1收缩裂缝
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选用水泥的品种不同,收缩的量也不同。
此外还有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等,都会产生收缩裂缝。
1.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1.3安定性裂缝
表现为龟裂,主要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
2裂缝的预控措施2.1设计预控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选用,充分利用后期强度。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40~C55等高强混凝土。
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
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高,内外温差超30℃以上,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计算要求下,采用C20~C35的混凝
土,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概念。
考虑到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在保证基础有足够强度,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混凝土60天、90天的后期强度,这样可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
浇筑块体内的强度升高。
2)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除应满足构造要求外,增配筋应尽可能采用小
直径、小间距。
采用直径8~14毫米的钢筋和100~150毫米间距较为合理。
伞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3)当基础设置于岩石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滑动层构造可采用一毡二油,夏季施工时也可采用一毡一油。
4)避免结构突变而产生应力集中,转角和孔洞处增设构造加强筋。
5)大块式基础及其它筏式、箱式基础不宜设置变形缝(沉降缝、温度伸缩缝)及施工缝。
根据结构特点,可设置后浇缝,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60天,以控制施工期间较大温差及收缩应力。
2.2材料预控措施
1)优先采用525R 普通水泥和425R 普通水泥等高标号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绝对温升值。
强度等级在C20~C35范围内选用,水泥用量以525R 水泥每立方米不超过340公斤,425R 水泥每立方米不超过380公斤为宜。
2)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
所用的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水泥水化热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测定。
3)采用5~25毫米颗粒级配的石子,控制含泥量小于1%。
4)砂细度模数为2.6~2.8,平均粒径0.381的中粗砂,控制含泥率小
于2%。
5)掺合料及外加剂的使用。
目前使用的掺合料主要是粉煤灰,可以
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大大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可代替水
泥,降低水化热。
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5%,降低水化热15%左右。
外加剂主要指减水剂、缓凝剂和膨胀剂。
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工作性能有明显改善,同时又减少10%拌和用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
一般泵送混凝土为了延缓凝结时间,要加缓凝剂。
为防止混凝土的初始裂缝,可加膨胀剂。
6)采用安全性合格的水泥。
水泥进场后,委托材料检测部门检测水泥的各种技术指标,尤其是水泥的安定性,如不合格,严禁使用,从而防止裂缝的产生。
2.3施工预控措施
1)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力进行验算,确定控制指标,制订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
2)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处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
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积水。
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4)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6)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加强保温养护措施,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变化。
7)塑料薄膜、干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寒冷季节可搭设保温棚。
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8)对标高位于±0.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0.00以上的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9)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
燥等措施。
2.4监测预控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中,除应进行水泥水化热的测定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监测位于表面以下50~100毫米深处的温度,每工作班(8小时)应不少于2次。
养护过程中应进行混凝土浇筑块体升降温、内外温度、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监测。
监测的规模和频率应根据所施工工程的重要性和施工经验确定,测温可采用先进的仪器测温方法,如有经验也可采用简易测温方法。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以能真实反映出混凝土块的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为原则。
3结论
近年来,我们对多项地下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针对不同的结构构造特点,按照防治裂缝的重点措施要求,与设计、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施工、监理、监测单位一起,共同坚持实施“四个预控在前”:一是坚持设计预控在前;二是坚持材料预控在前;三是坚持施工预控在前;四是坚持监测预控在前。
由于措施科学、预控到位,有效防止了这些工程大
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有的工程项目经评选,分别获得省级、
市级优质称号。
摘要:这里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裂缝的产生原因,并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设计、原料、施工、监测的预控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控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