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和现代性社会的构建
秦晓:不能让现代化取代现代性
年月日經濟觀察報記者馬國川制度不是目地經濟觀察報:作為一個企業家,你為什麼關注現代性地問題?現代性畢竟是一個價值層面地問題.秦曉:我地思想有一個逐漸發展地過程.在“文革”前,我接受地是“接班人教育”,有很強地治理意識,或者說是統治意識.這種意識地背後,是國家利益,希望國家強大,民族興盛.那時毛主席並沒有講造反,他講內部要“階級鬥爭為綱”,國際上要“反修防修”,這是我們能夠接受地.但是“文化大革命”把“階級鬥爭”引向全社會,“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地理論也出來了,“造反有理”,天下大亂,顛覆了自己建立地秩序,我們就不太能接受了.所以我們就開始質疑它、抵制它、反思它.當改革開放以後,國家開始步入正軌,國家強大、民族興盛地夢想又成為時代地追求.那時總結“文化大革命”地教訓就有一條,我們這個制度有問題.我們認識到,具體地治理要有一套制度,原來地制度不行,所以要進行體制變革.當時籠統地認為制度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沒有深入思考:制度是為了什麼?但是在進行了三十年地變革以後,我發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地進程中,出現了貧富、地區差距拉大,官商勾結、腐敗滋生,道德失范、信用破壞,環境生態惡化、資源浪費等社會問題,也出現了人地精神世界地孤獨和異化、人與人關係地緊張、人與大自然關係地衝突等社會病態.我就想,看來,制度不是目地,它是一個手段,是一個保障,制度根本上是為了保障實現一套核心價值觀,這套核心價值觀地核心是個人地權利.正是由於我們缺乏這樣地一套核心價值觀,才導致我們社會出現諸多問題.經濟觀察報:也就是說,你是從制度層面地關注逐步走到價值層面地思考地.今天很多人仍然停留在制度上,認為制度高於一切.秦曉:實際上這也是代表現在主流地一個觀點,很少再往前走一步,從制度層面再跨越到價值層面上去.為什麼?原因很多,一個原因就是有沒有足夠地勇氣去面對現實問題.經濟觀察報:關鍵是能不能正視現實問題.秦曉:在正視地同時,還要深入思考.這種思考既要有歷史眼光,也要有全球視野.另外也需要學習.“文化大革命”給我們這一代帶來什麼?最重要地就是一種學習地、批判地態度,我認為,要對時尚和主流永遠保持清醒地批判態度.最早我關注中國經濟改革,很注意研究日本地通產省、韓國地青瓦台等經濟機構,包括我最早寫地文章,都有點新權威主義地思想意識,希望動用國家地力量去發展經濟.這可能跟我地經歷也有關係,我當時比較喜歡這個東西.後來我系統地讀了一些書,發現政府主導經濟地模式有很多問題,我就轉過來了,比較贊同吳敬璉老師地主張,認為政府應該有政府地功能,“權力不能攪和買賣”.經濟觀察報: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地主要功能應該是提供公共產品.秦曉:政府當然還有其他功能,但是最主要地功能應該是提供公共產品,進行二次分配,解決公平問題.但我們目前不是這樣,它實際上是全能政府,它擁有國有企業,控制主要要素,土地、勞動力、能源、貨幣等都不能市場化,都是組織配置,人也組織配置,定價也是組織定價,這都有重大問題.經濟觀察報:這些制度安排似乎都有一定地現實基礎和現實合理性,中國經濟增長無疑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地一個奇跡,許多學者都在試圖證明這一點.秦曉:誰也無法否認中國地奇跡,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做實證研究,還應該追問:這樣地制度完善嗎?第一,衡量制度好不好,經濟增長不是唯一地指標.因為在國家地功能中,經濟增長僅僅是其中一個,不能說經濟增長就是好;第二,它可持續嗎?事實上,政府主導經濟地模式有很多問題,在中國經濟發展地進程中,也出現了西方國家早期工業化過程中地弊端和現代西方社會地病態.我認為,現在地發展模式無法持續,必須拋棄政府主導經濟發展地模式,這是中國改革地瓶頸.正是在研究和思考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地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了現代化在中國地異化.現代化與現代性地雙重變奏經濟觀察報:改革開放三十年就是中國逐步走向現代化地過程.其實,在近現代史上,這並非第一次.秦曉:不是.從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地一百多年中,中國先後發起了三次現代化社會變革運動.第一次是洋務運動,大約三十多年,甲午海戰地慘敗和《馬關條約》地簽訂宣告了洋務運動地徹底破產.第二次是戊戌變法到世紀二十年代,大約也是三十年,沒有成功.從年開始地改革開放是第三次現代化運動,目前正在行進之中.這三次,中國都是現代化壓倒了現代性.經濟觀察報:什麼是現代性?秦曉:“現代”、“現代性”、“現代化”,是環繞“現代”概念地語義叢中三個最重要地詞.“現代性”發源於世紀地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從世紀流行,其概念在、世紀之交基本形成.現代性地核心就是馬克斯•韋伯所言地“祛魅”地過程,是擺脫愚味、迷信、專制,而追求理性、科學、自由地過程.而“現代化”一詞則出現得更晚,大致確立於世紀地第一個十年.從狹義上講,它更側重經濟和物質層面.如果按照現代性來考察中國近代以來地歷史,就會發現在晚清以來地西學東漸、東西方文化碰撞交流地過程中,中國曾有過幾次影響頗大地思想啟蒙運動.最早是嚴複對“西學”(價值觀層面)地引入;然後是世紀初由陳獨秀、胡適倡導地新文化運動;最近地一次則是世紀八十年代文革結束後,中國知識分子在文化、思想領域興起地“新啟蒙”運動.這幾次思想啟蒙運動都具有現代性追求,但是由於近現代中國所面臨地中西交沖、山河破碎、新舊轉折,使得獨立、富強成為近現代中國歷史無可辯駁地時代主題.幾次思想啟蒙運動都中途而止,轉到了強國富民地道路上,追求經濟和物質層面,也就是追求現代化.從嚴複地啟蒙轉向張之洞地“中學為體、西學之用”、曾國藩、李鴻章地“洋務運動”,從新文化運動轉向以救亡為主調地“五四”運動.經濟觀察報:李澤厚在八十年代提出“啟蒙與救亡地雙重變奏”地命題就是對這些問題地概括吧?他認為近代史上總是救亡壓倒啟蒙.秦曉:對.但是他當時沒有想到,八十年代也出現了“救亡壓倒啟蒙”,八十年代地民間啟蒙運動很快就轉變為政府主導地,以批判“文革”、建設“四個現代化”為中心地“思想解放”運動.所以,如果從現代化和現代性地角度考察,我更願意說,中國近現代史是“現代化與現代性地雙重變奏”,現代性總是被異化為現代化.中國地近現代史說明,器地層面只是一個結果,只有通過理念更新、制度變革才能實現現代性地轉型.經濟觀察報:不能讓現代化取代現代性.秦曉:不能.如果說前兩次現代性地中斷是不得已,那麼今天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社會轉型地中國就不能以現代化取代現代性.事實上,今天中國面對地許多問題,就是現代性被異化、被簡單化為現代化地結果.轉型是不可避免地經濟觀察報:西方主流理論認為現代性社會只有一個模式,即以世紀啟蒙運動思想家倡導地自由、理性為核心價值觀,以現代民主政體、自由市場經濟等為代表地現代文明秩序.秦曉:如果以這個標準來判定,中國模式所創造地經濟增長奇跡並非真正意義上地現代性社會轉型.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必然誘發民眾對自由、民主地訴求,這就需要一個對現代理念予以認同、對各種主張有較大包容性、對各種利益群體有較強協調能力地政體.這一政體地正當性就是現代民主制度.在經濟發展、社會變革過程中,從傳統地集權政體向現代民主政體地轉型是不可避免地,其轉型地路徑無非是自上而下地改革或自下而上地解體.因此,在通向現代化地道路上不存在一個區別於歐洲、北美模式地所謂中國模式.中國現代化進程是否能夠持續,社會轉型是否能夠實現,取決於現代核心價值觀地建立和政治體制地改革.與主流觀點不同,還有一種思想認為,現代化並不意味著西方化,或者說世界上不存在一個唯一地現代化道路和模式.現代化道路和模式地選擇首先要基於本土地文化、歷史傳統,同時還受到不同歷史時期外部環境、人們地價值觀和道德觀地約束.他們認為中國選擇不同於“華盛頓共識”地現代化模式是一個正確地選擇,它不僅適用中國國情,而且可以避免西方現代化過程出現地種種弊端和病態.因而它不僅是“另類現代性”,而且表現出對“新地現代性”地追求.經濟觀察報:人們一般把這種主張稱為“新左派”.在“新左派”與西方主流理論兩者之間,你更認同哪一個?秦曉:對中國模式及其未來走向地認識,在中國和全球是一個未解地迷,是一個頗具爭議地問題.就我而言,我以為啟蒙運動倡導地理性、自由是現代性地核心價值觀,因而它具有普世地意義,西方建立地現代化模式或現代文明秩序也屬於全人類.但中國又有其特殊性.經濟觀察報:你把自由、理性作為普世地核心價值觀,在一些人看來就意味著你完全認同西方主流派.秦曉:我們把自由、理性作為普世地核心價值觀,並不意味著完全認同西方主流派對這兩個概念地認識和理解.首先,自由與秩序是不可分離地,兩者互為依存、互為約束.沒有秩序地自由不僅自身難以存在,也不是人類所追求地理想狀態.其次,個人自由也要與集體(家庭、組織、社會、民族)、與大自然相和諧,因為人不可能獨立於集體和大自然而存在.西方文明中更加注重個人自由,東方文明則更加注重社會秩序,以及人與集體、大自然地和諧.同理,理性與理想(信仰)、民主與法治、權利與義務、制衡與效率也同樣是互為依存、互為約束,對上述概念地認識和理解上東西方也存在著差異.中國在建立現代性核心價值觀時應充分吸取傳統文化地養分.西方建立地現代化模式或現代文明秩序為人類文明做出了貢獻,儘管它存在種種弊端和病態,但把它冠以資本主義地屬性並將其妖魔化是愚昧、落後、思想僵化地表現.鄧小平說:“計劃和市場都是配置資源地方式,不能說計劃是社會主義地,市場是資本主義地,資本主義可以搞計劃,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這句話為中國衝破意識形態束縛、走向市場經濟產生了重要地作用.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說西方現代文明秩序是人類文明地成果,資本主義國家可以採用,社會主義國家同樣也可以採用?經濟觀察報:現代政治文明所要解決地問題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使民眾監督、約束執政者,以實現他們地訴求,保障他們地權益.秦曉:其實,這就是民主地含義.但是民眾中不同群體、階層地利益和訴求是不同地,有時甚至是對立、衝突地,民眾地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也往往不一致,政府地角色就是依據法律和民主程序協調不同群體地利益,平衡民眾地短期和長期利益.因此,政體模式地制衡和效率也是互為依存地,互為約束地,只能在兩者中尋求平衡點.中國作為一個有十三億人口地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和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種矛盾凸顯,需要一個比較強勢地政府去協調、解決,在制衡和效率兩者之間,應略側重效率.當然,目前政治體制改革首先要解決地是制衡問題.經濟觀察報:你所說地中國地特殊性是什麼?秦曉:特殊性在於具體道路地選擇上.在現代核心價值觀、現代文明秩序兩個問題上,中國與西方是普遍性基礎上地特殊性差異;在路徑選擇上,西方現代化地道路並不具備普遍性,中國只有另闢蹊徑.在上世紀年代末中國選擇先經濟後政治改革地策略,歷史證明是正確地,它首先解決了人民基本生活地改善問題.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採用“摸著石頭過河”地漸進方式也證明是成功地.但如果由此就認為中國可以實現現代性轉型,則是錯誤地.我以為中國地政治體制改革應考慮四個問題:一是要有一次比較徹底地思想洗禮,以解除意識形態地束縛,真正建立起現代核心價值觀;二是克服利益集團地干擾,政治家和社會精英應承擔起推動民族現代性轉型地重任;三是中國已形成二元結構,即內地貧窮、落後地億人與沿海有較高教育水平、有較高收入和國際聯繫地億多人,他們所面臨地問題、訴求有較大差異,政治體制改革進程地推進要兼顧到這兩個群體,進程過快會偏離億人地現實利益,過慢則會引發億人地不滿;四是應充分吸取經濟體制改革中“摸著石頭過河”地經驗,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盡可能地避免大地動盪,力求實現軟著陸.中國地“現代性方案”經濟觀察報:哈貝馬斯把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地主張稱為“現代性方案”,他認為這是一個未完成地方案,西方形成地現代文明秩序是一個需要醫治和修補地制度.“新左派”也從這一點出發,質疑現代性價值和制度體系地普世性:一個病態地西方現代社會是否應該成為我們轉型地目標?秦曉:我認為不同民族和文明在價值認同和制度形態選擇上會存在差異,在這個意義上講,現代化並不等同西方化,而是“多元現代性”地構建.但將這種差異視為具有本質上區別或對立“另類”,則缺乏令人信服地闡釋,也沒有實踐地支持.當代西方社會呈現地病態反映了現代性社會本身地問題和危機,也是全人類在現代性進程中所面臨地共同課題.但這些問題和危機尚不能構成現代文明秩序地瓦解,更不應由此而完全拋棄啟蒙運動所倡導地價值觀.消解性地批判和解構是虛無主義和政治浪漫主義地表現,它只能宣告死亡,不能醫治疾病.在問題和危機面前所需要地是理性地批判和建設性地思維,使現代文明秩序在自我揚棄中不斷獲得新地生命力.對於處於現代性社會轉型地中國,不是要不要學習、借鑒地問題,而是怎麼學、學什麼地問題,即何該揚,何該棄.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地成就是否意味著已找到了適用於中國且可以超越西方現代社會弊端地現代性目標模式?顯然沒有.對中國來說現代性轉型已跨越了三個世紀,走過了一百多年地歷程,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們應當認識到中國“現代性方案”也是一個未完成地方案,是一個需要對現代核心價值觀、對未來模式和路徑重新認識、定位地歷史使命,是一個決定中國未來走向地、不可逾越地現實問題,是一個可能對人類“現代性方案”做出貢獻地願景.經濟觀察報:中國地“現代性方案”,就是當代中國社會如何實現從一個前現代性(傳統)社會轉變為一個現代性社會.秦曉:這一轉型自晚清始已經歷了一百多年地歷程,在此期間中國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領域都發生了巨大地變化,但到今天它依然是一個“未完成地方案”.重新提出這一問題,有序地推進這一進程關乎到中華民族地前途和命運,是對政治家、社會精英和民眾社會歷史責任感地呼喚.中國一百多年來所經歷地社會變遷是一個現代性轉向地進程,這一進程地目標是構建現代文明秩序.而現代化、工業化、小康社會等都不能準確、完整地反映這一進程地實質和目標.“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地提出是理念上和政策上地重大突破.作為理念,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和闡釋,使之成為與現代性價值觀相融合地體系.“以人為本”不應簡約為“民生”,首先要以個人地權利為本,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地秩序才能達到社會地和諧.作為基本地政策,要有制度地支撐,這主要體現為對私權地保護和對公權地制約,否則要麼變成空泛地口號,要麼淪為利益集團獲取權力“正當性”(韋伯)地工具.經濟觀察報:這個轉型絕非易事.秦曉:不是易事,將是一個比較長地歷史過程.在中國未來地發展中,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都是很值得關注地.它們地產生雖然有一定地合理性,但是其破壞力很大,和現代性是不相容地.經濟觀察報:研究中國地“現代性方案”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地話題.秦曉:研究應秉承科學精神,倡導開放、包容地學術文化.科學精神如陳寅恪所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中國歷史上地儒家文化將“士”與“大夫”合為一體,沒有真正形成獨立、自由地學者群體.八十年代,學界特別是經濟學界地精英和政治精英對中國地經濟體制改革達成共識,學者由此進入體制,研究也趨於政策導向.近年來許多學者抱怨被排除在體制外,政府在做重大決策時沒有充分聽取他們地意見.我認為八十年代是一個特殊地時期,在常態下政府和學術界應既相互獨立又能產生良性互動,學者應有社會責任感和批判精神,政府應遵循科學、民主地決策程式和更大地包容性.開放和包容是學術研究應倡導地文化.開放即是解放思想,解除各種意識形態和傳統觀念地束縛,“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包容即不以一己之見而障目,理性對待不同地觀點.研究地過程也是學習、交流、比較、思考地過程,只有開放和包容地文化才能使科學精神得以發揚.中國在近三十年中通過改革開放取得地經濟發展成就是毋庸置疑地,但經濟發展並不是現代性轉型地主要標誌.在中國,核心價值觀地形成、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進步、法治建設還有很長地路要走.就經濟發展而言,我們也不應掩蓋、漠視成就之下存在地問題和付出地代價.我期望,現代性地探索在未來將成為中國學界研究和討論地核心問題.當然,在中國,現代性地價值和制度體系也應具有中國特色,因為只有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傳統和當代文化元素相融合,它才能根植於中國本土.我們不能通過“宏大敍事”構建理想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在現實中並不存在;我們也不能簡單地移植別人地模式,因為離開了人和文化地因素,任何制度都難以建立和運行,種桔成枳就是這個道理.為了實現中國社會地順利轉型,我們應該尋求比現實中地制度安排更優、更好地可替代方案.只要我們堅持開放、勇於競爭,轉型地進程就不會終止,轉型地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秦晓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秦晓亲爱的清华经管学院2010届毕业班的同学们: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典礼。
大约一个月前,钱颖一院长邀请我时,我当时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 我确有一些思考和体验想和同学们交流;另一方面,我缺少和高校学生,特别是80后的年轻一代沟通思想的经验,不知道我所关注的问题是否能为你们理解和认同。
尽管如此,我还是鼓起勇气来了。
我算是共和国同龄人的一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在这60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长期在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的管理者,我的关注点从企业管理、宏观经济逐步扩展到社会问题及相关的制度和价值。
在思想认识上我也走过了信仰—困惑—独立思考—不断寻求真理的路径。
我想先从大学的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的使命谈起。
关于大学的功能,在欧美曾经历了精英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通识教育这样一个复归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人们对大学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使命的再认识。
简而言之,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 它还是文明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大学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仅要成为一个有专业知识、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同时要有对普世价值担当的意识和公共关怀的责任。
公共关怀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要超越自己的专业领域,抵制世俗和权力的诱惑,秉承普世价值,在公共领域中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道德、精神和文化的价值支柱。
精神价值的缺失和重建在当代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问题的表现是不同的。
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
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建设”、“国强民富”、“大国崛起”,而是现代性社会的构建。
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发端于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人对神的“叛逃”和“祛魅”。
“制度是件很有魅力的事情” 与秦晓对话
“制度是件很有魅力的事情”与秦晓对话2003-3-19 作者:王利芬中国企业家杂志“避免一种情结”王利芬:您在中信工作了十五年,离开中信的时候难受吗?秦晓:没有。
我在那儿尽我可能地做,而且我也看到了一些成果,至于后来的人怎么样,我不管了。
结果要在乎一些,但是更重要的是过程。
我觉得“目标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这句话很精彩,在哲学上很美,我写的文章经常把它作为引用……王利芬:但是你突然被调走的话,没做完的事情会不会搁浅?秦晓:这些因素是人力不能抗拒的。
如果你投太多感情在里面你的心态会扭曲,我觉得应该克服这种心理,我跟有些朋友聊天我觉得他们的感情投入太大了。
我们都是一个过程中的一小部分。
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一点也没有包袱,我避免一种“情结”,有的人太投入了,把感情都投进去了,把企业当家了,他一离开他就挂着心,总想这事,他离开之后别人怎么样了。
我调动过很多工作,我每次都很投入,但是我走了尽量不去想,重新投入别的工作。
王利芬:您会经常想到这些问题吗?秦晓:也没太多的想,但是我有一个警惕,就是不要背这个包袱,否则的话自己会乱了方寸,你的感情投入太多的话,你听不见别人的意见:“我自己雕刻的东西你来给我拆掉什么?”还是要开放地想一些问题,容忍一些问题。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你所从事的工作首先是社会所需要的某种特定的职业,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同时又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在,所以说也是对个人、对家庭的一种责任。
一个人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感情的投入,会有理想、追求,会有喜怒哀乐,会欲罢不能,甚至成为“工作狂”,直至“走火入魔”。
由此可能会产生伟大的成功者,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感情的过度投入却是不可取的。
除了一些像艺术家这样的自由职业者,对于多数人来说,其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他们最向往、最喜爱的领域,也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何况人都是要退休的。
在工作中应注意把握感情的投入,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处事、处人上因情绪化而犯错误,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努力做到“得也淡然,失也泰然”。
秦晓凝聚改革共识启动改革议程——“十字路口”的改革抉择
秦晓:凝聚改革共识启动改革议程——“十字路口”的改革抉择发布时间:2012-12-24 16:56 作者:秦晓字号:大中小点击:3612次一、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危机压力与改革机遇中国所面临的新一轮改革是一个涵盖政治体制、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全面的制度改革。
本文的重点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其中也必然会涉及政治和社会领域。
我们先从一本书谈起。
该书是Daron Acemoglu 和James A Robinson合著的“Why Nations Fail” (为什么有的国家会失败),书的副题:“权力、繁荣和贫困的起源”,提出了一个全球性的、跨越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基础性命题,这个命题对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更具特殊的意义。
作者用15年的时间对近五百年来全球数十个不同国家出现的繁荣、稳定与贫困、动荡两个走向做了实证研究并探讨了它的根源。
作者认为,产生这两个走向的主要原因不是地理(自然禀赋)、文化和历史(传统)、领导人的理念和认知,而是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
他将制度,包括经济和政治制度划分为“包容性”(inclusive)和“榨取性”(extractive)两类,前者为市场自由交易提供激励,为“破坏性创造”提供条件,同时使财富的分配趋于公平、公正;后者使市场交易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并扼制创新,社会创造的财富流向权贵阶层。
在一个特定时期“榨取性制度”也可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因为这也符合权贵的利益,但由于其内生问题而不可持续。
作者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从“榨取性制度”向“包容性制度”的转型,他认为这个转型没有一个单一的药方,旧制度下问题的积累也不一定自动导致转型的发生。
转型是与各种主客观条件相关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出现“十字路口”(Juncture)的时机,所谓“十字路口”即是对旧制度的不满形成社会压力和改革的呼声,大多数国家的转型都发生在处于“十字路口”中政治家、社会精英和民众的互动和选择。
当然旧制度解体也不意味着新制度一定会到来,旧制度可能以新瓶旧酒的方式复归。
秦晓 改革正当时
秦晓改革正当时作者:宗和来源:《创新科技》 2013年第1期目前是启动改革窗口期“目前是一个启动改革的窗口期,有压力才能改革”,“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论坛上,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说,“如果一过这个时期,可能今后改革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另外,也可能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危机。
”在同一场合,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称,养老金缺口和广义卫生费用上升,是中国今后的财政压力和政府债务风险的两大来源,“如果错过未来十年改革机遇期,2050年中国将面临欧美式债务危机。
”秦晓就目前启动改革的客观前提和外部原因作了分析。
客观前提是,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失灵,不改不行。
外部原因是,中国已不能再靠规模要素投入了,但中国还没有显出其具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人力资源条件。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还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还有后发优势,还有政府主导的实施产业升级换代的优势,还有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工业化。
所以,再搞20年(GDP增长)8%以上没有问题。
这个,我认为某种程度上偷换了一个重要概念,速度是个结果,不是一个目标。
我们要争论的是,在什么模式下实现增长,要不要均衡,要不要效率,要不要质量,要不要绿色,要不要公平公正。
”秦晓说,高速代价很高,不应该是追求。
秦晓提出,政府自身的改革,应从一个主管经济、主导经济、管制经济的角色,变成提供公共产品的角色。
他说,有人提出国企的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国际竞争、产业换代,有人把它包装成“中国模式”。
“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在改革的初期有过正面的作用,但是总体来讲它有三个大的问题:第一,政府主导必然破坏价格,扭曲价格,扭曲资源配置,管制经济,增加交易费用,官僚主义这套东西必然产生。
第二,政府主导产生了培养官商勾结腐败的温床,这不可避免,无论是韩国,还是其他东亚模式。
第三,到一定时候就形成路径依赖和特殊利益团体。
”秦晓认为,新一轮的改革还是从政府职能出发,“财税价是一个集中的公共资源,应该从财税价作为突破口,价格主要是要素价格,包括资本、汇率和利率,包括原材料、能源、土地、工业用地,还有劳动力要素价格。
秦晓论
秦晓论“现代性”
“现代化”在中国的语境中就是“国富民强”,那它的价值正当性是什么呢?现代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现代性”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自由,权利是保障自由的权利,理性是自由思考的权利,民主是保障自由的制度。
马克思的话说得多清楚啊,只有社会成员中的每个人获取自由,这个社会总体才能获得自由。
尽管西方也确实存在一些把个人的自由无限扩大化的现象,不过整体上还是均衡的,因为法律、制度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
真正尊重自由、承认自由是核心价值观的话,里面必然包含着承认其他人的自由,倡导没边界自由的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自由”和“法治”,“自由”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
“自由”最基本的一条是说一个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不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在中国,主要的问题是人的基本的自由还远没有实现,而不是个人的自由由于没有受到约束而对社会造成破坏。
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其实是普世的,没有阶级的属性,只有文化偏好。
这种差异是现代性价值体系二元张力结构中均衡点的不同,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
我们把起源于启蒙价值的现代价值称为一个体系,是因为它是一组二元对应的结构,如:自由—秩序、民主—法治、个人权利—家庭、集体和国家利益、理性—理想等。
我觉得在中国建立现代价值观,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常秩序中就没有个人的概念,只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对皇上来说你是臣民,对儿女来说你是父亲,对老婆来说你是丈夫,那你是谁?把这些对应的都除掉,没你了。
在现代中国,个人主义这个词还是负面的词,自由主义也是负面的词,认为个人主义是损公利己,认为自由主义没集体观念,如加上资产阶级的前缀,问题就更大了。
秦晓关于普世价值
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秦晓:去意识形态化 回归普世价值
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秦晓: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
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境表面上看是因内需乏力、出口不振、政府投资难以持续,实则我认为是意识形态僵化下的行政垄断带来的必然结局,我们时时刻刻把马克思挂在嘴边,却忘了马克思说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句话,在这个古老帝国百年来的转型道路上建几个钢铁厂容易,转变观太难,改革开放走到目前这个关头,我们只有从“心”构建!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影响文明、社会和人们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的一套叙事是近两百年出现的。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法国人特拉西(A.D.de Tracy)。特拉西把意识形态视为“观念的科学”,试图像牛顿那样,遵循几个简单的法则所确定的模式,证明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实。特拉西的论述中表现出浓厚的科学主义和主体论思维。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胡适】●1917年1日,《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陈独秀】●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
●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1917年5月,《新青年》发表刘半农的文章《我之文学改观》,●参与倡导新文学运动,并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的文学改革措施。
●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周作人】●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提出文学应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
●《人的文学》提出心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周作人所谓“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指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他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现代化_现代性和世界近现代史_下_
科学时报/2009年/6月/16日/第A03版观察现代化、现代性和世界近现代史(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坡民关于“现代化”和“现代性”这里有一个新的词汇,“现代性”,这和过去我们常说的“现代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涵义应该还是有些区别的。
谈理论问题,先要弄清概念的涵义,因此,说理论就是咬文嚼字,也不无道理。
我们先扯得远一点吧,“现代”这个词以及它所反映的观念,无论中国还是欧洲,在古时候是没有的;古代的人们一般观念都认为,过去的年代,同他们生活的年代,并没有什么不同:中国人的说法,是“天命循环”和“王朝更替”,对远古时代还相当崇拜;欧洲受基督教影响,则有什么“千禧年”一类荒唐怪诞的说法。
“现代”这个词和观念,是“文艺复兴运动”时代才有,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把他们所处的“现代”和此前的“古代”区别开来。
所以欧洲人讲“现代史”,也从“文艺复兴”算起,这是距今约500年的事。
所谓“现代化”,大致说来,就是从那时到今天约500年来的历史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今天并没有结束,而且在加速进行;因此,如果我们把“现代化”理解为一个过程的话,那恐怕也就没有什么“后现代”的问题了。
而“现代性”,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从“现代化”的实际过程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一些理念。
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
我不大赞成秦晓(编者注: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的文中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区分。
秦晓认为:“现代性”是指依照自由、理性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市场经济”、“民主政体”等一整套制度,即所谓“现代文明秩序”;而“现代化”,秦晓则理解为主要是“经济发展”、“民众福祉”、“民富国强”等。
当然,秦晓说了,对“现代化”的这种理解,只是“中国语境”中的说法。
应当承认,可能有不少中国人,对“现代化”就是这样理解的。
大家想必还记得,周总理1975年在四届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的现代化”,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得到广泛宣传,实际上,这也是党和政府当年对“现代化”的理解。
智库:建构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智库建构知识分子的公共性陶华坤著内容概要:“智库”的使命是通过新思想引领决策。
“公共知识分子”指那些有专业知识及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的人。
其发言的武器是知识、其责任就是说出真理,暴露谎言。
坚持问题导向,基于证据发表观点!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民族的希望靠一批有正义、不沉默的知识分子精英将思想火花转化为学术成果以指导实践。
作者简介陶华坤:安徽蚌埠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在不同省市任20年中学校长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曾任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教育学院中学校长培训客座教授、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教师。
著作15部:教育家、力道:思维的领导、智库:建构知识分子的公共性、论国际理解教育、都市教育、“质量-效益”型教育、校魂、校长谈治校、校长发展学、电视剧本-校魂、“规范+特色”办学模式、新教育学校全面质量管理、学校教育力、走进名校:构建以学为基点的组织新模式、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运行机制。
行至五大洲,入选世界优秀专家名典、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其事迹。
前言“智库”的使命是通过新思想来引领决策,学术思想是智库的灵魂。
“公共知识分子”依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考,用言论关怀介入公共事务;具有公共的理解力、心智活动国际化等;肩负着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的作用。
公共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眼睛”、公众的“代言人”,他们“为思想而活”,不被众意绑架,有“文胆”:告诉民众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提出的观念、思想,供民众批判、建构!1.重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优点的。
历史从来不是枯燥的史实和时间数字,是人们生存的智慧库,是人生可以获得精神力量的不竭动力。
知识分子是清醒剂,视唤醒民众的觉醒为己任;为真理而存在,知识分子是战士,其使命是为社会把脉,为文化诊断,教育和发展着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蒙缺位与当代使命
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蒙缺位与当代使命
吕敬美
【期刊名称】《理论与现代化》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规定性,它标志着一种新的生存样式.如果把现代性作为价值观念来考察,那么其具有启蒙定向.启蒙既体现在个体自我的觉醒,也体现在民族国家的确立.近代以降,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建构联系起来,从而确立了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境遇中,一方面,重申启蒙以促进个体自我的觉醒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迫切任务;另一方面,培育市民社会和国人的公共精神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特殊使命.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吕敬美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91
【相关文献】
1.从“救亡”与“启蒙”的关系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当代使命 [J], 刘基;闫立超
2.现代性问题图景下的理性结构历史演变--兼论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J], 宋晓丹
3.现代性:规范、反思、建构--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思考 [J], 张琳
4.启蒙反思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J], 李翔海
5.国家主义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 [J], 周绍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9)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五四时期发表《人的文学》一文,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的是( )。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
D.沈雁冰
2.五四期间创建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郑伯奇、张资平等人的重要文学社团为( )。
A.文学研究会
B.新月社
C.创造社
D.语丝社
3.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 )。
A.《乌篷船》
B.《春醪集》.
C.《画梦录》
D.《宇宙风》
4.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 )。
A.上海戏剧协社
B.民众戏剧社
C.上海艺术剧社
D.南国社
5.在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中,如果说蘩漪是“未曾出走的娜拉”,那么“出走而堕落了的娜拉”是指( )。
.
A.金子
B.愫芳
C.瑞贞
D.陈白露
6.沈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分为“湘西”和“都市”两种题材,下列不属于湘西题材的作品是( )。
A.《柏子》。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单选题(题数:505050,共,共,共 50.0 50.0 50.0 分)分)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
(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
(1.01.0分)分)1.0 1.0 1.0 分分A 、政府B 、社会C 、法治D 、群众我的答案:我的答案:C C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
(1.01.0分)分)1.0 1.0 1.0 分分A 、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B 、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C 、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D 、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我的答案:我的答案:C C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1.0分)分)1.0 1.0 1.0 分分A 、《群学肄言》B 、《社会学导论》C 、《共同体与社会》D 、《社会学研究》我的答案:我的答案:D D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1.01.0分)分)1.0 1.0 1.0 分分A 、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B 、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C 、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D 、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我的答案:我的答案:C C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
(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
(1.01.0分)分)1.0 1.0 1.0 分分A 、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B 、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C 、文化更为异质化、文化更为异质化D 、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我的答案:我的答案:D D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
走出乌托邦
走出乌托邦2016-04-21 秦晓摘自丨《南方人物周刊》摘要:大折腾以后的中国,没有彻底清理思想,其关键是我们民族没有启蒙的基础,把阶级斗争史观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唯一标准,用阶级属性解构“真、善、美”。
由此,只能分出敌我,而不是以人的自由、理性、权利这些启蒙的核心价值观做评判的尺度。
秦晓论“现代性”“现代化”在中国的语境中就是“国富民强”,那它的价值正当性是什么呢?现代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现代性”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自由,权利是保障自由的权利,理性是自由思考的权利,民主是保障自由的制度。
马克思的话说得多清楚啊,只有社会成员中的每个人获取自由,这个社会总体才能获得自由。
尽管西方也确实存在一些把个人的自由无限扩大化的现象,不过整体上还是均衡的,因为法律、制度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
真正尊重自由、承认自由是核心价值观的话,里面必然包含着承认其他人的自由,倡导没边界自由的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自由”和“法治”,“自由”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
“自由”最基本的一条是说一个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不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在中国,主要的问题是人的基本的自由还远没有实现,而不是个人的自由由于没有受到约束而对社会造成破坏。
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其实是普世的,没有阶级的属性,只有文化偏好。
这种差异是现代性价值体系二元张力结构中均衡点的不同,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
我们把起源于启蒙价值的现代价值称为一个体系,是因为它是一组二元对应的结构,如:自由—秩序、民主—法治、个人权利—家庭、集体和国家利益、理性—理想等。
我觉得在中国建立现代价值观,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常秩序中就没有个人的概念,只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对皇上来说你是臣民,对儿女来说你是父亲,对老婆来说你是丈夫,那你是谁?把这些对应的都除掉,没你了。
在现代中国,个人主义这个词还是负面的词,自由主义也是负面的词,认为个人主义是损公利己,认为自由主义没集体观念,如加上资产阶级的前缀,问题就更大了。
“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
“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
秦晓
【期刊名称】《财经》
【年(卷),期】2007(000)021
【摘要】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选择先经济后政治改革的政策,证明是正确的,它首先解决了人民基本生活的改善。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也证明是成功的。
但如果由此认为中国可以在一个集权政体下实现现代性转型,则是错误的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秦晓
【作者单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1
【相关文献】
1.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求解知识库的建立及辅助方案创新 [J], 李瑞琴;邹慧君
2.中国现代性问题:拓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的一种新颖视角
——《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基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评介 [J], 韩步江
3.2003东软解决方案论坛隆重召开东软推出“解决方案成熟应用模式”不断追求解决方案的卓越 [J],
4.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历史坐标 [J], 邹广文;张九童
5.科技企业纷纷试水寻求解决方案 [J], 李静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马燕萍
【期刊名称】《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卷),期】2000(000)003
【摘要】21世纪人类将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同传统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
术的直接投入,而是主要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也就是说,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将突显出来,正
像党的十五大指出的那样,中国知识分子将肩负起"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
【总页数】2页(P)
【作者】马燕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3
【相关文献】
1.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征及历史使命 [J], 房宏琳
2.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J], 庞跃辉
3.尚礼精神与中国农民起义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中西文化精神论纲之三
[J], 黄丽;李克臣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J], 曾德华
5.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J], 陆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晓 做一个体制内的改革派
秦晓做一个体制内的改革派“我愿意做一个体制内推动改革的人士,而不愿意被人称作公共知识分子。
我们主张用渐进改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我们平时说得这么尖锐?主要是因为担心社会动乱”本刊记者张欢发自深圳人物周刊:“文革”早期,你曾经也被卷入。
回首那段岁月,为什么整个社会竟然可以如此疯狂?秦晓:我觉得这段历史也有它的必然性。
人类本身就有非理性的一面,在特定情况下都会干出像“文革”那样的事,法国大革命、希特勒法西斯时期的出现也是这种情况,因此,应该用历史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人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探索和追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开始就是一个具有空想色彩的宏大叙事,它的主要理论支柱“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也不能为实践所证实。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演变,从最初自由、民主、人权的理念一步步异化为专制的政治体制、封闭的意识形态和僵化的经济体制。
人的自由、理性和权利被压抑了,最后异化了。
柬埔寨、朝鲜异化到什么程度了?苏联的斯大林的肃反、中国的“文革”都是一种异化,是激进主义发展到极致的产物。
但我们对这个思想脉络、根源并没有做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我们评判文化大革命,把这个归结为毛泽东的错误、“四人帮”的罪行,却并没有进一步挖掘、清算它的思想根源。
人物周刊:在你看来,这个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哪里?秦晓:概括说,是一个激进主义的异化过程,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毛泽东和“四人帮”。
比如“文革”前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搞公共食堂、给知识分子带上资产阶级的帽子等,这些事现在看来不仅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的。
当时一些中央领导曾向毛主席提出过纠正,主席也同意了,但却遭到了党内另一些领导人的反对。
而这些持反对态度的领导人都是我们非常尊敬的革命前辈,他们在“文革”中也都受到迫害,但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后人都没有将这一反思追溯到“文革”以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晓: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和现代性社会的构建
2010年08月18日
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亲爱的清华经管学院2010届毕业班的同学们: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典礼。
大约一个月前,钱颖一院长邀请我时,我当时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我确有一些思考和体验想和同学们交流;另一方面,我缺少和高校学生,特别是80后的年轻一代沟通思想的经验,不知道我所关注的问题是否能为你们理解和认同。
尽管如此,我还是鼓起勇气来了。
我算是共和国同龄人的一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在这60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长期在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的管理者,我的关注点从企业管理、宏观经济逐步扩展到社会问题及相关的制度和价值。
在思想认识上我也走过了信仰—困惑—独立思考—不断寻求真理的路径。
我想先从大学的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的使命谈起。
关于大学的功能,在欧美曾经历了精英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通识教育这样一个复归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人们对大学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使命的再认识。
简而言之,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它还是文明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大学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仅要成为一个有专业知识、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同时要有对普世价值担当的意识和公共关怀的责任。
公共关怀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要超越自己的专业领域,抵制世俗和权力的诱惑,秉承普世价值,在公共领域中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道德、精神和文化的价值支柱。
精神价值的缺失和重建在当代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问题的表现是不同的。
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
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建设”、“国强民富”、“大国崛起”,而是现代性社会的构建。
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发端于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人对神的“叛逃”和“祛魅”。
在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以后,人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保护个人的权利,实现个人的自由。
在此以后的几百年中,以自由、理性和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启蒙价值”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力量,成为现代性社会的价值基础。
当代“普世价值”就是“启蒙价值”经过人们几百年的认识和实践演化而成的。
中国现代性转向起于一百多年前的晚清。
百年的路程是曲折的,百年的进步是伟大的,但到今天,这仍是一个“未完成的工程”。
进入本世纪后,中国经济崛起,但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腐败滋生,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缺失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担忧。
面对这样的现象和问题,在中国知识界引发了“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之争。
“中国模式论”所宣扬的是政府主导的、民族主义支撑的经济发展路径、政治权力结构和社会治理方式。
它从一开始的“特殊论”正在走向“取代论”。
“特殊论”是以特殊性消解普遍性。
特殊和普遍本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普遍性何来特殊性。
而“取代论”则宣称“中国价值”可以取代“启蒙价值”。
“特殊论”和“取代论”试图用现代化、稳定、国家民族利益、民生、理想代替现代性、自由、个人权利、民主、理性这些普世价值的核心和基础,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我们把以“启蒙价值”为源头的现代社会价值和制度安排视为普世性的。
虽然不同的国家具有各自的文化、历史特征,但这种差异不是对普世价值和现代社会制度架构的颠覆和拒绝。
从实现路径上讲,由于初始条件、内生状况、外部约束不同,后发国家不可能重复先驱国家走过的路,只能另辟蹊径。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道路的指向与现代性社会目标的偏离或背离。
在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的命题应该是“秉承普世价值,开创中国道路”,这正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学术界的这场交锋或许还没有引起高校学生特别是80后年青一代应有的关注。
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未来的社会精英绕不开而且必须直面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中国未来道路的选择。
我在这里提出三个与经济和管理相关的问题。
1.政府职能:发展主义政府还是服务型政府
中国作为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己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是应该继续坚持强力政府,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直接控制经济资源和要素价格,还是应该从“替代市场”转向“干预市场”,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转为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的政府。
前者被称为“发展主义政府”,它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从长期来看它会造成权力与资本结合並导致腐败、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造成资源错配、抑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造成社会的不公。
这些问题在今天的中国己充分显现。
2.国有资本:政府化还是社会化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计划经济的遗产。
在“发展主义政府”的指导思想下,政府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对经济资源,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控制。
这正是当前关于“收入分配不均”、“国进民退”争议的背景。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The Wealth of Nations(国民的财富) 而不是The Wealth of Governments(政府的财富)。
发达国家经过资本社会化将原来少数寡头控制的经济资源分散到中产阶级和广大民众,使他们有了资产性收入,从而稳定了社会。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有序地、公平地将庞大的国有资产分散到民众手中,这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进步的表现。
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政府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公共服务领域。
3.城镇化:土地经营还是人的发展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达46%,这一进程至少还会持续10年。
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并行的,也是解决城乡差别的必然选择。
尽管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但相关的观念、制度、政策却明显滞后。
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城镇化伴生了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和开发商获取暴利的现象。
问题的根子还是在于政府主导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上。
土地的获取是政府的“征购”行为而不是市场的交易,农民由此得到的“补偿”并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
在土地征购、转让和建筑、销售环节中,政府的收益主要不是用来向农民转移支付、为城市低收入群体建造廉租房。
虽然城市更现代化了,但农民和城市居民却未能从中得到应有的利益。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它们在表面上是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但是在深层次上都是是否认同“普世价值”的问题。
“普世价值”告诉我们,政府是服务于人民的,资产是属于社会大众的,城镇化是为了人的幸福的。
而“中国模式论”鼓吹的却正好相反:人民要服从于政府、政府要控制资产、百姓的利益要让位于地方建设。
“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之争,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关键时刻的一次具有方向性的重大交锋。
对此,公共知识分子不应沉默,要用自己的良知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
清华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明年将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来,清华和从这里走出的学子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非凡贡献。
我们的共和国已走过了两个三十年,未来的第三个三十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特别是现代性社会构建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
我期待,同时我也充分相信,今天在座的新一代清华学子一定能秉承普世价值,担当起开创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历史重任。
谢谢大家。
(此文为作者作为演讲嘉宾在2010年7月1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