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以“新开放观”看开放效益的评估方法

合集下载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试卷及满分答案哦~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试卷及满分答案哦~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根据题目要求,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开始答题:1.____,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A 2012年11月14日B 2012年11月10日C 2012年11月8日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____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 全面建设B 全面建成C 全面建立3.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____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A 外向型B 开放型C 外贸型4.我们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____、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A 基本理论B 基本制度C 根本宗旨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____相结合的产物。

A 世界形势B 党的建设C 时代特征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___。

A 根本方法B 核心立场C 第一要义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___。

A 根本原则B 基本要求C 基本途径8.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____。

A 理论指南B 指导思想9.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___。

A 第一要义B 核心立场C 精神实质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____。

A 核心立场B 第一要义C 精神实质11.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____。

A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走科学发展之路C 走社会主义道路1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___,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北京大学第40期学生业余党校提高班结业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第40期学生业余党校提高班结业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第40期学生业余党校提高班结业考试试题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落实科学发展观最迫切最现实的是___________。

2、在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最新加入的执政理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在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主线是改革开放,主题是发展。

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9、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0、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北京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残奥会,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我国分别取得了51和89枚金牌,双双位列金牌榜第一位。

11、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文化和精神,我们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__ __作为其阶级基础。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2、___ _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1838B 1848C 1858D 1868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 _。

A国家 B人民 C政府 D党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 ___ _ 的集中体现。

A先进性 B革命性 C进步性 D战斗性5、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____ _。

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参考题及答案1

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参考题及答案1

十八大精神学习竞赛参考题及答案根据题目要求,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开始答题:1.____,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A..2012年11月14日B.2012年11月10日C.2012年11月8日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____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全面建设B.全面建成C.全面建立3.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____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A.外向型B.开放型C.外贸型4.我们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____、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A.基本理论B.基本制度C.根本宗旨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____相结合的产物。

A.世界形势B.党的建设C.时代特征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___。

A.根本方法B.核心立场C.第一要义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___。

A.根本原则B.基本要求C.基本途径8.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____。

A.理论指南B.指导思想C.思想武器9.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___。

A.第一要义B.核心立场C.精神实质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____。

A.核心立场B.第一要义C.精神实质11.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____。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走科学发展之路C.走社会主义道路1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___,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四大理论成果既然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就必然具有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基本问题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都非常重要,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

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

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内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笔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当时,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支援朝鲜,反对美帝”的口号,引领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存在着较大的经济落后和文化不发达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从而实现了国家的工农业现代化。

(2)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以发展高科技为目标,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中共十八届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新型发展,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使命。

为此,中共十九届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1)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此,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规模扩大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推动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2)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

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中国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2020年时事政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荐]

2020年时事政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荐]

2020年时事政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十七大以后的五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是()A.27.3万亿B.37.3万C.47.3万亿D.57.3万亿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新世纪新阶段阶段性特征C.新世纪时代特征D.新阶段阶段性特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两个文明,两手抓”4..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改革开放D.公平正义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革开放C.相信人民、依靠人民D.公平公正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人民为本B.公平正义C.改革开放D.共同富裕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A.改革开放B.公平正义C.共同富裕D.社会和谐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公平正义B.社会和谐C.改革开放D.和平发展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A.公平正义B.改革开放C.社会和谐D.和平发展10..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到()A.创新发展上来B.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C.绿色发展上来D.和平发展上来11..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A.深化改革B.扩大开放C.提高改革水平D.科学发展12..提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B.发展多种经济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3..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城乡一体化B.统筹城乡发展C.深化农村改革D.工业反哺农业14..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A.坚持党的领导B.加强依法治国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D.增强党和国家活力1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发展文化产业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6..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概念是()A.建设美丽中国B.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D.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17..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A.节约资源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限制开发D.降低消耗多选题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道C.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D.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2..报告关于十年成就明确提到的两个“世界第二位”是()A.国内生产总值GDP世界第二B.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3..十七大以来我们推动和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主要表现在()A.实现两岸全面双向“三通”B.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C.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D.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4..政治报告提出,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重要意义在于()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D.国际话语权和世界领导作用迈上了一个大台阶A.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B.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C.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D.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6..政治报告上提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在于()B.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C.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D.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7..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在于()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B.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8..对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的新定位是()A.第一要义是经济社会发展B.核心立场是以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概括而言,发展是指()A.科学发展B.和谐发展C.和平发展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0..政治报告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是指()A.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尊重人民首创精神C.保障人民各项权益D.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11..政治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最为鲜明的精神实质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12..报告政治指出:毛泽东第一代领导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主要贡献是()A.宝贵经验B.理论准备C.物质基础D.重要思想13..政治报告指出:邓小平第二代领导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主要贡献是()A.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政治报告指出: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领导集体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是()A.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C.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D.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15.胡锦涛为的第四代中国领导集体,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贡献是()A.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B.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C.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D.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16..重申指出,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的根本成就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持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封闭僵化的老路、B.改旗易帜的邪路C.照搬照抄的死路D.拒绝改革的旧路18..重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19..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A.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括而言,主要是指()A.根本制度B.基本制度C.具体制度D.具体机制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的相互关系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D.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全国人民共同富D.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2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的中国特色主要是指()A.实践特色B.理论特色C.民族特色D.时代特色24..重申基本国情的重要判析是()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D.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没有变25..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的“两个一百年”是()A.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建国10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建军100年,成为世界第一强大国家D.改革开放10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国26..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充满自信主要是指()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旗帜自信D.制度自信27.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A.国内生产总值倍增B.进出口贸易额倍增C.外汇储备量倍增D.城乡居民收入倍增28..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新要求是()C.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29..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具体是指()A.新型工业化道路B.信息化道路C.城镇化道路D.农业现代化道路30..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四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是()A.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B.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C.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相互协调D.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1..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更多地()A.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B.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C.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D.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32..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质量和效益就要()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33..强调,在当代中国,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A.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B.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C.以科技创新发展为支撑34..报告提出的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主要有()A.深化改革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科技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C.结构调整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结构调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和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35.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新要求主要是()A.互利共赢B.多远平衡C.以质取胜D.安全高效36..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B.调动人民积极性C.维持团结稳定D.保证共产党长期执政。

马哲试题及答题技巧

马哲试题及答题技巧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一、简答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1)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

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2)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2、简述联系的内涵及其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3、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简述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使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辨析题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意识依赖于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能力意识能动性特别表现在它的创造性上。

无论是认识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再现客观世界,而是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十八大精神(多选题一)

十八大精神(多选题一)

十八大精神(多选题一)1、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A,B,C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A,B,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总布局是(),总任务是()和()。

A,B,C,D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五位一体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建设构成。

A,B,C,D,EA、经济B、政治C、文化D、社会E、生态文明5、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等方面的工作。

A,B,C,D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6、科学发展观是()。

A,B,C,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B、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D、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好()方面的工作。

A,B,C,D,E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E、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8、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

A,B,C,D,E、F、GA、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B、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E、深化行政体制改革F、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G、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党的十七大报告试题及答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试题及答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试题及答案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A. 2007年10月14日至20日B.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C. 2007年10月16日至22日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的报告。

A.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B.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A. 指导思想B. 主题C. 主要内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A.历史使命B. 奋斗目标C. 重要任务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

A. 百分之八B. 百分之九C. 百分之十6、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

A.努力奋斗B.继续奋斗C.继续前进7、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同住地球村》课堂笔记

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同住地球村》课堂笔记

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课堂笔记第一框:开放互动的世界一、共同的家园(第页到第页)1、当今世界的整体特点(当今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各领域的开放也在不断扩展。

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变化带来的影响?(世界变化与我们的关系)世界的变化即既給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息息相关。

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我们的生活。

二、放眼全球经济(经济全球化)(第页到第页)1、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和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也全球经济。

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1)商品生产全球化:商品生产在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进行。

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生产,共同完成商品。

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产品质量,成本。

(2)商品贸易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一方面,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到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利):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提供了新的。

经济全球化促进、、和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更加合理有效(对资源)。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相互的程度不断加深(对各国)。

(2)消极影响(弊):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传递。

4、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但无论怎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历史潮流,保持、的心态,参与竞争,也要,增强,注重国家,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完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完整版

1.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进入新世纪,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十八大报告试题

十八大报告试题

1.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A 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D加快推进小康社会2.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 ABCD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C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D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 BA近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C永远坚持的指导思想 D暂时坚持的指导思想4.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ABCDA 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A统筹兼顾 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 D求真务实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A 。

A生态文明建设 B党的建设C反腐倡廉建设 D民生建设7. BCD,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 A、这个根本问题。

A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成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国家C建成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建成什么样的的市场经济、怎么样建设市场经济9.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是: 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政党制度C中国特色管理体系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10.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B位。

A一 B二 C三 D四11.十七大以来的五年,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A 。

A.全面实现 B.基本实现 C.正在实现 D.尚未实现12.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ABC DA.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B.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C.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D.综合国立、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A 。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的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国家经济实力。

然而,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全球化对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商品、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这种全球化进一步增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全球性的阶段,主要是由于技术革命、国际市场竞争和国家政策的变化等因素造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经贸活动中。

二、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1. 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迎头赶上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讲,这可以为这些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挑战,比如说贫富差距的加剧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减少等问题。

此外,在经济竞争中,这些国家往往受到富裕国家的垄断和控制,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与富裕国家的差距。

2. 工业化国家对于工业化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明显。

从整体来看,这些国家可以享受到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好处,比如说扩大市场和提高效率等。

但是,与此同时,一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低成本劳动力国家的竞争下。

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能引发贸易逆差、工资下降和就业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来解决。

3. 富裕国家对于富裕国家来说,他们具有更多的资本和资源,因此更容易参与到全球经济中来。

在全球竞争中,这些国家通常是赢家,可以通过全球化扩大市场。

这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是,同样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说社会分化加剧、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就会成为富裕国家自身的困扰。

三、结语综合来看,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不同国家之间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而且也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知识竞赛复习试题

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知识竞赛复习试题

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知识竞赛复习试题(一)1.2012年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A.11月7日至15日B.11月7日至14日C.11月8日至14日D.11月18日至15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C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两个文明,两手抓”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D.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制度“五基本”3.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A 。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改革开放D.公平正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 D 。

A.公平正义B.改革开放C.社会和谐D.和平发展5.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C 。

A.坚持党的领导B.加强依法治国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D.增强党和国家活力6.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 B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维护社会和谐稳定B.推动经济社会发展C.增强国家综合实力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 C 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以社会建设为中心B.以改革开放为中心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以文化建设为中心8.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C 。

A.坚持党的领导B.加强依法治国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D.增强党和国家活力9.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 B 和司法公信建设。

A.社会公信B.社会诚信C.文化公信D.文化诚信10.在发展与安全的问题上,十八大指出,我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导向是A。

A.国家核心安全B.我国的国际地位C.发展利益D.国家安全11.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A 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A.科学发展B.科学发展、以人为本C.以人为本、执政为民D.和谐发展、民生为主12.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 C 。

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北林区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1.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A.11月7日至15日B. 11月7日至14日C. 11月8日至14日2.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A. 十二五规划B. 毛泽东思想C. 科学发展观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五位一体C.与时俱进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五位一体C.与时俱进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A.改革开放B.科学发展C.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 绥化市北林区现代化大农业百里示范带是围绕等四条公路建设。

A:绥兰路绥望路绥北路哈伊路B:绥兰路绥望路绥巴路哈伊路C:绥兰路绥望路哈绥哈伊路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主体地位。

A.人民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党的领导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9.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科学发展观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政绩观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政绩观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

政绩观则是对政府或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成就的评价标准和观点。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政绩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经济发展:评估改革开放的政绩可以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投资便利化、
就业增加等方面来衡量。

例如,是否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区域发展均衡等。

2.社会进步:评估改革开放的政绩可以从社会福利改善、教育医疗水平提升、社会公
平正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等方面来考量。

例如,是否实现了社会稳定、贫困减少、教育普及、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等。

3.制度建设:评估改革开放的政绩可以从法治建设、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反腐败成效、
民主参与等方面来评判。

例如,是否实现了权力合理制约、政府决策透明、反腐败力度加大、民主参与程度提高等。

4.对外交往:评估改革开放的政绩可以从国际地位提升、外交影响力扩大、国际合作
成果等方面来衡量。

例如,是否实现了国际地位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政绩观的评价是综合的,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指标和数据,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背景进行评估。

此外,政绩观的评价应当客观公正,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反馈,并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毛概简答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P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得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P7>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P20>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P25>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核心,本质是什么?<P30>(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实事求是) <P43>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P47>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P48>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0.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P65>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11.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P70>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P71>13.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P73>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 <P74>(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要思想? <P79>(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16.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P81>(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17.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得灵魂? <P83>(1.实事求是2.群众路线3.独立自主)18.改造总路线的主体? <P93>(“一化三改”,“一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十八大知识答题及答案

党的十八大知识答题及答案

党的十八大知识答题及答案1.党的十八大于(B)在北京隆重开幕,于(B)在北京胜利闭幕,会期7天。

A、11月7日,11月13日B、11月8日,11月14日C、11月9日,11月15日2.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A)前进,为(A)而奋斗》的报告。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3.截至2012年6月,全国党员总数为(C),比2007年党的十七大增加(C)名。

A、7336.3万,642.2万B、8060.2万,669.9万C、8260.2万,869.9万4.截至2012年6月,全国现有党的基层组织(A)个,比2007年党的十七大增加(A)个。

A、402.7万,42万B、422.7万,62万C、360.7万,14.2万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A)。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B、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C、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B)。

A、坚持科学发展观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改革开放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五位一体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C)。

A、科学特色B、先进特色C、时代特色10.(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依据与内涵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依据与内涵

群众要论自2020年8月24日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指出,我国将从“十四五”时期开始进入新发展阶段。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

这就明确了新发展阶段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党从总体上谋划事业发展的根本依据。

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准确把握。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深刻依据从实际出发,对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实事求是判断,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时与势使然,是从主客观现实条件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发展“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获得了独立自主开展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条件。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走上了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综合国力又跃上了新的大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2020年,即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我国仍然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达到美国的70%;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产业基础、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脱贫攻坚战,我国顺利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奇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新发展阶段是“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

人民群众的需要虽然是主观的,但是它的变化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却源自发展水平的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试卷答案十八大报告部分根据题目要求,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开始答题:1.C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3.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B 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4.我们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A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C 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C第一要义。

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B基本要求。

8.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B指导思想。

9.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B核心立场。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C精神实质。

11.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3.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A 二十一世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准确评估出口结构与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产业结构进步和国际分工地位是不能直接用出口产品结构或国内产业结构来衡量的。这是因为,出口结构是外资企业生产与国内企业生产的综合表现,包括加工贸易在内,都不能直接体现国内产业的结构进步。“两头在外”的发展战略发展了外贸,扩大了就业与外汇收入,但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步影响较小。加工贸易所带动的国内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有限的,不能在中国形成结构进步的“出口导向”作用。当然,如果各类企业的出口,包括合资企业的出口也可能形成对国内一部分产业的拉动作用,但这只有当我国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在国内有较强前向联系时才能实现。简言之,我们需要注意中国存在着的“有出口而无产业”的现象。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高达68.9%,用同样的估计法62.5%的竞争力来自外资,则外资企业中机电产品总出口的25.8%是中资贡献的;加上中资企业本身贡献的31.9%,那么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56.9%能力来自于中国资本。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7.9%,若以上一年我国全部高新技术出口中77%来自外商投资企业计算,那么中资企业的高新技术出口只有总出口的6.42%。如果仍按外资在全部外资企业中占62.5%计算,那么在外资企业中外资对高新技术出口的贡献为总出口的13.42%,中资对高新技术出口的贡献占总出口的8.06%,加上中资企业高新技术出口,则属于中国资本在高新技术上的出口能力的只有总出口的14.48%。6
4、辨证看待外资流入的结构提升与国民经济的风险。我国吸收外资已经进入了一个结构上升期,这既是外资水平提高的新阶段,也是国民经济结构进步困难的新阶段。我们有必要在看到外资结构提升中问题的另一面。在现代知识型服务业中,中国与国际的相对水平差别更大,因而由这一领域开放所可能带来的现代服务业外资垄断的可能性也更大。由于现代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其高增加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在这一方面,尤其需要高度关注的是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与各类知识服务业。研发机构进入中国反映了外资对中国市场整体长期发展前景的认同,从而采取了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制造的全面进入的发展模式。研发机构进入中国有利于中国知识型劳动力的发展,从长期看将有利于中国研发力量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研发机构的进入也加剧了国内外资企业与国有、私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增加国内企业的人才压力。特别是从知识产权角度看,外资研发机构在国内的发展,将形成更多适合于中国市场的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使外资企业相对于中资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增大国内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的难度。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往往是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以专利技术为载体的成果,这就加大了外资与中资企业的技术差距。现代技术越来越少采取技术人员个人经验和知识的形式,因而国外研发机构在中国科技人员身上所产生的“学习效应”是不能高估的。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将因为研发机构的进入而进一步扩大。这是我们面对外资研发机构进入中国所必须考虑的。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乃至更广义上的国家安全的问题。
“经济强国指数”研究试图通过经济强国指数国际比较的方法较清晰和较综合地反映中国的相对国际经济地位,同时分析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强盛指数(EP-III)从199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9位,2008年将达到第6位。从1990年到2008年,经济强盛指数美、日、德、英、法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3.4%、11.6%、16.4%、14.1%和13.0%,平均为13.75,而中国则高达57.1%,为前面五个贡献。对引进外资效益的评估不能以全部外资企业的GDP或出口等来衡量。在三资企业的全部经济贡献中,外资需要获得与其投资比例相对应的收益,这一部分既不构成中国社会的财富积累,也不增加中国居民的福利。有必要定量分析外资在什么比重上分享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从外资中所得到的效益有更具体的认识。截止2003年末实际使使用外资金额中,40%为外资企业,17%为中外合作企业,42%为中外合资企业,合作开发、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和其它为1%。假定在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等几类中,中外资各占50%,则在全部三资企业中中国资本约为实际使用外资总数的60%;再假定中外资收益比同投资比,即外资对中资之比为10:6,则可得所有三资企业赢利的62.5%为外资的收益,仅有37.5%为中资的收益。而且利用外资从合资走向独资正在进一步减小外资的积极作用,2003年当年,实际使用外资中独资占比已高达62.40%,这将进一步增大外资的相对收益比重,并减弱吸收外资对国内技术进步、改造国有企业等直接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简而言之,外资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宏观上外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外资企业的绩效直接等同于外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7.22%,但当年涉外税收总额仅占20.86%。7外资企业在中国获得了社会与公共服务,甚至更优惠的服务,理应缴纳相应的税收,但这一数字说明并非如此。
但是,在不同国际比较排名方法中,中国的位置是不同的。根据WEF的报告,2003年中国的商业竞争力指数在世界10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6位;根据IMD的报告,中国2002年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1位。1 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根据对国家制造业的微观竞争力排名,中国在多项指标上落后于美国、日本,接近于俄罗斯和印度。如2003年中国的集群发展状态在27位,品牌拥有状态在第24位,企业创新能力在第22位等2。此外,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2002年中国排名第96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人均GNP排名2002年中国在127个国家和地区和中排名第73位。这些不同排名方法中地位相差巨大的原因显然在于这些方法本身的不同。总体来说,单项指标分析方法对于准确判断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是有局限性的,且容易引起误解。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
——以“新开放观”看开放效益的评估方法
<被屏蔽广告>
张幼文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同比较方法中存在着对国力评估的差异,进而指出由于经济全球化使许多重要概念发生了变化,国力估计需要考虑一系列新的问题。文章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分析在对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认为由于政策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中存在着效益流失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些政策与体制建议,并论证了稀缺要素培育当前对中国的重要性。
5、深入评判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不等于中国引进外资取得的技术进步。在外资对中国技术进步作用的评价中,必须注意“有产业而无技术”的现象。获得技术溢出效益是吸收外资的一大目的,对外资技术溢出的评价是外资效益评估的重要环节。技术优势是外资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投资的主要优势,这就决定了外资必然是在控制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使用当地的低成本劳动力。对东道国来说,企图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来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合资双方签订技术转让的合同,而强制又是不允许的。在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以后,我们仍然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中国并没有通过吸收外资直接有效地大量获得技术,远不如现有产业结构进步本身所显示的那样获得了技术。关于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是不能直接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来衡量的。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客观事实。这是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尽管综合的经济强国指数评估比单项指标的排名更好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实力评估又产生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各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的统计意义。正是这一原因,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各项经济指标的新的含义,特别是在中国国家经济实力和财富积累上这些指标的真实含义。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以“新开放观”看开放效益的评估方法
作者: 张幼文 | 2005年12月06日21时42分 |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同比较方法中存在着对国力评估的差异,进而指出由于经济全球化使许多重要概念发生了变化,国力估计需要考虑一系列新的问题。文章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分析在对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认为由于政策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中存在着效益流失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些政策与体制建议,并论证了稀缺要素培育当前对中国的重要性。
1、客观认识国家的贸易竞争力。在分析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时,有必要把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相区别,把三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区别。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贸易方式与出口主体的多样化,一个国家的出口规模及其增长率并非这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标志。在中国,外资企业是出口的主体,这种出口是外国资本、技术、标准、品牌、销售网络等与中国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除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出口更多体现的是广义外国生产要素的竞争力,而不是中国的竞争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基本上是外国生产要素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而采用“中国出口”的形式,产品优势与销售渠道作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两大核心因素都属于外资。在这里,“中国出口”已经只有国家的地理意义,而模糊了国家的国民意义和生产要素的主体意义。1985-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36.2%,高于全国外贸平均增速20.3个百分点。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的54.83%。如果按全部外资企业62.5%外资计算4,中国出口竞争力的34.27%来自外资。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总额的比重为57.1%,按同样比重计算,中国出口竞争力的35.7%来自外资。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55.2%,而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8.7%。即中国总出口的43.44%是外资利用中国加工出口实现的。5 严格地说,只有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资本(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生产出口产品而形成的一般贸易,才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其他形式只是部分地体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简介:张幼文,1951年生,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