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必修6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必修一教案一、知识概括1. 气压带气压带是指沿着地球表面南北方向出现的气压分布带,主要分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 风带风带是指沿着地球表面东西方向出现的大气环流带,主要分为副热带西风带,赤道低压带的信风带和东风带,以及极地东风带。
3.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互关系气压带和风带之间有密切关系。
热带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是副热带西风带;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是信风带和东风带;高纬度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是西风带和偏北风带。
4.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赤道低压带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副热带高压带的沙漠和亚热带落叶林;高纬度低压带的温带落叶林和草原;极地高压带的极地荒漠和永久冻土等都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二、学习目标1.了解气压带、风带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关系;3.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要求1.善于利用地图解决问题;2.了解气象图解规律,从图解中找出重要信息;3.善于运用模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气压带的分类和分布1. 新授1.讲解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2.通过气象图解讲解气压带的分类和分布;3.引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分布图。
2. 练习1.在地图上标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范围;2.解释气压带分布的原因。
第二节风带的分类和分布1. 新授1.讲解风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2.通过气象图解讲解风带的分类和分布;3.引导学生绘制风带分布图。
2. 练习1.在地图上标出副热带西风带、信风带和东风带、以及极地东风带的范围;2.解释风带分布的原因。
第三节气压带与风带的关系及对气候的影响1. 新授1.讲解气压带与风带之间的关系;2.探究气压带与风带分布与气候的联系;3.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不同气候类型的影响。
高中地理 2.3.3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练习 湘教版必修1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1.下列气压带或气压中心,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高压中心答案:B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冷热不均造成的,属于热力原因;而亚洲大陆高压中心也是由于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所形成的,也属热力原因。
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
读图,完成2~4题。
2.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A.1、2月 B.5、6月C.7、8月 D.10、11月3.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地盛行(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4.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 )A.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B.大气环流的多样性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D.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答案:2.A 3.D 4.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海陆间的大气环流。
由图看出,海洋上出现低压,陆地上出现高压,因此图示为北半球的冬季,时间为1、2月;A地为高压中心的南部,应该吹西北风;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反映了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5.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
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3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答案:A解析: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属于无风带。
40°~60°为中纬西风带,80°附近为极地东风带。
下图为气压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答案:D解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30°N~40°N盛行西南风。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1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湘教版必修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图中能正确表示F风带风向的是(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示意南半球。
图中气压带、风带总体向南移动,30°~40°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第2题,A项示意西南风,属于北半球西风带;B项示意西北风,属于南半球西风带;C项示意东南风,属于南半球信风带;D项示意东北风,属于北半球信风带。
故B项正确。
答案:如图为气压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4.图乙反映北半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解析:第3题,从图甲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30°N~40°N盛行西南风。
第4题,图乙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图乙反映北半球的季节为夏季。
答案:读三圈环流简图,回答5~6题。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极地高气压带 B.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③是盛行西风带 D.④是副极地低气压带6.二战期间,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造成美国许多地区发生森林大火。
该事件中,氢气球飘向美国借助的是(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C.极地东风 D.西南季风解析:第5题,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再根据①②③④的位置,可以确定①②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信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11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一、选择题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季节( )A.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2.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北风B.东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西北风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
季风辐合带是指信风越过赤道改变风向后与另一半球的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南半球信风直接和北半球信风相遇时组成的辐合带。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热带辐合带,正确的是( )A.甲为信风辐合带B.甲只出现在北半球,乙只出现在南半球C.乙为季风辐合带D.乙类辐合带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4.对甲类辐合带位置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直射点位置B.海陆分布C.洋流性质D.地形地势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
如图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向”。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为晴朗天气B.垂直运动方向不同C.夏季向北移动D.形成原因相同6.关于该月丙、丁盛行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盛行风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B.丁盛行风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丙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D.丙盛行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转偏向力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及其名称是( )A.①亚洲高压B.②夏威夷高压C.③阿留申低压 D.④印度低压8.图示气压分布状况正值北半球的( )A.春季B.冬季C.夏季D.秋季读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9~10题。
案】2019学年高一地理必修1课时训练:2.3.3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1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基础夯实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P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炎热干燥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正确叙述是(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4.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B.欧洲西海岸温和少雨C.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3题,图中0°~10°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湿润;10°~30°为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30°~40°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第4题,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出现了南移,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60°N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完成第5~6题。
5.影响60°N纬线上气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差异B.纬度高低C.海陆分布D.距海远近6.此时南亚地区的盛行风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D.东南风,此时大西洋上气压较低,亚欧大陆上气压较高,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造成海洋与陆地在不同季节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与不同经度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差异有关。
7.下图为某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填“1月”或“7月”)等压线分布情况。
(2)图中被断裂成块状的高压带的全称叫。
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三〕2021-2021 上学期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有选择题、综合题并有答案〕一、选择题: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1~2 题。
1、假设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局部,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2、假设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局部,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3、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以下图示意地球上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读图完成4~6 题。
4、甲气压带表示〔〕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5、乙风带表示〔〕A.东南信风带B.极地东风带C.中纬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6、当甲、乙位置偏南时,气压中心及北京盛行风向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亚欧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B.北京盛行西北风C.亚欧大陆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北京盛行夏季风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第 7~8 题。
7、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正确表达是()A. 0°~10°盛行下沉气流 ,枯燥B. 10°~20°盛行东北风 ,枯燥C. 20° ~30°盛行西南风 ,湿润D. 30°~40°盛行下沉气流 ,枯燥8、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B.欧洲西海岸温和少雨C.亚欧大陆内部寒冷枯燥D.非洲热带草原进入干季以下图为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9~10 题。
9、P 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B.寒冷枯燥C.高温多雨D.炎热枯燥10、 Q 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D.冷湿的极地东风右图为某日北半球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的影响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温带特点:
寒带特点:
共同点:最冷月均温 共同点:最热月均温
在0℃ 以下
在0℃ 以下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 雨季长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雨季短
沈阳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据图比较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
相同:雨热同期;差异: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气温前 者大于后者,降水量和雨季前者大(长)于后者。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南 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 西、澳大利亚大陆 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 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热带
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10°-南 北回归线的大 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 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 北纬30°之间 的大陆内部和 西岸
最冷月平均气 亚热带气候、温 温0~15 ℃之间 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5~0 ℃之间
最热月平均 气温<10 ℃
温带气候 寒带气候
以水定型
降 水 ③量 确及 定其 气年 候内 类分 型配 情 况
年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少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2000 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 mm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 mm
亚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1000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 400 mm 温带季风气候:400~800 mm
亚热 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 mm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 200 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 250 mm
地理湘教必修一课件时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
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以适应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以避免风力对建筑物的破坏。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能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充分利用气压带和风带提供的能 源。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以避免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形 成与气压带和风带 的位置和强度有关。
热带沙漠气候地区 常常受到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控制,导 致空气干燥、降水 稀少。
在信风带的吹拂下 ,热带沙漠气候地 区的空气流动较为 稳定,不易形成降 水。
热带沙漠气候地区 的植被覆盖较少, 地表反射率较高, 进一步加剧了气候 的干燥程度。
全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通运输措施
建立完善的交通 网络,提高运输
效率。
合理规划运输 路线,减少运 输时间和成本。
优化运输方式, 发展多式联运。
加强交通安全管 理,确保运输安
全。
健康防护措施
减少外出:避免到 人群密集的场所,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佩戴口罩:在公共 场合、交通工具上 佩戴医用口罩,保 护自己和他人免受 病毒侵害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 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 球自转、地转偏向力等。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 分布还受到季节、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 影响范围也会随之变化。
0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与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与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与其他气候类型的比较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
北京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
对
气候的影响
A
为什么我们的所经之地景色差异 这么大?
学习目标
•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素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洋流
1 2345
大气环流 地形
大气环流:影响降水
气压带
风带
高压——下沉气流——干燥——降水少 低压——上升气流——湿润——降水多
热带雨林气候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气温
气候 两要素
降水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夏
冬
季
季
பைடு நூலகம்
全 年
气温
高 温
最冷月气温大于15°C
温
和
最冷月气温大于0°C
寒
冷
最冷月气温低于0°C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成因: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湘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图
20° 10°
B
0°
10°
20°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带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基础练习【9】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含答案)
双基限时练(九)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2.当“北半球的甲气压带”被切断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和中南半岛都进入多雨季节B.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梅雨天气C.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D.塔里木河出现汛期,恒河出现枯水期1~2.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乙气流温暖,丙气流寒冷,据此判断甲、丁分别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由此可以判断出甲、丁气压带性质和丙、乙气流的风向与性质。
第2题,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被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梅雨天气。
答案 1.A 2.B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图2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图1中D风带风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3~4.解析第3题,C位于60°S—70°S之间,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4题,结合D风带所处的纬度位置知其为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 3.C 4.B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
据图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6.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 A.③气流比较湿润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7.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5~7.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温应高于乙;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同时,垂直方向上气温和气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因而A、C、D均不正确。
第三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示范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思想:本节内容属于大气在地理环境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材把理论系统提升到了现实设计层面,以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所感所悟来应验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拟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依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以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一、基本情况分析(一)对学生的分析基于高一学生已初具地理思维能力,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初中地理知识及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迁移到本节内容,进行探究学习。
(二)对教材的分析1、本节内容抽象、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①北半球冬、夏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与成因②季风环流成因与特点③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①大气活动中心怎样影响天气和气候②影响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大气活动中心2、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前后呼应本节教材前应大气热力和动力两个因素,后呼天气和气候,步步深入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了解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2、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结果.3、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4、了解海陆分布和气压带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因素5、了解季风环流的概念与地区分布(二)能力目标1、运用大气活动中心南北移动原理,分析南北纬30º—40º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不同2、分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在亚洲的分布3、学会分析东亚与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和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身边气候的变化。
应用知识分析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2、通过学习,认识祖国、家乡的一些气象知识;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四)过程与方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
高一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湘教版
①
②
③
G
F
E
D
C
B
A
ppt课件
[活动]在世界地图上出亚马逊平原、撒哈拉沙漠、英国、 南极洲,说出他们地理位置的特点。
ppt课件
[探讨]下列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与大气环流有什么关系。
亚马逊平原 撒哈拉沙漠 英国
南极洲
湿热
干热
温湿
冷干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ppt课中件 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ppt课件
7月,普罗旺斯,阳光正好。大片的向日葵浓烈地金黄 着,深深浅浅的紫色薰衣草绽放出淡淡的甜蜜。
ppt课件
这里一年有超过300天的晴天。常年温柔的阳光,毫 不吝啬地洒在每一个到此享受假期的人们的身上。
ppt课件
普罗旺斯,向日葵花田
ppt课件
法国人热爱生活,重视家庭“其实,许多我们曾经用 尽全力去追逐的物质和声望都会在岁月的冲涤下退却 了色彩,惟有与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共度的时光, 才会一直在我们心底,感动并且温暖我们的生命。”
ppt课件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分布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块状分布
北太平洋 亚洲大陆 北大西洋 切断气压带 七月 夏威夷高压 亚洲低压 亚速尔高压 副热带高压带
一月 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 冰岛低压 副极地低压带
➢南半球气压带分布特点:带状分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夏季 低压中心 高压中心
ppt课件
冬季 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
[思考]此时亚洲东部会盛行什么风,什么气压带被切断。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ppt课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必修一)
[探讨]比较同纬度的AB两地的气候的差异。 探讨]比较同纬度的AB两地的气候的差异。 AB两地的气候的差异
A
B
撒哈拉沙漠
江南水乡——我国东 我国东 江南水乡 部沿海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气压带、 ①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读图]观察东亚和南亚的季风风向,思考其成因。 读图]观察东亚和南亚的季风风向,思考其成因。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思考]此时亚洲东部会盛行什么风,什么气压带被切断。 思考]此时亚洲东部会盛行什么风,什么气压带被切断。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儿高压
[思考]为什么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思考]为什么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儿高压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
2.3.大气环境 2.3.大气环境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亚马孙平原
撒哈拉沙漠
亚马逊平原
撒哈拉沙漠
湿热
干热
撒哈拉沙漠
亚马孙 平原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 气压带 成因 性质
90 ° 极地高气压带 附近 (冷高压) 冷高压)
热力原因,终年寒冷, 冷干 热力原因,终年寒冷, 气流下沉
60 °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南北两股气 温湿 动力原因, 流相遇,暖空气上升 附近 (冷低压) 冷低压) 流相遇, 30 ° 副热带高气压气 动力原因,地转偏向力 干热 动力原因, 迫使气流下沉 附近 带(热高压) 热高压) 0 ° 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低压) (热低压) 热力原因,终年受热, 热力原因,终年受热, 湿热 气流上升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 湘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读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图中乙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解析:1.B 2.D 第1题,根据全球气压带分布结合甲气压带所处的纬度即可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2题,乙地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风向右偏,可判断乙地地处北半球的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
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
夏季,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
据此回答3~4题。
3.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4.在该风带和与其相邻的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3.D 4.D 英国地处北半球中纬西风带,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6.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解析:5.B 6.C 第5题,在低纬环流中,盛行上升气流的丁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的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为动力原因,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原因;①为低纬信风带。
常年受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干燥,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添加标题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带和副 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添加标题
气压带风带: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是影响温带海 洋性气候的主要因素
添加标题
西风带:位于中纬度地区,由西风带控制,带来湿 润的空气
添加副标题
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 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与分布
03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 的影响
04 实例分析
05 总结与思考
添加章节标题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 布
形成原因
太阳辐射:导致大气层中温 度差异
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和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风带:中纬度地区主要有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
影响: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对中纬度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西风带:西风带是影响中纬度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其特点是西风盛行, 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是影响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其特点是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天气晴朗
高纬度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需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低压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降水、气温、湿度、风向等 实例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是理解其对气候影响的基础。
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影响气候、天气、海洋、陆地等 实际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套用理论 案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与讨论:如何将气压带风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课程标准解读1、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课程标准解读:(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北半球)冬季南移。
(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复杂多样的气候。
“标准”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而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形式让学生理解气候的形成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4)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反映出“标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的理解和把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时位于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继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之后的第四课时,在本章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整章内容的核心,从最简单的热力环流深入到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环流,难度最大,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为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2、主要内容与内外联系:(1)教学内容:本课时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三部分分析探讨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内外联系:第一部分内容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第二部分是气压带、风带形成部分的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
一、选择题
读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乙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1.B 2.D 第1题,根据全球气压带分布结合甲气压带所处的纬度即可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2题,乙地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风向右偏,可判断乙地地处北半球的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
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
夏季,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
据此回答3~4题。
3.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该风带和与其相邻的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3.D 4.D 英国地处北半球中纬西风带,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6.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解析:5.B 6.C 第5题,在低纬环流中,盛行上升气流的丁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的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为动力原因,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原因;①为低纬信风带。
常年受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干燥,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第6题,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冬季盛行干燥的西北风。
读图,回答7~8题。
7.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Q地盛行东北风
C.a为副热带高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解析:7.A 8.C 第7题,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压带,则可以判断图示环流位于南半球。
第8题,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方位可以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所以可以判断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湿润,Q地盛行西南风。
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9~11题。
9.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10.若甲、乙分别为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则此季节( )
A.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B.亚洲高压处于强盛时期
C.亚热带大陆西岸干热少雨
D.我国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
11.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9.C 10.D 11.D 第9题,甲地纬度较乙地低,且甲地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区,故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第10题,由图可知,陆地近地面气流下沉,气温低,海洋近地面气流上升,气温高,则此季节应为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
此季节,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印度低压处于强盛时期,北半球亚热带大陆西岸正值干热少雨,而南半球亚热带大陆西岸却温和多雨;我国夏季降水多,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
第11题,由图中气流运动分析,甲处气流下沉,可能为极地高气压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又因甲在大陆西岸,则其气候类型可能为极地气候或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
二、综合题
12.下图为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____风,D地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平洋上强大的是阿留申低压。
第(2)题,由于冬季大陆温度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之保留在海洋上。
第(3)题,在北半球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受亚洲高压的影响我国冬季寒冷干燥。
第(4)题,7月份,D地盛行西南风,其形成原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
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2)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
(4)西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
13.[加试题]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明图甲中1~2两阶段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乙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在其控制下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第(2)题,图中B处为东北信风带。
第(3)题,图甲中1~2两个阶段气压带位置的不同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第(4)题,图乙中C为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1阶段气压带位置比2阶段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