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 答卷

合集下载

日本文学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日本文学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日本文学选读》试卷(课程代码0612)试卷说明: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近世文学部分次の内容を読んで各グループの選択肢から最も相応しい答えを一つ選びなさい。

1.江戸前期の文学は上方を中心とし、その最盛期は()のころである。

A文化B文政C元禄2.俳諧では、近世になって、京都の松永貞徳を中心とする①()が広まった。

一方、それに対して、十七世紀後半に西山宗因を宗匠とする②()が大阪からおこった。

①A談林派B貞門派C蕉風俳諧②A談林派B貞門派C蕉風俳諧3.江戸時代の文学は、①()といえる。

②()は、厳重な身分制度に縛られていた中で、経済的余裕ができると、遊里や芝居に楽しみを見出していた。

そういった遊びの世界で、社交的に洗練された享楽精神を③()と呼び、この理念が浮世草子や浄瑠璃に取り入れられている。

江戸文学期の洒落本・人情本には、遊里の事情によく通じていて失敗しないことを誇りとする④()の理念、また、都会風に洗練された、江戸っ子のさっぱりした意気地をさす⑤()の理念が描かれている。

①A庶民の文学B役員の文学C町人の文学②A庶民B役員C町人③A粋B意気C通④A粋B意気C通⑤A粋B意気C通4.江戸における読本の基礎を作ったのは①()である。

『南総里見八犬伝』で読本の代表的作者となったのは②()である。

①A山東京伝B滝沢馬琴C上田秋成②A山東京伝B滝沢馬琴C上田秋成5.賀茂真淵は、①()を著して国学を体系化し、発展させた。

真淵はまた歌人としても活躍し、『ますらをぶり』という②()の歌を詠んだ。

①A『万葉考』B『万葉代匠記』C『万葉集』②A五七調B万葉調C新古今調6.俳諧で、「さび」「しをり」などで表される幽玄・閑寂の句風は()と呼ばれる。

A浮世風B蕉風C古風7.芭蕉の『俳諧七部集』はそれぞれ①()、②()、③()、④()、⑤()、⑥()、⑦()を指す。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乙卷)-历史(考试版)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乙卷)-历史(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乙卷】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历代以来有一部分儒者冷遇荀子,把他排除于儒家道统之外,甚至说他“才高学陋”,“不见圣贤”(程颐)。

就连苏轼也说他“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

(《荀卿论》)这主要是荀子()A.强调个人自由,重视道德的价值B.背离孔子仁爱思想与王道精神C.重视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D.主张人性本善,重视社会教化25.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

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

南郡守腾这一做法()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26.按吕思勉先生说,中国文化在近代西洋文化影响以前,可以分作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第二期为魏晋隋唐,第三期为宋元明。

这三期,恰恰是一个正、反、合。

以第二期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来说,吕生这“反”的寓意更多是指A.北方游牧文化的逐渐汉化B.南北方形成风格迴异的汉胡文化体系C.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D.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被动摇27.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如下图所示)。

山东青岛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历史+答案

山东青岛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历史+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期初调研检测历史试题2024.09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以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多见奴隶、珠玉、珍宝。

战国时期,粮食、家禽、家畜等类商品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A.剩余产品增多B.贵族阶层衰落C.水陆交通完善D.奴隶制度瓦解2.东汉晚期,河南新息、邵陵多出现民不养子、杀子的现象。

新息令贾彪上任遇到城南盗贼害人与城北妇人杀子同时案发,掾吏欲引城南,贾彪怒斥:贼寇害人,此则常理,母子相残,逆天违道。

遂驱车北行,案验其罪。

这反映了当时A.民生困顿的社会现状B.政府干预民间的抚育C.贾彪个人高风亮节D.儒家伦理尚需强化3.下图为《宋史·许骧传》中的相关记载。

许氏家族的经历反映出宋代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B.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选官的标准呈现出多元化4.明初,朱元璋指出:“礼者,所以美教化而定民志。

成周设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

夫制中莫如礼,修政莫如礼。

故有礼则治,无礼则乱。

居家有礼,则长幼序而宗族和;朝廷有礼,则尊卑定而等威辨。

”其目的是A.重构国家统治秩序B.确立儒学统治地位C.维护宗族内部和谐D.构建礼乐宗法制度5.下列四幅折线图分别反映了近代青岛在1903-1926年不同阶段棉纱输入(单位:担)的情况。

其中,反映1915-1920年变化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6.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称“国民大革命”为“1925-1927年的革命”,30年代中期起,党内一些领导人开始使用“1924-1927年革命”的说法。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1)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1)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上+九下1-2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道试题,每题2分,计20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图1)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该作品体现了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B.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C.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D.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2. 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

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工场C.现代工厂D.手工业作坊3 . 据研究,拉丁美洲使用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英语等,夹杂了大量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土语词汇,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语言不尽相同。

这种状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A.13世纪,手工工场出现B.16世纪,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C.14世纪,文艺复兴兴起D.17世纪,英法等争夺殖民霸权4. “光荣革命”导致了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大改变。

它不是某个统治者或者-群精英从他人手中夺得国家而是确定如何选择后续统治者的原则。

此“原则”指的是A.王位世袭B.君权神授C.三权分立D.议会至上5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美国A.种族矛盾日益尖锐B.人民权利无法保障C.先进性与局限性并存D.中央与地方矛盾重重6. “ 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重要一环。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3)(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历史上册、九年级历史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A.众生平等的思想B.佛教传播广泛C.奴隶制度发达D.社会等级森严2.“亚历山大的东侵,使马其顿变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的第一项措施,是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习惯。

……东方广大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希腊化,……同时也是东方文化改造希腊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东征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化走向衰落C.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促使希腊文明传向东方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是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4.阿拉伯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在阿拉伯半岛北部的领土之后,立即向西进攻拜占庭帝国辖有的埃及和突尼斯。

征服过程中的伊斯兰化也极为成功,这些地区的语言和文字完全阿拉伯化;绝大多数的人口都信奉了伊斯兰教。

以上材料体现的阿拉伯帝国特点是A.政教分离B.政教合一C.教权至上D.王权至上5.“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

2023-2024学年杭州市启正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杭州市启正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杭州市启正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2.2019年是英国《权利法案》颁布330周年,这一文件对英国最大的影响是A.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B.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C.规定国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D.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3.下列关于“冷战”政策最准确的表述是()A.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C.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D.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4.反法联盟包括哪些国家()①英、荷②西班牙③奥地利④普鲁士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③④5.“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子埋首于空洞的形式和口头禅中,以猎取功名,日久年深,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

材料反映了A.大兴文字狱的危害B.八股取士的弊端C.科举度遭世人摒弃D.重文轻武的利弊6.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7.下列哪个事件成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遭到的第一次大规模袭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A.美国南北战争B.珍珠港事件C.来克星顿枪声D.中途岛战役8.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6)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6)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6)(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上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颁布于()A.B.C.D.2.“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这段材料直接反映出()A.古印度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古印度社会等级界限森严,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C.人为制造的不公平,使释迦牟尼创立佛教D.古印度是文明古国,其科技文化灿烂纷呈3.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正式举行,北京也将见证历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冬奥会是奥运会的一部分,奥运会最早举办是在“西方文明”发源地。

这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A.古埃及B.西班牙C.古希腊D.意大利4.《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

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5.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与佛教有关④佛教宣扬“忍耐顺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描述欧洲中世纪某历史事物时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征(见下图)。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含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共3套真题)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含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共3套真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卷Ⅰ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C.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D.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0. 研究“古代希腊、罗马历史”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 神话《月桂女神》B. 遗址帕特农神庙
C. 电影《斯巴达克斯》D. 传说罗马城起源
11. 这个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律发展的《查士丁尼法典》。材料中的“帝国”指()
1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中国向44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关税待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 适应了文化多样化趋势
C. 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D. 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建设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A. 目的B. 条件C. 经过D. 影响
5.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的设置旨在()
A. 加强海防B. 安定边疆C. 发展交通D. 繁荣经济
6. 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
毛泽东写信给鞍钢全体职工祝贺:
“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们的英勇劳动就是对于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中的成就得益于我国政府实行了哪一重大举措?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举措的历史意义。
19. 某历史小组以“赓续·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19题答案】
【答案】(1)著作:《史记》;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①李时珍;②使人类对客观世界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历史答案)2024年高考素养调研模拟试卷一模答案

(历史答案)2024年高考素养调研模拟试卷一模答案

2024年高考素养调研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答卷)的相应位置上)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D C D A B D A B C D C题号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A D B A B C B C B D C A1.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运行。

依据材料中“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虔夙夜出纳王命”等可以看出,西周时期通过王命(或王令)在地方的传达,有利于天子对地方的管理,由此可知王令在西周政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故A项正确;B、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通过王令直接控制了地方”说法错误,排除。

2.D【解析】本题考查西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根据题干“故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笃;今世之吏邪,故其民薄。

”可知他们都认识到吏治好坏关系到统治的稳定与否,这一认识有助于统治者采取积极措施,澄清吏治,故D选项正确;秦朝速亡的教训主要在于实行暴政,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否定专制主义皇权,排除B项;促成了西汉王朝的强盛过于夸大这些思想的作用,且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时西汉王朝还未强盛,排除C项。

3.C【解析】本题考查秦汉至西晋南岭行政区划的变迁。

根据题干可知从“犬牙相入”到荆州与交广之间“单向嵌入”再到广州反向嵌入岭北,秦汉至西晋南岭政区的调整都与当时王朝政权的治理需要有关,故C选项正确;古代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并不在这一时期,排除 A 项;南岭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并非制度的变革,排除B项;保障了南方中央政权的长期稳定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4.D【解析】本题考查东晋的经济政策。

由材料可知,东晋初年“驰山泽之禁”,咸康二年又颁布律令禁止“占山护泽”,表明东晋关于山泽的政策因时而变,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排除A选项;也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占据主流,排除C选项;B选项对材料理解有误,朝廷律令有继承性与材料不符,排除。

2020年新高考II卷历史高考试卷(原卷+答案)

2020年新高考II卷历史高考试卷(原卷+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I卷)(适用地区:海南)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

此举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2.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C.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如表唐诗(摘录),可见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4.《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

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

”此景的出现,表明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5.《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A.主张废除宰相制B.倡导无为而治C.倾向于限制君权D.反对王位世袭6.民俗钱币是古钱币的一种,大多由民间私制而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

如图寓意A.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B.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C.心外无理的哲学思想D.克己复礼的行为规范7.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含答案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外历史刚要上下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

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王室组成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由此说明A.文字是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B.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C.“传说时代”无可信的历史D.原始文字尚未具备书法要素2.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

这一举措A.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巩固统一B.推崇法家思想,加强思想控制C.消除了全国各地的经济交流障碍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4.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5.“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

答卷作文满分

答卷作文满分

答卷作文满分答卷作文满分篇1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更不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无动于衷。

在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入侵下随之而兴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唤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提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

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以实现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梦想,换来的却是封建统治者的无情镇压;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换来的依旧是四分五裂、战乱频仍、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旧中国。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

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每当我看到鲁迅先生文中这句话时,我是深有体会的。

僻如小区草坪上被早上买菜的大妈踩出来的捷径,披云山上茅草丛中被晨练的阿姨闯出来的小路。

历史(全国甲卷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考试版)

历史(全国甲卷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考试版)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国甲卷A卷)历史·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4.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

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

这表明,西周时期A.实行家国同构的管理模式B.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分封制成为宗法制的基础D.重视等级秩序的构建与维护25.汉初建都时,多数大臣建议定都洛阳,但娄敬和张良却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最终刘邦决定“都关中”。

西汉定都关中旨在A.防范诸侯的分裂割据B.依托有利地形发展经济C.维持统驭全国的优势D.加强对关中地区的控制26.宋代法律就田宅买卖契约进行的明确规定:第一步先问亲邻,在同等交易价格原则下房屋亲邻拥有优先购买权;第二步,订立契约,缴纳契税,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印;第三步过割赋役,官府在双方赋税账簿内进行变更登记;第四步交产离业,出卖人将田宅交付给买受人。

这说明宋代A.重视社会成员平等的经济关系B.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的商品买卖C.征收契税是此项法律的出发点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经济法进步27.康熙帝晚年曾回忆说,当年辅政大臣索尼、鳌拜等人“迫朕杀”与之有怨的尚书苏纳海,他“并未依其言降旨”,索尼、鳌拜等依然宣称是其“旨意”,将苏纳海处绞。

这一故事反映出康熙时期A.专制皇权逐渐发展B.朝廷决策缺乏效率C.军机处的权力扩大D.内阁掌握政务大权28.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了两大举措:一是在条约规定的港口引入蒸汽船、邮政以及关键的海关系统;二是按条约实行值百抽五税率以及实际执行更低关税的贸易政策。

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答卷

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答卷

11.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B.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C.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答案:B
12.以下对唐四大发明的有关认识有误的是( )
A.罗盘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答案:正确
25.广义的西域,是指通过葱岭(今帕米尔山结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所能达到的广大地区,涵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希腊罗马、北非等地域。
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17.《意大里亚传》是中国人对于以意大利为首的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宗教的最初认识和记录。
答案:正确
18.秦汉移民在日本被称为“秦汉渡来人”,他们是日本弥生飞跃的历史功臣。
答案:正确
19.巴勒斯坦地区也有本地的原始居民,就是希伯来人。
答案:错误
20.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所以任何文化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对汉籍和训认识有误的是( )
A.起源于平安时代,14世纪中叶基本定型成系统
B.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C.“桂庵和训”使得汉籍和训成型通行开来
D.所有人都必须借助送假名才能阅读汉籍原文
B.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
C.火药的成分硝传入阿拉伯帝国,波斯人称为中国盐、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D.中国发明的铅活字印刷开始了印刷史上的新时代

历史(全国甲卷B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历史(全国甲卷B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国甲卷B卷)历史·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4.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涉及夏商周时期都城、铜矿和锡矿的分布情况,由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C项正确;夏朝的都城在阳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西周都城是镐京,东周是洛邑,排除A项;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是在秦朝之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诸侯国都的分布情况,排除D项。

故选C项。

25.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这说明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答案】D【详解】特定的历史时空总是能引起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关注,西北就是如此。

西北地区往往与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联系。

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体现了秦汉时期的“秦汉雄风”;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反映了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宋政权对西北地区的关切。

河南省商丘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商丘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3—2024 青桐鸣高一联考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恃君》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具有上述特征的是()A.龙山文化B.良渚文化C.二里头文化D.仰韶文化2.《汉书·食货志》记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其意在强调商鞅变法()A.加速了周天子统治的结束B.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型C.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D.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3.下表是隋朝的相关记载。

这反映出当时()A.粮食储备制度完善B.社会实现长治久安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D.江南经济持续发展4.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户口为1065 万户,人口为5 987 万人,中后期人口数最高达1.2亿;清朝人口相继突破2亿、3亿大关,至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

与明清人口快速增长有关的是()A.人地之间矛盾得到有效解决B.外来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C.政府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5.19 世纪中期以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田赋。

1901年清政府财税收入约8 820万两,其中,田赋收入为 2 650万两,关税收入也是2 650万两。

在关税收入中,海关税收为2 380万两,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税收只有270万两。

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祭祖礼仪。

祭祀时,大宗的嫡长子主祭,遵守前庙后寝、左昭右穆等一系列严格的祭祖礼仪,内容涉及君臣、父子、性别、言行举止等各方面。

周代完善祭祖礼仪意在A.维护政治伦理秩序B.追念祖先功绩C.明确贵族等级秩序D.缓和阶级矛盾2. “断屠月”起源于佛教,是指在每年的正月、五月和九月禁止杀生。

唐律明文规定,“若于断屠月及禁杀日而决(死刑)者,各杖六十”。

这反映出A.唐律具有礼法合一特征B.唐律奉行重罪轻罚原则C.社会思潮影响国家立法D.历法变迁影响法律执行3.东南亚国家来华朝贡后,北宋回赐给它们的物品价值远高于其朝贡物,此外,还有别赐、特赐和加赐。

到了南宋,政府更注重发展民间海外贸易,在朝贡贸易中也很少出现别赐、特赐和加赐。

这一变化反映出南宋A.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不畅B.对外贸易政策趋向务实C.商业经济发展水平衰退D.对周边国家影响力减弱4.下表为1839-1862年清政府粮仓(常平仓和太仓)存谷数与全国总人口数量对比。

由此可知,当时年代存仓米谷数(万石)全国总人口(万人)1839年3162 416901849年2573 434751858年1141 422761862年398 40688C.粮食安全问题积重难返D.食物结构发生变化5. 下表为部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言论,这些言论时间人物思想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1861 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95 沈寿康“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反映了中华文化提倡厚德载物D.是对西方侵华深化的反映6.1954年6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在日内瓦的周恩来:“为了积极争取东南亚这些国家,以巩固远东与世界和平,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和印度、印尼、缅甸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亚洲和平和孤立美国是有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史简答题:1.简述卑弥呼与邪马台国卑弥呼:3世纪中期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倭国之乱后,诸子国王共同拥立的女王。

她幽闭不出,由一男人伺候饮食,传达王命,据《魏志.倭人传》记载,女王统治30余国,并向当时三国当中的魏国派出使者,魏明帝授予“亲魏倭王”称号,传说卑弥呼擅鬼道,长咒术,实际上尤其弟弟治理国家,相传于247年在与狗奴国的战斗中死去。

邪马台国:是《三國志》中《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的倭女王国名。

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可能在九州北部,该国人们断发文身,入海捕捞水产为生。

他们笃信鬼神。

当时的社会由王、大人、下户、生口等各种身分构成。

王有主管祭祀的女王和负责政治、军事的男王,共同进行统治,由大人协助。

下户受王和大人的支配。

生口是战俘,相当于奴隶,邪马台国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

《魏志》记载,2世纪末日本有许多小国分立,邪马台国是统治这些小国的强大国家。

女王卑弥呼统率周围的奴国和伊都国等许多小国,数次向魏國朝贡。

女王死后,统治力量为之动摇,后立同族的臺與为王,力图复兴。

后西晋的“八王之乱”等使卑弥呼的远交政策失去了依据,同时畿内的大和国逐渐兴起,邪马台国处于新罗、倭奴、大和国的包围之下,4世纪末,大和国统一日本,邪马台国消失了。

2.简述应仁之乱及其影响应仁之乱:亦称文明之乱。

室町幕府末期封建领主间关于将军继承人问题所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应仁元年(1467)至文明九年(1477),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被杀后,幕府实权转入管领细川胜元和侍所司山名持丰手中。

8代将军义政昏庸,欲让位其帝义视,细川氏表示支持;后又生子义尚,而山名氏则支持拥立义尚,于是,围绕继承人问题双方发生争执。

1467年,演化为武装冲突。

全国三分之二的大名相继参加,细川发面称东军,山名称西军。

细川军挟持足利义将军和后土御门天皇,花园上皇,打着幕府和皇室的旗号,声讨山名宗全。

双方互有胜负,战事呈拉锯状态。

至1473年,细川、山名等相继去世。

足利义尚出任九代将军,双方开始讲和,至1477年,战事基本结束。

此后,京都深受破坏,幕府扫地,地方上的实力武士乘机扩大势力,自立为王,战国大名群起,揭开战国时代的序幕。

应仁之乱标志着强力的足利氏霸权的结束,而完全离心离德的封建制度的建立。

天皇制的残余消除殆尽,依靠幕府和天皇支持的地区性,军事长官守护也沉落下去,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地方权威势力,战国大名。

在大名的领地内,领邑取代了庄园,日本走入完全封建化的国家。

3.简述文禄、庆长之役及其对朝鲜、中国历史的影响对明朝影响:根据黄仁宇所著《16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引述大明会典与皇明经世文篇所推估,援助朝鲜16万6700余人的兵力等于是动员了明朝19.72%的兵力,这个数字不可说是不大,尤其是对于一个农业国家而言。

就支出的经费方面,也援助朝鲜的支出造成了太仓库的赤字,造成财政的紊乱。

一般认为两次支援朝鲜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除了长期的远征带给国力日衰的明朝沉重负担之外,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在“文禄·庆长之役”中仔细的观察了明军的作战方式,使他在日后的对明战役中占有了优势。

此次战争还有一个特色是,战争虽然发生在朝鲜,但作战却以明军为主体,朝鲜军作战能力极差,原因出在朝鲜严重的重文轻武。

根据宣祖实录的记载,明将看朝鲜兵如同一群羊,听到炮声随及溃走。

朝鲜的重文轻武严重到如果家中有两个小孩,一人念书就坐堂上,一人习武就在堂下使唤如同奴仆一样之程度。

加上器械之不修,城池之不固,明将形容朝鲜城池连老弱病足都可以一跃而过,宿营则是以竹木为外逢炮火则毁。

朝鲜军的无战力,也让明军不得不做为作战的主力。

对朝鲜影响:朝鲜在战争里被日军侵略,使得人民流离失所。

在战后百业萧条,农产量更大减,使得朝鲜经济在多年后仍不能恢复。

经此战争后,朝鲜受此战争影响多方重视火器的发展与训练,所以在炮手的训练上甚为卓著,可以参考李光涛先生的《记明季朝鲜之(丁卯虏祸)与(丙子虏祸)》一书,里面提到为了对明战争,清朝曾经征兵朝鲜,朝鲜所派出的炮手在松山之役重创了清军。

4.简述江户幕府“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

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

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制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至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

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1/4,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

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

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觐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

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

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 世纪中叶~19世纪40年代实行改革,但并未奏效。

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

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

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 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

1867 年12 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

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 ~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

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论述题(请选择以下某一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加以论述,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前部分生平,后部分事件概述)本能寺之变本能寺之变发生在公历1582年6月2日,织田信长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杀害其主人信长。

主要人物生平:明智光秀:织田家臣,通称十兵卫,又称惟任日向守关于他的身事在历史颇有争论,一般说法是《明智军记》里说明智家是美浓豪族土歧家的分支,属于武田氏一派,由于明智光秀的父亲明智光纲早亡,他是寄养在叔父明智光安的城里长大的。

长大后的明智光秀出仕了斋藤家,斋藤道三在长良战死后,明智家被灭亡,明智光秀被迫逃亡到越前,出仕越前朝仓家后出走跟随了足利义昭,来到了尾张的织田家,在明智光秀的说服下,织田信长同意帮助义昭上京夺回征夷大将军职位,由于明智光秀出色的才能,织田信长请求足利义昭让明智光秀以足利家臣的身分仕于织田家。

后明智光秀由于在征讨延历寺、去坚田平乱、镇压一向宗、与本愿寺和丹波等战斗中屡屡建功,因此他得到丹波二十九万石的领地和龟山城等多种奖赏。

天正十二年(1582)明智光秀担任织田家御食奉行之职,由于不知食用的鱼已经坏掉,而被信长“以杖击其头”,被命离开信长的领地听柴羽秀吉的指挥,后发生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平氏可能性较高。

被称作“第六天魔王”。

幼名吉法师,在山冈庄八所著的《织田信长》中描写,信长小时候在任神职的熊府波太郎处学习,信长也是织田家家老平手中务大辅政秀的得意门生。

出生於尾张国。

父亲死后、历经与同母所生之弟的织田信行(信胜)的家督之争,胜利后成为织田家的主君。

于击破周边敌对势力的今川家与斋藤家之后,立足利义昭为将军并完成上洛。

之后义昭与信长为敌,并下令给武田家、朝仓家、比睿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组成了反信长包围网。

信长突破包围网后,迈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乐市乐座、土地调查等革新政策。

后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谋反而自杀。

事件原因:据说当初光秀讨伐叛臣波多野家,为了劝降明智光秀将自己的母亲为人质,波多野家感其诚恳愿意投降,但是织田信长段然拒绝了波多野家的投降,最后,愤怒的波多野军杀害了明智光秀的母亲。

这件事开始使光秀开始对信长不满。

而后因为信长让光秀在众人面前十分难看,并且命令他离开并听从柴羽秀吉的指挥而愤愤不平。

所以才引发了本能寺之变。

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

事件经过:在灭亡武田氏后,织田信长于甲斐启程,回归安土,途中还在富士山饱赏美景。

五月十五日,德川家康和降将穴山梅雪斋信君受邀来到安土,信长派明智光秀担任“接待役”,隆重地招待了他们。

当时织田信长的威望和势力都如日中天,他控制了以京都为中心的最富庶的半个日本。

山阴道军团总大将就是明智光秀,他在平定丹波和丹后以后,又从羽柴秀吉手中接管了但马、因幡、伯耆三国的军事。

其实他和秀吉所要面对都是安艺的毛利家,因为毛利大军救援高松,秀吉写信向信长求援,于是信长临时终结了光秀的接待任务,命令他尽快集结军队,西向增援。

在与光秀冲突后,信长在本能寺下榻。

光秀率领约千人的军队出发,当他路过本能寺时,光秀突然下士兵们下达了“敌在本能寺”的命令,向本能寺里的信长发起进攻,最后,织田信长被杀,明智光秀立即进军京都,京都守备信长的长子织田信忠率部在京都妙觉寺转入二条御所与明智光秀奋战,不久,信忠自知不敌,切腹而死。

进入京都的明智光秀马上发文天下,号召各大名响应自己,可是没有成功,就在这时从西国赶回的柴羽秀吉率领三万的大军发起对光秀的讨伐,明智光秀率部一万六千余人迎战柴羽秀吉于山崎,最后,明智光秀战败,当光秀逃至阪本城附近的山路时,被当地的农民杀死。

其短命的政权被人称为“三日天下”。

事件结果:几近统一日本,结束战国乱世的织田信长殒命,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

羽柴秀吉因为平定明智光秀有功,以继承者自居,但织田旧臣大多不服。

后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登上历史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