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教学资源 促进动态生成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师生和生生交流的过程。

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活跃于课堂之中,主体性凸显,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产生,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性资源。

应关注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按照“动态生成”的理念,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

关键词动态生成性资源独特课程资源关注捕捉开发利用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要凸显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自主探究的空间,张扬其个性。

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增多了,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性资源。

动态生成性资源包括学生积极的情感、兴趣、关注点、学习方式、方法、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争论,它们如烟花般绚丽,稍纵即逝。

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是用旧思维驾驭新课程,掩盖、消除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还是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把它视作课堂生命的“活水”,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利用?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能充分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会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新课程的价值在这里,新课程的艰难也在这里。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定是捕捉这种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地去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手。

那么如何捕捉、巧用、开发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呢?一、捕捉——听“不同的声音”,即时取舍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

教学“植树节期间,我校四年级学生栽了60棵树,五年级学生栽了69棵,六年级栽的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少30棵。

六年级栽了多少棵?”一题时,放手让学生分析后,大部分学生是这样想的:先求出四五年级一共栽的棵数,然后再从中减去30棵。

回答完全正确,正当我准备收场,进行下一个环节时,一个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

这题还可以先求出: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栽多少棵?69-30=39(棵),再结合第一个条件求出:六年级栽了多少棵?60+39=99(棵)。

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以教为本,把学生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课堂中偶然生成的资源,教学中也只关注这些偶然性资源的利用。

其实,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是由课程的本质决定的。

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生成的过程,学生课程资源应蕴涵学生生命的全部要素,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建立在学生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的内容趋向生活化,课堂的环境变得宽松了,学生的参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开发策略不当,一则会埋没学生的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出现“腾空”现象;二则会导致学生课程资源的杂乱,不能有效地支持课程的实施,最终会使课程失去原本的意义,无法实现课程目标。

一、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一)勉强开发,有名无实新课程改革孕育出新的教学方式,情景、活动、提问、合作、探究等成为课堂的新名词,课堂充溢着互动的气息。

应该说,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课程资源。

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课堂尚未摆脱单边教学的惯性,教师依然按照自己和教材的严密思路组织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只是对课堂的点缀;小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由于课堂处于教师的严格操纵之下,学生的参与只是在“配合”教师的教。

这样,尽管学生的状态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离学生课程资源的真正开发相去甚远。

(二)粗放开发,效益低下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并不是课程的目的,而是实现课程价值的一个基础环节,因此,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必须坚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数量与质量、效益的统一。

有些教师片面强调课堂的开放性,过于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提问、讨论、活动充斥课堂,以为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

这样,尽管课堂中涌现出的学生课程资源的数量相当丰富,但有些资源是肤浅的,甚至缺乏真实性,学生只是凑热闹而已;容易出现资源杂乱,与课程的关联度低,很难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多停留于浅层次,缺乏深层次的领悟、情感资源,最终造成学生课程资源的价值缺失,使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失去应有的意义。

利用“动态生成”成就精彩课堂

利用“动态生成”成就精彩课堂

利用“动态生成”成就精彩课堂摘要: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

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挖掘、利用好这种课堂动态教学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动态生成”中挺进,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精彩课堂;教师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88-01课堂的动态变化过程。

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惊喜,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问题,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

1.孕育:意欲报得春信息须经一番长酝酿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离不开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

这里的预设是指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起点和思维类型等实际情况做充分预见。

对预见的种种可能性,选择的引导策略成竹在胸,使生成更加精彩,使课堂更有活力。

很多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往往忽视对课堂生成的一些预设,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会像我所预期的那样回答。

殊不知: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

像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备教案时,就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详细的梳理,在教案中就可见。

师:有人读到过《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吗?生:有/没有师:请你来跟我们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呀?生:说(评价:恩,看过的故事能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老师觉得你很了不起。

掌声送给他!/有点忘记了是吗?没关系,老师觉得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已经很棒了,谢谢你!)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就在告诉我们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学生可能会提哪些问题,可能会作哪些回答,把握一些最可能出现的”可能”,有意地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活动,为课堂的生成制造空间,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

2.催生:好雨更是知时节正当春时乃发生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富有灵性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新课程下科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实践

新课程下科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实践

在学习《 简单机械》 这一节 内容时 , 我们首先把要学习的知识 点在 课堂 讨论并提出猜想。学生提 出了“ 1瓶中盛的可能不是澄清 石灰水 ” 可 能 广2 1 “
上加 以整理 。比如 , 功和功率 , 杠杆 , 轮, 滑 滑轮组 , 斜面 , 的守衡定律 等 , 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 可能我们通入 的空气太少” 能 “ 等三种猜测。前两种猜 然后请 同学们根据 自己的特点 。 自由挑选 需要准 备的课题 , 把几 个同学 组 测 , 学生很快就 用事实和实验推翻 了。对第三种猜测 , 先提 出问题“ 我 有什 成一个学 习共 同体。对不同的共同体分 别进行指导 , 求他 们从生产 生活 么办法可以多通入 空气 呢? 有学生提出用打气筒 , 要 ” 于是我拿 出事先准备好 的实例人手 , 讲清概念的规律内涵和外 延, 准备好相应 的例题 和练 习, 据 的打 气筒给学生, 根 让学生进行实验。不一会儿 , 澄清石灰水就 变浑 浊 了, 水 不 同学生的分工 , 行准备 , 进 然后 送到 老 师这里进 行 审核 , 充 , 准备 。 到渠成地达 到了教学 目的。 补 再 再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课 , 有时一节课 有几个 同学 上去讲 , 这时老 师反而 成 充和说 明。一段时间过后 , 多学生 自己都 不相信 自 己的能力 , 来上课 很 原 是这么简单而又充满了乐趣 , 原来我也可 以成为老师。 生成性教 学资源 的产生 可遇而不 可 求, 教师既不 能急于 求成 , 不能 也 3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小实验 . 在学完“ 细胞结构” 内容后 , 我让学生利用豆腐 、 葡萄 、 草莓等 不同的材 了学生 , 遇到“ 小老师” 不能解答 的问题或 没有讲到 的知识 , 师再进行 补 守株待兔 , 老 而应该 以期待 性的运作 , 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

注重开发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注重开发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注重开发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生成性课堂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

在丰富而多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中,面对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涌动生命的灵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态生成;资源开发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只有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气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数学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产生的资源有不可预测与不可再现的特点,所以教师要适时敏锐地捕捉,并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恰当地处理。

一、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开发成的必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逐渐被认识、关注、开发与利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其一,是课程本身的需求。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从发展的角度,从变化的深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在真实的课堂中充满了许许多多未知的因素,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可预测的变化,而妥善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就成为动态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其二,是课堂发展的需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的经验、体会乃至问题都可能是临时被唤醒或产生的或者是突然迁移形成的,这些都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相当的随机性,虽然课堂与教学不能只是帮助个别学生解决个别问题,但是却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发展或拓展出去,使之成为逐步深入的问题。

其三,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某些学生对于书本上已经存在的知识可能是缺乏兴趣、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或者缺乏认识的基础的。

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疑难和问题。

从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这一宗旨来看,教师不应当无视学生的这些问题而应该尽量解决,这显然也使得教师越来越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化学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化学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心理前提 。 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主要有 “ 三 维 ” 并重 的课程 功 能 观 ; 动 态生 成的课 程 资 源观 ; 主 体 建构 的 现代 学习观 ;交往互动的教 学本质观。 其次、要培育一定的课堂教学机智。这是及时把握课堂生成的 课程资源的能力基础。真正意义的课堂。 往往只能也只需预设一个 大概 ,而不 能也 不! 设计到 细节。 而要 面对预设之 外遇到 的 问题 , 迅速作 出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 要得益于教师 自己的教育 智慧和课堂教学机智。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那些精彩的片段往往

师 若 不注 意 ,则瞬 间即失 ,所 以 它往 往 处 于潜伏 的状 态。需要教 捣 蛋 也是教 育资 源 ),老师 可 以而且 应该调 整预 设 ,及 时关 注并 师具有高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应变能力才能发现和把握 ,将其转 有效 利 用生成 资 源。我们 不能拘 泥 于预 设 的教 案不放 ,而是要 在 变为 具有教 育作 用 和意 义的课 程 资 源。 课 堂教 学 中即 时引领 ,促进 课 堂的动 态生成 。 如 何 充分 利用课 堂生成 的课 程 资源呢 ? 在课 堂教学中, 时时会生成新的教学信息: 学生的兴趣 、 积协} 生 、 首先 ,要 树 立新 的教 育教 学观 念 。这是 充分 关 注和有 效利 用 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
教学过程 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 自身的特 性 。 瞬 间存在 性 教学过程 中动态生成的课 巨 资源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而变化, 与静态的课程资源不同,它是流动的、是瞬间的,其存在也是短暂 的。教 学过 程 中动 态生成课程 资源所具有的这 一特性无 疑增加 了人 们 对其发掘 和把握利 用的难度 ,若教师能 够具 备敏锐 的洞察力和 随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27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27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摘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教与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

文章通过案例从充分的预设、学生的质疑、课堂中突发的事件以及思维方法引导几个方面简单述说了教师开发利用课堂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它是由教材、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的系统。

它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承课程知识,还要进行课程的创生与开发,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不断生成的过程。

所谓课堂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当即生成超出教学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

合理开发、利用这样即兴的、灵动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们的课堂便会勃发生机,学生便会享受到学习的无限乐趣,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充分预设,开发“预设资源”化学教学内容涉及许多概念、规则、原理、方法等,这些内容大多是客观、稳定而缺乏变化的,因而表现在教学中的理性思维变得有迹可循,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和特定的思维方式。

教师由于比学生有着更深刻的思维能力、更便捷的思维模式、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更多样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更容易对问题的应答策略、解决方式乃至最终的思维成果有更好的预测能力与调控能力。

因此,教师更容易在预设的前提下获得动态生成资源。

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预设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活动、体验,设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回答的多种可能性。

这样,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实时情境,接纳学生的回应,让学生的体验“合法性”地介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其对教学进程的影响,感受到对教学过程的独特贡献。

二、教学中不放过学生的质疑【案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活动与探究:通过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密封)中的氧气,使瓶内低于外界气压,致使与瓶内和外界液体连通的导管吸入水,依据吸入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

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

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所谓“动态”,即运动着的变化着的状态,课堂教学中的运动变化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

所谓“生成”,就是形成或选成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教学资源。

”动态生成”教学就是在上述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中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呢?1.平等对话给“动态生成-探究”营造心理空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平等、民主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理解的理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不能硬把学生往自己的标准答案上逼,那么,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民主的,学生的情绪将是轻松愉快的。

课堂教学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在无焦虑的状态下进行“头脑风暴”般的思维互动和激发,使得问题解决的过程成为学生得到发展、师生生命共同得到焕发的过程。

让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动。

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

各自生成自己的认知与知识,整个对话过程充满了创造色彩。

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实成长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于是我们的课堂就成为民主宽松、灵气四溢的生成性现场。

2.及时调整“预设”,给“动态生成——探究”腾出空闻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生成性”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见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

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3.尊重个性解读,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强调“生本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

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尊重并珍视这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

有效利用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有效利用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生: 小蜗牛 呀 , 快放 下奖杯吧 , 一次冠军不 能代表你永 远是冠
军 呀, 你还要继续努力呀。 有 的老师 ,面对着课堂 中的生成资源 ,怕影响 自己的教学进
师 : 出示 两幅蜗 牛 图) ( 小朋 友瞧 , 这是蜗 牛得奖杯前 的样 子 , 程 , 或者缺乏随机应变的处理 机智 , 不知如何处理 课堂上的生成资
的新景观。 那么在课 堂教学中 , . 教师如何抓住课堂 的生成资源 , 利
用课堂的生成点 , 把学生与文本 的对 活引 向更深处呢?前不久 , 笔 际的教 学过程要 比预定 的、 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多。 当学 生的知
者上 了苏教版第 四册课 文《 蜗牛的奖杯 》 现结合这一课 的几个教 识 被激活 、 感被唤醒 、 , 情 心灵被震撼 时 , 时候 的课堂 是充满灵 性 这 学片段 就如何有 效地 利用课 堂动态生成 资源 , 谈几点认识。
片段 一 :
生: 我不背在身上别人就不知道我是飞行冠军了。
生: 我把奖杯背在身上觉 得很 光荣 。 师: 小蜗牛呀 , 你为什么晚 上要睡在奖杯里呢?
生: 我怕别人偷走我的奖杯。
生: 如果别人偷走了我的奖杯 , 那别人就不知道我是飞行冠军了。 师: 看到小蜗牛这样 , 你心里怎样? 生: 我心里很为小蜗牛着 急 , 我想蜗牛的朋友也肯定很着急 。 师: 是呀 , 小蜗牛 的好 朋友都来 劝小蜗牛 了, 他们会 怎么劝蜗
生: 小蝴蝶说 , 蜗牛呀 , 背着 奖杯 , 就不能 飞了呀 , 不是最 你 你
喜欢飞翔 吗?
生: 小蜜蜂说 , 如果你再不把奖杯放下 , 时间长了, 你就会和奖 杯粘在一起 , 到那时 , 你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生: 小蜗牛呀 , 如果你 的翅膀经常不飞的话 , 它就会退化 的呀。 生: 小蜗牛呀 , 了冠军可不能这么骄傲呀 , 得 要知道 , 骄傲会使 人落后 呀。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堂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堂生成资源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情况、新问题,即在言语、行为、情绪表达方式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

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

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不断涌现出精彩、鲜活的画卷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呢?一、精心预设,培育课堂生成资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没有精心的预设,生成可能会偏离三维目标,谈何生成性课堂资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深入钻研文本,体察学情,反复思忖,大胆创新,才能在课堂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当然,预设不该是静止的,应该富于灵动性,才能成为源头活水。

教师应弹性设计教学计划,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为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生成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开放意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加以推测。

这就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必须具备互动环节,对能进行互动的教学内容,要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和空间,这样才会形成培育课堂资源生成的土壤。

二、构建互动平台,促进课堂资源生成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平台。

课堂生成资源是在课堂动态教学、师生真实体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课程资源。

如果按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按固定准备好的教学步骤进行,课堂缺 乏过程性、灵活性和变通性,很难促进课堂资源的生成。

因此, 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主体性 学,注重课堂动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 中进行,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生成资源的生成。

2、与学生平等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有个性的主 体,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突出学 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互动过程 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同教师对话 从而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与宽松的心理环境,为学 生个性的张扬搭建平台。

巧用教育机智 促进动态生成

巧用教育机智 促进动态生成

巧用教育机智促进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预设的思路教学,而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动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从而构建起自然、和谐、生动的数学课堂。

一、从需求出发,寻找生成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师:你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在纸上画个圆吗?师:你们是怎样画出来的?生:我是用圆规画的。

把圆规的一脚固定,另一脚围绕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生:我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圆规的一脚不动,捏着纸转动也画成了一个圆。

生:我沿着硬币边缘画一圈就画出一个圆。

师:用圆规和借助实物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吗?生:一种有圆心,一种没圆心。

生:怎么会没有圆心?师:怎么找圆心?生:(边说边拿着圆片上来大显身手)把没有圆心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中间的交点就是圆心。

师:是这样吗?大家再找一找半径与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时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去找半径、直径,还自豪地说这部分知识不要老师教,自己能够理解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顺着学生思路,合理生成案例:一位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教师在进行一番知识的铺垫后问: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老师正想按步就班地揭题板书时,突然一名学生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数学课堂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
问题, 我想请某某同学来帮我。“ ”我在某个地方出错了, 我也 空间足够大 , 这样根据课堂中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地、 不断 想提示大家要注意。而这些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 ” 是情感真 地调整教学预案 , 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 已有的知识经
实的流露, 是科学研究精神的萌生。我更看到了在平等和谐 验基础 , 使教学流程努力实现从“ 直线型” 多板块开放式” 向“
引领下, 渐渐地学生们对问题讨论有了正确的理解 , 他们已 的, 有可能正确 , 也有可能出现偏差, 而这正是学习研究的出
不符合知识 问的逻辑关 系, 但却遵循 了学生的认识发展规
的, 这样的教学也才是有效的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是教师
明白了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 甚至不同是正常 律, 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部资源, 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 发点, 当大家在研究 中达成共识时, 就前进了一步。这又是 在备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 教师备课中既要备教材 , 更
曲 日辰
( 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 学, 津 天 天
30 1) 02 1
在新 课改理念下, 我们倡导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 教 的课堂氛围中, 体, 师生问能以平和的心态力求实现师与生、 生 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充 与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 学生们大胆的设想 , 经过思考后的回 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答, 使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放松 , 是智慧的涌动, 课堂

件多么可贵的事啊!经过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 课堂上越 要备学生, 使教真正地服务于学, 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挖掘 自
来越多的问题被大家视为宝贵的学习资源, 课堂上听到更多 身的潜力, 不断细致深入地研究教学方法。备课时 , 精心设 的不再是指责谁出错了, 而是“ 我在某~地方还有不明白的 计出多种预设的方案来 , 并力图使设计的方案填补或改动的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是随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来组织教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启迪的思维环境,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才会使课堂更精彩。

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或做法: 一、精心预设,期待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

数学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

用古人的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准备越是充分,预设越是周全,动态生成越是精彩,教师对教学的调控越能运筹帷幄。

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

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

二、捕捉意外,促进动态生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因此,在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

这些“意外”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应对。

“动态生成”促进课堂资源的丰富

“动态生成”促进课堂资源的丰富
案 例 一
在 一 次教 学 总 结 全 文 时 .我 深 情 并 茂 地 对 学 生 说 : 桂 花 “ 香 飘 万 里 . 丹 雍 容华 贵 , 淤 泥 而 不 染 , 玉 兰高 大挺 拔 、 牡 出 广 花 朵 洁 净 高雅 , 些城 市 还 把 它 定 为 市 花 呢 ! 一 同学 们 你 知 道 哪 些 市的市花呢?” 学生 经 过 思 考 后 , 纷 举 手 发 言 。 纷 生 1 老 师 , 知道 天 津 的 市花 是 月 季 , 庆 的市 花 是 川茶 。 : 我 重
生2 ( 先 恐 后 地 ) 沙 的 市 花 是 杜 鹃 , 南 的 市 花 是 荷 :争 长 济 花 , 们 常州 的市 花 也 是 月 季 。 我 师 : 们说 得 真 好 , 天 老 师 的 收 获 很 大 。 你 今 生 3 ( 跃 跃 欲 试 ,于 是 我 走 到 他 跟 前 摸 着 他 的 头 请 他 :他 后 , 收 尾 的时 候 , 应 该 以这 样 的 结 尾 段 收 束 :诚 然 , 们 在 就 “ 我 主 张 ‘ 墨者 未 必 黑 ’但 也 并 不 否 认 ‘ 墨 者 黑 ’ 观 点 . 们 近 , 近 的 我 只是 说 一 个人 如果 具 备 了 自我 控 制 能 力 ,我 们 就 有 ‘ 墨 不 近 黑’ 的条 件 。” 2 1 年 湖南 高 考 作 文 题 是 《 》 绝 大 多 数 学 生 都 是 从 “ 00 早 , 要 早” “ 该早” 角度来立意 的, 是在 历史上和现实 生活 当 、应 的 可 中就 有很 多 “ 能早 ” “ 而 失 败 ” “ 而成 功 ” 史 例 和 现 象 不 、早 、晚 的 存 在 。 例 如 : 习 过分 超 前 ; 恋 ; 中 国 成立 初 期 , 望 尽 快 学 早 新 希 “ 英 超 美 ” 结果 弄 出 了 “ 个 萝 卜 斤 重 . 头 毛 驴 拉 不 动 ” 赶 , 一 千 三 这 种 荒唐 硕 果 ;而 狮 子 在 捕 猎 之 时 不 是 发 现 了 猎 物 就 直 接 冲 上 去 , 是 等 待 时机 , 样 才 能 保 证 “ 发 百 中 ” 一 些 熟 语 也 而 这 百 。 揭示 了这 一 规 律 , 小 心 使 得 万 年 船 ” “ 速 则 不 达 ” “ 急 吃 “ ,欲 ,心 不 了热 豆 腐 ” “ 发 先 至 ” 所 以 一 味 提 倡 “ ” 实 是 一 种 片 ,后 。 早 其 面 的观 点 , 该 在 文 章 末 尾 遵 循 对 立 统 一 规 律 . 分 为 二地 看 应 一 问题 。 的考 生 就 在 文 章 后 面这 样 写 道 :都 说 ‘ 起 的 鸟 儿 有 有 “ 早 虫吃 ’ ‘ 下 手 为 强 ’ 可 未 经 过 深 思 熟 虑 的 ‘ ’ 的 正 确 吗 ? 、先 , 早 真 可别 忘 了 ‘ 螂 捕 蝉 , 雀 在 后 ’ 。做 事 不 也 应 当 经 精 心 准 螳 黄 啊 备、 深思 熟 虑 之 后 再 行 动 吗 ? 不应 盲 目追 求 飞 得 早 , 得 快 、 飞 飞

浅谈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浅谈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关 注动 态 资 源 。 启 慧 眼 开
课 堂 上 教 师 应 认 真 倾 听 学 生 的 发 言 ,成 为 学 生 的 忠 实 “ 众 ” 并 在 倾 听过 程 中 发 现 他 们 困 惑 的 焦 点 、 听 , 理 解的偏 差 、 点的 创意 、 评 的价 值 , 时还要关 注学 观 批 同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意 力 、 情 、 作 等 。例 如 , 学 “ 蹬 注 神 动 教 位 与顺序 ” , 生 掌握了“ 后”“ 右” “ 下 ” 位置 时 学 前 、左 、上 等 关 系 后 , 领 着 学 生 们 做 起 了游 戏 : 师 报 哪 个 方 向 , 我 老 你 们 就 指 向哪 个 方 向 ,看 谁 的 反 应 快 。这 个 游 戏 并 不 难 , 生们 都掌握得 比较好 , 是 没一会 儿 , 就 发现 学 可 我 有 一 个 小 男 生 似 乎对 此 不 感 兴 趣 ,有 时 还 调 皮 的 反 其
开 讨论 , 进 一 步 探 索 。学 生 联 系 已有 的 知 识 经 验 和 刚 并
二 、 选 动 态 资 源 。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筛 择
在课堂教学 中 , 时可能出现各种 信息 , 在短短 随 要 的 四 十 分 钟 内 处 理 完 这 些 信 息 , 然 不 现 实 。而 且 , 显 这 些 信 息 本 身存 存 着 霞 要 与 次 要 、 用 与 无 用 之 分 , 就 有 这 需 要 我 们 在 众 多 纷 繁 复 杂 的 信 息 中 通 过 比较 、 断 、 判 鉴 别 , 择 出 有价 值 的 信 息 作 为 教 学 资 源 。 比 如 , 教 学 选 在 “ 方 形 、 方 形 面 积 的 计 算 ” 课 中 , 学 伊 始 我 引 导 长 正 一 教

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者 的身份平 等地对待学 生 .多 与学 生进行心 灵上 的交 流和沟
语 文教 师要 尊重学生 、积极鼓励 他们充分 运用 自己的思
维, 真正达到教学动态生成则 。 要对学生适 当引导 , 吸
取学生动态生成 的教学资 源 , 让学生真正 明白只要是 自己用心
教学 中 , 应依据教材 、 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编写教案 , 实现教学
的动态 生成 , 要考虑 到教学环境 和教学活动 的多样性 , 通过及 时处理多种反馈方式及不 断变动教学环境来推进教学 。 三、 控制流程 , 展现动态生成的精彩
学语 言 , 深入 引导学生理解 。例如 , 在学 习过新课文 时 , 教师可 以让 学生找出文章 中令 自己感动 的情节和句子 , 结合他们 自己 的感受 和经历谈感 悟 。绝大 多数学生 因为还没有 多少人生经 导学生面对 成长 中的困难 : 人们有选择 处理方法 的权利 , 可 以
可 以让学生在讨 应该 由教师根据学生 的学 习情况灵 活地生 成新 的教学流程 , 使 使 学生更容易深入解读课 文。在学完课 文后 , 学生们在动态的课堂环境 下 自主学 习。 语文教学 的动态生成既 展示 了课堂的真实性 , 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

论鲁智深是否英雄好汉的 同时 , 分析其性格成 因等 。在 对课 文 层面进行预设后 , 可以充分拓展学生 的思维。教师在备课 时, 不 仅仅要备 教材 , 还应重视 了解学生们 的知识储备情况 , 根据 课
想办法进行研究 , 肯定学生的发言生成 , 尊重学 生的想法 。 不能 磨灭学生积极 、 主动 的思维 , 那样对学生的发展毫无益处 。 教学 活动本身就是通过教学活 动开发课程 资源的过程 。 教师在语文
荷塘月色相关 的文章 , 仔细体 会作者 的内心独 白 , 让 学生切身

开发课程资源 动态生长生成

开发课程资源 动态生长生成

2 .有效利用校本课 程资源 , 加强学科渗透。
在课程 教材 改革 中,学校在分 析学 校的办学优势 和资 源
对 于一个学校 , 一个 班级 , 师就是最重 要的课 程资源 。 配置 的基础 上 ,结合实际情况开发 出构建 各具特色 的校本课 老 他 的课程意识 、 专业水平是一种无形 的资 源 , 在教学 中对学生 程 。根据学 校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 活泼 , 新颖 有趣 , 提供了重要 的指导和帮助 。 能激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 3 .创设多彩 的有利 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
教 探 O U N 栏圈 曼 法 讨l L M S 罡 圜 C


创新活用“ 文本 课 程 ” 让 教 材 更 合 理 .
示、 仿、 模 情绪感 染 、 合作竞争 、 角色互换等 交往活 动 , 现 自 实
三 、 极 关 注 “ 境 资 源”。 积 环 让课 程更 开 放
所谓 的文本课 程 , 指教学计划 、 教学大 纲和教科书 。新课 我 的 主 动 发展 。
例如 , 一位老 师在 教学 《 滴水穿石 的启示 》 一课 中, 不只让 学生明 白“ 自标 专一而不 三心二意 , 之 以恒 而不半途 而废 , 持
校 园是 学生学 习 、 生活 的主要 场所 , 合理地 利用 校园 、 教
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 这个道理 , 而是站在 时代 的高 室等场地 ,创设多彩 的校 园文 化 ,将这些设施赋 予生命的活 度, 在课堂上随机开设 了一个 “ 实话实说 ” 目, 栏 让学生联 系 自 力, 以熏 陶学生的情感 ,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 的发展。 己的学 习、 生活说说 自己与水滴相 比 , 哪些地 方已经达到 了要 总之 , 真实 的课 程 , 是发生 在学 校中的 , 发生 在课堂上 , 发 生在 师生互 动 中的 ; 实的课程 , 发生在课堂 外的 , 真 是 发生 在

开发生成资源提高习作教学实效

开发生成资源提高习作教学实效

开发生成资源提高习作教学实效中图分类号:g423.07“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

该理念强调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它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课堂也就将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

那么,在习作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重视教学的生成,提高习作教学实效,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习作来呢?在实际教学中,依据习作教学特点和学生习作心理,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一、兴趣--在赏识中生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便是如此。

但现在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发愁,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困难户”。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广开文路”。

”开”就是向生活开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向思路开放,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向学生开放,不拘于形式,强调兴趣。

习作命题性从单一中走出,争取多元化、多变化,与现代节奏相呼应,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作激情。

在三年级初写作文时,我的第一堂课就是从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我”或”我们”为突破口,我首先介绍了自己童年的一些有趣的事,学生听得有趣,自然勾起了他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

于是争先恐后地急着把自己的趣事说出来:有的想起了5岁的生日,有的讲述第一次挨打。

在学生谈风正盛时,我鼓励他们把这些事情真实的用笔”拍摄”下来,学生自然是行文如流水,源源而不断了。

”苦差”变”乐事”。

习作起步,小学生由说、写一两句完整的话过渡到说、写几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一次飞跃。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小学生思维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得到加速发展。

此进程中,思维的发展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教学中,学生最珍重教师对习作(或者说是自身)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J 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COLLEG E(Educa tion Scie nce)2006年第(3-4)期No(3-4).2006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活动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改进,使实践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升。

二、突出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我们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多元评价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的过程,加强评价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

第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并进行评价。

如数学小报:在《走进圆的世界》活动中,学生以数学小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内容有学生谈学《圆的认识》的体会、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的错例、圆的趣题、圆周率知识、转载其他数学报上关于圆的文章等。

学生广泛地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积极地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发现、应用编进自办小报中去。

学生在摘抄、编排、设计中,将艺术美、数学美有机融为一体,真正体会到创造美与欣赏美的快乐。

第二,学生自己设计整理自己的数学实践活动成果袋。

“提倡纵向比较,拒绝横向比较”是评价“成长袋”的原则。

学生时时在成长,天天在发展,“成长袋”的评价也应动态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他可以更换相同内容的活动成果,使自己觉得最满意。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一次比一次好,时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通过数学实践活动的展评,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家长的评价以及活动中的课外指导老师的评价。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

第四,让学生反思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差距,努力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在取得新的进步时,自己、老师和同学等对他的某项实践活动进行“二次评价”。

在实施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中,我们发现只要永远立足于孩子的发展,信任孩子所拥有的潜在力量,关注他们的发展过程,相信只要他能充分发挥这一力量,就能成为了不起的学生,那么我们的评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中心小学)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

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

教师应该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一、在动态生成中适时“更新”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

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应该融入这些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一)结伴式的探究活动乐于交朋友,与朋友一起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一项探究任务时,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我可以和×××合作吗?”“老师,能不能让×××加入我们一组?”……面对这样的请求,教师应该适时“改变”预先的合作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结伴式”的探究活动。

因为只要这样的合作群体才能在一个心理愉悦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二)超市式的练习形式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他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做答,这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脸上出现了不满、失望的表情。

如果教师此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革新”练习形式,将之改为“超市式”练习,让学生在各个层次的练习中选择符合自己的或自己喜欢的,学生在练习时会更主动积极。

而这样的练习形式,也更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课堂更富生活气息。

二、在动态生成中随机“升降”预设目标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开发教学资源促进动态生成黄碧珍: 124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J 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COLLEG E(Educa tion Scie nce)2006年第(3-4)期No(3-4).2006生成目标。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六一”到了,同学们为布置教室买了红气球23个,黄气球18个,蓝气球的个数比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少9个。

蓝气球有多少个?因为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大部分学生列式为:23+18=41(个),41-9=32(个)。

正当教师要结束这题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

我先用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求蓝气球比红气球多多少个,列式为:23-9=14(个);再根据它和第二个条件求蓝气球有多少个,列式为:14+18=32(个)。

”为了证实自己的方法正确,他还在黑板上画了线段图分析给大家听。

“哇,真厉害!太了不起了!”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

受他启发,又有学生想出了另一种解法,即:18-9=9(个),9+23=32(个)。

是啊!学生的智慧、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

预设目标就这样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三、在动态生成中相机“变更”教学环节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

教师怎么问,学生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学生学到哪里该出示何种练习等等,考虑得甚是周到。

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形成一种“线性序列”。

试想,这样的课堂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呢?先前笔者听过“圆的周长”一课,在新课导入时,这位教师原来预设的是让学生用饶、滚的方法测量出手中的圆片后,出示大屏幕的圆,能否用饶、滚的方法得到它的周长,说明饶、滚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提示矛盾,那么是不是有更普遍的方法可以求圆的周长呢?由此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可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落入圈套”,而是在讨论怎样得到圆桌周长的时候就把计算方法说出来了。

对此,这位教师比较机智,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十分巧妙地设计了两个问题,“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对于这个公式你有没有不明白的?”,随机“变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经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

正是教师这种审时度势,相机调整教学预设的良好态度,才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享受知识的甜蜜,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斗南中心小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评价,适当的表扬)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精神等。

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一来自于他人的肯定,这是外在的激励;二是来自于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

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他们的学习激励是一个不断由以外在激励为主转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学习动态结构。

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和幽默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变“教师评”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享有学习的主动权,是被教育界所共识的。

现在,人们大力倡导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甚至在作业的选择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

却忽略了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总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

如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培养谦虚好学的良好品质。

由于平时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大大增强,上完课、写完作业、测试完毕等,同学们都会自觉地问问自己,我今天表现的怎么样,字写的好不好,哪些知识还没掌握等等,学习成绩也随之不断提高。

通过互评,学生越来越感到与同学相处的重要,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培养了学生取长补短、正确接受他人意见的好品质。

二、变单一性笔试为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测试与笔试相结合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单一性的笔试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近几年来,我们正尝试变单一性的笔试为分析能力测试、计算能力测试和笔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

分析能力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由学生抓阄选择题目,准备2分钟左右,读题,说出解题思路。

学校对每一环节均有明确的测评标准。

如读题是否准确流利,思路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新且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

这样的测试基于日常教学过程中长期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正确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庄晓铭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