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合集下载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谈谈• 中第•三国第级四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 第五级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实验
单击三此、处“编格辑物母致知版”标在题《样大学式》里
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 •里单是击否此处得编到辑了母版大文力本传样扬式 ?为什么?
• 第二级
传• 第统三的级 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即第四自• 级第然五级科学的实验精神。
“格• 物第•致二第知级三”级是什么意思?
• 第四级
什么是“格物• 致第五知级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格物致知:
格• 单,击推此究,处探编察辑;母致版,文获本得样。式
探察• 物第•体二第而级三得级 到知识。
• 第四级
“格物致知精• 神第五”级 就是“实验精神”。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第五级
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着一些• 中第国二读级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 第三级
• 第二级
• 第三级
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 第四• 级第五级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
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
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
哲学博士学位。
单字词击积累 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注音:丁肇( zhào )中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6、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 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 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7、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
深层探究
文本探究
(1)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3、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4、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 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6、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7、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国 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 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 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 粒子( “J”粒子),并导致了一 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 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 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5)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6)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7)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 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3、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 然科学的问题。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问题1: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2:中西方学生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3:写王阳明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4:要想做好实验,需要哪三个要素? 问题5:格物致知精神可应用于哪三个方面?
问题6:丁肇中先生跟我们谈格物致知精神的目的是 什么?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王阳明为例。
证明了
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 正理解格物和致知的真正含义。
小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议论文
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1)
分析问题
(2-----12)
得出结论
(13)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例如: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 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 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例如: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 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 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 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外赏读
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 再告诫,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 要光看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 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 全面而不是片面,动态而不是僵化,具体而不是 抽象,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 个生动鲜活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一个可用 有益的人。
课内精读
3.最后一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 论证? _举__“_我_”_个__人__的_经__验__证__明__光_“_用__功__”埋__头__读__书_,__对__于__实__际_ _的__需__要__毫_无__帮__助__。__属_于__举__例__论__证_。_______________ 4.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 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_示__例__一__:_“_两__弹__”元__勋__邓__稼_先__数__十__年_如__一__日__,__进_行__了___ _无__数__次__的_实__验__。__为_证__实__实__验__效_果__,__经__常__率_领__研__究__人__ _员__在__试__验_后__迅__速__进_入__爆__炸__现__场_采__样__,__先__后_成__功__研__制__ _出__我__国__第_一__颗__原__子_弹__和__氢__弹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导学
(1)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某一个 问题展开论述。
课前导学
2.自主阅读,完成课文结构梳理图。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的全部内容。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2016部编本2017—2018八下第14课)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总 第6段 实践精神在科学上是很重要的 第7段 历史角度阐述新知识只能通过实践得到
分 第8段 实践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第9段 实践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反 3--5段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正 6--10段 分析实践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正反对比论证 (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 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鲁迅
3、阅读6-10段,说说第6段与7-9段之间的关系,6-10段与3-5段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 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 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 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 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 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 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 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 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 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 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 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 的需要毫无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材 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小传: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日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从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七、课堂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八、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展示预习
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教学
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预习或复习内容
课堂重点问题合作探究解决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教后
反思
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教学上要充分利用上节课讲过的内容来进行这节课的学习,以便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如论证方法.语言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讨"格物致知",也是调动学生讨论热情的重要一点.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案纸
年级学科:九上语文
备课人:
备课日期: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型:自读
课时:1
教学
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
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当堂限时训练练习设计
见<补充习题>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