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云雀》WORD版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云雀WORD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云雀WORD版教案

云雀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袁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象征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及师生的互动讨论、交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云雀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云雀勇敢、快乐的人生态度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象征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学生欣赏笛子名曲《云雀》。

刚才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就是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来模仿云雀的叫声。

云雀的叫声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云雀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中,把它叫做“叫天子”,所有的云雀都有着高昂悦耳的叫声。

那么在你心目中拥有如此欢快歌声的云雀究竟是一种什么鸟儿呢?2.介绍资料:有关的云雀的知识。

展示云雀图片。

这就是云雀,当你看到这种鸟,第一印象是什么?【云雀】:鸟,羽毛赤褐色,有黑色斑纹,嘴小而尖,翅膀大,飞得高,叫的声音好听。

——《现代汉语词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写的《云雀》,并不是一篇介绍云雀知识的说明文,而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

貌不惊人的云雀叫声如此欢快,它的生存状态真的那么快乐,无忧无虑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示范朗读全文。

老师将范读这篇文章,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标上拼音,同时在文中进行圈画,哪些词语写出了云雀的生存状态呢?4.大家都为哪些字注上了拼音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如果这些字你还没有掌握牢固,也注上拼音。

5.同学们想一想,划一划云雀的生存状态真的那么无忧无虑、快乐吗?(全班朗读第二自然段)(鸟儿生活在树林里,而云雀是典型的田野里的鸟儿,云因何在呢?)6.如此平凡的云雀,生活又这样的多灾多难,而法国人民对她的感情特别深厚,珍禽、甚至把它尊为国鸟,从全文来看,法国人为什么要把这种鸟尊为“国鸟”呢?(请学生读第3、4段)同学们找了很多关键的词句,因为云雀天性勇敢,充满欢乐的精神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与法国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田野里的鸟儿,当时法国是农业国)但是国鸟通常是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喜欢,对该国有特殊意义或具有重要价值的鸟,因此国鸟也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之一。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云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云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云雀》教学设计1一、新知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云雀吗?听到过云雀的叫声吗?这样的声音会引发你的哪些想象和联想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雪莱笔下的云雀,诗人从云雀的叫声中联想到了什么,又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他想借助云雀表达什么。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雪莱的相关常识,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

3.赏析诗歌使用的浪漫主义手法,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重点词语、句子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意象的特点,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三、作家作品雪莱,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

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思想,被学校开除。

1818年迁居意大利,与拜伦成为好友。

1822年7月8日逝世。

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代表作有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倩契》《西风颂》《致云雀》等。

四、关于诗歌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抒情诗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云雀音乐课教案

云雀音乐课教案

云雀音乐课教案教案标题:云雀音乐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云雀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云雀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云雀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听取云雀音乐的经典作品并进行欣赏。

4. 学习云雀音乐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5. 学习演奏云雀音乐的基本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云雀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对云雀音乐的兴趣。

主体:2. 分析云雀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如其轻快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等。

通过示范演奏或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云雀音乐的独特之处。

3. 听取云雀音乐的经典作品并进行欣赏。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乐器声音等要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4. 学习云雀音乐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通过打击乐器或身体动作的方式,让学生模仿云雀音乐中的节奏,并进行简单的合奏。

5. 学习演奏云雀音乐的基本技巧。

选择一首简单的云雀音乐曲目,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其中的乐器部分,如钢琴、小提琴等。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尝试在云雀音乐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

总结:6. 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的云雀音乐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拓展活动:7.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欣赏和研究云雀音乐,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相关的资料和音乐作品。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创作作品或演奏录音,进行评估和点评。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工具。

2. 云雀音乐的经典作品录音。

3. 打击乐器和乐器模型。

4. 云雀音乐的乐谱和创作素材。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云雀音乐的学习和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雀》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并能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故事的内涵。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云雀》的情节和主题。

2.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深入讨论理解故事的内涵。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讨论,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观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云雀》的剧本或课文阅读材料。

2.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3.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播放《云雀》的音频。

2.让学生观看图画,挖掘和揣测《云雀》的故事情节。

第二步:朗读与讨论(20分钟)1.学生自由阅读《云雀》的剧本或课文阅读材料,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选择2-3名学生进行朗读,带领全班一起朗读《云雀》。

3.组织全班讨论,带领学生探讨《云雀》的主题和意义。

第三步:分组深读(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并演绎《云雀》的一部分。

2.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内心的感受和变化。

3.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和全班进行观看和评价。

第四步:写作讨论(30分钟)1.让学生就自己对《云雀》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

2.学生交换作文,并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和讨论。

3.领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和讨论结果。

第五步:小结与延伸(15分钟)1.回顾课堂上的讨论和学习。

2.与学生一起总结《云雀》的主题和意义。

3.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演和讨论情况。

3.评价学生写作的质量和思维逻辑。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云雀》教学设计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3、会用“可以……也可以”说话。

《云雀的心愿》其次课时理解小云雀为什么许下“植树造林”这个心愿。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森林的重要。

多媒体课件一、导入今日我们接着学习《云雀的心愿》首先谁先来读读这些词语?1、读一读厌烦贫瘠咆哮冲垮猛烈树冠苔藓冲刷土壤储存邀上漫天飘舞乱砍滥伐泛滥成灾枯枝败叶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二、了解心愿1、出示第14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板书:植树)3、默读课文,说说小云雀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4、假如要突出森林的重要,你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森林的重要?(点拨并板书:没有森林有了森林)三、研读森林的重要(一)没有森林出现的状况——土地变成贫瘠的沙漠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说说没有森林会出现什么状况,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板书:土地变成沙漠)2、过渡: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

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沟通。

(1)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飘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①理解“漫天飘舞”,指名读这个词。

②读好这句话。

(2)“这里的.风沙真厌烦!”小云雀埋怨地说。

①小云雀喜爱这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体会“厌烦”“埋怨”②指导朗读。

(3)“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

土地失去了森林的爱护,就渐渐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妈妈心疼地说。

①“乱砍滥伐”中的“滥”是什么意思?指名读好这个词。

②“贫瘠的沙漠”上没有什么?只有什么?③出示“贫瘠的沙漠”和“茂密的森林”相关图片。

同学们,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你的心情怎样?(心疼)④理解“心疼”,读好这段话。

3、小结:没有了森林,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小云雀感受到(指板书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二)没有森林出现的状况——洪水泛滥成灾1、没有了森林还会出现什么状况?读读课文(5——8)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云雀》WORD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云雀》WORD版教案

云雀同济大学隶属七一中学袁雯一、授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方法,初步认识象征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创立情境,睁开各种形式的朗读及师生的互动谈论、交流3.感神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云雀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授课重点品味文章语言,感觉云雀勇敢、快乐的人生态度三、授课难点初步认识象征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授课过程1.导入新课:学生欣赏笛子名曲《云雀》。

刚刚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就是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来模拟云雀的叫声。

云雀的叫声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云雀还有别的一个名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中,把它叫做“叫天子”,所有的云雀都有着高昂悦耳的叫声。

那么在你心目中拥有这样快乐歌声的云雀终归是一种什么鸟儿呢?2.介绍资料:相关的云雀的知识。

显现云雀图片。

这就是云雀,当你看到这种鸟,第一印象是什么?【云雀】:鸟,羽毛赤褐色,有黑色花纹,嘴小而尖,翅膀大,飞得高,叫的声音好听。

——《现代汉语词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写的《云雀》,其实不是一篇介绍云雀知识的说明文,而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

貌不惊人的云雀叫声这样快乐,它的生计状态真的那么快乐,无忧无虑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示范朗读全文。

老师将范读这篇文章,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把你认为简单读错的字标上拼音,同时在文中进行圈画,哪些词语写出了云雀的生计状态呢?4.大家都为哪些字注上了拼音呢?请同学们拿起笔,若是这些字你还没有掌握牢固,也注上拼音。

5.同学们想一想,划一划云雀的生计状态真的那么无忧无虑、快乐吗?(全班朗读第二自然段)(鸟儿生活在树林里,而云雀是典型的野外里的鸟儿,云因何在呢?)6.这样平凡的云雀,生活又这样的多难多难,而法国人民对她的感情特别深邃,珍禽、甚至把它尊为国鸟,从全文来看,法国人为什么要把这种鸟尊为“国鸟”呢?(请学生读第3、 4 段)同学们找了很多重点的词句,因为云雀天性勇敢,充满欢欣的精神获得了人们的喜欢,与法国人民平常生活亲近(野外里的鸟儿,当时法国是农业国)但是国鸟平常是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喜欢,对该国有特别意义或拥有重要价值的鸟,因此国鸟也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之一。

《云雀》教案教学设计

《云雀》教案教学设计

《云雀》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云雀》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雀》的主要内容和背景知识;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云雀》的主要内容;2.感受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的隐喻意义;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教学材料;学生:笔、纸。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画,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思考。

Step 2:导读(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事《云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主题。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云雀》故事,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云雀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云雀最终为什么会消失?3.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Step 4:分析讨论(15分钟)学生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Step 5:展示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故事中的主题和道理,鼓励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珍惜生态资源。

六、板书设计:Title: 《云雀》1.故事内容;2.隐喻意义;3.保护自然环境。

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创作自己的故事,强调自然环境的保护;2.组织学生参观自然风光或者参与环保活动,加深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对《云雀》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并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学生也参与了课堂讨论和分享,积极参与互动,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我的音乐网页云雀(教案)-人教版

我的音乐网页云雀(教案)-人教版
2.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
3.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4.注重团队合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协作,提高二声部合唱的协调性。
我的音乐网页云雀(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针对五年级学生,重点介绍《我的音乐网页云雀》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欣赏《云雀》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学习《云雀》歌曲的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与音高。
3.学会演唱《云雀》歌曲,并能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4.识读乐谱,了解音乐符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云雀》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旋律、节奏以及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云雀》相关的音乐问题,如歌曲的情感表达、旋律特点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二声部合唱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实验操作的结果。
b.对于节奏难点,可以采用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并模仿节奏,提高节奏准确度。
c.针对二声部合唱,可以先将两个声部分开练习,再合并练习,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对方声部,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协调。同时,强调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

《云雀》教案1

《云雀》教案1
2、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3、运用已有的资料推导出自我个性化的结论。
1.云雀从被老头捉住到放飞,再到自己飞回来,共唱了三种类型的歌,他
唱的是什幺歌?唱歌的情景是什幺样子?言为心声,从这些歌声中你可以读出
云雀的内心世界吗?我;对云雀这三次唱歌的感情是什幺?
讨论明确:
第一次唱歌(实写):
(1)唱的是忧郁之歌。
(2)唱歌的情景是:有两处描写第一处是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
能安宁,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
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第二处描写是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
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绒绒的羽毛掉了下
来。;
(3)内心世界:反抗、抗争、挣脱囚笼、向往自由。
《云雀》教案1
教学目标:
1.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题。
2.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
教学重点:
云雀被放而又自己复回所引发的思考。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象征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些书是供人们消遣的,有些书是陶冶人们情操的,有些书是磨脑子的,
磨脑子的书内容是晦涩的,信息是密集的,需要我们开动大脑机器经过反复
思考才能领悟文章内涵,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今天我
(4)我感到悲哀。
第二次唱歌(虚写):
(1)唱的是凌云之歌、自由之歌、生命之歌。
(2)唱歌的情景:自由自在、展翅翱翔、矫健敏捷、边飞边鸣叫。
(3)内心世界:无比快乐、无比自由。
(4)我;感到高兴,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第三次唱歌:
(1)唱的是一种无奈之歌。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云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3.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难点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动物的世界,来领略动物们优美的身姿。

边看边跟老师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听了刚才大家的分享,老师觉得每个同学都是一个很爱小动物,很有爱心的人。

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爱的鸟类,看看它身上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云雀的心愿》。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土壤枯枝败叶乱砍滥伐树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明确: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最终云雀有一个心愿,沙漠变绿洲。

(三)深入研读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明确:沙漠变绿洲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找一找云雀和妈妈在旅行中都看到了什么?(1)在沙漠上空,漫天飞舞的黄沙,睁不开眼睛。

(2)在大河上空,浑黄的河水咆哮不惜,淹没村庄。

3.旅行中遇到这样的场景,云雀和妈妈有怎样的感受呢?明确:埋怨、心疼、叹息、害怕。

4.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云雀妈妈找出了造成这样场景的原因,你能说一说吗?明确:人们对树木的乱砍滥伐,造成上有水土流失严重。

5.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明确:植树,让森林起作用。

6.小组讨论:为什么森林能改变现状?明确:森林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1)大水库:森林可以蓄水,树冠充当大伞的作用,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水分存储水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雀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袁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象征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及师生的互动讨论、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云雀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云雀勇敢、快乐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象征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学生欣赏笛子名曲《云雀》。

刚才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就是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来模仿云雀的叫声。

云雀的叫声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云雀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中,把它叫做“叫天子”,所有的云雀都有着高昂悦耳的叫声。

那么在你心目中拥有如此欢快歌声的云雀究竟是一种什么鸟儿呢?
2.介绍资料:有关的云雀的知识。

展示云雀图片。

这就是云雀,当你看到这种鸟,第一印象是什么?
【云雀】:
鸟,羽毛赤褐色,有黑色斑纹,嘴小而尖,翅膀大,飞得高,叫的声音好听。

——《现代汉语词典》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写的《云雀》,并不是一篇介绍云雀知识的说明文,而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

貌不惊人的云雀叫声如此欢快,它的生存状态真的那么快乐,无忧无虑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示范朗读全文。

老师将范读这篇文章,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标上拼音,同时在文中进行圈画,哪些词语写出了云雀的生存状态呢?
4.大家都为哪些字注上了拼音呢?
请同学们拿起笔,如果这些字你还没有掌握牢固,也注上拼音。

5.同学们想一想,划一划云雀的生存状态真的那么无忧无虑、快乐吗?
(全班朗读第二自然段)
(鸟儿生活在树林里,而云雀是典型的田野里的鸟儿,云因何在呢?)
6.如此平凡的云雀,生活又这样的多灾多难,而法国人民对她的感情特别深厚,珍禽、甚至把它尊为国鸟,从全文来看,法国人为什么要把这种鸟尊为“国鸟”呢?(请学生读第3、4段)
同学们找了很多关键的词句,因为云雀天性勇敢,充满欢乐的精神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与法国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田野里的鸟儿,当时法国是农业国)
但是国鸟通常是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喜欢,对该国有特殊意义或具有重要价值的鸟,因此国鸟也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之一。

云雀永远用歌唱来面对大自然的亏待和不幸,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云雀的精神了,而是洋溢着法兰西式的乐天精神,象征着法国人乐观勇敢积极地精神品质。

法国人的乐观、浪漫世界闻名。

比如语文书上有课文《海底世界》的作家儒勒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

童年的时候家人不允许他出海旅游,还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是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而是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上课前我们听到的快乐的云雀叫声,而作者在文中饱含深情的用了一组比喻来高度赞美云雀的歌声。

是什么?(请学生朗读第五段)
“神圣”这个词语是不能随便用的,在作者的笔下已经不是单纯的叫声,这种对云雀及其歌声的高度赞美,其实是在高度赞美法兰西的民族精神。

7.朗读课文:再次朗读课文,领悟云雀的深刻内涵。

(全班齐读1,男生读2,女生读3,全班齐读4,5)
8.本文是动物单元,作为一种普通的鸟类,云雀只是按照自身的生存方式,并不真的具备人类一样的精神品质。

但是在创作中,我们可以将云雀人格化,赋予它们一些精神意义。

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

大家看大屏幕,你们能不能赋予这些动植物一些精神意义呢?
9.新学知识:初步了解象征的写作方法。

在作者的笔下,将云雀的歌唱赋予法兰西人民乐观勇敢的品质,在同学们的眼中,将牛的耕田赋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精神,将蜜蜂采花粉酿蜜赋予勤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就是象征。

请同学们将象征的定义抄写下来,今天我们是初步了解象征这种写作方法,大家先了解它的定义,随着今后同学们学习的深入,对象征会有更多的了解。

10.布置作业:
六、教后记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文中诗化的语言,感受云雀勇敢的天性和乐观的精神。

2、学习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赋予云雀的文化内涵,把握写作意图。

说明:
“动物世界”这个单元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很多作家赋予了动物更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意义。

本文中的云雀已经不单纯作为一种动物而存在,它其实更象征了法兰西民族精神的一些品质和特点——乐观、坚韧、热爱阳光、忠于爱情……“民族文化心理”对预备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难度,应通过深入的朗读课文来品味语言,领会主旨。

而教师也要对这种从文化角度出发、以拟人化手法来展现动(植)物的文化内涵的写法进行循序渐进的点拨,有助于学生以后更顺利地阅读此类文化散文。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本文的学习也可先让学生在阅读以后概括出云雀的特点,然后设疑:云雀是快乐的,文章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在写她的“不幸”与“悲怆”,为什么?在这中间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写法,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练习举隅
1、全文在赞美云雀是赋予云雀人格化的描写,请在文中找出两处,简单分析。

2、阅读这段文字,完成练习:
她是白天的女儿。

每当晨曦降临,茜红微微染上天边,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她就像箭一样从田沟里直冲出去,在天空中高唱起欢悦的颂歌。

这是一首神圣的诗,像黎明一样清新,像童心一样纯净,快乐!这嘹亮而有力的声音正是收获的信号。

“走吧,”父亲说,“你们没听见云雀在召唤吗?”云雀跟随着人,不停地给他们以鼓励;到了炎热的正午,为他们驱赶虫蚋,连连催他们进入梦乡。

她把流泉般的柔和曲调倾泻在少女朦胧欲睡的侧过的头上。

(1)引文表现出云雀给法国人民带来的()和()。

这两点分别表现为()和()。

(2)根据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进行改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