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若干国家服务业比重差异的结构解释

合集下载

国际服务差异模型

国际服务差异模型
穷国和富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差异的差异的解释由于穷国的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穷国的劳动力密集型服务的价格水平较低因而在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服务价格格状况下,一个典型的 穷国比富国的服务价格显得更低 。
X和Y分别代表两种贸易品,S代表非 和 分别代表两种贸易品 分别代表两种贸易品, 代表非 服务,下标R和 分别表示 贸易品 服务,下标 和P分别表示 富国和穷国。 富国和穷国。
法尔维和格默尔的结论与巴格瓦蒂的解 释不谋而合, 释不谋而合,即都解释了为什么穷国的 不同的是, 服务价格比富国更低,不同的是,前者 为动态分析,后者为静态分析。虽然穷 国的服务价格较低, 国的服务价格较低,但并不意味着穷国 一定能够向富国出口服务。 一定能够向富国出口服务。他们的工作 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各国要素票赋不 同导致的服务价格差异可能是服务贸易 产生的坚实基础之一。 产生的坚实基础之一。
巴格瓦蒂
关于穷国服务价格低于富国服务价格的解释:
(克莱维斯.巴格瓦蒂) 各国的贸易品行业的工资因生产率的 不同存在着差异, 不同存在着差异,表现为穷国的贸易 品行业的工资低于富国贸易品行业的 工资; 工资;而各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率决 定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业)的工资率, 定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业)的工资率, 这就决定着穷国的服务业工资低于富 国服务业工资; 国服务业工资;另一方面服务行业的 国际间生产率差异较小, 国际间生产率差异较小,其结果是穷 国单位服务的工资成本低于富国, 国单位服务的工资成本低于富国,即 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和其它非贸 易品的价格。 易品的价格。
法尔维、 法尔维、格默尔
解释国际服务价格水平的差异
服务价格水平的影响因素的实证 分析: 分析: 法尔维.格默尔) (法尔维.格默尔) 1,国家间服务价格与人均实际收 入成正相关。 入成正相关。 其他因素不变,农业耕地、 2,其他因素不变,农业耕地、矿 藏、资本较大的贸易赤字和较 高的贸易平价格( 高的贸易平价格(由于贸易政 策的影响), ),将倾向于提高国 策的影响),将倾向于提高国 内服务价格和人均实际收入; 内服务价格和人均实际收入; 而较多的人口和劳动力禀赋倾 向于降低国内服务价格。 向于降低国内服务价格。 3,非熟练的劳动力的增加将降低 服务价格, 服务价格,而熟练劳动力的增 加则可能降低, 加则可能降低,也可能提高服 务价格。 务价格。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日益加速,服务业在全球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也逐渐增加。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服务业占比过高。

本文将就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让我们来看一下服务业占比过高对经济的影响。

服务业包括各种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如金融、教育、医疗、旅游、餐饮等。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制造业的转移和科技进步,服务业的占比逐渐增加。

服务业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反而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服务业占比过高可能会导致经济下滑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服务业的产能过剩。

由于服务业的特点,其产能往往不具备可大规模扩展的特点,一旦市场需求不足,服务业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由于服务业的人力成本较高,一旦服务业过多地吸引了劳动力,就可能导致其他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服务业占比过高还可能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过快会使得国民经济中的二三产业比例失衡,这将导致整体经济结构的不稳定。

如果一个国家的服务业占比过高,一旦服务业出现问题,整个国家的经济就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

这种情况下,整体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服务业占比过高也可能会带来投资不足的问题。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服务业的占比过高,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投资于服务业,而忽视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就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投资不足,进而影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

在面对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的情况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要调整政策,鼓励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提供补贴和金融支持等方式来鼓励企业投资于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要加强对服务业的监管,防范产能过剩和投资不足的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服务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变。

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演变

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演变

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演变一、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个行业之间的相对比重。

随着时代的变迁,产业结构也会发生演变。

以下是全球产业结构的演变。

1.农业时代在农业时代,农业是经济的基础,绝大多数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生产方式主要以自然力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

因此农业时代的产业结构被称为“单一经济结构”。

2.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开始于18世纪末期,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逐步实现了机器工业的革命,工业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

工业时代的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和资本积累。

因此,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被称为“二元经济结构”。

3.服务业时代服务业时代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业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服务业的比重逐年增加,制造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因此,服务业时代的产业结构被称为“三元经济结构”。

二、资源配置的演变资源配置是指各种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分配和利用。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资源配置也发生了变化。

以下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演变。

1.农业时代在农业时代,人们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

土地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

因此,土地和水资源在农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2.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的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非自然资源,如资本和技术,而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大幅提高。

资本和技术成为工业时代的主要资源。

因此,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本和技术资源的比重逐渐增加。

3.服务业时代服务业时代的主要资源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包括受教育程度、技能、专业性等非物质性的因素,也包括人的数量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因为服务业强调的是高附加值、高知识的服务和技术,因此人力资源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趋势由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演变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1. 产业结构的趋势在全球环境下,产业结构的变化无疑是趋向多元化。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产业结构趋向多极化。

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出现也将引领着产业结构继续演变。

浅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浅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产业链上研发 , 、 采购 储存 , , 、 运营 销售 售后服务等服务性环节所 占
时间越来越长 , 产业链的有效运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存程度呈增 长态势。三是区域内的产业融合。突出表现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
中 国
4 1 .2
3-9 3 2.3 9 25 .5 20 .3 18l . 13 .7 l 3 -l 127 .
葡萄牙
5% 6
中国
3% I
资料来源 : ,服务业新一轮发展高潮即将到来》载《 戴岚 《 , 上
海证券报》 20 —0 1 。 ,0 4 1- 9
年增加到22 , . 几乎是同期制造业从业人员的2 , 亿 倍 服务业 占全社
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上升到2 %。 2 9 但是还不足三分之一 , 这与 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 甚至比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差距 。
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 键 词 : 服 务业 国际 比 较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前 , 由于多种原因, 国的服务业未能随 水平 , 我 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 %的平均水平。 5 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 占 着经济的发展取得正常的发展。改革开放后 , 随着对服务业重要 G P D 的比重为6 %一 0 美 国为7 %, 0 8 %, 5 香港 为8 %, 5 超过美国为世 性认识的加深 ,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也得到加快。我 国服务业 界最高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法国 、 德国和英 国的服务业 产出比重
作 者 简介 :  ̄ 何
( 98 ) 江西东 乡人 , 沙航 空职业技 术学院 经济教研 室教 师 , 南大 学经 贸 学院在读 研究 生。 17一 , 长 湖
维普资讯
表2 服务业就业 的出口收入效应(E值) E

该国家的平均工资是否与中国相当?

该国家的平均工资是否与中国相当?

该国家的平均工资是否与中国相当?在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及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水平及生活水平成为关注重点之一。

本文将在该国家与中国工资水平的比较方面进行阐述。

一、该国家与中国工资的横向比较该国家平均工资相比于中国的平均工资更高。

根据最新的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该国家平均每年收入约为16000美元,相对于中国的平均年收入约为10000美元,该国家的平均工资明显高于中国。

二、造成两国平均工资差异的原因1.产业结构该国家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服务业比重较高,而中国比重更大的是制造业。

服务业本质是人和机器之间的服务,相比于制造业更加注重人的技能和经验,因此人力成本也更高,也导致该国家的平均工资水平较高。

2.劳动力市场情况该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相对于中国来说更加成熟,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也更加协调。

该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拥有更多的劳动力机会和职业选择,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劳动者提高其收入。

3.社会福利政策该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相对于中国来说更加完善,提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为该国家的收入水平提供了保障。

社会福利政策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三、两国的收入分配情况在两国收入分配方面,中国的贫富差距相对于该国家来说更为明显。

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数据,中国顶级收入者的年收入约为10万美元,而该国家则为20万美元。

虽然该国家收入不均问题也存在,但两国之间的差异明显。

结论:无论两国平均工资水平和收入分配存在的差异,都是由于国家差异、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向等方面所造成。

最终,对于两国的发展而言,保持经济体系稳健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都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关键所在。

这也告诉我们,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和职业发展机会是提升收入的根本。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随着时代的变迁,服务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服务业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服务业占比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经济制造不利影响,而目前我国服务业占比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呈现出了经济下滑的态势。

本文将从机制探究及建议两方面对于这种情况进行探讨。

(一)对于制造业占比的过低影响(二)对于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影响服务业占比过高,导致了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由于服务业与实体经济关联性较大,这也就尤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单一性的问题,产业的单一结构会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经济风险也会更加明显。

(三)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服务业占比过高,也会导致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服务业更多是以国内市场为主要定位,而在国际市场中要想有优势同样也需要有着先进的制造业作为支撑,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二、建议(一)增加实体产业投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相对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实体产业的发展,适当增加实体产业的投资,使其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

同时应该鼓励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合作,支持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协同发展。

(二)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加以支持和发展,以弥补一些实体经济中的短板。

针对新兴行业需要适当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如加大金融支持等等,这样可以扩大一个国家的产业流动性,改善经济结构。

(三)培养服务型人才要推进服务业发展,就需要很好地培养服务型人才。

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从而为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增加服务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及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目标竞争力。

三、结论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产业平衡。

服务业占比过高,同样会给整体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要不断发扬优势,发展新产业,从而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实力。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深层次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深层次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深层次原因及其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世界经济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平衡现象。

从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社会财富的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这种不平衡的出现背后,是多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深层次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一、不平衡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开始世界各国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经济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主要以高附加值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农业和传统制造业。

这种情况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分工与合作的不平衡化,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全球经济的边缘。

另外,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导致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科技,能够研发新的产品和工艺,而发展中国家则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平等的对外贸易关系,发展中国家成为了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基地,而发达国家则成为了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基地。

二、不平衡凸显了全球金融体系的问题全球金融体系的建立,旨在保护金融市场和资金流通的稳定。

但全球金融体系长期以来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

一方面,转移支付财富不均,富的越来越富,贫的越来越贫。

资本和利润被迅速转移到了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缺乏足够的资本建设。

另一方面,货币价格的波动引发了不平等的货币关系。

美元的强势和发展中国家货币的走弱,导致了美元的贬值,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货币贬值、资产贬值和社会财富的流失。

三、不平衡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不平衡必然带来社会问题的增加。

一方面,经济不平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财富分配。

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巨大差距加剧了社会的分裂,而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线以下。

另一方面,经济不平衡也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国际冲突。

因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贫困和不公平的对待,会产生强烈的愤怒和恐慌情绪,导致社会不稳定。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指全球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经济相对繁荣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关系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种结构性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对策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与稳定。

首先,需要改变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多元化。

传统上,全球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导向型的产业,例如制造业和原材料资源等。

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扮演着低成本劳动力提供者的角色。

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因此应该改变发展模式,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内需和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增长。

其次,应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合作。

全球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协作解决。

各国应加强对话与沟通,建立起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全球经济政策,减少经济政策的不协调性,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等问题。

同时,需要继续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提升其治理体系的效能,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第三,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全球贸易体系应更加公平、开放和透明,避免保护主义的倾向,打破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同时,应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鼓励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设,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第四,加强全球金融体系的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是全球经济运行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全球金融风险管理的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应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和协调,制定全球金融监管标准,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增加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监控力度,防范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保障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最后,要加强全球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逐渐加快并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这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两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两次显著结构变化:由占支配地位的农业经济进入工业经济占更重要地位的第一阶段的结构变化(在这一阶段里,服务业也在发展),即工业革命;在随后一次变化中,农业的比重进一步衰落,工业增长速度逐渐放慢甚至稳定不动,而服务业则有大幅度的增长,即服务业革命。

在服务业革命阶段,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限制了工业的进一步增长,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

因此,研究河北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首先要深入分析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的轨迹,探索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依此概括总结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和规律。

第一节服务业产出的变动趋势一人均GDP增长与服务业产出比重变动的一般趋势1.库兹涅茨模式:服务业产出比重并非随人均GDP的增长而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资本分布的重心逐步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

与劳动力和资本在产业间转移相适应,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比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服务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根据库兹涅茨对57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数据统计分析,人均GDP从70美元升至15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提高得最多,为5.9个百分点;人均GDP从150美元升至30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提高了3.7个百分点;而人均GDP从300美元升至500美元和从500美元升至100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却分别降低了0.2和0.5个百分点,详见表2-1。

可见,服务业产出比重随人均GDP的增长并非持续上升,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快速增长使服务业比重相对下降了。

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结构相对指标的名词解释(一)

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结构相对指标的名词解释(一)

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结构相对指标的名词解释(一)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结构相对指标的名词解释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结构相对指标是用来描述和衡量不同经济组成部分之间相对重要性或比例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有关经济结构的信息,并帮助分析人员了解经济的组成和变化趋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结构相对指标,并提供了简要的解释和例子:1. 就业行业结构就业行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按行业分布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

例如,一国的就业行业结构可能呈现出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比重。

如果某个国家的就业行业结构比例中制造业占比较高,可能说明该国家的经济比较工业化发展。

2. 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按不同收入人群分布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贫富差距的情况。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地区的收入分配结构呈现为高收入人群占比较高,而低收入人群占比较低,可能意味着该地区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

3.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按产出值或就业人数分布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经济组成和产业发展情况。

例如,某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可能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的比重。

如果某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比较高,可能说明该国家的经济比较注重服务业的发展。

4.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按不同年龄段分布的比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口的组成和人口发展趋势。

例如,某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可能包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比重。

如果某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占比较高,可能说明该国家的人口正在老龄化。

5.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上的差异。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潜力。

举例来说,某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可能体现在不同地区的GDP总量、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

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作用机制探究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

而在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国家的经济也面临了下滑的局面。

本文将探究服务业占比导致经济下滑的作用机制,并提出应对建议。

首先,服务业占比过高可能会导致劳动力、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流失。

过高的服务业占比意味着劳动力在低技能、低薪资的服务业中流动,而高技能、高薪资的产业就可能因为人才流失而面临困境。

同时,服务业占比过高还可能导致知识密集型产业流失,因为服务业相对而言更少依赖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而以人力资本和低技能行业为主,没有足够的科技支撑,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服务业过度发展可能会导致外部依赖程度过高,外部环境波动风险增大。

在经济全球化已成趋势的今天,过分发展服务业意味着国内经济更为依赖于国外市场,一旦国际市场经济环境出现波动,国内经济也将因此遭受冲击。

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发展服务业意味着国际市场的主动权被外国公司掌握,可能对本国经济造成持续性损伤。

最后,高比重的服务业可能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消极影响。

服务业相对而言较少依赖于资源,使得政府和企业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少偏向于行业的需求。

如果服务业占比过大,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不仅加大了环境压力,也可能因过度开发而破坏自然环境。

对于处理服务业占比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需采取综合性、长远性的措施。

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引导优化企业经济结构,注重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实体产业,避免高技术产业流失。

二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引导各类服务资源合理流转,促进全国服务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本土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是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扩展,拓宽海外市场渠道,避免经济对外部依赖程度过高。

总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若仅仅以增加服务业比重为目标而忽视其他实体产业的发展,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国际产业分工与发展差距的演变分析

国际产业分工与发展差距的演变分析

国际产业分工与发展差距的演变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产业分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了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国际产业分工与发展差距的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1. 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际分工格局经历了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间的分工,到现在更加细分化的产业链分工模式。

发达国家更加专注于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管理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则承担着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这种分工模式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发达国家则更加占据优势地位。

2. 分工模式对发展差距的影响这种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模式导致了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发达国家通过掌握技术和资本的优势,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和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

相反,发展中国家在分工模式中处于较低的环节,难以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这样的结构性差距使得发展中国家很难摆脱低收入和资源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发展差距的持续存在。

3. 产业结构的变革与发展差距国际产业分工的变革还导致了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和高度发达,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以农业和初级工业为主。

然而,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渐转变产业结构,加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这种转变有助于缩小发展差距,但进展缓慢且困难重重。

4. 制度因素对分工与差距的影响除了经济因素外,制度因素也对国际分工和发展差距产生影响。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官僚主义、腐败和不稳定的制度环境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拥有更加稳定和透明的制度,能够提供更好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剧了发展差距。

5. 解决方案和希望尽管国际产业分工和发展差距的问题复杂而严重,但仍然有一些解决方案和希望。

首先,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对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参与全球产业链。

国家区域经济间的纵向比较分析

国家区域经济间的纵向比较分析

国家区域经济间的纵向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繁荣,国家间区域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国家区域经济间的纵向比较分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手段。

本文将从三个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

第一部分:人口分配及密度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

在人口分布和密度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差异是极大的。

例如,中国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等地区的人口密度极高。

而如美国这类国家,人口分布更加均衡。

即使在人口密集的情况下,城市间的距离也十分遥远,这给了这些地区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相反的,一些国家的人口密度却相对较低,例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这些国家极为重视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也是这些国家发展更为清晰和可持续的原因之一。

因此,人口的分布和密度不仅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更揭示了一个国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态度,与发展状态紧密相连。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家间的产业结构差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推动经济高质增长的关键。

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分化。

在发展中国家中,例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

与此同时,农业的产值和就业依然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对于制造业的发展阶段,中国已经发展到了持续创新和智能化的阶段,而印度仍处于制造业的基础阶段。

而在高度发达的国家中,服务业的产值和比重几乎占据全局,例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这些国家已经进入了科技和创新的高阶段,而传统的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合,不仅使全球经济得以适应市场和竞争,也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变化。

而做好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将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第三部分:资源和环境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不同国家的资源分布和环保状况。

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人类在地球上居住的必要要素,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启示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启示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比较及启示作者:邢桂丽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33期内容摘要: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世界各国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识。

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省,必须抓住国际机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跨越式发展山东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在分析国外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演进的历史经验,以及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山东省服务业发展情况,以及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说明了借鉴国外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必要性。

文章最后提出了跨越式促进山东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外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山东省服务业制约因素对策建议国外服务业发展概述(一)国外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变化服务业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并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成功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使美国经济迅猛发展。

另外,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近几年服务业比重已经上升到70%以上,它们都是由制造业为主而变成以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二)国外服务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服务贸易的方式、内容和构成。

服务贸易已不再是运输、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而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数字处理等领域。

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得到提高。

同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也引领了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服务实现了服务产品在全球化经营,如沃尔玛、家乐福等。

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

(三)国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国外服务贸易发展快速,其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的增长迅速,1997-2002年的五年间,国外服务贸易进口年增长率是5.5%;而出口额年增长率为5.8%,均比货物贸易增长快。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问题研究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问题研究

库兹涅茨非 常重视从这两个视 角研究 产业 结构 。库兹涅 茨发 现 , 截 面视角 (98年 ) 横 15 的情 况是 : 对应 于人均 产 出 7 0美元 、 0美元 、 0美元 , 1 5 3 0 服务业 比重 变化 ( 高 ) 提 很大 , 3%提 高 到 3.% , 由 1 69 再提 高到 4 .% 。对 应于人均产 出 30美元 、0 06 0 50美元 、00美元 , 10 服务 业 比重变 化非 常小 , 略有下 降 , 且 分
疙(月 ) 双刊
29 第 期总 3 ) 0 年 2 (第9 0 期
服务 业在 国民经济 中 的 比重 问题 研究
口 梁 东黎
( 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 , 苏 南京 江 2 09 ) 10 3
摘 要 : 务业在 国 民经 济 中 的 比重 , 时 间序 列视 角观 察 , 服 从 主要 受到技 术 关
展、 怎样促使服务业提高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 就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经济 问题。本文研究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 希望对解决该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具有
启 发性 的知识 。
收 稿 日期 :0 8— 8—1 20 0 0
作者简介 : 梁东黎( 98 14 一 ) 男 , , 广东新会人 ,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的发 展 , 台了若 干促进 服务 业发 展 的 政策 , 出 由此 , 服务 业 的发 展 获 得 了 良好 的
空 间。另 一方 面 , 务业 在 国 民收 入 中的 比重 的提高却 相对 缓慢 , 对 国民经 济 服 这
实现 又好 又快 发展造 成 了不 利影 响 。在 这种 情 况 下 , 样促 使 服 务业 更 快 地 发 怎
别为 4 .% 、 . % 、99 。时间序列 视角 的情况是 : 经济 的发展 , 0 6 4 4 3 .% 0 随着 服务业 比重在美 国和加拿 大显 著上升 , 所有 的欧洲 国家 , 了二 十世 纪的法 国, 除 则增长甚微 。直到最近 的年份 , 欧洲 国家 的服务业 比重 比美 国 、 加拿 大要 小得多 。研究发现 时间序列视角 和横截 面视角的变动 的某些方 面显示 出一致性 , 中 其

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在类型、规模和性质上的分布和组成。

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传统产业不断淘汰,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不断地调整和更新。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特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1. 服务业比重逐年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

以我国为例,200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比为14:52:34;而到了201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比为7:27:66,服务业的比重逐年扩大。

2.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也在不断涌现。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不断涌现,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重点。

目前,以中国为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

3. 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在某些特定区域的聚集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这被称为产业集聚效应。

在这些区域,企业可以共同分享人才、技术、市场、资金等资源,从而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进。

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1. 三次产业占比差异大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三次产业的占比差异较大。

在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比重较高,工业也处于相对成熟的状态;而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和第一产业占比较大,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在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企业之间逐渐形成了密切的联系,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再只是由自身实力所决定,还与周围的其他企业密不可分。

这种联系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加快了整个产业结构的演进。

3. 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也不断涌现,这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必须保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落后的产业结构的演进。

1. 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更新,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以引领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特点和原因

产业结构特点和原因

产业结构特点和原因产业结构的特点可以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异,主要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政策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和变化。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往往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即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存在行业差异。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通常由多个行业组成,而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水平和比重也会出现差异。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支撑关系较为紧密,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相对简单,以少数几个主要行业为主导。

3.产业结构具有发展规律和潜力。

产业结构的变化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发展初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通常以农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导,随着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同时,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也会存在一定的潜力,比如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和服务业可能存在潜力较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资源禀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往往受到其资源禀赋的制约。

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会发展与资源相关的产业,比如石油、矿产和农产品等。

而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则更多依赖于进口和外部市场。

2.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先进的国家或地区往往能够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则可能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大小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大规模的市场通常能够支撑更多的产业发展,因为有足够的需求和消费能力。

相对小规模的市场则可能会导致产业结构较为狭窄,被少数主导性的行业所主导。

4.政策环境。

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解决对策分析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指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扩张,这种结构性失衡问题已经愈发突出,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这篇文章将探讨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解决和缓解这一问题的对策。

原因分析首先,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和不平衡性是导致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扩张,使得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成为主导地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被较为边缘化。

在这种经济体系中,一些国家的经济关系过于单一,过度依赖某些出口产品和市场。

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存在根本性问题,例如缺乏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其次,全球经济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地位、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不均是导致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发达国家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工业,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的支配力。

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先发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则难以进入新兴行业或在高附加值领域内开展交易。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无法实现优化,而全球经济也很难实现长期平衡。

影响分析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影响是多样的。

首先,这种失衡会对全球经济发展和扩张带来限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缺乏多元化和可持续性,这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此外,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拥有更多的权力,可以对贸易条约等大规模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会进一步限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定位。

最后,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会对世界各国的内部发展和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在一些国家经济高度单一化的情况下,任何经济变化都会对整体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这会导致一些用工和援助计划终止,而继续依赖这种计划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贫困。

对策分析针对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我们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对策。

首先,通过经济合作和经济整合来建立经济互补性。

浅析中美产业结构差异—以第三产业为例

浅析中美产业结构差异—以第三产业为例

浅析中美产业结构差异—以第三产业为例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其中第三产业也是一方面。

中美两国在第三产业的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本文将从第三产业的定义、发展历程、支持、劳动力、服务供应链、消费行为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第三产业进行比较分析,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差异,旨在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第三产业的定义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又称服务业,是指以提供有形和无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部门,包括社会福利、教育、文化、娱乐、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

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水平。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1、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2000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4.4%,2010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至42.6%,2018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3.9%。

现代服务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

2、美国:历经多次危机的第三产业崛起美国在独立宣言中就肯定了公民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长期的繁荣。

20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工业,70年代后,服务业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支柱,在历经多次的危机和调整后,第三产业占了美国GDP的78%。

由此可见,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晚,但是快速崛起,而美国的第三产业经历了长期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三、第三产业的支持1、中国:营商环境改善中国领导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外部环境。

特别是在近年来,中国领导相继出台“放管服”、减税降费等措施,极大地优化了营商环境,使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得到了巨大的拓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离不开领导的诸多支持。

2、美国:法规专业化与中国相比,美国的产业法律较为专业化,美国领导长期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和民主、共和不断竞争的影响,致使美国领导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阻碍和混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2015第36卷第4期㊀J o u r n a l o fG u a n g x i T e a c h e r sE d u c a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V o l.36N o.4全球若干国家服务业比重差异的结构解释∗梁东黎(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㊀要]㊀经济发展水平相同且较高的国家,由于对资本收入征税的税率较高㊁资本化收入比重较低㊁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转移支付极少,因此,若劳动报酬比重较高,则消费率亦较高㊁服务业比重亦较高,三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且较低的国家中,在资本收入的差别化利率㊁资本化收入比重㊁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转移支付比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导致劳动报酬比重和后二者之间可能出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可能出现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复杂的现象.[关键词]㊀劳动报酬比重;消费率;服务业比重;差别化税率;资本化收入;转移支付[中图分类号]㊀F746.18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G5227(2015)04G0032G09一㊁问题的提出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以后,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为重大的现实问题.其中,优化产业结构㊁提高服务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若干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由此,服务业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服务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的提高却相对缓慢,这对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促使服务业更快地发展,怎样促使服务业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经济问题.本文研究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希望对解决该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具有启发性的知识.本文站在全球视角研究中国问题.在研究若干国家服务业的统计资料时,会发现一些明显的规律.但是,中国的情况却往往和 例外 相联系.有两个 例外 :第一,服务业比重和一国人均收入高低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即收入较低的国家,服务业比重较低;收入较高的国家,服务业比重较高.但中国却是一个 刺眼 的例外:中国的服务业比重,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明显地低于同一组别中的其他中㊁低收入国家,甚至低收入国家.第二,就发达国家而言,一般可见,如果某国劳动报酬比重较高,那么,该国的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较高.在发展中国家,这一 规律 虽然会再现,但也会出现严重的例外,例如,菲律宾劳动报酬比重较低,但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却较高;中国劳动报酬比重较高,但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却较低.以往的研究,包括库兹涅茨[1]㊁钱纳里[2]㊁富克斯㊁李江帆[3]㊁江小娟[4]等,虽然对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但都未能充分注意到上述和中国服务业发展有重要关联的两个重要 例外 ,当然也就谈不上对这两个 例外 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试图对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重要客观规律,包括上述两个 例外 ,给出理论上的解释.本文的观察完全取横截面视角,考察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在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方面的异同,并着重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其重点是用劳动报酬比重和㊀[收稿日期]㊀2015G04G15∗[基金项目]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 子课题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研究 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3GN D C S JG01)㊀[作者简介]㊀梁东黎(1948-㊀),男,广东新会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梁东黎:全球若干国家服务业比重差异的结构解释33㊀消费率解释服务业比重.由于劳动报酬比重和消费率都是一种结构因素,所以称之为 服务业比重的结构解释 .本文的第二节依据统计资料,在经济发展水平㊁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等方面摆出基本的事实,并据此提出三个假说.以下部分则是对这三个假说的理论解释,共有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其中,全文的第三节研究劳动报酬比重对消费率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和较低阶段有很大的不同.第四节研究消费率对服务业比重的影响.第五节是结论,着重探讨劳动报酬比重怎样通过影响消费率而间接地影响服务业比重,从而完成了对三个假说的理论解释.二㊁基本情况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横截面的资料:表1㊀若干国家/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㊁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1990-1994年的均值)国家/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劳动报酬比重(%)消费率(%)第三产业比重(%)日本㊀㊀㊀3003054.767.557.7美国㊀㊀㊀2419860.584.771.4荷兰㊀㊀㊀2033052.474.468.6德国㊀㊀㊀2471055.677.243.3法国㊀㊀㊀2176252.179.069.2加拿大㊀㊀2002056.481.466.4新加坡㊀㊀1773042.853.164.3英国㊀㊀㊀1741256.685.265.6澳大利亚㊀1760449.679.668.9意大利㊀㊀1925444.579.564.8中国香港㊀1667648.265.879.0以色列㊀㊀1236849.889.368.0西班牙㊀㊀1305046.379.463.0新西兰㊀㊀1248044.578.466.8韩国㊀㊀㊀716446.764.248.6阿根廷㊀㊀569035.983.060.4墨西哥㊀㊀375427.281.168.4俄罗斯㊀㊀321241.366.445.0白俄罗斯㊀304646.772.236.1捷克㊀㊀㊀294445.871.548.0委内瑞拉㊀277832.876.950.3巴西㊀㊀㊀284442.678.452.8南非㊀㊀㊀302454.480.154.4土耳其㊀㊀268843.278.953.0伊朗㊀㊀㊀258015.872.845.6波兰㊀㊀㊀199044.279.849.4泰国㊀㊀㊀192025.664.449.9哈萨克斯坦186840.980.038.8保加利亚㊀156250.184.142.8乌克兰㊀㊀151248.368.132.6罗马尼亚㊀136442.877.135.1菲律宾㊀㊀79025.882.945.0中国㊀㊀㊀47451.759.732.7斯里兰卡㊀55044.885.349.0巴基斯坦㊀43083.287.749.1印度㊀㊀㊀32641.378.140.9尼日利亚㊀25812.175.421.2㊀㊀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并计算注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数据:德国是1993㊁1994年的平均数.伊朗是1990年的数据.注2: 劳动报酬比重 数据:中国香港㊁韩国㊁土耳其㊁罗马尼亚㊁保加利亚的是1990-1993年的平均数;中国是1990㊁1993㊁1994三年的平均数;波兰是1991-1994年的平均数;捷克是1992-1994三年的平均数;哈萨克斯坦是1990㊁1994两年的平均数;印度是1996年的数据;阿根廷是1997年的数据;巴西和伊朗是2000年的数据.注3:德国的 消费率 和 服务业比重 数据是1991-1994年的平均数.哈萨克斯坦的 消费率 数据是1992-1994年的平均数.加拿大㊁捷克的 服务业比重 数据是1990-1993年的平均数.哈萨克斯坦的 服务业比重 数据是1992-1994年的平均数.以色列 服务业比重 数据是根据«97年国际统计年鉴»第112页1990-1993年分行业的数据计算所得.我们把这些国家和地区分为三个组别:发达国家和地区㊁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每一个组别中,再分为若干个小组别.分组的原则是使组内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别尽可能小.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在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之间的关系上的异同.(一)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万美元以上)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日本㊁美国㊁荷兰㊁德国㊁法国㊁加拿大.其中,德国服务业比重特别低,似乎是由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除此以外,美洲的两个国家,美国劳动报酬比重比加拿大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较高;欧洲的两个国家:法国和荷兰,劳动报酬比重接近,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接近;亚洲的日本,劳动报酬比重居中,但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却最低.可见,三者(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关34㊀㊀㊀㊀㊀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5年系在欧美国家基本上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而在亚洲的日本却是负相关.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万-1.5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㊁英国㊁澳大利亚㊁意大利㊁中国香港.其中,新加坡劳动报酬比重最低,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最低;英国劳动报酬比重最高,消费率亦最高,服务业比重亦比较高;澳大利亚劳动报酬比重比意大利稍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稍高;中国香港劳动报酬比重和消费率居中,而服务业比重最高,是由特殊原因造成的.可见,三者(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基本上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4万-1.2万美元的国家有以色列㊁西班牙㊁新西兰.其中,以色列劳动报酬比重最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最高;新西兰劳动报酬比重最低,消费率亦最低,但服务业比重却比居中的西班牙稍高.可见,三者(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基本上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万美元以下㊁1千美元以上)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000-3000美元的国家有韩国㊁阿根廷㊁墨西哥㊁俄罗斯㊁白俄罗斯.其中,美洲的阿根廷和墨西哥劳动报酬比重较低,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却较高;其他三国(韩国㊁俄罗斯㊁白俄罗斯)劳动报酬比重较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却较低.可见,三者(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基本上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2500美元的国家有捷克㊁委内瑞拉㊁巴西㊁南非㊁土耳其㊁伊朗.其中,南非劳动报酬比重最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最高;伊朗劳动报酬比重最低,服务业比重亦最低,消费率倒数第二低;土耳其和巴西劳动报酬比重非常接近,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非常接近;委内瑞拉劳动报酬比重较低,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较低.在这些国家中,三者(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基本上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捷从克的劳动报酬比重较高,消费率最低,服务业比重倒数第二低,是一个反例.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1300美元的国家有波兰㊁泰国㊁哈萨克斯坦㊁保加利亚㊁乌克兰㊁罗马尼亚.其中,在保加利亚㊁波兰㊁罗马尼亚㊁哈萨克斯坦四国中,基本关系是:若劳动报酬比重较高,则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亦较高.泰国劳动报酬比重和消费率最低,服务业比重却最高,是一反例.(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00-200美元)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00-500美元的国家有菲律宾㊁中国㊁斯里兰卡㊁巴基斯坦.其中,巴基斯坦劳动报酬比重最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最高;斯里兰卡劳动报酬比重较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最高;菲律宾劳动报酬比重最低,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却较高;中国劳动报酬比重最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却最低.可见,在这个组别,三者(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表现出正相关和负相关并存的关系.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的国家有印度和尼日利亚.其中,印度劳动报酬比重高,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亦高;尼日利亚则三者均低.可见,在这个组别,三者(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四)小㊀结1.三者关系在不同组别有很大的差别.这似乎说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上,这三者之间会出现不同的联系.2.三者关系在发达国家组别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正相关性.3.三者关系在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很大的差别:三者关系既有正相关情况,也有负相关情况.4.三者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三者关系既有正相关情况,也有负相关情况.由于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本文特别关注这个组别.在这个组别,除了中国,本文还特别关注同在亚洲的菲律宾,因为中国和菲律宾的情况惊人地相反!中国的情况是:劳动报酬比重较高,而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较低;菲律宾的情况是:劳动报酬比重较低,而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较高.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1)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 (3)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劳动报酬比重与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之间,既可能呈正相关关系,也可能呈负相关关系.各个国家在劳动报酬比重㊁消费率㊁服务业比重方面的差异以及在这三者关系上的差异显然是由许多特殊的㊁充满个性的复杂原因造成的,要探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梁东黎:全球若干国家服务业比重差异的结构解释35㊀求其中的共性似乎根本不可能.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三者关系呈现出非常大的一致性(正相关或负相关).不仅如此,这种非常大的一致性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组别中反复出现.这就说明:在三者关系上的某种共性似乎是存在的.这种共性表明:尽管各个国家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是,只要具备某些一般的条件,三者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就会出现.下面就来说明,从理论上看,这些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首先说明劳动报酬比重对消费率的影响,然后再说明消费率对服务业比重的影响.三㊁劳动报酬比重对消费率的影响(一)劳动报酬比重和消费率的一般关系研究劳动报酬比重对消费率的影响,其实,也就是研究劳动报酬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把收入分配因素纳入到消费函数中,就可以反映劳动报酬比重对消费率的影响.为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结构分析.首先,要把居民整体分为劳动者家庭和资本所有者家庭.一般而言,一个家庭既有劳动收入,也有资本收入,这是事实.但是,另一个事实是:一部分家庭以劳动收入为主,一部分家庭以资本收入为主.本文对居民的这种结构分析,只是后一个事实在理论上取其极端㊁从而简单化的概括.其次,与上述对居民的结构分析相对应,需要把居民可支配收入整体分为劳动者家庭可支配收入和资本所有者家庭可支配收入.劳动者家庭可支配收入主要受如下因素的影响:第一,总收入;第二,初次分配,即劳动者报酬占总收入的比重;第三,政府税收,政府会对资本收入按差别化的税率征税;第四,政府对私人部门转移支付总量;第五,对劳动者家庭的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量的份额.资本所有者家庭可支配收入主要受如下因素的影响:第一,总收入;第二,初次分配,即资本报酬占总收入的比重;第三,政府税收;第四,在资本报酬中资本化收入所占比重.资本化收入是指资本报酬用于企业再生产的部分,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企业未分配利润.这部分资本报酬不会成为资本所有者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第五,政府会对企业生产和投资转移支付,但不对资本所有者家庭转移支付.最后,还需要把一国总消费需求分为劳动者家庭总消费需求和资本所有者家庭总消费需求.按照绝对收入假说的简单假定,劳动者家庭消费需求主要受劳动者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资本所有者家庭消费需求主要受资本所有者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着重研究收入结构对一国总消费需求的影响.设Y L为劳动报酬,Y K为资本报酬,Y为总收入,即Y L+Y K=Y.劳动报酬占总收入的比重为l,即Y LY0=l,ʑY L=l Y,Y K=(1-l)Y资本报酬中的资本化收入为π,非资本化收入为Y K-π,资本化收入占资本报酬的比重为K,即Y K=π+Y K-π,πY K=K,ʑπ=K Y K,Y K-π=(1-K)Y K转移支付为R,对劳动者家庭的转移支付为R L,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转移支付为R K,对企业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量的份额为θ,即R L+R K=R,R K R=θ,R K=θR,R L=(1-θ)R政府实行差别税率,对劳动收入征税的税率为t,对资本收入征税的税率为b t,b为参数,其数值取决于政府对劳动收入还是对资本收入按优惠税率征税.劳动者家庭可支配收入为Y L D,资本所有者家庭可支配收入为Y K D,即Y L D=(1-t)Y L+R L=(1-t)l Y+(1-θ)R Y K D=(1-t)Y K-π=(1-l)(1-b t-K)Y劳动者家庭边际消费倾向为c l,资本所有者家庭边际消费倾向为c K,则依据绝对收入假说,一国总的消费需求为C=C0+c l[(1-t)l Y+(1-θ)R]+c K[(1-l)(1-b t-K)Y](1)消费需求函数中的C0为自发性消费,意为不受收入影响的消费,其实是诸多非收入因素(例如预期)影响消费需求的总和,本文不拟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在本文中它是一个未开启的 黑箱 .通过偏导数的计算,就可以知道各结构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由于总收入不变,所以,各结构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其实也就是对消费率的影响:(1)∂C∂l=t(b c K-c l)+(c l-c K)+c K K[]Y 该式表明:如果(1)劳动者家庭边际消费倾向36㊀㊀㊀㊀㊀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5年(c l )大于资本所有者家庭边际消费倾向(c K ),(2)政府对资本收入采取较高的税率(b >1),那么,劳动报酬比重提高有可能使消费率提高(提高的条件:b c K >c l ).(2)∂C∂K=-c K (1-l )Y <0该式表明:资本化收入在资本报酬中的比重提高导致消费率下降.(3)∂C ∂θ=-c lR <0该式表明:对企业生产和投资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导致消费率下降.(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情况这里考察的问题是:有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即Y )完全相同,而消费率却有很大的差别,原因何在?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我们先考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的情况,然后再考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的情况.考察的基本工具是上面给出的包含结构因素的消费函数及其对偏导数的讨论.要注意:第一,偏导数的含义.由于是对不同国家进行考察,偏导数的含义会有一些改变.例如, 劳动报酬比重提高使消费率提高 就应该理解为:一国劳动报酬比重较高,则该国消费率较高.第二,劳动报酬比重虽然是影响消费率的重要因素,但消费率还同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消费率的高低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需要借助于全微分的形式进行讨论.对消费函数求全微分:ΔC =∂C ∂l Δl +∂C ∂K ΔK +∂C∂θΔθ∂C ∂l >0(若c l >c K 且b c K >c l ),∂C ∂K <0,∂C∂θ<0讨论如下:第一,一般认为,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高收入者.对消费主体的这种区分和本文对劳动收入家庭和资本收入家庭的区分基本是一致的,所以,c l >c K 条件,在一般国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能够被满足.另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一般采取累进的所得税(b >1),所以,b c K >c l 条件,也很有可能被满足.因此,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来说,如果一国劳动报酬比重较高,那么,该国的消费率亦较高.第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资本化收入的比重如何呢?资本报酬分为红利㊁税收和企业未分配利润(即资本化收入).税收的因素已经讨论过了,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红利和资本化收入的分割.考虑两个因素:(1)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产权边界弹性较小,资本化收入很难实行对红利的蚕食;(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资本市场较发达,融资渠道较通畅,企业通过对红利的蚕食来为生产和投资融资的激励较小.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资本化收入对消费需求的负面影响较小.第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政府对企业生产和投资实行转移支付的数量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θ)如何?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财政支出一般受到较严格的制约,所以,财政支出往往局限于提供公共产品,决少介入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因此,在这些国家,政府对企业生产和投资实行转移支付的数量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θ)非常小,以至于在理论上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来,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而言,上述全微分应改写如下:ΔC =∂C ∂l Δl +∂C∂KΔK∂C ∂l >0(若c l >c K 且b c K >c l ),∂C∂K <0就是说,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来说,消费率主要决定于劳动报酬比重和资本化收入比重.由于(1)劳动报酬比重起正面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大,(2)资本化收入比重虽然起负面影响,但影响力较小,所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相同的国家中,一般而言,劳动报酬比重较高的国家,消费率亦较高.(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情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转轨经济国家,一类是市场经济国家.两类国家情况差别非常大,必须分开来研究.就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而言,转轨经济国家的主要特征是:(1)由于投资㊁经济增长的欲望强烈,所以 招商引资 的激励亦强烈.对 招商引资 的优惠政策往往导致参数b (对资本收入的差别化利率)较小㊁甚至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报酬比重较大的国家,消费率可能反而较小.劳动报酬比重和消费率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2)产权边界弹性较大,资本化收入较易蚕食其他收入,而且,由于融资渠道较差,,资本化收入蚕食其他收入的激励较强,因此,衡量资本化收入比重的参数k 取值较大,它对消费率的负面影响亦较大.(3)传统体制的 惯性 继续起作用,财政支出以及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梁东黎:全球若干国家服务业比重差异的结构解释37㊀转移支付的很大一部分往往直接用于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这样使得参数θ的取值较大,它对消费率的负面影响亦较大.综合三个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且较低相同时,转轨经济国家的劳动报酬比重较高,但消费率却可能较低,二者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就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特征是:(1)在对资本收入的差别化利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或差别性,即有的国家对投资㊁经济增长㊁ 招商引资 有很高的积极性,这样参数b取值较小;有的国家则相反,这样参数b取值较大.就这一方面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时,有的国家劳动报酬比重较高,消费率亦较高;而有的国家劳动报酬比重较高,消费率却较低.(2)在资本化收入比重(k)方面也表现出复杂性.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各个国家,资本化收入的比重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这样,资本化收入比重对消费率的负面影响可能较小,也可能较大.(3)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转移支付比重(θ)一般较小,它对消费率的负面影响亦较小.综合三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且较低时,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报酬比重较高,消费率亦较高;有的则是劳动报酬比重较低,而消费率较高.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报酬比重和消费率既可能出现正相关,也可能出现负相关的关系.(四)小㊀结由于对资本收入的差别化利率㊁资本化收入比重㊁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转移支付比重等因素起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段时的不同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劳动报酬比重较高,消费率亦较高,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劳动报酬比重和消费率之间既可能出现正相关,也可能出现负相关的关系.四㊁消费率对服务业比重的影响(一)生产性服务的决定本节研究的产业结构是指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我们先研究有哪些因素影响生产性服务㊁有哪些因素影响消费性服务,然后再研究需求结构(消费率)和产业结构(服务业比重)的关系.从三次产业的角度观察,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是产出的一个部分.从国民生产总值(G D P)的角度观察,生产性服务不是产出,而是投入.生产性服务,是总劳动投入的一个部分,和总劳动投入的其余部分一起,作为生产的主观因素发挥作用.下面我们就从生产的投入角度研究生产性服务的决定.假定第二产业生产的全部是最终产品,总产值为Y2.在生产中,既需要投入本部门的劳动L22,也需要投入第三产业的生产性服务L32.第二产业总劳动投入是L2,它占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比例为m,第三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占第二产业总劳动投入的比例为n,即L32+L22Y2=L2Y2=m,L32L2=n,ʑL32Y2=m n 以上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在第二产业产值中的比例等于第二产业总劳动投入在产值中的比例(m)与生产性服务业在总劳动中的比重(n)的乘积.我们分两步来研究这个问题.第一步:假定生产性服务在总劳动中的比例(n)不变,而劳动在总投入(劳动加资本)中的比例(m)可变.这样,随着后者的变化,生产性服务的数量就会变化㊁它在总投入中的比例(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就会发生变化.现在的问题是:劳动在总投入中的比例(m)的变化有何规律性?影响劳动和资本的投入结构的关键性因素是技术及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分两个方面影响生产的投入结构.第一个方面可以称为技术进步的应用部门效应.这是指生产部门应用技术进步的成果,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即相同数量的劳动推动更多的资本[5],从而导致劳动在应用新技术的生产部门投入中的比例下降.第二个方面可以称为技术进步的创新部门效应.这是指伴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劳动进入发现㊁发明技术进步的部门即创新部门,从而导致劳动在创新部门投入中的比例提高.技术进步对劳动在总投入中的比例的影响是这两方面影响的总和:若应用部门效应大于创新部门效应,则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在总投入中的比例下降;若创新部门效应大于应用部门效应,则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在总投入中的比例提高.可以想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时,创新部门本身规模较小,因此,在发生技术进步时,技术进步的创新部门效应小于应用部门效应,从而导致劳动在总投入中的比例下降.在经济发展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