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娃娃在哪里(科学、健康)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2.知道空气可以展现为气体的形态3.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娃娃”的特点教学内容导入活动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发生在空气中的现象,例如:风吹树叶、风车转动等。

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讨论空气存在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实验准备•透明塑料袋•吸管•水实验过程1.将一只透明塑料袋放置在桌子上,确保塑料袋的口部完整封闭,没有漏洞。

2.向塑料袋注入一些水,然后请学生们进行预测:如果在这个塑料袋里放入空气,它会发生什么变化?3.请学生们伸出手臂,将吸管的一端放在嘴唇上,轻轻抽气,将空气注入塑料袋。

4.学生们可以看到塑料袋随着吸气而膨胀,形成了一个充满空气的“娃娃”。

5.请学生们轻轻地揉搓塑料袋或用手挤压,观察“娃娃”的变化。

6.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探究和讨论。

总结1.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形成一个“空气娃娃”。

2.确认了空气是实体存在的,而不是“虚空”。

3.抽气时,空气会进入到塑料袋中,塑料袋变得膨胀,从而说明空气具有一定的大小,或者说空气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

巩固练习1.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让塑料袋里的气体进入口中,而不是直接将空气吹入?为什么?2.提问:如果不注意保持塑料袋的口部封闭,会发生什么现象?请作出解释。

3.提问: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请运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一下。

4.给学生们合理的时间,让他们自行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于空气存在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进一步的探究也让他们看到了物质的不同形态,从而深刻理解了“空气娃娃”的形成原因。

通过过程式教学,让孩子们不仅仅通过理论知识了解科学,也在实验中发展了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案背景与介绍本教案是为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准备的优秀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本教案以《空气娃娃在哪里》为主题,通过互动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空气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空气是一种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气体。

2.培养幼儿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3.引导幼儿明白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气球2.空瓶3.清水4.蜡烛5.火柴6.盐7.扫帚四、教学活动活动一:气球实验1.将一个气球插在一根吸管上,用吸管将气球吹大。

2.将吸管封住,让气球脱离吸管后,观察气球状态。

3.提问:未来气球里面是什么?空气为什么很重要?活动二:蜡烛实验1.点燃一支蜡烛,让其燃烧。

2.用一瓶子罩住蜡烛熄灭。

3.提问幼儿:为什么蜡烛熄灭了?蜡烛需要哪样东西才能继续燃烧?活动三:盐的实验1.在一个杯子里放一点盐。

2.慢慢加水并搅拌,观察盐是否消失。

3.提问:盐在哪里?盐消失了吗?空气对盐的溶解有什么作用?五、延伸活动1.用扫帚搅动空气,让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

2.观察风的存在和作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力量。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该理解到空气是我们周围不可见但却非常重要的存在。

空气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呼吸和生存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空气资源,并学会保护环境,让空气更清新。

以上是本次科学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认识空气的存在。

2.观察和描述空气娃娃的实验现象。

3.了解空气娃娃在不同压力下的表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气体是一种物质的状态,认识空气的存在。

2.了解空气娃娃在不同压力下的表现。

三、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们在生活中肯定已经见过满不满气的气球,没有气球的时候,它是什么样子的?(黑色的小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答案:因为里面充满了空气)为什么我们不能看见空气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2.讲授介绍气体是物质的状态之一,介绍空气是气体的一种,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然后将小球充满空气,问小球里面充满了什么。

为什么它变成了一个球体呢?(因为气体在受外力作用时,会向四周扩散,使得它在所有方向上受到的压力相等,从而呈现出球形)3.实验(1)在一个细长的气溶胶罐中,放入一些水,并倒置置于一杯水中,水面不超过气溶胶罐的中心点,水在气溶胶罐中上升的过程让学生观察记录下来,为什么水能上升呢?(答案:气溶胶罐倒置后,水的重量更重,会比较容易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

在上下两个容器之间会形成较大的压差,在容器中的水面就呈现上升的状态。

)4.讲授(2)引导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力是由大气所施加在物体表面的压力,而不是线性往下压的力,从而引出在不同高度处大气压力的差别。

当地球表面与海平面的高度差别大时,高度越高的地方大气的压强就越低。

图书馆中的气压计就是靠检测大气的压力高低来判断天气的。

然后提醒学生,我们在进行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5.实验(2)制作空气娃娃。

材料:1.一个塑料瓶2.一个橡皮筋3.一张塑料袋4.一段塑料管步骤:1.将一个塑料袋塞入塑料瓶内,口部向下。

2.将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延伸出一端的地方上。

3.用塑料管将瓶口盖住,橡皮筋可以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4.轻轻提起瓶内塑料包,让里面能够充满更多的空气,然后将管口封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导语】教案是幼儿教学准备中的重要一环,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幼儿在老师、小伙伴、教材互动中得以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案准备十分重要。

鉴于小孩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幼儿教案多以趣味性、互动性、引导性为主,所以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准备教案,下面分享关于空气娃娃在哪里的教案设计。

教案汇总: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1 / 1。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空气娃娃的存在,了解空气娃娃的特性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空气娃娃,知道空气娃娃的特性和作用。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掌握空气娃娃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空气娃娃道具、气球、塑料袋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空气娃娃道具,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2. 基本环节:a. 教师讲解空气娃娃的特性和作用。

b. 幼儿动手操作,体验空气娃娃的特性。

c. 幼儿表达自己对空气娃娃的认识。

3.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空气娃娃,让幼儿了解空气娃娃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空气娃娃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听取幼儿对空气娃娃的表述,了解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空气娃娃的产生和消失。

2. 探索空气娃娃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空气娃娃的产生和消失过程。

2. 实验法:让幼儿参与空气娃娃的实验,亲身体验。

3. 讨论法:让幼儿发表自己对空气娃娃的看法。

八、教学步骤:1. 教师演示空气娃娃的产生和消失过程,让幼儿观察。

2. 幼儿参与空气娃娃的实验,亲身体验。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空气娃娃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4. 幼儿表达自己对空气娃娃的认识。

九、教学策略:1. 利用教具和实验,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空气娃娃。

2. 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采用讨论法,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需要调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案例长双眼的肌肤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淘气的阳光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每组一盆水,若干吹气玩具,幼儿每人一个塑料口袋,塑料管,两只蜡烛,两个一大一小的透明玻璃杯,密闭在瓶里的小昆虫活动过程:1、请幼儿猜,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你需要,我需要,离了他,活不了(空气)让幼儿说出揭出谜底的依据,为什么是空气呢?现在跟老师做深呼吸,幼儿模仿做深呼吸提问:(1) 我们用鼻子吸什么?(空气)(2) 空气在哪,能用眼睛看到吗?用手摸摸,能摸到空气吗?(3) 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他就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

1、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1) 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结果会怎么样?(2) 观察密闭在瓶里的小昆虫怎么样了教师小结:人和动物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如果没有了空气,就会死掉(3)请小朋友观察老师的实验把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点燃(火苗很旺),然后把大小两个杯子,同时扣到两只点燃的蜡烛上(小杯子的早熄灭,大杯子的晚熄灭)。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小结:刚才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火苗很旺,是因为空气帮助燃烧,用小杯子扣的蜡烛灭的快,而用大杯子扣的蜡烛灭的慢,是因为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则助燃时间短。

(4)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还知道空气有哪些用途?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自行车轮胎,被窝里,蚂蚁洞里,水里,空中,面包里,降落伞里,气垫船里……)(5) 找空气刚才老师做了实验,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做一下实验,看一看空气到底在哪里呢?现在请小朋友将吹气玩具吹起来,吹气玩具里现在有没有空气,你是怎么知道的?挤一挤,空气就怎么了?小结:空气装进吹气玩具,我们就能看的玩具鼓起来了,挤一挤就跑出去了,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空气与我们》,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空气娃娃在哪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空气的存在,感知空气的特性,并探究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了解空气的存在。

2.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无色、无味、无形的特点,并能在生活中找到空气的存在。

重点:认识和了解空气的存在,感受空气的特性,以及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娃娃玩具、吹风机、气球、塑料袋、小风车等。

学具:空瓶子、纸巾、吸管、小木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空气娃娃玩具,引发幼儿兴趣,提问:“空气娃娃在哪里?我们来一起找一找吧!”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拿起空瓶子,演示如何把空气“装”进瓶子里,让幼儿观察并讲述空气的特点。

b. 通过吹风机、气球、塑料袋等教具,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成小组,利用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寻找空气的存在。

b.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讲述空气的特点。

b.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空气,爱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大《空气娃娃在哪里》2. 副空气无色、无味、无形3. 板书内容:a. 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无形b. 空气的作用:呼吸、吹动、浮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找一找家里的空气,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a. 吹风机吹出的风是空气。

b. 气球里的气体是空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空气的存在,感受到了空气的特性。

但在引导幼儿讲述空气作用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活动主题:《空气娃娃在哪里》科学活动活动对象:中班幼儿活动时间:1个课时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和影响;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两个气球、一根细绳、一只橡皮筋;2. 准备故事书《空气娃娃在哪里》;3. 准备幼儿个人观察记录表。

活动过程:1. 导入(10分钟)介绍活动主题《空气娃娃在哪里》,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和影响。

教师可以先念一个与空气有关的谜语,让幼儿猜出答案,如“人走了,留下了形影,这是什么?”(答案:气息),或者放一只气球,让幼儿发现气球为什么能漂浮在空中。

然后,出示故事书《空气娃娃在哪里》,进行情境导入。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讲解方式,讲述《空气娃娃在哪里》的故事。

在讲完故事后,用简单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并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空气?空气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可以通过举手回答,教师可以利用“摸摸自己的头发、呼吸时感受到的气息”等提示,让幼儿明白空气是无形的。

3. 实验探究(30分钟)教师示范实验:将一个空气充满的气球用绳子绑在教室的一处高处,另一个空气充满的气球用橡皮筋绑在书桌上。

然后请一个幼儿拉动绳子,观察气球的变化。

再请另一个幼儿拉动橡皮筋,观察气球的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气球受到牵引后的变化,引出空气的存在与影响。

然后,将两个气球放在一起,教师让幼儿观察两个气球的形状和大小是否一样。

再请一个幼儿用手将其中一个气球压扁,观察气球的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空气具有弹性,会影响气球的形状。

最后,教师让幼儿自由玩气球,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影响。

4. 总结(10分钟)教师复述实验过程,并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回答问题:“为什么气球会漂浮在空中?”“为什么气球可以恢复原状?”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存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2. 空气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空气对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3. 寻找空气:让幼儿通过游戏和实验,学会寻找空气。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气球、塑料袋、水杯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气球,提问:“气球里面有什么?”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

2. 空气的存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3. 空气的重要性:讲解空气对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宝贵。

4. 寻找空气:开展“找空气”的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寻找空气。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哪些亮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 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空气的认识和重视?4. 针对不同幼儿,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5. 如何将本次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教学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察空气:让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空气,尝试描述空气的特点。

2. 实验体验:开展“吹气球”实验,让幼儿通过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力量。

3. 寻找空气:组织幼儿在校园内寻找空气,观察不同场所空气的变化。

4. 空气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讲解空气对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5. 动手操作:让幼儿使用塑料袋收集空气,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七、教学活动实施:1. 观察空气: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空气,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空气。

2. 实验体验:组织幼儿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力量。

3. 寻找空气:带领幼儿在校园内寻找空气,观察不同场所空气的变化。

4. 空气的重要性:讲解空气对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宝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2.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存在:通过实验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2. 空气的特性:介绍空气无色、无味、无形,但可以占据空间的特性。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瓶、气球、水、彩色纸片、细线等。

2. 教学辅助工具:PPT或图片展示空气的特性。

教学过程:
1. 引入活动:通过故事“空气娃娃在哪里”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好奇。

2. 实验活动一:将气球放入塑料瓶中,让幼儿观察气球是否能充满整个瓶子,以此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

3. 实验活动二:将彩色纸片用细线系在瓶子口,然后慢慢倒入水,观察纸片是否会湿,以此说明空气的存在。

4. 讨论分享: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在此过程中解释空气的特性。

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空气存在的证据,如风、气球、呼吸等。

2. 创作一幅“我与空气”的画,表达自己对空气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总结:
回顾本次科学活动的内容,强调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评估他们对空气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我与空气”的画作,评估幼儿对空气特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周围的物质》第三节《空气娃娃在哪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空气的无所不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了解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间。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到空气的无处不在。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透明塑料袋、瓶子、水、纸巾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透明塑料袋、瓶子、水、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吹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有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一个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中的特点。

(2)教师通过讲解,使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间。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观察周围环境中哪些地方有空气。

(2)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分享观察结果。

4. 实践活动:(1)将瓶子装满水,让幼儿观察瓶子里的空气。

(2)将瓶子倒置,观察水倒出来后,瓶子内的空气。

(3)让幼儿将纸巾揉成一团,放入瓶子内,观察纸巾上下浮动,感受空气的存在。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空气娃娃在哪里2. 内容:(1)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间。

(3)实践活动:气球、透明塑料袋、瓶子、水、纸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空气,和家长一起分享你发现的有空气的地方。

2. 答案:(1)房间里的空气。

(2)客厅里的空气。

(3)厨房里的空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空气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个别幼儿对空气的无处不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空气娃娃在哪里适用年级:大班学科:科学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空气的概念,并知道它无处不在。

2.能够观察并描述空气在不同物体周围的表现。

3.能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空气的存在。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包含空气的概念和实验步骤。

2.实验器材:气球、水杯、吸管、气球泵等。

3.实验材料:水、纸张、蜡烛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娃娃在哪里”。

通过提问“空气在哪里?”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寻找答案。

2. 探究(15分钟)步骤一:讲解空气的概念使用幻灯片展示空气的概念,并简单解释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组成的气体。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步骤二:观察空气1.将一杯水倒满,并竖直插入一张纸。

问学生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纸为什么不会立刻湿掉。

2.点燃一根蜡烛,并放在一个较深的盘中。

将水杯倒扣在蜡烛上方,观察会发生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盘中熄灭蜡烛的原因。

3.使用幻灯片展示其他与空气相关的观察现象,如气球充气、吸管喝水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现象。

步骤三:实验演示1.将一个气球用气球泵充满气体。

请学生观察气球变大的过程,并解释气球中充满了什么。

2.将一张纸放在桌子上,用口吹气,尝试让纸片起飞。

解释纸片起飞的原因。

3. 总结(10分钟)通过导览一段视频,呈现空气的常见现象,总结学生的观察和理解。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空气是什么? 2. 空气在哪里? 3. 空气的作用有哪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并作出解答。

4. 拓展活动(15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发现在生活中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活动。

尤其是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和作用,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教学结束后的拓展活动也增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空气娃娃在哪里》。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空气的存在和特性,了解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空气,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的,但却真实存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吹风机、气球、空瓶、水、卫生纸、小风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吹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空气的概念,让幼儿观察吹风机吹动纸片、风车等,引导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如把空瓶倒扣在水里,观察瓶子为何不会沉下去,让幼儿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

5. 创意表达(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心中的空气娃娃,表达对空气的认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空气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空气娃娃在哪里2. 内容:空气是什么?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无形空气的作用:让气球鼓起来、让瓶子不沉下去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娃娃,并写下一句关于空气的话。

2. 答案示例:画出一个透明的气球,写上“空气是无形的,但它很重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空气概念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如风吹动树叶、洗澡时水面冒泡等,进一步认识空气的作用。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空气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2.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材料:塑料袋、麦芽糖、小纸片、气球、纸杯、吸管、手风琴。

2.活动环境:室内或室外。

活动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解释空气的存在与特性,例如我们可以看到风在吹动树叶、吹动头发,但我们看不到空气本身。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观察空气呢?2.实验1:会跑的塑料袋(15分钟):-将一个塑料袋充满空气,扎紧口部。

-请幼儿伸出手,轻轻放下塑料袋。

-观察并引导幼儿思考:塑料袋为什么能上升?有没有东西帮助塑料袋上升?-解释空气的存在和特性:塑料袋上升是因为里面充满了空气,空气比较轻,所以使塑料袋上升。

3.实验2:手风琴原理(15分钟):-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手风琴。

-指导幼儿按压手风琴的两侧,观察手风琴的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按压手风琴,它会放出声音?-解释手风琴原理:按压手风琴,使里面的空气挤压,挤压的空气会通过狭小的缝隙弹出来,从而发出声音。

4.实验3:气球与纸杯(20分钟):-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气球和一个纸杯。

-引导幼儿将气球吹满空气,然后将气球口放在纸杯上方。

-观察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气球不会掉下来?-解释气球与纸杯的原理:气球里面充满了空气,气球的重量比纸杯轻,所以气球可以悬浮在纸杯上方。

5.实验4:麦芽糖吸附气体(20分钟):-将一些麦芽糖撒在一个小纸片上。

-教师呼吸出气体对纸片上的麦芽糖进行实验。

-观察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纸片上的麦芽糖会粘在一起?-解释麦芽糖吸附气体的原理:麦芽糖吸附了我们呼吸出的气体,所以纸片上的麦芽糖会粘在一起。

6.结束活动(5分钟):-回顾整个活动,通过问题回答的形式巩固幼儿对空气的认识和实验原理的理解。

活动延伸:1.邀请幼儿利用纸杯和吸管制作一个简单的风车,观察风能带动风车旋转的现象。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存在与重要性;2.理解空气的特征和性质;3.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并能初步观察到空气移动的现象;4.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验装置:薄膜袋、吸管、气球等;–实验器材:砂土、纸片、小球等;–实验记录表。

2.教学环境:–教室或实验室;–宽敞明亮,通风良好。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提出问题:“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2.引导学生思考,当周围没有物体时,是否还有东西存在,为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感知到这个东西的存在,如何感知?步骤二:观察与实验1.提供实验装置:薄膜袋、吸管、气球等。

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并猜测它们的作用。

2.进行实验:将薄膜袋装满空气,并将吸管插入薄膜袋中,让学生轻轻吹气,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薄膜袋鼓起,说明薄膜袋里充满了空气。

3.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空气占据了薄膜袋的一部分空间。

步骤三:空气移动的实验1.提供实验装置:气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气球“飞起来”?2.进行实验:将气球充满空气,并松开手,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气球上升,向上移动。

3.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空气可以使气球上升、移动。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播放有关空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特征和性质。

2.在教室或实验室内,进行观察练习:–学生将纸片从高处放下,观察纸片的运动轨迹。

–学生在地面上撒一些砂土或小球,用吹风机轻轻吹,观察砂土或小球的行为。

3.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观察现象总结空气的运动特征。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空气的存在与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了解了空气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和观察空气的运动。

在实验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了观察、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后续科学教学打下了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空气是存在的,能通过试验证明。

2.了解空气的特性,如压力、重量和潮湿度。

3.认得气体和固体,将其区分开。

4.理解空气的紧要性和作用,如呼吸、风和天气。

二、教学内容1.认得空气的特性。

2.认得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3.试验:空气娃娃在哪里。

4.分析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紧要性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将会被介绍到空气的概念。

他们会被问到“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然后将会播放一个视频,呈现气球被吹起来,然后又缩回去的过程。

2.认得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同学将被教授有关空气的不同特点。

老师会告知他们空气是有质量的,通过做一个试验,呈现空气在支持船只如何发挥作用。

之后,将会播放一个有关风的视频。

向同学呈现风的气力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3.试验:空气娃娃在哪里同学将被介绍如何使用试验来证明空气是存在的,并通过察看一个密封在塑料袋里的空气娃娃,察看空气在压力下的状态。

材料:一张塑料袋,一个小口袋,纸张,面对塑料袋的小圆圈。

步骤:Step1:将小圆圈放在塑料袋里。

Step2:将小口袋放在小圆圈的中心,将口袋打开,将空气娃娃塞进去。

Step3:将口袋和塑料袋一起密封。

Step4:通过向两个小圆圈吹气,察看口袋中的空气娃娃会发生什么变化。

呈现如何测量空气的质量,然后再向同学呈现空气可以通过压缩来产生较高的压力。

4.分析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紧要性和作用同学将被要求来思考空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老师会向他们呈现如何使用淋浴头来掌控水的流量。

接下来,会呈现出当你吸取空气时,你的胸腔里会有更多的空气进入,在吐气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空气将会实行相反的行动。

随后,我们将会向同学呈现如何生产和存储空气。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目的是让同学认得到空气的特性、存在和作用,了解气体和固体,并理解空气的紧要性和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简短的引言、视频、试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喜好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古怪心。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简介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中班儿童的科学活动设计——探索空气的存在。

通过有趣的实验与游戏,让孩子们了解空气的存在并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认识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重要性•发展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空气娃娃装置(塑料袋,纸巾,橡皮筋)2.活动使用的调查工具(标记笔,纸)3.实验用品(水杯、吸管等)4.记录孩子们的疑问和发现的纸质记录表活动步骤1.引导讨论:首先,引导孩子们讨论空气的存在,带着问题:你觉得空气在哪里?我们怎么知道空气存在?2.实验探索:–实验1:观察水的行为•将水倒入杯子中•让孩子们用吸管吹气进入水中,观察水的变化–实验2:制作空气娃娃•在一个塑料袋中放入一块纸巾•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留下一小段未扎紧的地方•让孩子们吹气进去,观察塑料袋的变化3.观察和总结:–让孩子们观察实验的结果,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引导孩子们总结:空气是存在的,虽然看不见但可以通过观察感知教师引导•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观察引导: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总结引导:帮助孩子们总结实验结果,形成对空气存在的认识拓展活动1.户外探索: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让他们通过观察风的动作来感知空气的存在2.空气艺术:让孩子们用画笔画出对空气的认识,在作品中标注空气的特征结语通过这个科学活动设计,“空气娃娃在哪里”为中班儿童提供了一个探索空气存在的有趣机会。

通过实验与游戏,让他们更直观地感知并理解空气的存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希望这个活动设计能够为老师们在幼儿园教学中提供一些启发。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娃娃在哪里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娃娃在哪里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娃娃在哪里教案课程背景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天气的变幻莫测,现代城市的孩子们面对着各种气象条件和环境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知并产生思考?空气娃娃的建造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空气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培养想象力,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有关空气娃娃的科学知识。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实验。

•能够动手制作自己的空气娃娃。

•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水杯、吸管、气球、铜丝、小螺丝刀、小夹子、剪刀、灯泡、电饭煲、电池及吊环等。

教学过程前置活动放一段与空气、污染有关的视频,比如CCTV的科技时代等节目。

热身活动引领孩子们亲近、感受空气,对空气做出反应,将吸管固定在水杯底部,注入适量清水,然后放松憋起的口中气,看看这些气泡是如何从水杯底部流向水面最后消失的。

实验动手环节教师手持灯泡,将其发出的热量对着水杯底部,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得知热量的流动状态,初步认识温度。

教师示范,将气球充气后插入小夹子,然后用剪刀将一块白色的铜丝纵向穿过气球,再用另一块白色铜丝纵向穿过气球的另一面。

孩子们跟着教师进行操作,用小螺丝刀拧在气球的上端,翻转气球过来把剩下的铜丝固定好(用夹子固定气球的尾部)。

将灯泡接上电源和电线(此过程教师操作),以确定灯泡是否发光,再将两端铜丝分别夹上电池的两极,把制作完成的空气娃娃吊在灯泡下方。

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气球的轻微晃动,根据气球的运动状态,用我们的肉眼观察是否有离子发生,观察灯泡是否发光,以此来证明孩子们手工制作的空气娃娃可以检测空气中离子的含量。

反思环节通过本次活动的实践,孩子们不仅增长了有关空气和透明物性质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科学思维,尤其是那些操作性的手脑协调和动手创新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学、实践、思考中,不断去探究和探索,不仅学到了许多新颖的东西,还从中享受到了创造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空气的存在及空气的特征。

2.能够理解空气娃娃的概念,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了解它的运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发现空气的存在和特征。

2.让学生了解空气娃娃的功能以及它的制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空气娃娃模型。

2.纸杯、风筝线、杂志纸、胶带等。

四、教学过程1. 初始准备教师介绍今天探讨的课题:空气娃娃在哪里?教师会向学生提出问题:“空气与我们生活的物品有什么关系?”引出学生与空气的真实接触。

2. 探究空气的存在1.教师将纸杯口朝下放在桌子上,并请学生尝试将它推开。

2.问学生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3.进一步引出: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是一种物质。

4.接着,教师让学生两人合作,手掌紧贴,另一个同学用口向两人中间吹气,然后,两人再稍微间开距离。

这时学生们会感到有一股气流流过,而这股气流就是空气。

3. 探究空气的特征1.教师请学生在张开的掌中轻松地吹气。

学生将会感受到空气的温度和风的力量。

2.接着,教师会通过巧妙的实验找到空气的质量。

教师用手扇风,学生也举起手来扇,感受到又轻又软的空气能将他们的双手随意移动。

4. 制作空气娃娃1.教师发放杂志纸,提醒学生将它卷成团,然后在杂志纸一端的中心处缠绕风筝线。

2.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反身向后,轻轻抛出风筝线,再向前走两步,纸球会在空中飘起来。

3.学生自己验证以后,轮到大家一起试试制作空气娃娃啦!4.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出现困难,教师细致耐心地引导。

5. 空气娃娃的表演制作完空气娃娃后,教师将会与学生们一起试图使空气娃娃能够在两人或者多人之间飞行,这需要一定的团队协作和细心研究。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现场表演。

五、课后延展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如何控制空气娃娃的移动方向,让它飘到指定的地方;或是干脆在课堂中制作各种气球吧。

六、总结通过探究、制作空气娃娃,让学生明白了空气的存在及特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存在形式2.探究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娃娃3.观察感知空气娃娃的变化,掌握基本动作,简单描述变化二、教学重点、难点•达到观察感知的目标,理解空气娃娃是由空气组成•能够把数字和感知进行结合,描绘出空气娃娃的形态特征三、教学前准备1.准备空气球5个、氢气球1个、饮管、手电筒(或电筒)2.将一个氢气球充满气并放置在教室某个地方(该气球要抽取氢气,其他气球要充满空气)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学习1.老师借助手电筒将教室内所有灯关掉2.让学生坐直,眼睛闭上,感受一下这个时候你呼吸时胸腔里的变化?是否有轻微的吸气和呼气的感觉?步骤二:探究空气1.让学生看氢气球,问问大家,以下哪个与这个气球一样?(具体指其他气球)2.将氢气球先插到饮管中,让大家观察到氢气球调出空气娃娃3.让学生多玩一些时间,不断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感知到空气娃娃4.方便学生理解气体的概念,我们可以将陆地上一些气态物质进行合理分类,可以用板块、绿色代表植物、蓝色代表海水等组成大陆。

5.让学生在方法1中和方法2中,分别操作制作两个氢气球和三个空气球;然后将这五个球进行排列组合,列出所有可能排列,问这么多的球,给出另外一些排列方式?6.当学生学习制作空气球时,老师指出气球的气味特点和积极性,告诉大家如果想要更好的感知物体的性状、更好地编辑排列,我们就需要使用一些相对特殊的气体。

步骤三:锻炼空气娃娃的运动能力1.将空气球一分为二,让学生将空气球捉住2.在空气球上打结形成小球,让学生把小球压压,看看物体的空气是什么感觉3.将氢气球分成两部分,让学生将氢气球捉起来,看看氢气球上的气体是什么感觉步骤四:感知空气和气体的特性1.让学生将空气球和氢气球交替处理,观察两种气体运动的异同点,与上一步相关联。

五、应用与拓展可以使用这个空气娃娃游戏来调整学生的认知,在观察和感知气体流动和感受空气的时候,再以相关教学材料进行应用练习,使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预期活动计划
主题
奇妙的天和地
活动名称
空康社会
活动目标
1.探索和感知空气的存在。
2.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
塑料袋、玻璃杯、鱼缸、小鱼、土块、吸管、扇子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教师讲谜面《空气》,幼儿猜谜语。
二、找空气
幼儿分组,找找空气在哪里。
2.小结: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空气。
四、实践操作
教师指导幼儿了解空气的作用。
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3.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五、欣赏儿歌《空气啊空气,你在哪里?》
1.教师朗诵儿歌《空气啊空气,你在哪里?》
1.引导幼儿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将塑料袋口扎紧,让塑料袋鼓起来。
2.引导幼儿在透明玻璃杯中放大半杯水,让幼儿用吸管往水中吹气,或将小土块放入水中,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3.引导幼儿挥动扇子。
4.观察小鱼在水里游动。
三、相互交流
1.请幼儿将探索中的发现讲给大家听。教师可以建议幼儿边演示边讲,如将小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小气泡,说明土里有空气,等等。
2.幼儿学念儿歌《空气啊空气,你在哪里?》
反思
批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