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_131治疗_黄蕤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_131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131治疗Radioactive Iodine-131 Treatment f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黄蕤*, 李林*【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131; 治疗【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志码】 C【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 【通讯作者】 李林,E-mail :huaxihospital_li@yahoo. com. cn 【作者简介】 黄蕤(1977年-),女,四川省泸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放射性核素治疗,E-mail :huangrui1977@163. com 。
专家论坛1 甲状腺肿瘤的流行病学甲状腺肿瘤在人类肿瘤类型中并不常见,但在内分泌系统中是最常见的肿瘤。
其中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它又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滤泡癌(FTC )和Hürthle 细胞甲状腺癌,其中PTC 最为多见,占85%左右[1]。
2011年美国确诊甲状腺新发肿瘤48 020例,占内分泌肿瘤的95.3%,占所有新发肿瘤的3.0%,男女发病比为1∶3.2;因甲状腺肿瘤死亡的患者占当年内分泌肿瘤死亡患者的66.4%,占整个肿瘤死亡患者的0.3%,男女死亡比为1∶1.3[2]。
我国上海市1983~2007年的统计资料[3]显示,男性患者甲状腺癌发病率从1983年的1.0/10万增加到2007年的3.0/10万,1983~2000年年度百分比变化(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 )为2.6%,2000年后增加到14.4%;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从1983年的2.6/10万增加到2007年的11.6/10万,1983~2003年APC 为4.9%,2003年后增加到19.9%。
天津城市居民1981~2006年期间的甲状腺癌平均发病率为2.42/10万,PTC 平均发病率为1.30/10万,其中女性PTC 为2.14/10万,男性PTC 为1.17/10万,女性PTC 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从1981的0.87/10万增加到2006年的4.70/10万[4]。
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的注意事项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I131)治疗可以用于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的治疗。
I131治疗可以杀灭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但是甲状腺髓样癌或未分化癌对于I131治疗反应不佳,所以很少用放射性碘治疗。
在开始I131治疗前一到两周时间里,患者需要在饮食上做一些调整。
患者需要避免鱼类(尤其是贝壳类),海藻类,碘盐,牛奶,酸奶,冰激淋,培根,火腿以及其他一些含有碘的食物。
另外还需要避免维生素片或其他含有碘的药物。
由于一些影像学检查,尤其是那些增强剂,也含有碘,所以医生也会问在开始治疗前6个月是否有进行增强CT等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您需要服用含有I131的胶囊或溶剂。
这些胶囊或溶剂对于碘过敏的患者也是安全的。
I131通过血液进入甲状腺肿瘤细胞,当肿瘤细胞摄取了足够的I131便会被杀死。
大多数病人在服用I131的胶囊或溶剂之后便可以回家治疗,大多数从I131释放的放射线会在大约1周内削减,到3周左右,体内将仅存在痕量的放射线。
在治疗中,您可以通过喝大量液体来保护膀胱等其他正常的组织。
这些液体帮助I131排出体外。
部分患者在I131治疗的第一天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恶心。
部分患者可能在颈部甲状腺细胞存在的地方出现疼痛。
如果甲状腺细胞已经扩散到颈部以外,那些扩散的地方也有可能出现疼痛。
在I131治疗开始的一小段时间里,您可能会出现口干、食不知味或者嗅觉下降等问题。
嚼嚼口香糖或吃点硬糖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I131治疗对于男性的一个罕见副作用是不育。
在女性,I131治疗可能不会导致不育,但部分医生建议在接受高剂量的I131治疗一年内避免怀孕。
也有研究发现很少一部分患者在接受高剂量I131治疗后若干年后出现另一种肿瘤。
由于高剂量的I131同时也能杀灭正常甲状腺细胞,因此,在治疗后你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替代天然的激素。
放射性碘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董峰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2005(000)008
【摘要】@@ 1.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特点rn甲状腺癌按病理分型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混合癌及未分化癌等.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0%~90%,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病人生存期较长.由于分化较好,具备部分正常甲状腺细胞摄取碘的能力,可以采用放射性碘(131碘)治疗.
【总页数】1页(P13)
【作者】董峰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血清内源性放射性碘化甲状腺激素柱层析测定法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 [J], 于南;管昌田;李云春
2.伴区域淋巴结或合并远处转移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J], 曾萧贤;张文文;纪立秋;李根;王有超;郝珊瑚;张国旭
3.联合放射性碘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段锋
4.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放射性碘治疗耐受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分析 [J], 查清
5.放射性碘治疗中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功能性肺转移的短期疗效 [J], 傅颖;刘垠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大剂量131I内照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
术后大剂量131I内照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曾理;易济民;黄春【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目的】探讨131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DTC转移灶的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共收治160例D T C患者,其中乳头状癌129例,滤泡癌21例,乳头滤泡混合癌10例。
160例患者均行全切次全切+双侧淋巴结清扫或单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进行131 I+激素替代治疗。
【结果】16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好转或转移灶消失者占95%(152/160),;进展的占2.5%(4/160),恶化并死于多脏器转移者占2.5%(4/160)。
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反应和消化道反应,其中局部反发生率为15.6%(25/160),消化道反应占20%(32/160)。
【结论】对术后D T C患者进行131 I内照射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385-1386)【作者】曾理;易济民;黄春【作者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06;湖南省肿瘤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06;湖南省肿瘤医院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健康教育2.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口服大剂量131I治疗的护理3.大剂量131I治疗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大剂量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清除残余甲状腺及转移灶的效果与影响因素5.大剂量^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清除残余甲状腺及转移灶的效果与影响因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放射防护管理
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放射防护与管理【摘要】目的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提出比较完善的辐射防护和管理措施。
方法结合相关国家标准,通过规范操作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
结果根据131i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病人主动配合意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结论保障治疗工作顺利完成及质量控制,保障辐射安全。
【关键词】核医学;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防护;管理国内外临床证实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手术+131i+甲状腺激素抑制三步方案是目前最佳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1】。
然而该项治疗工作属于开放型放射性工作,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131i具有三个特点:一生物半衰期较长,物理半衰期为8.04天,服药后的患者便成为活体放射源,难免使陪护人员,家属及其周围人员受到外照射和环境污染;二它既能放射出β射线,又能放射出高能量的γ射线,故内外照射共存;三治疗甲状腺癌需131i剂量大,因此,放射防护与管理非常重要,为了保障人员与环境的安全必须加强放射防护与管理。
我科2010年5月~2011年6月对20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131i内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病人的满意度为98%,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现结合实际工作做一归纳。
1 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131i治疗是一项特殊的医疗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系统培训,一、学习有关放射防护的各种法规,学习131i的物理性质及释放出来的射线的性质等知识;二、学习个人防护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规程,严格执行外照射防护的三要素: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及屏蔽防护;三、严格把好“三废”处理关。
对于放射性“三废”(废液体、气体、固体)的排放和处理,都需有专门的数量限值和行为准则的规定,以防止放射性核素向环境扩散而危害广大人群;四、工作人员应配戴放射计量仪,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2 合理科室布局及设施配套病房设立“三区制”,无活性区为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活性区为已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病房,高活性区为放射性核素储存、分装场所,三区之间需有严格的分界,每间病房均需设置可视对讲系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对讲系统与患者沟通,既不直接接触患者,又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娱乐设施,如电视、书籍,使患者能够安心住院。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全网发布:2012-07-27 14:27 发表者:袁媛6685人已访问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甲状腺癌的治疗在国内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虽然国外有一系列相关指南,但国内的医生大多不甚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核医学分会以及外科学分会曾经在大连召开会议,期望对本病的治疗给予规范性指导,但因为三个学会的专家观点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未能如愿。
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08年制订了一个指导性意见,这对规范我们处理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下面将全文发表如下。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的历史,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亦近50年。
目前,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成为DTC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治疗DTC的理想方案。
131I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后的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治疗。
清甲治疗后,当患者血清Tg≤2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即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定期随访。
在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或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应进行131I转移病灶的治疗。
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肯定。
一、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1.清甲的理由①131I可摧毁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②有利于进行全身131I显像;③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监测甲状腺癌;④乳头状癌有双侧、微小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局部潜伏及发展期长、复发率高;⑤DTC具有局部浸润特点,复发可能性增大。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治疗专家论坛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并有年轻化的趋势。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 a,DTC)是甲状腺癌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许多患者以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虽然病程进展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多因转移而死亡,因此如何预防其转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DTC患者手术后即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thyroid ablatio n,简称“清甲”)来预防复发和转移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国自50年代末开展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工作,目前全国年治疗量在3000人次左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一、131I清甲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NIS是一种糖化膜蛋白,也称为“碘泵”,主要在甲状腺细胞基底膜上表达,其功能是通过Na+-K+的交换调节细胞内外Na+浓度梯度来使细胞外的碘转运到细胞内。
Patel等证实在甲状腺癌细胞中NIS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成正比,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中,NIS表达率分别为35%、44%,而在远处转移癌中,表达率为13%,较原发肿瘤低。
NI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增生旺盛的转移癌细胞对放射线特别敏感,为131I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年2月美国甲状腺学会发表于《甲状腺》杂志上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处治指南》,引起广泛关注。
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治疗,该指南对下列患者推荐使用放射碘治疗:所有Ⅲ、Ⅳ期患者;所有年龄小于45岁和大多数年龄大于45岁Ⅱ期患者;选择性Ⅰ期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病灶多发、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或血管浸润,以及激进型病理类型患者(该分期为AJCC/U ICC的TNM分期)。
因乳头状癌有双侧、微观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发展期长、复发率高。
术后的放射碘治疗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可摧毁难以探测的微观甲状腺癌,利于用T g水平测定及全身碘扫描,长期监测甲状腺癌,极大简化了随访评估。
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株131 I照射后摄碘能力及特异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细胞株在低剂量” I 照射后摄碘能力 的变 化及 甲状腺 细胞 特异蛋 白( 、 S R、 P T ) MS R H T O、 g 及其 m N R A水平变 化 , 步研究 ”I 初 照射 与甲状腺 癌失 分化的关 系。方法 : 培养 的 F c一13细胞株 , r 3 用诊断剂 量的” I 内照 射 ( 不
均下降 , 4 h下降最 明显 , 在 8 与对照组相 比差 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P<0 0 ) 蛋 白定位 照射前 后无 明显变 化。 .5 , 结论 : 照射可使 F c一13细胞摄碘能力下 降 , I、 S R、P T 蛋 白及 mR A水平下 降 , 照射可 以使 ”I r 3 N S T H T O、 g N ”I
d aeu 8 . h aait o ” I paig teN S T HR, P ( i et l )adT wt I s og pt 4 h T ecp ly f ut n ,h I , S o b i k T O wt w s r bo n g( i R A)cnet o ec - h e n t h otn t u sf h l
Dp r n c , d i , n∞ H si l Sho e t tfM‘ Mei n ^ a me o ce o t , colfMein ,h nh i i tn n e i , h nh i(00 2 pa o dc S g a Ja o gU i rt S a ga 20 9 ) i a e o v sy
同时间 , 同剂 量 )测 量 细胞 摄 I 不 , 能力 的 变化 , 并利 用 蛋 白 印迹 法、 射免 疫 分 析 和免 疫 荧 光 检 测 MS 放 、 T HR T O T 蛋 白含量和定位 , S 、P 、S 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蛋 白 mR A水平 的变化 。结果 : 照射 N ”I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一、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和混合型甲癌(含有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的成分)。
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具有摄取131I的功能,所以能用131I进行内照射去除。
用131I去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意义为:消除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DTC病灶,降低DTC复发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由于TSH升高,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和131I 显像早期发现DTC转移灶和用131I治疗DTC转移灶;给予去除剂量131I后进行的全身显像,常可发现诊断剂量131I显像未能显示的DTC病灶,这对制定病人随访和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一)适应证:所有DTC患者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织,其摄131I率大于1%,甲状腺显像甲状腺床有残留甲状腺组织显影者,均应使用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二)禁忌证:妊娠和哺乳患者;术后创口未愈合者;WBC在3.0×109/L以下的患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
(三)治疗方法1.病人准备(1)停止服用甲状腺片或L–T44~6周。
或停服甲状腺片(或T4)后,改服T33周,然后停用T32周。
(2)忌碘4周。
(3)测定血清TT3、TT4、FT3、FT4、TSH、Tg、TgA、MCA;测定甲状腺摄131I率和甲状腺显像,摄X光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测。
2.去除治疗(1)去除剂量:常规给予131I3.7GBq(100mCi)。
如在去除前已发现有功能性转移灶,则131I剂量可达5.55~7.40GBq(150~200mCi)。
如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过多,则可考虑适当减少去除剂量,以减轻服用131I后引起的局部反应。
(2)服用去除剂量131I后5~7天行全身显像,有可能发现诊断剂量131I显像未发现的DTC转移灶,为进一步随访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经去除治疗后的患者,应常规给予甲状腺激素制剂,一是起替代作用,使机体处于正常的代谢状态;另一方面,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体内TSH的分泌,进而达到抑制DTC细胞生长的作用。
甲状腺疾病的放射治疗
甲状腺疾病的放射治疗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甲状腺疾病的放射治疗,并探讨其应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限制。
一、放射治疗的原理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甲状腺疾病中,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性物质为碘-131。
该物质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释放出β射线,通过辐射破坏甲状腺组织中的异常细胞和功能障碍的腺体。
放射治疗可有效减少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体积和功能。
二、放射治疗的应用1. 甲状腺癌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摄取含有碘-131的放射性物质,溶于血液中并富集在甲状腺组织中,从而达到治疗甲状腺癌的目的。
放射治疗可以杀灭癌细胞,进而减少癌细胞的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疾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导致代谢紊乱和其他症状的出现。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辐射甲状腺组织破坏功能亢进的腺体,减少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引发的症状,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三、放射治疗的风险与限制尽管放射治疗在治疗甲状腺疾病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风险与限制。
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放射性物质的排泄:在接受放射治疗后,患者摄入的放射性物质会排泄至体外,可能对他人造成潜在的辐射风险。
因此,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减少外界暴露,以防止辐射传播。
2. 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治疗可能导致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分泌受到抑制。
患者可能需要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以维持正常代谢。
3. 放射性物质的副作用:放射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并重视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但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限制。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及流程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及流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及流程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流程,,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规范及流程甘肃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一、适应症1、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所有DTc患者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织,其摄取131I率大于1%,甲状腺显像时甲状腺床有残留甲状腺组织显影者,均应使用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2)DTc患者没有经手术切除原发灶,原发癌灶直径>1.5cm,有淋巴、血管或包膜侵犯,甲状腺内有多发癌灶。
(3)DTc患者选择131I治疗,一般要求年龄大于40岁。
2、131I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1)DTc患者经手术切除原发灶后复发或残余肿瘤。
(2)DTc患者因故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病灶,经131I显像显示病灶有131I浓聚,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
(3)DTc患者经手术切除原发灶,临床确诊已经存在远处转移如肺、骨转移等,经131I显像显示病灶有131I浓聚,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治疗者。
二、禁忌症1、妊娠和哺乳期患者;2、DTc近期术后创口未愈者;3、wbc(1)所有患者忌碘及含碘食物、药物四周,目的是提高残留甲状腺组织对的摄取。
如果是最近手术的患者,待手术创伤痊愈后行131I去除治疗。
(2)患者停止服用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片2周,目的是使Tsh 水平升高,提高摄碘率。
2、治疗前的检查:(1)血常规、肝肾功检查;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
(2)甲功全项(包括T3、T4、FT3、FT4、Tsh、Tg、TgAb,目的在于了解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状态下机体的激素水平。
Tg水平检测在DTc患者来说很重要,对1131I于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者131I去除甲状腺治疗后的患者,如果Tg 水平升高,意味着DTc复发或体内存在DTc转移灶(血清中TgAb的存在,可影响Tg的检测结果,所以在评价Tg水平时,一定要考虑TgAb 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碘治疗期间辐射安全教育及管理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碘治疗期间辐射安全教育及管理131碘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重要的治疗方法,核素病房建立的安全化,合理化、规范化及医务人员在核素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后宣教、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防辐射安全教育对于患者及家属起到重要的作用,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核素射线及隔离治疗的恐惧心理,达到对患者、家属、其他人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辐射安全。
标签:分化型甲状腺癌;131碘;辐射安全Radiation Safet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131 IodineLIAO Ang,DING Wei,HUANG Yong-xiang,YAN HuaGuizhou People’s Hospital,Guiyang,Guizhou Province,550002 China [Abstract] 131 iodine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method after the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and the safety,ration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establishment of nuclide ward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ducation,not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treatment,in treatment and after discharge,and the radiation-resistant safety education are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which can eliminate the horrors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to the nuclide ray and isolation therapy and realize the radiation-resistance safety of patients,family,others and medical staff.[Key words]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131 iodine;Radiation safety近幾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例逐年增高,131碘治疗已经成为分化型甲癌术后最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手段之一[1]。
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行碘131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行碘131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发布时间:2021-07-20T14:53:34.71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作者:张敏方茜通讯作者[导读] 研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行碘131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
张敏方茜通讯作者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术后行碘131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在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集100例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其手术治疗后均给予碘131治疗。
患者在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的基础上,动态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
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癌细胞控制情况。
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参照组的癌细胞控制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控制癌细胞情况,实现护理工作的高质量水平。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癌细胞控制情况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为常见的分型,其常见的规范治疗措施为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根治术[1]。
优质护理针对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疾病的良好控制,改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2]。
现列举100例行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组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在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研究人员收集我院诊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
参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55.23±4.11)岁。
研究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55.21±4.10)岁。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进展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癌,通常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滤泡型甲状腺癌(FTC)。
这两种类型的甲状腺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但仍然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
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监测观察。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旨在彻底清除肿瘤。
对于早期甲状腺癌,手术通常是治愈的唯一需要。
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来补充切除甲状腺所产生的激素缺乏。
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高危和中危患者。
放射性碘能够靶向肿瘤,通过释放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
对于有转移性病变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可以帮助消除转移灶,并提高生存率。
监测观察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策略之一。
对于早期病变和低危患者,经常进行Tg(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和超声检查是必要的。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策略。
例子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使用药物来针对癌细胞上存在的特定变异,并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免疫治疗则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甲状腺激酶抑制剂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金曲替尼和里西替尼等药物已经被证实在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甲状腺癌中具有一定疗效。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广泛用于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中,也开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进行研究。
预liminary的结果显示,免疫治疗可能对某些患者有效。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对于早期病变和低危患者,手术切除通常能够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高危和中危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和监测观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新的治疗策略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辐射防护
※肿瘤科护理131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辐射防护宋文静V周演铃1陈晓侠2摘要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随着人类患病率的逐年上升,其治疗方法也日趋完善。
其中,放射性碘131(1311)通过释放B射线,可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不能切除的甲状腺癌转移灶,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同时释放的7射线能够穿出患者体外,可造成环境污染及周围人员的辐射损害。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放射性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辐射防护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辐射防护新方法提供思路,从而减少对医护、患者及其他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群众的损害。
关键词:放射性碘131;分化型甲状腺癌;辐射防护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⑴,根据组织学划分标准可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发病率占甲状腺癌的95%以上⑵。
实践证明,放射性碘131(1311)治疗DTC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具有用药简单、无创伤等优势,因此严I已成为DTC患者甲状腺全切/近全切除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勺。
D01:10.19793/ki.l006-6411.2021.12.048工作单位:1.215000苏州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2.214000无锡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护理部宋文静:女,硕士在读,主管护师周演铃: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0-02-261危害作为一种放射性物质,妙1在治疗过程中可同时释放B射线和7射线,其中,7射线能够穿出患者体外,使患者成为一个移动的放射源闵。
有研究表明顷,低剂量、小剂量的外照射可使细胞发生损伤,长期可影响人体免疫系统、造血系统,还可能使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导致遗传变异,诱发癌变等。
另外,针对DTC患者进行的知“清甲”或“清灶”治疗,1311操作剂量大,且容易挥发,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及周围人员的危害,因此,对接受治疗的患者须采取适当的辐射隔离⑺。
碘131治疗
碘131治疗碘131(I-131)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广泛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癌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碘131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碘131治疗的原理是基于放射性碘的放射性衰变,通过放射性碘的放射线破坏甲状腺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性碘的射线能够穿透甲状腺组织,将破坏甲状腺细胞,降低其功能或杀死甲状腺癌细胞。
碘131治疗主要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癌患者。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该治疗可抑制甲状腺的过度功能,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达到控制甲状腺亢进的效果。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碘131治疗可以消灭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碘131治疗通常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停用某些药物、低碘饮食等。
治疗当天,患者需要空腹服用剂量精确计算的碘131药物,通常只需一次即可完成治疗。
治疗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避免与他人过于亲密接触,以免传播放射性物质。
碘131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在数周到数月内就可以明显观察到治疗效果。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后肿瘤指标会明显下降,病情得到控制。
在接受碘131治疗期间和之后,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保持充足的休息。
其次,患者应该避免与孕妇和儿童过于亲密接触,以免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如牙刷、毛巾等。
最后,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接受必要的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身体状况。
总的来说,碘131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癌的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了解治疗原理和适应症,并在治疗期间和之后遵循医生的建议。
尽管碘131治疗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但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重返健康的生活。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131I治疗简述
DTC 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表达钠碘同 向转运体,具有摄取和碘的能力,因此能够摄取进入 体循环的放射性 131I。 131I 是 β 衰变核素,发射 β 射线 (99%)和 γ 射线(1%)。 β 射线可对细胞造成电离辐 射损伤,导致残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 DTC 细胞 的裂解和凋亡。 β 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小于 1 mm,
DOI:10.3969/j.issn.1672-0512.2019.06.040 [通信作者] 杨国仁,E-mail:guorenyang@。
所以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残留中状腺组织或病灶 内,对周围组织和器官影响较小,属于靶向内放射治 疗。 γ 射线可用来显像,显示 131I 在体内的分布并探 查可疑病灶。
1 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
每年甲状腺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 1%~5%[1]。 近 30 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快速增 长。 美国流行病监测计划(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数 据 库 显 示 ,美 国 甲状腺癌发病率由 1975 年 4.9/10 万增长至 2009 年 的 14.3/10 万,发病率增长了近 3 倍,同时 主 要 表 现 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增长,发病率从 3.4/10 万增长 至 12.5/10 万[2]。 2012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3]显 示 ,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为 6.6/10 万 ,世 界人口调整发病率(以下简称 世标发病率)为 4.8/10 万,略高于全球平均发病水平(4.0/10 万)。 《北京市 2012 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4]显示,北京户 籍居民甲状腺癌发病率为 11.0/10 万,世标发病率为 7.7/10 万,高于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平均水平。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大剂量131碘治疗的临床效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大剂量131碘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大剂量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0例,均在术后给予大剂量131碘进行清甲治疗,随访1~2年。
结果:首次清甲率86%,再次经过治疗,清除率100%,转移病灶进行治疗,其中颈淋巴结转移、锁骨区淋巴结、肺转移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给予大剂量131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对于转移的患者,疗效也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大剂量131碘;转移;复发;疗效【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27-02近些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有80%以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1-2]。
分化型甲状腺癌其分化程度好,病情发展缓慢,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并且其原发病灶以及其转移病灶具有能够摄取放射性核素131碘的特点,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甲状腺全切或是近全切辅助131碘放射治疗。
本组研究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采用大剂量131碘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0例,其中男性38例,女6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8±10.9岁,病理类型:乳头状癌56例,滤泡状癌27例,混合性1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进行患侧腺叶切除36例,患者与峡部切除19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加对侧腺叶次切除18例,甲状腺全切27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131碘的治疗,在术后伤口完全痊愈后,停止服用甲状腺制剂。
进行常规检查,主要有血常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颈部超声、胸部CT 等。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全网发布:2012-07-27 14:27 发表者:袁媛6685人已访问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甲状腺癌的治疗在国内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虽然国外有一系列相关指南,但国内的医生大多不甚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核医学分会以及外科学分会曾经在大连召开会议,期望对本病的治疗给予规范性指导,但因为三个学会的专家观点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未能如愿。
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08年制订了一个指导性意见,这对规范我们处理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下面将全文发表如下。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的历史,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亦近50年。
目前,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成为DTC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治疗DTC的理想方案。
131I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后的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治疗。
清甲治疗后,当患者血清Tg≤2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即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定期随访。
在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 >5ng/ml)或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应进行131I转移病灶的治疗。
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肯定。
一、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1.清甲的理由①131I可摧毁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②有利于进行全身131I显像;③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监测甲状腺癌;④乳头状癌有双侧、微小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局部潜伏及发展期长、复发率高;⑤DTC具有局部浸润特点,复发可能性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131治疗Radioactive Iodine-131 Treatment f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黄蕤*, 李林*【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131; 治疗【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志码】 C【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 【通讯作者】 李林,E-mail :huaxihospital_li@yahoo. com. cn 【作者简介】 黄蕤(1977年-),女,四川省泸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放射性核素治疗,E-mail :huangrui1977@163. com 。
专家论坛1 甲状腺肿瘤的流行病学甲状腺肿瘤在人类肿瘤类型中并不常见,但在内分泌系统中是最常见的肿瘤。
其中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它又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滤泡癌(FTC )和Hürthle 细胞甲状腺癌,其中PTC 最为多见,占85%左右[1]。
2011年美国确诊甲状腺新发肿瘤48 020例,占内分泌肿瘤的95.3%,占所有新发肿瘤的3.0%,男女发病比为1∶3.2;因甲状腺肿瘤死亡的患者占当年内分泌肿瘤死亡患者的66.4%,占整个肿瘤死亡患者的0.3%,男女死亡比为1∶1.3[2]。
我国上海市1983~2007年的统计资料[3]显示,男性患者甲状腺癌发病率从1983年的1.0/10万增加到2007年的3.0/10万,1983~2000年年度百分比变化(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 )为2.6%,2000年后增加到14.4%;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从1983年的2.6/10万增加到2007年的11.6/10万,1983~2003年APC 为4.9%,2003年后增加到19.9%。
天津城市居民1981~2006年期间的甲状腺癌平均发病率为2.42/10万,PTC 平均发病率为1.30/10万,其中女性PTC 为2.14/10万,男性PTC 为1.17/10万,女性PTC 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从1981的0.87/10万增加到2006年的4.70/10万[4]。
统计我院甲状腺癌手术人次呈逐年升高趋势,2009、2010及2011年甲状腺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者分别为295、347及412例。
2 放射性碘-131 (131I )治疗DTC 的原理DTC 因为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DTC 可表达钠/碘转运体(NIS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 )、甲状腺球蛋白(Tg )等蛋白,具有部分摄取和有机化碘的能力,因此能够摄取并储存进入体循环的131I ,利用131I 衰变发射β射线,通过直接和“交叉火力”效应对细胞进行电离辐射损伤和放射生物效应,导致残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DTC 细胞的裂解和凋亡。
β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小于1 mm ,所以β粒子的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残留甲状腺组织或病灶内,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影响较小,属于靶向内放射治疗。
自1946年首次报道131I 用于治疗DTC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131I 治疗已成为DTC 术后处治的重要手段[5]。
3131I 治疗DTC 的临床意义131I 治疗DTC 包括:①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去除治疗,见图1A ;②手术不能切除,但可以摄碘的DTC 转移灶治疗,见图1B 和1C 。
用131I 去除DTC 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DTC 病灶,降低DTC 的复发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
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可促使DTC 转移病灶摄碘能力增强,有利于用131I 显像发现DTC 转移灶,同时利于131I 对转移灶的治疗。
血清Tg 水平的变化是DTC 复发或体内存在DTC 转移病灶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当残留甲状腺组织被完全去除后,体内无Tg 的正常来源,通过检测血清Tg 水平的变化,有利于对DTC 的复发或转移进行监测和诊断,给予去除或治疗剂量131I 后进行的全身显像,常可发现诊断剂量131I 全身显像未能显示的DTC 病灶,这对制定患者随访和治疗的方案有重要意义。
4131I治疗DTC的适应证国内最早应用131I治疗DTC是在20世纪60 年代。
近年来,随着国内DTC患者逐渐增多,接受131I 治疗的DTC患者也越来越多,这要归功于131I治疗的规范化和外科医生对131I的认同。
2008~2011年期间我科应用不同剂量131I治疗DTC病例见图2。
但目前131I治疗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二级或更小城市不能开展或很少对DTC患者进行131I治疗,尚存在DTC术后首先接受化疗或外放射治疗而不推荐行131I治疗,对DTC术后131I治疗的适应证的掌握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图2 华西医院核医学科2008~2011年131I治疗DTC患者统计图国际上对DTC低危险度(肿瘤病灶为单灶性且<1 cm,无包膜浸润,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长期随访复发率<2%,因此可不行131I治疗[6]。
对DTC高危险度(包括任何T3和T4或者任何TN1或M1)患者行131I治疗可降低肿瘤特异性死亡率和复发率[7,8]。
对于某些低危险度患者(T1多灶性、T1>1 cmN0M0和T2N0M0)是否需要131I治疗目前尚存在争议[9-11]。
Mazzaferri等[9]对350例接受131I去除治疗的低危险度DTC患者随访30年,其复发率为16%,而802例只接受手术和甲状腺激素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为38% (P<0.001);131I治疗后的DTC患者肿瘤特异性死亡率为3%,也低于未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8%,P=0.03)。
但来自Mayo Clinic医学中心的大宗(n=1 542)随访30年的研究资料[10]则表明,行131I治疗和未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7%和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肿瘤相关性死亡率分别为5.9%和7.8%,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43)。
美国国立甲状腺癌治疗协作研究组(National Thyroid Cancer Treatment Cooperative Study Group,NTCTCSG)[11]对2 936例DTC患者进行了平均3年的随访,131I治疗均有助于延长Ⅱ~Ⅳ期DT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时间,而对Ⅰ期患者没有体现出实质性优势。
我们结合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2009版《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6]、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2003 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12]中131I治疗DTC和我科20多年131I治疗DTC的经验(表1),提出以下对131I治疗DTC的指征。
除此之外,我们对需要外科医生协助或决定的内容如治疗前注意事项,是否再次手术进行讨论,而关于治疗剂量选择,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治疗后随访等核医学专业知识不作讨论。
4.1131I去除治疗的指征①有远处转移、肉眼可见的周围侵犯,不管肿瘤大小,均需要131I治疗;②原发肿瘤≥4 cm,也应考虑131I治疗;③1~4 cm的肿瘤且有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高危因素(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应考虑131I治疗;④单病灶肿瘤<1 cm且无高危因素,不推荐131I治疗;⑤多病灶但所有病灶均<1 cm且无高危因素,不推荐131I 治疗。
4.2131I治疗复发灶或转移灶的指征①残留甲状腺组织已被完全去除的DTC患者,复发灶或转移灶不能手术切除,131I显像病灶浓聚131I ;②残留甲状腺组织已被完全去除的DTC患者,如131I显像阴性,但Tg水平升高(高度提示甲状腺癌转移或体内有小的弥散的微小DTC病灶),可经验性治疗。
图1 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去除治疗和摄碘的DTC转移灶治疗。
1A:去除治疗,中年女性,PTC术后,100 mCi (3 700 MBq)131I去除剂量显像提示颈部甲状腺组织残留,未见转移征象;1B:转移灶治疗,青年男性,PTC伴双肺转移,200 mCi (7 400 MBq)131I治疗剂量显像提示双肺弥漫显影;1C:转移灶治疗,中年女性,FTC伴全身多处骨转移,250 mCi (9 250 MBq)131I治疗剂量显像提示全身骨骼多处异常浓聚灶(均为我科室病例)5131I治疗前准备治疗前停服甲状腺激素及影响摄碘功能的药物和食物2周以上,碘摄入量≤50 μg/d,特别注意避免增强CT检查,因为目前常用的造影剂为欧乃派克和优维显,其活性成分为三碘苯甲酸的衍生物,其含碘量150 mg/ml,如一次注射造影剂100 ml,摄入的碘比每日要求基本摄碘量高30万倍(15 g与50 μg),这样会明显降低病灶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如已行增强CT检查,原则上至少等1个月后再行131I治疗[13]。
术后补充甲状腺激素再停药(术后3个月)与不补充甲状腺激素(术后3~4周)接受131I治疗,对患者伤口恢复、131I疗效和副作用发生无明显区别,但要注意术后1个月内血清Tg 水平尚不能代表术后甲状腺组织残留大小,因为Tg 的生物半衰期为3~4 d ,手术后6~8 周血清Tg 含量趋于稳定,此时Tg 的含量才反映了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大小[14]。
6再次手术去除治疗前可行甲状腺吸碘率测定和99m T c O4‾甲状腺显像,评价术后甲状腺组织残留程度。
如甲状腺组织残留过多,吸碘率较高,可建议患者再次手术,否则可能需要多次131I去除治疗,甚至多次去除治疗也难以获得理想结果。
如去除治疗前颈部彩超提示残留甲状腺内尚有异常占位或淋巴结异常,更应建议患者再次手术,这可避免131I治疗后引起局部粘连加大手术难度。
利用131I全身显像,可以发现特异性的转移病灶,如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等,结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融合显像可准确定位,见图3 (此图为我科室的病例)。
核医学医生此时应将显像结果同外科医生交流,对于可以手术切除的转移病灶尽量争取手术,避免患者接受多次131I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辐射[15]。
图3男性患者,PTC术后,已行131I去除治疗。
5 mCi (185 MBq)131I诊断显像提示上纵隔异常放射性浓聚影(红色长箭头),行SPECT/CT断层显像,上纵隔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定位于胸廓入口平面气管右侧,同机CT可见该处为一肿大淋巴结(红色短箭头)DTC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甲状腺外科、头颈外科医生和核医学科医师相互交流沟通,通力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