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节的内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发现并证明直线平行的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3.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直线平行的条件(1)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3)同旁内角互补2.证明直线平行(1)通过观察图形,找出相关角的关系。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地位和作用本课位于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第一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之一,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习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
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其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同位角,能在图中识别出同位角,并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判定。
2、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协作的习惯.2、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得到直线平行的条件.难点:同位角的寻找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二、学情分析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并且对基本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了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具备了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基础,但在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三、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教法:引导——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电化教学法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优秀说课稿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运用这些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能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能运用这些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抽象出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自主发现直线平行的条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直线平行的思考。
2.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实例,发现直线平行的条件。
3.讲解: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并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问题。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平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直线平行的条件。
可以设计如下:直线平行的条件:1.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3.同旁内角互补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课后反馈来进行。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节内容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一部分。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画直线和射线。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理解和证明,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够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
2.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证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画直线和射线,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平行的规律。
3.讲解:教师对直线平行的条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课件 说课稿
请同学们在转动木条的同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转动木条a,并观察∠1和∠2的关系有什么 变化,它们影响到木条a和b的位置关系了吗? (2)∠1和∠2有什么关系时,木条a平行木条b? (3)你发现了什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变换∠1的大小,转动木条a上述结论还成立 吗?
如下图,三根木条相交成∠1、∠2, 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
B C
3 ∠A 如图:因为∠ ___=____ ∠5 ∠C 或____=_____ 所以EF∥___ AC 理由: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A D
E
3
5 B F
C
我们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 会,因此,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是每个人的美德。一个工厂的生 产车间,在生产时产生大量不规
b
1 1 1
a
22 2
c
我的发现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我会想
你还记得怎样用移动三角板的方
法画两条平行线吗? 想一想其中有
什么道理。
你能用这种方法过已知直线外 一点画它的平行线吗?你能画几条?
结论: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A
做一做
如图,分别过点C、D画直线AB的平行线EF、 GH,那么EF与G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C. E F P几何语言: A B ∵EF//AB . G D H GH//AB(已知)
┑
装修工人向墙上钉木条, 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 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 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 a与木条b平行?
┑ ┑
b a
答:90度。
b a
同位角有: ∠1与∠5, ∠2与∠6, ∠3与∠7, ∠4与∠8 .
直线平行的条件_说课稿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位于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
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习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三种位置关系的角的特征;会根据三种位置关系的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难点“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的特征,认识“直线平行”的三个充分条件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三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生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方法1、采用指导探究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二个师生双边活动:①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
②导——知识类比,合理引导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数学活动,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堂课围绕“情景问题——学生体验——合作交流”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既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探索欲望,又排除学生学习几何方法的缺乏,和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说课稿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为一堂初中数学课所准备的教案,标题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验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具体包括:1.直线平行的定义。
2.直线平行的条件及其证明方法。
3.直线平行条件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2.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PPT。
3.教学软件:几何画板。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与直线和平行有关的基础知识。
2.教学策略:通过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3.学生活动: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这些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直线平行吗?”、“你们知道直线平行有哪些条件吗?”等。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直线平行的定义,然后通过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这些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巩固练习:设计几道题目,让学生练习直线平行的条件及其应用。
例如,“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等。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及其应用。
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答案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平行的定义,掌握判断直线平行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直线与平面几何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基本概念,对于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直线平行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能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例的展示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平行的定义,掌握判断直线平行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直线平行的判断方法。
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判断直线是否平行。
此外,学生还需要能够运用直线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讲解法、操作法和讨论法。
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直线平行的定义和判断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2.操作法: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动手操作,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平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直线平行的定义和判断方法,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知识。
3.操作:学生观察实例,动手操作,体会直线平行的性质。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说课课件
思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说明你画的两条直线平行
呢?请讨论。
永丰桥
桂畔路
四、教学过程
1、如图, ∠1=∠2=55º, ∠3等于多少度? 直线AB,CD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四、教学过程
2、点阵中相邻的四个点构成正方形。 请找出 互相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EG A M NB
CP Q FH
D
∠AMP与∠CQH是同位角吗? 相等吗?
2 b
aLeabharlann b12c
如图:∵∠1=∠2 ∴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教学过程
议一议 .
你还记得怎样用移动三角尺的方法画两条 平行线吗?试用这种方法 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 它的平行线。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0
180 180
90
48.5°
1
G R E A T 。PROTRACTOR
五、教学反思
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课 标精神,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 式;
转基因药品 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价值观方面都达到 了应有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学生仅仅是体会,对于
同位角和平行线,这本身是不同的两种关系,根 据平行线的定义,而直线可以无限延伸,但在教 学中,用有限的线长代替无限的直线,这论证在 力度上有所欠缺。还留待继续思考。
线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分层作业,延伸新知
1.书面作业:同步伴读 2.研究性作业:书P66 数学理解
板书设计
:
一、引入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三、落实巩固
探究:…………
【数学课件】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课件)
2、思考:用以前所学方法判断两直线 平行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有其他的方 法判断呢?
1、如图,三根木条,两两相交, 共组成几个角?
b
a
c
2、如图,固定木条b、c,逆时针转动木条a, 图中哪些角不变?哪些角变了?如何变?(特 别是∠2和∠1的变化)
1、记录木条a转动过程 中有代表性的5种情形(用 “>”、“<”或“=”完成,可借助量角器)
你能否用手中的两
个三角板画过已知 直线AB外一点C, 作CD∥ AB?并说 明你所作的直线就 是所求直线。
小结:(引导学生小结)
1、本节我们学习了同位角的概念,同位角相 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2、在探究中运用了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找 “一般到特殊”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这是 今后我们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大 家应掌握好。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七年级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1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学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是平行线。
(二)创设情景:如书中彩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三)新课:1、学生动手操作移动活动木条,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内容。
2、改变图中1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做一做,1与2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小组内交流。
3、由1与2的位置引出同位角的概念,如图1与2、5与6、7与8、3与4等都是同位角练习:如图,哪些是同位角?4、例:找出下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5、完成第55页随堂练习1、2题(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
要特别注意数形结合。
(五)作业:第55页习题1、2题教后记:学生基本会找同位角,也能找出平行的直线,但说理方面欠条理性。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2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认识同位角。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会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以及学会了如何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数学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例如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等。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不深,特别是对证明过程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直线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2.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表达直线平行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证明直线平行的条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并证明直线平行的条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直线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3.几何画图软件:利用几何画图软件,直观地展示直线平行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利用直尺和圆规,自己尝试画出两条平行线,并观察、总结平行线的特征。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画图的过程和发现,共同探讨直线平行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教材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
交流等活动,探索得到直线平行的条件。
2.难点是: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决具体情境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说教法(依据)
1.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学生在小学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 动经验,对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是很肤浅
说教材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由此制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别直 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2.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同位角,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 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 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 条理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 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 性。
2、畅所欲言谈收 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015-4-19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反馈新知
1
1、必做题: P46习题2.3知 识技能第一题 独立探究
2 2.选做题:小 明有一块画板 ,他想知道它 的上下边缘是 否平行,请用 所学知识解答 。
3
3、请将你学 习这节课的体 会记录在数学 笔记中.
动手实践
2015-4-19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巧妙设疑,复习引入
问题1
问题4
2015-4-19
第二环节:联系实际,积极探索
1 2 3
引入实际 问题
亲自动手 操作
引导学生 归纳
2015-4-19
第三环节:变式训练,熟练技能
基础练习 延伸练习
Text 1
• 问题1:你还记得怎样
用移动三角板的方法画 两条平行线吗?你能用 这种方法过已知直线AB 外一点P画它的平行线吗? 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2015-4-19
班班通的运用
一 、 与 教 学 内 容 的 有 机 结 合
2015-4-19
二 、 为 教 学 目 标 服 务
三 、 突 破 重 点 、 难 点 的 策 略 和 方 法
四 、 陪 养 学 生 能 力 和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具 体 方 案
2015-4-19
说教材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依据)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中,已经结合丰富 的现实情景,直观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了解了平行线经 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 述,初步具有了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为本章的深入学习 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七年级上册《基本的平面图形》一章中,教材为学生提 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测量、画图、模型操 作、拼摆、图案设计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体会平面图形 的性质及位置关系,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同时在 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顺利实现中学、小学过渡, 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 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2015-4-19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
1.带领学生研 究课本48页“ 数学理解”栏 目中的两个实 际问题:
2 2.如图,在屋
架上要加一根横 梁DE,已知 ∠B=32°,要 使DE∥BC,则 ∠ADE必须等于 多少度?为什么 ?
3
展示汇报
2015-4-19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1、本节 课你认为 自己解决 的最好的 问题是什 么?
• 问题2:分别过点C、D
拓展练习
结论
画直线AB的平行线EF、 GH, EF与GH有怎样的 位置关系? •你有什么发现?与同 伴交流.
2015-4-19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步步提高
• 1.b∥a , c∥a , 那么 由: . ,理
• 2.如图如果∠1=∠2,那么哪两条直线平行?为 什么? • 3.如图,∠AOC=∠APQ=∠CFE=46°,可得到哪 些平行线?为什么? • 4. 如图,直线EF与∠DCG的两边相交于A,B两 游戏 点,∠C的同位角是
的,仅仅处于对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线现象的感知层面,对于如何判断
两条直线平行,缺乏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 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
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2.上述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 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探索的全过程,
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引探式教学法
创设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欲望 增强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促进思维发展
组织探究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2015-4-19
说学法
反馈练习法 合作交流法 自主探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北镇市中安镇初级中学
说课教师: 汤连成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 五、班通的应用说 课 流 程
2015-4-19
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线与相交线构成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 系。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角、平行与垂直,积累了 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相交 线的有关事实。 本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 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并初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 同位角,第二课时在进一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内错角和同旁 内角的同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二、三。本单元教学 设计时将遵循教科书编写思路,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中自 然引入“三线八角”,使该知识的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 不是孤立地处理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