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合集下载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安排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林芝一、课程目标(一)内容标准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过程;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朝代的建立情况以及“国家”的产生和形成的基本知识;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度的实质。

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课前阅读、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中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夏商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扩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难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国家机器等抽象概念,理解上有难度。

三( 教学过程vertical side of the horizontal line. (3) establishing the datum plane (vertical): after the base perpendicular to a baseline level determined, in the formation of vertical lateral plane (vertical plane). That's why we established baseline, all the mullions on导入新课 :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

一、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二、章节内容: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2. 商朝的兴起与灭亡3. 西周的建立与兴盛4. 西周的衰落与灭亡5. 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三、教学目标:1. 了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理解夏商西周更迭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实记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难点: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史实记忆能力。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提醒学生关注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

【新课导入】一、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 讲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析夏朝灭亡的原因。

二、商朝的兴起与灭亡1. 讲解商朝的兴起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析商朝灭亡的原因。

三、西周的建立与兴盛1. 讲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析西周兴盛的原因。

四、西周的衰落与灭亡1. 讲解西周衰落的原因。

2. 分析西周灭亡的原因。

五、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1. 分析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

2. 讲解夏商西周更迭的影响。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关注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

【课后作业】1. 记忆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灭亡原因。

2. 思考夏商西周更迭的原因与影响。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夏商西周更迭的知识点。

六、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教案七、章节内容:1.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 西周的文化与艺术3. 西周的宗教信仰与礼仪制度4. 西周的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5. 西周的内外政治状况与灭亡原因八、教学目标:1.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文化与艺术、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

历史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案01

历史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案0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夏商西周王朝更替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史料实证: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来验证历史事实,例如通过考古资料、古籍记载等来了解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商朝的兴衰以及西周王朝的制度建设。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夏商西周王朝更替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夏商西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夏商西周王朝更替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夏商西周的历史经验。
在测试环节,我会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通过学生的测试结果,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我会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作业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我会仔细阅读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答案: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替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的阶段性变化,奠定了后世王朝的基础。其次,夏商西周的更替使得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特点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最后,夏商西周的更替也为后世王朝的更迭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2) 论述题2:请论述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2) 选择题2:以下哪项是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A. 商朝的政治治
D. 商朝的军事力量强大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3)战役结果: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4)性质:奴隶主贵族反对暴政的正义战争
3.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4)重大事件:牧野之战、分封制、国人暴动
4.西周分封制
(1)出示图片:夏商周三朝版图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展示图片,学生观察
二次备课
展示图片,学生理解。
观察夏商形势图,指出商朝的都城;并说说商朝相比于夏朝有何变化。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学生了解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
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周公旦“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包括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夫妻等身份和亲疏、尊卑、贵贱等地位的礼仪,以及与这些礼仪相配套的乐舞。例如,青铜鼎的使用数量有严格的区分,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
四、师生共同小结
五、拓展思维:
问题思考:夏商周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从中得到的启示。
学生理解助纣为虐的含义。
(三)西周的兴衰
1.周人的兴起与西周建立
背景:商朝晚期,分布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之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
2.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1)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决战地点:牧野
(4)商的势力:商朝对方国的统治取决于商朝的实力,一旦国势衰微,对诸侯的控制力则会下降,地方的自主性较强,统治不稳定。
3.商朝的衰亡
(1)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商王纣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建立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掌握夏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理解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了解夏朝的起源,掌握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夏朝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夏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夏禹的治水成就和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衰落:分析夏朝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夏朝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夏朝的文化和传说中的夏朝历史人物。

1.3 教学方法:讲述法:通过讲解夏朝的建立、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夏朝的地位和影响。

图片展示法:展示夏朝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夏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第二章:商朝的兴起与衰落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兴起背景和原因。

掌握商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理解商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兴起:了解商朝的起源,掌握商朝的兴起背景和原因。

商朝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商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商汤的起义和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衰落:分析商朝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商朝的地位和影响:探讨商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商朝的文字和宗教信仰。

2.3 教学方法:讲述法:通过讲解商朝的兴起、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商朝的地位和影响。

图片展示法:展示商朝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第三章:西周的建立与衰落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掌握西周的主要历史事件和衰落原因。

理解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了解西周的起源,掌握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西周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西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周武王灭商和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衰落:分析西周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西周的地位和影响:探讨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如西周的文化和礼乐制度。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课前预习】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其灭亡时间是。

7、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8、重要大臣:9、夏朝亡国之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看P18图:桀把人当坐骑)三、西周的分封制10、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合作探究】1、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

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17动脑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P20动脑筋)3、看P21地图:周初形势图,找出各诸侯国分布的地点。

4、看P21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分封制),标出各级的身份(P22活动与探究2)【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目标】①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②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通过朝代兴衰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中共提到哪些王朝?分别存世多久?答案提示:夏、商、周;四百年、六百年、八百年。

教师指导:夏商周三代是如何更替的呢?为什么周朝存在时间要比前两个朝代更长,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那段历史。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说一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提示:教师指导:尧舜禹处于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各个部落之间为了抢占资源而进行战争,战争有胜有败,就出现大量的战俘,这些战俘沦为奴隶。

于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立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奴隶主阶级为了防止奴隶阶级反抗,开始设置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中国开始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夏朝建立的基本概况。

答案提示:教师指导:禹在涂山邀请各位诸侯召开大会,在诸侯面前手拿玉帛向天祭祀。

以奉行天命自居,表明已取得“夏后”地位,一般认为,涂山之会是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不久后禹命各方诸侯进献金,将其铸造成九个大鼎。

这就是一言九鼎这个成语的典故。

九鼎象征着九州。

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2、自主学习:禹最初想传位于谁?但最终谁成为了夏朝新的继承人?他能继承王位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开创了哪一制度?答案提示:伯益、启、血缘关系、世袭制教师指导: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原创精品】夏商西周的更替教学设计

【原创精品】夏商西周的更替教学设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程标准】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2、过程与方法识别“桀把人当作坐骑”、“牧野之战”、“西周等级示意图”,提取历史信息.表格概括夏、商、西周三朝的主要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2、难点:对分封制的理解和认识【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历史朝代歌: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对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环节一】展示目标:同课标【环节二】自学检测:完成《金榜》填空部分【环节三】合作解疑2、古人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请用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事实予以证明?(1)得民心:大禹治水、商汤灭夏、武王伐纣……(2)失民心:桀的残暴政导致夏朝灭亡、纣的残暴导致商朝灭亡、周厉王的暴虐无道导致国人暴动、周幽王的昏庸导致西周的灭亡……【环节四】激励引导:西周分封制1、阅读教材P24第一段,指出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对象、内容、诸侯义务、分封制的作用?2、阅读教材P24“西周等级示意图",指出分封制形成主要等级及其关系?3、阅读教材P23和P31页地图,指出分封制实施后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4、你认为分封制可能存在怎样的弊端?【环节五】总结检测1、小结:结合板书总结本课知识,记忆重点.2、练习:《金榜》【板书设计】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三代的更替二、西周分封制1、分封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2、分封对象:亲属、功臣3、分封内容:土地、平民、奴隶4、诸侯义务:(1)服从命令(2)交纳贡品(3)镇守疆土(4)带兵作战5、作用: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夏、商、西周更替顺序及其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以及奴隶制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教学思路一、课前导学1.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ldquo;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mdash;mdash;夏。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更替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了解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2、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和独立思考,对历史史实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脉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难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进程。

方法突破:借助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演绎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让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难点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学生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

能想、敢说,在交流中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教学策略及准备本课时使用故事法、讲述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等。

查阅相关书籍、网站,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故事资料,并加以整理。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学历史故事一:在我国远古时代,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

为了解除水患,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禹去治水。

禹是一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

他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全面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

大禹除了指挥疏导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

他手握木锸,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而不入。

在他的领导下,人们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伏伏帖帖地流入大海。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程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重点难点】重点: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

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是哪两个朝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新课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1)【史料研读】材料一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大意是禹在涂山会见各部落首领,这些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帛等礼品来朝见他。

说明此时禹的权势已经很大。

)——《左传·哀公七年》材料二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大意是禹将死的时候准备传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进攻伯益,继承了统治者的位置。

)——《韩非子》材料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2)【问题探究】①禹死后启继位,使尧、舜、禹时期的哪一制度遭到破坏?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禅让制。

说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②王位世袭制和禅让制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承袭王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开始于启。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结束于禹。

2.国家机构(1)【史料研读】材料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统治者筑城郭以保护自己。

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产生了。

(2)【问题探究】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答案提示: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却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使农业和手工业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课标内容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知道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时空观念:知道夏、商、周三代更替,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掌握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

3.史料实证:知道考古学者发掘了夏、商、周时期的都城遗址及其大量文物,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形成重证据的意识。

4.历史解释:知道二里头遗址及其文物的发掘,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及其文明进程,学会在理解和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

归纳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内容,结合文字和图片史料,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理解夏、商、周朝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明白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夏商周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封制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史记·夏本纪》书影“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i)氏。

”这是《史记·夏本纪》中对禹建立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

后继的商朝和西周,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夏、商、西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教师讲解: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的儿子启不接受传统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禹的王位。

“家天下”形成: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材料研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合作探究:“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天下为公:禅让制,传贤。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教学设计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教学设计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商西周的更替》是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夏朝、商朝和西周朝代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本课内容涉及三个朝代的起源、主要历史事件、社会制度、文化特点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针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三个朝代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各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

2.难点:各个朝代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案等4.教学辅助材料:历史图片、地图、时间线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典型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段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国人暴动,西周的灭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西周分封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个视频,我们知道商纣王是被周武王所灭,那大家知道其中的缘由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来一探究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夏商周的更替》。

二、自主学习齐读学习目,带着这节课的任务进行自学,用比一比抢答环节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三、讲授新课(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教师:从刚刚的竞赛环节可以看出同学们都自学得很好,在前面的课程我们学过了尧舜禹的禅让。

说的是尧年老时,把位置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

舜年老时,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而禹在公元前2070 年建立了夏王朝把都城修建在阳城,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他死后他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合作探究一; 何为公天下,何又为家天下,下面请同学们看到这一则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问题: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过渡:教师:从材料中可见启继禹位,使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进入天下为私的阶级社会,由“大同”进入“小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出现。

合作探究二:1. 为什么说夏朝是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回答:讲解:夏朝经历了400 多年,夏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兴起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夏禹的主要事迹。

理解夏朝的兴衰原因。

掌握夏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背景:炎黄战蚩尤,华夏族的形成。

夏禹的主要事迹:治水成功,建立夏朝。

夏朝的兴衰原因:内部矛盾,外部侵略。

夏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初步的封建制度,夏禹的传说和崇拜。

1.3 教学活动讲述夏朝的兴起和夏禹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夏朝的历史地位。

分组讨论夏朝的兴衰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示夏朝的文化特点,如夏禹的传说和崇拜,让学生了解夏朝的文化遗产。

第二章:商朝的兴起与变革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主要事迹。

理解商朝的变革原因。

掌握商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建立背景:夏朝的衰落,商部落的兴起。

商汤的主要事迹: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的变革原因:政治腐败,民众疾苦。

商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完善的封建制度,商汤的传说和崇拜。

2.3 教学活动讲述商朝的兴起和商汤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商朝的历史地位。

分组讨论商朝的变革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示商朝的文化特点,如商汤的传说和崇拜,让学生了解商朝的文化遗产。

第三章:西周的兴起与繁荣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武王的主要事迹。

理解西周的繁荣原因。

掌握西周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背景:商朝的衰落,周部落的兴起。

周武王的主要事迹:推翻商朝,建立西周。

西周的繁荣原因:分封制的实施,农业生产的发展。

西周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点: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完善的封建制度,周武王的传说和崇拜。

3.3 教学活动讲述西周的兴起和周武王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西周的历史地位。

分组讨论西周的繁荣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示西周的文化特点,如周武王的传说和崇拜,让学生了解西周的文化遗产。

第四章:夏商西周的更替与历史意义4.1 教学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一、课题名称《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阐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的建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过程。

通过对这三个王朝的介绍,呈现了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包括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国家机构的建立、青铜文明的发展以及分封制等重要内容。

四、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

2.时空观念:明确夏、商、西周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其所处的大致时间范围。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资料,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能够解释世袭制、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5.家国情怀:从古代王朝的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过程。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意义。

深入分析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以及其弊端。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环节:展示大禹治水和启继位的图片。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两张图片,一张是大禹治水,一张是启继位。

大禹治水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启的继位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早期国家形成的兴趣。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产生好奇,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2.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5分钟)教学环节: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夏朝的建立和世袭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看到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治水有功,威望大增,他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那世袭制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世袭制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世袭制的确立
出示图片,讲授夏禹想传位给伯益,但启凭借势力继承了王位。

禹死后,启夺取王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结合教材22页思考,启继承王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出示图片,请学生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尧舜禹是通过什么制度继位的?启和其后的太康是通过什么制度继位的?
明确“世袭制”的含义,即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紧世代继承。

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材料研读: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回答】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
天下变成家天下。

【回答】禅让制和世袭制。

明晰“世袭制”的含义。

【回答】“天下为公”指禅让制,
“天下为家”指世袭制,即指王
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
系世代继承下去。

复习旧学,明确两种
继位制度的区别,对
比学习,强化记忆。

史料研读,明确两种
制度的内涵,理解记
忆。

3.夏朝的巩固措施
出示夏朝巩固措施区域图,指出其中心地区是今河南中识别地图,阅读教材
【回答】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
通过自主学习,归纳
夏朝的巩固措施,培
养学生自学和理解。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二、内容分析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时期。

商朝和周朝,国家地域扩大。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国家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军队,制定了法律和制度。

这些制度和世袭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反映了朝代兴衰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相关史事,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通过夏商周的更替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二)讲授新课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22,概况夏朝建立的相关史实。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想一想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4)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思考二里头文化遗存,反映出怎样的信息。

(4)学生活动①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②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2.商朝的统治(1)教师活动商朝的建立与统治(2)学生活动①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②商朝为巩固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教师活动首都是国家的中心,为什么要多次迁都?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联邦。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尚书·盘庚》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史记·殷本纪》(4)学生活动自然灾难;王室争夺权力。

3.西周的兴衰(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26,梳理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基本概况?(2)学生活动①目的:巩固统治②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③权利与义务: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结构: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夏商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维护自己和本阶级统治的手段以及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是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与国家概貌的极其重要的一课,对以后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也有很大帮助。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子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三目的不同侧重点和内在联系,才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的概貌,并能对西周的社会网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找出商代夏,西周代商的杨同原因,并讨论有何历史启示。

教学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初一学生对这些政治理论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

★〖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简述夏朝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灭亡等基本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学会归纳,概括,比较等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夏,商灭亡的原因",促使其养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通过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初步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进而联系自身实际学会如何做人;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先前学习的传说时代我们祖先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第课夏商西周地更替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安排课时课时授课教师:林芝一、课程目标(一)内容标准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地基本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地演变过程;简述西周地分封制度.(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地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朝代地建立情况以及“国家”地产生和形成地基本知识;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地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度地实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课前阅读、课堂讨论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地兴趣,培养其全面、客观地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地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地观点分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地进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地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地国家,从而培养学生地民族自豪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地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地必然结果.其中生产力地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地根本动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夏商周朝地建立时间和建立者;西周地分封制是西周地重要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扩展疆域,巩固统治地作用,对后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难点:对于七年级地学生学习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地演变、国家机器等抽象概念,理解上有难度.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你知道嫦娥奔月地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地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地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地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教授新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家天下”地形成教师: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地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地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地王位世袭制所替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夏朝地建立约公元前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夏朝地建立,意义深远,我国历史上地第一个国家,中国历史由此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启继禹位区别世袭制与禅让制(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地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地,是为了让更贤能地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而让给自己地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会导致朝代更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地一种权力继承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才被废止.世袭制地特点是一个家庭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它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地结果,标志着“公天下”地原始社会为“家天下”地奴隶社会所代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家机构地建立:设置军队、制定刑法、修建监狱国家机构建立地实质:保护统治者地利益.、夏桀地暴政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地文字,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给学生讲述关于夏桀地残暴(把人当坐骑,被人们比作太阳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商灭夏与周灭商.汤灭夏,建商公元前年、暴君商纣“炮烙”之刑《封神榜》、武王伐纣,建周时间:公元前年定都镐京、牧野之战讨论:夏、商灭亡地根本原因是什么?(统治者地暴政是他们失去民心,最终导致灭亡地根本原因.)、教师总结,并且让同学观察地图来进一步理解各朝代地发展,总结在朝代更替中蕴含地小成语故事.三、周初分封制、让学生阅读,带问题思考,实行分封制地原因:西周疆域十分广大,周王很难对所有地地区特别是较边远地地区实施有效地统治.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地统治,在西周初年,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对全国地控制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封制地主要内容:①分封地范围: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地义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地领导,要承担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定期朝觐、交纳贡税等义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封地作用:①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地政治、经济和文化地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地奴隶主贵族地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地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地统治方式;②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地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地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与分封制紧密联系地是继承法.周朝地继承法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确定继承关系与名分地制度,主要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其他诸子地分封制.继承法规定,周天子地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不变.其他诸侯地封爵也由嫡长子继承,五世而迁.继承法是维系分封制度地.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以血统关系衡量亲疏远近,其实它地真正目地,不在分别亲疏,而在通过亲疏地血缘关系确定财产和政治地位地分配.所以,继承法是分封制地基础,它们都是维护周王朝统治地支柱,继承法地实质是为巩固统治秩序服务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西周地灭亡时间:公元前年直接原因:犬戎地入侵东周地开始:公元前年四.课堂小结:让同学们根据所上内容制定一个大事年表朝代都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夏阳城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禹桀商亳(殷)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汤纣周镐京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武王幽王思考讨论:周幽王点烽火戏弄诸侯地故事反映了周朝分封制地内容:诸侯必须接受周王地领导,要承担保卫王室地义务.所以当周幽王点起烽火发出被敌人入侵地信号时,邻近地诸侯必须马上赶来救驾.周幽王视军事为儿戏地做法,必然损害自己在诸侯中地威信,引起诸侯们地反感.幽王戏弄诸侯,结果却戏弄了自己.后来犬戎真地来侵犯了,诸侯们以为还是在戏耍他们而不再派出援兵,周幽王最终招致杀身灭国之祸.从这个历史故事中学生可以得到地启示是:诚信是做人之本.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本课几个朝代地更替中得到地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五、课后总结:本课内容是容语文和地理相互渗透地一节课,让学生从中来感受科目之间联系是很重要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安排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林芝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过程;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朝代的建立情况以及“国家”的产生和形成的基本知识;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度的实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课前阅读、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中生产力的进步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夏商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扩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难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国家机器等抽象概念,理解上有难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

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教授新课:
一、“家天下”的形成
教师: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

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中国历史此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2、启继禹位
区别世袭制与禅让制
3、国家机构的建立:设置军队、制定刑法、修建监狱国家机构建立的实质:保护统治者的利益。

4、夏桀的暴政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

给学生讲述关于夏桀的残暴
二、商灭夏与周灭商
1.汤灭夏,建商公元前1600年
2、暴君商纣“炮烙”之刑《封神榜》
3、武王伐纣,建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定都镐京
4、牧野之战
讨论: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教师总结,并且让同学观察地图来进一步理解各朝代的发展,总结在朝代更替中蕴含的小成语故事。

三、周初分封制
1、让学生阅读,带问题思考,实行分封制的原因:西周疆域十分广大,周王很难对所有的地区特别是较边远的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

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在西周初年,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①分封的范围: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承担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定期朝觐、交纳贡税等义务。

3、分封的作用:①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
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②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与分封制紧密联系的是继承法。

周朝的继承法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确定继承关系与名分的制度,主要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其他诸子的分封制。

继承法规定,周天子的王位嫡长子继承,世代不变。

其他诸侯的封爵也嫡长子继承,五世而迁。

继承法是维系分封制度的。

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以血统关系衡量亲疏远近,其实它的真正目的,不在分别亲疏,而在通过亲疏的血缘关系确定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

所以,继承法是分封制的基础,它们都是维护周王朝统治的支柱,继承法的实质是为巩固统治秩序服务的。

4、西周的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直接原因:犬戎的入侵东周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四.课堂小结:让同学们根据所上内容制定一个大事年表
朝代都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夏阳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桀商亳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纣周镐京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武王幽王
思考讨论:周幽王点烽火戏弄诸侯的故事反映了周朝
分封制的内容: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承担保卫王室的义务。

所以当周幽王点起烽火发出被敌人入侵的信号时,邻近的诸侯必须马上赶来救驾。

周幽王视军事为儿戏的做法,必然损害自己在诸侯中的威信,引起诸侯们的反感。

幽王戏弄诸侯,结果却戏弄了自己。

后来犬戎真的来侵犯了,诸侯们以为还是在戏耍他们而不再派出援兵,周幽王最终招致杀身灭国之祸。

从这个历史故事中学生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诚信是做人之本。

从本课几个朝代的更替中得到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五、课后总结:本课内容是容语文和地理相互渗透的一节课,让学生从中来感受科目之间联系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