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开窍的感觉——真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然开窍的感觉——真好!
本周“预习”专题,我付出了足有50个小时。
经历了2篇撤稿、3次返工,一开始还茫然无措。
今天,编“导入”专题,我用5个小时,搞了2个版。
效率之高,给了我突然开窍的感觉。
不是矫情,我是不愿过周末的——我敬仰这份工作,对编辑有浓厚的兴趣,老感觉时间不够用的,想学的东西又那样多。
前段时间,由于业务生疏,能力不够,屡遭挫折,一度非常苦闷,连心爱的博客都不敢多写。
今下午,我电话约稿,突然找到了感觉,原本混沌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仿佛从山重水复一步跨进了柳暗花明。
事情是这样的,我编的两个版,左边是“问道”,右边是“课堂现场”。
基本套路是“左理论、右实践”,即“问道”是特邀嘉宾对话,“现场”则呈现典型案例。
对编辑来说,贴两篇成形的稿子最简单,也最省事,可吻合策划意图的稿子不好找,约写的稿子往往是应景之作,质量难以保证。
编辑修改那些中庸的稿子,非常头疼,有时比重写还费事。
这期“预习”稿子,我原先是编了3篇稿子(其中2篇是约写),自己都不满意,领导直接让我翻工。
经过半夜时间的改头换面后,逻辑严密,眉目清晰,体系完整,编排流畅。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我提取了10多篇文章的精华,又添加了许多按语,为了表述方便,我甚至假名代写,左右互搏,能不精致吗?当然,这种以“对话”形式呈现的稿子,对读者来说赏心悦目,对作者来说不大情愿(我们配发照片以弥补),对编辑来说则无异于自己写。
不管怎么说,这期“预习”,我还是满意的,等下周三,大家可以拿报纸和我的博客(前天那两篇)作对照——优劣分明。
再说我突然开窍的事。
中午,我就想,导入专题找谁“问道”呢?有了!谁的稿子写得好,我找谁问道。
很快,我锁定了两位特级教师,两位熟悉的网友,还有两位文采很棒的陌生投稿人。
6人中,居然有3位江苏籍的,只好去掉一位。
有一位特级教师留的是座机号码,打了3遍电话无人接,再去掉。
剩下的4位,都很热情,交流中给我许多启发,我顺便把拟标题、设问句、写按语等编辑的活路也委托他们思考,他们很痛快地答应了。
4人有点少,我突然想起了一位中学业务校长,他虽然这次没投稿,但我听过他的课,特别擅长导入。
立即拨通电话,交流中又得到好多教益,再把拟好的“问道函”往邮箱一发,我的稿源又丰盈了两成,他也珍惜这样的发表机会。
“问道”搞定,再战“课堂现场”。
50篇来稿,版面只能容纳四五篇,怎么选呢?好稿子中有瑕疵,烂稿子中也有亮点。
再说了,既然是还原课堂现场,仅选几个人的导入案例不具有代表性。
又是灵光一闪,再次全盘打乱,我从50篇稿子中选了24个案例,并分别另拟了题目(见下文),并准备每个案例再加一两句精彩点评,这样的呈现方式既美观又实用,或者说短小精悍,方便阅读。
按理说,我选10多个案例就够1个版了,今晚选了20多,相当于我连下下期的版面也搞定了。
下面,我把今晚列的小标题(内容还有待细改)给大家看看,谁有适合的案例,如果更贴切,我会优中择优的。
(排序亦待调整)
俗语对联:推陈出新巧化用
时事新闻:鲜活生动攫眼球
用多媒体:声色光电造情境
联想想象:春风化雨了无痕
煽风点火:吊你胃口没商量
激情演讲:残缺亦有美无限
拼图游戏:寓教于乐趣味浓
传奇故事:铺垫渲染触类通
谈话聊天:不知不觉入主题
设疑逗趣:开场即刻被吸引
学生表演:拙劣演技出神奇
观看视频:身临其境利学习
故弄玄虚:心理战术有实效
平铺直叙:看似寻常最奇崛
现场实验:百闻不如一目睹
大话西游:说书岂能不爱听
讲发明史:学习兴趣油然生
借助插图:皆为寻美动真情
作诗填词:哪怕打油亦新奇
轻哼慢唱:流行音乐长精神
创设情境:转轴拨弦三两声
男女对抗:一石激起千层浪
唤起童心:深奥哲学变通俗
张弛有度:适可而止扬风帆
广告:下一期的“结语”专题,您愿做“问道”的特邀嘉宾吗?至少,您可以提供几个精彩的结束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