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精品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一)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凝聚了法拉第十年的心血,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探究过程,我们今天的学习,不可能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重现这一伟大的发现,本节的教学重点应在于引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探究观念和探究意识;在于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使学生被科学家的精神所感动,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效果!!(二)引入1、讲述“逆向思维结硕果”故事(见附录1)2、如图所示,师生共同做奥斯特的“电磁”实验,启发思考:磁-->电?说明:以故事引入新课,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本节课以“逆向思维”为主线的起点。
二、对探究磁-->电实验器材的选择1、引导学生对“电磁”实验中各部分器材作用的分析:(1)电源——产生电流;(2)导线和开关——形成闭合电路;(3)小磁针——检验磁场的产生2、继续运用“逆向思维”选择磁电实验器材:(1)磁铁——产生磁场;(2)导线和开关——形成闭合电路;(3)电流表——检验电流的产生。
说明:①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检验电流产生的仪器,学生可能有小灯泡、电动机、电流表等方案,类比奥斯特实验中选用灵敏的小磁针,确定选用灵敏电流计;②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面前摆放的是电。
磁实验器材,并且要求他们合上课本,运用“逆向思维”对实验所需器材进行分析推理。
三、探究磁电的实验过程1、闭合开关、观察的电流计的指针没有偏转;2、师生共同分析是否因为磁场不够强,断开开关,分别改接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并分别将它们放在导线的不同位置后闭合开关;3、在“失望”地认为磁不能产生电后,教师似“无意间”拿走马碲形磁铁,学生们突然发现指针偏转了,重复实验,发现磁的确能产生电流;4、得出初步结论:“运动”是磁生电的必要条件。
说明:似乎无意间发现磁能生电,符合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历程(见附录2)四、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运动”是否是磁生电的充分条件?1、给学生提供灵敏电流计和马蹄形磁铁,进行分组实验;2、学生通过实验可能会发现,虽然导线在运动,但在如下情况不能产生电,如:①开关断开;②导线里外运动;③导线上下运动。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4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的18.2章节,主要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具体内容包括:1.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 感应电流的方向:使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感应电流的大小: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度、导体在磁场中移动的距离和导体的电阻有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和大小计算。
2. 学会使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感应电流大小的计算。
2. 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发电机、电流表、导线、磁场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有哪些实际应用?2. 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和大小计算。
3. 演示实验:展示发电机的原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4. 练习:让学生使用右手定则判断实验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5. 讨论:分组讨论感应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2.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3. 右手定则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1)导体ab在磁场中沿水平方向运动,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
(2)导体cd在磁场中沿垂直方向运动,磁场方向为水平向右。
2. 答案:(1)感应电流的方向为水平向右。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为垂直向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和大小计算。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一、教学内容1. 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的原理和现象,使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2. 电磁感应现象:讲解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过程。
3. 感应电流的方向:介绍楞次定律,使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奥斯特实验,了解电流的磁效应,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 通过电磁感应实验,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讲解楞次定律,让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过程,楞次定律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现象的理解,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楞次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奥斯特实验装置,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引出电流的磁效应。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过程,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操作。
4. 楞次定律讲解:讲解楞次定律,让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楞次定律,解决一些感应电流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奥斯特实验2. 电磁感应现象3. 楞次定律七、作业设计(1)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导线的长度为L,电流的方向为I,磁场的方向为B,导线运动的方向为S。
当导线从磁场中向右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什么?(2)一根环形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导线的半径为R,电流的方向为I,磁场的方向为B,导线运动的方向为C。
当导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什么?2. 作业答案:(1)感应电流的方向为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方向。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3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18章第2节,主要讲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具体内容包括:1. 感应电流的概念:当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3. 感应电流的方向: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抵制引起它的磁通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应电流的概念,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包括电池、开关、导线、磁场、导体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变化的磁场中,导体中会产生电流?2. 理论讲解:讲解感应电流的概念,阐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4. 例题讲解:讲解楞次定律,引导学生理解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练习题。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8.2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 感应电流七、作业设计1. 描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 解释为什么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抵制引起它的磁通量的变化。
4. 解答练习题:(1)当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的电流称为()。
(2)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引起它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案:1.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2.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抵制引起它的磁通量的变化,这是因为感应电流产生的本质是为了维持磁通量的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第2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知道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
4.会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探究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利用对比的方法区分磁生电和电生磁。
4.分析发电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科学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探讨问题的兴趣习惯,善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
2.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课前准备】演示器材:U形磁铁、闭合线圈、开关、灵敏电流计、支架、手摇发电机模型、交流发电机挂图、模型等。
分组器材:U形磁铁、闭合线圈、开关、灵敏电流计、支架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上节我们知道了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中,最终都需经过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那么,发电机中的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学生思考,可以讨论。
)二、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可以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在磁场中能否产生电流呢?2.猜想与假设问题可以是学生批注以疑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讨论、交流需要的器材。
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引导提出的。
)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面前摆放的是电磁实验器材,启发学生思考该如何选择检验是否有电流产生的仪器,并且要求他们对实验所需器材进行分析推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教师要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疑点、难点进行点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8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8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8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感应电流的概念、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楞次定律。
1. 感应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感应电流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感应电流是由磁通量的变化引起的电流。
2.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讲解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两个必要条件,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
3. 楞次定律:介绍楞次定律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感应电流的概念,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 掌握楞次定律,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感应电流的概念,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楞次定律。
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磁感应实验装置、电流表、导线、开关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感应电流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讲解感应电流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感应电流是由磁通量的变化引起的。
(2)讲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
(3)介绍楞次定律,讲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8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一、感应电流的概念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 闭合回路2. 磁通量变化三、楞次定律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3. 运用楞次定律,分析一个实际例子,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楞次定律。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8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8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第二节科学探究:如何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设计实验:(如图)将一根导体的两端用细线悬挂起来,并与灵敏电流计、开关串联组成闭合电路.将导体放在U形磁铁的磁场中,探究导体在磁场中如何样运动时,才能在电路中产生电流。
进行实验(1)断开开关,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观看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2)闭合开关,让导体在磁场中静止、沿着磁感线的方向上下运动、左右运动、左右斜向运动,观看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小结:(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那个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觉的.(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②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例题1:解析:A项,AB棒竖直向下运动,导体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B项AB棒水平向左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偏转,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闭合,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因此选B变式练习解析:甲图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乙图中不切割磁感线,因此不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有没有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1:电流是有方向的,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保持磁场方向不变,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注意观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否变化.(2)保持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把磁极对调),注意观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否变化.(3)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把磁极对调)同时改变,注意观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否变化.小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验现象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师点拨:“注意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的关系”.“用刀子如何样才能切东西”(比如:割韭菜.割草).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8.2科学探究: 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尤其是交流与合作过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积极动手、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探究习惯。
2、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形成细心严谨的实验品质和勇于质疑乐于实践敢于幻想的科学精神。
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对感应电流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二)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完成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既要设法使现象明显,又要能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方法](一)教法:引导参与、调控点拨;(二)学法:自主互助、合作交流[教学准备](一)教具:U型磁铁、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及手摇发电机、动圈式话筒、原副线圈,(二)学具:磁铁(2个)、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线圈、自制发电机。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投影央视热播《神话》电视剧片段:手机没电了视频内容:主角穿越到古代,但手机没电了,主角先设计方案。
再想方设法寻找材料制造发电机给手机充电。
提问:主角找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能发出电吗?调动学生思考.(设计意图:用穿越这个流行元素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合作探究一:初探磁生电(投影主角找到的材料:磁铁和铜线,问题:利用主角找到的这些材料。
试一试能不能产生电流。
教师(适当引导):磁可以提供磁场,教师提供灵敏电流表。
电动机是怎样动起来的?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初步探索磁生电。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会成功,有的不会。
因为这个现象比较微弱。
这个时候可以介绍奥斯特和法拉第的经历。
对同学进行德育教育。
教育同学在做实验时应细心严谨。
引出实验课题,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法拉第经历了十年才能得出这个实验结论?2、合作探究二:细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沪科版)
18.2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沪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
2. 重点:实验操作技能,现象观察与分析。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发电机模型,磁铁,导线,电流表,开关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电磁感应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演示实验:展示发电机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电磁感应现象。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知识拓展:介绍法拉第的贡献,电磁感应的应用。
五、活动重难点1. 重难点: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是否掌握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从而达到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课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设计我选择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在实践操作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这样的设计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演示在引入环节,我使用了发电机模型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感应现象。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好奇心,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后续的实践活动中去。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2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 (新版)沪科版 教案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究、概括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感应电流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U形磁铁、闭合线圈、开关、灵敏电流计、支架、手摇发电机模型。
学生准备:U形磁铁、闭合线圈、开关、灵敏电流计、支架。
【教学设计】【情境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人们发现电现象和磁现象已有两千多年了。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人们认为电就是电,磁就是磁,它们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直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的现象,才开始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联系,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电生磁”。
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能不能反过来利用磁场来获得电流呢?也就是说,能不能实现“磁生电”呢?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问题。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解决了这个问题。
法拉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最后又得出什么结论?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说明:采用教师语言引入的方式,介绍物理学家或物理学史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提出问题1.演示发电机模型,先慢后快再慢,要求学生观察灯和教师的手。
2.我们再来认真观察发电机模型它的构造。
重点强调模型中有线圈导体,有磁体,就有磁场,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导体在磁场中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呢?说明:教师诱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惊奇和困惑,同时也为猜想作好准备,为这节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开始猜想:可能跟导体运动有关。
(教师把猜想内容写在黑板上)进一步追问,那么要怎么运动才能得到电流呢?请同学根据我给大家提供的器材制定计划与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八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
3.讲解实验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三)实验探究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和大小变化。
2.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感应电流的产生规律。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讨论,形成统一认识。
5.知识巩固: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电磁感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7.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演示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电磁感应知识,检验学生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十八章第二节后的习题1、2、3,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解答习题4,该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设计一项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小实验,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实验室完成,并记录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分析等内容。
5.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拓宽知识视野。
作业要求:
1.作业需按时完成,保持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2.实验报告和小短文需注重原创性,不得抄袭。
3.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将给予耐心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3、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的电流在大小至少与哪个因素有关?
4、电磁感应现象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猜想、假设、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电路必须闭合
根据预习,设计表格,补充完善表格
将一根导体的两端用细导线悬挂起来,并与灵敏电流计、开关组成串联闭合电路。将导体放在U形磁铁的磁场中。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步骤
现象
结论
三、感应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四、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五、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话筒
【小结】1.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巩固练习
1、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当电路断开时,无论怎样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当电路闭合时,让导体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如果只改变运动方向,电流表的指针;如果只改变磁场方向,电流表的指针;如果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表的指针;让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的夹角是锐角,电流表的指针;如果导体不动,移动U形磁铁,使之垂直于导体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实验结果表明,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磁感线运动。电流方向与方向和方向都有关系。
制
定
目
标
的
依
据
教材分析:在本章中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是作为知识,特别是作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设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将不仅对电磁感应现象有初步的认识,认识到产生电磁感应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初步了解发电机的简单原理,特别是体会到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一些触手可及的地方的应用,减小对物理学的神秘感。通过科学探究导体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学生将在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初步的体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就业,与社会的融合方面作一定的影响。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教案:第2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2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2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2. 详细内容:(1) 感应电流的概念及产生条件(2)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过程(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方法(4) 感应电流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感应电流的概念,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 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学会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感应电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桌、实验架、磁铁、导体棒、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与感应电流相关的日常生活实例,如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注感应电流。
2. 知识讲解:介绍感应电流的概念、产生条件,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并解释原因。
5. 知识拓展:讲解感应电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感应电流的概念及产生条件2.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过程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方法4. 感应电流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过程。
(3) 用右手定则判断下列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a. 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垂直运动。
b. 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水平运动。
2. 答案:(1)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2)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过程: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8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知道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4)知道发电机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利用对比的方法区分磁生电和电生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科学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探讨问题的兴趣习惯,善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新课探究(一)思考:如何利用磁场获得电流?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实验器材:蹄形磁铁、线圈、灵敏电流计、开关实验记录: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情况有无感应电流电路闭合静沿着磁感线运与磁感线垂直或斜向运动电路断开与磁感线垂直或斜向运动归纳小结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2、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____________;(2)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 练一练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A.导体在磁场中运动B.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闭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2、判断以下能否产生感应电流(二)思考: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实验探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1.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结论:当磁感线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导体运动方向改变,感应电流方向也要发生改变.2.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上S下N结论:当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磁场方向改变,感应电流方向也要发生改变. 练一练1.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有关.2.如图,A图中已标出了磁场,导体切割方向和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表示垂直于纸面向外,表示垂直于纸面向里),请在B、C、D、E这4个图中标出电流方向.归纳小结: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有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以及磁场方向都有关系,在电磁感应中,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三)思考:发电机是怎样工作的?1、观察发电机模型,了解发电机结构. 转子:____________________定子: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本P167,了解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3、大型发电机中,转子是产生磁场的________________,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定子)是固定不动的.3、能的转化: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于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牛顿B.欧姆C.法拉第D.奥斯特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A.只跟导体运动方向有关B.只跟磁感线方向有关C.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D.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无关3.如图所示,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是()A. 开关S断开,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B. 开关S闭合,导线ab竖直向上运动C. 开关S断开,导线ab从纸里向纸外运动D. 开关S闭合,导线ab从纸外向纸里运动4.下面几种做法中,哪种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A、一段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运动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D、闭合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5.下列四幅图中,哪幅图是表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五、学后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九年级物理全册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一、学习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通过实验了解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也就是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这个原理很有意义,探究发现的作用远大于直接给出。
在探究出电磁感应的原理后,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一年多的物理学习经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所以应放手让学生历经科学探究过程,充分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老师扮演好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通过实验了解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评价任务
1、经过实验探究后,学生能够找到并说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不要求完美无漏洞。
2、通过实验探究,以及交流合作讨论,学生能找到感应电流的大小及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设计精
品版
教学设计: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猜
想,探究,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现象的态度
◆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及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用具】U形磁铁、电流表、开关、导线、线圈;法拉第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与学主要以实验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为载体,让学生初步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意识;通过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以及减少对物理学的神秘感;另外,法拉第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
本节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上一节知识的延伸,又是下一节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发电机能发电,但对于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学生是不了解的,因此,学生很想知道其中道理。
这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所在。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考虑到实验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从器材到实验方法都对实验者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因此本节采取引导式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作用是导和引,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使学生进入教师导演的角色中,以期获得最佳的课堂情景和课堂效果,结合我所教班级,对每一个环节预想两种或以上打算,先让学生大胆去思考问题,如果觉得难再作适时点拨通过实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兴趣不只是停留在被观察物理现象的表面上,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及实验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
根据本节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上采用启发诱导,实验观察,发现,分析,比喻,推理等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物理规律,这就要指导学生主动的根据实验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考察,综合分析,达到从实践到认识上的飞跃。
另外要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物理帮助理解,拓宽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先由奥斯特实验复习前两条“启发”(温故),再抛出新问题:在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下,你还能有什么新猜想?(求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哲学思想)?(如果答不出来,可说些蛊惑人心的话,还可提示:奥斯特实验可总结为三个字“电生磁”。
)这时学生会猜想到:磁能否生电?这就是本节课提出的探究问题。
二、合作共建:
(一)电磁感应现象
活动一:磁能否生电?
师:生活中,鸡能生蛋,蛋能生鸡,这是事实,大家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这叫什么思维方式?
生:反向思维。
师:这是逆向思维。
师:那大家来看!(重新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实验表明了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思考吗?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磁能否生电?”有的同学说:“怎么样才能使磁生电呢?”
师:按照鸡能生蛋,蛋能生鸡的逻辑,磁能生电。
但怎样使磁生电呢?
活动二:怎样使磁生电
师:什么样的蛋生产鸡,蛋生产鸡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说出自己见解。
(教师因势利导,在原来事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
师:那什么样的磁场会产生电呢?磁场产生电的条件是什么呢?
研究磁能否生电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呢?请抓住关键词“磁”和“电”。
”
学生回答:磁铁,导线,学生分组当场实验,发现不行,直接有学生说出:还要有电流表,学生继续加器材。
发现直接放在磁场中不行,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办法让导线在里面动。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把导线放到磁场中。
(2)把导线缠到磁铁上。
(3)让导线在磁场中运动。
(4)电路有不闭合的
结果大家都很失望,电流表的指针始终没动。
师:可能是没有电流,也有可能电流表测不出电流,电流是不是太小了呢?
学生有把电流表改为灵敏电流计的,有的把电路闭合了,发现指针偏转了。
师:电生磁为了效果明显,用了累积法—线圈,在这咱也可以借鉴,(提供给学生线圈),让先做出的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他同学帮忙验证,在经过讨论就会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第二个课题:怎样才会生呢?即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就可以探究完毕。
活动三: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要想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你有什么办法?”
一个同学接着上台把U形磁铁翻了过来改变了磁场的方向。
师:“为什么想到改变磁场的方向?”
生:“在奥斯特实验中,电流的方向改变了,电流的磁场方向也改变了。
逆向思维,磁场方向改变了,可能电流的方向也会改变吧。
”
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
学生讨论,做实验验证,最后一个学生上来改变了导体的运动方向。
板书: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活动四: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学生通过刚才的实验思考并回答,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板书: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知能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多媒体图片展示,教师讲解。
板书: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发电机、变压器、动圈式话筒
四、体验成功:(展示)
分发巩固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达标检测,教师讲评
五、本节小结: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谈谈你的收获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学过的内容,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一、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条件
1、条件: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
..磁感线运动。
2、方向: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二、电磁感应现象: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
电磁感应现象。
2、感应电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三、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四、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发电机、变压器、动圈式话筒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感觉难点是组织学生完成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既要设法使现象明显,又要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改变以往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
课堂上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双丰收,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结合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本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