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下《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4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4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1、出示课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谁来说说天气怎么样了?生:要下雨了。

师:你看到了怎么?生:看到了乌云密布。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写),齐读课文题目。

师:对了,说明要下雨了,那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4、要下雨了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要下雨了,燕子、小鱼和蚂蚁分别有什么变化?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从文中划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三、观察图画,解读文本1、学习第一自然段观察图:谁在哪儿做什么?(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要下雨了》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够借助课后思考提示读课文,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展开想象的能力。

3、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能正确解答课后的思考练习题。

教学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的语句和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审题入手,激发兴趣(一)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据题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可能提出:1、此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时的一场雨?2、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主要说的是什么?3、下雨时自然景物有哪些变化?等问题。

)(三)教师导入:同学们都见过下雨,但雨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雨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一起学文来解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一)学生自己小声阅读全文。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刮起、狂风、叭叭响、溅起、笼罩、房檐、汇合、咕咚、一股、滤过、舒枝展叶)多音字:笼,在本课应读lǒng3、通过自查字典理解以下词意: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汇合:水流聚集会合。

滤过:使液体通过纱布、木炭或沙子等,除去杂质,变为纯净(间或用于气体)。

(二)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三)教师引导划分段落。

1、看课题,联系文章。

哪几个段落是写雨中情景的?(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2、提问:第1段与雨有什么关系?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最后一段呢?(第1段和最后一段都与中间段有紧密联系,第一段描写了雨前的景象,最后一段描写了雨后景象。

)3、提问:全文可分为几段?按什么顺序分?是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分的。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二)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四、自学为主,分组议论五、重点齐议,理解内容(一)找三位同学分别按段读书。

其他同学思考:“这场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下的?下雨前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场雨是夏季的暴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2、①课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听准要求,先读准字音。

(指读生字)②师:它们都是轻声,齐读“呀”、“吧”、“吗”。

一会儿,会在朗读中体会这几个词的用法。

二、学习课文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是在哪几段写的?端好书。

眼离书本一尺远。

师:拿好书,听录音。

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过的问题?生:遇到三个好朋友。

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

遇见小燕子在二、三自然段,遇见小鱼在五、六自然段,遇到蚂蚁在第七自然段。

师: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按照顺序,我们先学第一段,第一段有两句话,自由读这两句话,看都说了些什么?同桌在下面说一说(画兔)。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第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小白兔在山上弯腰割草时,天气很闷热。

师:你讲的“闷”不准,听老师讲,“闷”是空气不流动,使人感到心烦。

师:直起身子的动作,大家做一做。

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齐读。

师:小白兔怎么对小燕子说的?举手的同学齐读。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生喊)师:声音太小,高一点儿就更好了,再来。

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小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师:老师把这个词去掉,读这两个句子,看一样吗?(第二句,小燕子你飞得这么低)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为什么”、“呀”、“?”一句是疑问句,说明它不知道燕子为什么低飞。

第二句小白兔早就知道小燕子为什么飞得很低。

师:老师为你补充一下,第一句话是个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再齐读。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1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2.你写作业了吗?3.今天天气很好。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2一、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等词语。

认识“翅、膀、珠、忙、连、搬、雷”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教具:生字词卡片,录有“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的音像带或课件。

实践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下雨前会有哪些自然现象。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在文中勾出生字,读准字音,自己认为不容易读的生字多拼读两遍。

《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要下雨了》的篇1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全文共9个自然段,4幅插图,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

这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的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1、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3、抓朗读训练,语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要求: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能预示要下雨的大自然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巩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3、学习分角色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4、学会写“虫”,正确的描写。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燕子为什么飞得低?鱼儿为什么出水透气?小蚂蚁为什么搬家?教具:cai、生字词卡片、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自学法、小组讨论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和会认字。

理解课文内容时采取“教、扶、议”的方法,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看课件:天空阴沉沉的,随着一阵阵隆隆的雷声,一只小白兔一手拿镰刀,一手挎着篮子出现在山坡上。

)问:你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要下雨了》的生字词,我们再来认识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点评:引导学生复习课文中的生字,增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加深记忆。

]二、整体学习课文复习之后,我们就要把生字词送回课文中,进一步学习课文。

听老师读,想一想:小白兔是从哪些有趣的事情中知道要下雨了?(天气很闷;燕子低飞捉虫;小鱼游出水面透气;小蚂蚁搬东西。

)三、深入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1、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2、学生汇报。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材内容梳理《要下雨了》是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散文故事,通过描述正在下雨前夕的风云变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增进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1.2 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的能力。

2.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2.1 教学内容1.讲解散文《要下雨了》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2.感受文中描写的风云变幻,引发学生对自然的联想和感受。

3.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2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描述的天气变化及其背后的意义。

2.掌握关键词汇的释义和用法。

3.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音调。

2.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相关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观察和联想。

3.采用情景再现或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3.2 教学手段1.黑板板书,展示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2.课堂互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文中的感受和理解。

3.创设情境环境,营造下雨前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情境引入教师可以用音乐和声音效果营造下雨前的氛围,在学生进入教室前播放特定音乐,让他们尝试观察窗外天空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4.2 教学核心1.第一段教学–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感受诗意的语言。

–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如“云层”、“紧凑”等。

2.第二段教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感受文中情境。

–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感受。

3.第三段教学–带领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对天气变化的联想和感受。

《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4篇

《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4篇

《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4篇《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1—、文本教学解读《要下雨了》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介绍了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这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课文共9个自然段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晰。

学生可以图文对照读故事,在朗读中了解下雨前动物们的一些活动现象,同时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1.识写生字。

__共有13个生字要求会读、7个生字要求会写。

13个生字都是合体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字形,并在读文中随文识字。

多音字“空”,文中出现了不同读音组成的词语“空气、有空”,要指导学生将字音读正确。

认读“腰、伸、搬”3个字,宜在词语里认识。

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腰部的位置,做一做“伸腰、搬东西”的动作,从而将音、形、义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认读“坡、沉、响”3个字,宜联系生活识记。

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语境组成“山坡、下坡、坡路”等词语读一读,联系生活并借助图片感受“阴沉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响”的意思。

认读“潮、湿、消、息”4个字,宜在词语中认读。

引导发现“潮湿”都是“三点水旁”,再说说生活中潮湿天气的具体现象有哪些,进一步了解词语的意思。

“消息”的“息”在词语中读轻声。

认读“闷”字,这个字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

观察字形发现与“心”有关,通过溯源了解“闷”外形很像一扇门,里边的一颗心被关闭在门内,所以很憋闷。

出示“闷气、闷热”等词语认读,强调字音“mēn”。

认读“呢”字,这是一个轻声字,宜在句子中认读。

“直、呀、边、呢、吗、吧、加”7个要写的生字,有5个是带有“口字旁”的生字。

“口字旁”所在位置不同,书写也有区别。

“呀、呢、吗、吧”的“口字旁在左边略小。

书写在左上格,封口横压横中线;“加”的“口字旁”在右边略大,位置居中。

“呢”重点指导第7笔撇收笔在竖中线,第8笔竖弯钩贴近竖中线起笔。

“直”不宜写太宽,中间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写得长而稳。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14课,题目为《要下雨了》。

该课主要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下雨的前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下雨的一些前兆,如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理解故事情节,明白故事中所传达的信息。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会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下雨的前兆。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判断下雨的征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讲解课文标题《要下雨了》,引导学生思考下雨的征兆。

3. 教学内容呈现•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故事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情节。

4. 拓展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分角色表演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导出本课教学要点,加深学生对下雨前兆的认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理解下雨的征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会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六、延伸阅读我建议学生可以在课后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环境,寻找下雨的前兆,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

同时,可以阅读相关的童话或小故事,拓展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为《要下雨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5篇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要下雨了》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六组中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种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好课例。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坡、割、闷、伸、喊、潮、湿”等12个生字。

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三、说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

四、说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中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预知天气。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说教法本节课我以一个教练的身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创造了一种形、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六、说学法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运用听、画、说、读、悟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七、说教学准备:动物图片、多媒体播放器八、说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2、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

“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启发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下雨前小动物们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要下雨了》。

(三)、初读课文内容。

1、生听课文录音。

师提问: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动物?师出示动物图片。

2、生自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

3、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字标出了吗?4、电脑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并组词,说一说字的结构?5、让学生看书中各幅图,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并指导朗读。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传达的主旨。

3.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能模仿语音语调。

能力目标1.能够模仿课文中描述的动作,提高表达能力。

2.能够简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阴雨天气的感知。

2.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读懂《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掌握其中的基本内容。

2.能够准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1.学生尚未完全熟悉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如“阴天”、“漾”等,需要通过图片或实际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与天气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并引入本课的主题:阴天。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共同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整体意思;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重点讲解词语,如“烏騅雲”、“滴答”,确保学生理解。

3. 情境再现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再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理解。

4. 情感体验教师提出“怎样为阴天的树木加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描绘,表达对自然的关爱和保护。

5. 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强调对自然的珍爱,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四、课后作业1.背诵《要下雨了》这篇课文;2.小组或个人写一段话,描述阴天时的心情或场景。

五、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要下雨了》•生字:阴天、烏騅雲、漾、滴答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义,并加强课后的输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培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每个学生的表达机会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7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吗”“呀”“呢”所表达的语气,并能用“吗、呀、呢”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使学生懂得下雨前出现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的原因。

教学思路:按“阅读—识字—写话”的顺序进行教学。

精讲课文时,要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

对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部分以扶为主,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及阅读方法;对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部分教师可半扶半放;对小白兔和蚂蚁的对话则以放为主。

因为文章对话很多,所以,教师上课时要多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多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录音、动物剪纸、头饰、篮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听录音(下雨时的一些声音,如哗哗的雨声、雷鸣声、风声等)。

2.刚才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要求学生听仔细,用“我听到了____声,____声,还有____声”的句式讲完整)3.小朋友听到了这些声音,就知道是下雨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要下雨了》这篇课文,这里的小动物是通过看到的一些现象知道要下雨了,他们看到了哪些现象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要下雨了。

5.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轻声“了”。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

(1)边听边看课文插图。

(2)想一想,这篇童话里讲到了哪些动物,主要写了谁?2.检查听的情况。

指导学生用“这篇童话里有____、____、____和____,主要写了____”的句式说话。

3.自由小声读课文。

(1)给文章分好自然段。

(2)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拼读之后再直呼。

(3)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会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常用的天气词汇及其表达方式,了解较简单的天气现象。

2.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贴近自然的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培养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预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经常观察自然现象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常用的天气词汇及其表达方式。

2.难点:学生较难理解一些词汇及天气现象,如:风、雨等,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感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大家平时观察过天气吗?看见过哪些天气呢?2.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天气不仅指晴天、阴天,还包括雨天、雪天等等,预告今天将要学习的天气类型。

2. 预习新知1.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引导他们识别图片中的天气是什么。

2.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讲述蓝天、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天气现象。

3. 理解课文1.教师阐述课文背景及要点。

2.整体阅读课文一遍,并把文中的重难点语句和单词提出,引导学生了解生字词并模仿课文的口语表达方式。

4. 呈现中心思想1.让学生听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说出“要下雨了”的意思。

2.谈论雨的作用,以及大雨对生活、生物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和爱护自然的观念。

5. 拓展应用1.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天气变化的情况,展现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及推理能力。

2.谈论防雨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到那些容易被雨淋湿的地方和物品。

3.学生们可以外出进行观察实践,记录天气变化和其它有意思的天气现象,并回来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四、课后延伸1.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鼓励他们共同参与到自然中,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通过现实天气预报,让学生了解更多更深层次的天气变化知识。

3.鼓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媒体资源,如:“环球地图集”“探险日报”等,去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动手创作的能力。

《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8篇)

《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8篇)

《要下雨了》教案《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要下雨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要下雨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燕子的话。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这是为什么呢?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做到读准读通1、学生读课文: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

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

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⑴ 四个语气词:吗吧呀呢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齐读。

⑵ 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结: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

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⑶ 出示生字坡、割、闷、伸: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由生字坡、割、闷、伸引入教学第一节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

然后指名朗读。

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具体指导如下:⑴ 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动作?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⑵ 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⑶ 让学生表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动作,大概两分钟左右。

然后问:你们有什么感觉?⑷ 此时,再朗读这一节!四、教学第二、三两节1、这时候,一只小燕子正从它头上飞过,小白非常奇怪。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看看吗?动画片看完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第8课《要下雨了》。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声音最洪亮!4、趣味识字,寓教于乐5、词语你认识吗?句子你会读吗?分自然段朗读。

同学们的字音读得很准,我相信,认识了字词我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过渡:“要下雨了”就是快要下雨的意思,那么,是谁先把要下雨了的消息告诉小白兔的?1、哪只小燕子愿意把要下雨了的`消息跟小白兔说说?生读句子,师出示句子:“要下雨了。

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①怎么样的空气才是潮湿的空气?②有很多水分的空气是潮湿的空气,水分很少的空气就是干燥的空气,干燥是潮湿的反义词。

学生齐读三遍:潮湿对干燥③燕子可是边飞边说呢,哪只小燕子能够清楚、响亮地再跟小白兔说说。

2、你从哪儿看出小白兔还没有完全相信?句子:是要下雨了吗?指导朗读,读出自言自语、怀疑的语气。

3、句子:“要下雨了。

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①透透气类型的说词练习。

②小鱼为什么要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呢?平常小鱼都舒服的待在水里,今天怎么就闷得很呢?用上因为……所以……说话练习。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并能正确朗读。

2.能够初步领会课文中的含义,理解《要下雨了》的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会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要下雨了》的内容。

2.学会运用适合课文内容的语音语调,正确、流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要下雨了》。

2.课文录音或教师自读材料。

3.黑板、粉笔、教案、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变化,预告下雨天气。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小组合作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解释生词、探讨课文涵义。

4.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观点。

第三步:朗读课文1.学生个别朗读练习,纠正语音语调,掌握整体节奏。

2.分组朗读,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第四步:语文鉴赏1.师生共同探讨《要下雨了》诗句含义,启发学生发表意见。

2.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神秘的力量。

第五步: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体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

2.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探索自然。

六、课后作业1.布置课文背诵任务,要求学生熟练背诵《要下雨了》。

2.让学生以自己的话描述下雨天气的奇妙表现。

3.提醒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变化。

七、板书设计•《要下雨了》•语言、节奏、观察、感悟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要下雨了》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变化和力量,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以上为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及方法。

愿本节课带给学生对自然的更多理解和热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三课时略)
一、质疑引入新课。

1、板书“25 下雨了”
2、质疑课题。

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
3、小结。

二、学习1—3节。

1、看课件(画面为燕子低飞,并与小白兔交谈。

) (板书:看)
2、课文哪几节写的是画面上的内容?
3、齐读1—3节。

(板书:读)
要求:提出疑难,圈画不懂的词语。

4、引导质疑、讨论。

(板书:议)
5、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

(板书:燕子低飞)
6、指导朗读。

(板书:读)
7、小结学法。

三、学习4—6节。

1、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朗读句(2)。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鱼浮出水面,并与小白兔交谈。

3、运用学法指导学生学习4—6节。

(1)老师引读课文,学生圈画不懂的词语。

(2)学生质疑,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3)汇报学习情况。

(4)句式练习:
要下雨了,小鱼()。

(板书:小鱼游到水面)
(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七节。

1、从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蚂蚁忙着搬家,并与小白兔交谈。

同法自学第七节。

3、检查自学情况。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课文没有写小白兔是怎样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的。

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说?
5、句式练习:要下雨了,蚂蚁()。

(板书:蚂蚁往高处搬家)
6、指导读大蚂蚁的话。

五、学习8—9节。

1、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白兔往家跑,雨下起来了。

2、同法自学第8—9节。

3、联系上文想想”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什么?
4、指导读小白兔的话。

六、说话练习
(多媒体CAI课件播放蝴蝶、乌龟等在下雨前的表现),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七、总结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