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四穴位安神消食

合集下载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

小儿穴位按摩法,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穴位一、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常用手法一、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在推拿穴位和手法当中有好多穴位都有效果,不过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有四大手法。

(1)止腹泻四大手法:揉脐(逆时针)100-300次、摩腹(逆时针)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调中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显著、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2)治疗便秘四大手法:揉天枢100-150次、摩腹(顺时针)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通大便,用于小儿便秘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比如说摩腹,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泄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温中止泻的作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集合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集合

定位:手掌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

100-300 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泄,止呕。

【清大肠】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向食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大肠。

100-300 次。

作用:清大肠可清利肠府,除湿热,导积滞。

【补大肠】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

100-300 次。

作用: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清小肠】定位: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自指根直推向指尖为清,称清小肠。

100-300 次。

作用:清热利尿。

【清胃经】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或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自掌根方向向拇指根直推为清,称清胃经。

100-500 次。

作用:清胃经可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清肝经】定位:食指指面。

操作: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肝经。

100-500 次。

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清脾经】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或拇指末节罗纹面。

100-500 次。

操作: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

作用:清脾经则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补脾经】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或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

100-500次。

作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

【清补脾经】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拇指尖直推向指根来回推,100~300 次。

作用:和胃消食,增进食欲。

【清肺经】定位:无名指指面。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1-3 分钟。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定位:无名指掌面指尖到指根。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100-300 次。

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

【搓工字背】定位:工字搓背位于背部,成“工”字型,为脊柱正中线肺兪” 身柱“和上背部所在横线及腰部“肾兪” 命门“ ”所在横线组成。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图解)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图解)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图解)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西工区梁女士:我儿子今年3岁,体质一直较瘦弱。

于是,我总是在三餐后再给儿子添加各种蛋糕、饼干之类的零食,没想到儿子出现了严重的积食,不爱吃饭,也不爱吃蔬菜。

我给儿子吃过健胃消食片和山楂丸,也带他看过西医和中医,症状虽有缓解,但积食仍很严重,除了服用药物,还有那些方法能治疗小儿积食?小儿推拿按摩师:孩子出现积食,大多是饮食不当所致。

出现积食的孩子除服用药物外,家长还可经常给孩子做一些按摩,以增强孩子胃肠蠕动,逐渐缓解积食症状。

顺、逆时针揉肚子。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妈妈把手轻轻地放在孩子的肚子上,先呈逆时针在孩子的肚子上揉一分钟,随后再呈顺时针揉一分钟。

反复做几次可促使肠胃蠕动。

按摩大鱼际。

大鱼际位于大拇指的根部(手掌上突起的部分),此处也是胃经穴。

经常按摩胃经穴位有助消化的作用,用拇指按摩3分钟。

捏脊。

从孩子的尾骨处开始往颈椎的方向捏去,两只手交替捏6遍即可。

没有便秘的孩子可以用捏脊的方法促消化,经常发生便秘的孩子禁用此法。

另外,家长要注意合理喂养孩子,避免喝过多的牛奶,吃过多的肉食、油炸食物。

如果孩子不饿,就不要强行给孩子喂食。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穴位详细图解1、里内庭穴里内庭穴的位置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取穴方法】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即: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俯卧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取之。

里内庭穴位的作用功效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

【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消食导滞。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按摩手法】里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趾缝的位置,躲在趾缝当中,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

【针灸疗法】直刺里内庭穴0.3~0.5寸,可灸。

2、印堂穴印堂穴的准确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就像印度妇女点吉祥痣的地方)【印堂穴位的作用功效】1、治疗头痛、头晕、前头痛、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眼部疾病等2、治疗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等3、治疗高血压、失眠、精神乏力等【作用功效】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印堂穴位配伍】印堂穴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太阳穴治疗目痛;印堂穴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治鼻塞;印堂穴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治鼻渊;印堂穴配太阳穴、风池穴治头痛;印堂穴配攒竹穴治头重;印堂穴配丝竹空穴、头维穴治眩晕;印堂穴配中冲穴、百会穴、大敦穴、合谷穴治中风不省人事;印堂穴配支沟穴、足三里穴治产后血晕。

角弓反张痧:印堂穴配百会穴、天庭穴、唇中央穴、中脘穴、天拜骨穴(《痧惊合璧》)。

两眉角痛不已:印堂穴配后溪穴、攒竹穴、阳白穴、合谷穴、头维穴(《针灸大全》)。

舌尖生疔:印堂穴配中指尖穴、颈百劳穴、承浆穴、少冲穴、少府穴(《刺疗捷法》)3、俞府穴【俞府穴的准确位置图】【俞府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人体“内”穴【内关内庭穴里内庭穴内踝尖内膝眼】

人体“内”穴【内关内庭穴里内庭穴内踝尖内膝眼】

人体“内”穴【内关内庭穴里内庭穴内踝尖内膝眼】人体四“内”穴【内关内庭穴内踝尖内膝眼】1、内关【心包经】交会穴【阴维脉】心胸内关谋--治疗胸闷心慌气短,解决心胸疾病【内关穴】取穴法:手腕向内弯曲腕横纹后三个横指【自己手指测量】下在两条筋之间按压感到酸麻胀痛的部位就是内关穴。

作用:“心胸内关谋”。

咳嗽气喘,冠状动脉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赛,任何呼吸系统以及胸腔疾病按压内关穴都可以缓解甚至急救。

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指压内关穴止呕吐因小恙引起呕吐,可用中指压内关穴止呕吐,内关穴在掌后二寸处,在两筋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己中穴位,约1分钟即可止呕吐。

按摩疏經絡祛百病告訴你常見小病按哪些穴位 (組圖)2、内庭穴【胃经】脚趾的内庭穴(牛黄解毒丸清热去火)取穴:在足背第二、三跖骨接合部前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功效】:健脾和胃、清新安神。

除口臭齿痛,咽喉肿病。

特别的作用就是抑制食欲。

【主治疾病】: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里内庭穴位位置图】【图解里内庭穴位的位置】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按摩里内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

【温馨提示】按摩手法:里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趾缝的位置,躲在趾缝当中,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

穴位养生促进胃肠蠕动

穴位养生促进胃肠蠕动

穴位养生促进胃肠蠕动穴位养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按摩或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胃肠蠕动是消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它的健康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的穴位,并分享一些按摩和刺激这些穴位的方法。

一、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凹陷中央,是一个常用的胃肠蠕动穴位。

按摩曲池穴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胃部不适。

按压这个穴位时,可以使用拇指或食指,用适度的力量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

二、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三寸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刺激胃肠蠕动,改善胃肠积食问题。

可以使用拇指和食指轮流按压这个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每天可以按摩2-3次。

三、四白穴四白穴位于手背和手腕交界处,是另一个促进胃肠蠕动的穴位。

按摩四白穴可以缓解胃胀、便秘等问题。

用拇指在四白穴上来回按摩,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按摩。

四、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中部位,也是一个常用的促进胃肠蠕动穴位。

按摩关元穴可以调理消化系统,缓解腹痛和胃胀。

使用手指在关元穴上方按压,每次按压1-2分钟,每天按摩2-3次。

除了按摩穴位,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刺激这些穴位来促进胃肠蠕动。

例如拍打穴位、热敷穴位、针灸等。

但应根据个人适应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或刺激穴位时应适度,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或伤害。

如果患有严重的胃肠疾病,如溃疡或炎症等,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

穴位养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健康养生方法,通过按摩或刺激特定的穴位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但请记住,穴位养生只是辅助方法,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脾胃虚弱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

调理脾胃虚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对于常见的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足三里穴——调和脾胃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以下,腿骨前外侧的肚肌中央的一条线上。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和脾胃,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胃肠道症状。

二、中脘穴——健脾开胃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央,海底穴上方1.5寸的位置。

刺激中脘穴可以健脾开胃、增加食欲、改善营养吸收。

三、关元穴——补充气血关元穴位于下腹正中央,在肚脐下方三横指的位置。

刺激关元穴可以补充气血,增强胃肠道组织的修复能力,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四、太冲穴——益气养血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个拇趾骨底部的凹陷处,也是脾胃经的起始点。

刺激太冲穴可以益气养血,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等症状。

五、内关穴——平衡脾胃功能内关穴位于手腕的中央,当两手握拳时,内关穴就在两腕伸出的中央点上。

刺激内关穴可以平衡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综上所述,刺激以上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虚弱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刺激穴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损伤身体。

常见的刺激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

除了穴位刺激外,中医养生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调理脾胃虚弱,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开朗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脾胃健康,加强保健意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

总之,脾胃虚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针对其症状,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饮食等方法进行调理。

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消化压力、做好脾胃方面的保养,以保持身心健康。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四神聪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四神聪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 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 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 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 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 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消毒方法是否符合规定,不合规定的应 立即通知护士长并停止使用同时通知供 应室或器械科
使用前检查产品质量
物品质量、功能: 一次性注射器:刻度及清洁程度,是否有硅 油积聚现象、密封性。 一次性导管:柔软,无杂质异物,无扭转, 透明度、是否有药液过滤器、空气过滤器, 护帽是否规范。 一次性针头及头皮针:无毛刺、无钩、针腔 无堵塞,针头斜面应符合国家标准。
库房应定期整理检查,并登记 库房保管物品应带大包装 库房无菌物品立墙、地、顶应符合标准 按照无菌物品的保管原则管理
计划性的请领与使用
按临床需要,有计划地请领,以免积压 太多太久,过期造成浪费。
严格按要求保管
储存场要求:干燥、通风
室内安装去湿与空气消毒设备:空调、 紫外线灯,要求温度16—28℃,湿度 40—60%,
使用过程出现异常处理
按规定详细记录发生的时间、种类、受 害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所涉及的生产 单位及供货单位
同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 和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报告药物监督 管理局。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处理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 理
概念
在执行治疗护理过程中不使 已被灭菌的物品再被污染,
并使之保持无菌的技术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 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一次。

按摩手上四大穴位调理胃病

按摩手上四大穴位调理胃病

按摩⼿上四⼤⽳位调理胃病随着现代⼈类⽣活节奏的加快,⼯作压⼒的增⼤以及晚上熬夜的普遍化,早上没时间吃早餐或者及匆匆忙忙随便吃点已经成⽴上班族的⼀种常态。

这样持续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胃部的不适,很容易患上不同程度的胃病。

胃⼝差、胃部不适、胃胀等给⼈带来了⽆穷的健康隐患。

出现这种症状后,除了就医外,可以找到和胃相对应⽳位进⾏按摩,促进⼈体经络的疏通,调节阴阳平衡,启动⼈体⾃⾝免疫系统,因⽽修复受损的细胞。

⼈体⼤多的疾病都与经络不通,阴阳失调有关,⼈体内的12条经络及360多个⽳位虽然各司其职,但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遵循五⾏相⽣相克的机理。

⼈体的⼿上有四个⽳位对于胃病有着很好的调理作⽤。

劳宫⽳劳宫⽳在⽆形中属⽕,⽕⽣⼟,⽽脾胃属⼟。

经常按摩劳宫⽳,能够促进⾎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欲。

内关⽳(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处)属⼿厥阴⼼包经,点揉此⽳能宽胸理⽓,宁神和胃。

治疗⼼悸失眠、胸胁痛、冠⼼病、风湿性⼼脏病、胃肠官能症等。

外关⽳与内关对应,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尺⾻与桡⾻之间。

可治疗头痛、颊痛、⽬⾚肿痛、⽿鸣、⽿聋等头⾯五官疾患。

内外关⼀起治疗刺激,治疗作⽤可加倍。

⼤陵⽳⼤陵⽳(腕横纹掌侧的中点)在五⾏中属⼟,对应着脾胃,可看成是⼼包经上⼀味很经典的“健胃消⾷⽚”,按揉此⽳可降胃⽕、祛⼼⽕、提升胃动⼒。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过这个⽳位来进⾏调理。

经常按摩⼿上的这四个⽳位,对于调节肠胃有很好的作⽤,除了⾃⼰按摩外,如果感觉⾃⾝按摩的效果不突出,您可以选择雅核康推出的“核疗养⽣⼿串”进⾏按揉,⽽且可以两个⽳位同时按揉,因为核桃融合“按摩、毫针、针灸”所有优点,所以按摩的⼒度、深透度、持久性、均匀性更突出。

操作更加便捷、轻松。

1、将⼿串套在⼿掌处,⽤⼀只⼿的劳宫⽳压揉另⼀只⼿的劳宫⽳实现双⼿劳宫⽳的对揉;2、将⼿串戴在⼿腕处,⽤⼀只⼿的劳宫⽳然后⽤先后按揉内关⽳、外关⽳、⼤陵⽳。

帮助消化养生的穴位

帮助消化养生的穴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帮助消化养生的穴位
导语:现在的人是都非常喜欢养生,陶冶自己的生活。

我们自己在家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一些穴位的按摩方法,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自己按一按,不仅可以帮助
现在的人是都非常喜欢养生,陶冶自己的生活。

我们自己在家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一些穴位的按摩方法,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自己按一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的肠胃消化食物还可以健康养生,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就来教大家一些养生助消化的穴位,每天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帮助你健康养生,不费劲。

经常给一些穴位按摩的话,可以起到健胃消食、化积滞等功效,是养成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而且还是绿色的养生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胃口不好的人群非常多,建议这样的人群可以经常对我们的一些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只需要做一到两次,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就可以改善胃部不好的情况。

那么助消化的穴位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那么我们一定要重视,因为这种的情况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包括胃部疼痛、呕吐、腹泻等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采取按摩的方法来解决,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1、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

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

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穴位按摩与失眠症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质量

穴位按摩与失眠症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质量

穴位按摩与失眠症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质量穴位按摩与失眠症: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质量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医学中,穴位按摩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失眠症状。

本文将介绍穴位按摩与失眠症的关系,并探讨如何通过按摩调理来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质量。

一、穴位按摩的原理穴位按摩是中医学的独特疗法之一,它通过按摩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失眠症与心肾不足有关,而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相关穴位,调理心肾功能,从而缓解失眠症状。

二、常用穴位按摩方法1. 丹田按摩:丹田位于人体下腹部,是调理身体能量的重要穴位。

用手掌心轻轻按摩丹田,顺时针方向旋转数次,可以舒缓紧张情绪,放松身心。

2. 收腹悬鬃穴按摩:收腹悬鬃穴位于脚背外侧,脚踝后方突起的骨头下方凹陷处。

用拇指按摩该穴位,每次按压数分钟,有助于消除焦虑和压力,促进睡眠。

3. 心包经穴按摩:心包经穴位于掌心内侧腕横纹的中点处。

以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摩心包经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可以安神舒缓,改善失眠质量。

4. 神门穴按摩:神门穴位于耳后,耳垂后方的凹陷中。

用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按摩神门穴约5分钟,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促进入眠。

三、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项1. 使用正确的力度:按摩时,应用适量的力道,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或伤害。

按摩手法要轻柔,以舒适为宜。

2. 时间和频率:每次按摩时间保持在15-30分钟左右,每天按摩1-2次。

同时,根据个人需求和反应逐渐调整按摩的时间和频率。

3. 选择适合的时间:最好在睡前或放松时进行穴位按摩,以利于身心的放松和入眠。

4. 维持良好的环境:按摩时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避免受凉以及潮湿的环境。

四、其他辅助措施除了穴位按摩,还可以结合其他安神助眠的辅助措施,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1.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 调整环境:保持卧室的清洁、干净,以及通风良好。

脏腑四大护法

脏腑四大护法

脏腑四大护法一、养心大穴(一)极泉穴(腋窝正中)主治:1、各种心脏病、心肋满痛。

2、长期按压此穴,对臂肘冷寒、肩关节炎、肋间神经痛、心肌炎、心绞痛、心痛,温而欲饮、黄疸、息肉等病痛,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效。

指法:采用食、中、无名指三指联法按摩,力度中等,时间3分钟,一日多次做长期坚持。

(二)神门穴(手腕横肌线阴面,中心点往外侧排 2.5公分凹陷处即是)。

主治:1、安神、宁心通络之功效,对心烦失眠、神经衰弱弱、针炙有特效。

2、神门是精气神的进入处,实为治疗心脏疾病的特效穴位。

3、是治疗心悸、心绞痛、多梦、健忘的特效穴。

4、长效按压,对糖尿病、扁桃体炎、关节炎运动障碍有保健作用。

指法:采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揉、力度中度,时间控制3分钟以内,一日多次做。

(三)少府穴(掌显,无名指与小指交叉点往掌里 2.5公分)主治:1、有宁神志,调心气之功效,一切心脏隐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等。

2、此穴通及心肾、能命两经抑郁之气,还可以调理妇科生殖器功能。

3、长按此穴,对前膊神经麻痹痛、掌心热等病症有很好调理全用。

指法:采取拇指掐压的方式,力度中等,时间控制在3分钟。

(四)少冲穴(小指盖底里侧0.3 公分处)。

主治:1、脑卒中(中风)心脏病急救穴。

2、一切心脏病疾患,热病昏迷、心悸、心痛等。

3、长效按此穴,对肋间神经痛、咽喉炎、结膜炎、黄疸、上肢肌肉痉挛等病症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指法:采用大拇指尖(拇指用)掐压,力度偏中,时间3分钟,可一日多做。

二、健脾大穴:(一)太白穴(足大趾尖内侧往后约7公分,突骨过来,阴阳结合点即是)。

主治:1、脾虚,肝火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

2、按压、揉动此穴,可以调控血糖指数,高血糖下降,低血糖上升采用拇指肌按压,揉搓,力度偏重一点,时间控制在3分钟。

(二)公孙穴(足大趾尖内侧往后约9公分处,距太白往后2公分即是)。

主治:1、公孙穴理脾胃,调冲脉,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可治胃痛、呕吐、腹泻、痢疾。

宝宝积食,全套推拿手法(图文)

宝宝积食,全套推拿手法(图文)

宝宝积食全套推拿手法
1、揉板门5分钟
板门穴的位置在宝宝大拇指下大鱼际中点
用拇指指尖按揉,重按会有酸麻的感觉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2、顺运内八卦5分钟
内八卦指的是宝宝手掌中心
顺时针的画圈按摩
消积食、健脾胃,帮助消化
3、掐四缝穴5遍
四缝穴指的是宝宝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的第一指关节横纹处
妈妈用拇指的指甲揉掐四缝
消积食、健脾胃,帮助消化
4、清脾胃3分钟
脾胃经在宝宝大大拇指侧面,从指跟推向指尖
可以帮助消化
5、推小横纹3分钟
小横纹指的是宝宝四指指根处,来回直推5分钟
促进消化,缓解腹胀
6、清大肠经3分钟
位于宝宝食指侧面、食指间到虎口成一直线
妈妈用拇指的指腹从虎口向指尖直推
清利肠腑、导积滞缓解便秘积食
7、分腹阴阳5分钟
腹阴阳指的是两肋弓下缘也就是从中脘穴到肚脐
用双手拇指自剑突下分别沿肋弓下缘向两旁分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防治腹痛腹胀
8、顺摩腹5分钟
宝宝的肚脐周围一圈
妈妈用手掌心或者四指并拢,顺时针的画圈按摩,大点的宝宝,可以揉的时候有一定的渗透力
帮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
9、捏脊
宝宝背部脊椎两旁,用两手提捏,从下到上提捏5遍
可以增强抵抗力,促进消化。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一)头面部穴位 12.风池
【位置】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 与斜方肌三角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食指按揉或用拿 法。 【功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颈项 强痛。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一)头面部穴位 13.睛明
【位置】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操作】以左或右手拇指、示指分 别置于双侧睛明穴上,做相对用力 的挤捏。 【次数】以局部酸胀为度。 【功用】明目退翳。 【主治】近视、斜视、眼球震颤等, 常与攒竹、鱼腰、承泣、四白、太 阳等合用。
(三)腰背部穴位 4.肺俞
【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手拇指或示、中指指端揉 ,称揉肺俞;两手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 缘从上向下推动,称推肺俞或分推肩胛 骨。 【功用】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 【主治】咳嗽,痰鸣,胸闷,胸痛,发 热等。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三)腰背部穴位 6、脾俞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三)腰背部穴位 1.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医者用食中指指腹自上而下做直 推法,称为推脊。双手用捏法自下而上称 捏脊,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称捏三提 一法。捏之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 肌肉放松。 【功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 络、培元气、壮身体等。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 泻、呕吐、便秘等。
(二)胸腹部穴位
6.腹 【位置】在腹部。 【操作】患儿取仰卧或坐位,医者用两拇指 指端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 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面或四指摩之,称 摩腹。 【功用】消食化滞、降逆止呕、健脾止泻、 通便。 【主治】腹痛、腹胀、食积、消化不良、恶 心、呕吐、厌食、疳积、便秘等。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静心养生穴位调理

静心养生穴位调理

静心养生穴位调理静心养生是追求内在平静与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穴位调理作为中医养生的一项重要方法,对于达到静心养生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现静心养生的目标。

一、太冲穴太冲穴,又称为心之窗,位于两足足底的第一第二趾趾缝之间。

按压太冲穴可以疏通经络,舒缓焦虑情绪,促进心脏循环。

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拇指轻轻按压太冲穴,持续5分钟左右,有助于放松身心,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二、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的中央前方凹陷处,是人体十四个经络的起点。

按压涌泉穴可以舒缓紧张情绪,增强体内阳气的活动。

早晨起床后,可以用拇指按压涌泉穴,每次约5分钟,帮助恢复精力,焕发活力。

三、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部,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整个手指轻按百会穴,每次约5分钟,有助于减轻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四、心包经穴心包经穴位于两手掌心尺侧的尺泽穴处。

按压心包经穴可以平息焦虑情绪,缓解心悸和失眠。

每天早晚各按压心包经穴5分钟,有助于保持内心平静,增强心肺功能。

五、印堂穴印堂穴位于眉毛中央上缘凹陷处,是调节神经系统的关键穴位。

用食指轻压印堂穴,每次约5分钟,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减轻头痛和失眠症状。

通过以上穴位调理方法,可以帮助读者达到静心养生的目的。

当然,在进行穴位调理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合理安排时间。

早晨起床后进行穴位调理,可以帮助提高一天的工作效率;晚上睡觉前进行穴位调理,可以帮助放松身心,促进入眠。

二、遵循适度原则。

穴位调理不宜过于频繁,每个穴位每天按压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以免引起不适。

三、按压力度适中。

按压穴位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以舒适感为宜,避免出现疼痛或酸胀感。

四、持之以恒。

穴位调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建议每天坚持进行穴位调理,至少连续3个月。

综上所述,静心养生穴位调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

通过合理按压太冲穴、涌泉穴、百会穴、心包经穴和印堂穴,可以帮助调节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增强精力,达到静心养生的效果。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1、天门——发汗解表,治头痛之要穴。

发汗力强。

位置:两眉间中点起,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用两手拇指桡侧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

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清脑止痛。

主治:头痛、发热、感冒、惊吓等。

次数:24-50次。

临床:若外感常与推坎宫、运太阳等合用,若体弱、多汗慎用;惊风、烦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2、坎宫——长于醒神、止头痛,且能明目位置:自眉头沿眉弓上缘至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先用两拇指掐按眉弓中点片刻,再用两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稍向上、外分推直眉梢,称推坎宫。

作用:发汗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头痛,头晕,目赤痛。

次数:24-50次临床:先用力按穴数秒钟,然后快速放手,继而推之,可立觉头清目爽,能增强疗效。

如用于发汗,常与开天门、运太阳、运耳后高骨等合用;用于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清天河水、掐揉小天心合用。

3、太阳——善止头痛而明目位置:两眉外端的后方凹陷处。

又名左为太阳,右为太阴。

操作:用拇指指端在穴位上旋转揉运,称运太阳,向眼睛方向为补,向耳后方向为泻;以两手拇指指腹自两太阳穴向耳后方向推,称推太阳。

作用:解表、止头痛,醒神,明目。

主治: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目赤痛。

次数:24-50次临床:此法能补能泻。

外感头痛属实者,当用泻法;内伤头痛属虚者,当用补法。

推太阳属于平补平泻,多用于一般头痛、无汗,常与开天门、推坎宫等合用。

4、山根位置:印堂之下,两眼之中间。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山根。

作用:退热定惊,开关通窍,醒目安神。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痛。

次数:3-5次。

临床:治惊风、昏迷、抽搐,常与掐人中、掐十王等合用。

如见山根穴有青筋暴露,是有惊风或内寒的现象。

(称望山根)5、囟门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当百会前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指腹轻轻揉之,称揉囟门;先用两拇指指腹自前发际向上轮换推至囟门(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再自囟门向两边分推,称推囟门。

经络按摩助眠手臂穴位按压

经络按摩助眠手臂穴位按压

经络按摩助眠手臂穴位按压经络按摩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按摩经络穴位来调理身体健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都面临睡眠问题,导致疲劳、烦躁等身体不适。

而手臂上的穴位按压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经络按摩方法,可帮助缓解睡眠障碍。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手臂穴位,以及如何正确按摩这些穴位来改善睡眠质量。

一、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臂背侧,大拇指与食指相连的骨隆突处。

按摩合谷穴可起到养血安神的作用,促进深度睡眠。

按摩方法:1. 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右手合谷穴;2. 以适当的力度,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约3分钟;3. 随后,用右手按摩左手合谷穴。

二、太渊穴太渊穴位于手臂内侧,拇指掌侧第一骨间盆腔下面。

按摩太渊穴可以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提高睡眠质量。

按摩方法:1. 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用左手食指按住右手太渊穴;2. 以适当的力度,用食指顺时针方向按摩太渊穴,持续约3分钟;3. 随后,用右手按摩左手太渊穴。

三、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增加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身体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按摩方法:1. 用左手拇指按住右手内关穴;2. 以适当的力度,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内关穴,每次按摩约3分钟;3. 随后,用右手按摩左手内关穴。

四、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下端,桡骨茎突上凹陷处。

按摩神门穴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按摩方法:1. 用左手拇指按住右手神门穴;2. 以适当的力度,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神门穴,每次按摩约3分钟;3. 随后,用右手按摩左手神门穴。

五、内分泌穴内分泌穴位于手腕背侧,桡骨茎突的外侧2横指关节横纹处。

按摩内分泌穴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有助于平衡身体的生理功能,改善睡眠问题。

按摩方法:1. 双手自然垂放,用左手中指按住右手内分泌穴;2. 以适当的力度,用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摩内分泌穴,每次按摩约3分钟;3. 随后,用右手按摩左手内分泌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四穴位安神消食
节后,不少人产生疲劳、厌倦上班的感觉,区养生保健协会的吴先生认为,这可能与长假综合征有关。

除了注意休息和饮食清淡之外,适当按摩以下四个穴位也能让身体恢复精神状态,按摩时间为两至三分钟,力度先柔后重,按至有酸、麻、胀、痹的感觉即可。

风池穴位于枕骨下外侧之颈项凹陷处。

按此穴位可改善头痛、晕眩、颈痛、目赤痛、气闭及落枕。

百会穴位于两耳角对上连线之中点,即头顶正中央位置。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宿醉、目眩、失眠及焦躁。

梁丘穴用力屈膝时,外侧筋肉凸出之处,即膝盖对上约两吋。

可调理脾胃、治疗肠胃病,亦可治理久站或长时间行走所致的膝痛。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位置下三吋。

改善胃痛、呕吐、腹胀、消化不良、泄泻及便秘等症状。

(廖月尧)
作者:廖月尧来源番禺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