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基层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推进基层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思路
浅谈如何推进基层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思路摘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被普遍认为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一大亮点。
一增加行政执法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应当将行政执法内容、行政执法程序等向社会公开,实现公开化以后,可避免或减少误解,提高行政执法主体的威信,又可以加强社会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维护国家利益和百姓的利益。
基层地方政府行政监督体制相对较弱,致使已有的行政法规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把行政监督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为此,一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职责应落到具体的政府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之中。
二要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政府应认真履行复议职责认真复议审查各种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申请,监督各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职权。
三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要重点检查有关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执行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同时,各行政执法部门都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虚心听取各方批评和建议,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法水平。
二全面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徒法不足以自行”,各种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要靠公务员去具体实施,有利于公务员依法行政。
实践证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乡镇政府行政机关人员增多,有的未经培训就上岗,降低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这与日益繁重的行政管理任务不相适应。
为此,提高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能力,将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与思考当今社会发展中,基层治理已成为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本文旨在探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需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背景下实现。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完善基层治理法律制度完善基层治理法律制度是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关键。
应当建立基层治理的法律框架,完善基层治理法律制度,确立法律权威,规范基层治理行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增强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宣传力度在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认识,为基层治理法治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可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如新闻媒体、微博微信等,普及基层治理法律制度,推动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
制定好法律制度是保障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前提,然而,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际效果。
应当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监管、加大处罚等手段,提高基层治理法规的实施力度,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落到实处。
实践告诉我们,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需要不断进行思考,不断探索创新。
以下是我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1、应营造民主、平等、公正、公开的基层治理氛围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在民主、平等、公正、公开的氛围下实现的。
应创造条件,在基层治理中建立起合法、公正、公开、便利的制度和程序,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提升全体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应强化基层治理公共服务意识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不仅需要健全法律制度,更需要加强公共服务意识。
要突出政府和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树立公民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基层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3、应提高基层治理的治理效能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中,需要关注治理效能。
通过提高基层治理的治理效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综上所述,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建设法治社会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
关于基层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_0
关于基层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一、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行政权的行使,最密切地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和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
因为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处理结果的行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又是依法行政执法。
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
在这些内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
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不是靠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而主要是靠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
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那么,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
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会落空。
因此,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里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⒉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作为治国之道,必然要求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为法治的核心是有效地约束公共权力。
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治权,治权的重点又在于治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
公务员年终总结推动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总结
公务员年终总结推动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总结公务员年终总结:推动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总结一、引言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责。
今年,我所在单位紧紧围绕推动依法行政的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实践,有效推动了依法行政的落实。
在本年度总结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积极加强法律素养作为公务员,法律素养是推动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
本年度,我加强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法律法规、参与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在实际工作中,我按照法律程序处理各类案件,积极引导公民依法行事,树立了良好的法制观念。
三、促进依法决策公务员作为政府决策的执行者和决策的参与者,必须在依法决策上起到表率作用。
本年度,我在推动单位决策过程中,积极倡导并落实依法决策的原则。
在重要决策环节,我组织相关法律人员参与,加强法律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我也注重收集和分析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四、规范执法行为作为行政执法工作者,我深知依法行政关键在于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因此,我加强了执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参加执法培训,学习执法技巧,增强了执法的规范性。
在执法实践中,我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法定权力,公正、公平地处理各类案件,确保了执法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服务公务员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服务。
本年度,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倾听民意,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同时,我也加强了对群众法治意识的教育宣传,组织法律讲座和法治宣传活动,提高了公民的法治素养,推动了依法行政的落实。
六、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为更好地推动依法行政,我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
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工作计划,并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有效推进工作进程。
关于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关于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第一篇:关于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关于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责、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法律规定。
在我国,依法行政的提出到实践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已取得了较大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仍需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对于象我国这样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依法行政体现了执政为民宗旨。
依法行政保证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
人民通过权力机关制定法律,表达意志,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将保证行政管理遵循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使行政管理不致偏离航道。
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使政府工作人员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官僚主义和杜绝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二)依法行政是实现行政管理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法治国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国家一切活动的1 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同时也是依法行政给行政管理带来的保障。
政府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对政府的领导能力、工作标准要求更高了。
而多年来行政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保证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最重要的是要确立相对稳定的规则并且严格执行。
管理国家的权威不是依赖于特定的人,而在于非人格化的法律,是一个国家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才能保证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提高效率,保证行政管理实现科学性、权威性、有效性的统一。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三篇】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的所思所感,其实它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总结经验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内在得以提升.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呢?今天小编就给您提供了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三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篇一】通过交流大家形成以下认识和思考:一,认识1,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行政是时代开展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开展和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符合广阔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2,依法行政是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目的是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行政,本质上是标准,约束,监督行政权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局部.3,依法行政表达在六个方面: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老实守信和权责统一.4,依法行政是一个漫长的开展历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二,影响依法行政的因素及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1,政府机关内部职责分工不清影响依法行政;2,行政体制下的〝唯上〞工作机制导致知法违法;3,党政关系对依法行政具有影响;4,在有些领域还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5,行政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6,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7,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主体〔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观念淡薄,甚至有些主体都不合法.三,关于加强依法行政的思考〔一〕切实增强__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1,树立法律的,解决〝权大于法的问题〞;2,树立__意识,民本观念和效劳理念;3,树立诚信意识,实现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二〕澄清模糊认识,树立长期奋斗的理念1,解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过程,不能操之过急;2,处理好合法,合情,合理的关系及法律,道德,信仰的关系;3,坚持立法宗旨,处理好良法与恶法的关系;4,加强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和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学法,知法,用法,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发挥监督的有效性.四,需要解决的问题:1,如何处理好依法行政与大胆改革创新的关系?2,法律和行政的关系?【篇二】镇被确定为辽宁省依法行政示范镇.通过依法行政,解决了三起纠纷,分别为房屋界线纠纷,债务纠纷,土地纠纷.镇政府依法裁决,当事人不服,到县法制办申请复议.县法制办复议后,当事人对复议结果表示满意.几起案件的处理,充分表达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提高了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了法律认识.通过法制办万秀英主任的讲解,对依法行政有了更深的了解,体会如下:一,依法行政是建立和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恰当地标准政府行为,如何标准好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政府从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状态顺利过渡到依法统筹,掌握全局,适当管理,做好效劳的轨道上来.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在长期的方案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直接的,微观的权力无限式的管理方式,是一种高度集权,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管理方式.在当前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加世贸组织,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下,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我们已经在依法行政的根底上初步建立了行为标准,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通过依法行政,把企业生产经营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社会总要求的根本平衡,使行政管理切实为市场经济开展效劳.政府不仅应按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战略方针.法律是人民制定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表达,人民固然得遵守,但依法治国的主要特征行政权力,必须依据代表人民意志的法律,模范地遵守法律行使行政机关职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政府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事务.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贯彻人民的意志,履行人民的重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了使政府有效而正确地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管理好各项事务,就必须通过正确执法,用法律来标准,保障和制约政府行为.目前,我国居民特别是广阔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有较大提高,如果我们不按法律,法规要求办事,人民群众不会容许,势必影响党群干部关系,影响社会稳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严格地依法行政.三,依法行政是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的要求从国家要求依法行政的内涵看,在享有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行政职责是义务,不能抛弃或违反.否那么,行政职权将会削弱或膨胀.仅凭命令,凭局部经验,凭〝长官〞意志进行管理,就易造成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的任意性,以致滥用权力.有的行政机关把职权等同于公民的要求,愿意行使就行使,不愿行使就搁置,这些都是行政职权的滥用.行政职责那么要求行政机关切实履行职务,不得失职;必须遵守权限,不得越权.违法施政应当受到地方国家机关的追究和人民群众的指控.所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是依据法律,保证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表达依法行政的核心所在,有依法行使职权就应当承当法律责任.四,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宪法原那么在行政领域中的表达求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要求摒弃与封建专制剩余及某些个人偏见相联系的〝人治〞因素,摒弃〝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人治〞现象,实现全社会普遍平等和依法办事的法治要求,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律至上,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受制于法律.因此,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限制和约束,也是广阔公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手段.五,今后努力方向〔一〕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依法行政和建设法制型政府的学习讲座,参加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的集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强自学,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努力将>,>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学全,学实,记牢,真正把精神吃透,努力提高法律素质,确保在实际工作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政.〔二〕严格依法办事,标准行政行为作为镇政府一名副镇长,在今后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工作,管好自己该管的事情,绝不违法插手各类政府管理权限以外的事情,不断标准分管部门的行政许可权限和程序,但凡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绝不允许相关单位擅自审批或要求审批,并严格审批程序,杜绝各种违法行业,确保各项审批活动都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依法进行.〔三〕依托政府职能的转变,效劳经济开展中,把重点放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严格对重要领域的行政监管等方面上来,减少工程审批环节,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增强企业开展的自主性.通过法律的手段标准政府的行政权力,限定政府法制的范围,建设法制型政府.积极参与政府自身建设,以经济开展为第一要务,以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要求,求真务实做好工作,建设效劳型政府.〔四〕强化法制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为政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执法队伍是建设法制型政府的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今后我将努力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努力实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经常化,内容具体化,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标准行政执法的行为,认真执行〝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根本要求,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努力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公开化,对执法违法,执法过错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身作那么,使我镇的依法行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篇三】依法行政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想和法律原那么,从它的提出,形成,开展前后经历了三百余年,其内涵和外延也经历了一个变化开展过程,我认为这其中对法的解释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但法的标准性和约束性作用始终是依法行政的核心概念,换言之,〝为政遵循法律,不以私意兴作〞一直是依法行政的精髓所在.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做好本职工作(一),深刻认识基层锻炼的重大意义在基层锻炼是成长为合格公务员的前提,我理解在基层工作有这样三点意义: 1,通过基层来了解和熟悉社会,掌握在社会中生存和开展的能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乡镇其实就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在乡镇工作,有利于理清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工作程序及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加强对事务的协作解决能力.2,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真正理解并有效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只有在基层,切实的了解百姓的所思,所需,在微观上深入了解调查最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在将来的工作才能少走弯路,少出偏差.3,通过基层工作锻炼意志,磨练品行,培养公务员的根本素质.公务员担负着改革开放,富国强民的伟大使命,需要较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只有面对着社会的惊涛骇浪,体味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培养出过人的体能,坚毅的品格,周到细致的办事能力,遇难那么上的精神面貌,才有可能更好的为人民效劳.(二),不断丰富和开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社会政治学〞这个学科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前所接触过的知识,它是国家公务员的主修课程,我们却对它知之甚少.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学习,不断丰富和开展我们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三),以青年应有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工作种种由改革而引发的历史巨变,给我们呈现出一副多么蔚为壮观,精彩纷呈的时代画卷.在如此泥沙俱下,变幻莫测,饱含着民众呼求和预示着民族命运的现实面前,任何一个对人民的希望和社会的未来保持一份清醒和责任感的青年,尤其是我们走上公务员岗位的青年,在这种汹涌澎湃的社会现实面前,都会深深的受到感染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四),以稳定的情绪,脚踏实地地工作和锻炼在一般的工作中要踏踏实实的开展工作,就要心平气和,宠辱不惊,任世俗之诽难,听人情之变化,自心安而理得,便心旷而神怡,去繁华之纷扰,尽全力以工作.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三篇】.doc。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思考1105
关于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理性分析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余学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政府要按照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各级政府和部门严格依法办事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法律与社会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在基层体现得更为直接和生动。
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既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部分和关键环节。
本文结合万源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实践,探讨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的共性的问题和路径选择。
一、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取得的成效一是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意识逐渐转变。
行政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行政合法性观念普遍增强,行政管理意识开始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就行政机关领导而言,大多数领导基本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部分领导在工作中开始自觉注意行政管理的合法性要求;依法行政已成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讲话的主要内容,发布的行政管理文件符合法律要求;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而言,大多数行政人员掌握了依法行政的基本知识,行政行为的合法理念和程序理念较之过去有明显增强,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基本上形成,防止因违法行政导致行政诉讼的意识普遍增强。
万源市制定了《万源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对执法程序的重视和社会公众对执法程序的知晓率。
大力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行政执法部门办理行政执法案件实行调查、审核、决定三分离,行政执法人员一律不得独自办案、独自审核、独自决定”的情况。
今年组织一线执法监督检查5次,纠正不规范行政执法14人次,接受并处理群众投诉、检举37件,切实履行了行政执法监督职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认真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评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320余卷,市政府法制办抽查四个部门20卷,总体水平较过去有很大提高。
依法行政工作实践与经验分享
依法行政工作实践与经验分享。
一、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中国将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立法优先、时效快速等措施,推出一系列文件,加强政府自身的规范化、制度化、公开透明化建设,并在行政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注重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以依法行政来提高法治水平。
此外,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公安、法院、检察院等行政执法机构的依法行政、利剑执法、公正司法工作机制,确保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及民事、刑事诉讼等活动合法、公正有效。
二、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推动依法行政现代化,中国将加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创造开放透明的行政环境,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行政决策科学化、透明化。
数字化转型则能更好地支撑政府公共服务,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大幅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还能更好地扶持行政创新,改善服务体验,打造智慧城市。
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是依法行政的前提。
中国在政府自身改革和依法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实现关键领域、关键时刻的国家战略目标。
同时,为了更大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中国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完善维护红线设施以及生态环境,提高社会共治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公开透明和民主监督透明化是依法治理的核心。
中国将进一步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公众的参与、监督和评价,确保行政权力得到合理而权威的监督。
民主监督是公开透明的必然产物,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力度,积极推进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在民主监督中的创新应用。
总之,中国将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根本指向,致力于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实践与经验分享。
依法行政,不仅彰显了国家的尊严,也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公正公平、平等自由的生存环境。
关于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社会治理的复杂化
社会治理的复杂化要求政府必须通过 依法行政来规范和管理社会事务。
民主政治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政府行为必须依 法进行,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依法行政的意义
01
02
03
保障公民权利
依法行政能够有效地保障 公民权利,防止政府滥用 职权和侵犯公民权益。
提高行政效率
依法行政能够规范政府行 为,提高行政效率,减少 行政成本。
VS
详细描述
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行政监督的范围和力度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全方位监督。同时, 将完善行政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方式, 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 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展望
总结词
未来依法行政将更加注重提高公民法 律意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 社会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观念。
地方政府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注 重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机关 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地方政府在实践中注重发挥法治在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 的作用,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创新
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 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
03
加强依法行政的对策与建议Βιβλιοθήκη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总结词
法律法规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确保行政机关在执法过 程中有法可依。
详细描述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但仍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行政管理的实践,对法律法规进行及时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要。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依法行政与法治国家建设相辅相成
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汇报人:日期:•依法行政概述•推进依法行政的核心要素•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目录•推进依法行政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结论01依法行政概述依法行政的核心是“法”字,即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均需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原则和精神。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依法决策、依法执法、依法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以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依法行政的定义依法行政能够确保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
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行政能够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行政有助于树立政府权威和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
提高政府形象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促进法治建设的进程。
推进法治建设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当前有些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容易引发争议。
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和敬畏之心,容易引发违法行政行为。
法律意识淡薄一些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如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影响了依法行政的推进。
行政执法不规范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监督不到位、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一些违法行政行为得不到有效纠正。
监督机制不健全当前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02推进依法行政的核心要素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公务员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并依法行政。
面向公众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公民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使其能够自觉维护自身权益并监督政府依法行政。
强化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务员法律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法规和规章体系,使其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要求,为依法行政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精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依法行政是指以法为准则,以法为依据,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的一种行政行为方式。
依法行政不仅为政府作出决策提供了明确的准则,更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依法行政进行思考。
一、提高法制意识法律是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提高法制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应该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在决策过程中,应该明确法律依据并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同时,也需要帮助民众提高法律意识。
只有政府和民众都具备了良好的法制意识,才能保证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
二、公开透明决策机制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政府决策的透明度越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就越高。
政府部门在决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有关决策方案形成后进行公开。
同时,组织宣传和普及工作,使社会公众人士充分了解各项法规政策的内容、意义和目的。
只有通过更加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三、强化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保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并开展日常监督工作。
同时,应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社会组织和舆论的监督。
这些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依法行政中的问题和不足。
四、加强法律意识教育依法行政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需要公民了解个人权利和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因此,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在教育体系中增加有关法律教育的课程,开展有关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等,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五、注重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依法行政需要更加注重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需求,增强政府部门和公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公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效率。
政府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对于有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增加公众对政府和法律的信任和信心。
XXXX年新时期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可编辑).doc
XXXX年新时期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可编辑)新时期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作为国家权力体系中最基层的单位,乡镇人民政府面临着1亿多农民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接触,而且往往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最前沿。
实施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乐毅镇十分重视基层依法行政。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对乡镇基层依法行政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乡镇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由“权力”向“法律”逐渐由行政命令向依法行政转变。
“三分钟不通过,龙卷风也不通过”的做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没有好处就不通过,没有好处就不做”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一、依法治乡存在的问题为了满足依法行政的要求,基层仍然存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约。
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不稳定,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不适应。
一是部分农村领导干部人治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
二是农民群众封建意识严重,法律意识不强。
依法行政的政治基础不成熟,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
首先,集权体制的弊端使得乡镇政府难以确立相对独立的行政主体地位。
二是管理体制的碎片化使得乡镇组织的责任、权力、利益脱节,依法行政缺乏监督主体。
三是乡(镇)与村级组织内部关系不畅,职责不清,村级组织功能弱化。
一方面,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村委会是一个群众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权。
依法履行村庄治理职责相对独立。
但是,从乡(镇)村政治的实践来看,乡镇政府很难对村委会行使习惯性的行政领导,村委会实际上已经成为乡镇政府依法治理村庄的“附庸”。
另一方面,村级组织中党支部的核心地位与村民自治原则之间也存在矛盾。
村委会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必须报党支部决定。
村委会已经成为村支部的实体执行机构。
不能真正发挥村民自治的功能,不能依法治理村庄,这已经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缺乏有效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
首先,乡镇组织缺乏完整的监督体系。
国家行政监督制度已经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
但是,乡镇基层政府没有监督机构。
新时期推进基层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推进基层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新时期推进基层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面对着8亿多的农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经常,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最前沿阵地,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竹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依法行政工作,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部署,对乡镇基层依法行政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已初见成效:乡镇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逐步由行政命令转向依法行政,由依“权”办事转向依“法”办事;“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做法大为改观,“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也大为减少。
一、依法行政上升为基层行政管理的热门关键词基层依法行政不仅要建立一种制度,形成岗位目标责任制,而且必须构建立市场经济形势下管理工作的良性配套运行机制。
因此我们通过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建设,力求把基层政权、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经济、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小城镇建设等工作,都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政府行为有了具体的“框框”和抓手,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管理方式上,适应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的需要,从过去的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的微观控制向议大事、抓全局的宏观管理转变;在服务方面,适应了农村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的需求,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的全面服务转变;在工作手段方面,适应了农村的各种经济组织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的新情况,由过去单纯的行政手段向更多地或主要地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转变;在对村级管理方面,适应了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按照法律确立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由过去传统的领导指挥向依法指导帮助转变;。
关于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的思考
关于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的思考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
乡镇政府的行政行为,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
一、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内涵所谓乡镇依法行政,是指乡镇政府依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在法定权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做到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和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一种行政行为。
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党政职能不明晰,导致责权不一致。
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中,没有及时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在法制观念上,公民依法维权观念逐步增强,依法尽义务意识比较淡化,政府和干部依法治民、治事观念逐步增强,依法治权、治官意识仍然比较淡化。
二是乡镇政府领导班子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近年来,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些农村领导班子还存在着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的问题。
三是乡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对依法行政还感到不熟悉、不习惯、不适应。
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一些人没有搞清楚依法行政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把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民等同起来,认为法律法规就是管“民”的,依法行政就是单纯对“民”进行管理。
四是群众力量难以调动。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取消,政务公开全面实施,农民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对乡镇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提高;乡镇政权肩负的责任在不断增大,落实责任的行政权力在日益缩小;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各种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逐渐凸现。
五是法律部门化、利益化倾向严重。
乡镇现实工作中,主要是依据上级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来执行政务,政府部门间各自依据文件收费、罚款,争夺利益。
工作心得: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工作心得: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对进一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出的新提升、新总结和新发展。
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乡镇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区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实施状况,我们就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展开了集中调研,并就如何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做如下探讨。
一、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组织工作基本到位。
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各市县(区)制定了政府工作规则,细化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了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布。
措施落实比较扎实。
乡镇政府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负责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切实保障了依法行政任务落到实处。
督查考评相对规范。
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将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行政权力运行责任清单,对各类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方式、步骤和时限进行了严格规范,并进行动态调整。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内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齐抓共管。
依法行政效果显现。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特别是村级事务管理的公开,群众知情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政府公信力稳步提升。
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乡镇政府行政执法规范性需要加强。
执法主体合法性问题普遍存在。
乡镇政府在行政执法工作中,涉及的安全生产、国土资源、环保监查等工作都是县级相关部门委托执法,这些工作往往都是乡镇的中心工作,必须人人参与,导致了乡镇干部个个都是执法人员,而一个乡镇只有几名同志持有执法证,根本无法承担工作的依法落实。
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基层工商所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组织单位,基层工商所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引导、监管和服务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基层工商所在依法行政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确保依法行政的实施,我们需要对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首先,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需要注重专业能力建设。
基层工商所作为地方工商行政监管力量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面广泛且复杂。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依法行政,基层工商所需要加强对工商法规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此外,还应加强对新兴经济领域、新型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学习,提高适应新经济形态的能力。
其次,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需要注重监管手段的创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基层工商所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企业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违法行为。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
再次,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需要注重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在实施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公正执行。
基层工商所在实践中要始终把服务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秉公执法,不得为个别企业、个人谋求私利,保证市场秩序的公平和有序。
在处理违法行为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法律的精神和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基层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鼓励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立法更加贴 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强化基层行政执法监督
1 2 3
建立执法公示制度
通过公开执法过程、发布执法信息等方式,增 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便于社会监督。
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 培训和管理,确保执法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公正公开原则
政府行政行为应当公正、公平、公开,保 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诚实守信原则
政府行政行为应当诚实、守信、负责,增 强社会信任和公信力。
基层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
制定和实施行政法 规、规章和规范…
政府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 相应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 文件,规范基层行政行为。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推进基层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 借鉴。通过对基层依法行政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层行政执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 措施,提高基层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果。
02
基层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
基层依法行政的概念界定
基层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在法律 法规的框架下,依照法定程序 和权限,对基层社会事务进行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不够充分,可能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未来可以加强跨地区、跨层级的比较研究,以便更好 地总结经验和推广有效做法。
对于基层依法行政的深层次原因和制度设计方面还需 进一步探讨。
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 的衔接,提高基层依法行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推进政务公开
基层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等方式,及时公开政策法规、行政审批、财 政预决算等重要信息,增强了行政透明度。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引言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行政方式。
在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给出我对于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的见解。
一、培养依法行政意识推进依法行政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
首先,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推动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充分掌握法律知识。
其次,要建立健全法律宣传教育机制,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加强法律监督和考核,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依法行政需要建立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强内部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确保各项行政决策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其次,要加强外部监督,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特别是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司法审查,防止滥用行政权力。
此外,还需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动行政机关合法行政的实现。
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依法行政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工作机制。
首先,要及时修订和更新法律法规,确保其与时俱进。
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减少对行政行为的空间。
再次,要建立健全行政程序规范,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此外,还应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管理,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结论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培养依法行政意识、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关键举措。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推进依法行政,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纷纷实行行政改革,并已发展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
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在这场竞争中争得有利的地位,我国政府正着手深化行政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的创新,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共行政体制。
而在这一场深刻的行政体制变革之中,笔者认为推进依法行政是我们需要把握的首要问题。
一、依法行政面临的新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行政执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行政体制能否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保持和扩大。
所以,只有正确地分析并把握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才能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
(一)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情况。
人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力量,是开展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保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化,必然对行政执法人员思想道德产生巨大影响。
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竣挑战,统一思想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比如社会经济成份和物质利益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多重性;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易变性。
如何教育执法人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人民大众利益为至高目标,形成良好的从政道德,是新时期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行政执法对象的复杂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方式日趋多样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多,领域不断扩大。
比如我国加入WTO以后,要求我们的方方面面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严格按照规则,公平参与竞争。
关于基层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一、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行政权的行使,最密切地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和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
因为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处理结果的行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又是依法行政执法。
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
在这些内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
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不是靠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而主要是靠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
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那么,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
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会落空。
因此,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里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作为治国之道,必然要求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为法治的核心是有效地约束公共权力。
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治权,治权的重点又在于治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推进基层依法行政的实践与思考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面对着基层农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经常,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最前沿阵地,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部署,对乡镇基层依法行政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已初见成效:一、依法行政上升为基层行政管理的热门关键词基层依法行政不仅要建立一种制度,形成岗位目标责任制,而且必须构建立市场经济形势下管理工作的良性配套运行机制。
因此我们通过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建设,力求把基层政权、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经济、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小城镇建设等工作,都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政府行为有了具体的“框框”和抓手,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管理方式上,适应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的需要,从过去的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的微观控制向议大事、抓全局的宏观管理转变;在服务方面,适应了农村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的需求,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的全面服务转变;在工作手段方面,适应了农村的各种经济组织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的新情况,由过去单纯的行政手段向更多地或主要地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转变;在对村级管理方面,适应了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按照法律确立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由过去传统的领导指挥向依法指导帮助转变;在发展经济方面,适应了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的要求,由过去的以行政命令统一服从为主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为主转变;在政务管理方面,适应了基层干部群众民主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的现实情况,由过去程度不同存在的随意行政,靠“土政策”发挥作用,向依法行政,民主监督转变。
通过这些转变、使镇政府依法完备并较好地履行了执行、决策、管理、保障、监督、协调、指导、服务等职能,有力促进了全镇整体工作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实际成效日益明显。
一是党组织核心地位得到加强。
乡镇工作头绪繁杂,过去由于种种因素,使得党委不得不过细、过多、过具体地抓事务,难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调查研究、思考大事、研究思路,指导镇政府及各级组织开展工作,也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既影响了决策水平,也弱化了统揽和指导全局工作的力度。
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理顺了党政群团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及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职能、职权及主要任务,促进了各级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从繁琐的事务堆中解脱了出来,能够集中精力搞调研、出思路、抓党建,真正做到了“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决策大事、统揽大局”。
我镇邻城靠矿,区位优势独特,镇党委在发动、引导全镇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重视抓好党的建设工作,每年都在排查分类的基础上,对个别差班子、弱班子、后进村实施帮促转化,利用镇党校开办党员轮训班、支部书记培训班、干部学理论研讨班,使全镇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政府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加强乡镇政府规范化建设,镇政府的行政首长位置进一步确立。
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镇政府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实践“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认真办好造福于民的大事、实事、难事,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经济奔小康的积极性,为满足广大农民走出家门,奔向市场,进入城镇,经商办厂的要求,同时,镇政府在指导、支持、帮助村委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村委会的职能作用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镇45个村委会中有40个被评为市“村民自治示范村”。
三是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党委、政府与人大及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责明确了,职能清晰了,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计划生育、农民负担、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也是容易引发干群摩擦,影响社会稳定的焦点。
通过建立工作规范,全镇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财小组”及与之相配套的议事规则和制度,实行了“村务七公开”,使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规范化建设的实践,各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社会风气更加纯正,四是服务质量得到改进。
各项工作规范的建立与实施,使政府的行政行为实现了由领导型、督促型向指导型、服务型的转变。
五是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工作规范实施后,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指标量化到位、到人,长远有目标,近期有安排,人人有职责,推倭扯皮现象彻底杜绝,效率大大提高。
如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方面,主办的积极办,协办的密切配合,使大量问题迎刃而解,来信来访明显减少,近三年没有出现一起信访案件,基本实现“信访三无”。
镇机关各委办按照各自的规范,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党委、政府部署的任务雷厉风行,快节奏、高效率地去完成,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干工作靠派,抓落实靠催,有困难就躲,遇矛盾就上交”的不良现象。
二、基层依法行政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是,政府违法行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行政诉讼败诉率仍相当高,行政工作的内容和对象的广泛性与行定职权的有限性的矛盾相当突出。
当前我国农村依法行政的制约因素剖析要达到依法行政的要求,基层还存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1、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不稳固,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不适应。
我国是世界上实行封建制度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封建人治思想的残余对农村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很深。
一是部分农村领导干部人治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
有的奉行权大于法,他们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致一些地方出现“黑头”(国家法律文件)不如“红头”(地方政策文件),“红头”不如“白头”(领导批示意见),“白头”不如“口头”(领导指示)的怪现象,严格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挫伤了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积极性。
有的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他们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经常超越法律、法规的规范,滥施行政权力,干扰行政执法。
有的领导特权思想严重,他们担心依法行政可能会削弱自己的权力,损害自身的既得利益,因此,思想上存有抵触情绪,成为依法行政的阻力。
二是农民群众封建思想严重,法律意识不强。
首先,迷信、崇尚权力的心理普遍存在。
长期的封建人治社会和中央集权体制,使农民养成了被动接受统治的传统习惯,对政府具有很大的依附性。
在一些农民心目中,权力的威严胜于法律,他们常把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视为当然,逆来顺受,不予抵制或不敢抵制,即便是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也不敢“对簿公堂”,寻求法律的保护,“一边倒”的情形从客观上助长了非法行政行为的扩张蔓延。
其次,农民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高,法律素质偏低,有的农民认为,法律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他们既不关心国家的立法,也不主动学习出台的法律,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更不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上一些基层组织,对农民的普法宣传教育缺乏应有的力度和广度,特别是少数对依法行政心存芥蒂的领导担心农民懂法会“影响”今后的工作,不敢大胆地宣传法律知识,从而使许多农民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
由于农民不懂得运用法律来制约行政权力的扩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行政权力失去群众的监督和法律制约。
2、依法行政的政治基础不成熟,管理体制还有明显弊端。
一是集权制的弊端,使乡镇政府相对独立的行政主体地位难以确立。
农村依法行政要求乡镇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行政主体。
然而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逐级集权制遗留的弊端,使我国乡镇政府目前还不可能真正成为推行依法行政的相对独立的行政主体。
这在现实中,给依法行政带来了很大困难。
一方面,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自主权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县政府对乡镇的领导仍采用强迫命令的方式,常使决策脱离乡镇执行所应具备的客观条件,导致乡镇政府迫于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产生行政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对上级政府具有从属性和依附性,无法抵制上级“创优评先,达标考核”引发的一些不正之风,也无力抵制上级部门、领导延伸下来的干扰公正执法的腐败行径和违法行为。
二是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使乡镇机构责、权、利脱节,依法行政缺乏监督主体。
据调查,县级有关部门设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多达十几、二十个。
这些“七站八所“人、财、物三权都在县直部门,乡镇管不了,上级主管部门又鞭长莫及。
乡镇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由县里直接向乡镇布置,任务、职责由乡镇承担。
而乡镇却无权过问县属部门的工作。
如征管税收的执法主体是税务部门,而各种税收任务又指令性地下达到乡镇政府,造成乡镇政府替税务部门收税的混乱局面。
这种条块分割、责权利相脱节的管理体制,使乡镇政府在辖区内的管理出现漏洞,为非法行政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是乡(镇)村组织内部关系不顺,职责不清,村级组织职能弱化。
一方面在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权。
履行依法治村职责,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从乡(镇)村政治运行的实践看,乡镇政府仍对村委会实行习惯上的行政领导,继续控制村级机构的人财物权,村委会事实上成为乡镇政府的“附庸”,依法治村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在村级组织内部,又存在党支部核心地位与村民自治原则的矛盾,村委会的重大事项均要报经支部决定,村委会成了村支部的实质性执行机构,不能真正履行村民自治的职能,依法治村成为空谈。
四是依法行政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乡镇机构中,缺少完备的监督系统。
国家行政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
中央、省、地(市)、县都设有政府的监察机关,负责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到乡镇基层政府却没有设置监察机构。
其次,监督机关独立性差,对政府行为监督无力。
我国的权力监督机关一般实行双重领导制度。
但由于人事由地方主管,经费主要是靠地方拔给,在双重领导中,起主要作用的实质上是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实际运行情况往往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个工作机关,其权力来源和经济来源都会受到监督对象的影响制约,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
三、推进基层依法行政要紧扣四个重点乡镇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是否依法行政,事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局,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乡镇要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关键是要把依法行政当作“第一责任”。
一要坚持民主行政。
民主行政是行政为民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行政能力靠什么来行使呢?就是要靠党内民主,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
只有让广大党员参政议政,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