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守恒定律
运动的守恒定律之对心非完全弹性碰撞的速度和损失的机械能
同理可得第二个物体动能的增量
m1m2 1 T2 (1 e) (v10 v20 )[2m2v20 m1 (v10 v20 ) em1 (v10 v20 )] 2 2 (m1 m2 )
两物体动能的增量为
负号表示动能减少。
mm 1 T T1 T2 (1 e2 ) 1 2 (v10 v20 )2 2 m1 m2
[解析](1)设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碰撞前的速度 分别为v10和v20,发生对心非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根据动量守恒可列方程m1v10 + m2v20 = m1v1 + m2v2,
恢复系数公式可化为v2 = v1 + e(v10 – v20),
v1 m1v10 m2v20 m2e(v10 v20 ) , m1 m2
在打桩时要把铁锤的动能尽可能多地传递给桩使桩具有较大的动能克服地面阻力下沉就要求机械能损失得越小越好因此要用质量较大锤撞击质量较小的桩即在打桩时要把铁锤的动能尽可能多地传递给桩使桩具有较大的动能克服地面阻力下沉就要求机械能损失得越小越好因此要用质量较大锤撞击质量较小的桩即m2m1
{范例3.4} 对心非完全弹性碰撞的速度和损失的机械能
一个公式的下标1和2互换即可得到另一个公式。
两式可化为
这种形式的公式比较容易记忆。
m1v10 m2v20 v2 (1 e) ev20 m1 m2
m1v10 m2v20 v1 (1 e) ev10 , m1 m2
当e = 1时,可得完全弹性碰撞的公式。 当e = 0时,则得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公式
{范例3.4} 对心非完全弹性碰撞的速度和损失的机械能
(2)试计算两物体对心非完全弹性碰撞后损失的机械能。 [讨论]
第二章运动守恒定律
P
m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d
mv
dP
dt dt
改写为
Fdt dP
式中Fdt表示力F在时间dt内的累积量,称为时
间dt内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即
冲量
dI Fdt
当作用时间为t0 t ,合外力的冲量为
t
P
I
dI
Fdt
t0
P0
dP
P
P0
即
I
mv
mv0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
返回 退出
重力的功 设物体m从a点沿任一曲线移动到b点。
在元位移 dr中,重力所作的元功为:
dA mg cosds mgdh
重力作功只与质点的起始和终了位置有关, 而与 所经过的路径无关,重力是保守力 !
返回 退出
讨论
如果物体沿闭合路径abcda运动一周, 容易计算重力所作的功为:
A Aacb Abda mg(ha hb ) mg(hb ha ) 0
Fx
m dv x dt
80t
Fy
m dv y dt
0
A
Fxdx Fydy
2 320t 3dt
1
1200 J
例 已知 m = 2kg , 在 F = 12t 作用下由静止做直线运动
求 t = 02s内F 作的功及t = 2s 时的功率。
解 F 6t dv
m
dt
v 3t2 dx dt
与机械运动直接相关的能量是机械能,它是物 体机械运动状态(即位置和速度)的单值函数,包 括动能和势能。
返回 退出
三 质点动能定理
质点动能
Ek
1 2
简述动量守恒定律
简述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总动量不变的物理定律。
具体来说,当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其动量等于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而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它们的动量之和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在一些物理实验中,可以看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如,当两个小球在水平面上碰撞时,它们的动量之和在碰撞前后是不变的。
这可以用来计算小球的速度,以及碰撞时释放的能量。
同样,当一个子弹被发射出去时,它会带有一定的动量,而如果它撞击到一个物体上时,物体也会获得相应的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力学、流体力学和电磁学等领域。
通过运用这个定律,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研究和设计更为复杂的物理系统。
运动物体的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分析
运动物体的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运动物体的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它们揭示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和动量的守恒规律。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这两个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对于运动物体而言,其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分为动能守恒和势能守恒两个方面。
动能守恒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动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用公式E=1/2mv²表示,其中E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动能守恒定律成立。
例如,一个自由落体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其他外力的干扰,其动能将保持不变。
势能守恒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势能是由物体所处位置决定的,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势能守恒定律成立。
例如,一个弹簧被压缩后释放,弹簧的势能会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当物体再次回到原来位置时,其势能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乘坐电梯上楼时,电梯的势能会转化为我们的动能,使我们能够上升到目标楼层。
再例如,我们玩弹球游戏时,弹球在碰撞过程中动能的转化使得游戏更加有趣。
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动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用公式p=mv表示,其中p为动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动量守恒定律成立。
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碰撞可以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情况。
弹性碰撞是指碰撞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并且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例如,两个弹球碰撞后,它们的动量之和仍然保持不变。
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动能不守恒,但总动量仍然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定律。
本文将从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推导以及应用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性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密切相关。
在力学中,动量被定义为物体质量乘以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某个闭合系统内,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系统中各个物体的动量之和在时间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推导:考虑一个封闭系统,系统中存在两个物体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速度分别为vA和vB。
根据动量的定义,物体A和B的动量分别为pA=mAvA和pB=mBvB。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系统的总动量应该在时间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即pA + pB = mAvA + mBvB = 常数。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改变它们的动量,但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整个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时候碰撞后的物体会改变速度和方向。
其次,在推进技术和航天科学中,动量守恒定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火箭发射时会产生巨大的推力,这是通过排出高速喷气来实现的。
喷气的推力产生于燃烧过程中气体的重量和速度的改变,而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整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因此,喷射出去的气体会以极高的速度向后排出,从而推动火箭向前飞行。
此外,在运动员比赛中也可以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例如,田径比赛中的标枪投掷项目中,运动员在投掷标枪时通过加大自身的动量来增加标枪的飞行距离。
同样,在击剑项目中,运动员通过调整自身的动量来控制刺击或防守的效果。
综上所述,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定律,它在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实验。
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动量=质量×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以表述如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可以从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而来。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将牛顿第二定律改写为F=Δ(mv)/Δt,其中Δ(mv)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变化量。
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即 F=0,则Δ(mv)=0,即总动量保持不变。
三、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碰撞问题: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变化。
例如,在车辆碰撞事故中,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碰撞前后车辆的速度,从而分析碰撞的严重程度。
2. 火箭推进原理:火箭推进原理依赖于动量守恒定律。
火箭喷出高速气体的同时,产生与气体喷出速度相反的动量,从而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3. 弹道学:弹道学研究物体在重力和空气阻力下的运动规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弹道学中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物体在不同重力和阻力条件下的动量变化,可以预测物体的轨迹和射程。
四、相关实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以下是两个与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实验。
1. 碰撞实验: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碰撞装置,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来观察和测量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变化。
实验结果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适用性。
2. 火箭实验:利用模型火箭进行实验,测量火箭喷出气体的速度和质量,以及火箭前后的速度变化,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在火箭推进中的应用。
牛顿第三定律与动量守恒
牛顿第三定律与动量守恒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守恒是力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以及运动的原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守恒的含义、原理以及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述了当一个物体施加力到另一个物体上时,这两个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且具有相等大小、异方向的特点。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力,必然会有一个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
例如,如果一个人用手推一个墙壁,那么墙壁会以与人所用力的方向相反的力反作用在人的手上。
这个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于动量的守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当物体间没有外部力的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力时,两个物体的动量的变化之和为零。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一个物体施加力到另一个物体上时,后者同时也会对前者施加等大反向的力,从而导致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之和为零。
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考虑一个平滑的光滑水平面上的撞击实验。
如果一个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速度运动,然后撞击到另一个静止的物体B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 会对物体B施加一个向后的力。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物体A和物体B的动量变化之和为零。
因此,物体A的动量会减小,而物体B的动量会增加,使得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此外,动量守恒还可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工程中的设计。
在汽车碰撞实验中,当两辆汽车发生碰撞时,如果没有外部的力作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两辆汽车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这对于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评估和设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量守恒的原理也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例如火箭技术和机械设计。
在火箭技术中,为了控制火箭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引入喷射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力将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火箭上,从而产生加速度和速度变化。
动力学三大守恒定律
动力学三大守恒定律【知识专栏】动力学三大守恒定律1. 引言及概述动力学三大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为我们理解和描述物体运动提供了基础规律。
这三大守恒定律分别是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逐步探讨这三大守恒定律的背后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2. 动量守恒定律2.1 动量的基本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动量守恒定律,首先需要了解动量的基本概念。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数量度,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惯性。
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可以用数学公式 p = m * v 表示,其中 p 为动量,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2.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那么系统中其他物体的动量总和将相应地发生改变,以保持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例如力学、流体力学和电磁学等。
在碰撞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变化。
在交通事故中,通过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了解事故发生时车辆的速度和冲击力对乘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建议。
3. 角动量守恒定律3.1 角动量的基本概念角动量是物体绕某一轴旋转时所具有的运动状态,它是描述物体旋转惯性的量度。
角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和旋转速度相关,可以用数学公式L = I * ω 表示,其中 L 为角动量,I 为物体的转动惯量,ω 为物体的角速度。
3.2 角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角动量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即使系统中发生了旋转速度的改变,但系统的总角动量仍然保持恒定。
3.3 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天体物理学、自然界中的旋转现象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来解释行星和卫星的自转、陀螺的稳定性以及漩涡旋转等自然现象。
五大守恒定律
五大守恒定律引言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守恒定律,它们描述了能量、质量和动量在各种物理过程中的守恒规律。
这些守恒定律是物理学领域中的关键概念,无论是在研究基础物理学还是应用物理学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五大守恒定律进行深入探讨,分别是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是保持不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意味着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1. 能量的形式能量可以存在于多种形式,主要包括: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 热能: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 光能:电磁波的能量形式。
- 电能: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量。
2. 能量转化与转移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在物体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其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在机械工作中,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光能可以被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等等。
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工程领域的能源管理需要考虑能量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在交通运输中,通过改进动力系统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来降低能源消耗;在环境保护中,能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二、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描述了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销毁,只能在物质之间进行转移或转化。
1.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可以逆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可以达到平衡;而不可逆反应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不能逆转。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系统的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系统的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系统的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力学分支,通过运用基本定律来描述和解释物体运动的规律。
在动力学中,有两个重要的定律,即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定律以及它们在质点系统中的应用。
一、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重要属性,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质点的动量保持不变。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也称为自由系统),质点在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下,其动量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系统内发生的各种碰撞和相互作用过程中,质点的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m1v1 = ∑m2v2其中,m1和m2分别是碰撞或相互作用前后各个质点的质量,v1和v2分别是其对应的速度。
通过使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各种碰撞类型(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方程式。
二、动能守恒定律动能是物体运动的能量形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动能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非弹性碰撞和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的情况下,质点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同样地,对于一个孤立系统,质点在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下,其总动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碰撞和相互作用中,质点的动能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是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动能守恒定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1/2)mv1^2 = ∑(1/2)mv2^2其中,m为质点的质量,v1和v2为其相应的速度。
通过使用动能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各种碰撞类型(如完全弹性碰撞和部分非弹性碰撞)的动能守恒方程式。
三、质点系统中的定律应用在质点系统中,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都可以用来解释和描述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比如,在多个质点组成的系统中,当发生碰撞或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个质点的速度变化。
例如,考虑两个质点A和B之间的弹性碰撞。
运动学三大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
运动学三大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
答:运动学三大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如下:
动量守恒的条件。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到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该系统的动量守恒。
此外,如果系统受到的外力在某个特定方向上的合力为零,那么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也是守恒的。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在只有保守力(如重力、弹力)作用下,系统不受其他非保守力(如摩擦力)的影响,或者系统内部的保守力不做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角动量守恒的条件。
如果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则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这并不要求合外力为零,仅要求合外力矩为零。
运动的守恒定律
mv2
I
mv1
例1 一圆锥摆的摆球质量为m,当以匀速率 在水平面内做圆周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运动时,其圆的半径为R。求摆球绕行一周过程中绳中张力的冲量。
解: 由动量定理,有 I I P G T 摆球绕行一周,有 P 0 ,故 I I T G
o
解
v 2 FT sin man m mr r FT cos P 0
2
FT P ma
l FT
A P
r l sin
r o et v
en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l FT
A P
l
③取坐标系,坐标轴尽量顺着运动方向; ④对隔离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方程; ⑤利用其它的约束条件列补充方程; ⑥先用文字符号求解,后带入数据计算结果.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例1:如图示,倾角为 a 的粗糙斜面上一物块,其质量为 m,与一
质量为 M 的砝码盘分别置于细绳两端,细绳跨过一轴承光滑的定
kt / m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v v cosae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mg kt / m mg v y (v0 sina )e k k dx v x dt
x
0
y
x
0
dx v0 cosae
0
t
kt / m
dt
dy v y dt
0
mg kt / m mg dy [( v0 sin a )e ]dt 0 k k
动量守恒表达式
动量守恒表达式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是物体运动的基础理论。
正是这种定律,使物体能够稳定地运动,被称为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定律是动量守恒定律,也称动量守恒表达式。
动量守恒定律源于17世纪末由瓦特、康拉德、牛顿等物理学家证明。
它指出,在一个物理系统内,物体的内在总动量保持不变,存在一种守恒原理。
这个原理被称为动量守恒定律或动量守恒表达式,即:总动量 =速前的动量 +速后的动量即:F=mv+mv其中,F是物体总动量,m是物体质量,v是物体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又称守恒动量定律,它说明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全局总动量是守恒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情况。
例如,它可以用来解释两个物体相撞后的运动状态,也可以分析不同重力场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以及宇宙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一条基本守恒定律,它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物体的运动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更有效地探索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论依据。
动量守恒定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用于物体在微观层面上的运动,不能在宏观层面上使用。
例如,在天文学中,它不能用于描述宇宙的运动,因为它只能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另外,动量守恒定律还不能描述一个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例如一个因外力影响而处于旋转状态的物体,这种物体必须考虑运动的非守恒因素,而它们无法通过动量守恒定律来得到描述。
因此,动量守恒定律只能作为物体简单运动的理论基础,在复杂运动的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以及更为复杂的定律,以更加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总之,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一条重要定律,它说明了一个牟体在运动过程中,全局总动量是守恒的,它是物体简单运动理论框架的基础理论。
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复杂运动的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非守恒的因素,才能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运动的守恒定律之火箭发射的高度速度和加速度
{范例3.8} 火箭发射的高度,速度和加速度
假设火箭在地球表面向上发射,其初速度为零,初始质量为M0。 取向上的方向为正,经过飞行时间t,火箭剩下的 质量为M = M0 - αt,α是燃料燃烧的速率dm/dt; 重力加速度g使火箭速度减少gt, v u ln 因此火箭在地面上发射的速度为
u
M M
{范例3.8} 火箭发射的高度,速度和加速度
Mdv + udM = 0 分离变量得
dv u dM M
积分得v = -ulnM + C
v v 0 u ln M M
0
设火箭的质量为M0时,其速度为 v0,可得C = v0 + ulnM0,因此
这是著名的 齐奥尔科夫 斯基公式。
火箭质量从M0减少到M时,火箭的速度则由v0增加到v。
0 0
t
gt
依速度公式v = dz/dt,可得dz = [ulnM0 – uln(M0 – αt) – gt]dt, 积分得
z u t ln M
0
[( M
0
t ) ln ( M
u
0
t) t]
0
1 2
gt C
2
当t = 0时,z = 0,可得
z u t (1 ln M 0 ) u
假设火箭发射前的质量为M0 = 2.5×106kg,燃料的燃烧速 率为α = 1.0×104kg/s,燃料燃烧后喷出的气体相对火箭的 速率为u = 3.0×103m/s,火箭点燃的60s内,高度、速度 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最后达到什速度
[解析]在无重力的空间,把火箭和剩下的燃料作为研究对象。
M
dm u
3-运动的守恒定律
m
θ0
θ
T
s
P − T sinθ = 0
P P mg
17
T cosθ − mg = 0
P = mgtgθ
当小球在位置沿圆弧作微位移dr时 当小球在位置沿圆弧作微位移dr时,力所作的元 功为: 功为:
v v dA = P ⋅ dr = Pdr cosθ
因dr = ldθ,得
dA = Pdr cosθ=mgtgθl cosθdθ = mgl sinθdθ
神舟号飞船升空
1
1. 冲量(impulse) 冲量( ) 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 表示。 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用I表示。 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 v v (1)恒力的冲量: I = F ( t − t 0 ) 恒力的冲量: 恒力的冲量
v v (2)变力的冲量: t i → t i + ∆t i:元冲量 I i ≈ Fi ∆t i 变力的冲量: 变力的冲量 ∆ v v t0 → t: ≈ ∑Fi ∆t i I F
v
解:
mv0 = mvcosθ + MV cosϕ α 0 = mvsinθ − MV sinϕ
v0 sinϕ v = sin(θ + ϕ) V = mv0 sinθ M sin(θ + ϕ)
v v0
θ ϕ
v V
12
θ
F
∆r
1.功 (Work) 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 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
Z
• • •m1 v • mi v • ri r1 • v C • rC • • •
X
Y
r rC
r ∑m r =
i
i
m
(m = ∑mi)
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解析
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解析在流体力学中,动量守恒定律是解析描述物体或流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
它可以用来研究各种流体系统中的动力学问题,并且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守恒定律,从基本原理、数学表达式到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本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是流体运动的基本基础,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得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而对于流体运动来说,外力主要来自于压力和重力。
在流体动力学中,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述为:在闭合系统内,流体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动量之和等于该截面单位时间内外力对流体的动量变化率。
这一定律可以用数学式表示为:Σ(F·A) = d(Σ(m·v))其中,Σ(F·A)表示单位时间内外力对流体的动量变化率,A是截面面积,F是外力,m是流体质量,v是流体速度,d(Σ(m·v))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动量之和。
二、数学表达式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流体系统的宏观描述,二是对流体微观运动的描述。
1. 宏观描述对于宏观描述来说,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来表示。
连续性方程描述了质量守恒的情况,而动量方程描述了动量守恒的情况。
连续性方程可以表述为:∂ρ/∂t + ∇·(ρv) = 0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t是时间,v是流体的速度。
这一方程描述了质量在流体中的守恒情况,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质量之和等于截面内质量的变化率。
动量方程可以表述为:∂(ρv)/∂t + ∇·(ρvv) = -∇p + ∇·(μ∇v) + ρg其中,p是压力,μ是流体的黏度,g是重力加速度。
这一方程描述了动量的守恒情况,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动量之和等于截面内动量的变化率。
2. 微观描述对于微观描述来说,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来表达。
九大守恒定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九大守恒定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们描述了在物理系统中某些物理量的守恒情况。
这些守恒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的基本规律和对称性,对于理解和研究各种物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九大守恒定律,分别是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等等。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原理和规律,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九大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探讨它们在不同物理系统中的应用和意义,以及对未来科学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这些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并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九大守恒定律的介绍和探讨,每一条守恒定律将会逐一详细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同时,我们也将从整体的角度总结九大守恒定律的关联和作用,探讨其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意义。
最后,我们还将展望未来,探讨九大守恒定律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和潜在的应用领域。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希望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九大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启发对于守恒定律的更深层次思考和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和解释九大守恒定律,并探讨这些定律在自然界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详细阐述每一条守恒定律的原理和意义,读者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规律的运行机制。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读者对于守恒定律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及了解这些定律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
通过整理和总结九大守恒定律,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打下基础。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科学视野,从而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2.正文2.1 第一守恒定律第一守恒定律,又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Fdt
∫ F=
p2 − p1 = F t2 −t1 t2 −t1
t1
t2
Fdt
F
t1
t2 t
3.直角坐标系中动量定理的分量形式 3.直角坐标系中动量定理的分量形式
I x = ∫ Fx (t)dt = mv2x − mv1x
t1
t2
I y = ∫ Fy (t)dt = mv2 y − mv1y
t1
运动守恒下
重点: I = p2 − p1 ∴
∫
t2
t1
Fdt = ∫ dp
p1
b
p2
A = FS⋅ cosθ
难点:A = F ⋅ dr ∫a
∴A外 + A非内 = (Ekb + Epb ) − (Eka + Epa )
1.力和加速度之间的 1.力和加速度之间的瞬时效应 力和加速度之间的瞬时效应 ----牛顿定律 ----牛顿定律 2.力的时间 2.力的时间累积效应 力的时间累积效应 ----冲量 ----冲量 3.力的空间 3.力的空间累积效应 力的空间累积效应 ----功 ----功
单位时间内力所作的功
∆A dA F ⋅ dr N = lim = = = F ⋅v ∆t →0 ∆ t dt dt
运动守恒下
保守力的功、势能、 §3-3保守力的功、势能、势定 理 2 弹性势能 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 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械能 守恒。 守恒。 非完全弹性碰撞: 碰撞前后, 非完全弹性碰撞: 碰撞前后, 机械能有损失 (转化为热 、声 等能) 等能)。
m v1 mv1 + Mv = 0 + M(v + ∆v) ∴∆v = M
§3-2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之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之二: 动能定理 一.功和功率 1.功 1.功: 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大小的 乘积为该力所作的功 (1)恒力直线功 F
θ
A = FS⋅ cosθ
s
(2)变力曲线运动
A
L = 2πR 4π = t1 = 2s 时 S1 = π m t2 = 2s 时 S2 = 2π m
B
A B
O
ds mvA A 小球速度 v = = πt dt B ∴vA = 2π m s O mvB vB = 2π m s 动量 pA = mvA= 2π kg ⋅ m s = 2π kg ⋅ m s mvA pB = mvB
y
∆m = ρv∆t
由动量定理 ∆m 所受的平均 满足: 冲力 f 满足:
f ⋅ ∆t = ∆mv − 0
∆m ρv∆t 2 f = ⋅v= ⋅ v = ρv ∆t ∆t
又∵铁链匀速上升,即a=0 铁链匀速上升,
∴ F = mg + f
= ρgx + ρv
2
[例6]如图:质量为M的滑块正沿光滑水平 6]如图:质量为M 如图 面向右滑动。一质量m的小球, 面向右滑动。一质量m的小球,水平向右 飞行, 飞行,以速度 v (相对地)与滑块相碰, 1 相对地)与滑块相碰, 碰后, 竖直向上弹起。 碰后,以 v2竖直向上弹起。假设碰撞时 间为 ∆t 。求此过程中滑块对地的平均作 用力和滑块速度增量的大小? 用力和滑块速度增量的大小?
p1
定义: 定义:外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累积量 称为冲量, 称为冲量,即
I = ∫ Fdt
t2
∴I = p2 − p1
即质点某一时间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 点同一时间内动量的增量 ----质点动量定理 ----质点动量定理
t1
讨论 1. I 的方向一般不是F(t) 的方向 ,而是微分冲量 Fdt 的矢量和的 方向 2.作用时间很短时,常引入平均冲力 2.作用时间很短时,常引入平均冲力 作用时间很短时
v
∴
故动量守恒MV来自设车和人相对地面速度分别为 V 和
v
∴MV + mv = 0 m 即 V =− ----运动方向相反 v ----运动方向相反 M
人相对于车的速度为
M +m v v' = v −V= M
设人在时间 t 内走到另一端
M +m M +m t x vdt = ∴l = ∫ v' dt= ∫0 0 M M m M v ∴x = l M +m X =l −x M m = l V M +m
t2
I z = ∫ Fz (t)dt = mv2z − mv1z
t1
t2
4.物体的动量相对于不同的惯性系是不同的 4.物体的动量相对于不同的惯性系是不同的, 物体的动量相对于不同的惯性系是不同的, 但动量定律不变. 但动量定律不变.
m
地上
t2 t1
v1
m
v2
u
车上
t2
mv1
mv2
∴∫ Fdt = mv2 − mv1
[例3]一装沙车以v =3m/s的速率从沙斗下面 3]一装沙车以 =3m/s的速率从沙斗下面 一装沙车以v 通过。 通过。每秒钟落入车厢的沙为 ∆m = 500kg 如果使车厢的速率保持不变, ,如果使车厢的速率保持不变,应用多大的 牵引力? 车与轨道的摩擦不计) 牵引力?(车与轨道的摩擦不计) 解: 设m为t 时刻已 落入车厢的沙的 质量 dm
It1−t2 = pt=2 − p0 = pt=2
2 2 2
∴ pt =2 = 20i + 4 j + 8k N⋅ s
大小
方向
pt=2 = It1−t2 = 20 + 4 +8 = 21.9 N⋅ s cosα = I x I= 20 21.9= 0.91 cos β = I y I= 0.18 cosγ = Iz I = 0.37
t1
m(v1 + u) m(v2 + u)
∴∫ Fdt = m(v2 + u) − m(v1 + u) = mv2 − mv1
二.质点系动量定理 质点系: 质点系:由有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质点组成 的系统 内 外 力: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力: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 力
1.两个质点的质点系 1.两个质点的质点系 根据牛顿定律
三.系统动量守恒 当合外力 ΣF = 0 时: i
∴Σpi = Σmivi =常矢量
d Σpi = 0 dt
即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质点系的总动 即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为零时, 量保持不变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分量形式 px = Σmivix =常量 ΣFix = 0时
t
[例5]一条单位长度为 ρ 的均匀铁链在地面 5]一条单位长度为 上卷成一堆,一人拿起一端以速度v匀速提高。 上卷成一堆,一人拿起一端以速度v匀速提高。 当手离地面的高度为x 手的提力为多大? 当手离地面的高度为x时,手的提力为多大? 解: t → t + ∆t 时间内有 ∆m 设 的铁链被提起, 的铁链被提起,
2. n个质点的质点系 因内力总是成对出现
d 可得 ΣF = Σpi 或 F = dp i dt dt t2 p2 ∴∫ Fdt = ∫ dp= p2 − p1 合外力
t1
∴Σfij = 0
总动量
或
I = p2 − p1
p1
即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系总动量 的增量 ----质点系动量定理 ----质点系动量定理
[例4]质量为m的人站在一质量为M、长为l的 4]质量为 的人站在一质量为M 长为l 质量为m 小车一端,由静止走向车的另一端, 小车一端,由静止走向车的另一端,求人和 小车各移动了多少距离?(不计摩擦) ?(不计摩擦 小车各移动了多少距离?(不计摩擦) 解: 水平方向上车和人 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m
二.完全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 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机械 并以共同的速度运动。 能有损 失,并以共同的速度运动。
ΣFiy = 0时 ΣFiz = 0时
py = Σmiviy pz = Σmiviz
=常量 =常量
[例1]质量m=1kg的小球作半径R=2m 的圆 1]质量 1kg的小球作半径 2 质量m= 的小球作半径R= 周运动, 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S = ( 2)πt 2(自然坐 1 标), 求小球从 t1 = 2s 到 t2 = 2s 所受外 力的冲量? 力的冲量? 解:以O为自然坐标原点 圆周周长
v2
m y v M x mg Mg M m
N
v1
解: 建立如图坐标 组成的系统, 对m,M组成的系统,由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组成的系统 Y方向:(N − mg − Mg)∆t = mv2 − 0 方向: 方向
mv2 ∴N = g + M + mg ∆t X 方向: ∵∑Fx = 0 ∴ X方向系统动 方向: 方向系统动 量守恒
F 1
m 1
f12 f21
dp1 F + f12 = 1 dt
相加
∵ f21 = − f12
dp2 F2 + f21 = F2 m2 dt dp1 dp2 F + F2 + f12 + f21 = + 1 dt dt
dp1 dp2 d ∴F1 + F2 = + = ( p1 + p2 ) dt dt dt
§3-1 牛顿第二定律积分形式之一: 牛顿第二定律积分形式之一: 量定理、 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一.质点动量定理 由牛顿定律 有 力在
动
F = dp dt Fdt = dp
---牛顿定律的微分形式 ---牛顿定律的微分形式 时间内的累积量为
p2
t1 →t2
∫
t2
t1
Fdt = ∫ dp = p2 − p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