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之基本特征
浅析改革开放四十年前后中国人价值观的变化
【摘 要】改革开放前后四十年,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价值 观的角度看呈现出“为他”到“为己”,再到“己为”三个阶段的变化。 【关键词】个人;社会;价值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价值观的角度看 呈现出“为他”到“为己”,再到“己为”三个阶段的变化。价值观变化总是随着不同时 期的社会状况的改变而变化的。
2019 年第 2 期
管理
浅析改革开放四十年前 事业单位固定 事业单位职称改革中 后中国人价值观的变化 资产管理研究 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官云生
(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 黄丽君
(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0)
■ 王桂英
(蓬莱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蓬莱 265600)
三、新时代“己为”的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新阶段,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国家适时对价值观进 行调整引导,这一时期人的价值表现出“己为”的特征,即个体由被动地接受社会影响转 为主动影响社会公共价值,进而达到个体与社会整体呈现出一种良性的互动。
这一时期人的价值变化逐渐呈现如下特征: 1、由个体走向公共价值生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为己”价值观在一种价值的相对主义状态下个 人成为孤独的个体,对公共价值生活呈现出一种谨慎,戒惧和冷漠的态度。而随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陆续提出后,尤其是十八大后,随着国家一系列改革进一步深 入,社会氛围为之一清,极大提振了社会个体关注社会公共价值的热情,社会的价值 个体逐渐被整合。这从近年来国内爱国主义精神逐渐高涨的情况可见一斑,个体价 值标准逐渐走向社会公共价值已经是一种主动的趋势。 2、从传统断裂到扬弃传统的继承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应对市场经济的各种变化中理性达到 前所未有的成长,人们不仅审视着社会经济变化,同时也在审视着自己的历史文化, 使得人们得以能够从更远大包容的历史眼光去看待历史文化价值,去除了过去那种 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的态度,而是结合时代,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创造性的转 化,使得中国人的精神从悬空到真正落地,理清人在时空的辩证性。 3、自觉的权利到自觉的义务 改革开放后个体更多关注自己切身利益或者价值,权利义务观念表现为权利的 自觉,对义务表现为疏离态度,随着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开始试图超 越“为己”物质利益,转而向“为己”精神价值转变,其内容表现为关注个人利益生活 到关注社会公共价值生活转变,即是非物质利益引导下的主动的去关注自身的国家 社会家庭所赋予的义务,表现出个体价值重新回归社会怀抱,在社会公共价值实践 中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自觉的义务在人们自我价值实现动力中达到权利与义务的 自觉统一。
改革开放生活变迁的文化审视
改革开放生活变迁的文化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审视。
以下是改革开放对生活变迁的文化审视的一些方面:1. 价值观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主要是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导,个人的价值相对较弱。
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利益的追求逐渐成为主导。
这种转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个人主义的观念逐渐增强,也对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
2. 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生产力的相对落后,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人都过着相似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西方文化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等因素,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和自由,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 价值观念冲突: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
而这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例如,个人主义和个人权利的追求与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冲突;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与传统的节俭观念相冲突等。
这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使得人们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并尝试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和理解。
4. 文化交流与融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也大大加强。
中国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推向世界。
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国社会的文化审视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加丰富。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对生活变迁的文化审视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使得生活方式变得多样化,引发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并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体系,它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程。
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是以“仁爱”、“诚信”、“和谐”为核心,这些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也在逐渐演进,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一演进历程以及特征给今天的社会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演进历程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性。
中国文化注重历史的延续和传承,因此,核心价值观的演进也表明了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例如,在封建社会,忠孝礼仪是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而在现代社会,崇尚个人自由、平等和人权成为了核心价值观的新特征。
这个演进历程告诉我们,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社会变革。
其次,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仁爱、诚信、和谐等价值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互助,诚信强调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而和谐则是追求社会和谐和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这些特征告诉我们,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
最后,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演进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不能生搬硬套地应用到现代社会。
其次,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演进需要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既要保持传统价值观的优秀传统,又要适应当代社会的新需求。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核心价值观的演进,追求真理,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价值观的演进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革。
在价值观的演进中,我们应该保持传统价值观的优秀传统,同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之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之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之基本特征作者:廖小平来源:《哲学动态》(京)2014年8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迁,但人们对价值观究竟发生了何种变迁却仁智各见。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主要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迁,即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
[1]本文并不探讨价值观变迁本身,而试图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变迁程度之急遽与平缓的交织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三十多年里,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和转轨,实行了中国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也发生了结构性的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大变局,构成了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基本内涵和景观。
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方式、目的和步骤等各个方面都与苏联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采取激烈的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方式,而是采取渐进式的稳健的改革方式;第二,中国改革的目的不是要否定和推翻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第三,在改革途径和步骤上,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并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和中心,同时审慎地配合以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
上述改革方式、目的和步骤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改革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但改革的基本取向和基本方针不会也不应有本质性的变化。
由改革开放的上述基本取向和基本方针所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呈现出急遽与平缓的辩证交织,即价值观变迁总趋势的平缓与间断性的转折。
具体而言,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从一元向多元、整体向个体、理想向世俗、精神向物质的转变,其总趋势是一个渐进的平缓的过程,而不是断裂式和颠覆性的变化,但在这种总趋势中却又穿插着一些标志性的、具有观念冲突色彩的价值观转折事件,譬如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先后发生的实践标准大讨论、人生观问题大讨论、人性和人道主义大讨论、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等等。
社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社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的价值观也随之在不断变迁。
如今的社会价值观具有许多时代特征,包括多元化、包容性、个性化、科技化等方面。
本文将就这些时代特征展开阐述。
多元化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显著特征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推进,不同文化、宗教、种族、性别等因素都开始交融在一起,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
不再是固守旧有的传统观念,人们开始更加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更加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使得人们更加开放,更加乐于接受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包容性也是时代特征之一。
包容性是指社会对于不同观点、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的接纳和尊重。
在以往的社会中,常常存在着对于特定群体的歧视和排斥现象,但是在现今社会,包容性成为了主流。
人们更加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无论是性取向、宗教信仰还是生活方式,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这种包容性的社会价值观使得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爱和尊重。
个性化也是时代特征之一。
在过去,社会对于个体的要求往往是一刀切的,人们被要求服从规则和守旧的传统观念,个性和个体差异被压抑。
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
个人的价值和需求被更加重视和呵护,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幸福的途径。
个性化的社会价值观使得社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科技化也是时代特征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
人们更加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
科技化的社会价值观使得人们更加乐于尝试和接受变革,更加乐观和现代化。
时代特征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多元化、包容性、个性化、科技化等时代特征使得社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开放和进步。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在不断演进。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察,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的一些历程特征,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的历程特征之一是主张和谐。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强调“和谐”这一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
通过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规则等方式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和谐的概念和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
不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己的和谐。
这种和谐的演进特征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逐渐从狭义的和谐扩展到广义的和谐,更加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平衡和协调。
其次,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的历程特征之二是尊重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重视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年轻一代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度逐渐下降,出现了一些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这种尊重传统的演进特征表明,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需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保持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创新发展。
第三,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的历程特征之三是倡导公平正义。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强调公平正义这一价值观念,认为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
然而,在现实中,社会的差距和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和谐。
这种倡导公平正义的演进特征表明,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通过制度建设和来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的历程特征包括主张和谐、尊重传统和倡导公平正义。
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对当代中国社会提出了一些启示。
我们需要注重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需要创新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需要建设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嬗变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嬗变轨迹[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次重大的转折,社会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主导价值观在自身的逻辑嬗变中逐渐完善。
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嬗变轨迹总的来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初的反思和调整,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和变革,2000年以后的延伸、深化以及当前的重新整合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嬗变轨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次重大的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些社会转折的产生和成就的取得,与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嬗变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主导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占主导或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
’主导价值观通常是官方所倡导的价值观,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对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凝聚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观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过四次主导价值观的嬗变发展与社会转折,从而标志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的四个阶段。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反思和调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而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前奏,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不少人并没有真正从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和“左”倾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凡是”口号:“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所扞卫的毛泽东的决定和指示,主要是毛泽东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以及有关“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决定。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发布时间:2012-6-11 浏览人次:2213 字体:大 中 小】建国 60 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变化,从大地景观到衣食住行,从社 会制度到思想观念,翻天覆地,史无前例,而其中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内心,那就是社 会价值观。
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一)社会价值观1、价值观:与动物不同,人类拥有“观念”。
人类的“观念”有无限多,而价值观不是一般的 观念,它是关于是非曲直的观念――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有了它,人类才 能分辨生活的甜酸苦辣,才能懂得耻辱和光荣,才有了关于未来的梦想。
2、社会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场合被称为“社会”;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社会关系”;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 常”或“社会行为准则”3、价值观分类: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即“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
来源于对基本社 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并且能够反映基本的、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
或者说,能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 判断,都是非核心价值观。
在一个社会里,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活力,统一的核心 价值观能阻止社会分裂。
4、社会价值观的作用绝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是被动的,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
社会价值观由社会 关系决定,社会价值观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
(二)社会价值观变迁(理论)(三)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轨迹1、建国后到文革前: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一致)建国后到文革 前,是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一元的革命价值观。
2、文革中: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化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扭曲的一致)第一,意识形态的地位变得极端重要,精神的作用、主观的作用被夸大到极端。
社会价值观可枝繁可叶茂不可无根
社会价值观可枝繁可叶茂不可无根价值观,即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被认为是回顾、观察、预见该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
学者们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的社会价值观日益呈现出多元多彩的局面。
如今,由国民价值观分化带来的观点争鸣每天都在上演——这并不是件坏事,它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并关注到了改革开放前一些并未得以充分重视的元素,比如个体的利益、物质的力量。
但是,无论整个价值观系统如何枝繁叶茂,全社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应该依附于共同的根。
这些“根”性质的价值观包括:平等、诚信、法治、民主,等等。
培养全民在这些方面的共识,才能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蔡若愚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转变历时一个月,电影《小时代》终于落幕。
因其刷新历史的票房和一地鸡毛的影评,有人称之为一部现象级电影。
围绕这部电影,既有出离愤怒的影评人炮轰其扭曲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可以原谅一个新人导演在技术上的任何大问题,但价值观的根本错误是不能被原谅的”;也有替其喊冤的观众:“开最好的车、穿最好的名牌、住最好的房子,这部电影传达出的这种价值观,不就是周围很多普通人的梦想吗”、“虽没反映大时代的中国梦,但小时代的职业梦可敬”……一部备受争议的《小时代》,折射出全社会的价值观分化。
如今,这种分化随处可见,不仅仅体现在文化消费上,更反映在民众对各类社会事件的看法上。
比如:对于首都机场冀中星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有人责其再不幸也不能危害公众安全;有人则认为自爆有理,惟如此方能引起社会关注。
对于城管与小贩间的冲突,有人怒斥城管暴力执法的同时,也有人为其管理不被理解而喊冤。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和分裂始于改革开放之后。
在这之前,“除了以各种政治运动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表层的价值观斗争之外,从社会的深层结构看,社会价值观高度同质。
[VIP专享]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
2、文革中: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化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扭曲的一致)第一,意识形态的地位变得极端重要,精神的作用、主观的作用被夸大到极端。
第二,巩固意识形态的方法是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
第三,怀疑一切,打倒一切,造成思想文化的荒芜和倒退。
3、1978年改革开放后代到现在:社会价值观的迷茫、沉沦与反思时期。
(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价值观迷茫阶段。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价值观沉沦阶段。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价值观反思与怀念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型与重建期二、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原因与特点(一)原因1、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发生价值观变化的根本原因。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到市场;从单一到多元。
伴随着这些变化,中国社会出现了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生活方式自由化,社会结构开放化的新“四化”格局。
这种格局导致了文化和思想道德领域的巨大变化,致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等发生深刻变化。
2、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融合甚至颠覆以及“文化侵略”,对于中国人价值观的演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的理论家、战略家们就提出了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他们非常聪明地从文化、价值观等领域入手,事实上,到上世纪80年代末就取得了“苏东剧变”的巨大成功。
而在当代,显然西方和平演变的重点已转向了中国,应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它们通过文化的渗透、交往的扩大、对留学人员的培养等多种手段,已经成功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比如说,基本摧毁了中国人传统的注重德行、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精神,而大量地培养了中国人高扬自我、追求功利、不择手段等作风。
[前瞻,中国,价值观]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顾与前瞻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顾与前瞻社会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由现实社会存在决定,并且指导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回顾中国过去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总结当前价值观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于形成符合中国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研究关于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研究,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界定,本文将学术界关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学术界关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的几种观点。
有学者以全民参与的可能性作为判断标准,从中国的历史变化阶段分析,中国的价值观大概分成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的宗教阶段;第二阶段为儒家的伦理思想统治阶段;第三阶段为近代文化取向阶段;第四阶段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取向阶段;第五阶段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取向阶段[1]。
有学者根据价值观统一到多元的变化过程进行划分,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过程做了细致的总结概括。
主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主导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价值观发生裂变、自我与社会冲突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走向务实价值观时期;20世纪末至今的价值观多元并存、在探索中进一步整合时期[2]。
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来分析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经历的过程。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要在社会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经历四个步骤: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要经历价值自觉,这是意识形态反思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体现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念变化的新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要与社会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必须内化为国民的信仰[1]。
二、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研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比对研究的基本方法。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提出的国家根本理念和全社会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体系。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即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的,以共同富裕为基本目标,在实现人民幸福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
它强调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传承等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伦理体系,反映了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它指导人们在新时代下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四、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它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诚信友善、敬业奉献、荣辱观、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的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
五、强调实践基础和人民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实践基础和人民性质,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价值选择。
它强调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重要性,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强调价值观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研究赵妍妍11000519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由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等原因造成,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带来重要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价值观,引导是关键。
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一、社会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价值观是关于什么的是非曲直观念?社科人文的各个学科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各自关心的价值观也就不同。
哲学关心与“真、善、美”有关的是非曲直观,历史学关心与历史判断有关的是非曲直观,人类学关心人类再生产——性与生育方面——的是非曲直观,伦理学关心与人类基本道德相关的是非曲直观,心理学关心影响心理健康的是非曲直观,经济学关心那些与市场机制运行相关的是非曲直观,社会学关心影响社会(向现代性)变迁的是非曲直观,政治学关心各种被称为“主义”的是非曲直观。
强调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关系的作用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邓小平科学地破解了这个课题。
于是,经历了最近三十年的变迁之后,在物质生产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之后,“发展”、“改革”、“与国际社会接轨”这类一度被视作天经地义,拥有社会共识的词汇丧失了原有的磁力,而中国式保守主义思潮开始自下而上地兴起。
一个潜在的“中国学派”呼之欲出了。
中国式保守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1)要求重新评估中华传统政治文明,将三千年与最近三十年的成就连在一起。
既然传统政治文明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存方式的结晶,就不能用一个西方的负面概念“专制”来简单地概括和否定。
(2)要求重新评估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建立的社会主义传统,将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成就连在一起。
前三十年的传统貌似与“改革”相左,却为中华由小农文明跨人工业文明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3)要求重新评估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将其不仅与新中国六十年的成就连在一起,而且与新中国的挫折连在一起。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点和趋向
第6 期
石春梅 :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点和趋 向
6 l
新 向传统 回归 , 当代文化 价值观是在传 统与现代 的不
价值 观演变是 每个时代共同的特征 , 当代中 国社 会 的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 那些发生在人们精神领域 中的思想意识 、 价值观念 的变迁 , 造成 了价值 观紊乱 , 诱发和激化 了一些社会矛盾 , 正促成多 种社会 不和谐 因素引 发 了学界的高度关 注。当社会进入转型时期 , 价值观存在 的实体背景发生 了变化 , 需要建构新 的价 值观体系来 协调新 的社会生活是不争的事实 。 在这种 继承与批 判的建构中 , 我们的上层建筑能在何种程度 上进行行 之有效 的干预? 我们的价值 观变迁是否是按 西方社会 的轨迹重蹈覆 辙? 面对全球背景下 的价值观 变迁 , 国的社会 主义价值 观教 育应持何 种价值观进 我 行 改革 ? 对这些问题的科学 阐释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我
第 2卷 6
第 6 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I e l gc la d P l ia u ain Re e rh d oo ia n o i c lEd c to s a c t
V0 . 6 I No 6 2 .
21 0 0年 1 2月
De . 0 0 c 2 1
的发展过程 中文化价值 观面对 的首要问题。 国文化 我 认 同危 机的核心 问题是如何解 决以西方 为模本 的制
度系统 和地 方性 、 民族性文化之 间的冲突 。 我国几 千年来 封闭保守发 展 的传统 文化价值 观在 当代世 界 多元文化 的冲突下曾一度迷失了方 向, 在简单 的模仿
什么是社会价值观?
什么是社会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是回顾、观察、预见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化,不是价值观边缘、外围的变化,而是价值观主轴、核心的变化,是价值观的整体性变革,是价值观范型的转换。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既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和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是对人们理想中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期盼。
因而,社会结构特征的变化及其多样化,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价值观念的结构性变化和多样化,表现为新的价值观念的不断出现。
不难看到,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结构性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特征或表现形式,就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复杂化。
具体说来,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和新的价值观念结构的形成,具有几个重要的社会学特征。
个人发展机会和路径多样化。
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居民的发展机会不断增加,也日益多样化,这使得社会成员实现个人成功的机会空间空前扩大,可供选择的路径显著增加,人们不再共同瞄着某一个方向谋求自身发展。
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发展机会,必然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
社会评价机制多样化。
社会评价机制的多样化,意味着个人成功标准的分化和多样化。
在当今社会,个人发家致富,做青春偶像、影视明星、文化体育明星,加入甚至引导时尚消费潮流,成为知识和技术精英,当然还有仕途发达,等等,都可成为个人的成功标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一种从过去注重组织评价转向现在重视自我评价、“粉丝”评价、媒体评价的趋势,其背后的实质则是从以往注重精神内涵转向更加注重物质效果。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在同一时空中并存。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走向城市社会、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之中,并且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而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社会价值、现代社会价值乃至后现代社会价值,都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相互激荡。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古代社会:在古代社会中,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礼仪、忠诚等,这些价值观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注重人际关系与道德规范的遵守。
现代社会:随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特别是在20世纪的社会革命和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时期,个人主义逐渐兴起,对于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同时,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也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当下社会:在当下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演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发展和共同利益负起责任。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不同的个体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包容;三是注重道德伦理的规范,强调诚实、正直和公平。
这些演进历程和特征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我们需要继承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和谐关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融入现代社会,吸收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适应社会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意识到,核心价值观的演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
我们需要理性对待不同的观念,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应对。
最后,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演进对我们的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赋予核心价值观以新的内涵,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通过坚守传统价值观,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我们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
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历史上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的结果,也是不断演进的。
本文将从演进历程、特征以及启示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
一、演进历程1. 传统社会的形成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主的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早期分封制及王权分化,使得社会结构呈现分权分级的状态。
到秦汉时期,统一王权下的儒家思想流行,形成了统一的文化统治。
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流。
2. 家庭观念的形成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起源于十字制度,强调家族的纯洁性,以产业传承和家族长久不衰为理念。
同时,儒家思想的强调养育子女、尊重父母、重视亲情、孝敬长辈等思想也是家庭观念形成的一种表现。
3. 社会道德的丰富中国传统社会又强调道德,以仁爱、孝道、正义、廉洁、忠诚、诚信等信念和行为规范为核心,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社会道德。
其中,儒家思想对于社会道德的规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统治观念的确立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观念体现在庶民文化的价值观和克服多元化的意识之间。
封建贵族的家族观念、分封制度的分权分级,以及儒家思想的统一思想等,均是中国传统社会统治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特征1. 人文关怀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强调与众不同、尊重的主体和他人之间的和谐互动。
2. 长期稳定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长期演进而来的,具有稳定的特点。
这些价值观根植于人们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成规,并延续到今天。
相较于其他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较为厚实的社会价值存量,这使得社会稳定而有序。
3. 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注重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和秩序。
这些价值观是对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深刻准则,是家庭、朋友、职场、社区与国家统治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向标准。
三、启示1. 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历史文化和道德积淀。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特征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特征分析作者:刘彦芬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02期[摘要]由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特征是主流价值观式微、非主流价值观兴起。
具体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集体主义淡出与个人主义彰显;从道德主导到利益主导;从价值观多元化到文化自觉。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2-009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
社会价值观就是以社会群体为主体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体现着社会群体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本是历史常态,因为“人是比他自己和世界都优越的存在物(P1338)是社会价值观塑造、形成的客观基础。
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P50-51)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过程,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主流价值观式微、非主流价值观兴起。
据人民论坛杂志社调查,“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被列为未来10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情况和人们的复杂心态。
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中国化意识形态是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但面对西方价值观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在社会现实问题面前有影响逐渐减弱、失效或“失语”的危险。
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集体主义淡出与个人主义彰显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其深厚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基础。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P591)换言之,任何社会价值观存在的根据都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合理性,又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丧失合理性,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也不例外。
社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社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其次,经济发展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经
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这可能导致一些
传统的价值观被忽视,比如家庭观念的变化、对待工作的态度等。
同时,经济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价值观念,比如个人主义、自
由主义等,这些观念对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另外,文化的多元化也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
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这导致了人
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多元化和相对化。
不同文化之
间的碰撞和交流,使得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也发生了
变化,这种多元化的文化影响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价值观的一个显著
特征。
最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也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调整,人们的政治观念和社会观
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在民主化进程中,人们对于自由、平等、法治等价值观念的认识可能会有所改变,而在社会制度的调整中,人们对于公平、正义、责任等价值观念的理解也可能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社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多元化、经济发展、文化多样性和政治制度变革等方面。
这些特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当今社会价值观的独特面貌。
对于我们来说,理解和把握社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之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之基本特征作者:廖小平来源:《哲学动态》(京)2014年8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迁,但人们对价值观究竟发生了何种变迁却仁智各见。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主要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迁,即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
[1]本文并不探讨价值观变迁本身,而试图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变迁程度之急遽与平缓的交织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三十多年里,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和转轨,实行了中国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也发生了结构性的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大变局,构成了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基本内涵和景观。
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方式、目的和步骤等各个方面都与苏联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采取激烈的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方式,而是采取渐进式的稳健的改革方式;第二,中国改革的目的不是要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往往是一致的。
但是,不管一个社会多么和谐与稳定,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总会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往往是一个社会的常态,但又必须把握好这种矛盾的度。
如果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发生了激烈冲突和尖锐对抗,那么,这个社会必将不会稳定,甚至有崩溃的危险。
还有一种情形需要特别指出,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完全合一,或者说只有主导价值观而没有主流价值观,这种情形往往意味着社会处于不正常和高压状态,它恰恰潜伏着极端不稳定的因素,比如“文革”时期即是如此。
根据上述对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两个概念的分析,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我们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是以一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而多元价值观、个体价值观、世俗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则完全处于被排斥的地位,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处于绝对同一的状况。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价值观出现了从一元向多元、从整体向个体、从理想向世俗、从精神向物质的变化,同时,中国社会仍坚持以一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以这些价值观作为社会各种价值观的价值导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排斥其他各种合理的价值观的存在,相反,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主导价值观与其他各种合理的价值观能够相容共济[2];同时,多元价值观、个体价值观、世俗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对社会大众已经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它们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虽然社会主导价值观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主流价值观却发生了重大改变。
于是,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势必形成一种张力关系,甚至发生某种裂变。
在这种情况下,已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多元价值观、个体价值观、世俗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就会对作为主导价值观的一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产生某种疏离和冲击,从而导致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失衡,也就是说,会导致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倾斜。
这些价值观之间的失衡或倾斜通常以所谓价值观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价值期望之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表现在价值期望和追求上的特征,就是在价值理想与价值现实之间存在着错位,或者说,主导价值观所提倡的理想价值观与公众所奉行的现实价值观之间存在着矛盾。
我们可以通过两组问卷调查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其一,我们通过“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关于“分配价值观”的问卷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人们在分配价值期望上“应该”与“实际”的错位,以此透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所导致的公众价值期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
这个问题是:“您认为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哪三种人应该获得高收入?”(限选三项)被选项包括:(1)有文化有学历的人;(2)当官的人;(3)有资产的人;(4)有社会关系的人;(5)脑子聪明的人;(6)有技术专长的人;(7)家庭背景硬的人;(8)胆大敢干的人;(9)吃苦耐劳的人。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人们对分配价值的期望和理想:在6203个作出回答的人中,认为“有技术专长的人”、“有文化有学历的人”和“吃苦耐劳的人”这三种人“应该”获得高收入的比例最高;认为“家庭背景硬的人”、“有社会关系的人”和“当官的人”这三种人“应该”获得高收入的比例最低。
上述所有九种人被认为“应该”获得高收入的比例分别为:“有技术专长的人”为75.3%,“有文化有学历的人”为72.6%,“吃苦耐劳的人”为50.4%,“脑子聪明的人”为30.3%,“有资产的人”为15.9%,“胆大敢干的人”为15.6%,“当官的人”为13.2%,“有社会关系的人”为6.3%,“家庭背景硬的人”为3.9%。
从上述人们关于“应该”获得高收入的数据和期望值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人们的价值期望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进步所需要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现实生活的直觉和经验中,人们却感到所期望的即“应该”获得高收入的群体与实际收入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反差,特别是对“当官的人”和“有社会关系的人”,人们所感知到的实际收入水平与人们认为他们“应该”获得的收入水平的反差最大(见表1)。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存在着价值期望与现实价值状况的错位。
[3]其二,我们通过有关“生活意义”的问卷调查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所导致的公众价值期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
有学者作了这样的调查:“假定以下人都很有钱,您觉得哪些人的生活比较有意义?”(可以多选,但最多选五项)选项为以下十类人:(1)科学家;(2)艺术家;(3)慈善家;(4)运动员;(5)教师;(6)银行家;(7)市长;(8)侦探;(9)医生;(10)厨师。
对此,共有4549人作了13237次选择,其中在选择次数和个案数中,选择科学家的比重最大,分别为17.2%和50.1%;其次是教师,分别为16.4%和47.7%;然后依次排名为艺术家、慈善家和医生。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选择银行家的为倒数第一,分别是 2.4%和7.1%;选择市长的为倒数第二,分别是3.8%和11.2%。
[4]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公众心目中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并不一定是人们向往的职业,更有意义的生活并不一定是人们追求的生活。
譬如科学家和教师令人尊敬,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堪为公众道德生活的楷模,但在当下中国却难以成为理想职业的范本和现实生活的样板。
相反,市长和银行家却是令很多人羡慕或嫉妒的对象,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常常有各种负面新闻见诸媒体,其道德品质也难以保证,但他们却可以满足某些人的权力欲或使之过上物质富足的生活。
于是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表现在价值期望和追求上的特征,就是发生了价值理想或价值追求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之间的错位。
正所谓“可敬的东西不可行,可行的东西难起敬”。
由上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众对价值的期望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所要求的价值观是十分吻合的;但我们同样发现,公众在现实生活及其追求上却更多地倾向于非常“现实”的价值取向,这就自然会导致公众价值观在价值期望与现实价值取向之间的错位。
四、价值实践之行为与观念的脱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表现在价值实践上的特征,就是价值主体在践行某种价值观时出现了价值行为与价值观念的脱节。
譬如,当前中国人并不再信奉整齐划一的某一种价值观,而是面临并趋向更多的价值选择,并会在行为上更多地向个人价值、世俗价值和物质价值倾斜,从而导致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从前者向后者的倾斜,并越过了平衡点,出现了从原来的那个极端(如一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向另一个极端(如多元价值观、个体价值观、世俗价值观、物质价值观)的偏移。
这就是我们现在能随处看到、感受到的人们价值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失范现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价值主体在观念上认同和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变迁存在的倾斜,相反,人们往往会在观念上倾向于价值观变迁之前原来的那一端,诸如整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等,或者在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之间寻求一种“观念”上的而不是行为上的平衡,但这种平衡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平衡,我们称之为“虚假的价值平衡”。
也就是说,人们“知道”应该按照某种价值观行事,如按照集体主义价值观行事,但却不愿去“践行”这种价值观,甚至在行为上往往按照个人主义价值观行事。
有学者通过调查数据对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变迁的情形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变迁只是体现在价值行为上,而不是体现在“价值判断”或“价值认同”等观念上。
“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是否已经完成了从团体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建立在共同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是否也随之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调查数据看,至少在价值判断上,这个转化还不十分明显。
虽然,人们普遍相信,现在是个人主义的时代,但不论在哪个年龄组,都有90%的人‘完全同意’和‘同意’以下说法:‘一般来说,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为了验证人们对上一个说法的回答是否真实,问卷还从反面询问被访者是否同意:‘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做法已经过时了。
’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完全不同意’和‘不同意’这个说法的年轻人非常多,达75%;中、老年人反倒少一些。
这意味着,至少在价值认同上,集体主义还没有过时。
”[5]所谓“至少在价值判断上”和“至少在价值认同上”的措辞,足以说明人们最多只是在“观念”上认同而不是在“行为”上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
对此,有学者是这样解释的:“在价值判断上,中国似乎并不存在全面的价值迷失、价值崩溃。
……但必须承认,在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之间确实存在差异。
……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的行为准则未必会落实在每个人的实际行为中。
在任何社会、任何时候,人们的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之间一定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6]这种所谓的差异实际上就是行为与观念的脱节,这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过程中表现得确实比较明显。
观念上认同而行为上不践行,除了长期的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等因素外,也许还反映了价值观变迁过程中价值主体在特定背景下的一种“狡黠或机智”。
五、年轻人价值观的肇始作用按照米德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是三种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文化模式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