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中的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中的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内容,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学习。
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方法。
通过掌握这些运算,孩子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法1.1 加法的概念与性质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按照特定规则相加得到一个和的过程。
在加法中,数字被称为“被加数”、“加数”和“和”。
例如,在计算3 + 5时,3是被加数,5是加数,而8就是它们的和。
在进行数字相加时有几条性质需要记住:- 加零律:任何数字与零相加等于其本身。
- 交换律:两个数字相互交换位置仍然得到同样结果。
- 结合律:三个或以上数字连续进行两次以上求和操作的结果不变。
1.2 正整数与小正整数组合初步了解了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以用实例来帮助孩子弄清楚如何进行简单的正整数求和。
例如:问题:计算2 + 7 = ?思路及步骤:首先,在心里想象出一个2和7的图形,类似于小人,放在一起。
接着,从1数到2,在脑海中标记下第二个数字。
然后,继续从3数到7,并且用手指盖住对应的数字。
最后计算剩余的五个数字:3、4、5、6和7。
我们得到答案是9。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种直观而有趣的方式来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
二、减法2.1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它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以得到差值。
在减法中,被减数为先前给定的整体数量,减数表示需要从被减数中取走多少数量。
例如,在计算8 - 3时:先将8显示出来;接着指定一个“起始点”为8;然后依次找出离起始点3位距离以内的所有整数,并将其划去(通常使用手指或者画线进行标记)。
最后剩下5个数字:4、5、6、7和8。
得到结果为5。
2.2 底层思维与借位当孩子们开始学习多位数字之间相互计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
例如:问题:计算53 - 18 = ?思路及步骤:首先从被减数(53)的个位数开始,与减数(8)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减数小于被减数。
这时,我们需要借位。
四则运算定律概念及公式
乘法的运算定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
加法运算定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叫做加法交换律。
a+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在计算加法时,要先观察数字的特点,看看哪些数字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连减的简便运算
在计算连减时,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a-b-c=a-(b+c)
在计算减法时,要先观察数字的特点,如果减数的和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时,就可以改写成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形式。
在连减计算时,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如果被减数减去与它不相邻的数能得到一个整十、整百……的数时,可以先交换减数的位置再计算。)
四则运算知识点
四则运算知识点四则运算是小学初中阶段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方法之一。
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个基本运算符,其运算规则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本文将介绍四则运算的知识点,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加法加法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出它们的和的运算。
在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加法交换律a+b=b+a这个性质表示加法的顺序可变,例如3+4和4+3的结果相同。
2.加法结合律(a+b)+c=a+(b+c)这个性质表示加法的分组方式不影响结果,例如(3+4)+5和3+(4+5)的结果相同。
3.加数和和数在一次加法运算中,参加运算的数有两种不同的名称,分别叫做加数和和数。
例如,在1+2=3这个等式中,1和2是加数,3是和数。
4.进位在加法运算中,当某一位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进位。
例如,在23+28的运算中,3加8先得到11,通过进位,我们把1放入十位,把1留在个位,得到51的结果。
二、减法减法是指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出它们的差的运算。
在计算减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减法归纳公式a-b=c,当且仅当a=c+b。
这个公式表示减法可以归纳为加法。
例如,9-4=5,可以改写为9=5+4。
2.被减数、减数和差在一次减法运算中,参加运算的数有三种不同的名称,分别叫做被减数、减数和差。
例如,在8-3=5这个等式中,8是被减数,3是减数,5是差。
3.借位在减法运算中,当某一位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借位。
例如,在52-37的运算中,由于2小于7,我们需要从十位借1,将52变成62,37变成47,然后进行减法,得到15的结果。
三、乘法乘法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出它们的积的运算。
在计算乘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乘法分配律a×(b+c)=a×b+a×c这个性质表示乘法可以分配到加法上,例如,3×(4+5)=3×4+3×5=27。
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规则
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规则在数学中,四则运算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规则对于数学学习和实际应用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规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运算。
一、加法的法则和规则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下面是加法的法则和规则:1. 加法的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它们的和a + b与b + a相等。
换句话说,加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2. 加法的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它们的和(a + b) + c与a + (b + c)相等。
换句话说,加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最终结果不变。
3. 加法的零元素: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都等于其自身。
例如,对于任意数a,a + 0 = a。
二、减法的法则和规则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下面是减法的法则和规则:1. 减法的定义: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a - b等于a加上b的相反数。
即 a - b = a + (-b)。
三、乘法的法则和规则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下面是乘法的法则和规则:1. 乘法的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它们的积a × b与b × a相等。
换句话说,乘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2. 乘法的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它们的积(a × b) × c与a × (b × c)相等。
换句话说,乘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最终结果不变。
3. 乘法的零元素: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都等于0。
例如,对于任意数a,a × 0 = 0。
4. 乘法的单位元素:任何数与1相乘,结果都等于其自身。
例如,对于任意数a,a × 1 = a。
四、除法的法则和规则除法是指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
下面是除法的法则和规则:1. 除法的定义: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其中b不等于0),a除以b等于a乘以b的倒数。
四则运算
一个数和 0 相 乘,仍得 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还得 0。
注意: 0 不能作除数。如 5÷0 不可能得到商,
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到 5。0÷0 不可能得
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下边方格里的数排列是有规律的。请把相加和是
340 的相邻的 4 个数找出来,再用彩色笔圈出来。看
300 - (254 + 6)
= 300 - 260
= 40 (元) 答: 还剩 40 元。
3 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42 + 6×(12 - 4)
= 42 + 6×8
(2) 42 + 6×12 - 4
= 42 + 72 - 4
= 42 + 48
= 90 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 一样吗? 为什么?
28 + 120×8
= 203 - 15
= 188 97 -988 26×4 - 125÷5
= 97 - 72 + 43
= 25 + 43
= 104 - 25
= 79
= 68
5. 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 4 分钟,缆车每 分钟行 200 米。滑雪下山用了 20 分钟,每分钟行 70 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 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70×20 - 200×4
两边相等。 3 - 3 + 3 ÷ 3=1 3 + 3 + 3 ÷ 3=7
3 ÷ 3 + 3 ÷ 3=2 3 × 3 - 3 - 3=3
3 × 3 - 3 ÷ 3=8 3 × 3 + 3 - 3=9
进入知识宫的密码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1.四则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 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并不需要一定有四种运算符号,一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加法: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举例: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事物的重复或累计,是数字运算的开始。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
加法的定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各部分名称:100(加数)+ 300(加数)= 400(和)3.减法: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或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举例: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减法的定律:a-b-c=a-(b+c)各部分的名称:10000(被减数)— 6000(减数) = 4000(差)4.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举例: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物体面积、体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乘法的性质:①乘法交换律:ab=ba,②、乘法分配律:(a+b)c=ac+bc,③、乘法结合律:abc=(ab)c各部分名称:21(因数)×12(因数)= 252(积)5.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举例: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几份或一份是多少;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四则运算的法则
四则运算的法则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最常见的运算之一,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
掌握四则运算法则不仅可以使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数字问题,也是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必备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四则运算的法则。
1.加法法则: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加法逆元。
所谓交换律,就是加数的顺序不影响加和的结果。
例如,2 + 3和3 + 2的结果都是5。
所谓结合律,就是加几个数的和时,先加哪两个数的和都不影响最终结果。
例如,(2 + 3) + 4和2 + (3 + 4)的结果都是9。
加法逆元指的是任何一个数都可以找到一个加法逆元,使得它和这个数的和等于零。
例如,3的加法逆元是-3,因为3 + (-3) = 0。
2.减法法则:减法和加法满足相反数原则和通分原则。
所谓相反数原则,就是一个数的相反数和它相加等于零。
例如,3的相反数是-3,因为3 + (-3) = 0。
所谓通分原则,就是减数和被减数都乘以一个因数,使它们有相同的分母。
例如,把1/2和1/3通分成3/6和2/6,再相减得1/6。
3.乘法法则: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所谓交换律,就是两个乘数的顺序不影响积的结果。
例如,2 x 3和3 x 2的结果都是6。
所谓结合律,就是乘几个数的积时,先乘哪两个数的积都不影响最终结果。
例如,(2 x 3) x 4和2 x (3 x 4)的结果都是24。
分配律指的是乘法运算可以和加法运算互相分配。
例如,3 x (4+ 5) = (3 x 4) + (3 x 5)。
4.除法法则:除法满足分子分母相反和商积等于被除数的原则。
所谓分子分母相反,就是除数和商的乘积等于被除数。
例如,9/3 = 3,因为3 x 3 = 9。
所谓商积等于被除数,就是商和除数的乘积等于被除数。
例如,12 ÷ 3 = 4,因为4 x 3 = 12。
总之,四则运算法则是我们求解数学问题时必须遵守的规定,这些规定让我们对数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则运算定义
(a-b-c)÷m=a÷m-b÷m-c÷m(m不等于0)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在乘加或者乘减运算中,如果每个乘法算式都有相同的 因数,那么可以应用逆用乘法分配律的方法来解题。
几个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数,可以将这个共同的因数提取 出来,将另外的因数组合后一起算。
用乘法结合律先算25×4(或125×8)
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或整
千。。。的数,可以将这个因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
千。。。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然后应用乘法分配
律进行简便运算。
A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 积。
a÷b÷c=a÷(b×c)
B在连除法中,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B在连减的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a-c-b
定义
公式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拓展 乘法结合律
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c×…=c×a×b×…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2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
a×b×c=a×(b×c)
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把和里的各个数 分别除以这个数,再相加。 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被减数、减数分别除以 这个数,再相减。 两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 数,可以将其转换成整十,整百,整千。。。加(减) 一个数的形式,再应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
公式
(a+b)×c=a×c+b×c a×(b+c)=a×b+a×c (a-b)×c=a×c-b×c (a×b-c)×m=a×b×m-c×m (a+b+c)×m=a×m+b×m+c×m (a-b-c)×m=a×m-b×m-c×m
四则运算
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 b=b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 b) c=a (b 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 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 a×b )× c = 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 b)×c=a×c b×c (a-b)×c =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 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a×c+b×c a×c-b×c=(a b)×c =(a-b)×c③类型三:a×99+a a×b-a= a×(99 1)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 a×(100 2)= a×100-a×1 = a×100 a×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口诀)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减、乘、除合称为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公式中,如果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则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公式中,如果有乘除法、加减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互换,和不变。
信件: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互换定律:在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两个乘数的位置互换,乘积不变。
信件:a×b=b×a4.乘法定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1 四则运算(五大定律)及公式
1 四则运算(五大定律)及公式1---四则运算(五大定律)及公式四则运算(五大定律)(一)乘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a×b+a×c拓展:(a-b)×c=a×c-b×c或a×(b-c)=a×b-a×c(三)加法方便快捷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则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则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已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已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则运算》知识点汇总
《四则运算》知识点汇总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最常见的运算方式,主要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四则运算》的知识点汇总。
一、加法:1.加法的概念:将两个或多个数(称为加数)相加,所得的数称为和。
2.加法的性质:a.加法交换律:a+b=b+ab.加法结合律:(a+b)+c=a+(b+c)c.加法零元素:a+0=ad.加法逆元素:a+(-a)=03.加法运算的步骤:竖式加法运算过程中,按照相应的位数进行相加,然后进位。
4.进位与退位:当相加的两个数的每一位的和超过9时,需要进位;当相加的两个数的每一位的和小于10时,可能需要退位。
二、减法:1.减法的概念:用减数减去被减数,所得的差称为差。
2.减法的性质:a.减法的组合性:(a-b)-c=a-(b+c)b.减法和加法的关系:a-b=a+(-b)c.减法与零:a-0=ad.减法的抵消性:a+(-a)=03.减法运算的步骤:竖式减法运算过程中,从左到右逐位相减,需要退位时借位。
4.借位和不退位:当减数的其中一位大于被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借位;当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被减数的对应位时,不需要退位。
三、乘法:1.乘法的概念:将两个数(称为乘数和被乘数)相乘,所得的数称为积。
2.乘法运算的步骤:竖式乘法运算过程中,将乘数的每一位依次与被乘数相乘,并按照各位的进位进行相加。
3.乘法的性质:a.乘法交换律:a×b=b×ab.乘法分配律:a×(b+c)=(a×b)+(a×c)c.乘法结合律:(a×b)×c=a×(b×c)d.乘法零元素:a×0=0e.乘法幺元素:a×1=a4.积的位数:乘法运算后的积的位数等于乘数和被乘数的位数之和。
四、除法:1.除法的概念:将一个数(称为除数)除以另一个数(称为被除数),所得的商是一个数,余数可能是一个数或者零。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定义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定义如下:
1.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运算公式:加数+加数=和。
2. 减法:在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运算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3. 乘法:求两个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运算公式:被乘数×乘数=积。
4.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运算公式:被除数÷除数=商。
以上定义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以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数学专业人士。
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
四则运算的规则,让你的数学做题更得心应
手
四则运算是我们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其运算规则涉及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掌握好四则运算规则,不仅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更为得心应手,还可以在考试中轻松应对各种数学题。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则。
一、加法的运算规则
加法的运算规则很简单,就是将两个数相加,即a+b=c。
加法运算还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就是a+b=b+a,a+(b+c)=(a+b)+c。
二、减法的运算规则
减法的运算规则就是将被减数a减去减数b,即a-b=c。
减法运算是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也就是a-b≠b-a,a-(b-c)≠(a-b)-c。
三、乘法的运算规则
乘法的运算规则就是将两个数相乘,即a×b=c。
乘法运算还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b×a,a×(b×c)=(a×b)×c。
四、除法的运算规则
除法的运算规则就是将被除数a除以除数b,即a÷b=c。
在除法运算中,如果除数为0,则运算无意义。
除法运算也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b÷a,a÷(b÷c)≠(a÷b)÷c。
以上就是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
在做数学题时,我们可以根据运算规则,灵活地运用每种运算,使得做题更加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导学案第一课时四则运算(含有同一级运算)使用时间:主备人:宋媛媛参与人:李荣车瑞兰付晓任凤审核人: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学习目标】:1、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合作交流,说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用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知识链接】:48+59= 36×47= 38+56= 69÷3=116-42= 60÷15= 200×3= 400÷20=二、【自主学习】:1、看课本第2-3页冰天雪地情境图,回答问题:这幅图中蕴藏着哪些数学知识?1)滑冰区有___人,滑雪区有____人,冰雕区有_____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学例1,怎样列式计算:方法一:方法2: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上面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3、“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方法一:(1)平均1天接待多少人?列式:(2)6天呢?_____________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1、上面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方法二:(1)6天里边有几个3天,就有几个987.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3、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第一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第二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
4、比较两个式子的运算顺序及结果,我发现的运算规律是: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乘除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5、运算规律总结:在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算式里,按照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拓展延伸】: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编一道类似例1或例2的题,并解答。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学习的内容是,按照的顺序进行计算。
六、【课堂检测】: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
现在图事实有故事书多少本?2.一箱果汁有12瓶,要48元。
小明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导学案第二课时四则运算(含有两级运算)使用时间:主备人:宋媛媛参与人:李荣车瑞兰付晓任凤审核人: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学习目标】:1、合作交流,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用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链接】:90÷15×2 174-27+118二、【自主学习】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半价,他们三人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分析:爸爸买票需要花元。
妈妈买票需要花元。
“半价”就是24的一半,玲玲买票需要花元。
他们三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列式: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三、【合作探究】1、交流上面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两边是,中间被隔开,两边的乘除可以。
2、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列成综合算式是:四、【课堂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要先算,后算五、【巩固练习】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25×4-63÷9 275-80÷16 50-50÷502、2005年果园里种果树4次,每次种35棵,2006年种3次,每次种120棵,两年一共种了多少棵?六、【课堂检测】1、计算:600÷10+45 320÷4-720÷9 15×6+320÷82、羽毛球拍每副97元,网球拍每副202元,李老师买4副羽毛球拍和2副网球拍,一共需要多少元?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使用时间主备人:宋媛媛参与人:李荣车瑞兰付晓任凤审核人: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课本第10页例4学习目标: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会用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链接】15×3= 24÷6= 33÷3=13+26-38= 12×2-28= 9÷3+25=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10页例4,自学后完成以下问题。
(1)在题中你了解哪些信息?(2)保洁员与游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30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60名游客需要几名保洁员?90名呢?你是怎样想的?(4)了解游客与保洁员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看看需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三、【合作探究】1、解答例4.根据刚才的信息,小组交流,寻求不同的解法。
方法一:(1)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2)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3)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综合算式是:方法二:(1)下午比上午多多少游人?(2)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综合算式:2、质疑。
遇到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我们该怎么办呢?3、总结.在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算,再算四、【拓展延伸】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670-(235+165) (775+225) ÷252、平平借来一本128页的书,4天读了64页。
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要几天读完?五、【课堂小结】今天我学会了六、【课堂检测】1、计算。
24×(42-17)÷6 (59+21)×(96÷8)(125-85)×12÷30 (45+55)÷(25-15)2、妈妈用100员,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一件棉衣54元,一副手套6元)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四课时强化小括号的作用使用时间:主备人:宋媛媛参与人:李荣车瑞兰付晓任凤审核人: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教材第11页例5学习目标: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熟练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一、【知识链接】12+26÷2= 36+14-10= 35×2÷5=16+20÷2= 16×2-32÷2= 18×3-26=二、【自主学习】1、回忆前面学习的内容,回顾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顺序。
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混合运算,说出我们学习的几种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合作探究】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2)42+6×12÷4(3)、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4)、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5)、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总结:(1)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和()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顺序来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
四、【拓展延伸】1、在下面的算式里加上小括号,使运算顺序变为: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20×5-30÷15 32-16÷4×12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3、五、【课堂小结】今天我学会了六、【课堂检测】1、计算240÷(20-5)(37-15)×(8+14)2、列综合算式计算。
(1)用75除以50加上25的和,(2)26乘5的积比3600除以25的商是多少?商少多少?3、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
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
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反思: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五课时有关 0的运算使用日期主备人:宋媛媛参与人:李荣车瑞兰付晓任凤审核人: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P13例6,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讨论探讨出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一、【自主学习】口算下面各题:(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9)99-0= (10)49-49= (11)0+319= (12)0×29=二、【合作探究】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并写在横线上.①②③④⑤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①②③④⑤讨论:0能不能做除数?(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引导举例说明(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商=被除数)5÷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5是两个因数的积。
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也就是谁乘0得5?找不到同0 相乘得5 的数,所以5÷0不可能得到商,0作为除数没有意义。
0÷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第一个0是两个因数的积。
第二个0是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也就是谁乘0得0?这样的商太多了,所以得不到确定的商,0作为除数没有意义。
所以:0不能做除数。
三.【探究延伸】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a不等于0)a+0= a—0= a—a=0+ a= 0—a= 0×a=a×0= 0÷a=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当堂检测】:口算:(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