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燃机的热力循环过程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热能在系统中的循环流动。
热力学循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能源转化、工程设计和环境改善等。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以及几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
一、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循环是指在某个系统内,通过一系列的热能转换,使得系统在经历一段时间后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其中系统将吸收热能、做功和排放热能等。
根据能量转换方式的不同,热力学循环可以分为热机循环和制冷循环两类。
热机循环是指通过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循环过程。
在热机循环中,热能会被吸收、转化为机械能并做功,然后再以其他形式(如排放废热)释放出去。
典型的热机循环包括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和内燃机循环等。
制冷循环是指通过热能转换为制冷效果的循环过程。
在制冷循环中,热能会被吸收,使制冷剂的温度下降,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典型的制冷循环包括朗肯循环和制冷剂循环等。
二、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热力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循环之一。
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在理论上具有最高的热效率。
卡诺循环的原理是通过将系统与两个恒温热源接触,使热能在这两个热源之间进行吸收和释放。
卡诺循环的过程可以简要描述如下:1. 等温膨胀:系统与高温热源接触,吸收热能,并进行体积膨胀。
2. 绝热膨胀:系统与绝热墙面隔绝,不与外界交换热能,继续膨胀,压力下降。
3. 等温压缩:系统与低温热源接触,释放热能,并进行体积压缩。
4. 绝热压缩:系统与绝热墙面隔绝,不与外界交换热能,继续压缩,压力增加。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过程,系统最终返回原始状态。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由两个热源的温度差所决定,且为理论上的最高效率。
三、斯特林循环斯特林循环是一种外燃式的热机循环,与卡诺循环类似,它也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斯特林循环的特点是在等温膨胀和等温压缩过程中,通过对流体的加热和冷却来实现。
斯特林循环的过程可以简要描述如下:1. 等温膨胀:工质在高温热源中受热,发生膨胀,斯特林引擎从而做功。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的两大热学循环和三大热学过程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的两大热学循环和三大热学过程热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与能量转换和热流相关的问题,常常用于分析热力学循环和热学过程。
在热力学中,有两大热学循环和三大热学过程,它们对能源转换、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两大热学循环热学循环是指在某种工质内进行加热、膨胀、冷却和压缩等过程后,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的一种过程。
当我们讨论热力学循环时,通常指的是两种最常见的热学循环,即卡诺循环和布雷顿循环。
1.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一种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热力学循环,因为它有最高的效率。
卡诺循环由两种等温过程和两种等熵过程组成。
这种循环通常被用来描述热量机的理论效率,也可以用来与实际的热力学循环进行比较。
卡诺循环的方程可以表示为:效率= 1 - (T2 / T1)其中,T1和T2分别表示循环中的高温和低温。
卡诺循环的主要优点是,如果实际循环可以接近卡诺循环,那么它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
但是,卡诺循环不可逆和理论性质使它不能够应用于实际应用中。
2.布雷顿循环布雷顿循环是一种最常见并且应用最广泛的热力学循环,广泛应用于汽车引擎、电力厂和空调等领域。
布雷顿循环由四个不同的过程组成,包括等压加热、等压膨胀、等温冷却和等温压缩。
布雷顿循环的方程可以表示为:效率= (燃料的高位热值-废气传出热量)/燃料的高位热值二、三大热学过程热学过程是指在恒定的压强和体积下,引入或使系统中的热量流失的过程。
在热力学中,有三种最常见的热学过程,分别是等容过程、等压过程和等温过程。
1.等容过程等容过程(也称为等体积过程)是指在恒定的体积下,将热量引入系统或让系统中的热量流失的过程。
例如,加热密封容器中的气体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等容过程,因为容器的体积是不变的。
2.等压过程等压过程(也称为等压加热或等压膨胀过程)是指在恒定的压强下,引入或使系统中的热量流失的过程。
例如,让气体在一个搅拌锅内加热,使气体的内部压强不变,即为等压过程。
燃气轮机相关热力循环
4
1、压比
压气机出口的气体压力P2*与进口的气体压力 P1*之比值,反映工质被压缩的程度。
5
2、温比
温比是指循环最高温度t3*(燃气初温)与 最低温度t1*之比值。
燃气初温: 在第一级喷嘴 后缘平面处的 燃气的平均滞 止温度
6
3、比功 比功是指相应于进入燃气轮机的每lkg
燃煤联合循环 (煤的气化及燃烧)
•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GCC) •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PFBCCC)
•… …
26
燃机热力循环的相似性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飞机
28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飞机
29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
30
涡喷发动机
31
32
涡扇发动机
33
涡桨发动机
34
35
三、燃机的复杂热力循环 (节能或增效目的)
36
回热循环
回热器(R):Regenerator
37
理想
38
回热循环: 优点:提高热效率 缺点:1、尺寸大,增加维护费用 2、不适用高压比燃机
基于负荷估算,负荷变化的思考, 发电功率100%--70%---50%,T3,压比,温度,流量的变化
24
型号
GE PG9351 (FA)
首台 ISO额定功率
年份
KW
压比
1996 255600 15.4
流量 kg/s
624
透平前 温度 ℃
1327
进气温 度 ℃
15
排气温 度 ℃
609
= 624*1004*1600*(1-0.5076)*0.90 – 624*1004*288*(2.184-1)/0.88 = 444MW - 243MW = 201MW
微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式 中 : 为 空 气 物 理 热 , w ; 为 天 然 气 物 理 热 , Q k Q k ; 为天然 气 低 热值 ,J Nm。V w H k/ ; 为 天 然 气 流量 ,
m。 s 标准 状态 ) E为发 电量 , w ; 为供 热 量 或 制 /( ; k Q, 。
冷 量 , w ; 为废 气带 走 热 量 ,w ; 机 组 冷 却散 k Q k Q 为 热 ,w ; 为其 它热损 失及 误差 , W 。 k Q k 系统 的能量 利用率 为 :
% [ 2]
。
同济 大 学 与 意 大利
S
交 流
翘 力 第 发 37 电 卷
国 土 资源 部 合 作 在 该 校 组 建 了 微 燃 机 D E 置 开 展 面 向用 户 的微 燃 机
,
试验装
。
冷却 水 9 e 8 单 效 吸 收式 制 冷机 组
D E S
应 用 与 优化研 究
詈
图
1
圃
0
蠹
1
微燃机
微燃机
行参 数 。微燃 机 润滑 油 冷 却空 气 流量 为 0 9 k / , . g s 温 升为 3 0℃ ; 大单 效 吸收式 制冷 机组 的额定 供热 量为 远
微燃 机 的热力 学 过 程 可 近 似 如 下 : 气 机 和燃 压
1 0k , 热时 供 、 4 w 供 回水 温度分别 为 5 0℃ 和 4 3℃ , 额 定制 冷量 为 1 0k , 1 w 制冷 时 供 、 回水 温 度 分 别 为 7℃
机
。
以来 微 燃 机 即在 小 型 D E S 领 域 得 到 了推 广应 用
美
微燃 机 的轴 系为单轴设 计 故 障率较低 安 装 维 护
微型燃气轮机简介
转动
提供动能 燃气轮机简单循环示意图
编辑ppt
5
1 简介
什么是微型燃气轮机?
• 所谓微型燃气轮机是指发电功率在几百千瓦(25~300kW)以内的燃气轮机, 本质是一种小型热力发电机。因为小型,所以灵活。
• 无回热的简单方便,最先用于装甲车辆车载辅助动力装置、航天飞机的辅助动 力装置。
• 有回热器的效率高、运行稳定,后用于分布式发电等。 • 据认为,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技术有可能掀起“ 电源小型分散化”的技术革新热
编辑ppt
16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多家企业在积极开发制造相应的设备 对于该技术的发张有政策的倾斜
国内研究现状 微型燃气轮机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已完成100KW样机设计,预计不久推出市场
5
PART
应用方式
编辑ppt
18
5.1 热、电、冷联产系统
整个系统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动力装置,以天然气、沼气、合成气以及柴 油为燃料,经微型燃机做功后,高温烟气被用来驱动余热利用装置进行供热、 制冷,提高能量利用率。联合循环效率达到80%!
采用空气轴承
采用回热器,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
采用电力电子转换器,没有齿轮箱
采用超低排放燃烧器 自备电池板,具有零启动功能
对燃料适应性强 商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联 合循环发电效率高达60 %~ 75 %, 是目 前矿物燃料动力发电技术中效率最高的
烟气热能含量高,便于热能回收利用
3
PART
发展历史
4.3透平转子
使用离心压气机的微型燃气轮 机多对应使用向心透平转子。 在向心透平中,工质朝轴心方 向流动。透平转子形状设计形 似机翼,在工质向心流动的过 程中会在转子上形成压力差推 动转子旋转。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热力学循环的应用: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汽车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
它的工作过程基于热力学循环原理,通过燃料的燃烧来产生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从热力学循环的角度,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其应用。
1. 引言汽车发动机作为内燃机的一种,基于热力学循环原理进行能量转换。
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热能被燃料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运行。
2. Otto循环汽车发动机中最常用的热力学循环是Otto循环,也称为四冲程循环。
它包括四个基本过程:吸气、压缩、爆炸和排气。
2.1 吸气过程在汽车发动机的吸气过程中,汽缸内的活塞朝下行程移动。
同时,汽缸内形成了一个较低的压力区域,使大气压力推动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汽缸。
2.2 压缩过程在压缩过程中,活塞朝上行程移动,将进气的空气压缩。
随着活塞的上行,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达到燃烧所需的条件。
2.3 爆炸过程爆炸过程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燃料在压缩阶段结束时注入到汽缸内。
通过火花塞的火花点燃燃料,产生爆炸作用。
燃料的燃烧释放出热能,推动活塞向下行程移动,并转化为机械能。
2.4 排气过程在排气过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行程移动。
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为下一个循环提供空间。
3. Diesel循环除了Otto循环,还有一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是Diesel循环。
与Otto 循环相比,Diesel循环在燃烧过程中采用了压燃式燃料。
3.1 压缩过程Diesel循环的压缩过程与Otto循环类似,活塞朝上行程移动,将进气空气进行压缩。
不同之处在于,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高压燃料被喷射进入汽缸。
3.2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Diesel循环的关键,高压燃料进入汽缸后,由于高温高压的条件,发生自燃。
燃料在瞬间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行程移动。
3.3 排气过程与Otto循环类似,Diesel循环的排气过程将废气排出汽缸,为下一循环做准备。
热力学循环理解热机工作原理与效率
热力学循环理解热机工作原理与效率热力学循环是热机运行的基础原理,通过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使热机能够完成功的输出。
了解热力学循环的原理及其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与效率。
一、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循环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经历一系列的物质状态改变,最终回到起始状态的过程。
在热机中,循环的主要目标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功的输出。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奥托循环和布雷顿循环等。
这些循环依次对应了热力学理论中的理想气体、内燃机和蒸汽机。
尽管循环过程中涉及的细节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能量守恒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出的。
能量守恒要求输入的热量必须等于输出的功和热量之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是守恒的,无法自行消失或产生。
在热力学循环中,热能输入时会进行一系列的能量转换,最终以功的形式输出。
二、热力学循环的效率热力学循环的效率是指输入到热机的热量中,能够转化为对外界做功的比例。
它是衡量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力学循环的效率可以通过热机的输出功和输入热量之间的比值来计算。
理论上,效率可以达到100%,但由于热机运行时存在一些能量损失,实际上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
通过对热机进行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
影响热力学循环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高温热源温度和低温热源温度。
根据卡诺循环的原理,热机效率与高温热源温度和低温热源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热机效率随高温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低温热源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因此,提高高温热源温度和降低低温热源温度,是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方法。
此外,热机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工质的性质也会对热机效率产生影响。
例如,在内燃机中,使用高效的燃料和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从而增加热机的效率。
三、热力学循环的应用热力学循环的应用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发电厂中。
发电厂中的燃烧室或锅炉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通过热力学循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热力学循环与汽车发动机
热力学循环与汽车发动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交通工具需求的增加,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对于汽车的性能和效能起着关键作用。
热力学循环理论的应用,使得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和改进变得更加科学和高效。
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热能转化的过程。
在汽车发动机中,工作原理基于内燃机的循环过程,其中最常见的是奥托循环和迈卡循环。
奥托循环是四冲程汽车发动机中最基础的循环过程。
它由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阶段组成。
在进气阶段,气缸内的活塞下降,进气门打开,燃油和空气混合物进入气缸。
在压缩阶段,活塞上升,进气门关闭,将混合物压缩。
在燃烧阶段,火花塞点火,混合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下降。
在排气阶段,活塞再次上升,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气缸。
这个循环过程中,发动机从外界吸入混合气体,经过压缩、燃烧和排气,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行驶。
迈卡循环也是四冲程发动机中常见的循环过程之一,又称为柴油循环。
迈卡循环的特点是在压缩阶段没有提前点火,而是在燃烧舱内喷射燃油,由于燃油的高压高温,燃油自燃,从而推动活塞下降。
这个循环过程相较于奥托循环,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更适合用于柴油发动机。
除了奥托和迈卡循环,还有其他一些热力学循环的应用。
例如,斯特林循环,它是一种外燃机循环,利用气体在不同温度之间的膨胀和压缩实现能量转化。
斯特林循环通常用于低温差能源的利用,例如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
另外还有布雷顿循环、卡诺循环等等,不同的循环过程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应用场景。
热力学循环理论不仅在汽车发动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能源和工程领域。
通过研究和改进循环过程,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除了循环过程的优化,汽车发动机的材料选择和设计也是提高性能和效能的重要因素。
例如,钛合金的应用可以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燃烧效率;陶瓷材料的使用可以降低燃油消耗,并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热力学中的热机与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中的热机与热力学循环热力学是物质内部热力学性质以及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科学,研究能量和能量转移的规律。
其中,热机是能够将热能转化为功的设备,而热力学循环则是热机中能量转化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中的热机及其循环,以及与之相关的热力学定律和效率。
一、热机的定义及基本原理热机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化为功的设备,通过能量的转化实现对外界的有用工作。
热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热力循环机和热力推进机两类。
其中,热力循环机是通过实现热力学循环来进行能量转化的设备,而热力推进机是将热能转化为速度或动能的设备。
热机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实现能量转化。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即能量不会自行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会自行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一定的热量损失。
二、热机的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热机能量转化的过程,由一系列的状态变化组成。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和柴油循环等。
1. 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热力学循环,被认为是热机效率的最高限制。
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利用一个理想气体作为工质。
通过等温过程吸热,绝热过程放热,实现了热能向功的转化。
2. 斯特林循环斯特林循环是一种无限可逆的热力学循环,常用于外燃机和外燃发电机。
斯特林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在斯特林循环中,通过循环过程中工质的膨胀和压缩来实现能量转化。
3. 柴油循环柴油循环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循环,常用于柴油发电机和柴油机。
柴油循环由一个绝热压缩过程、一个等压燃烧过程和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组成。
柴油循环中,空气在压缩过程中被加热并且与燃油混合,然后通过燃烧释放热能来膨胀并驱动活塞。
三、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衡量热机能量转化效果的指标,定义为机器输出功与热输入之比。
根据热力学定律,热机效率受限于热力学循环本身以及工质的性质。
热力学中的热力循环与热效率的优化方法
热力学中的热力循环与热效率的优化方法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物理学分支,而热力循环则是在热力学中用于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循环过程。
本文将探讨热力学中常见的热力循环以及如何优化热力循环的热效率。
一、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热力学中最基本的理想热力循环,也是其他实际循环的理想模型。
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由以下公式给出:η = 1 - (Tc/Th)其中,Tc和Th分别代表循环的低温热源温度和高温热源温度。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是所有循环中最高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损耗。
二、斯特林循环斯特林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外燃机热力循环,在斯特林循环中,工作物质在内燃机中与外部热源和冷藏器进行周期性的热交换。
斯特林循环的热效率可以由以下公式给出:η = 1 - (Tc/Th)与卡诺循环相同,斯特林循环的热效率也受到热源温度的限制。
此外,斯特林循环的实际效果受到内部损耗和热交换过程中的非理想特性的影响。
三、布雷顿循环布雷顿循环是指现代蒸汽轮机中使用的一种循环过程。
布雷顿循环包括蒸汽锅炉、蒸汽轮机、凝汽器和泵等组件。
蒸汽由锅炉加热后进入轮机,然后通过凝汽器冷却和压缩,最后被泵送回锅炉。
布雷顿循环的热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η = 1 - (Tc/Th)尽管布雷顿循环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热力循环之一,但它仍然存在一些损耗和不可避免的能量浪费。
四、热力循环的热效率优化方法为了提高热力循环的热效率,人们采用了多种优化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1. 提高热源温度和降低低温热源温度:通过提高热源温度和降低低温热源温度,可以增加循环的热效率。
这可以通过采用高效率的燃烧器和增加冷却器的冷却能力来实现。
2. 使用高效率的传热设备:传热设备如换热器和热交换器的效率对整个循环的热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高效率的传热设备,可以减少能量损耗和浪费。
3. 使用热力储能系统:热力储能系统可以帮助储存高温热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从而提高热力循环的热效率。
热力学中的热力循环
热力学中的热力循环热力学是描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自然科学学科。
在热力学中,热力循环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化为功的过程,它在各种工业和日常应用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中的热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见的循环过程。
一、热力学基本原理在热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在系统内外的转移和转换只发生在形式上,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示为:$$\Delta U = Q - W$$其中,$\Delta 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能量转化方向性的规律,它表明自然界中所有能量转化过程都会伴随着一部分能量的不可逆损失。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关于物质温度的性质,它表明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物质的熵趋于一个确定的常数。
二、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热力循环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化为功的过程。
在热力循环中,工作物质通过吸热和放热的过程,完成对外界做功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热力循环通常包含四个过程,即吸热过程、膨胀过程、放热过程和压缩过程。
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通过热交换来实现,膨胀过程和压缩过程通过对工作物质施加或减小外力来实现。
热力循环可以用$P-V$图和$T-S$图来表示。
在$P-V$图中,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压强,一个完成循环的过程呈现为一个闭合曲线。
在$T-S$图中,横轴表示熵,纵轴表示温度,一个完成循环的过程呈现为一个闭合曲线。
三、常见的热力循环过程1. 卡诺循环(Carnot Cycle)卡诺循环是热力学中最理想的热力循环过程。
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卡诺循环在理论上实现了最高效率的热能转化。
在卡诺循环中,工作物质从低温状况下吸收热量,经过膨胀和压缩过程后,将热量释放到高温环境中。
卡诺循环的效率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eta = 1-\frac{T_c}{T_h}$$其中,$\eta$表示卡诺循环的效率,$T_c$表示低温环境的温度,$T_h$表示高温环境的温度。
热力学循环与热机效率教案
热力学循环与热机效率教案。
一、热力学循环概述在工程应用中,经常会涉及到能量的转换问题。
而这种能量转换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循环,称为热力学循环。
简单来说,热力学循环就是: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并将其转换为工作的过程。
其中热力学循环通常包含以下四个过程:1、加热过程。
将工质加热至温度较高的状态。
2、膨胀过程。
将工质的压力降低,进行膨胀。
3、冷却过程。
将工质冷却至温度较低的状态。
4、压缩过程。
将工质压缩回温度较高的状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热力学循环中的各个过程。
1、加热过程加热过程是让工质受热并提高其温度的过程。
工质在这个过程中会吸收热量Qh,从而增加其内能U。
这样就可以提高其温度,使其能够进行工作。
加热过程通常有两种方式:定压加热和定容加热。
定压加热:在这种加热方式下,工质的容积不断增大,但是其压力保持不变。
这时,热量Qh进入工质中,使其内能增加。
在加热过程中,工质保持着定压状态,引起的变化只有温度的变化。
定容加热:在这种加热方式下,工质的容积保持不变,但是其压力不断增加。
这时,热量Qh进入工质中,使其内能增加。
在加热过程中,工质保持着定容状态,引起的变化只有压力的变化。
2、膨胀过程膨胀过程是将工质的体积增大并同时做功的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的压力持续降低,同时其体积增大,能够对外做功。
膨胀过程也分为两种方式:定压膨胀和定容膨胀。
定压膨胀:在这种膨胀方式下,热量Qh经过加热后,工质体积增加,同时压强不断减小。
这时,工质能够对外做功,并将做的功W输出。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保持着定压状态。
定容膨胀:在这种膨胀方式下,热量Qh经过加热后,工质的温度增加,同时体积保持不变。
这时,工质能够对外做功,并将做的功W 出。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保持着定容状态。
3、冷却过程冷却过程是将热量从工质中排出,并使其温度降低的过程。
在冷却过程中,工质会释放热量Qc,使得其内能下降。
这个过程中,工质保持定压或定容状态。
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引言:工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学科,而热力学模型则是分析和预测能量系统运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系统的热力学特性以及优化运行参数的方法。
一、燃气轮机循环概述燃气轮机循环是一种常用的能源转换系统,其工作原理包括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等组成部分。
通过燃烧燃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再通过涡轮的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压缩机和发电机的运转。
二、热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了对燃气轮机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我们需要建立合适的热力学模型。
其中,包括压缩过程、燃烧过程、膨胀过程和排气过程等各个环节的能量平衡方程。
1. 压缩过程在压气机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气体的变化,即Pv = RT。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压缩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Delta}H_{c} = Cp(T_{2}-T_{1})$$其中,ΔHc表示压缩过程的焓变,Cp表示气体的定压比热容,T1和T2分别表示入口和出口气体的温度。
2. 燃烧过程在燃烧室中,燃气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
对于可燃物质的燃烧反应,我们可以利用燃烧方程和燃气的定压比热容来描述燃烧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Delta}H_{r} = h_{1}-h_{2}$$其中,ΔHr表示燃烧过程的焓变,h1表示燃烧前的燃气焓值,h2表示燃烧后的燃气焓值。
3. 膨胀过程膨胀过程是燃气轮机中最主要的能量转换环节,涡轮通过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压缩机和发电机的运转。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到膨胀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Delta}H_{e} = Cp(T_{4}-T_{3})$$其中,ΔH e表示膨胀过程的焓变,T3和T4分别表示入口和出口气体的温度。
4. 排气过程在排气过程中,燃气在高温高压下被排出系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到排气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Delta}H_{d} = Cp(T_{1}-T_{4})$$其中,ΔHd表示排气过程的焓变。
朗肯循环四个热力过程
朗肯循环四个热力过程朗肯循环是热力学中常见的一种循环过程,其由四个热力学过程组成,包括等压加热,等容冷却,等压放热和等容升温。
在工业生产和发电中,朗肯循环被广泛应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柴油发动机等热力设备中。
下面对朗肯循环四个热力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等压加热在该过程中,工作介质(通常为气体)从低温低压状态进入朗肯循环,首先在恒定压力下被加热,达到高温高压状态。
这个过程是通过向工作介质提供热能来实现的,因此也称为热加热过程。
等压加热过程中,对工作介质进行热压缩和燃烧工作是必要的,这样能够显著提高其温度和压力,从而提高其内能和焓,并将其送往下一个过程。
2. 等容冷却等容冷却是朗肯循环中最简单的过程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介质在恒定体积的条件下冷却,从高温高压状态降至低温低压状态。
这个过程也称为等容冷却或冷却过程。
等容冷却过程中,工作介质的体积保持不变,内能和焓均随着温度下降,这个过程通过将工作介质送往下一个过程来实现。
3. 等压放热等压放热是朗肯循环中的另一个关键过程,它实现了对工作介质的压力释放和内能损失。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介质从高温高压状态到低温低压状态的过程中放出热能。
因为这个过程是等压过程,因此也称为等压放热过程。
等压放热过程中,工作介质的体积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
因为压力不变,所以焓也随着温度下降而下降。
发生在工作介质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以及通过介质进入排气管中的热量都会导致这个过程的发生。
4. 等容升温等容升温是朗肯循环中的最后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介质从低温低压状态到高温高压状态的过程中得到额外的热能。
因为这个过程是等容过程,所以也称为等容加热过程。
等容升温过程中,工作介质的体积保持不变,内能和焓随着温度升高。
这个过程是通过向工作介质提供热能来实现的。
总结:朗肯循环四个热力过程,分别是等压加热,等容冷却,等压放热和等容升温。
每个过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是朗肯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热力过程。
0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原理
01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原理燃气轮机是一种常用的热机,利用燃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这种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叶片的作用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或机械功。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空气进气:燃气轮机的工作气体是空气,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燃烧室。
为了提高空气的进气能力,通常会采用压气机将空气压缩,然后再送入燃烧室。
2.燃烧:在燃烧室中,燃料和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喷嘴将燃料和空气喷射到燃烧室中,然后点燃燃料。
燃料可以是天然气、柴油、煤气等。
3.膨胀过程: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叶片的作用产生转动力,驱动涡轮转动。
同时,气体在涡轮上进行膨胀,降低温度和压力。
涡轮的转动将机械能传给轴承,进而传给发电机或其他负载。
4.排出废气:流过涡轮后的低温废气,被排出燃气轮机系统,可以用于加热水或其他用途,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废气中仍然有一定能量可以利用。
5.返压涡轮:在一些使用燃气轮机供热和供电的应用中,还可以增加返压涡轮,将排出废气进一步膨胀,降低废气的温度和压力。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热利用效率。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叶片的作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机械功。
这个循环过程中,废气排放出去的同时,仍然有一定的剩余热能可以利用,提高热机的能量利用效率。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原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效率:由于燃气轮机能够将热能高效地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或机械功,因此其能量利用效率非常高,一般可达40%~50%以上。
2.快速启动:相比于蒸汽动力系统,燃气轮机的启动时间较短,一般只需几分钟,从而方便应对突发情况和高峰用电需求。
3.环保性好:燃气轮机燃烧的是燃气,相比于传统的煤炭燃烧,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较少,对环境污染较小。
总之,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原理基于燃气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叶片的作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机械功。
热力学中的循环过程
热力学中的循环过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科学分支之一。
在热力学中,循环过程是指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最终返回初始状态的过程。
循环过程广泛应用于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其中热力循环和热力机是研究热力学中循环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热力循环热力循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流体在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热力循环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能量转换和能量传递的相关设备中,如喷气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和蒸汽轮机等。
热力循环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过程,即压缩过程、加热过程、膨胀过程和冷却过程。
这四个过程在热力循环中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能量的转换。
1. 压缩过程在压缩过程中,流体从初始状态经历压力增加、体积减小的变化。
在内燃机和喷气发动机中,压缩过程由活塞或压缩机完成。
该过程中,流体内能增加,同时温度也会增加。
2. 加热过程在加热过程中,流体从压缩状态经历温度增加的变化。
加热过程中,热量会被输入到系统中,使得流体的内能增加,同时体积也会增加。
3. 膨胀过程在膨胀过程中,流体从高温高压状态经历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同时体积增大的变化。
膨胀过程在发动机的活塞或涡轮机中有重要应用。
4. 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中,流体从高温状态经历温度降低的变化。
冷却过程可以通过散热器或冷却系统实现,使得流体的温度降低,同时体积也会减小。
通过这四个过程的循环,热力循环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不同的热力循环根据其应用和工作原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循环流化床等。
二、热力机的工作原理热力机是利用热力循环实现能量转换的设备。
常见的热力机包括汽车发动机、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
这些热力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往复式热力机和旋转式热力机两类。
1. 往复式热力机往复式热力机是指内燃机和蒸汽机等,这类热力机的工作基于往复运动的活塞。
往复式热力机通过循环过程中的压缩、加热、膨胀和冷却四个步骤实现能量的转换。
在内燃机中,燃料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执行压缩和膨胀的工作。
燃气轮机原理概述及热力循环
燃气轮机原理概述及热力循环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一种将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气体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它利用高速旋转的轴承和叶片来驱动压缩机和发电机。
燃气轮机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过程:压缩过程、燃烧过程和膨胀过程。
首先,压缩过程是燃气轮机的第一部分。
在压缩过程中,进气口吸入大量空气,并通过旋转的轴承和叶片将气体压缩。
压缩后的空气接着被送入燃烧室。
其次,燃烧过程是燃气轮机的第二部分。
在燃烧过程中,高压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并点燃。
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气体使燃气轮机的工作物质增加能量,并且使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高速流动。
最后,膨胀过程是燃气轮机的第三部分。
在膨胀过程中,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轴承和叶片扩张,使轴承和叶片高速旋转。
这些旋转的轴承和叶片驱动发电机,将动能转变为电能。
在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中,一般采用布雷顿循环(Brayton Cycle)。
布雷顿循环包含四个主要步骤:压缩、加热、膨胀和冷却。
首先是压缩过程。
进气口的空气通过压缩机被压缩,使压缩后的空气温度和压力增加。
然后是加热过程。
压缩后的空气经过燃烧室,与燃料燃烧产生高温气体。
接下来是膨胀过程。
高温高压气体通过轴承和叶片膨胀,使轴承和叶片旋转。
旋转的轴承和叶片通过机械耦合驱动发电机。
最后是冷却过程。
高温气体通过冷却器冷却后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与其他发电设备相比,燃气轮机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首先,燃气轮机可以非常高效地转换能量,能够达到约35%至45%的高效率。
其次,燃气轮机的启动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启动并达到额定功率。
此外,燃气轮机还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占用空间相对较小。
总之,燃气轮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压缩、燃烧和膨胀三个主要过程。
同时,布雷顿循环是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包括压缩、加热、膨胀和冷却四个步骤。
燃气轮机通过高效转换能量,具有快速启动、小体积和重量等优点,在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热力学循环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循环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与传递规律的科学,而热力学循环则是描述在某一系统内能量的循环转化过程的模型。
热力学循环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发动机、蒸汽发电厂等都是通过热力学循环实现能量转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和斯特林循环。
一、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热力学领域最重要的循环之一,也是理论上最高效率的循环。
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首先是等温膨胀过程,系统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接着是绝热膨胀过程,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温度上升;然后是等温压缩过程,系统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最后是绝热压缩过程,系统向低温热源释放热量,温度下降。
卡诺循环的效率由温度的比值确定,即效率等于1减去低温热源与高温热源的温度比。
二、布雷顿循环布雷顿循环是蒸汽发电厂中最常用的循环形式。
它由蒸汽锅炉、汽轮机、冷凝器和泵组成。
首先,蒸汽锅炉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蒸汽,然后蒸汽进入汽轮机驱动转子旋转并产生功;接着,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同时释放热量,热量通过冷凝器散失;最后,泵将冷凝水加压送回到蒸汽锅炉中,形成闭合回路。
布雷顿循环通过蒸汽的不断循环转化实现能量的转化。
三、斯特林循环斯特林循环是由已知设计为一定温度下工作的活塞式发动机,它可以通过热功转化为机械功。
斯特林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首先,工作物质在高温下膨胀,通过活塞驱动气缸;接着,工作物质经过绝热膨胀,温度降低,压力上升;然后,工作物质在低温下压缩,通过活塞释放热量;最后,工作物质经过绝热压缩,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斯特林循环通过工作物质的周期性膨胀和压缩实现能量转化。
综上所述,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和斯特林循环等几种常见形式。
这些循环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掌握热力学循环原理对于能源转化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这些循环模型,可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进一步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循环
风能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技术已逐渐成熟。未 来,风能将在电力供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能利用
水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水力发电具有运行成本低、效益稳 定等优点。未来,水能将继续在能源结构中保持重要地位。
XX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低碳燃烧技术
通过改进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 化碳排放。
新能源技术
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 化石能源的消耗,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
1 2 3
垃圾焚烧发电
通过高温焚烧垃圾,将垃圾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 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 源化利用。
熵流分析
熵流是指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所引起的熵变化。在热力学循环中,熵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循环过程 中的能量传递和转换情况,为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性能优化策略探讨
提高热效率
减少熵产生
强化传热与传质过程
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通过改进循环设计、优化运行 参数等方式,提高循环的热效 率,减少能量损失。
降低循环过程中的不可逆性, 减少熵的产生,是提高循环性 能的关键。可以通过优化设备 结构、提高设备效率等方式实 现。
冷凝器回收余热
做过功的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却水将其 冷凝成水,回收余热。
热电联产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
01
02
03
04
热电联产系统设计
热电联产系统同时生产电能和 热能,设计时需考虑能源的综 合利用和设备的优化配置。
优化调度策略
根据电力和热力需求,合理调 度发电机组和热力设备,提高
燃气轮机原理、循环及分析
089339-005
双轴燃机的功率分配
089339-005
影响燃气轮机性能的因素
空气温度-压气机入口温度 安装海拔高度-压气机入口压力 燃料类型 相对湿度 入口和出口损失 性能退化 燃料加热 稀释剂喷注 空气抽取
089339-005
一些参量
L=specific work比功(kj/kg) P=power功率(kw) T=absolute temperature绝对温度(k) p=pressure压力(bar) Cpm=medium specific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介质质量定压热容(kj/kg*k) G=mass flow per unit time质量流量(kg/sec) Q1=specific heat supplied比热供给(kj/kg) Q2=specific heat discharged比热释放(kj/kg) alpha=Ga/Gf eta=efficiency效率=Lu/Q1; HR=Q1/Lu=heat rate (kj/kwh) c=compressor压缩机 t=turbine透平 u=useful有用 a=air空气; f=fuel gas燃料气; g=gas气体(燃气)
压气机入口温度
入口温度的影响
T
如果T1 升高
2
2’
1’ 1
089339-005
3
3`
4’ 4
Gair 原因:空气密度
S
压比
有用功率 P
G 原因: air
以及 Lu
Lu
原因: Lt 以及 Lc
HR 原因: Lu
089339-005
压气机入口温度
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入口压力)的 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王志伟.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研究与优化[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6. 2.2.1.2 微燃机的热力循环过程
通常,燃气轮机循环为简单的Brayton循环。
多数微燃机则采用在燃气轮机的排气系统设置回热器,通过对吸入空气进行加热来改善热效率的回热式Brayton循环方式。
Brayton 循环是简单燃气轮机和微燃机的理想循环,实际循环却由于压气机、透平中存在的不可逆因素及气流通道中存在的压损而和理想循环有很大差别。
因此,微燃机模型受压气机、透平不可逆因素及回热器和燃烧室中压损的影响较大。
微燃机热力循环及状态点如图2-5。
循环从1点开始,空气进入压气机,1到2过程空气被压气机压缩,2到3过程空气在回热器中定压加热,然而由于阻力的作用使压力从P2降为P3,3到4过程空气和燃气混合在燃烧室中燃烧,4到5过程空气和燃烧混合物进入透平进行膨胀作功。
最后,气体工质经过回热器放热排入大气。
由于回热器中阻力的影响,排气压力从P1降为P6。
为了简化运算特进行如下假设:(1)由于气流通道比较窄,所以假设微燃机内气流是一维流动的,从而任何部分区域内的压力、温度、密度和流速是一致的;(2)工质按理想气体在常压和常温下计算;(3)工质有稳定的传热系数、黏度和比热;(4)忽略内部工件间的热传导,及工质跑、漏等现象。
(1)压缩过程。
空气经过压气机前温度为T1,压力为P1。
压气机定熵压缩后出口状态温度变为T2,压力为P2。
因为假设的是理想气体所以有:
压气机的效率ηc 为等熵压缩功与实际压缩功之比,即:
取定比热容时:
实际压缩功为:
式(2-1)~(2-4)中,πc 为压气机的压比; kc 为压缩过程工质比热比值,取1.4;T2s 为压气机等熵出口温度,K。
m 为工质流量,kg/s。
(2)回热过程。
回热器加热从压气机出来的空气的过程称为回热过程,任何循环提高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降低平均放热温度,都可以提高循环效率。
采用回热技术,在燃气轮机系统中加装回热器是提高平均吸热温度的有效措施[36]。
近年来,微燃机得到发展回热器的技术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微燃机循环中排气温度 T5一般高于压气机出口温度 T2,理论上排气过程 5-6 段的放热量可以作为工质 2-3 段的吸热量。
工质内部应用的这部分热量称为回热。
理想状态时排气温度 T5最低可以冷却到压气机出口温度 T2,即:T6= T2。
工质吸热后温度 T3最多可以被预热到透平出口的排气温度 T5,即:T3= T5。
这时的情况称为理想回热。
实际上,换热必须有一定的温差存在,空气预热后的温度 T3一定低于 T5,即 T3<T5;排气冷却后的温度 T6也一定高于 T2,即 T6> T2。
通常用回热度表示回热器中实际回热程度,回热度是决定回热器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
所谓回热度是指空气的实际回热吸热量与理想最大回热吸热量之比,即:
取定比热容时,则:
采用回热器的效果表现在:(1)使微燃机循环从外热源吸收热量减少,然而循环功不变,因此效率提高;(2)采用回热使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平均放热温度下降,热效率提高。
采用回热技术,当压比较小时,回热对效率的改善很显著;增加压比,效果就不明显。
原因随着压比增加,压气机出口温度升高,当与透平出口温度相等或接近时,回热就无法实现,这种情况称为极限回热,增压比称作极限压比。
因此,回热采用是有条件的,只能在压气机出口温度为下限,燃气轮机排气温度为上限。
如果能够降低T2 ,提高T5 ,回热温差更大,回热效果更明显。
(3)燃烧过程。
空气和燃料混合进入燃烧室燃烧使工质温度从T3 到T4 。
以甲烷为例的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空气可以被认为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即 21%的氧气和 79%的氮气(氮气是氧气的约3.76 倍)。
在上式中空气正好能满足甲烷燃烧,其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实际上,甲烷燃烧所参与的空气量大于理论空气量,我们把多余的空气量称为过量空气。
当有 25%的过量空气时式(2-7)可以变化为:
对于微燃机,燃烧室内有过量空气是必要的,否则从燃烧室出来的气体温度容易超出透平的金属承受温度。
燃烧室内工质吸收热量可以表示为:
4)膨胀过程。
从燃烧室出来的工质在透平内等熵膨胀作功,做工后温度变为T5 ,理想气体的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 T5s 为透平出口温度,K; kt 为膨胀过程比热比值;πt 为透平的膨胀比。
透平的绝热效率ηt 为实际膨胀功与等熵膨胀功之比,即:
透平实际作功为:
(5)循环过程的损失。
循环过程的损失分为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为由于流体在回热器和燃烧室中的阻力而引起的压降。
高压侧,即燃气进入回热器到离开回热器整个
流程的全压损失一般为5%,低压侧,即空气进入回热器到离开回热器整个流程的全压损失为2~4%。
燃烧室内的压降损失为3%左右。
外部损失为增压器、冷却风扇、发电机冷却及控制器冷却等消耗的功和热量。